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信息资源配置与评价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新闻编辑》 马工程

第九章 《新闻编辑》 马工程

第三节 网络多媒体新闻编辑
二、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整合手段
(二)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整合形式 2.视频、Flash整合
视频和Flash具有直观可感、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快节奏、浅阅读的 当今时代,由于这类整合能方便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新闻资讯,因而被 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网络媒体。
案例: 壹读传媒出品的新闻生活类杂
忠诚度能够从观众的态度、行为两个维度上比较客观地 反映视频新闻的编辑效果。
美誉度是观众对视频新闻的信任与赞许程度,表明视频 新闻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视 频新闻的编辑效果。
视频新闻的影响力包括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线下影响 力主要体现在以电视台“收视率”为核心的பைடு நூலகம்价体系中。线 上影响力则表现为以关注度、互动程度及舆论效果等为衡量 指标的“网络影响力”。
首先,是媒介形式的相互融合,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信息 传播中都能被有效地整合。
其次,是依托于不同平台进行互动。
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互动管理
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互动管理
一、新闻编辑互动管理的基本理念
互动管理是指信息传播者,平台运营者对信息接收者参与 信息传播的全方位管理,其目标在于充分吸引调动受众参与 信息的流动、传播。 (一)互动管理方式更多样化 (二)互动管理以受众为中心 (三)互动管理强调互联网思维
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互动管理
二、新闻参与互动
第四节 新闻编辑的互动管理
二、新闻参与互动
互动管理,是指信息传播者、平台运营者对信息接收者参与信息传播 的全方位管理,其目标在于充分吸引调动受众参与信息的流通、传播。
(二)受众参与内容传播
在新传播语境下,“管理”变为“调动”,由于受众有更多的选择空 间,参与互动意味着更关注受众口味并不断据此作出调整,让受众参与到 内容生产的全过程中。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四水资源配置方案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第一节概述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水资源配置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生成、评价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其所提出的推荐方案应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

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准年供需分析、方案生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方案比选和评价、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等。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二至三次水资源供需分析。

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一次供需分析有缺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

若二次供需分析仍有较大缺口,应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并进行三次供需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第9章

企业战略管理第9章

战略制定的战略实施的关系
——Thomas V. Bonoma
9实施可以在 性质上划分为战略维持、战略调整、战略转 型三种类型。
战略 维持 战略 调整 战略 转型
战略维持是指企业即将实施的心战略 与就战略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基本相同
战略调整是指企业即将实施的新战略 与旧战略在在感慨承诺和基本战略上 相同,只是在对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 目标的具体战略进行了调整。 战略转型是指企业即将实施的新战略 与旧战略相比在战略承诺、基本战略 、战略方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员工全心支持企业战略 的实施 将薪酬制度与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相关业绩 挂钩


9.5.5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是指企业员工所传承、分享和偏好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 向。 形成:源于企业所处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路径,其特点与 企业对行业的选择、对目标市场的选择、价值创造活动 的特点和关键的竞争优势密切相关,与企业管理模式形 成内在的匹配关系。 企业文化的好坏是相对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行业、 市场、价值创造活动组合以及需要建立的竞争优势是否 匹配以及匹配的程度。


9.1.1.目标分解与目标管理
战略目标 分解
•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按照时间、层次等 进行逐级分级
目标达成 的评价
• 分阶段分层次对目标达成情况进 行检查和评价
• 根据检查和评 价的情况实施 奖励和惩罚
根据评价 进行反馈
9.1.2.计划分级和计划管理
中间计划
战略实施过程中 的年度计划和计 划管理 各个事业部和职 能部门的战略和 战略管理
关键问题


承诺坚 定
决策科 学
行动迅 速而富 于创新

《政治经济学教学资料》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订版)

