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合集下载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及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及形式美

前言一: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的概念: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特点:其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

美术一般分为: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和建筑(备注:东方、尤其是我国还把书法、篆刻纳入美术范围)(绘画和雕塑是以观赏性为主、而工艺设计和建筑则属于实用性的美术)1.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第一:从分析形象和形式入手第二:对内容的理解、体验第三: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思考与讨论:1.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2.学习本课以后,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试举几列谈谈感想。

3.应该怎样欣赏美术作品?4.美术作品具有哪些社会功能?举例说明。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审美认识===审美创造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区别于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的特点:它是一种鲜明、具体、生动的视觉艺术形象并且在空间上有着确定的(平面的、立体的、组合的)静态存在形式,是完全直观、明晰的,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得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既指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又指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而创作出的成果,各种美术形象,不仅包括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绘画和雕塑形象,还包括具有审美和实用双层功能的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形象,这些都是美术家审美认识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都是人类意识和精神创造的产物。

所谓艺术典型:就是前面所说的以鲜明生动的个性表现生活本质与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从美术创作方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1.再现性的形象(偏重于写实)2.表现性的形象(偏重于内心情感、情绪的发泄和主观意念)从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1.具象性形象、2.意向性形象、3.抽象性形象思考与讨论:1.结合具体美术作品,谈一谈艺术家是如何用艺术形象感染你的?2.美术形象与自然中真实的形象的原型是否有区别?为什么?3.举例谈谈美术形象的多种呈现形式,在美术作品中是否都要有形象?为什么?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法===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符号应该指的是美术家所精心设计的审美意象,其中包括所使用的视觉语汇和起类似作用的创造法则。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形式美则是指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所表达出的美感。

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外在表现,通过色彩、构图、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艺术作品在整体上给人以美感。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丰富多样,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色彩运用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意象。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星夜》运用了丰富的蓝色,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而梵高的《向日葵》则通过运用鲜艳的黄色,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其次,构图是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艺术家通过对构图的处理,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平衡感。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被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同时在她周围的景物也被精心地安排,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再次,线条的运用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条可以通过粗细、弯曲等方式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例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中,线条呈现出扭曲、纠结的状态,表达了女性内心的痛苦和困扰,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最后,形状的运用也能够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状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

艺术家通过对形状的处理,能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中,通过将物体分解并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抽象形状的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总之,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涵盖了色彩运用、构图、线条以及形状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形式要素的处理,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美感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感受和愉悦感。

在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和类型涉及到主观感知、审美经验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感特点和类型:
●美感的特点:
1.主观性:美感是个人主观感受的体现,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美感体验可能不同。

2.情感性:艺术作品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美感常常与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3.审美意义:美感常常与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相关,包括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

4.变动性:美感可以随时间、心境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动。

●美感的类型:
1.形式美感:强调作品的形式元素,如线条、颜色、形状、结构等。

抽象艺术常强调形
式美感。

2.内容美感:强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故事情节、情感等内容方面的美感。

叙事性艺术
常强调内容美感。

3.情感美感:强调作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悦、忧伤、温馨等。

表达主义艺术通
常强调情感美感。

4.文化美感:强调艺术作品与文化、历史、传统之间的关联。

文化背景不同,美感的体
验也可能不同。

5.精神美感:强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哲学、人生观等方面的美感。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
通常强调精神美感。

6.社会美感:强调作品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社会艺术通常强调社会美
感。

在实际的艺术欣赏中,这些美感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而丰富的审美体验。

观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文化背景和审美理念来体验和理解美感。

事物之美的分类

事物之美的分类

事物之美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形式美与内在美:形式美指的是事物外在形态的美,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内在美则是指事物内在的品质、精神、意义等的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如山水、花木、风景等;社会美则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美,如建筑、雕塑、艺术品等。

静态美与动态美:静态美指的是相对静止状态的美,如山水画、雕塑等;动态美则是指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如舞蹈、体育运动等。

