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角度:公众语感
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的重新审视中,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新话题,并与现代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联姻,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开拓出一个当代语文教学的“语感”新热点。
一什么是语感?作为定义,不同场合有不同解释,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界定,这里先列举有代表性的五例。
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
”[①]李珊林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②]王尚文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主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人的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
”[③]李海林认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即指句子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依赖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
”[④]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本质。
”[⑤]以上阐述分别从语用学、教学论、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来描述、分析、探讨语感,提法迥异,有所侧重,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动态的,将语言的 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联系起来,通过今天语言使 用状况的研究,预测该语言未来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论原则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谢 谢!
江汉 曾丹
第二章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一、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 (一)异质有序性 异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所表现出的差异。 有序:语言的这种差异不是任意的、混乱的, 而是有章可循、有规则变化的。
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在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
在这个社会中,语言已经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交流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口头传递信息。
因此,社会语言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地感受到语言的纷繁复杂,深深地理解到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探讨。
在多数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语言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首选。
然而,当我们的交流对象变成外国人的时候,语言的差异就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我们常常采用翻译、口译、文字翻译等方式来完成交流。
这些方式不仅在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很常见,也在人力资源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广泛应用。
翻译行业的兴盛,体现了语言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有效地使用语言,那么我们就难以完成更广泛的交际活动。
其次,语言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我们常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说,文化也在语言中得以表达。
中文有很多成语,因为这些成语背后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也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甚至在口语中,也会使用一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词汇。
相反,我们如果不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和禁忌,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犯下大错。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多元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再次,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社交工具。
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语言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在商业谈判中,语言更注重精准、简练的表达方式。
而在社交活动中,语言更加注重亲切、友善的口吻。
对于不同的人群,我们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就涉及到语境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到时机、场合以及听众的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在我的生活中,对社会语言学的感悟很多。
我们不可能离开语言,因此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更需要我们拥有多语言、多文化的认知和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交流场合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交流,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加我们的成功率。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因此,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者中,而且表现在同一代语言使用者甚至同一个语言使用者身上。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
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中学语文论文语言与言语——浅谈语感熊笑王尚文在《语论感——语感的定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语言是把人和社会、文化联结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联起来的纽带;如果说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
”语文新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是,当前对语感的定义是众说纷纭的,更别说它的特点、运用等。
那么,究竟何为语感,语感又有怎样的作用呢?一、语感的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语感已经成为语文理论研究的热点,流光易逝,研究者们在这一道路上又探索了漫漫的二十年,但大家对语感的解说仍然众说纷纭。
最初,语感这一概念是由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提出来的,他说:“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若干意义的符号。
这符号因读者经验能力的程度,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只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者能感受得多一些,要能感受全体那是难有的事……这种对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
”[1]夏丏尊先生所言“文字符号”不免具有一定的含糊性。
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感的对象——语感之“语”的内涵。
王尚文先生在其著作《语感论——语感的定义》中对此有准确的阐述:“语感之语为言语而非语言”,言语才是所‘感’的对象。
因为“语言是一种集体的‘规约’,言语则是个人活动。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言语活动而不是条条框框的语言规则。
因此,语感的对象应该是言语而非语言。
