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系列
![数学趣味故事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29348b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0.png)
数学趣味故事系列故事一:小猫的藏匿之谜有一天,小猫在花园里追逐着一只蝴蝶,突然躲进了一个神秘的迷宫里。
小猫发现迷宫中有许多门,每个门上都有一个数字。
小猫也看到了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只有能被3整除的数字对应的门才能通往出口。
”小猫心想,我要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门呢?小猫回忆起数学课上学的知识,想到了一种方法。
他开始检查一个个门上的数字,判断它们是否能被3整除。
如果能整除,他就选择该门;如果不能整除,他就继续检查下一个门。
经过一番努力,小猫终于找到了能通往出口的门。
他高兴地跳了出来,又重新回到了花园里,继续追逐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猫利用数学知识判断门上的数字是否能被3整除,成功找到了通往出口的门。
我们也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故事二:奇妙的魔方一天,小明收到了一款奇妙的魔方。
这个魔方有6个面,每个面上都有9个小格子。
小明对解这个魔方充满了好奇,但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小明决定先观察一下魔方。
他发现,魔方每个面上的小格子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每个面上的颜色都是相同的。
他还注意到,魔方上有一些面是相邻的,可以沿着边缘进行旋转。
于是,小明开始进行试验。
小明先试着转动一条边缘上的小格子,然后他继续转动其他的小格子。
就这样,他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成功解开了魔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中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小明通过观察和试验,运用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开了魔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一些困难和挑战。
故事三:奇妙的金字塔一天,小玲在沙滩上建了一座金字塔。
她用沙子堆砌而成,金字塔共有5层,每层上的沙子颗数分别是1颗、3颗、5颗、7颗和9颗。
小玲非常喜欢这座金字塔,但她却不知道金字塔中的沙子一共有多少颗。
小玲回忆起数学课上学的知识,想到了一种方法。
她发现金字塔内每一层的沙子颗数都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4篇)
![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e8f57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b.png)
简短趣味数学小故事〔4篇〕数学趣味小故事篇一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方,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
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
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
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数学趣味小故事大家都看懂了么?小朋友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课本的知识,也要学会做人的道理。
希望这那么小故事能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数学的趣味小故事篇二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答复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趣味小故事篇三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https://img.taocdn.com/s3/m/cd4c0a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8.png)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小明非常喜欢数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题上。
他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大游戏,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
小明决定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小明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热爱数学的人。
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人在背公式,有的人在做题目。
小明也拿出了自己的试卷,开始认真地做题。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几何的。
题目说:“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把它的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小明想了一下,然后用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图。
他发现,把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之后,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相等的时候的平方,所以只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平方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代数的。
题目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0,它们的差是4。
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有点难度,但他还是努力地想了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两个数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了一个方程组:x + y = 10 和 x y = 4。
他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最后得出了x=7和y=3这两个答案。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概率的。
题目说:“在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绿球,你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请问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红球明显比绿球多嘛!所以他很快就算出了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
就这样,小明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每解决一个难题,他都会感到一阵成就感。
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5094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d.png)
数学趣味故事大全
1、穿越时空的数学家
有一个叫做约翰·史密斯的数学家,他有一个奇特的能力,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一天,他来到一个学校,要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数学家,他可以穿越时空,去看未来的事情。
他穿越到了1000年后,发现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数字:7。
他问自己:为什么只剩下7?”
最后,约翰·史密斯解释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未来的世界只有7个数字:0、1、2、3、4、5、6,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进制’数字系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来的世界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数学的基本原理是永恒不变的。
2、三个朋友的故事
有三个朋友,他们叫做小明、小红和小刚。
他们经常一起玩,有时也会一起学习。
有一天,他们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想要用数学来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三个人怎么才能公平分配一块蛋糕?