直接美与间接美:直接美指的是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美,如视觉、听觉等;间接美则是指需要通过思考、想象等才能感受到的美,如文学、哲学等。

具象美与抽象美:具象美指的是形象具体的、描绘实物形态的美,如写实主义绘画等;抽象美则是指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美,如抽象艺术、现代设计等。

以上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会因为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艺术是一种为了追求美的表现形式。

而美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感官体验,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艺术的表现中,有许多方式透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对美的追求。

本文将介绍三种艺术美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艺术的形式美是指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美感,包含了色彩、形式、空间、形态等要素的构成。

形式美的表达方式多样,适用于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

例如,绘画可以透过色调、线条、造型等表达形式美;雕塑可以透过几何形状、比例等表达形式美;音乐可以透过旋律、节奏等表达形式美。

艺术形式美是一种视觉上的体验。

作品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构建出一种美的感官体验。

例如,色彩的搭配可形成和谐的感觉,线条的流畅可展现出动态的美感。

色彩、构成、线条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作品的整体形式,给观众带来复杂的美感体验。

第二种表现:艺术的情感美情感美是指艺术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情感,非常抽象、直接和个人化。

情感美不同于形式美,因为它透过表达情感来传达信息,而非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赏析。

情感美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情感元素,例如爱、悲伤、喜悦、恐惧等。

艺术家透过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观众引起共鸣,营造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具有情感美的作品往往具备一定的叙事性,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

通常,情感美需要透过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艺术家的许多细节表达和观者的共情。

这种艺术表达方式适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电影等。

第三种表现:艺术的精神美艺术的精神美是指作品中内在展现出来的哲学、文化以及精神价值。

它是最为抽象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艺术家和观众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社会、文化和人类的哲学价值。

艺术的精神美通常表现在具有强烈文化背景的作品中,例如古典艺术、书法、小说、诗歌等。

这些作品背后透过艺术家对本质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表现了景观、人物、事件和时代的文化价值。

总结艺术是表达美的不同形式。

形式美、情感美和精神美是三种展现艺术美的方式。

三种表现方式的结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艺术的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所引起的审美感受和享受。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美,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出情感、思想和感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艺术的形式美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表现得各有特色,例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

本文将以这些不同领域为切入点,探讨艺术形式美的定义、特点和魅力。

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绘画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纹理和构图等元素,绘画作品可以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例如,抽象绘画以其非传统的形式美引发观众对抽象概念的反思和探索;写实绘画以其细腻而真实的形式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面中。

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绘画作品的形式美都是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沟通媒介,让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和理解艺术创作中的美。

音乐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音乐作品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运用,传递出情感和表达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有所不同。

交响乐以其庄严而宏伟的形式美令人陶醉,让人身临其境;流行音乐以其简洁而朗朗上口的形式美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

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音乐作品的形式美都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一种心灵的寄托。

舞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舞蹈作品在动作、姿势、舞台美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舞蹈通过身体的动作和优美的形态,在空间和时间中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千差万别。

古典芭蕾舞以其优雅而精细的形式美赢得了世人的称赞;现代舞则以其独特而自由的形式美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舞蹈作品的形式美都能带给观众身心的愉悦和启发。

建筑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建筑作品在结构、比例、材料、空间的运用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建筑通过形式美,创造出宏伟的空间和壮丽的场所,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各有千秋。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如果说吴冠中在三十年当代美术史中,大部分是居于边缘与次要位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三十年中国美术理论史,吴冠中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在三十年美术理论史中,吴冠中的声音几乎是最响亮、最震撼、最具颠覆性的。

吴冠中对于中国美术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即是他关于形式美、抽象美的论述与探索,以及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著名论断。

早在1980年代之前,早已觉醒的他即提出了“形式美”与“抽象美”的著名论断,强烈质疑美术界此前流行的“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并在当时的官方美术刊物《美术》杂志连续撰文,引发了全国美术界的震荡,并形成了以吴冠中等为代表的激进派阵营与以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等为代表的保守派阵营的持续论战。

