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共11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共113张PPT)

• 思考: • 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 分析其原因。
• 思考: • 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 分析其原因。
• 特点:起步较晚,且发展十分缓慢。 • 原因:经济落后,发展困难。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 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 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 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但由于封建传统的约束, 老百姓怕“触电”,不敢 乘。经过一再宣传和保证, 乘的人多了,就分成头等 和三等票价,头等多为洋 人所坐。
第一条铁路,后被 清政府赎回拆毁
唐胥铁路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紫光阁铁路
宫廷专用
民国以 后
时间
1876年
1881年
中国铁路发展史
重大事件
结果及影响
英国商人建造淞沪铁路
第一条铁路,后被 清政府赎回拆毁
唐胥铁路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1888年 紫光阁铁路
甲午战 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修 争后 筑权 1909年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
三、近代邮政和通讯
三、近代邮政和通讯
鸽子和飞雁具有惊人的识别方向能力,人类利用它传递信息由来已久。
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
达 到古 传人 递利 情用 报烽 和火 示台 警燃 的烧 作狼 用烟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政府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 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地域:
作用:
特点:
时间: 起步晚,发展艰难,落后于同时代 的西方国家 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势力阻挠和帝
发展: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2单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2单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 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A.调运快捷 C.资源开发 B.连接中外 D.经济交流 )
【解题模板】 抓关键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运、装、载、征”等 排易误 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材料没有体现,B、C、D 三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国家于有事之时……指日可以集事”可知,作 验结论 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A 项正 确
(2)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提示】 ①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②带动了
与铁路有关的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知识、信息的流通传播。③冲击了传统的交 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史论拓展】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3)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 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一些交通城市。 (5)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艰难发展:1900 年前后,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发展,但步履维艰。 3.航空
海军飞机工程处 开始研制 (1)起步:_____ 1918 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_________________
水上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2)民用航空业: 1918 年, 北洋军阀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 “婉拒”“消极应 对”。

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含解析 精品

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含解析 精品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2.深化理解中国近代交通进步的影响。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近代铁路的起步(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

(2)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2.近代铁路的发展 (1)甲午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2)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预习交流1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主要障碍是什么?提示:近代化发展的需求和收回利权的愿望是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的主要动力。

封建主义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修筑铁路的主要障碍。

(3)到1911年,铁路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

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

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

(2)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

(3)民国时期: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2.电报、电信事业(1)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2)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3.近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的意义(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预习交流2怎样理解新式交通“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示:近代新式交通之所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是因为它直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从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新式事物,间接导致了小农意识的淡化,代之以开放、文明的新观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从以上三条铁路的历史中我们可以
得知铁路刚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很大的 阻力,请问当时人们反对修铁路的理由 有哪些?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江西婺源人,我国近代杰出 的铁路工程师。1872年,以幼 童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 学,学习工程。1905年任京张 铁路总工程师。1909年,京张 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 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 条铁路干线。
为人们的口头禅.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
情景五:李鸿章晚年坐蒸汽轮船周游世界。
中国同世界联系加强
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便利了列强侵华。
“一带一路”
• 从目前的设施联通情况来看,作为与东南亚地区相通的云南省,已经实 现了泛亚铁路东线境内段的全线建成通车,泛亚铁路中线、西线境内段正抓 紧建设;同时,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中越红河水运、中缅伊洛瓦 底江陆水联运项目也正有序推进。
• 而作为中国与中亚地区重要陆上交通“驿站”的新疆也初步形成了以乌鲁 木齐为中心,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骨干,民航和管道相配合,东连甘肃 、青海通往内陆,南接西藏,西出中西亚,北通蒙古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位于东部沿海的浙江省,具备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已经并正在 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建设,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的运输通 道网络。其中,海港方面,组建了省海港委和省海港集团,成立了宁波-舟 山港集团,积极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构建辐射“海上丝绸 之路”的海港体系和海上运输大通道。
对消极类影响的回答:一般使用“阻碍了···”、 “保留了···残余”、“破坏了···”、“脱离了···”、 “违背了···规律、潮流、愿望”、“过于···”、 “不利于···”等句式
此外,要选择有一定弹性的词语:如可加入“基 本上”“一定程度上···”等程度性副词,以增强答 语的灵活性和科学性。避免极端词语的出现,如 “完全···”“彻底···”等。

【学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因(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2、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到胥各庄铁路)建成;1909年,(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里程碑)。

民国以后,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如正轨。

3、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这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它是(洋务运动)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也表明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了。

4、民间的轮船公司发展艰难,主要因为是(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

5、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和邮政业务都是外国人在中国最先创办的。

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6、新式交通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书61页最后一段。

)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交通近代化使中国通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先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策,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但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不是向社会主义的正确过渡。

此后,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政策。

但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他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背景、目的、内容、评价(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时间:1918—1921年(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①客观原因:政治:外国侵略势力武装干涉,妄图扼杀新生政权;国内战争爆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物资极端紧缺②主观原因: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政权。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交通的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从古代的徒步、马车到现代的汽车、高铁,交通工具的改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1.1 传统交通工具在古代,人们用徒步、马车等传统交通工具来满足出行和物流的需求。

