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10大救命穴位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88个精选穴专穴专用(高清配图)
88个精选穴,专穴专用!(高清配图)【只需500元费用】学习内容:乳腺增生症、皮肤病、前列腺病特色疗法、鼻炎、火针.美容针、特色美容技术!《点击查看详情》全身穴位众多,仅经穴就有360多个。
综观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极少;而一病对应的最有效的穴位,却比比皆是。
专穴专用,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超实用的88个救命穴超清晰对照图,赶紧收藏了!1、救命穴——人中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2、万能穴——合谷合谷穴:此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之所以成为万能穴,是因为它的作用十分多,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发热、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等病症。
3、长寿穴、强胃穴——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4、消气穴——太冲太冲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5、瘫痪穴、高血脂穴——环跳环跳:在臀外下部,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6、腰痛穴——飞扬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
7、疏筋穴——阳陵泉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9、补肾穴——太溪太溪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0、止痛、冠心血管穴、心肌梗塞穴、发热穴——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
11、补血穴、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12、止咳穴——尺泽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3、皮肤病穴、治痘穴——曲池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14、消炎穴——商丘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15、耳鸣穴——少海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1 正会穴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流鼻血
2 州圆、州崙、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
3 上瘤穴治疗脑瘤(特效)脑瘤
4 上瘤穴治疗脑癌(奇效)脑癌
5 灵骨穴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奇效)。
肺癌、肺气肿、肺积水
6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
7 耳圆穴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
8 灵骨穴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
经痛
9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
10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
人体穴位位置及作用
人体穴位位置及作用之勘阻及广创作1、百会穴(虚可补,实可泻) 可快速缓解头痛,痛晕.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昏迷不醒。
2、神庭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
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
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
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
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昏迷不醒。
8、风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
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位置:喉结旁开寸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1、膻中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
气会膻中心包募穴。
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
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
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
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穴位图人体的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人体上特定位置的一些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是一张常用的人体穴位图,图中标示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它们对应的功能主治。
头部穴位•百会穴(Bai Hui):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后发际正中点,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眩晕等症状。
•印堂穴(Yin Tang):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面部穴位•迎香穴(Ying Xiang):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可以缓解鼻塞、鼻窦炎等鼻部问题。
•四白穴(Si Bai):位于面部侧线与头骨上缘的交点,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痤疮等问题。
上肢穴位•曲池穴(Qu Chi):位于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问题。
•内关穴(Nei Guan):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横纹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躯干穴位•涌泉穴(Yong Quan):位于足底正中线最后一个趾骨之下的凹陷处,可以帮助入眠、缓解焦虑等。
•气海穴(Qi Hai):位于脐中下方1.5寸,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Zu San Li):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边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太冲穴(Tai Chong):位于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穴位的功能主治•百会穴: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头晕等。
•印堂穴:平衡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
•迎香穴:通鼻窦、缓解鼻塞、鼻炎、鼻窦炎等问题。
•四白穴:缓解面部疼痛、口腔溃疡、痤疮等。
•曲池穴: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
•内关穴: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涌泉穴:帮助入睡、缓解焦虑、失眠、健脑。
•气海穴: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胃胀等问题。
•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等。
•太冲穴:缓解失眠、焦虑、月经不调等。
穴位急救小常识
穴位急救小常识穴位急救小常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疼痛、止血或者恢复意识的一种急救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穴位急救方法及其应用。
1. 穴位急救的原理穴位急救是基于中医学的理论,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缓解疼痛、止血或者恢复意识的效果。
这些穴位通常位于人体经络上,按压时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
2. 常见的穴位急救方法2.1 头部穴位急救2.1.1 太阳穴:位于太阳穴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轻揉或者按压太阳穴,可缓解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2.1.2 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两侧颈椎突起的凹陷处,用拇指按压风池穴,可缓解头痛、颈痛等症状。
2.2 胸部穴位急救2.2.1 心包经穴位:位于胸骨旁边的两侧,用手掌根部按压心包经穴位,可缓解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2.2.2 肺经穴位:位于胸骨下方,两侧乳房下方的凹陷处,用手掌根部按压肺经穴位,可缓解呼吸难点、哮喘等症状。
2.3 腹部穴位急救2.3.1 胃经穴位: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方一寸处,用手掌根部按压胃经穴位,可缓解胃痛、恶心等症状。
2.3.2 大肠经穴位: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下方一寸处,用手掌根部按压大肠经穴位,可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2.4 四肢穴位急救2.4.1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压合谷穴,可缓解头痛、牙痛等症状。