这个论战,对于后来的“85美术思潮”、“89现代艺术大展”等当代艺术现象的出现作了重要的思想铺垫。

事实上,当时的吴冠中基本上是孤身奋战,舌战群儒,但他却影响、带动了栗宪庭、高明潞、水天中、郎绍君、贾方舟、殷双喜、刘国松等一批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和美术家的出现。

虽然关于绘画形式美的讨论已成过去式,但这个理论命题一直到现在,仍未得到学术上的廓清。

为什么吴冠中要提“形式大于内容”呢?为什么在他心目中,绘画的形式美大于一切呢?主要在于,当时的美术界,仍然笼罩于苏联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意识形态之下,尤其是受文革的影响,全国的美术创作,都处于一种空洞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题主宰之下,并对所谓的“具有资产阶级情调的文艺创作”进行理论清算。

吴冠中就是一个典型。

吴冠中自到法国留学接受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就一直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美术教育,并对中国传统的美术观进行了理论反思与批判。

他曾在当时的文章中写道:建国以来,—向是主题先行,绘画成了讲述内容的图解,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造型艺术的欣赏本质。

绘画的美主要依靠形式构成,我也极讨厌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但在绘画中讲形式,应大讲特讲,否则便不务正业了。

我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大型美展的评选,深深感到那么多有才华又肯下工夫的优秀青年,工夫不错,全不知形式美的根本作用及其科学规律,视觉的科学规律。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1.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一支独特的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破碎、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描绘出不同角度同时并存的事物,创造了一种以多视角、多维度观察和重构事物的方法。

2.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主要在美国纽约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它主张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非具象表达,以自由的、即兴的方式来表现个人的主观意识、情绪和感受。

3.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也称为流行艺术,是20世纪中叶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体为主要表现对象,用明亮的色彩和简单的形式来模仿大众文化图像和符号。

4.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主张以最简单的形式和色彩表现艺术的本质。

极简主义艺术家追求的是减少、减少、再减少的艺术理念,以形式上的简单、清晰和整洁来表现作品的内在精神。

5.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内在结构、规律和逻辑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设计中,结构主义关注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以理性的方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6.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艺术和社会运动,强调对速度、技术、青春的崇拜,以及对传统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蔑视。

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国和奥地利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其特点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感受。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自我表达和情感的宣泄,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8.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支艺术流派,主张通过具象或抽象的手法表现潜意识的精神世界。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通过梦境、幻觉等非理性手段来表现现实与梦幻的交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超现实的艺术效果。

9. 装饰主义装饰主义注重艺术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强调对形式美和工艺美的追求。

抽象画的艺术特点及含义:12位抽象画艺术家分享

抽象画的艺术特点及含义:12位抽象画艺术家分享

抽象画的艺术特点是什么?12位抽象画艺术家分享抽象的色彩、线条、构图和色块来表现情绪和文化内涵。

抽象艺术没有明确的逻辑和主题以及故事链条,抽象画以创新为首要目标,注重形式和绘画语言的简洁和纯粹性,不重视内容的实际性,以创造出新的鲜明的具有艺术家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为目标。

热抽象艺术家康定斯基作品抽象画有哪些艺术特征?1、抽象表达是艺术的基本,抽象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明确而分明的形式美,并且通过艺术的手段发展出抽象的艺术天地,通过艺术必须具备的可以识别的形象来打破具象艺术,彻底打破了原有艺术强调主题的写实表现的局限性,是现代抽象艺术中非常突出的现象。

当代后构成主义抽象派艺术家: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2、抽象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中,特指抽象画流派和艺术思潮。

抽象画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简单而自然的方式提炼真实的主体。

二是对自然形象的提炼,形成与自然形象保持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冷抽象艺术家蒙德里安作品3、抽象画与具象画相驳,抽象画是人在认知活动中对外观因素的提炼和概括,在客观事物中找到主观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因此与自然形象完全或很少有相近之处,但有强烈形式的形式绘画。

