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整理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04b47f551810a6f52486a5.png)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
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https://img.taocdn.com/s3/m/fc37363daa00b52acec7caf6.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之间盆地和高原某某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昆仑山③~秦岭④南岭⑤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某某盆地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某某丘陵、辽东丘陵(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温度带:(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二、降水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某某―某某―某某―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气候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3262eb74680203d8cf2f2487.png)
(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拉萨与成都入冬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 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气温的变化及原因 (1)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②冬季风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夏季温差不大的原因
上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思路分析 (1)“春风”是指夏季风或东南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
里全年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读图 2 可知,北京的气候 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玉门关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敦煌远离海洋,气候十分干旱,水资源缺乏。发展农业的出路是发 展节水农业(或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或推广耐旱农作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归纳】我国季风气候范围与特点
冬季风
发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风向
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东南风
西南风
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 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越来 对气候的
北温差加大;活动强烈时,会 越少;活动异常时,易发生 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__季风气候显著__。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5280eac8d376eeaeaa317b.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山地百分之三十三、高原百分之二十六、盆地百分之十九、平原百分之十二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d2edc2aeaad1f346933f28.png)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我们为 大家收集整理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本课有帮 助。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3、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 形和地势知识点 第二节 气候 一、东亚 二、东南亚 三、南亚 四、中亚 五、西亚和北非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 候知识点 第三节 河流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2.西南地区有些河流向南流入印度洋。
3.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被流入北冰洋。 (A:上面三点为流入海洋的河流,成为外流河) 4.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有些河流河水沿途蒸发、渗 漏,最总消失于荒漠中。 (B:这些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河 流知识点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2.沙尘暴现象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自 然灾害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 些,大家在掌握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完成课后的初二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 测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的巩固学到的知识。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8922fa61a37f111f0855b18.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课本25页图2.6)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区、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2、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054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d.png)
4000米以上
1000米左右
1000—2000米
1000—2000米
地表形态
起伏平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地面坦荡,
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特殊地貌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草原广布
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河流
主要特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最北列
天山—阴山—燕山
中间列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最南列
喜马拉雅山—南岭
东北—
西南走向
最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
长白—武夷山
最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
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小兴安岭
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
横断山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3400—4500ºC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地形和地势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地形和地势](https://img.taocdn.com/s3/m/507625e510a6f524cdbf859c.png)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图中①是 A.巫山 C.雪峰山
B.太行山 D.祁连山
( B)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C.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
(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思路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昆仑山脉南侧的青藏高原;图中②是位
于太行山脉西侧的华北平原。(2)读图可知,图示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因为这里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 源丰富。
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脉走向
最北一列
东西走向
中间一列
最南一列
东北—西南走向
最西一列
中间一列 最东一列
山脉 h__天天山山__—阴山—燕山 j 昆仑山—k__秦秦岭岭__—大别山
d__南南岭岭__ a__大大兴兴安安岭岭__—b__太太行行山山__—
2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3
1 _,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山区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山区在发展__林林业业__、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 具有优势。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__交交通通__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生态环 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滑坡、泥石流等。 【考点纵横】此知识点常与省区轮廓图、三级阶梯概况(P55)结合考 查。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下列山脉中不属于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最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提纲最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1bac62f46527d3250ce00a.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山地、高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3中的图2.2)⑴四大高原的特点①青藏高原: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世界最高高原。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俗称“坝子”。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①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称“黑土地”。
②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黄河冲击而成,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众多,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和山脉走向(P25中的图2.6)①东西走向北部:天山—阴山—燕山中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部: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②东北—西南走向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北列:阿尔泰山(西) 小兴安岭 (东) 中列:祁连山 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北列:贺兰山 中列:六盘山 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7b6e36f12d2af90242e6bb.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5、我国东部的最高峰是台湾省的玉山。
6、位于中尼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7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泰山十八盘);西岳华山(陕西省华山绝壁);南岳衡山(湖南省忠烈祠);北岳恒山(山西省悬空寺);中岳嵩(sōng)山 (河南省少林寺)26、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7、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8、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2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夏季风风向偏南,特点是温暖湿润;冬季风风向偏北,特点是寒冷干燥。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2、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旱涝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3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3ad925941ea76e59fa04a5.png)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一、地形和地势1.地形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概况地势阶梯平均海拔高度(米)第一阶梯4000 米以上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阶梯500----2000 米塔里木盆地、准可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原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小于 500 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3)我国的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影响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② 地势对河流和航运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③ 地势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急,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地形复杂多样( 1)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33 %26%19%12 %10%( 2)我国主要山脉山脉走向山脉名称最北天山 ---- 阴山中间昆仑山 -- 秦岭东西走向最南南邻最西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 雪峰山中东北至西南走间长白山 -- 武夷山最向东台湾山脉阿尔泰山西北至西南走向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北贺兰山中间六盘山最南北走向南横断山脉(3)四大高原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介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于昆仑山、祁连山、上,是我国面积最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大,世界上海拔最高之间;包括青海、西的高原,冰川广布,藏全部和四川局部被称为“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在大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兴安岭和祁连山之面平坦,风力作用强间,地跨内蒙古大部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分,冀甘宁一部分型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在内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蒙古高原以南,秦岭土分布区,流水侵蚀以北,太行山以西,作用强烈,高原表面祁连山东端以东;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西省全部、陕甘宁局部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岩广布,流水溶蚀作南,地跨云南省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部,贵州省大部貌,地表崎岖不平,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4)三大平原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我国面积最大,地山之间,由松嫩平势最高的平原,地原,三江平原,辽势坦荡,黑土广布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多沼泽低地华北平原北起燕山,南到淮我国最完整的平河,西起太行山,原,由黄河、淮东到渤海河、海河冲积而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沿长江分布,呈狭长型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f098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8.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必背知识点一、地形和地势1. 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山区 (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则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
2.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