《政治经济学教学资料》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订版)
6
•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 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机制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 制。
• 它除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 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在所有 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
7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建立的新体制的原因 •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和传统计划经
• 3.我国为何要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 怎样的?
• 5.怎样认识市场机制?什么是市场体系?为 何要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26
济的弊端;现阶段仍存在商品经济和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出贡献 •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解决了公有 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也解决了公有制实 现形式的问题。这一理论突破,使人们对市场 经济的认识有了重大飞跃。
8
•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起来。实际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这两种方式按不同 比例和结合形式的一种组合。
4
• (三)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 1.经济机制与经济体制
• 经济机制即经济运行机制,指支配经济有机 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如何有机协调运行的机能。 它包括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三个 主要内在机制。
•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组 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在我国, 经济体制包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 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 行机制。前者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

第九章_公共政策评估

第九章_公共政策评估
32

投 入 阶 段 转 换 阶 段 产 出 阶 段
描述: ① 意图(目标是什么样的,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效果) ② 观察(发生在这一阶段的活动的相关数据;对现状的描述) 判断: ①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准则) ②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描述: ① 意图(项目如它所计划的那样执行吗) ② 观察(实际的执行和项目交付) 判断: ① 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准则) ② 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描述: ①意图(项目所预期的结果) ②观察(项目结束后所收集的与实际结果相关的数据) 判断: ① 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准则) ② 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6
7
二、政策评估的意义

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调整、继续或终止的重要依据 3.政策评估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 4.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8
政策评估的主体

1.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责任) 2.专业性、职业性的评估机构和人员(专业) 3.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利益) 4.目标群体评价(自我利益)
三、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德国学者韦唐在《公共政策和项目评估》 一书中提出关于政策评估模式的系统分类框架。
他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
效果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
26
韦唐政策评估模式的分类
目标
目标达成模式
附带效果模式
结果—无目标评估模式 效果模式 系统单元—综合评估模式
评估 模式
顾客的关心—顾客导向模式 利益相关者模式 利益相关者的关心等 (北美) 政策委员会(瑞典) 生产率模式-生产率模式 经济模式 成本-收益分析 效率模式 成本-效益分析 职业化模式-同行评议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1.2 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美] 马克卢普 (F. Marklup)
《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1962)
书中提出知识产业和知识职业问题 1980-1983,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 经济意义》三卷本
1.2 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3)70年代 发展时期
微观信息经济学 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 的影响及其后果;对信 息进行经济学研究
宏观信息经济学 国家和世界的信息 产业、信息贸易等经济 问题
第一章
社会经济信息化
1 信息经济的兴起 1.1 世界经济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
传统 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
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
以美国为例
9% 8% 7% 6% 5% 4% 3% 2% 1%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导论部分
信息经济学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信息活动的经济研究 信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Information Economics
信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
信息产业 信息资源管理
导论部分
1 信息经济学的沿革与发展
1.1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信息时代的产物 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社会发展 的主导因素 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 大 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 化趋势日益加强
课程介绍
三、内容安排 导论部分
第一章 社会信息化
第二章 信息产业 第三章 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测度 第四章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五章 信息产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分析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介绍市场和市场体系的涵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以及如何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论述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阐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及内容,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介绍和分析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及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市场体系;按劳分配;社会保障;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基本特征(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式或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包含儿个方而的内容:①市场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他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失去经济利益的引导,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正常运转②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行为主要受市场信号的引导,而不是来自于市场之外的人为规定的强制干预③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

价格是市场经济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包括商品与劳务价格、工资、利息、汇率、地租等等。

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竞争竞争的手段主要包括价格、质量、服务等等。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人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2企业行为自主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具有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听拥有的全部权利,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3.宏观调控间接化在现代市场经济运作中,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根据市场发展的状况,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按既定的社会目标,调节、规范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管理会计第九章全面预算