相关抽象画画家分享:1. 瓦西里·康定斯基(格里利1866年12月4日- 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法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其理论作品包括《黄色的声音》、《艺术中的精神》、《作为纯粹艺术的绘画》、《抽象的舞台合成》和《具象艺术论》。

2. 彼得·蒙德里安(1872年3月7日- 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造型派运动的幕后艺术家,非具象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作品是《灰树》3.卡西米尔·塞维洛维奇·马列维奇(1878-1935)俄裔乌克兰人至上主义和几何抽象画家,主要作品有《浴室里的脚足病患者》、《玩牌者》和《没有物体的世界》。

4.赵无极(1921年2月13日—2013年4月9日)华裔法国画家。

抽象艺术讨论发言稿范文

抽象艺术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抽象艺术这一领域。

在此,我将结合个人对抽象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分享一些关于抽象艺术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顾名思义,是一种脱离具体形象,以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构成的艺术形式。

它追求的是艺术本身的形式美,强调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主观意识。

那么,在讨论抽象艺术时,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一、抽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抽象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20世纪中叶,抽象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流派,如极简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等。

在我国,抽象艺术的发展也颇具特色,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抽象艺术家。

二、抽象艺术的特点1. 艺术家追求形式美:抽象艺术强调艺术本身的形式美,如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2. 艺术家表达情感:抽象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传达出艺术家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3. 艺术家具有主观意识:抽象艺术摆脱了具体形象的束缚,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三、抽象艺术的价值1. 提高审美素养:抽象艺术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摆脱出来,关注艺术本身,提高审美素养。

2. 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的兴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法,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

3. 促进文化交流:抽象艺术具有普遍性,易于跨越文化、地域、国界的界限,促进文化交流。

四、关于抽象艺术的思考1. 抽象艺术并非脱离现实:虽然抽象艺术追求形式美,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仍然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中发现美。

2. 抽象艺术并非没有内涵:抽象艺术虽然不直接描绘具体形象,但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3. 抽象艺术需要不断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家的创新,抽象艺术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流派和风格。

总之,抽象艺术是一种富有内涵、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形式美学是一种审美理论,强调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表现方式,而不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形式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美感来源于其形式特征和结构组织,而非作品所描绘的主题或情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探讨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影响。

案例一:毕加索的《盛宴》《盛宴》是毕加索的一幅抽象油画作品,描绘了一场丰盛的宴会场景。

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形状和鲜艳的色彩,将宴会场景简化为了几何图形的组合。

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桌子、椅子和人物,但这些形象都被简化为了基本的几何形状,形成了一种抽象的表现方式。

通过这种形式的简化和几何图形的运用,毕加索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

案例二:巴洛克音乐中的对位法巴洛克音乐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音乐作品以复杂的对位法和丰富的音乐结构著称。

对位法是一种音乐形式美学的表现方式,通过将不同乐器或声部的旋律进行交织和对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就是一个典型的对位法作品,其中不同的音乐主题在不同的声部中交替出现,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音乐结构。

通过对位法的运用,巴洛克音乐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使听众在欣赏音乐时能够感受到音乐结构的美丽和复杂性。

案例三:建筑中的比例与对称在建筑艺术中,比例和对称是形式美学的重要表现方式。

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就是一个典型的比例与对称的建筑作品,其建筑结构严谨而对称,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完美比例的追求。

通过建筑的比例和对称,帕特农神庙创造出了一种庄严而优美的建筑美感,使人们在欣赏建筑时能够感受到建筑结构的和谐与美丽。

以上三个案例分别从绘画、音乐和建筑三个艺术领域,展示了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影响。

形式美学强调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表现方式,通过对形式的精心设计和处理,艺术家们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美感,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