小明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三等份,每个人分一份就行了。
”
小红不服气,说:“不,我们应该把蛋糕分成六等份,每个人分两份。
”
小刚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分三份。
”
最后,三个朋友都同意小刚的方案,把蛋糕分成九等份,每个人都分到了三份,大家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数学趣味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e5be27a7fd5360cbb1adb03.png)
5、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 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 18元,售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 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 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 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 轻人79元。 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 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 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 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
趣味数学故事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 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 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 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 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
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 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 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 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现有一条河,共有八个人要过河,分
别是爸爸,妈妈,两个儿子,两个女 儿,一个警察,一个犯人。现有一条 木伐,一次最多载两个人,在这八人 中,有爸妈警察会开船,即这个船上 必须有爸妈,警察三个中的一个,船 才会开动。船过去无法自动回来。并 且要避免以下三件事发生,1警察不在 犯人会伤害一家六口。2爸爸不在,妈 妈会伤害儿子。3妈妈不在,爸爸会伤 害女儿。应当如何过河?
十六、车上的乘客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4名乘客,从起 点站开出,到达第一站时,有8人 下车,2人上车;到第二站时,有9 人下车,3人上车;到第三站时, 有5人下车,3人上车。小朋友们, 你知道这个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乘客 吗?
3..有口井
7 米深 有个 蜗牛从井底往上爬 白 天爬 3 米 晚上往下坠 2 米 问蜗牛几天能从 井里爬出来?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
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 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 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 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 回家几根,这时,吃了 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 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 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 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 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 剩25根到家。
数学趣味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56889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c.png)
数学趣味故事在数学教育中,趣味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体验。
故事一,小猫咪的算术天赋。
从前,有一只名叫小花的小猫咪,她有着惊人的算术天赋。
有一天,小花的主人拿出了一组数字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数字,主人想考考小花的算术能力。
主人随机挑选了几张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小花,“小花,这些数字分别是2、3、5、7、9,请你告诉我这些数字的和是多少?”小花立刻用她的爪子在地上算了起来,然后高兴地喵喵叫了起来,“这些数字的和是26!”主人惊讶地看着小花,没想到她的算术能力如此出色。
故事二,勇敢的几何小精灵。
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住着一群勇敢的几何小精灵。
他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形状构成的世界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冒险。
有一天,几何小精灵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一条河流将他们的家园分成了两半,他们需要找到一条最短的桥来连接两岸。
于是,几何小精灵们开始动脑筋,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了最短的桥的长度,并成功地将两岸连接了起来。
故事三,神奇的数字魔法。
在一个神秘的魔法学校里,有一位数学魔法师,他能够用数字进行各种神奇的变化。
一天,数学魔法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数字魔法,他让学生们随意选择一个数字,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变换,最后得到的结果总是出乎意料的神奇。
通过这个数字魔法,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魅力。
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尝试用故事来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趣味数学故事3篇
![趣味数学故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b65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c.png)
趣味数学故事第一篇:玩具车的奇妙旅程有一天,小明玩着他的小玩具车,突然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111。
他不禁想起了数学老师在课上讲的数学趣味故事。
据说在一个无限大的数字串中,有一个神奇的数字,它只由数字1组成,这个数字被称为“魔幻数字111”。
在这个数字串中,魔幻数字111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但是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当我们把这个数字串从左到右排列起来,每11个数字为一组,我们会发现,在所有的组中,有且仅有一组由11个魔幻数字111组成。
小明心中燃起了一股好奇心,他决定让他的小玩具车去寻找这个神奇的数字串。
于是他把小玩具车放在了数字串的第一个位置,让它随着数字串向右移动。
小明想让小玩具车找到第一个魔幻数字111出现的位置,并沿着数字串顺藤摸瓜地找下去。
小玩具车一边开着,一边细心观察着数字串。
很快,它发现了一个由11个1组成的数字串,正是这个神奇的魔幻数字111!小玩具车兴奋地驶向下一个位置,却发现接下来的数字串不是魔幻数字111,他沮丧地停了下来。
小明看到了这个情景,他告诉小玩具车在下一个数字串中继续找,直到找到下一个魔幻数字111的位置。
小玩具车又开始了它的旅程,它一边开着,一边记录着自己的行程,直到找到了下一个魔幻数字111。
小明发现,在这个数字串中魔幻数字111出现的数量和之前的数字串一样多,但是位置却不同。
他想知道在这个数字串中符合要求的11个数字是哪一个,于是他思考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后,小明和小玩具车一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在一个数字串中,前后两个符合要求的11个数字,它们的位置差是一个定值。
这个定值就是魔幻数字111在数字串中的出现次数减1。
于是小明和小玩具车一起惊叹,原来找到魔幻数字111不仅是一场旅程,更是一次数学探险。
第二篇: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小明在课上学到了一个神奇的数列,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数列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第二个数也是1,接下来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也就是说,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是:1,1,2,3,5,8,13,21,……小明心中满怀好奇,他决定研究一下这个神奇的数列。