[2]夏丏尊说,语感是对“文字符号所表达内容的灵敏的感觉”,可能有其一定的片面性。
有时候,一个人说一句话,我们都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但却觉得别扭,话不像话。
比如外国友人说“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
”我们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可是直觉告诉我们不对劲。
因为中国的语言习惯是“今天早上担心交通拥挤,我七点就出门了。
”可见,语感并不单纯是对言语意义的反应,还包括对言语形式的反应。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常交际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常交际语言的特点及其对
口语教学的启示
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交际能力等理论的兴起引起了语言学界新的革命。
语言学家纷纷将语言研究的重点从语言结构转移到语言功能上来,这一重心转移对语言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产生了新的教学法,即交际法。
交际法是传授外语或第二语言的一种教学法,它强调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海姆斯(Hymes)所提出的“交际能力”。
在他看来,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及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这些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不但应具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情符号、语音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交流的形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
在网络聊天中,人们可以使用各种表情符号来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使得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还可以通过发布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来传递信息,这也使得网络语言具有了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这也导致了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些新的网络用语、流行词汇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风靡整个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热门话题。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也使得网络语言具有了很强的时效性,时常需要不断更新和变化。
网络语言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群体性。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也会有所差异,甚至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群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网络语言使用规范。
年轻人之间使用的网络用语可能会与老年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在网络上也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词汇。
这种地域性和群体性也使得网络语言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网络语言还具有创新性和变异性。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随意创造新的词汇、造句方式,甚至对已有的语言进行变异、转化。
这种创新性和变异性使得网络语言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网友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创造性使用,通过不断的转化和变异而逐渐形成的。
这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可以从网络语言的创新和变异过程中探索语言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语言学实际上把索绪尔所说旳 “言语活动”整个作为研究对象范围, 以为它既是有差别旳,又是有规则旳, 并把这种活生生旳语言事实作为其研 究旳对象范围。
二、社会语言学研究旳措施论原则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旳原 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旳原 则
定性研究是从对象旳属性出发对其内在 要求性(即事物旳质)进行研究旳措施;
是否采用了其他补救方式时,回答涉及点头、 微笑、帮助做些什么等肢体语言或面部表 情)。而采用关系称谓旳受访者则多为较高 学历旳知识阶层,他们当中有政府官员、教 师、企业家等。出于对本身形象和家庭和 睦旳综合考虑,他们选择了既不失体面(管和 自己年龄差不多甚至还小旳人叫“爸爸”、 “妈妈”)又不违反常理旳方式称谓。
广州老夫少妻称谓双方父母旳用语气查
男性当事人面临旳女方家长很可能与自 己年龄相若甚至比自己还小;女性当事 人面临旳男方家长很可能是自己祖辈 旳年龄,怎样称谓他们,对于男女当事人 都是一次心理和智慧旳测验。
本项调查旳目旳正是要了解老夫少妻在 新旳社会关系面前有什么心理变化,这 种变化怎样经过语言层面得到反应,称 谓旳选择与当事人旳种种社会特征存 在什么样旳联络等等。
第三、受访男方选择自己母语旳称谓系 统称谓女方并不懂得其母语旳父母占 了一定百分比(34%),女方无一例外选 择男方旳母语称谓系统称谓男方父母;
第四、受访男方(也涉及女方)采用随子 称谓旳方式称谓双方父母(男方为32%, 女方为46%),这一现象广见于汉族旳其 他地域。
• 选择亲属称谓“爸爸”和“妈妈”者 占据被调查者旳60%,其中“翁婿”年 龄相差越大(指趋于正常龄差),选择这 一类称谓旳百分比越高。除此之外,选 择何种称谓方式,与被调查者旳文化程 度有明显旳关系,文化程度越低选择亲 属称谓之面称旳可能性越大。反之,文 化程度越高,选择亲属称谓面称旳几率 越低。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需要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形成原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研究对象,对于了解当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语言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
网络语言通常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和传播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与传统的书面语言和口语语言都有所不同。
网络语言的产生渠道广泛,传播速度快,适应性强。
网络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如打字速度快、表情符号丰富、词语简洁等,这些都是传统语言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根源是多元化的文化,它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语言形式。
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也对语言规范和语言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语言规范和规则可能会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和发展而发生改变,这也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方向。
网络语言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如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等,这也为社会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途径。
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网络语言的形成源于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互联网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言交流和分享。