管理会计第九章全面预算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年3月上 午3时42分21.3.2903: 42Marc h 29, 2021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1年3月 29日星 期一3时42分35秒03: 42:3529 March 2021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3时42分35秒 上午3时42分03:42:3521.3.29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1.3.2921.3.2903:42:3503:42: 35Mar ch 29, 202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3月 29日上 午3时42分21.3.2921.3.29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上午3时42分35秒03: 42:3521.3.29
• 预计期末存货量:一般是按事先 估计的期末存货量占本期销售量 的比例进行估算。
五、业务预算应分别提供现金 收支资料
•编制业务预算时,必 须根据日常经营业务 的性质,分别提供与 现金收支有关的信息。
直接材料预算
• 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的中要依据 是生产预算、材料单耗等资料。
• 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材料耗用量+预 计期末库存材料-预计期初库存材料
(三)财务预算
• 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 预算。
• 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 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这 些预算以价值量指标总括反映 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的结 果。
二、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 业务预算
全面预算体系
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
现金预算 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关系
• 企业的全面预算是以战略 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预测 为依据,以销售预算为主导, 再进行生产、成本费用和现 金收支等各方面预算,预计 的财务报表是整个预算体系 的终结。

财务学原理教材配套习题答案

财务学原理教材配套习题答案

大纲第一章概论(王明虎)1、财务管理发展沿革2、财务管理理论框架3、财务管理的目的4、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财务管理环境(王明虎)1、企业组织形式2、金融市场3、利率4、税收第三章货币时间价值(王明虎)1、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2、年金的终值和现值3、计息期少于1年的货币时间价值计算4、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时间价值问题第四章风险与收益(王锴)1、风险的性质与种类2、风险的衡量3、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五章证券估价(王锴)1、证券估价的基本方法2、债券估价3、股票估价第六章财务分析(顾银宽)1、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对象2、比率分析3、共同比分析和趋势分析4、杜邦分析体系第七章财务预算(顾银宽)1、预算的性质、目的和种类2、预算的编制程序与方法3、全面预算体系第八章财务决策(吴良海)1、投资决策2、筹资决策3、股利决策第九章财务控制(吴良海)1、财务控制的目的与依据2、责任中心3、财务控制方法第十章资本运营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所谓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又称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的各个构成要素以及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1。

它是人们研究财务管理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以及实施财务管理的理论指南。

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本质和财务管理原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运动为主线,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评价等工作方式,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营运资本管理等日常事务以及企业合并、财务发展战略等特殊事务进行管理的价值管理形式。

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的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这里“股东财富”是指股东因持有企业股票而获得的财富,在经济生活中,股东财富主要是指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

代理成本:在委托人和代理人效用不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事实上很多代理关系中存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就会利用信息封锁,敷衍其所代理的事务,享受清闲,或盗取委托人交付的财物为己所用,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图书、情报、档案基础》考试大纲一、内容提要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信息与信息资源。

理解信息资源的内涵,控制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异常性。

2.信息资源管理。

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层次与内容、手段和主意。

3.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信息资源的类型。

了解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种类。

2.信息采集。

理解信息采集的原则,控制信息采集的策略与方式,了解信息采集的技术。

3.信息组织。

了解信息表示语言,认识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解分类的作用和分类法的主要类型,控制主题标引的作用和主意。

4.信息检索。

了解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主要类型,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和联机检索的主意和技术,理解搜索引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信息分析。

了解内容分析的技术和工具,控制情报分析研究工作的基本流程,控制竞争情报的类型、来源以及工作流程,了解数据挖掘的概念、功能及应用领域。

6.信息资源开辟利用。

了解信息资源开辟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管理1.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了解信息系统的内涵、功能与类型,理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信息系统的开辟战略与主意。

了解信息系统战略计划的概念和作用、内容第1 页/共 6 页和程序,以及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计划的主意。

3.信息系统开辟主意。

控制信息系统的开辟主意及各自的特点。

4.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所包括的内容。

5.信息资源标准化。

理解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对信息系统建设的作用,了解信息资源标准的内容。

6.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

了解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

第四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沿革。

了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控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及主要阶段的特点。