徒步是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虽然速度慢,但却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

而马车则多用于贵族、商人等富裕阶层的出行工具。

这些传统交通方式受限于技术和资源的限制,通常在距离较短的地区使用。

1.2 现代交通工具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交通工具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蒸汽机车的出现成为可能,铁路的建设开始兴起。

随着汽车的诞生和普及,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成为了人们长途旅行的首选工具。

1.3 交通工具的优势和劣势不同的交通工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例如,徒步出行可以锻炼身体,减少环境污染,但速度较慢且受限于距离;汽车出行方便快捷,但对环境造成污染;飞机航行速度快,但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人们选择交通工具时需要权衡各方面因素,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通讯的变化通讯方式的变化同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代的烟火信号、书信到现在的电话、互联网,通讯方式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社交和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

2.1 传统通讯方式在古代,人们通过烟火信号、书信等方式进行通讯。

烟火信号是一种利用烟火产生的亮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方式,被广泛用于军队的通讯和警报。

书信则是人们进行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通过邮寄方式可以将信息传递到较远的地方。

2.2 现代通讯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通讯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

电话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实时的远程通讯。

随后,移动电话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通讯。

而互联网的普及则进一步改变了通讯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方式实现更加快速和便捷的信息交流。

岳麓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共31张PPT)

岳麓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共31张PPT)
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对于1和2的观点,铁路的运行发出的声音 确实会影响铁路沿线的居民,而大量货物的 运输使一些出卖脚力生活的船夫、苦力势必 失业和挨饿,铁路的修建必定会占用农民的 土地,所以反对也有一定道理。对于3和4的 观点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部分人没有意识修 铁路的好处,体现了其盲目排外的心理。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近代中国——邮政状况
时期
发展情况
清朝末 鸦片战争后 年 1896年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 政代办所”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913年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民国时 期
1920年
1920年数年后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 被撤销
1880年,李鸿章在 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 报局。
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新旧 制度的斗争、更替中,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时期
清 1876年 朝 1881年
末 1888年 年 1909年
到1911年
民国 时期
近代中国——铁路状况 发展情况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 全国铁路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较快发展
解放前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夕
三、邮政通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想一想】唐朝诗人杜甫的这首诗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通讯方式?
书信
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中国古代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 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 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 换马的场所。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推动中国的近 (现)代化进程
2.消极: 便利列强侵略;造成环境污染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政、经、思变化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传统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
加快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水运依然艰难发展
飞天示意图
冯如在广州准备飞行表演
3、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航空状况
时期
发展情况
1918年 真正起步------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

水上飞机

1918年 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
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路线
时 1918年 期 后十年
较快发展
解放前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夕
一、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近代铁路的发展
近代中国------铁路状况
时期
发展情况
1876年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清 1881年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朝 1888年 末 年 1909年
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
到1911年 全国铁路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 时期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2、近代水运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水运状况
时期
发展情况
清 鸦片战争 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

前后
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
1872年 末 年 1900年
前后
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轮船招商局 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艰难发展
民国 时期
清朝末 年
鸦片战争后 1896年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 代办所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共32张PPT)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共32张PPT)



退
推进新课
铁路,更多的铁路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 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 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 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人为私利, 在国家为公利: 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 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 发展,历历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江各 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 ——谭人风《粤汉铁路说帖》,上海《民立报》1912年7月 8~9日
岳麓版

13 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退
课堂导入
发生于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 时代,随着中国国门被两方列强强行打开,两次工业革 课 堂 命的成果也随之而来。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 导 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传统的交通与通讯工具被新式 入 交通、通信工具所取代。它们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退
推进新课
邮政和电信
问 关于电报事业的发展,请学生阅读一段材料,思考: 题 情 中国最早架设电报线的目的是什么? 境


退
推进新课
邮政和电信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 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 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 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 出于国防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 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 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 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 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一一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自主思考铁路的修筑对中国近代社会有哪些影响? 提示: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 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 的近代化进程。消极方面:便利了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兴起与发展: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到1900年前后,民 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2)近代生存状况: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教材图解观察教材第60页“轮船广告”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 信息? 提示:新式航运业诞生;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近代轮船航运 业受到西方的影响。
探究点
提示:(1)因素:近代爱国人士的宣传、推动;西方列强在华修建铁 路的刺激、诱导;洋务派修建铁路的效应推动。 (2)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交通落后的状况;改变了国人 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探究点
历史解释
中国近代交通变化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缓慢,受到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 (4)分布不均,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展较快。 (5)交通、通讯表现出日益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探究点
典例剖析 【例题】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 对,列出的主要理由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招”;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 亡国”。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 ) A.资金短缺,技术落伍 B.资金短缺,迷信思想 C.迷信思想,体制落后 D.技术落伍,体制落后 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官员认为修建铁路会导致天灾,由此可知封 建迷信思想阻碍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另一种理由是无法偿还因修 建铁路而产生的借款,最终会亡国,这表明阻碍中国铁路事业发展 的另一因素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故选B项。 答案:B