2.4.2 曲池穴:位于手臂外侧,肘关节外侧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曲池穴,可缓解肩痛、手臂酸痛等症状。
2.4.3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内侧的凹陷处,用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可缓解月经不调、腰痛等症状。
3. 穴位急救的注意事项3.1 按压力度:按压穴位时应适度用力,力度过大可能会造成伤害,力度过小则可能无效。
3.2 持续时间:按压穴位的时间普通为1-2分钟,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或者缩短。
3.3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穴位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在按压穴位时应根据个体的感受来调整力度。
人体重要穴位图及其作用
适用标准文案殊效穴位 :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拥有较高的防治成效,增强机体的防守能,关于白细胞拥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显然增添,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涨,对甲状腺机能拥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惹起血管缩短,重手法惹起血管扩充,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拥有显然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涨,能使血小板明显增添,拥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关于感染炎症的病人,拥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 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明显的降压成效,特别对缩短压最明显。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显然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加增快,③拥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添,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快速上涨,针刺能使痛阈显然高升,能促使神经重生,促使损害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惹起血管缩短反响,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使神经重生,促使受损害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显然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克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优秀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刻增强子宫缩短,且连续时间延伸,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关于膀胱张力拥有调理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抖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必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心脏病发作,这几个急救穴位能救命
心脏病发作,这几个急救穴位能救命心脏急救三穴心翳心闷心绞痛中冲至阳极泉急心脏病的发作,第一时间抢救非常重要。
因为有的心脏病的抢救往往就只有几分钟的机会,许多人就因为错失了这个抢救的机会而英年早逝。
特别是在旅途中、在工作场所、在运动中或者深夜时在家中,突然自觉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就要警惕是心脏发出的警告信号:① 心烦、心跳、心慌。
② 气短、全身没力、大口吸气。
③ 心翳、心闷、心绞痛。
在预感或发生心脏病以上症状时,身边没有医生又没有急救药,急救车又不能及时赶来,赶紧刺激中冲、至阳、极泉进行救急。
取穴1.中冲手中指指尖端中央距离指甲约一分处(1粒米大小)即是本穴。
取穴要诀:中指末端中冲生2.至阳:俯卧垂臂,于后正中线,在两肩胛骨的下缘连线中点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取穴要诀:第七胸椎棘突下3.极泉上肢外展平伸,两筋间凹陷中,腋窝中央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取穴要诀:极泉腋窝动脉牵操作在预感心脏病要发作或突发心脏病时:首先用自己左手拇指指甲或者借助工具重刺激左手中指端的中冲穴。
竖起右手中指用“七二三”(切7秒停2秒揉3秒)手法顶住左侧的极泉穴。
然后背部用健身球或杯盖或点穴工具或门框边顶住至阳穴。
1.用左手拇指指甲或借助工具重刺激左手中冲穴。
2.用右手拇指顶住左侧极泉穴。
借助工具或用门边框顶住至阳穴。
注意:(1)心脏病发作时,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往往出现全身没力的症状,这时最好教会身旁的亲朋好友,用心脏急救三穴进行急救措施。
(2)马上服用心脏急救药。
(3)视情况吩咐身边人打120电话,尽快请急救车到来送医院治疗。
上述三个穴位可以通过使用经络笔进行切、按。
通过专用经络笔的特定作用,在穴位上加以适度的手法,就能敏感地找出问题,并有治疗作用。
除了心脏急救外,经常使用经络笔刮一刮手掌、面部、身体能够疏通经络让你百病不侵。
保健刮法1.刮大拇指针对:咳嗽、胸闷、咽喉肿痛刮大拇指,当出现咳嗽、胸闷等情况时,可用经络笔刮大拇指外侧并往外拉。
人体108要害穴位名称及部位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 食指处。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
之间。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 侧凹陷处。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一胸椎棘 突之间。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 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 开三寸处。
人体
熟悉人体穴位对练武防身,学习点穴、打穴、解穴、擒拿、格斗、防卫自保 是一门必修知识。
头颈部
躯干部⑴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 寸。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 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 的中间。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
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 肌的后缘处。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
卜五分处。
19、哑门:在项后发际上五分,第
49、渊腋:在腋下二寸,乳头旁开四寸
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陷中。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
窝之中点处。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 分处。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 后方的凹陷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浮肋端之 中点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 对瞳孔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二寸、即剑突尖 下。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 寸 五分处。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二 寸五分处。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导读: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中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
要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
本文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重要养生穴位,平时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养生。
一、风池穴:明目醒脑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的位置: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