C09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C09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一、政府信息能力
–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所采集和处理的数 据和信息实现“有信息的管理和决策”或 “由信息所支持的管理和决策”是由政府的 信息利用能力所决定的。 –政府的信息交流能力与政府信息对内交流、 对外发布、促进政府与人民的互动、落实政 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计划密切相关。
一、政府信息能力
政府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 政府的信息能力,包括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 四种信息能力动态平衡发展。 较普遍的,容易犯的错误是决策者往往只重视 较普遍的, 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即热衷于采购设备, 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即热衷于采购设备,而 忽视了与其它三个方面的信息能力的平衡发展。 忽视了与其它三个方面的信息能力的平衡发展。
五、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管理目标多样性
– 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 宣传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或文化思想, 实现相应目的 – 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 – 树立政府形象,为公众服务
管理模式的灵活性 管理手段的多维性
六、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1.政府信息化发展战略及政策 的制定
研究国际上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经 验教训,分析本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 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机会,制定中长期政 府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确定 政府信息化的优先领域。 每一个政府都必需对政府信息化中的重 大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政府的政策,包 括政府信息化的技术政策。
–例:
美国 “信息高速公路” 中国 “金桥” 工程 “政府上网工程” ,“企业上网工程”
–政府在舆论宣传、行政干预、政策支持、资 金保证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一、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 优势和存在的障碍
存在的障碍:
–不甚灵活的运行机理和管理体制都普遍导致 了官僚主义作风的滋长和蔓延,导致许多政 府官员特别是高层领导怕担风险、不愿意深 入实际做调查研究。 –在政府信息资源中,大部分信息有一定的密 级要求,有些新信息技术安全性无人知晓, 政府部门宁愿保守一些,而不愿将自己作为 该技术的第一试验场。

中南大学803信息资源管理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南大学803信息资源管理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南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资源管理综合》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9年9月16日通过。

I.考试性质《信息资源管理综合》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全日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学术型硕士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选拔具有培养潜能的优秀人才入学。

II.考查目标《信息资源管理综合》考试范围涵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学基础、情报学等课程。

