国外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分享(2014年)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但是,由于在患者样本量、构 架设计和转归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 不一致性,因此难以确定适用于所 有卒中患者的“最佳临床实践” 。 证据没有提出治疗干预的具体类型 或小组治疗方案的类型或哪种因素 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最大作出解释。 卒中本身及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需要 采取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案。
2.使用标准化的评价工具

患者是否准备好社医生话? 是

处理治疗的依从性和阻碍病情改善的因素: 一如果病情不稳定,转送至急性期治疗科室 一如果存在心理健康因素,转送至精神科
重度卒中和/或生话完全依 对患者/家属将来的
赖, 或功能恢复预后不良? 计划进行教育
是 患者回家或去护理之家

继续门诊康复治疗
再评价
图3
以下是社区康复医疗流程
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价
NIHSS用于指导急性卒中治疗 的决策,其信度和效度均很高。 可根据NIHSS严重程度和可能的 转归对患者进行分层,评分>16分 预示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可能性很大, 而<6 分则预示恢复良好。
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卒中二级预防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包括:治疗高血压;心房纤颤患者应 用华法林和脑缺血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缺血性卒中或有CHD等高危因素的非缺 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也是 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资料确认有效的措施 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控制高血压、必要时 考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使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醇正常也进行降脂治疗、体 育锻炼和戒烟等。
-康复治疗 -预防远期并发症的措施 -减少复发性卒中可能性的长期治疗 -家庭支持 -治疗抑郁
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
(1)建议最初阶段采用HIHSS评价卒中严重 程度,将其作为死亡和远期转归的预测指标。

从2014美国缺血性卒中

从2014美国缺血性卒中

究2
/TIA或有症状的外 雷 vs.阿司匹林
NS
双抗组中等程度出血 风险显著更高
周动脉疾病患者
SPS3研究3
180天内症状性腔 阿司匹林+氯吡格
梗患者
雷 vs.阿司匹林
NS
双抗组大出血风险显 著更高
主要终点事件: MATCH——缺血性卒中,心梗,心血管死亡或住院 CHARISMA研究——心梗,卒中或心血管死亡事件 SPS3研究——再发卒中
性的基础上个体化选择(I类,C级)
• 小卒中或TIA在发病24小时内可予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
持续使用90天(IIb,B级)
• 长时间(2-3年)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会增高出血风险,
不推荐常规长期用于缺血性卒中或TIA后的二级预防(Ⅲ类, A级证据)
Page 5
抗血小板治疗
• 对于非心源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
从2014美国缺血性卒中 二级预防指南看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主要内容
危险因素控制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干预 非心源性栓塞的卒中或TIA抗血栓治疗 心源性栓塞的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非心源性栓塞的 卒中或TIA抗血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 抗血小板药应在患者危险因素、费用、耐受性和其他临床特
Stroke 2004;35:528-532
CAPRIE研究:平均随访1.9年,氯吡格雷75mg/d vs. 阿司匹 林胃肠道出血风险降低25%,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降低15%
氯吡格雷 vs.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
事件率 事件率
3.0% 2.5% 2.0% 1.5% 1.0% 0.5% 0.0%
阿司匹林(n=9599) 氯吡格雷(n=9599)

2014年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解读

2014年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解读

脑卒中患者在其他特定情况下的治疗—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 主动脉弓相关脑危险因素试验最近完成但尚未报道结果。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比较疗效和耐受性盲终点试验 (净收益)的华法林(INR 2–3)与氯吡格雷75 mg/d + 阿司匹林75毫克/天,脑梗塞,脑出血的预防,MI,外周 栓塞,并与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而最近的脑和 外周血管栓塞事件的患者血管性死亡。 • 目前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对 血胆固醇治疗可以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风险 建议他汀治疗,减少中风和缺血性卒中或TIA,有证据显 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I类;证据水平)。 本建议已采用稍加改进有关证据水平指南(“异常”)。 因为所有患者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定 义有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二级预防在这些患者中 显示。
5.并存卵圆孔未闭和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深静脉血栓风险, 可考虑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IIb类 C级证据)。 (新推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卒中风险:血栓的溶栓, 受损,过氧化氢的产生增加,内皮功能受损,LDL-C的序 列和病例对照的氧化增加,研究一致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大约有2倍脑卒中风险。 在健康人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常见的43%的女性,47% 老年(≥60岁)。对筛选的维生素预防中风(VISP)进行 研究的基础上,虽然有可能高估了人群中叶酸丰富的粮食 供应,约70%有轻度至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没有心源 性卒中。
• 2014版本新增睡眠呼吸暂停和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部分, 而糖尿病部分扩展到糖尿病前期。新版本强调了生活方式 以及肥胖作为潜在靶点的重要性,越来越多证据支持生活 方式的修正可以降低血管风险。 • 新增营养部分内容,并对颈动脉狭窄、房颤、人工心脏瓣 膜部分进行大幅修改,从而和近期发布的AHA/ACCP指南相 一致。妊娠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也被大幅度改写。指南中 去掉了弥漫性血管角质瘤Fabry病章节,因为本病非常罕 见,而且对于这种疾病需要更专业的认识。 • 新版指南认为临床无症状的脑卒中是二次预防的关键切入 点以及预防点,而脑成像是鉴定临床无症状性脑卒中的证 据。临床医生进行无症状脑卒中常规诊断时,应询问患者 是否实行了二级预防措施。尽管对无症状脑卒中患者管理 方法的数据有限,指南编写委员会委员们仍同意将这些数 据进行总结并且将其纳入本指南相关章节中。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早期康复: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23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56789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二)中期康复方法:从被动助动??主动24、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014年AHAASA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中文版(完整版)

