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钢管桩计算书(仅供参考)

钢管桩计算书(仅供参考)

边跨现浇直线段支架设计计算一、计算何载(单幅)1、直线段梁重:15#、16#、17#混凝土方量分别为22.26、25.18、48m3。

端部1.0范围内的重量,直接作用在墩帽上,混凝土方量为:V=1×[6.25×2.5+2×3×0.15+2×2×0.25/2+2×225 .065.0 ×1-1.2×1.5]=16.125 m3作用在支架的荷载:G1=(22.26+25.18+48-16.125)×22800×10=1957.78 KN2、底模及侧模重(含翼缘板脚手架):估算G2=130KN3、内模重:估算G3=58KN4、施工活载:估算G4=80KN5、合计重量:G5=1957.78+130+58+80=2226KN二、支架形式支架采用Φ800mm(壁厚为10mm)作为竖向支承杆件。

纵桥向布置2排,横桥向每排2根,其中靠近10#(13#)墩侧的钢管桩支承在承台上,与墩身中心相距235cm,第二排钢管桩与第一排中心距为550cm,每排2根排的中心距离为585cm。

钢管桩顶设置砂筒,砂筒上设纵横向工字钢作为分配梁,再在纵梁上敷设底模方木及模板。

钢管桩之间及钢管桩与墩身之间设置较强的钢桁架梁联系,在平面上形成框架结构,以满足钢管桩受载后的稳定性要求,具体详见“直线段支架结构图”。

根据支架的具体结构,现将其简化成力学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327.5585327.510×1202020780550115115纵桥向横桥向三、支架内力及变形验算1、 横梁应力验算:横梁有长度为12.4m ,采用2I56a 工字钢,其上承托12根I45a 工字钢。

为简化计算横梁荷载采用均布荷载。

(1)纵梁上面荷载所生的均布荷载:Q 1=2226÷2÷12.25=90.86KN/m (2)纵梁的自重所生的均布荷载:Q 2=0.8038×(1.15+5.5/2)×11÷12.25=2.815N/m (3)横梁自身的重量所生的均布荷载:Q 3=2×1.0627=2.125N/m (4)横梁上的总均布荷载:Q=90.86+2.815+2.125=95.8N/mq=95.8KN/mQ图(KN)320585320M 图(KN.m)(5)力学简图:由力学简图可求得: 支座反力R=95.8×12.25/2 =586.78 KN由Q 图可得Qmax=306.56 KNM 图可得Mmax=490.5 KN.mq320320585横梁为简支双悬臂梁(6)应力验算σmax =W M max =22342105.4905⨯⨯=104.7MPa <[σ]=145Mpaτmax =Ib S Q max =225.1655762136921005.306⨯⨯⨯⨯⨯⨯==255.96Kg/cm 2τmax =25.6 MPa <[τ]=120 Mp Δ复合强度 σ=223τσ+=226.2537.104⨯+=113.7Mpa <[σ] 2、横梁的刚度验算λ=m /L=3.2/5.85=0.54f C = f D =EIqml 243(-1+6λ2+3λ3)=655762101.2245853208.9563⨯⨯⨯⨯⨯⨯ (-1+6×547.02+3×547.03) =0.9285×1.286 =1.194cmf E =3844ql (5-24λ2)=655762101.23841085.58.95684⨯⨯⨯⨯⨯⨯(5-24×547.02)=0.1061×(-2.18)=-0.393cm(向上)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横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将出现向上的拱度。

桩的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步骤

桩的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步骤

桩的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步骤桩的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步骤⼀、打、压预制钢筋混凝⼟⽅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地⾯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具桩(⼀般2~3m长,由硬⽊或⾦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然地坪另加0.5⽶乘以横截⾯积以⽴⽅⽶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V=桩截⾯积×(送桩长度 0.5m)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分节预制运⾄现场先将第⼀根桩打⼊将第⼆根桩垂直吊起和第⼀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积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打、压预应⼒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V=管桩桩孔内径截⾯积×设计灌芯深度三、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管外径截⾯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预制钢筋混凝⼟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来满⾜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积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积 ×(设计桩长 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专业知识】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及灌注桩计算公式

【专业知识】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及灌注桩计算公式

【专业知识】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及灌注桩计算公式1、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2、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