考试总体要求考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3、掌握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约50 %信息管理学基础约50 %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 48 分(8小题,每小题6分)简答题 60分(6小题,每小题10分)问答与分析题 42分Ⅴ.考查内容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管理一、信息1、信息的概念2、信息的特征3、信息分类4、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与知识二、信息化与信息社会1、信息、物质与能量2、信息化3、信息社会三、信息管理1、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2、信息管理的目标与任务3、信息管理的视角4、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第二节信息资源及其管理一、信息资源的概念二、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三、信息资源的功能和开发利用四、信息资源管理第三节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一、传统管理阶段二、信息管理阶段三、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四、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及其演进第四节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一、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1、总目标2、分目标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第五节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与内容一、宏观管理:概念,任务,原则二、中观管理:概念,任务三、微观管理第六节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一、技术手段二、经济手段三、法律手段四、行政手段第二章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一节信息资源配置概述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实质二、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意义第二节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内容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二、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配置第三节信息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功能一、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二、信息资源的政府配置三、信息资源的产权配置四、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功能五、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和效率第四节信息资源共享一、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和目的二、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第三章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第一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第二节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一、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二、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第三节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一、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公开二、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密第四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标与任务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三、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式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电子政务3、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4、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五节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二、政府信息化的构成1、政府办公自动化2、政府办公网络化3、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4、政府公用网站建设及对外服务三、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三、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阶段划分第四章信息政策与法律第一节信息政策一、信息政策的概念二、信息政策的要素(1)莫尔提出的信息政策要素(2)希尔(Hill)提出的要素三、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第二节信息法律一、信息法律的概念、主体、客体及调整的对象和范畴二、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的区别三、信息法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1、信息法律体系构建的原则2、信息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3、信息法律体系的结构4、信息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五章信息交流第一节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1、信息交流的分类2、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3、信息交流行为4、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第二节信息交流的模式1、香农—维弗的通信模型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施拉姆模型4、维克利的S—C—R模式5、A.И.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第三节信息交流机制1、社会信息流的形成2、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3、直接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4、信息传递模式第四节网络应用:网络信息交流1、网络信息交流的兴起2、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及特点3、Web2.0环境下的信息交流4移动信息交流第六章信息分布第一节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2、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3、马太效应的数学模拟第二节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1、布拉德福定律2、齐夫定律第三节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1、洛特卡定律2、普赖斯定律第四节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1、指数增长律2、逐渐过时律第五节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1、网络信息内容的分布规律2、网络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3、网络信息的时间分布规律第七章信息获取第一节信息源的概念第二节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1、记录型信息源2、实物信息源3、智力型信息源4、零次信息源第三节信息的评价与选择1、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2、信息源的评价与选择3、信息准确性的评价4、信息经济性的评价第四节信息获取途径1、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2、信息搜集的原则3、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第五节网络信息的评价与获取1、网络信息源及其特点2、网络信息的评价3、网络信息的获取第八章信息组织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1、信息组织的概念与内容2、信息组织的类型3、信息组织的原则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第二节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1、分类法2、主题法3、分类—主题一体化第三节信息的描述与揭示1、信息标引2、机器可读目录( MARC)3、元数据4、通用标记语言及相关标准第四节网络信息资源组织1、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2、网络信息的分类组织3、网络信息的主题组织4、基于本体的网络信息组织5、网络信息组织方式6、Web2.0环境下的信息组织第五节知识组织1、知识组织的含义及特征2、知识表示3、知识组织技术与方法第九章信息检索第一节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信息检索的涵义2、信息检索的类型与特性3、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4、信息检索的模型第二节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1、手工信息检索阶段2、机械信息检索阶段3、计算机信息检索阶段4、网络信息检索阶段第三节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1、手工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2、机械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3、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4、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第四节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策略1、信息检索的步骤2、信息检索策略3、信息检索语言4、信息检索效率的评价第五节网络信息检索1、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2、网络信息检索工具3、搜索引擎及其应用4、网络信息检索发展趋势第十章信息服务第一节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1、信息服务的含义和内容2、信息服务的特性3、信息服务的原则4、信息服务的类型及方式第二节现代信息服务的主要环节1、现代信息服务的兴起2、信息服务的价值产生与定位3、信息服务设计4、信息服务营销第三节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和行为研究1、用户的信息需求2、用户信息行为及其特征和规律3、信息用户研究的内容4、信息用户的研究方法第四节网络信息服务与网络用户1、网络信息服务2、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3、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第十一章信息机构及其管理第一节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1、信息机构的含义及类型2、信息机构的职能第二节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1、信息机构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率2、信息机构的管理策略3、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发展第三节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1、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性质与定位2、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3、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协作管理第四节营利性信息机构的市场营销管理1、营利性信息机构的市场营销战略2、营利性信息机构的市场营销策略第五节网络环境下信息机构的发展1、网络时代的图书馆2、数据库服务商3、网络信息公司11。

信管

信管

第一章1.信息资源管理:IRM 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利用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2.简述信息的功能:1)经济功能。

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功能。

2)管理与协调功能。

3)选择与决策功能。

4)研究与开发功能。

这种功能实际上是信息的科学功能的具体体现,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激活知识、生产知识的功能。

3.简述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共享性;时效性;同一性;驾驭性;积累性与再生性。

4.论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传播科学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发展中的各自的影响。

18第二章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最重要的一种信息采集方法。

信息检索根据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检索过程、方法和技术,从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中查出所需的信息,生成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过程。