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外在表现和情绪反映 。
二、 抽象艺术 中的点
在油画作品 中, 点是运用是相 当广泛的。 点是一切美好事
物 的开 始 , 当人 们 拿 起 调 色 板 时 , 首 先 感 受 到 的 是一 个 一 个 美
丽 的点 , 这些 点是最 自然 的 , 同时也是无规则 的, 给 了人们 无 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从其外表来看 , 点并不是特别 的美 , 特别 是我们从传统 的角度来观察它 ,也使得它 失去 了更 深层 的含 义。 当然这不是点符号本身 的性质 , 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习惯 造成 的 , 在很 多艺术作 品中 , 点不 但代表着 开始 , 同时也 意味 着结束 。 不过在现代很多艺术家手 中, 点 已经成为 了非常重要 的组 成部 门, 有其是在美感创 作方 面 , 比如点来升华 为月亮 , 也可 以拿来象征太 阳, 这仅 仅是一些外 向表现形式上 的利用 , 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用 , 比如可 以代表这排列 、 重叠等等 。即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2 7 — 0 0 4 7 — 0 1


抽象艺术的意义
进、 运动而发 生变化 , 线 条的终止往往 也意味着生命 的终结 。
当然如果无法通过线条也表现 出运动的感觉 ,当然也就无 法
西方油画艺术历来受到人么 的推崇 ,很多著名 的画家留
式, 它与 传统 的绘 画方 式有 着极 大的 差异 , 是 画 家表 达 内心 世界 的重要 手段 。本 文就 油 画艺术 中的抽 象艺术 及形 式 关进 行 了
简单的 分析 。 关 键词 : 抽 象艺术 ; 油画 ; 形式 美
中图分类 号 : J 2 1 3
文献 标识 码 : A

艺术作品中的抽象表现

艺术作品中的抽象表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手段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观者的媒介。

其中,抽象表现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具象表现相对。

抽象表现主要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的精细调配与组合,来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

抽象表现首先要处理的是形式,艺术家脱离具体事物的形态,通过大胆的简化、放大、变形和夸张等手法,将事物的本质抽离出来。

通过剥离形象的表面,艺术家将观者从具体的细节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更道地地感受到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在抽象表现中,颜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出截然不同的情绪和意义。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配颜色的明暗、饱和度、纯度等参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

比如,红色通常被用来表达激情和力量,蓝色则常被用来表达冷静和沉静。

艺术家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使观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除了颜色,线条也是抽象表现中常用的元素。

线条在艺术作品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如曲线、直线、粗线、细线等等。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复杂多变的视觉效果。

线条的方向、厚度和交叉点等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通过线条的精妙运用,艺术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颜色和线条,形状也是抽象表现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形状可以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随意的无规则图形。

形状的选择和放置方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结构和视觉效果。

艺术家可以通过形状的组合和变化,让观者体验到抽象表现所传达的视觉冲击力和纷繁复杂的情感。

总的来说,抽象表现是一种更加深入和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的精细处理和组合,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转化为独特的视觉语言,透过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

抽象表现不拘泥于具体事物的形态和细节,而是专注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本质。

在抽象表现的世界里,观者可以自由地感受和解读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举例论证艺术形式和内容关系及形式美创造法则

举例论证艺术形式和内容关系及形式美创造法则

举例论证艺术形式和内容关系及形式美创造法则
艺术形式和内容关系: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艺术形式是作品呈现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画面构图、线条、色彩、音乐旋律、戏剧表演等元素。

而艺术作品的内容则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内涵。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手段,也是内容的表现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以绘画作品为例,一幅画作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元素可以表现出画家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比如,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一幅画中,蓝色的天空和金色的星星构成了抽象的夜空,而画中的村庄、山峰和树木则被表现为旋转和扭曲的形式,这些形式元素与画中表现的主题——梵高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紧密相连。

形式美创造法则: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在形式上所呈现出美的感受和效果。

关于形式美的创造法则,有很多学者和艺术家进行了阐述。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 统一性: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是整体统一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使作品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

2. 纯粹性: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有杂质和混淆,使观众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纯粹美。

3. 秩序性: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律,使作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性。

4. 变化性: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有一定的变化和变化的节奏,使观众保持兴趣和动力。

5. 协调性: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与作品的内容相协调,使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总之,形式美的创造法则是为了使艺术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和感受,以达到作品的最高艺术价值。