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钻土孔V=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入岩深度度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V=桩径截面积×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桩计算规则

桩计算规则

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 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 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 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 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 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 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 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 计量单位:m3, 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一、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二、4、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 m2;按桩截面积电焊接桩——计量单位: 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三、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四、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 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 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 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 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 m3, 体积计算公式如下:五、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 计量单位:m3六、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七、灌注桩(2)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 计量单位: m3(3) 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 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 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 按计取。

(3)、夯扩桩: 计量单位: m3(4) 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5) 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钻机平台荷载计算

钻机平台荷载计算

钻机平台荷载验算
钢管桩的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P]=(αAбR +U∑αiLiτi)/2钢管桩穿过的土层有:第2-1层土:粉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分层标高-2.63~0.65,根据土质报告取τi=25kpa,第3-1层土:粉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分层标高-2.53~-9.81,本土层分布地区较少,根据土质报告取τi=68kpa,第4-1层土:粉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分层标高-2.59~-6.35,根据土质报告取τi=50kpa,αi及α取0.7。

排架受力分析:
采用的钢管桩Ф400、δ=6入土L=6m,以NE匝道3号立柱下承台NE3为例打设20根。

恒载计算:
钻机:12~15T T
导管、护筒、电箱及小工具:10T
20#方钢:5×12×50kg=3T
活载计算
施工人员:2T
混凝土运输的冲击荷载: 10T
钻机清孔振动荷载:G=10T
荷载组合:ΣG=15+10+3+2+10+10=50T
单根钢管桩所受荷载P=50/25=2T
单根容许承载力:
[P]=(αAбR +U∑αiLiτi)/2
=[0.7×0.22×3.14×1600+3.14×0.4×0.7×(2×25+4×50)]/2
=18.02t>P=2t,可以满足要求。

钢管桩管桩手算

钢管桩管桩手算

管桩设计设C D支点承载力计算,采用Φ325mm钢管,厚6mm,长按15m考虑200 150 120120 120120120 120120 150 200⑩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1 12荷载由①~⑧管均匀承受 R=2841.5/8=355.2KN取安全储备系数1.55 P, =1.55R=355.2*1.55=550.6KN 采用DZ90型振动锉,激振力达540KN,锤重54KN,可满足施工要求PV = P,+ Pg=550.6+3.142*( 32.52 -31.32 )*7.85*15/4=557.7KNA= 3.142*( 3252 -3132 )/4=6013.8mm2惯性矩 : Ix=π(R4- r4)/4=3.142[(325/2)4- (313/2)4]/4=7.65*107 mm4回转半径: i=( D2+ d2)1/2 /4=( 3252+ 3132)1/2 /4=112.8mm 管桩长细比:(按外露8.0m计)λ=l/i=8000/112.8=70.92<80采用公式Φ=1.02-0.55[(λ+20)/100]2得Φ= 1.02-0.55[(70.92+20)/100]2 =0.565强度: δ=P/A=557.7*103 /6013.8=92.74MPa <1.2[δ]=1.2*140=168 MPa稳定性: δ=P/ΦA=557.7*103 /0.565*6013.8=164.1MPa <1.2[δ]=168 MPa结论:管桩能满足施工要求栱梁采用2I25bq=2841.5/7.2=394.6KN/mq=394.6 KN/m120120120120120120①②①②③④⑤⑥⑦由两片I25b承受,则每片承受197.3KNM=ql2/8=394.6* 1.22 /8*2=35.5KN.MQ=ql/2=197.3*1.2/2=118.38KN查表: W x =422.2cm3I x =5278 cm4S x =246.3 cm3f=5q l4 /384E I x=5*197.3* 1.24 /384*2.1* 105 *5.278*107= 0.48mm<L/800=1.5mm=[f]250 I x / S x =5278/246.3=214.3mm118 ζ=Q S x / I x b=118.38*103 /214.3*118 2b规格 =4.68 MP a <1.3[ζ]=1.3*85=110.5结论: I字钢符合荷载要求竹胶板强度核算/12=1000*103 /12=1.44*105mm4I按7.2栱延米均布) 每栱向1m载为51.375KN,E取1.2*104 M P a10mm f=5q l4/384E I x=5*20.55*4004/384*1.2*104*1.44*105=3.96mm 1000mm [f]=L/100=400/100=4mm翼缘板荷载小于底板,故符合要求.管桩数量ΔΔΔΔA 11m C 4m D 11m B则: R A = R B =1967.2KNRC = R D=2841.5KN按C D支点处布置钢管,采用Φ500mm钢管简化为所有荷载均由①~⑦号管承受则每根管拉受力200 170 6*120170 200R=2841.5/7=405.9KN⑧⑨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11取1.65为安全储备系数,则单桩承载力达, R, =669.735KN根据此条件选用DZ120型振动锤,激振力为669KN,锤重8.820t 核算钢管受力:竖向力R V =669.735+3.142*50*1.2*7.85* 10-3 =684.5KN惯性矩 : Ix=π(R4- r4)/4 A=π(R2- r2)=3.142(2504- 2384) =3.142(2502- 2382)=5.48*108 mm4 =18399.6回转半径: i=( D2+ d2)1/2 /4=( 5002+ 4762)1/2 /4=172.6mm杆件长细比:(按外露8.0m计)λ=l/i=8000/172.6=46.3<80Φ=1.02-0.55[(λ+20)/100]2= 1.02-0.55[(46.3+20)/100]2 =0.778强度: δ=P/A=684.5*103 /18399.6=37.2MPa <[δ]=140 MPa稳定性: δ`=P/ΦA=684.5*103 /0.778*18399.6=47.8MPa <[δ]=140 MPa注:钢管桩成桩质量控制采用贯入度与单桩承载力双控,贯入度的贯入5.0m为宜另:在施工中应注意和加强的1 管桩在施工前必须有专人进行核验,锈蚀严重的不得用于施工2 管桩接长必须采用帮焊,且焊缝达到规范要求3 为保证整个支架体系的稳定,中支墩采用水平和斜向剪刀撑,采用[14 进行连接,边墩与墩柱进行抱箍连接,水平撑间距不大于4m且距管桩顶和底部500cm各需加一道水平撑4 管口加厚1.0cm钢盖板,与管口焊接5 贝雷片销子必须加安全卡子6 管桩的贯入度与垂直度必须有专人测控,必填写施工记录,交工程部备案.。