网络语言的形成也与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密切相关,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而信息的快速传播又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研究对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它不仅对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意识和语言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网络语言,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这种新的语言形式,更好地适应和应用它。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科,其研究重点在于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方面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可以揭示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社会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的学科。
其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因素都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了社会语言学的多个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
社会语言学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语言变异是指同一语言系统中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显示,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语音、词汇使用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如同一词汇的不同语音发音,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2、社会语言学与文化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通过语言,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语言的潜在意义、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语言与社会身份语言是人们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语音、衣着、身体语言等方面的使用,往往会受到社会身份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群体,会在语言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位置。
4、语言与社会互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不仅表达信息,还通过语言来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在社会互动中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合作、数据交流、实现社会目标等。
三、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音识别等。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因此,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者中,而且表现在同一代语言使用者甚至同一个语言使用者身上。
专业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专业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社会环境中运用和交互作用的学科,它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涉及到各种语言现象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语言变体、方言、社会身份、语言规范等。
本文将探讨社会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将语言视为一种行为,强调语言的目的和效果。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实施特定的行为。
例如,当我们使用语言表达请求、承诺、道歉等特定的意图时,我们所说的话语本身就具有行为的特性。
言语行为理论对于研究语言交际的目的和效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框架。
二、认同建构理论认同建构理论是社会语言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关注语言在社会身份认同中的作用。
根据认同建构理论,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风格、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
例如,某些方言和口音可能与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的认同相关联。
认同建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特定场景中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并能够揭示语言与社会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语言学中被广泛应用,它研究了语言使用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个体的语言使用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
例如,人们在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紧密关系的社交网络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词汇选择。
社会网络理论对于揭示语言在社交关系中的功能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语言规范理论语言规范理论关注语言规范化和规范认同的形成过程。
根据语言规范理论,语言规范是由社会群体内的权威人物和机构所推动和维持的。
这些规范通常涉及词汇、发音、语法等方面的约定,以及对于正确和错误的定义。
理解语言规范的形成和影响对于研究语言变化和语言使用的社会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框架。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方式与传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现象,比如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缩略语等。
这些新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语言需求和语言习惯,同时也受到了网络使用环境、社交关系、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使用是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在网络语言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身份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征。
比如在网络聊天中,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语和表情符号,以展示自己的时尚和个性;而在专业的网络讨论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术语和正式的语言风格,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
网络语言还可以用来表达社会关系。
在群聊中,人们可能会使用特定的称呼和语言风格来展现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比如亲密的朋友之间可能会使用亲昵的语言,而陌生人之间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礼貌和谨慎的语言。
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全球化特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相互交融,形成了网络语言的多样性。
比如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中,会有一些与当地文化和风俗有关的词汇和表达,这些词汇和表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
网络语言的发展不仅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全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使用对社会语言的传播和规范产生了影响。
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习惯被引入到了传统的语言环境中。
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用语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扩大了这些语言现象的传播范围。
一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和传统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不太适合使用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用语。
语言文化论文:研究《当代社会语言学》的评述与主要观点