趣味数学故事20个
![趣味数学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e0cf8474f705cc17552709ac.png)
趣味数学故事20个趣味数学故事20个趣味数学故事(1)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2)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
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狗。
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
问人数、犬价各几何?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5文,还差90文;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
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45=2,狗的价钱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
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事(3)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三篇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f3e5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c.png)
第一篇怎么少了一只动物今天的天气可真好,9只小动物带香吃的玩的高高兴兴地结伴到山上的绿地去玩。
爬了一会儿,作为领队的小狗汪汪队长转过身来清点只数,可是数米数去,只数到8只小动物。
“莫非路上走失了哪只小动物?,小狗吓出一阵冷汗,连忙追问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谁在半路给落下了?”“我一直走在最后,没又看到谁停下来休息呀!会不会你数错了,还是让我来数一数吧。
”小猪呼噌觉得不可能,“1、2、3、4、5、6、7、8,咦,真的只有8只!”小猴机灵听到大家的嚷嚷声,看了看排成一队的小动物,笑着对着小猪说:“小猪呼噌,你站出来再数数看!”小猪又数了数,挠了挠腮,迷惑地说:“还是只有8只呀!到底少了谁呢?”“你自己有没有数进去呢?”小猴机灵提酲道。
“对了,我怎么把我自己给忘了呢!再加上我只小动物吗!”小猪和小狗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小猴叮嘱大家:以后数数时,千万不要把自己为你也是其中的一员嘛!”第二篇你能找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世界上有许多无法数得清个数的东西,除了星星、还有树叶,你能数清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片树叶吗?或者你能数得清一棵大树上有多少片叶子吗?是的,数不清,那么在这么多的树叶中,有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呢?让我们找来两片你认为完全相同的树叶来仔细对比一下吧。
不要忘记,要从树叶的品种、大小、形状、颜色还有纹理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哦!其实想找品种、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的两片树叶并不难,但是找两片纹理一模一样的叶子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找来尺子和量角器等工具,量一量每片叶子上有多少根粗细不同的叶脉?每根叶脉的长短、叶脉与叶脉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夹角都一样吗?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把选好的两片树叶按照形状重叠起来,仔细观察,它们是否真的完全相同。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来讲,世界上根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第三篇“千克”与“克”的争吵单位王国里一直都是一片安宁与祥和的景象。
但是,这天一阵争吵声打破了这片安宁与祥和。
哦,原来是质量城堡里的“千克”和“克”俩兄弟在争吵。
趣味数字小故事(精选26篇)
![趣味数字小故事(精选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24d8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2.png)
趣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趣味数字小故事(精选2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趣味数学小故事11、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齐把帽子捞上来的?2、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
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后爬了5米,蜗牛个性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最后爬上了井台。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3、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
趣味数学故事20个
![趣味数学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21cfe43daef5ef7bb0d3cba.png)
趣味数学故事20 个趣味数学故事20 个趣味数学故事(1)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 “我只是发现 1 和10 的和是11、2 和9 的和也是11、3 和8的和也是11、4和7 的和也是11、5和 6 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2)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
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狗。
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
问人数、犬价各几何?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 5 文,还差90 文;每人出50 文,刚好够了。
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 5 文,第二次改成出50 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詔5=2,狗的价钱是50X2=100(文)。
答案是: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 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
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事(3)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 5 升和 6 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精选32篇)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精选3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0e957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2.png)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精选32篇)一起来看看吧!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1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粗心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2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
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
兵兵始终匀速前进。
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
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
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有趣味的数学小故事3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
咱们家只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
”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伤心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这里路过,轻轻松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这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趣味数学故事30个
![趣味数学故事3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f1a6e9a76eeaeaad0f33035.png)