2014年AHAASA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中文版(完整版)

2014年AHA/ASA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中文版(完整版)2014-05-16 慢病防控平台2014年5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2014年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指南,该指南是对2011年版本的进一步更新,全文在线发表于《Stroke》杂志。

与2011年卒中指南相比,2014年卒中指南的更新意见如下。

高血压1. 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若发病后数日血压持续≥140/90 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Ⅰ类,B级证据);对于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Ⅱb类,C级证据)。

2. 既往存在高血压并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为预防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应在数日后恢复降压治疗(Ⅰ类,A级证据)。

3. 卒中或TIA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尚不明确,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Ⅱa类,B级证据)。

近期发生腔隙性卒中的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可能是合理的(Ⅱb类,B级证据)。

血脂异常1. 在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中,若LDL-C≥100 mg/dL、有或无其他临床ASCVD证据,推荐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Ⅰ类;B级证据)。

2. 在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中,若LDL-C<100 mg/dL、无其他临床ASCVD证据,推荐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Ⅰ类;C级证据)。

3. 缺血性卒中或TIA伴有其他ASCVD患者,需根据2013年ACC/AHA血脂指南,采用其他方式干预,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指南和用药建议(Ⅰ类;A级证据)。

糖代谢紊乱TIA或缺血性卒中后,所有患者可能应通过快速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糖尿病筛查。

由于急性疾病可能暂时扰乱血糖检测,因此,应根据临床判断和认知选择检测方法和时机。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一、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1、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不再恶化;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4、无严重影响生命或康复治疗的并发症;5、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二、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常规检查1、血尿便常规。

2、肝肾功、血脂、血糖、离子。

3、心电图检查、胸透或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4、如入院前半月内未复查头颅CT或MRI,入院后检查,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复查。

(二)选择性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可以选择以下检查:1、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试验,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梅毒、艾滋病等)、心肌酶谱;2、下肢动静脉彩超;颈动脉、脑血管超声或全脑血管造影检查;3、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4、心脏彩超、心、肺功能检查。

三、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2、II级预防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3、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治疗等;4、改善语言、认知、心理、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感染的治疗;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治疗、矫形器应用治疗。

3、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4、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5、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的防治等。

四、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估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估,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估,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估。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版解读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版解读
(1)丁基苯酞是近年国内开发的Ⅰ类新药,主要作用机制为改善脑缺血区的 微循环,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脑血流 [47-49]。几项评价急性脑梗 死患者口服丁基苯酞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50-52]显示:丁基 苯酞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一 项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对丁基苯酞注射液和其胶囊序贯治疗组与奥扎格雷 和阿司匹林先后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丁基苯酞组功能结局优于对照组, 无严重不良反应[53] (2)人尿激肽原酶:人尿激肽原酶是今年国内开发的另一个Ⅰ类新药,具有 改善脑动脉循环的作用 [54-56]。一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人尿激肽原 酶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50]显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的功能结 局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并安全。 推荐意见:在临床工作中,依据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个体化应用丁基苯酞、 人尿激肽原酶(Ⅱ级推荐,B级证据)。


抗血小板—推荐意见

1)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抗血小板禁忌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 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日(I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325mg/日)

2 )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 24h 后开始使用 (I级推荐,B级证据)
3月内大手术、近期心梗可考虑但要平衡利弊,需要进一步研究 (IIb,C) 颈部动脉夹层所致的梗死:发病4.5h内用rtPA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血管内介入治疗—推荐意见