研究《当代社会语言学》的评述与主要观点一、引言社会语言学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作为当时新兴的学科,它所针对的主要是 20 世纪的语言学主流---索绪尔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等奉行的“语言同质论”.许多语言学家,尤其是拉波夫( Labov)及其追随者将语言视为“有序异质体”,[1]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从而使得“社会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始引入这门学科。
一开始只是翻译一些西方的社会语言学论文,不久也有了自己的社会语言学专着,如陈原的《社会语言学》,[2]但该书内容主要从词汇看文化,更多的属于我国“文化语言学”的范畴。
可以说,社会语言学走入中国,初始阶段还只是零星的、模糊的,这一局面直至徐大明等人合作的《当代社会语言学》[3](以下简称《当》)才有了很大的改观。
《当》对社会语言学这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非常清楚的梳理,并对其基本理论、重要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一些着名的研究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可以说,这本书让我们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印象一下子完整清晰起来。
《当》的作者徐大明、陶红印和谢天蔚都来自中国大陆,但他们合作此书时都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学习、工作多年,对西方语言学非常熟悉。
《当》就是作为《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中的一本而出版的,而这套丛书的编写目的,犹如编者在序言中所说的,就是“有系统、有深度地介绍现代语言学理论”.[3]《当》出版以后,广受学界赞誉和引用,迄今已出版了 3 次,分别为 1997、2004、2012.每一次出版都融进了社会语言学的最新发现,尤其是作者自己最近的研究和思考,可谓与时具进。
可以说,《当》不仅在中国引入西方社会语言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一直紧跟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进程,在中西社会语言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推动了社会语言学整体的发展。
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述评
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述评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
在语用学的研究中,语言社会化角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入手,探讨其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其对实际应用的启示。
一、研究现状语言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习惯的过程。
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的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策略、语言习惯以及这些行为、策略、习惯的社会化过程。
在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中,最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习惯,即不同社会群体中使用习惯、语言风格、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Labov的纽约市语音变异研究,他发现纽约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语音变异,并将其归因于不同的语言社会化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逐渐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语言交际行为和策略,如礼貌用语、语言敬称、谈话主题、话语结构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从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角度入手,探讨这些因素对语言交际行为和策略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和策略的社会化过程。
二、研究方法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语料库分析等。
其中,问卷调查是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常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被试的语言使用习惯、语言交际策略等信息。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室实验或者野外实验的方式,模拟或者观察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语言交际行为和策略。
语料库分析则是通过对大量的语言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语言使用习惯、语言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和规律。
三、研究成果语言社会化角度的语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礼貌用语方面的研究中,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礼貌原则,即面子理论,探讨了语言交际中的面子需求和面子威胁,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解和表达方式。
在语言敬称方面的研究中,Kerbrat-Orecchioni研究了不同社会情境下敬称的使用规范和策略,并提出了三种敬称使用的模式:高度正式、中度正式和非正式。
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思考
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思考[摘要]上世纪80年代,社会语言学传入中国,并且对其研究发展迅速。
本文首先讨论了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探讨了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的关系,并且试图从几个微观的角度理解社会语言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后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语言社会语言学一、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兴起于 20 世纪50 年代,是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共变的一门学科。
关于它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向来众说纷纭,较为重要的学派有“分支”说、“两属”说、“语用”说等。
我国语言学家陈建民和陈章太则提出“应用”说,认为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语言学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还很不成熟,从以上许多对学科本身性质的争议就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语言学更是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
另一位著名语言学家郭熙提出:“中国社会语言学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描写、解释语言变异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为不同时期的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解决中国社会语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社会资源和语言资源,为世界社会语言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语言学不仅在中国语言学的地位十分重要,还肩负着为世界社会语言学做贡献的重大使命。
数十年来,无数语言学家在这块崭新的领域中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二、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元性是社会语言学最显著的特征。
这些特点滋生出了一系列有关学科的界定以及研究范围等事关学科体系的问题,成了社会相关学科内部争论的焦点。
明确了该学科的性质,有助于摸清这块交叉重合地带,理清社会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构建社会语言学的学科体系。
社会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都研究语言,但前者是结合社会语境进行的语言研究;而后者是舍弃情景、脱离社会实际的语言研究。