钢管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钢管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钢管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英文回答:The calculation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 pipe pil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re are several formulas and methods available for this calc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One commonly used formula is the Meyerhof equation, which calculates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teel pipe pile in cohesionless soils. The equation is given as:Qu = A Nq γ D.Where:Qu is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A is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pile.Nq is the bearing capacity factor.γ is the unit weight of the soil.D is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The bearing capacity factor, Nq,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the soil. It can be obtained from tables or charts available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xtbooks or software.Another commonly used formula is the Brinch Hansen equation,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skin friction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The equation is given as:Qu = A c Nc + A σ' Nq + A α Nγ。

钢管桩标准节设计承载力计算

钢管桩标准节设计承载力计算

钢管桩标准节设计承载力计算一、 φ630钢管桩钢管桩直径630mm ,壁厚8mm 。

考虑锈蚀情况,壁厚按照6mm 进展计算。

其截面特性为:回转半径ix=22.062cm考虑钢管桩横联间距为10米,即钢管桩的自由长度按10m 计算,钢管桩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自由长度系数为2.0,那么计算长度为2*10=20m 。

钢管桩的长细比:λ=L/ix=20/0.22=90.7查?钢构造设计标准?表C--2得:φ=0.616考虑钢材的容许应力为[σ]=180MPa1.1 最大轴向力计算求得:935.1N KN1.2 横联计算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按照900KN 轴向力,180KN.m 弯矩来设计横联。

横联竖向间距为10米。

1.2.1 2[28a 横联采用2[28a 作为横联,按照最大长细比[λ]=100来控制。

强度复核:按照桩顶承受18KN 的水平力计算,由λ=100查?钢构造设计标准?表C--2得:φ=0.555那么采用2[28a 作为横联的时候,最大间距取4.6米。