1)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静脉溶栓或 血管内治疗都应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I级推荐,B级证据)。 2)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 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I级推荐,B级证 据) 3)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 严格的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虽目前有在发病 24h内 使用的经验,但也应尽早进行避免时间延误(III级推荐,C级证据)

2014卒中指南更新

2014卒中指南更新

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2014年AHA/ASA版)摘要2014年版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全面、及时、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

该版指南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阻塞的干预、心源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

该建议还包括其他各种情况下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这些情况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妊娠状态。

该版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文中就2014年版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做一介绍,为帮助临床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能有合理的解释并着手治疗时以减少脑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680000例成年人罹患缺血性脑卒中⑴。

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情感社会后果、脑卒中的高复发率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美国另一个髙发疾病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每年估计有240000例成年人患病[21。

虽然TIA发病后不会立刻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但TIA却是将来缺血性事件的高危因素,尤其是TIA症状缓解后的数天或数周内[3]。

首次缺血性脑卒中/TIA后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平均年度风险率为3%~4%[4]。

具体到每一例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则受卒中事件的特点和患者个体情况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脑卒中事件类型、患者合并疾病和对预防治疗的依从性。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共同制定了“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卒中预防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简称指南),目的是在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二级预防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基于循证依据的干预意见。

卒中康复指南

卒中康复指南

卒中康复指南
7/47
成人卒中康复指南(AHA/ASA)
偏瘫侧肩痛提议
推荐在出院或过分照料前,对患者及其家眷宣传教育(如运动幅度、位置)预
防脑卒中后肩痛。(I级推荐,C级证据)
肉毒毒素注射对缓解偏瘫侧肩部担心有效。(IIa级推荐,A级证据) 对于具备肩部感觉改变、异常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性疼痛症状及体征偏瘫侧 肩痛患者,应用一系列神经调控止痛药是合理。(IIa级推荐,A级证据) 对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配置和使用装置和吊带是合理。(IIa级推荐,C级证据) 不推荐应用滑轮吊环训练。(III级推荐,C级证据)
对情感功效障碍造成顽固困扰或残疾加重卒中患者提供有资质精神病教授或心理学家咨询指导 是有用。(IIa级推荐,C级证据)
卒中康复指南
14/47
成人卒中康复指南(AHA/ASA)
卒中后抑郁提议
常规应用预防性抗抑郁药品疗效仍不确切。(IIb级推荐,A级证据) 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能够考虑药品及非药品结合抗抑郁治疗。(IIb级推荐,A级证据) 对卒中抑郁患者,能够考虑药品及非药品结合抗抑郁治疗。(IIb级推荐,A级证据) 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单独进行个体化心理治疗疗效不确切。(IIb级推荐,B级证据) 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及社会支持一样是对其治疗组成成份。(IIb级推荐,B级 证据) 早期进行有效抗抑郁治疗对康复结局含有主动影响。(IIb级推荐,B级证据) 最少连续4周训练计划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治疗补充。(IIb级推荐,B级证据) 尚无选取特定种类抗抑郁药品推荐提议,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来说,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 个惯用而且耐受良好抗抑郁药品。(III级推荐,A级证据)
超声可作为肩部软组织损伤一个诊疗工具。 (IIa级推荐,B级证据)

关于2014年美国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更新的解读与思考

关于2014年美国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更新的解读与思考

关于2014年美国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更新的解读与思考韩芳;李双;曹克刚【摘要】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recently released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2014).It was updated from 2011 edition.This review interprets some main contents in the guide.%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发布了最新的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指南,是继2011年之后的再次更新和总结。

本文就2014年指南中的一些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与思考。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解读与思考【作者】韩芳;李双;曹克刚【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700;内蒙古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发表了最新的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指南,在2011版基础上作了许多修订,如补充了睡眠呼吸暂停和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脑卒中复发的普遍危险因素[1,2],增加营养部分,删除Fabry病等。

新指南发布引起很大关注。

本文主要针对指南更新的要点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解读与思考,力求为临床医师提供脑卒中二级预防实用的循证建议。

1.1 如何控制危险因素1.1.1 调控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和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或TIA的发生密切相关[3]。

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作用机制篇

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作用机制篇

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作用机制篇通过今天的文章,你将会了解:⊙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模式中的低频和高频分别能对大脑产生什么样的生理效应?⊙除了rTMS模式,还有其他不同的刺激模式吗?⊙rTMS的治疗效果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中与rTMS作用机制相关的内容,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是什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临床治疗指南是由欧洲的专家团队基于2014年3月以前发表的rTMS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编写而成,为rTM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基础以及使用指南。