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也都研究语言,但前者关注社会语境中的语言; 而后者关注一个人说话及理解他人语言的心理过程,即语言习得。
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
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致力于探索语言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运用、变化及其影响。
它不仅关注语言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使用方式,还深入研究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结构、认同感和权力关系。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多种方法和理论框架,探索语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和意义。
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的社会变异和语言变迁。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其使用方式和形式受到社会地位、群体认同、地理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语境中的变异,社会语言学揭示了语言变化的机制和动态。
例如,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某些语言习惯、词汇选择甚至语法结构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的过程。
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与社会身份认同的互动。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个体通过语言的选择、口音和语言风格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身份、文化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
例如,在多语言社会中,个体可能会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以达到与特定社会群体的沟通和融入。
社会语言学研究还探索语言与权力、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反映了社会中权力关系的存在和运作方式。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语言被用来建构和维持权力关系。
一些研究关注于语言政策、语言权利和语言歧视等问题,揭示了语言如何被用作社会权力的表达和调控工具。
社会语言学还关注语言与社会行为的互动。
语言不仅影响社会行为,也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
例如,语言在不同社会场合的使用方式可能影响人们的态度、行为和决策。
通过研究语言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作用,社会语言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构建和反映社会的复杂性。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富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领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探索语言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和文化意义的框架,也为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角度:公众语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语言研究中占有方法论上的优势。
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对《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展开评述。
调查统计、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立足于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对汉语词的研究很有价值。
标签:汉语词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公众语感近读江汉大学王立教授的《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出版。
以下简称《汉语词》),感觉耳目一新。
虽然此书出版已近五年,但仍有进一步推介的必要。
这本著作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语感角度对汉语词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
对汉语的基本单位“词”的研究,正如胡明扬先生所言,“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老大难问题”[1]。
虽然我们已把“词”作为汉语语法的基本分析单位和基本应用单位,但对词的概念界定始终没有完全明晰起来。
王立先生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公众语感,为汉语词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也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本土化的一个成功尝试。
全书共八章。
第一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将汉语词的百年研究历程分为“汉语词观念的萌发——形成——确立——传播——深化”5个时期进行考察。
第二章简要阐述了“从语感的角度认识汉语的词”的研究思想是如何获得的,对“语感”“语感测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5次语感测量的实例,着重介绍了语感测量的工作程序。
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展开,是语感测量的整个研究过程,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在解决语言问题上的独特价值,可谓本书的精华部分。
第八章是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汉语的“词”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这一结果将带给汉语研究一个怎样的启示。
这部研究汉语词的学术专著,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是很应该引起注意的,即调查分析、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立足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
一、可取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定量研究对于语言本体研究来讲,不同的方法论反映了不同的语言观。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调查分析、定量研究,是多视角的、动态的。
对汉语语法进行多视角、动态的研究是当代语法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并成为当今语法学界所致力探讨的热门话题。
社会语言学奠基人拉波夫提出的定量研究模式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影响至今,而调查分析就是对定量研究模式的实践。
拉波夫主张把语言放在语言集团的场景中进行研究,语法问题也不例外。
例如,他认为对变项X属于语法Y还是语法Z的问题,要根据整个言语群体而不是根据言语个体进行判别。
《汉语词》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研究模式。
正如王立在书中所言,“对词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把寻求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研究放到汉语使用的大背景中去进行,看看存在于汉语社团成员头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是什么,也许能够达到认识词的目的。
”[2](P4)长期以来,对汉语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结果始终无法确立真正的、全面的认识。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汉语词》的成书,是作者几年来多次调查的结果,从调查的形式、调查的对象、调查的主体和调查的结果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客观性。
《汉语词》跳出了旧有理论的框架,避免了旧有研究成果的影响,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是具有说服力的。
王立先生在书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的理论出发点、研究方法及其过程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因为理论出发点、研究方法及其过程是获得正确理论的前提。