1.2.2 φ42.6钢管横联采用φ42.6钢管横联〔考虑锈蚀,壁厚为4mm 〕作为横联,按照最大长细比[λ]=100来控制。

强度复核:按照桩顶承受18KN 的水平力计算,由λ=100查?钢构造设计标准?表C--2得:φ=0.555那么采用φ42.6作为横联的时候,最大间距取12米。

综上:横联长度在4.6米以下的采用2[28a 作为横联。

4.6米以上12米以下的采用φ42.6钢管作为横联。

12米以上的横联采用自行设计的桁架形式。

二、 φ820钢管桩钢管桩直径820mm ,壁厚10mm ,考虑锈蚀情况,壁厚按照8mm 进展计算。

其截面特性为:回转半径ix=28.78cm考虑钢管桩横联间距为10米,即钢管桩的自由长度按10m 计算,钢管桩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自由长度系数为2.0,那么计算长度为2*10=20m 。

钢管桩的长细比:λ=L/ix=20/0.29=70.0查?钢构造设计标准?表C--2得:φ=0.75考虑钢材的容许应力为[σ]=180MPa2.1 最大轴向力计算求得:1508N KN2.2 横联计算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按照1500KN 轴向力,300KN.m 弯矩来设计横联。

钢管桩设计与验算

钢管桩设计与验算

钢管桩设计与验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钢管桩设计与验算钢管桩选用Ф800,δ=10mm 的钢管,材质为A 3,E=×108Kpa,I=64π(80.04-78.04)=×10-3M 4。

依据386#或389#墩身高度和周边地形,钢管桩最大桩长按30m 考虑。

1、桩的稳定性验算 桩的失稳临界力Pcr 计算 Pcr=22lEIπ=32823010936.1101.2-⨯⨯⨯⨯π=4458kN >R= 2、桩的强度计算 桩身面积A=4π(D 2-a 2) =4π(802-782)=钢桩自身重量 P ×30×102× =5844kg=桩身荷载p=+=б=p /A=×102/=/cm 2=3、桩的入土深度设计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每根钢管桩的支承力近,按规范取用安全系数k=,设计钢管桩入土深度,则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为×2=,管桩周长U=πD=×=。

依地质勘察报告,河床自上而下各层土的桩侧极限摩擦力标准值为:第一层粉质黏土厚度为3m ,τ=120Kpa 第二层淤泥粉质黏土厚度为4m ,τ=60Kpa 第三层粉砂厚度为,τ=90Kpa N=∑τi uh iN=120××3+60××4+90××h 3= =++=解得h 3=证明钢管桩不需要进入第三层土,即满足设计承载力。

钢管桩实际入土深度:∑h=3+4=7m 4、打桩机选型拟选用DZ90,查表得知激振动570kN ,空载振幅≮,桩锤全高,电机功率90kw 。

5、振动沉桩承载力计算根据所耗机械能量计算桩的容许承载力[]P =m1{()[]va A f m x 1223111βμα+-+Q}m —安全系数,临时结构取m 1—振动体系的质量m 1=Q/g=57000/981= Q 1—振动体系重力N g —重力加速度=981cm/s 2 A X —振动沉桩机空转时振幅A X = M —振动沉桩机偏心锤的静力矩μ—振动沉桩机振幅增大系数μ=A n /A xA n -振动体系开始下沉时振幅取f —振动频率转/Sa —振动沉桩机最后一击的实际振幅取 ν—沉桩最后速度取5cm/m in α1—土性质系数,查表得α1=20 β1—影响桩入土速度系数,查表得β1=[p]=5.11{517.0110.10.12.15.171.58202231⨯+⎥⎥⎦⎤⎢⎢⎣⎡-⎪⎭⎫ ⎝⎛⨯⨯⨯+9×104}=5.11{85.1107401.26⨯+9×104}=5.11×*610 =1047438N=1047KN >N= 通过上述计算及所选各项参数说明:1)DZ90型振动打桩机,是完全能够满足本设计单桩承载力的。

钢管桩桩长的计算(9米宽)

钢管桩桩长的计算(9米宽)