抽象艺术的理解

抽象艺术的理解

抽象艺术的理解抽象艺术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摒弃了传统艺术中对于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而追求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抽象形式。

抽象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三个方面来探讨抽象艺术的理解。

一、历史背景抽象艺术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艺术家们开始反思传统艺术的局限性,他们渴望通过新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抽象艺术应运而生。

二、表现手法抽象艺术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形式的简化、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的组合。

艺术家通过将客观事物的形状、色彩和线条进行抽象化处理,使作品更加简洁、纯粹和直观。

形式的简化使观众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的运用则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线条的组合则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节奏和动态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三、艺术内涵抽象艺术的内涵是多样而丰富的,它可以表达艺术家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感悟。

抽象艺术强调的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而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

艺术家通过抽象的形式和符号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抽象艺术的内涵是开放的,它不局限于特定的主题或意义,而是给予观众更多的自由解读空间。

总结起来,抽象艺术是一种追求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形式的简化、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的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抽象艺术的内涵是多样而丰富的,它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抽象艺术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它是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的反思和创新。

抽象艺术的出现丰富了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体验和思考空间。

艺术美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形使构图显得很险峻。语言规

则有变化与统一,变化体现在

点线面的丰富运用,墨的干湿 浓淡,但统一在雄强豪壮的气
势中;对比和谐,对比在秃鹫
的动态、墨色强弱变化,苔点
的浓淡变化;节奏韵律,我们
顺着秃鹫的目光,色块的深浅
形成强弱、强弱的变化,有节
奏韵律之美。
……
说说下面几幅作品符合哪些形式美法则? 对 比 与 和 谐
当我们参观美术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些疑惑?
①究竟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 ②画的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会这么“有 名”? ③呀!这幅画得漂亮,太像了!而又为什么 没获奖呢? ④我啥也看不懂,这是艺术吗?
艺术美和形式美
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图片欣赏
湖水
彩虹
雨中荷叶
交警指挥交通
发展后的“形式美”
到了古西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 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均衡、 比例、对比、节奏、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形成 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
你喜欢哪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对比、讨论
摄影作品:真实的场景和人 物形象,分散、凌乱、主题 不突出。
水仙 潘天寿
《萨平妇女》 油画
达维特 1799年
比例与尺度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 的《萨平妇女》的构图,是
按黄金分割的比例去安排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马的历史故事:罗慕 洛初建罗马城时,城里妇女 非常少,大多数邻国的妇女 也不愿下嫁罗马城。为此, 罗慕洛设下圈套,劫走了邻 城萨平的妇女。后来萨平城 的人要夺回被劫的妇女,眼 看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这时, 已经在罗马城生下了孩子的 被劫的萨平妇女,为了不致 使自己的父兄和丈夫遭受牺 牲,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了这 场战争。

论形式美与艺术美艺术美和形式美

论形式美与艺术美艺术美和形式美

论形式美与艺术美艺术美和形式美美,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同的课题。

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地传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人们对美的概括与表达。

究竟什么是艺术美与形式美?本文从形式美的产生、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特征、形式美在设计艺术中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形式美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和具体的体现。

1 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概述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它决非纯粹自然的事物。

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使形式所涵盖的社会生活内容渐渐凝结在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及其组合规律上,事物的形式或美的形式就演变为独立存在的形式美。

失去了具体社会内容制约的形式美,比其他形态的美更富于表现性、装饰性、抽象性、单纯性和象征性。

形式美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的有规律的组合所表现出的美。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当这些质料以一定的规律组合,变形成了形式上的美。

这些规律包括了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人们认识到形式美的这种能够引起美感的特殊作用之后,就自觉地对美的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规律性的抽象概括,逐渐认识了形式美的法则,并依照这个法则进行美的创造,在自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形式美的法则的内容。

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

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

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认识,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情境。

形象性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

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各种美丽因素的融合,即艺术美包括它所再现的客体的美,也包括它所表现的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的美,即艺术家的思想、情操、理想所构成的美。