”[3](P87)从几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大众对汉语词的感知和专家学者的理论分析没有很好地吻合,有的取得了基本一致,如双音节成词倾向,大众语感和专家的分析预测是一致的;有的方面则有出入,如书中提及的三种结构(动趋结构、名方结构和数量结构)的成词倾向。
专家学者在这三种结构是否成词上意见不一,但大众语感测量显示,不管何种结构,双音节成词倾向异常强烈,汉语社团成员心理上已经存在着“双字格”构词范式。
比方说动趋结构“放下”“穿上”之类,朱德熙将其作词组看待,因为可以有限度扩展。
《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采用该意见,现代汉语教材也多持接受态度。
但公众语感测量结果显示,此类动趋结构成词频率均值高达94.58%,见表一[4](237)。
我们认为,这种不一致可否理解成专家的理论研究和大众语感的脱节?语言是社会的公众的,它存活于大众使用之中,并内化为一种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心理现实性。
理论研究者应努力发掘语言事实,总结新的理论,而不是只用旧有的语言理论和少数专家的个人语感去规定语言。
当然,理论研究也要避免陷入“唯数据主义”。
由于统计数据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也会存在误差。
尽管《汉语词》的作者在文中也介绍了调查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地域因素、专业因素等对切词结果的相关分析,并得出以上各因素不影响汉语社团对词的认知和普遍成词心理的结论,但从数据上看,受到变量的微弱影响,统计结果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比方说在南方和北方汉语社团对双音节定中结构成词的调查中,其成词频率分别是91.84%和89.29%,双音节动宾结构则分别是68.15%和69.41%。
专业因素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双音结构切词结果显示,非语言类和语言类两组调查对象切词的成词频率分别是87.41%和66.85%。
这只是限于对双音节的调查,而且调查材料都是书面的,方言差异没有考虑在内,否则,统计结果的差异程度或许还不止于此。
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调查不可能做到理想的“全方位”,样本容量总是有限的,统计结果也不可能万分精确。
在这一点上,王立也有自己清楚的认识:“我们并不赞成单纯依据语感测量结果来确定汉语的词的简单做法,但也不认同置语言社团普遍的语感倾向于不顾的脱离语言事实的研究理念。
同其他研究方法一样,语感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对语言研究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5](P6)客观地讲,《汉语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努力兼顾诸多要素。
社会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工作提出了数量化的概念,《汉语词》在对汉语词的研究中很好地实现了“数量化”,统计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汉语词的研究。
二、全新的研究角度——大众语感“语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感受与反应。
”[6]“语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体的经验,是个体在其生活中进行言语活动的产物。
”[7]从定义可以看出,语感的对象除了言语形式,还应包括言语内容。
一般说来,语感总体上由具体的形象形态和抽象的观念形态所组成,并因人而异形成不同的语言经验模式。
吕叔湘认为,语感应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
感知言语形式的过程本身就是语义表象自动生成的过程,语感就是对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两者关系的直觉。
《汉语词》中所说的语感,也是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兼顾的,重视韵律、句法、语义三者在汉语构词中的交互作用,指明“韵律从物质上为汉语构词提供了可以感知的外部音形,句法提供结构规则,语义提供构词成分”,[8](P209)“在汉语社团的语感中,词是三位一体的使用单位,是作为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整体感知的”。
[9](P219)有些学者认为语感之言语形式感,是单纯对言语形式的感知,这样就排除了语感中非常重要也最为复杂的语义,同时也否定了“意义的整体性”在成词中的作用。
《汉语词》虽然提出了汉语词韵律、句法、语义三位一体说,但美中不足的是排除了语感形成所严重依赖的因素——语境。
语境是语感形成的外部因素,所以不同的语境对个人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进行公众语感测量,语境的制约作用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语感的内容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语的,就是说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调查问卷的设定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流。
《汉语词》考察的只是静态的语感,是由调查者单向提供的。
事实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也是一种互动:主客体双方都是人,并非一方是人,另一方是言语的物化形式。
个体的言语经验即语感,正是通过这两种途径——静态的书面形式和动态的问答形式获得的。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动态问答进行语境设定和语感分析。
语感应该是对无数言语对象长期的感知进而内化得来的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具有的。
因此,语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把语感作为调查汉语词的一个角度,就要尽量全面地兼顾这些因素,比如说语境、心理经验、文化传统、思想状况、健康状况等等。
《汉语词》没有对这些因素一一考虑,算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缺憾,因为通过大众语感测量进行汉语词研究,毕竟还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些不足在现阶段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语言学家过去虽也强调语感对汉语词研究的重要性,却找不到观察和测量语感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感测量本身带给我们的挑战。
总之,“大众语感的测量”蕴涵了以上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
语感首先是一种个体经验,不同的人即便面对相同的语言材料,其语感也会有差别。
譬如《汉语词》中提到的专家语感和一般语感,其差别就较大。
当然,这种个体间的语感差异是有限度的,否则人类就无法交际了。
但对研究语言而言,这种差异又会成为正确认识语言的障碍。
正因如此,我们所凭借的不是个人语感(包括专家语感和一般语感),而是公众语感(语言社团全体成员的语感),“个体语感反映个体间语感的差异,公众语感揭示语言社团共同的语感倾向。
”[10](P91)通过调查可知,公众语感和专家语感是有明显分歧的,见表二[11](P91):语言存活于大众交际使用中,这种“语言社团共同的语感倾向”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知道,基于个体差异之上的普遍共性,对认识某一语言现象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获取这种普遍共性的“大众语感测量”,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角度,其测量结果同样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当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语言社团全体成员”不能流于口号,要尽量做到“大众化”。
比如语言专家不可排斥,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要有限度地顾及(可从口语角度以问答形式进行调查)。
这样的调查方法反映到理论上,就是对词进行多角度的、动态的考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为调查提供方向,调查可用来验证、完善和发展理论,但调查不能只是为了“验证”而调查,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可以避免调查中的主观性影响,验证出理论存在的局限。
《汉语词》中展开的调查从来没有抛弃旧有理论,但又不迷信旧有理论。
《汉语词》第一章介绍“汉语词的认识历程”,其中涉及到很多词的理论,作者都作了公允评价或者暂不作评价,如字本位理论及界定词的标准等;第二章中“百年研究的启迪”,本身就表明是对旧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突破;第六章中展开调查之前先分别介绍了学界对同种语言现象的各家观点,然后在这种大背景下展开独立调查。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都能从不同程度上推动语言研究,虽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但基于不同方法和角度的各种研究,在是否更接近语言事实上和揭示语言规律上却有不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