一、计算过程及说明5.3.3 摩擦桩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可按下式计算: u-桩身周长(m);本桥u=3.1416A p -桩端截面面积(m 2),对于扩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本桥A P =3.1415926X D 2/4 =0.7854桩径=1(m)n-土层的层数,l i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一下各层土的厚度(m),扩孔部分不计q ik -与l i 对应的各层土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 当无试验条件时,按本规范5.3.3-1选用2130.39(KN)-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按本规范3.3.3条确定本桥800m 0-清底系数,按本规范5.3.3-3条确定0.7λ-修正系数0.70.65h-桩端的埋置深度(m),对于有冲刷的的桩基,埋深由一般冲刷线起算,对无冲刷的桩基本桥所采用值的表格=本桥m 0=桩端为透水性土时,本桥λ=桩端为不透水性土时,本桥λ=[][][])3(0(22121-+=+=∑=h fa u Ra r k m q q A l q rrP i ni rk λlqin i rku ∑=121[]0fa []=0fa埋置深度由天然地面线或实际开挖后的地面线起算,大于40米,按40米计算本桥冲刷深度=4.7本桥埋置深度h=17.3本桥K 2深度=2本桥r 2深度=10q r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KPa),当持力层为砂土,碎石土时,若计算值超过下列值494.13本桥采用的q r =450.00【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Ra】=2483.8216(KN)二、桩长的计算及结果700(KN)17.3(米)r 2-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 3)宜采用:粉砂1000KPa,细砂1150KPa,中砂,粗砂,砾砂1450KPa,碎石土2750KPa桩长的采用单桩顶垂直轴力【N】=22初步拟定桩长L=k 2-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桩端持力层土类按按本规范3.3.4条确定[][]=-+=)3(0(22h fa r k m q rλ的桩基值超过下列值353.27211345.298。

钢管桩计算公式

钢管桩计算公式

钢管桩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钢管桩计算公式”的文章: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钢管桩计算公式这回事儿。

先给您说个我之前碰到的事儿。

有一回,我跟着一个建筑团队去工地,那是个要建高楼大厦的大工程。

我就看着那些工人们忙前忙后的,其中就涉及到钢管桩的使用。

当时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刚入行不久,对钢管桩的计算那叫一个头疼。

他拿着图纸,对着一堆数据,抓耳挠腮的,那模样真是让人又好笑又心疼。

咱说回钢管桩计算公式哈。

钢管桩的计算其实涉及到不少方面呢。

首先就是它的承载力计算。

这就好比您要知道一辆车能拉多重的货,钢管桩也得知道它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一般来说,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算。

比如说,根据土的物理性质和桩的入土深度等因素,有个经验公式是这样的:Quk = Qsk + Qpk 。

这里面,Qsk 表示桩侧摩阻力,Qpk 表示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又跟土的类型、桩的周长还有土层的厚度等等有关系。

还有个重要的,就是钢管桩的稳定性计算。

这就好比一根柱子,得保证它不会晃来晃去,站得稳稳当当的。

在计算稳定性的时候,要考虑到桩的长度、桩径、支撑条件这些因素。

另外,钢管桩的变形计算也不能忽略。

要是桩变形太大,那可就危险啦。

这就像一个人的腿要是软了,站都站不稳。

变形计算得考虑到桩的材料特性、受力情况等等。

再回到我在工地看到的那个小伙子,后来经过老师傅的耐心指导,他慢慢搞明白了这些计算公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总之啊,钢管桩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一点点理清头绪,搞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多做几道题,多在实际中运用运用,也就没那么难啦。

就像那个小伙子一样,一开始可能会迷茫,但只要肯学,总能掌握的。

希望通过今天跟您说的这些,能让您对钢管桩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认识。

以后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心里有底,不慌不忙!。

钢管桩计算

钢管桩计算

一、钢管桩计算由于中间跨25m远远大于边跨,故仅计算中跨支架。

纵向贝雷主要承受系杆重量、中横梁重量。

各项重量参见下表:单位KN注:拱肋及风撑浇筑时系杆和中横梁强度已达到90%以上且已部分张拉,故该荷载不计入纵、横向贝雷支架中。

10米系杆吊装时有两个支点,其中一个支点落在边跨上,根据上表可得荷载为:499.2*4/2+4492.8+127*13=7142.2KN纵向支架自身重量:21*12*270kg=68040kg=680KN边支墩横向支架自身重量:4*5*270kg=5400kg=54KN中支墩横向支架自身重量:6*5*270kg=8100kg=81KN纵向贝雷荷载通过横向贝雷传递给钢管桩,中间支架设置三个横向支点,边支墩受力为每个支点受力(7142.2+680)/4=1955KN;中支墩受力为1955*2=3910KN,边支墩设置12根钢管桩,每个桩受力为(1955+54)/12=167.4KN 中支墩设置20根钢管桩,每个桩受力为(3910+81)/20=199.6KN 根据以上可得,中支墩的钢管桩为最不利,每根桩桩顶反力F 0=199.6KN 。