2.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信息机构向用户按一定方式提供信息的过程。

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与信息需求和信息提问有密切的关系。

3.如何信息服务评价?信息服务评价是指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手机整个服务系统或某个侧面的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以服务目标为依据对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服务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一般来说,信息服务评价可以按照评价的准备、实施、分析和决策三大步骤进行。

1)评价的准备。

即确定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案,建立一定的评价组织。

评价的准备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

2)评价的实施。

即相互沟通、收集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等。

评价的实施是整个评价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

3)评价的分析与决策。

即做出的评价结论。

交流评价信息和做出新的决策。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分配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分配理论

04 利润决定与资本分配
利润的决定因素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利润水平受到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生产 要素的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其价格将下降,进而导致 利润水平下降。
生产成本
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必须支付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费用,间接成本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即生产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 产出的增量。当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正值时,企业会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当边际 生产力为零或负值时,企业会停止使用该要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是由市场价格和生产技术条件共同决定的。市场价 格决定了企业愿意为生产要素支付的最高价格,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了企业所需的最低生 产要素数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土地的分配,高地租水平的土 地往往被优先分配给对土地需求更高 的使用者。
地租最大化与土地配置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地租最大化 是土地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
地租最大化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了最优 配置,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为了实现地租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建立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土地 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在某些情况下,公平和效率可能 会产生矛盾。例如,为了实现更 平等的收入分配,政府可能会采 取一些限制市场自由的政策,这 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率。
社会收入分配的调整政策
01 02 03
政府宏观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调整社 会收入分配。例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政府 可以减少高收入者的收入,并通过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来 帮助低收入者。

河北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课程——市场经济学-要点重点【范本模板】

河北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课程——市场经济学-要点重点【范本模板】

第一章资源及其设置1、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2、怎么生产3、为谁生产。

2、市场配置方式的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3、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1、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

2、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的过程较长。

3、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它不能对有益外部性进行鼓励、刺激,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进行自动抑制和调节。

4、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或作用:1、传递信息的功能2、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3、提供生产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功能4、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5、市场经济的特征:1产权的确定性2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3经济活动的竞争性4经济行为的法制性5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6、现代市场经济一般四大特征分析:1、看得见的手的调节2、现代公司组织形式3、通过政府维护市场积极秩序4、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7、产权的特征:1、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式2、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3、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4、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5、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

8、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一句话,产权制度能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9、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条件①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主体②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市场和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一、说明(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

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一)封面格式:××××(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二)扉页格式:编制单位:×××××(盖章)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主要编制人员:×××(职称)参加编制单位:×××(盖章)(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第一章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效益及风险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9、主要结论与建议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第三章需求分析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2、系统功能指标3、信息量指标4、系统性能指标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1、总体设计原则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5、应用系统设计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8、网络系统设计9、安全系统设计10、备份系统设计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12、其它系统设计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1、领导和管理机构2、项目实施机构3、运行维护机构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6、相关管理制度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1、人员配置计划2、人员培训方案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1、编制说明2、初步设计概算书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第十章风险及效益分析1、风险分析及对策2、效益分析附表: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附件: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依据,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教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1.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4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功能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2.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作用2.2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与方法2.3 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与方法2.4 人力资源配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三章:员工招聘与筛选3.1 招聘的概念与流程3.2 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3.3 筛选的方法与技巧3.4 面试的准备与实施第四章:员工培训与发展4.1 培训的概念与重要性4.2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评估4.3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4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第五章:员工绩效管理5.1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目的5.2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工具5.3 绩效反馈与沟通5.4 绩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第六章:员工关系管理6.1 员工关系概述6.2 员工沟通与管理6.3 员工参与与代表6.4 冲突解决与劳动争议处理第七章:薪酬福利管理7.1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7.2 薪酬体系的设计与构成7.3 薪酬管理的策略与实践7.4 福利管理与社会保险第八章:员工激励与保留8.1 激励理论概述8.2 激励方法与实践8.3 员工保留策略8.4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第九章:人力资源信息系统9.1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9.2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9.3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管理9.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环境10.1 劳动法律关系10.2 劳动法律法规体系10.3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0.4 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应对策略第十一章:招聘与配置的国际视角11.1 国际人力资源招聘的挑战11.2 跨国公司的招聘策略11.3 全球化背景下的员工配置11.4 文化差异与管理实践第十二章:绩效管理的创新与实践12.1 绩效管理的新趋势12.2 绩效考核技术的进步12.3 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优化12.4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未来趋势13.1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13.2 数字化时代的培训创新13.3 在线培训与远程教育的应用13.4 培训与发展策略的未来展望第十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角色14.1 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性14.2 人力资源战略与业务战略的融合14.3 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构建14.4 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与责任第十五章:伦理和社会责任15.1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15.2 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15.3 多样性和包容性管理15.4 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发展历程及其部门的职责与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配置与评价
9.1.1 信息资源的含义
狭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