趣味数学故事30个趣味数学故事(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联盟一号今日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趣味数学故事(二):数字趣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必须要中.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xx的艰辛与刻苦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趣味数学故事(三):数学天才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教师教完加法后,因为教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教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必须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先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明白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所以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趣味数学故事(四):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数学趣味故事6则
![数学趣味故事6则](https://img.taocdn.com/s3/m/ad1370693968011ca3009178.png)
数学趣味故事6则数学是什么,远远比数学怎么学更加严重。
只有确凿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才能有用地学习。
我们知道数学有三大特性,即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一方面我们必须从数学三大特性的高度理性地认识数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数学的特点有着更详尽、更新鲜、更有意蕴的理解。
于是我们选取了一组关于数学的精致而有意蕴的故事,期望借助数学故事显露地感悟数学的真谛。
故事一:烧水的问题有好事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被提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追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这时被提问者很有信心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但是提问者说:“物理学家通常都这么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声称已把后一问题转化成先前的问题。
”感悟:数学家“倒去壶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举,故事的编创者不是要我们去“倒去壶中的水”,而是引导我们感悟数学家独到的思维方式──转化。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把繁复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详尽的问题。
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维状态,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
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出问题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问题转化成与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应贯穿在我们数学教与学的始终。
故事二:两只羊的描述草地上有两只羊,在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看来却有例外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是他们的的描述。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1=2。
”感悟:从故事中例外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数学高度抽象性的体现。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7fee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8.png)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蒲丰试验】一天, 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 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 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 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 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 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 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篇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 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 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 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 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 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 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 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 再进行计算, 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 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篇三: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 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 差之毫厘, 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 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
两星期后, 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 款数是63440美元。
她看到偌大的数字, 不禁大惊失色, 骇得心脏病猝发, 倒地身亡。
后来, 有人向医院一核对, 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 实际上只需要付63。
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 竟要了一条人命。
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 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篇四: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 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 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 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086253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e.png)
趣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小故事(通用33篇)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趣味和魅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故事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趣味数学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1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
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
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2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3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数学趣味小故事大全]数学小故事大全5篇
![[数学趣味小故事大全]数学小故事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bcbed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1.png)
[数学趣味小故事大全]数学小故事大全5篇数学小故事大全篇(1):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妈妈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
