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

合集下载

《望岳》杜甫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含答案)

《望岳》杜甫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含答案)

《望岳》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含答案)
《望岳》杜甫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1、《望岳》远望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果然名不虚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望岳》写诗人凝神细望,蕴藏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句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诗中有象征意义,表明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群山的气概和雄心的句子(被后人誉为“绝唱”的诗句,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1。

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

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

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一、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答案:远、近朝、暮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景,用描写, 表达了。

答案: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 ,是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__ 是____ 写。

答案:秀美、虚;高大、实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答案:远望、近望、细望、俯视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___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答案: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答案:"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文中"害『'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答案:从山的北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9、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杜甫《望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

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望岳,近泰山而望,没有登山,所以题作《望岳》。

②岱宗:泰山的别称。

夫:语助词。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境内。

青未了:泰山青苍的峰峦,延绵不断。

③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美。

阴阳: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

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

割:划分。

④荡胸:荡涤心胸。

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指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⑤会当:一定要。

凌:登、升。

览:看。

[鉴赏提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考试,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诗人通过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绘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

诗中勾画出泰山磅礴耸峙的气势,苍翠葱郁的景色,以及“一览众山小”的胸襟,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作品鉴赏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杜甫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中考古诗词《望岳》知识点及实战训练题归纳与整理

中考古诗词《望岳》知识点及实战训练题归纳与整理

写作特点1.语言凝练而形象。

2.写景抒情,借月抒怀。

实战演练1、积累运用①在杜甫《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使人攀登人生顶峰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荡胸丨生曾云,决眦丨入归鸟。

3、“岱宗”指泰山;“造化”指大自然。

首联写出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激动心情;颔联写了泰山的雄伟气魄;颈联遥望泰山的壮美;尾联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

4、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练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5、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B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6、问答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答: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2)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示例一: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

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二:虚实相生,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三: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3)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答:①一个“割”字,表现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的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诗词鉴赏

《望岳》诗词鉴赏

《望岳》诗词鉴赏《望岳》诗词鉴赏《望岳》诗词鉴赏1今天我读了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望岳》。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的景象,赞美泰山高大的气势和神奇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高峰的精神。

诗是这样写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雌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感觉这首诗写得非常豪迈,我读了几遍,非常喜欢七、八句。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前进的奋斗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家每年都有登山的旅游活动,我爬过武当山、庐山、天堂寨、木兰天池等。

每次我都想爬上山顶,因为山顶的风景最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每一个阶段都想爬山,只有克服重重困难,都上成功的顶峰,尝到胜利的滋味,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望岳》诗词鉴赏2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舜淘铺臁闭饫嘁话慊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③海隅:海边。

④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⑤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⑥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

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

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答案】(1)高远(或高壮);归隐(或隐逸、遁世)(2)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解析】【分析】(1)①《望岳》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不直接写,而是写在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到远远横亘的泰山,通过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意思是终南山的太乙距离天空很近,终南山虽然高,但是距离天还很远;“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虽然绵延千里,但是也未能连到海。

上下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从远景写出终南山高远的特点。

所以两首诗,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山高远或者说高壮的特点。

②《终南山》前几联总写终南山的高远以及烟云雾霭的景色变换,阴晴变化中中峰的千岩万壑,最后一联耐人寻味,“欲投人处宿”的主语应该是“我”,“我”在游山,“我”在观物抒情,“我”在“隔水问樵夫”,流露出诗人寄情于山水,有意归隐的情绪。

(2)“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

攀登的过程是辛苦、艰难的,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山巅,才有机会雄视天下,“一览众山小”。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词《望岳》赏析首句“岱宗夫如何”,以一个问句来引出全篇,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在齐鲁的交界之外,仍然能看到泰山高耸入云的峰巅,以距离之远来衬托出泰山的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描写的是作者近望泰山所见之景。

它神奇娟秀,巍峨高大。

着一“钟”字,便把天地万物一下子写得鲜活生动起来。

大自然如此有心,竟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使泰山拥有了造化之功,具有了神灵之气。

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由于泰山过于高大,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南北阴阳两面,作者称其为“割昏晓”,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所具有的主宰万物的力量,它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一昏一亮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动态的力量,一定程度体现了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风格。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所见。

作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以至于眼眶竟然有决裂的感觉,衬托出泰山迷人的魅力。

末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泰山如此雄伟高大,以至于引起了他的攀登之心。

诗寄托深远,体势雄浑,构思巧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扩展阅读:的风格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