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3.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云贵高原 (石灰岩广布,“石漠化”,地表崎岖,多山间小盆地,俗称坝子)。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最大内陆盆地,内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 (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 (“聚宝盆”,地势最高)、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主要发展林业和牧业)。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最大,黑土广布,北大仓、黑土地)、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春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鱼米之乡,地势最低)。
4.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二、气候1. 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
2.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最低处在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在海南省南部。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最热地方在新疆的吐鲁番,最冷地方在青藏高原。
3. 温度带划分: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以及高原气候区。
4. 降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章节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章节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985e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c.png)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考点一:中国的地形1.山脉纵横交织:(1)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山脉纵横交织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台湾山脉(其主峰是玉山)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1(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鲁)西岳—华山——陕西省(陕或秦)南岳—衡山——湖南省(湘)北岳—恒山——山西省(晋)中岳—嵩山——河南省(豫)少林寺1.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____(“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____(地面坦荡,一望无际)____(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____(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沙漠广布;西北相对湿润,牧场广阔)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聚宝盆”)四川盆地(“红色盆地”、“紫色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土壤肥沃,小麦种植面积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水田连片,“鱼米之乡”)三大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2)山区面积广阔对我国的影响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阔。
不利影响: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且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有利影响: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流经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为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3.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和分界山脉:试卷第2页,共10页(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地势西高东低,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水流急,可以提供巨大的水能。
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f8c9c6a21614791611289f.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1、山脉纵横交织(在地图上识记位置):(1)、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由北向南依次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由西向东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3)、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3、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2)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适合回收航天发射器;草原肥美。
(3)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梯田较多。
4、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
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它边缘的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最低处,盆地中有著名的火焰山(2)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畜牧业较发达(3)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4)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物产丰富,农耕发达。
它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5、三大平原:(1)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2)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完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完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ecae6f551810a6f424866d.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课本25页图2.6)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区、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2、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
一、地形和地势
1.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
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平均海拔高度(米)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5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准可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第三阶梯小于500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
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地势对河流和航运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
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③地势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
落差大,水流急,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地形复杂多样
(1)各类地形所占比例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3%26%19%12%10%
(2)我国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最北天山----阴山中间昆仑山--秦岭最南南邻
东北至西南走向最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长白山--武夷山
最东台湾山脉
西北至西南走向阿尔泰山
祁连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南北走向最北贺兰山中间六盘山最南横断山脉
(3)四大高原
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介于昆
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
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青
海、西藏全部和四川局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冰川广布,被称为“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在大兴安
岭和祁连山之间,地跨内
蒙古大部分,冀甘宁一部
分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平坦,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在内蒙古
高原以南,秦岭以北,太
行山以西,祁连山东端以
东;山西省全部、陕甘宁
局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
西四川盆地以南,地跨云
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4)三大平原
名称范围主要特征
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之间,由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多沼泽低地
华北平原北起燕山,南到淮
河,西起太行山,东
到渤海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
滨,沿长江分布,呈
狭长型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渔乡”
(5)四大盆地
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特征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
南部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气候干燥,边缘有绿洲
准克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
疆北部我国面积第二盆地,多风蚀地貌,沙漠面积较小,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间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
山之间,青藏高原北部,
青海省境内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盐产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在巫山、大巴山、横断
山、大娄山之间,四川和
重庆境内也称“紫色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6)主要丘陵: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第三阶梯上,有辽东丘陵、山东丘
陵、东南丘陵等。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
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3.山地面积广大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1/3,。
山区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山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3
(2)山区的开发利用
①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
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②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大。
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区灾害的
发生。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①分布特点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1月0℃等温线,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一下。
我国的冬季越往北去,气温就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③原因 A.纬度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
比南方低,白昼比南方短,红的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
B.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阻
挡,受到影响较小。
(2)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①分布特点: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处于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南北气温差别不大。
②原因:纬度影响,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能量多,虽然北方正午太阳比南方低,但北方白昼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热量和南方差不多;另外还受地形影响。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
寒温带黑龙江省北
部,内蒙古东
北部<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
麦、大麦、马
铃薯等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
大部、新疆北
部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
豆、谷子、高
粱等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
部和新疆南部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
年两熟
冬小麦、玉
米、谷子、甘
薯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
南,青藏高原
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
熟
双季稻、油菜
热带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经
济作物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2000℃一年一熟青稞
2.东西干湿的差异
(1)降水及降水的分布
①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A.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递减。
B.原因:受夏季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我国东南
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
较少。
②较少时间分布特点
A.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B.原因:因为夏秋季节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春季节受来
自大陆的干燥空气影响,降水较少。
(3)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4种干湿地区类型。
年降水量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土地利用
湿润区>800mm降水>蒸发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
高原南部,
内蒙古东北
部,东北三
省东部森林以水田为主
的农业
半湿润区800mm~400mm降水>蒸发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大
部,青藏高
原东南部森林
草原
以旱地为主
的农业
半干旱区400mm~200mm降水<蒸发内蒙古高
原,黄土高
原局部,青
藏高原东部草原草原牧业和
灌溉农业
干旱区<200mm降水<蒸发新疆、内蒙
古高原西
部,青藏高
原西北部荒漠高山牧业和
绿洲灌溉农
业
(4)地形区所属温度带及干湿地区
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中温带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平
原亚热带湿润地区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
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
云贵高原亚热带湿润地区
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暖温带干旱地区准克尔盆地中温带干旱地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地区
柴达木盆地
高原气候
区干旱地区
3.我国的气候特征
我国的气候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1)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气候成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大,
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②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