即信息资源及与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9.1.2 信息资源的类型
类型定义
体载信息资源以人体为载体并能为他人识别的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
实物信息资源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网
络上可查找到的资源
9.1.3 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
生产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9.1.4 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
9.2.1 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层次
1.资源配置的概念指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结合。

2.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内容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来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

3.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1)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2)信息资源的中观配置(3)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
9.2.2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与原则
1.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实现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1)需求性原则(2)公平和效率原则(3)利用性原则
9.3.1 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
1.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市场自组织过程
2.信息市场失灵(1)信息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构建一个最有利于信息生产的市场结构;(2)市场不能自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和政策;(3)产权明晰(包括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是信息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但市场本身不能界定产权。

市场配置:市场制度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信息生产自动地使企业、个人甘冒创新风险,为信息生产提供动力减少信息生产的不确定性
失灵原因:信息活动的非营利性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商品的垄断性
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信息的外部效应
9.3.2 信息资源的政府配置
配置目标:制度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9.3.3 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的边界
政府失灵(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有限性(3)时滞
(4)公共决策的局限性
9.3.4 信息资源的产权配置
1.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的清晰界定是资源最优配置的充要条件。

科斯第二定理指出,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2.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3.信息资源的产权配置
(1)标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 由于信息产品的“外部效果”,以及“消费的非排他性”所导致的“搭便车”行为,私有产权的履行和保护费用较高,市场机制会造成这类资源的生产不足,即私人市场提供的信息产品数量可能小于最优值。

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观点来看,信息产品的公共产权安排更为有效。

(2)波斯纳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关于私人市场会导致信息类的资源生产不足或停止生产的结论在有些条件下是根本错误的。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私人市场完全可以生产出帕累托效率条件所要求的产出数量。

(3)自然垄断理论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将保证该资源充分利用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t)和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使资源配置的成本达到最小。

9.4.1 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2.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3.近期经济效益、中期经济效益和远期经济效益
4.有形、准有形和无形效益
9.4.2 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的测度
9.5 案例:某公司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某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是由美国和国内一汽汽车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投资额为4500万美元,两方投资比例6∶4,公司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员工210人。

该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是为一汽——大众配套生产轿车结构部件的专业厂,生产能力为每年165000套。

公司集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随着对汽车市场的不断开拓,生产规模及产品品种将逐步扩大。

首先,通过调研,取得该公司的各项指标实际数值
其次,按下面公式将各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即给各指标打分,其公式为:
第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值
最后,按照公式,计算总功效系数。

由于我们的测评体系具有两层指标,所以需要分别测算两次功效系数。

第一步,需要对每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A =80.23
6040)()()(+⨯--=s i h i s i i i x x x x
a
按照评分结果来看,总体上该公司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从各个二级指标的测算结果来看,该公司在信息资源开发效率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优势较大,发展水平较高;而在信息资源的投入效率与信息资源配置的环境协调度方面还有些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