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1. 诗歌背景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史之宝、诗人之神”,洛阳人。

《望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望岳》是杜甫为纪念其好友兼诗人李白而作的。

李白对山水有独特的见解,以及他留下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篇,让杜甫对他万分敬佩。

在杜甫的眼里,李白就是如山之人,能够和大自然完美融合。

2. 诗歌文本北戴河,汉代玄宗帝还朝的路上,首次看见燕山。

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诗歌分析3.1 诗歌结构《望岳》的结构简洁而有力,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行文流畅。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反复运用对比手法,明显表达出杜甫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运用了秀丽自然景色与天地宇宙交织的手法,表达出对自然景观景致的赞美。

第三、四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则强调李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3.2 词语解析1.岱宗夫如何?:“岱宗”在这里指的是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岱宗是待人尊敬的美称,用来代表杜甫对于李白的敬仰之情。

2.齐鲁青未了:“齐鲁”指的是鲁国和齐国,两个国家的交界,而这里表示整个东方之地,青山连绵,绵延不断。

而“青未了”的意思是说青丝的美丽未曾竭尽,即无穷无尽之美。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处用“造化钟神秀”评价山脉,强调其气势。

同时由“阴阳割昏晓”表现天地宇宙,以礼崩乐毁为代表的朝野阴阳之分。

阴阳相生相长,生生不息,以此抒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指的是诗人所感到的情感激荡,比喻诗人深深地被山势所征服,一时间无法言表。

“曾云”指先前所云。

而“决眦入归鸟”则是一种比喻,意思是留连于山川奇景之处直到长眠不醒的境地。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向后来的许多诗人提供了一条抒发自己立志超群胸怀与自由意志的佳路,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完整版)古诗鉴赏《望岳》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古诗鉴赏《望岳》练习题及答案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在我国文学
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
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古诗鉴赏《望岳》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望岳
》诗,完成22-25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
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22.B 23.D 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文章:

李因笃《望岳》古诗词赏析

李因笃《望岳》古诗词赏析

李因笃《望岳》古诗词赏析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望岳
【清】李因笃
太华三峰列峻屏,晴霄飞翠下空溟。

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

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

乱余林壑饶遗客,幽栖赋采。

【注】①玉女盆:华山建有玉女祠,祠前有石日,称“玉女洗头盆”。

②仙人掌:华山三峰之一。

【答案】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直插云霄的仙人掌山峰,似乎可以与明星相接,极言山峰之高。

【解析】
赏析诗句。

“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两句明显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在有“玉女洗头盆”的“华山”上“落黛”;在“仙人掌山峰”上“接明星”,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直插云霄的仙人掌山峰,似乎可以与明星相接,极言山峰之高。

诗句意象飞动,境界阔大,气势雄浑。

此诗句很好地描绘了关中、晋北等地苍凉奇壮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诗写望岳,首联为远望之色,次联写近望之势,三联为细望之景,末联则为极望之情。

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即“一定要”的意思,体现出了诗人登岳的坚定决心。

这两句,诗人借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不仅突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之势,且写出了诗不畏艰难、敢于登攀,傲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表现出诗人的阔大的心胸气魄。

当然,诗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登泰山顶峰,更是要攀登人生的巅峰。

杜甫早年就“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己任,因此这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是与他的理想壮志不能分割的。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歌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

王禹、王安石、、、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

研究资料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

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描写泰山的诗词《望岳》赏析

【导语】泰⼭是“五岳之⾸”,有“天下第⼀⼭”之称。

泰⼭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今天⽆忧考就给⼤家分享下杜甫描写泰⼭的诗词《望岳》,欢迎阅读! ⾸句“岱宗夫如何”,以⼀个问句来引出全篇,岱是泰⼭的别名,因居五岳之⾸,故尊为岱宗。

“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亲⾝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在齐鲁的交界之外,仍然能看到泰⼭⾼耸⼊云的峰巅,以距离之远来衬托出泰⼭的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描写的是作者近望泰⼭所见之景。

它神奇娟秀,巍峨⾼⼤。

着⼀“钟”字,便把天地万物⼀下⼦写得鲜活⽣动起来。

⼤⾃然如此有⼼,竟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使泰⼭拥有了造化之功,具有了神灵之⽓。