”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
妈妈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了吗?妈妈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妈妈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
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
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
这时候妈妈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
妈妈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数学小故事大全篇(2):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趣味数学故事30个
![趣味数学故事30个](https://img.taocdn.com/s3/m/423f7de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a.png)
趣味数学故事30个趣味数学故事(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XXX 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XXX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XXX镇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研究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联盟一号今日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XXX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趣味数学故事(二):数字趣联宋代大诗人XXX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XXX 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XXX,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必须要中.考官与XXX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xx的艰辛与刻苦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趣味数学故事(三):数学天才高斯XXX的时候,有一次在教师教完加法后,因为教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教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必需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托言进来时,却被XXX叫住了。
本来呀,XXX曾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明白他是若何算的吗?XXX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XXX的研究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所以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趣味数学故事(四):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青的小伙子。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_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_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efaf8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c.png)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_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一)孙悟空巧解比例话说唐僧和三个徒弟为普渡众生去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困难重重,关卡层层,是常人很难办到的。
师徒四人走了一天,觉得累了,便休息一下。
八戒把钉耙一丢,倒地便睡,唐僧与沙僧打坐,悟空舞动金箍棒。
只见悟空一声“变”,金箍棒由原来的“绣花针”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大柱子”。
悟空叫道:“八戒,你猜我的金箍棒现在有多长”八戒懒懒地说:“能有多长,不过10米罢了。
”悟空说:“俺这金箍棒可神了,5秒能变10米。
”“那25秒能变15米”的八戒随口说道。
沙僧说:“这肯定算错了,5秒比10米小,25秒比15米大……”八戒说:“扯淡,这个理由一点也不充分。
”悟空说:“那我就说说理由,让你们心服口服。
”八戒说:“愿闻其详。
”悟空说:“用解比例的方法,设25秒能变某米,比例是5:10=25:某,5某=250,某=50,答案应该是50米啊!”“这……这……”八戒哑口无言,“还有一种方法”,沙僧补充道:“5秒能变10米,10÷5=2米,意思是1秒能变2米长,25秒就能变25某2=50米长。
”八戒如醍醐灌顶,连连称是。
唐僧在一旁听着,说道:“你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解开了这道题。
凡事要深思熟虑,八戒,你以后可不能瞎掰了,要用理由说明问题。
”“一定,一定,徒儿谨记师父教诲,今后要学好数学……”哈哈哈,师徒四人伴着笑声又启程了。
短小的趣味数学故事(二)两个统计小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二战期间,并且都是盟军方面机智的统计学家,数学在二战期间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说的是统计。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地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求助于统计学家。
关于数学的简短小故事通用10篇
![关于数学的简短小故事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743ac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b.png)
关于数学的简短小故事通用10篇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数学故事杯子里的互质数从前,在匈牙利,有一个叫埃杜斯的数学家。
他听人说,有个叫波沙的12岁男孩,非常聪明,特别能解数学题。
埃杜斯就想,应该去考考他,看看这个小孩是不是真的像别人说的那么聪明。
埃杜斯就找到了波沙的家,见到了小波沙。
波沙家的人热情款待了他。
他向波沙提了一个问题:从1、2、3直到100,随便取出51个数,至少有两个是互质数的,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什么是互质数呢?比如说,2和7,它们之间没有公约数,我们就称它们为互质数。
波沙想了一会儿,就知道这个体该怎么解了。
只见他把爸爸、妈妈和埃杜斯先生面前的杯子都拿到自己的面前,说:先生,比如说这几只杯子是50个。
我把1和2这两个数放进第一个杯子,把3和4这两个数放进第二个杯子,这样两个两个地往杯子里放,最后把99和100两个数放进第50个杯子,我这样放可以吧?埃杜斯先生点点头。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杯子里的互质数》:小波沙又说:因为你刚才说,要从里面挑出51个数,所以至少有一只杯子里的数全被我挑走,而连续两个自然数,当然就会互质了!埃杜斯先生问:你为什么这么说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会互质呢?波沙说:如果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个是a,一个是b,他们如果不互质,那么他们俩就必然有大于1的公约数c,那么c一定是b-a的约数。
可是b-a又等于1,不可能有大于1的约数。
既然不可能,那就说明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的!埃杜斯先生感叹地说:你答得真好啊!数学小故事篇二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
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
兵兵始终匀速前进。
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
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三代数学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不过它最早的源头是阿拉伯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数学故事mathabc 整理1、蝴蝶效应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
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後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後续结果。
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
在一小时後,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
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後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
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