结合工程概况中的地质情况,从而可以计算得出钢管桩的具体打入土体的深度和桩长。

本桥管桩采用钢管桩。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3.3-2,对于沉桩的容许承载力[]P :打入、震动下沉的桩的容许承载力:[]()∑+=αααAR l q U P i ik i 21式中:[]P ——桩的容许承载力(KN ); U ——桩身截面周长(m ); i l ——各土层厚度(m ); A ——桩底支撑面积(m 2);αα,i ——震动沉桩对各土层桩周摩阻力和桩底承压力的影响系数; 本桥的震动下沉的钢管桩采用Φ529mm 、壁厚为8mm 。

地基承载力按1.5系数考虑,土层参考概况中的土质情况。

根据以上有:[]kN F P 5.3855.10=⨯=;m d U 27.3513.0529.0=⨯+⨯=⋅=πππ; 222013.0265.0m r A =⨯=⋅=ππ; 查表得:对于打入桩αα,i 为1.0; 根据地勘土层从上到下土层如下:表层素填土为施工开挖后回填堆载,实际桩位处均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层3),故表层土侧摩阻系数按14考虑。

Φ800的钢管桩支墩计算书

Φ800的钢管桩支墩计算书

Φ800钢管桩支墩计算书支墩采用Φ800的钢管桩,壁厚10mm,一排5根,间距2.4m。

横梁采用45#工字钢,间距2.4m,纵梁采用贝雷片,间距0.9m,横梁采用10×10cm方木,间距25cm。

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2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250mm。

钢箱梁以C匝道为例,如下图所示:一、荷载计算1、箱梁荷载:该箱梁截面积:S= 7.682m2,砼自重取2.6T/m31、单位面积的荷载为P1=26×7.682×1/(1.8×6.472)=17.145 KN/m22、施工荷载:取P2=2.5KN/m2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P3=2.0KN/m24、模板带木枋荷载:P4=0.5 KN/m2P=1.2×(P1+ P4)+1.4×(P2+ P3)=27.474KN/m2二、底模强度计算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2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250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250mm平面竹胶板。

1、模板力学性能(1)弹性模量E=0.1×105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25×1.23/12=3.6cm4(3)截面抵抗矩:W= bh2/6=25×1.22/6=6cm3(4)截面积:A=bh=25×1.2=30cm22、模板受力计算(1)底模板均布荷载:q=P×b=27.474×0.25=6.869KN/m(2)跨中最大弯矩:M=qL2/8=6.869×0.252/8=0.054 KN·m(3)弯拉应力:σ=M/W=0.054×103/6×10-6=9MPa<[σ]=11MPa 竹胶板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4)挠度: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四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f=0.632qL4/100EI=(0.632×6.869×0.254)/(100×0.1×108×3.6×10-8)=0.47mm<L/400=0.75mm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

钢管桩计算书

钢管桩计算书

边跨现浇直线段支架设计计算一、计算何载(单幅)1、直线段梁重:15#、16#、17#混凝土方量分别为22.26、25.18、48m3。

端部1.0范围内的重量,直接作用在墩帽上,混凝土方量为:V=1×[6.25×2.5+2×3×0.15+2×2×0.25/2+2×225 .065.0 ×1-1.2×1.5]=16.125 m3作用在支架的荷载:G1=(22.26+25.18+48-16.125)×22800×10=1957.78 KN2、底模及侧模重(含翼缘板脚手架):估算G2=130KN3、内模重:估算G3=58KN4、施工活载:估算G4=80KN5、合计重量:G5=1957.78+130+58+80=2226KN二、支架形式支架采用Φ800mm(壁厚为10mm)作为竖向支承杆件。

纵桥向布置2排,横桥向每排2根,其中靠近10#(13#)墩侧的钢管桩支承在承台上,与墩身中心相距235cm,第二排钢管桩与第一排中心距为550cm,每排2根排的中心距离为585cm。