想了解rTMS原理相关内容,看这里:“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的rTMS临床治疗指南(2014年)】Pascual-Leone等人(1992)是首批研究rTMS对皮层兴奋性影响的团队,其研究表明20个频率超过2Hz的连续TMS脉冲刺激,能显著提高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波幅,也就是增加了皮层兴奋性。

后续,在健康被试中开展的关于MEP测量的不同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貌似能产生共识的结果,即低频刺激(≤1Hz)产生“抑制”效应,高频刺激(≥5Hz)产生“兴奋”效应。

在这些常规的刺激范式之后,又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新型TMS刺激模式以改变皮层的兴奋性。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θ爆发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模式,TBS模式又可分为连续刺激(cTBS)或间隔刺激(iTBS)两种形式,在健康被试M1区上施加cTBS或iTBS后,根据MEP大小的改变,发现cTBS产生了“抑制”效应,而iTBS产生了“兴奋”效应。

【rTMS模式与TBS模式示意图】这种刺激的二元效应(低频rTMS及cTBS的“抑制”vs. 高频rTMS及iTBS的“兴奋”),与动物试验中发现的海马体或小脑中突触传导的长时程增强(LTP)及长时程抑制(LTD)是十分相似的。

先睹为快!AHAASA发布首个卒中康复指南

先睹为快!AHAASA发布首个卒中康复指南

先睹为快!AHAASA发布首个卒中康复指南作者:解螺旋.叶子转载需授权注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 ASA)第一次发布了卒中后的康复指南,呼吁进行密集的,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此指南于5月4日发表在《Stroke》上,被包括美国神经病学会,以及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等多个机构批准。

指南的主要作者,Carolee J. Winstein博士是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大学的生物运动机能学和物理治疗学教授。

在他看来,之前对于急性卒中的治疗管理已经有了很多的关注,而新指南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出了AHA / ASA认识到了在发病后良好护理的重要性,这对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帮助。

卒中在以前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急性发病,很少有人认识到它是一种慢性病,并且患者发病后很多都会留下终身残疾。

本指南关注了进入慢性期的卒中患者,将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

新的指南认为,卒中康复需要一个大团队共同努力,包括病人、家人和朋友、护工、医生、护士、理疗师,以及心理学家等等。

这些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是病人康复至关重要的因素。

该指南包括了卒中后病人康复护理在内的各个方面数百条建议,从急性发病后的医院护理到治疗后重新融入社会。

指南主要依靠临床证据以及共识,其中IA级证据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院康复治疗的效果比疗养院的更好Winstein博士解释说,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将接受由专业小组根据他们需求来规划康复治疗,每天至少有3小时。

这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和医疗管理。

而从社会工作者的反馈来看,在疗养院康复治疗的强度通常较低,也没什么重点,更多的作用是维持治疗效果。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病人最好在卒中早期就入院由专业团队进行康复治疗。

医院专业团队里的各类专家还会向病人亲属介绍各种治疗方法,以及在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治疗。