谈影像时代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美

谈影像时代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美

谈影像时代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美2019-09-13摘要:艺术作品的形式被认为是艺术表达的语⾔符号。

在绘画艺术中,通过对点、线、⾯、⾊彩以及构图等绘画形式在画⾯空间上的合乎规律的排列组合,从⽽使得主体产⽣审美冲动,这样的形式规律就被认为是形式美。

抽象绘画强调艺术由两部分构成:⼀是构图,⼆是形状,这两部分通过有序组合形成整体协调。

影像时代的形式美诉求在抽象绘画那⾥得到了极致的表达,但是依赖于抽象绘画本⾝则⽆法达到纯粹的美。

影像绘画在对完全抽象反思的同时,仍然坚持了形式美的道理,因此影像绘画从具象开始,然后依然⾛向了抽象。

关键词:形式美;…抽象绘画;影像时代艺术在起源上往往兼具实⽤性与审美愉悦,例如岩画就被认为是有着叙事、教育等实⽤性意义与审美意义。

然⽽,美是艺术的特殊的⽬的,如果放弃了美,艺术就不再是艺术了(宗⽩华,美学散步,上海⼈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进步就体现在提升审美意义⽽降低实⽤性意义的过程之中。

⼀、绘画作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于形式,这⼤概是东西⽅艺术理论家们的共同认识。

形式被认为是艺术表达的语⾔符号。

在绘画艺术中,通过对点、线、⾯、⾊彩以及构图等绘画形式在画⾯空间上的合乎规律的排列组合,从⽽使得主体产⽣审美冲动,这样的形式规律就被认为是形式美或者形式美法则。

西⽅艺术史上对形式美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将世界解释为数以及数的关系,甚⾄图形也被分解为数,诸如三⾓形数、正⽅形数,等等。

⽐例与和谐很⾃然地就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的形式原则。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柏拉图强调美在于普遍性与永恒性,提出形式美是绝对的,⽽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美不过是美的理念(形式美)的模仿和分有,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

柏拉图具体地说明了形式美在于图形的⼏何形状的美:“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数⼈所了解的关于动物或绘画的美,⽽是直线和圆以及⽤尺、规和矩做出直线和圆所形成的平⾯形和⽴体形。

形式美的表现手法

形式美的表现手法

形式美的表现手法
形式美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对称:对称是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通过在图像、建筑、音乐和文学中运用对称来创造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2. 比例:比例是指物体之间尺寸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比例来创造精准和协调的外观。

3. 曲线:曲线是一种柔和、优美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在图像、建筑和音乐中使用曲线来创造流动和柔美的感觉。

4. 对比:对比是一种用不同的元素或颜色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差
异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或创造视觉吸引力。

5. 抽象和具象: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是形式美的两个不同方向,通过使用抽象或具象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6. 装饰:装饰是一种用附加元素来增加物体色彩、质感和外观的表现手法。

在图像、建筑和音乐中,装饰可以帮助突出主题或创造独特的外观。

7. 色彩:色彩是形式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适当的颜色和色彩组合来创造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和情感表达。

8. 纹理和细节:纹理和细节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更加真实和丰富。

通过添加微小的纹理和细节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和品质感。

这些表现手法可以在图像、建筑、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广泛使用,以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式美。

艺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

艺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

艺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观点:1.形式美: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形式美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线条、色彩、比例、空间等。

艺术家通过对形式美的处理,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感受。

2.内容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也是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内容美可以是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情感、社会的现象,也可以是艺术家对抽象、哲学等思想的表达。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仅要有深度与内涵,还应该具有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和积极的道德观。

3.表现力: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也是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现力是指艺术作品通过表现手法和技巧,传递出来的情感、意境和冲击力。

艺术家通过声、色、光、影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4.审美体验:艺术美的最终评价是观众的审美体验。

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主观感受是决定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情感激发和思考,使观众得到审美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