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阿草的葫芦(下册)——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
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
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生活时报)3、麦比乌斯带每一张纸均有两个面和封闭曲线状的棱(edge),如果有一张纸它有一条棱而且只有一个面,使得一只蚂蚁能够不越过棱就可从纸上的任何一点到达其他任何一点,这有可能吗?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
这是德国数学家麦比乌斯(M?bius.A.F 1790-1868)在1858年发现的,自此以後那种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麦比乌斯带。
有了这种玩具使得一支数学的分支拓朴学得以蓬勃发展。
4、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
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5、火柴游戏一个最普通的火柴游戏就是两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於桌上,两人轮流取,每次所取的数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规定取走最後一根火柴者获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则如何玩才可致胜?例如:桌面上有n=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甲先取,则甲应如何取才能致胜?为了要取得最後一根,甲必须最後留下零根火柴给乙,故在最後一步之前的轮取中,甲不能留下1根或2根或3根,否则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获胜。
如果留下4根,则乙不能全取,则不管乙取几根(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火柴而赢了游戏。
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让乙去取,则无论乙如何取,甲都可使这一次轮取後留下4根火柴,最後也一定是甲获胜。
由上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数为4﹑8﹑12﹑16...等让乙去取,则甲必稳操胜券。
因此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5,则甲应取3根。
(∵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8呢?则甲应先取2根(∵18-2=16)。
规则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为1至4根,则又如何致胜?原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须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
通则: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则甲每次取後所留的火柴数目必须为k+1之倍数。
规则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不是连续的数,而是一些不连续的数,如1﹑3﹑7,则又该如何玩法?分析:1﹑3﹑7均为奇数,由於目标为0,而0为偶数,所以先取者甲,须使桌上的火柴数为偶数,因为乙在偶数的火柴数中,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後获得0,但假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甲必赢,因为甲对於火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制的。
因为〔偶-奇=奇,奇-奇=偶〕,所以每次取後,桌上的火柴数奇偶相反。
若开始时是奇数,如17,甲先取,则不论甲取多少(1或3或7),剩下的便是偶数,乙随後又把偶数变成奇数,甲又把奇数回覆到偶数,最後甲是注定为赢家;反之,若开始时为偶数,则甲注定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局为偶数,则先取者会输。
规则四: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是1或4(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分析:如前规则二,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则甲必胜。
此外,若甲留给乙取的火柴数为5之倍数加2时,甲也可赢得游戏,因为玩的时候可以控制每轮所取的火柴数为5(若乙取1,甲则取4;若乙取4,则甲取1),最後剩下2根,那时乙只能取1,甲便可取得最後一根而获胜。
通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数为5之倍数或5的倍数加2。
6、韩信点兵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
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後再加3,得9948(人)。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
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着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着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後,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数学确实是一门令人头疼的学问,因为它太严谨太精妙,是人类的头脑体操。
有一句著名的话是大家所共知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之王,而数论是国王头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是王冠顶上最耀眼的宝石。
”这句话虽然是一个数学家说的,但是数学确实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之父,这个大家都应该理解的。
算出来的海王星举个例子吧,海王星这颗行星被称之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最早被人们所知不是因为被观察到,而是计算出来的。
当那封著名的信摆在皇家天文观测站站长的案头的时候,简单的字句诠释了数学的优美与伟大:“尊敬的先生,请您把望远镜于XXXXXXX(以上为时间段)对准天野的XXXXX(以上为度)你将发现一颗以前从未观测到的行星”。
Google的招聘题目我们继续回到刚才那句名言,数论为什么被称做国王的王冠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数学基本上所有未攻克的难题都与数论有关。
数论一道,一般认为起源于毕格达拉斯学派。
至于是什么是数论呢,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谈论数学、讨论数字,对数字进行研究和讨论。
也许大家会觉得奇怪:数字有什么好讨论的?那么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哈,作答时间一分钟:十位数里最大的素数是什么?就是十亿单位的,不是两位数。
这个问题是google公司的招聘广告,树立在硅谷的入口,只有懂得这个数论问题,才有资格进入google 公司的面试。
忘记素数是什么的最好去复习下,因为数论现在的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在素数上。
不过今天主要还是讲趣味性的东西,我相信google公司的职位还是很吸引人的吧,所以我建议大家研习数论。
不存在的0数论的基础首先是数字,在各个文明间的流传史完全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书。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答案,只是当一个趣事来讲,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文明都使用过不同的进位制,而他们不约而同的最后选择了十进制为最后的进制—冥冥之中似乎有不可知的力量在推行十进制的十个数字里。
有一个数字的出现要比其他九个数字晚几千甚至上万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5%爱情:0)bingo~在中国最早0是用空格来表示的,但是人们发现算筹计算时,没有0会导致很多误操作,慢慢的才用方块来代替原来的空格。
而直到今天罗马数字也没有0这个数字的存在。
为什么算盘有不用的珠子?再将一个与进制有关的其他的趣闻吧。
大家用过算盘吧,请问谁知道为什么上档和下档各有一颗不用的珠子?而且这个问题也许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大家学会后可以去炫耀哦:)其实,算盘最早发明的时候,是用于16进制的,这下大家明白了吧?上档2颗珠子加下档5颗刚好组成了16进制的基数1-F。
(5%爱情:7颗就是16进制了?) 对啊,上档的每颗是代表5的,上面是代表10下面代表5,加起来就是15。
而用于十进制,上面5下面4,加起来是9。
当然现在也有改良的上1下4的,但是古制算盘是用于16进制的。
中西数学差异--勾股真的应该叫勾股定理?(何欲玄:我想问一下,中国古代数学和西方古代数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个问题研究起来很大,就我个人认为,中国数学更注重实用,而西方数学更注重于总结规律。
我们下面讲的这个问题,可能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数学与西方数学的差异。
“勾三股四弦必五”这句话在周礼里就出现了,所以我们管毕格达拉斯定理叫勾股定理。
但实际上我认为还是按国际公开叫法比较好,因为中国人只是发现345 等几组勾股数,而没有发现真正的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