遗憾的是,根据指南中引用的2006年医疗数据显示,42%的卒中患者没有提到有任何急性后期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对于至少2个手指,拇指和手腕伸展达到 10°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A级);
推荐机器人辅助运动疗法作为上肢常规功能康 复训练的辅助治疗手段(B级);
使用FES治疗肘及腕手部运动功能缺损,治疗 肩半脱位(B级);
可考虑使用虚拟现实的实践环境促进上肢功能 恢复(C级);
镜像治疗:证据不足(I级)。
(4)下肢运动康复
步态异常且无心脏风险者:跑台训练/减重步 行训练(>40%体重,B级);
AFO防止步行中足下垂,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B级);
FES辅助治疗步行步态障碍(B级);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尚缺少足够证据(B
级); 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步态恢复(B级)。
(5)上肢运动康复
简要评估:
(1)一般情况:意识、认知状态、复发危险因素、既往抗血小板或抗凝 治疗史、医疗合并症等。
(2)并发症的风险:误吸、营养不良和脱水、皮肤压疮、下肢深静脉血 栓、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
(3)运动功能和肌张力; (4)患者活动需要使用辅助工具; (5)家属和护理者的情绪支持等。
强烈推荐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A级)
(3)偏侧空间忽略
3页
43页
2013年
2007年
二、美国2010版解读
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病损进行相关推荐。 推荐强度根据:
1、证据质量:最高为随机对照试验,最低位经验性观点; 2、试验总体质量与干预的净效率:证据质量+是否与健康结局有
关。
分5种:
A、强烈推荐的干预,被证明有效且广泛接受; B、干预可能有效或可以被执行; C、干预可被考虑; D、被认为无效或不可被执行的干预,或可能有害的干预; I、证据不足以进行推荐。
2003-2013 78页
《脑卒中康复与恢 复临床指南》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 研究委员会
2010年
给患者看的指 南
2005
/content/36/9/e100.full
199初级保 健机构脑卒中康复指南》 2010年:《退伍军人事务部 -人事部脑卒中康复治疗管理 临床实践指南》
尽可能早期运动; 活动受限者,建议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预
防DVT和肺栓塞(使用7-10天后进行血小板计数检 查); 非卧床患者或抗凝禁忌患者:考虑使用分级弹力袜或 间歇气动压力装置,作为辅助手段; 有肺栓塞风险同时有抗凝禁忌者:考虑安置下腔静脉 滤器(IVCF)。
3、运动障碍的康复管理
(1)运动功能评价:
1)所有肌群的肌力; 2)主动和被动运动范围; 3)肌张力; 4)关节分离运动能力; 5)粗大和精细动作的协调; 6)平衡功能:BBS 7)参加移动训练计划:转移、站立步行等。
(2)康复治疗方法
在早期制定全面的运动功能恢复计划: 1)循序渐进,重复,功能任务练习(B级) 2)对运动康复干预措施应包括心血管功能练习
4、认知障碍的康复
(1)非药物治疗 对于存在注意力缺陷、视觉忽略、记忆力缺陷、
执行功能和解决问题困难的患者,给予认知再 训练; 轻度近记忆障碍的患者,推荐使用代偿性的康 复训练措施。(B级)
(2)药物治疗
认知障碍:考虑使用乙酰胆碱酶的抑制剂 (AChEIs),如加兰他敏、多奈哌齐和力凡斯的明;
血管性痴呆(VAD)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 可使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盐酸美金 刚),B级。
避免使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和α1受 体拮抗剂(如哌唑嗪)等降压药物,因其可能影响恢 复(D级)。
不推荐使用安非他明(苯丙胺)来提高运动功能恢复 (D级)。
(2)营养不良和脱水
入院48h内进行营养和水分的评价; 进行食物和液体摄入量的监测; 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如果不能维持进食,必要时进行胃造瘘术; 存在营养问题高风险者,由注册营养师指导患
者及家属有关健康饮食和食物选择。
(3)DVT的预防与管理
危险因素:运动功能障碍、充血性心脏衰竭、肥胖、既往 DVT或肺栓塞病史、肢体外伤或长骨骨折;
和肌力强化训练(A级)
(3)痉挛治疗
使用夹板固定、连续石膏固定或手术矫正治疗挛缩; 痉挛伴疼痛、皮肤卫生不良或功能下降者:使用口服
药物(如替扎尼定和巴氯芬),其中替扎尼定用于慢 性脑卒中患者(B级); 局部痉挛伴疼痛、功能损害、影响体位和皮肤护理患 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可单独或口服抗痉挛药物 (B级); 以上治疗仍无法缓解者,可考虑鞘内注射巴氯芬治疗 (B级); 以上治疗仍无法缓解者,考虑神经外科手术,如选择 性背根神经切断术或背根神经区毁损术(I级)。
1、脑卒中急性期康复
早期医疗目标:
(1)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是否需要不同内科 或外科干预;
(2)采取适当医疗或手术措施旨在改善脑卒中预后; (3)采取措施来防止并发症; (4)开始脑卒中复发预防治疗; (5)开始通过康复或其他技术来恢复功能。
1、脑卒中急性期康复
标准化评估:建议24h内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 研究所脑卒中量表)进行评估(A级)。
脑损组组内讲课第十讲
国外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分享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物理治疗科 张强
2014年9月15日
提纲
一、各国的版本以及国内的解读版本 二、以美国2010版为依据的解读 三、临床指南在工作中的意义
一、各国的版本以及国内的解读版本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脑 卒中协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 早期处理指南
2、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
(1)吞咽障碍: 经口摄入任何食物、药物或液体之前进行吞咽
功能筛查,确定误吸风险(A级); 标准性评估工具(VFSS/FEES)的使用由临
床医生根据需要确定。 吞咽康复治疗方案可能包括:
1)通过调整食物、液体形状、吞咽姿势和手法解决吞咽障碍; 2)训练患者和护理人员喂养技术和使用增稠剂; 3)慢性口咽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定期重新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