古代⼭南⽔北为“阳”,⼭北⽔南为“阴”。

由于泰⼭过于⾼⼤,天⾊的⼀昏⼀晓被割于⼭的南北阴阳两⾯,作者称其为“割昏晓”,⼀个“割”字,则写出了⾼⼤的泰⼭所具有的主宰万物的⼒量,它将⼭南⼭北的阳光割断,形成⼀昏⼀亮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遮天蔽⽇的形象,使静⽌的泰⼭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动态的⼒量,⼀定程度体现了诗⼈“语不惊⼈死不休”的艺术风格。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写细望所见。

作者见⼭中云⽓层出不穷,故⼼胸亦为之荡漾,因⽽使劲地睁⼤眼睛张望,以⾄于眼眶竟然有决裂的感觉,衬托出泰⼭迷⼈的魅⼒。

末尾两句“会当凌绝顶,⼀览众⼭⼩”,写诗⼈从望岳产⽣了登岳的想法,泰⼭如此雄伟⾼⼤,以⾄于引起了他的攀登之⼼。

诗寄托深远,体势雄浑,构思巧妙,给⼈以⾝临其境之感。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词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于⼦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夺苏、李,⽓吞曹、刘,掩颜、谢之孤⾼,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兼⼈⼈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美者,穷⾼妙之格,极豪逸之⽓,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诸家之所不及焉。

《望岳》中考赏析题合集

《望岳》中考赏析题合集

《望岳》中考赏析题合集《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他在登高远望时的所感所想。

这首诗被广泛认为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考中,《望岳》也经常被用作重要的赏析题目。

本文将集合多个中考赏析题目,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诗歌的理解问题1:《望岳》中描述了哪些景物?答案1:《望岳》中描述了泰山、云雾、山泉、小鸟等景物。

问题2:请解释一下《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思。

答案2:《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大自然把它的神奇和秀丽集中展现给了泰山,同时泰山的高大也使得阳光在南北坡上有着不同的表现。

二、诗歌的赏析问题3:《望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案3:《望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绘泰山的高大和景物的细腻,诗人表达了对世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仰。

问题4:请赏析《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

答案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决心攀登高峰,俯瞰世界的心情。

诗人以泰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同时,通过描绘泰山的高耸入云和众山的矮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自信和豪情。

三、诗歌的运用问题5:请用《望岳》中的一句诗来鼓励大家的朋友克服困难。

答案5:我会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鼓励我的朋友克服困难。

这句话表达了决心攀登高峰,俯瞰世界的心情,可以激励朋友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自信和勇气,努力克服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梦令》中考赏析题合集一、(2019·浙江嘉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简单说说下面这首词的大意。

20字左右。

2、这首词中有怎样的自然景色?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着分析。

二、(2019·湖北黄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望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词如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

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

《望岳》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岳》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岳》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望岳》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赏析】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从精到细,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意境开阔高远,气势雄伟浑朴。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

杜甫《望岳》诗词赏析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知识储备】一、导入我们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有一副写人的对联这样写道:“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猜猜看,这副对联是在写谁?对,就是诗圣杜甫,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歌,所以并不陌生。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欣赏杜甫的《望岳》。

二、目标1、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2、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3、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原文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注释《望岳》:选自《杜诗详注》卷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

岱宗:泰山。

夫:语气词,无实意。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

泰山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割:分。

曾:同“层”。

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五、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六、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望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

这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望岳》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望岳》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望岳》含答案
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开篇两句以问答形式,写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第四句写泰山割开了“昏”“晓”两个天地,“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五、六句描写静景,勾勒出一幅层云生起、飞鸟归林的画面,此景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出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是动态之景,而非静景。

这两句写的是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翩翩归鸟,所以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热爱,并非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且联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作者由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
一、赏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答案:远、近朝、暮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 。

答案: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答案:秀美、虚;高大、实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

答案: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

答案: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 "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答案:"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答案:从山的北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9、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10、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1、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诗词赏析训练题《春望》
二、赏析《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

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应使人赏心悦目,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伤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答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7、《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____ ,____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_____ ,。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 ;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0、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A )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三)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6.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

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7、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2.安史安禄山史思明 3.《新安吏》《潼关吏》
4.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隐约听到(有人)低声地哭。

5.老妇被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6.应从人民遭受苦难之深重的角度,体谅老翁的行为。

7.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