钢管桩顶设置砂筒,砂筒上设纵横向工字钢作为分配梁,再在纵梁上敷设底模方木及模板。

钢管桩之间及钢管桩与墩身之间设置较强的钢桁架梁联系,在平面上形成框架结构,以满足钢管桩受载后的稳定性要求,具体详见“直线段支架结构图”。

根据支架的具体结构,现将其简化成力学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327.5585327.510×1202020780550115115纵桥向横桥向三、支架内力及变形验算1、 横梁应力验算:横梁有长度为12.4m ,采用2I56a 工字钢,其上承托12根I45a 工字钢。

为简化计算横梁荷载采用均布荷载。

(1)纵梁上面荷载所生的均布荷载:Q 1=2226÷2÷12.25=90.86KN/m (2)纵梁的自重所生的均布荷载:Q 2=0.8038×(1.15+5.5/2)×11÷12.25=2.815N/m (3)横梁自身的重量所生的均布荷载:Q 3=2×1.0627=2.125N/m (4)横梁上的总均布荷载:Q=90.86+2.815+2.125=95.8N/mq=95.8KN/mQ图(KN)320585320M 图(KN.m)(5)力学简图:由力学简图可求得: 支座反力R=95.8×12.25/2 =586.78 KN由Q 图可得Qmax=306.56 KNM 图可得Mmax=490.5 KN.mq320320585横梁为简支双悬臂梁(6)应力验算σmax =W M max =22342105.4905⨯⨯=104.7MPa <[σ]=145Mpaτmax =Ib S Q max =225.1655762136921005.306⨯⨯⨯⨯⨯⨯==255.96Kg/cm 2τmax =25.6 MPa <[τ]=120 Mp Δ复合强度 σ=223τσ+=226.2537.104⨯+=113.7Mpa <[σ] 2、横梁的刚度验算λ=m /L=3.2/5.85=0.54f C = f D =EIqml 243(-1+6λ2+3λ3)=655762101.2245853208.9563⨯⨯⨯⨯⨯⨯ (-1+6×547.02+3×547.03) =0.9285×1.286 =1.194cmf E =3844ql (5-24λ2)=655762101.23841085.58.95684⨯⨯⨯⨯⨯⨯(5-24×547.02)=0.1061×(-2.18)=-0.393cm(向上)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横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将出现向上的拱度。

定额钢管混凝土桩钢管高度按照钢管内径计算混凝土体积

定额钢管混凝土桩钢管高度按照钢管内径计算混凝土体积

定额钢管混凝土桩钢管高度按照钢管内径计算混凝土体积
摘要:
一、引言
二、定额钢管混凝土桩的定义和作用
三、钢管高度与混凝土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五、总结
正文:
一、引言
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钢管混凝土桩作为一种深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码头等领域。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钢管混凝土桩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

定额钢管混凝土桩是施工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其中钢管高度按照钢管内径计算混凝土体积。

本文将对这一计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定额钢管混凝土桩的定义和作用
定额钢管混凝土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将钢管和混凝土的用量进行预先计算,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合理安排施工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三、钢管高度与混凝土体积的计算方法
1.根据钢管内径计算钢管高度:一般情况下,钢管高度h=πd/8,其中d 为钢管内径。

2.计算混凝土体积:混凝土体积V=π*(d/2)^2*h,其中d为钢管内径,h
为钢管高度。

四、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以一根直径为500mm的钢管为例,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1.钢管高度h=π*500/8≈188.49mm;
2.混凝土体积V=π*(500/2)^2*188.49≈143177mm。

通过计算可知,该实例中钢管混凝土桩的混凝土体积约为143.18立方厘米。

五、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定额钢管混凝土桩中钢管高度按照钢管内径计算混凝土体积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f ak ,重度丫,摩擦角0,作用在基础顶面处内力标准值、根据结构力学知识,进行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求出每个桩顶的力 弯距M 战,剪力V k ,竖向轴力N ki ,如左图所示。

、桩下压承载力计算 (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q sjk ――桩侧第j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查表 535-1。

q p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查表 535-2。

l j ――桩周第j 层土的厚度 u ——桩身周长p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对于闭口钢管桩取1,对于敞口钢管桩按下式计算:n-2若:N ki 1.2R1.2Q uk / K则桩基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K安全系数,取 2.0。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条件:钢管桩的计算公式为:弯距M k ,剪力V k ,竖向轴力N k Q uk Q sk Q pku q sjjjp q pkA p地基土粘土、可塑,承载力特征值当h b /d 5时, 当h b /d 5时,0.16h b n/d0.8n 为桩端隔板分割数。