最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2

最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2

消 极 方 面
有利于外国侵略; 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二、水运与航空
(一)水运的发展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 国内江和外海。 2、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3、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4、民国以后,仍没有改观.
唐胥铁路,1881年6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 建铁路。铁路全长11公里,以后陆续延展至 天津和山海关。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故居“铺上 ”京张铁路钢轨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 ),广于耶鲁大学 ,学习工程。1905年, 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 路筑路工程。1909年, 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 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 线。
国营招商局的广告
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国营招商局的前身为1872年李鸿章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1930年,国民政府其改为国营;1932年归属交通部, 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的机构。
二、水运与航空
(二)、航空 尝试: 1909年,冯如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8福建马尾船厂的海军飞机 起步: 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1、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设“筹办 迅速 航空事宜处”先后 拟定五大民航线路 发展: 2、1918——1928年十年迅速发展 3、1949年,共有70架飞机,总航程 近8万千米 近代航空业虽然起步较晚, 特点: 但是其发展较快
⑴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⑵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 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 的“客邮”一律撤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列强入侵的需要。 (2)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先进人物向西方学
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 (3)爱国救亡的紧迫性。 (4)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
经济发展的动脉
— 6—
2.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自主探讨: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发展情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据此填写下表:
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电讯业
• 中国近代电报电讯事业开始于何时? •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南京政府何时收回部分电信权?
近代中国电信的发展状况
时期
清朝 1877年 末年
发展状况
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台湾架设第 一条电报线
民国 时期
发展缓慢,30年代才得到改观
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二: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 析其原因?
探究三: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 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历史的巨变
早期铁路的通车场景
现代铁路的通车场景
对比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并思考下列问题。
— 5—
1、中国近代的铁路
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探究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跟踪练习:
3.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在 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
4.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
— 22 —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 23 —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飞机场, 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的梦想,也在这 里留下了他29岁的生命。
— 24 —
1923年夏,孙中山与宋庆龄在飞机前合影 返回
返— 25回—
1、近代中国航空的发展状况
时期
1918年




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 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政为 之一变。
• 请思考: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化交通在艰难坎坷中发展,它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18年后十 年间
解放前夕
发展状况
真正起步——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订五大 民航路线
较快发展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 26 —
1.原因: 因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发展航空业十分困难。 2.特点: 近代航空业起步较晚,并且发展十分缓慢。
— 27 —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
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
5.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跟踪练习:
6.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到1911年 全国铁路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时期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 终未入正轨。
— 8—
2、铁路引进中国以后遭反对
• 1.请同学们看书回答有哪些反对的史实? • 2.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 3.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 9—
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略 (2)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3)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苦力与农民的反对 (4)社会不稳定,经济凋敝
跟踪练习:
1.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京张铁路通车
B.紫光阁铁路
C.京广铁路 D.包兰铁路
2.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
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
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
绣花鞋。这说明
(大城市用汽车、摩托车、飞机运送邮件,而在广大农村 用马车甚至步行运送邮件。)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位于
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
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
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 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返回
— 13 —
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水运
• 近代水运的发展 •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1)了解一下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 • (2)旧式水运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 (3)近代水运的特点是什么?
— 14 —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 15 —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 10 —
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你知道还有哪些新式城市交通 工具进入中国吗?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用铁皮包着木 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于车身漆成黄色,于是便叫 成黄包车。
— 11 —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
通工具京路外滩到今西
藏中路率先通车。两个月后
本课小结 工业文明崛起
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开 始近代化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兴起 社会生活变迁 交通通讯变化
谢谢观看
法租界也通车了。最早的电
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
乘客可随时上下。但由于封
建传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
电",不敢乘。经过一再喧传
和保证,乘的人多了,就分
成头等和三等票价,头等多
为洋人所坐。
— 12 —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 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 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 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 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 28 —
飞鸽传书
— 29 —
驿传制度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 30 —
古代驿站遗址
— 31 —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往往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 32 —
近代通讯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的邮政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1、近代中国邮政业是怎样发展的? 2、近代邮政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它是清政府创办的最
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
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
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
— 16 —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轮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鄱阳”轮
— 17 —
• 思考: • (1)近代航空业发展的历程。 • (2)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其原因。
— 21 —
冯如
冯如(1883—1912),广东恩 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 和飞行家。他12岁赴美国,当童工,勤 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在旧 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于1909年 设计、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 1911年,他带两驾自制的飞机,返回广 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 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作 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
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
坐着,并 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近代中国邮政的发展状况
时期
鸦片战争 清朝 后 末年 1896年
发展状况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913年
民国 时期
1920年
1920年后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取消
2、特点:受外国的影响。 反映了近代邮政发展很不平衡,
前言
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 政为之一变,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中 国人的产生、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近代化的历史 进程。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课探究
Ben ke tan jiu
探究一:近代交通发展的历程,有什么特点?分 析其原因?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慈禧太后1903年乘坐过的火车 — 7 —
1、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状况
时期
清 1876年 朝 末 1881年 年
1888年
名称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状况(地位或影响)
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 清政府赎回并拆毁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紫光阁铁路” 宫廷专用铁路
1909年
京张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太原”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