总之,艺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形式美、内容美、表现力和审美体验。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该注重对这些构成要素的把握,以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和积极影响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一、抽象艺术的意义
西方油画艺术历来受到人么的推崇,很多著名的画家留下很多著名的油画作品,譬如《呐喊》、《蒙娜丽莎》等,已经成为了传世的不朽之作。

在这些著名的优化作品中,很多都使用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也包含了很多的流派,它摆脱了传统绘画仿自然的特点,是画家对生命的感悟及内心世界的表现,同时也是通过点、线条等来表现人生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抽象艺术中的点
在油画作品中,点是运用是相当广泛的。

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开始,当人们拿起调色板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点,这些点是最自然的,同时也是无规则的,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从其外表来看,点并不是特别的美,特别是我们从传统的角度来观察它,也使得它失去了更深层的含义。

当然这不是点符号本身的性质,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习惯造成的,在很多艺术作品中,点不但代表着开始,同时也意味着结束。

不过在现代很多艺术家手中,点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有其是在美感创作方面,比如点来升华为月亮,也可以拿来象征太阳,这仅仅是一些外向表现形式上的利用,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用,比如可以代表这排列、重叠等等。

即使在同一作品中,点也可以表现出不一样的感情,比如冷热区别,平稳与强烈之别等等。

特别是对于点来说,其形状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固定的,这就给了更深的艺术挖掘潜力。

就像路边的一块小石头,在绘画艺术家的眼中,它可以是富有生命的的一切初始的原点,这些点可以成为一群孩子,有的在沉睡、有的在远眺、有的在凝望,这些感情的升华都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点在无色系的黑白作品中,清新明亮,对比强烈;点在独立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形状不同,表现出美的成份也不一样。

大致有鲜明的、隐匿的、温和的、强烈的、冷的、热的之分。

有些人把点看成是:一个小圆圈。

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面。

就点的形式而言,在什么情况下是点,不是面;在什么情况下是面,不是点,放在作品中,就不难理解了。

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它独立地表现了自己的轮廓,说明本身意思,它就是点。

三、抽象艺术中的线
点成线,可以说线条是一切生命的运动轨迹,由于不同的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的线条,因此可以说线条也就表现了不一样的生命。

在油画艺术中,生命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线条的前进、运动而发生变化,线条的终止往往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当然如果无法通过线条也表现出运动的感觉,当然也就无法表现出其所具有的美感。

比如在毕加索的《弗拉芒
的肖像》中就充分的利用了美丽的线条,在这一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油画艺术的美感,如果缺少了这些线条,那么一切美感自然也就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线条就是构成油画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既简单又直接,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因此它的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在油画作品中,线条不仅仅可以用来作为塑形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其表现出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更能够记录画家内心的情感历程,是画家内心对世界的一种外在表现和情绪反映。

四、抽象艺术中的面
抽象艺术中面的美感来源于色彩,色彩的浓淡、色差、隐艳以及面的大小都成为了美感的来源。

在不同的作品其具体的表现也有着差异,因此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有所差异。

标准的画面应当是方形的,在黑白色的画面中是没有冷暖之分的,这个时候所表现的情感应当是重力的,伴随着色彩的加入,作品中也就有了感情的升华,并出现了冷暖的变化。

线与面的结合,面的边缘加入线条使得油画变的更具活泼、秀丽的感觉。

而如果将面涂成黑色,优惠给人以稳重的美感。

面的选择要根据写生的实际景色来定。

它是画面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面对一个大树为主的风景写生,人的视觉会自觉地抬起头,由上至下地观察。

这种看法,决定了画面是竖幅的。

客观物象决定了画面的形状。

当我们行走在山河之间或大沙漠中。

视野是开阔的,人们会自觉地左右观看。

客观物象决定了面的形状为横幅,同时这也是简单的构图。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油画艺术中的抽象美其实是时空物观念下的画面的形变美,抽象艺术的美也正是通过点、线、面三者的完美结合来达到的。

在对油画抽象艺术中的点、线、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训练,实践是最好的导师,因此只有不停的动手,才能将美感完美的发挥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