桩上拔承载力计算,即当 N kil 0时kilj U j q sjk l jT uk ――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G P ――桩基自重j --- 抗拔系数,砂土取 0.5~0.7,黏性土、粉土取 0.7~0.8。

当桩长与桩径之比小于20时取小值。

如满足上式则桩基满足上拔承载力要求四、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根据《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范》,基础的计算宽度:d 0$,查表E 得论土的侧压力系数,粘性土取 0.72,粉质粘土和粉土取 0.6,砂土取0.38。

倾覆力V ki 的作用点到地面的高度 h 0MslTuk /2G pT ukN kil 土压力系数:m 0tg2(45 /2)空间增大系数:k 。

12l 3dcos(45 —)tg表 8.1.4 0&“值则桩基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五、桩身承载力验算N ― Mkif dA nW n整体稳定性验算:N kiMkiAW n (1N—N Er f V ki ,极限倾覆力V u 血 r f M kiN E2EA~2~若极限倾覆力V u md °^-。

钢管桩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桩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桩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基础构件,它的重量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钢管桩的重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钢管的材质、尺寸和壁厚等。

我们需要知道钢管的密度。

钢管的密度一般在7.85g/cm³左右,但具体数值可能会因钢管的材质而有所不同。

在计算钢管桩的重量时,我们可以将钢管的密度作为一个常数来使用。

我们需要确定钢管的尺寸和壁厚。

钢管桩的尺寸通常以直径或边长来表示,壁厚则表示钢管的厚度。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量或设计图纸得到。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钢管桩的重量了。

钢管桩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重量(kg/m)= π × (外径² - 内径²)/ 4 × 钢管长度× 钢管密度
其中,π是圆周率,外径和内径分别表示钢管的外径和内径,钢管长度表示钢管的长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钢管的尺寸、壁厚和长度来计算钢管桩的重量。

这个计算公式简单易懂,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估计钢管桩的重量,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钢管桩的重量计算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的重量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测量和调整。

钢管桩的重量计算对于土木工程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使用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准确估计钢管桩的重量,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条件:
地基土粘土、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重度γ,摩擦角φ,作用在基础顶面处内力标准值为:弯距M k ,剪力V k ,竖向轴力N k
一、根据结构力学知识,进行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求出每个桩顶的力
弯距ki M ,剪力ki V ,竖向轴力ki N , 如左图所示。

二、桩下压承载力计算 (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
p pk p j sj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λ+=+=∑
sjk q ——桩侧第j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查表5.3.5-1。

pk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查表5.3.5-2。

j l ——桩周第j 层土的厚度
u ——桩身周长
p λ——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对于闭口钢管桩取1,对于敞口
钢管桩按下式计算:
当5/<d h b 时,d n h b p /16.0=λ
当5/≥d h b 时,8.0=p λ
n 为桩端隔板分割数。

若: K Q R N uk ki /2.12.1=≤
则桩基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
K ——安全系数,取2.0。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三、 桩上拔承载力计算,即当0<kil N 时
p uk kil G T N +≤2/
j sjk j j uk l q u T ∑=λ
uk T ——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P G ——桩基自重
j λ——抗拔系数,砂土取0.5~0.7,黏性土、粉土取0.7~0.8。

当桩长与桩径之比小于
20时取小值。

如满足上式则桩基满足上拔承载力要求
四、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范》,
土压力系数:)2/45(20βγ+= tg m 空间增大系数:ββζtg d l k )2
45cos(3210++= 基础的计算宽度:00dk d =
ζ土的侧压力系数,粘性土取0.72,粉质粘土和粉土取0.6,砂土取0.38。

倾覆力ki V 的作用点到地面的高度ki
ki V M h =0 l
h 0=η,查表8.1.4得 638.12=μ
若极限倾覆力ki f u V r l md V ≥=ημ2
0,极限倾覆力ki f u M r l md V ≥=μ3
则桩基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五、桩身承载力验算 强度验算:d n ki n ki f W M A N ≤+ 整体稳定性验算:d E
ki n ki n ki f N N W M A N ≤-+)8.01(ϕ 22λπEA N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