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二、中脘穴:养胃中脘穴的位置: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三、关元穴:补肾固元关元穴的位置: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四、内关穴:养护心脏内关穴的位置: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的作用: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的作用: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的作用: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的作用: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的作用: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的作用: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的作用: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的作用: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的作用: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的作用: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的作用: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的作用: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的作用: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的作用:治疗头痛内关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的作用: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劳宫穴的作用: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的作用:治疗腰背痛浮郄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的作用: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承山穴的作用: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的作用: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的作用: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的作用: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的作用:治疗脚痛仆参穴的作用: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的作用: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关键时候可救命的1分钟治病方法
关键时候可救命的1分钟治病方法按压穴位,就可以治病。
大家都收藏起来,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照着做~
1 一分钟止咳: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角孙穴一分钟,咳嗽立止。
2 一分钟止喘:用力按压太阳穴一分钟可以止喘,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压鱼际穴、太渊穴各一分钟喘即止。
3 一分钟降血压:取太阳穴上一指再后一指的地方,按压此点一分钟(用力),血压明显下降,若不降,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36圈,血压明显下降,这对于血压明显过高的人(血压200mmHg以上),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4 一分钟缓解心绞痛:按压左手中冲穴(中指尖)一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5 一分钟治心慌气短: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均可缓解心慌气短。
6 一分钟治打嗝: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攒竹穴一分钟,打嗝即止。
7 一分钟消气:按揉太冲穴到行间穴一分钟,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8 一分钟治失眠:用按摩棒用力按压风市穴一分钟即可产生睡意。
(若没有按摩棒,可用一截筷子代替)
9 一分钟治头痛: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头痛立止。
10 一分钟治腿抽筋:用力按压患侧承山穴一分钟即止。
11 一分钟止鼻出血:用按摩棒突然用力按压涌泉穴一分钟,出血即止。
12 一分钟止牙痛:按压合谷穴、肩井穴各30秒钟,牙痛即止。
7个急救穴位关键时可解痛或救命
7 个急救穴位关键时可解痛或救命生活中总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如家人、朋友突然休克、流鼻血、血压骤然升高等紧急身体状况,面对这些意外情况,真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解决。
毋需担忧,中医教你人体上的七大神奇点穴方法,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选择这些穴位,及时急救,缓解病情。
1、掐人中治昏厥人中穴。
(网络图片)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为急救昏厥休克要穴。
人们常说的“掐人中” ,就是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
位置是鼻子下面上唇正中央的那条沟。
人中,又名水沟,位于鼻柱下,属于督脉,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点处,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等功用。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
但掐人中或针刺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劳宫穴。
(网络图片)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这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3、止鼻血捏脚后跟当发生鼻出血,在无药、距离医院又远的情况下,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止血。
4、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三阴交穴。
(网络图片)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 3 寸处。
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
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
反覆按压揉 3 分钟至 5 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5、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至阳穴。
(网络图片)至阳穴位于第7 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
十大穴位
1、合谷:位置——合,汇也,聚也。
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
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
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功用——合谷能补能泻,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
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对感冒发烧、各种头痛、鼻炎、牙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
合谷穴还有补气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虚、脱证。
图片——2、内关:位置——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功用——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图片——3、风池:位置——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功用——“风为百病之长”,风池对于抵御和排出风寒外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治疗各种感冒、头痛、鼻塞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容易感冒的人经常揉按风池是预防感冒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图片——4.神阙:位置——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功用——神阙保健是防病养生的重中之重;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而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现代研究也表明,刺激神阙穴,可以很好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图片——5、气海、关元:位置——在小腹的正中线上,分别位于神阙下1.5寸和3寸的部位。
功用——气海、关元是元气的生发地,为强壮保健的要穴。
中医谚语说“生于丹田而死于命门”,就是强调保护元气对于防病养生的重要—图片——6、命门、肾俞:位置——命门在背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肾俞在命门两边旁开1.5寸的部位。
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
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一、尺泽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
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
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二、孔最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三、列缺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四、太渊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五、鱼际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六、少商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
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七、合谷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八、手三里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的故事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的故事
中医穴位名称背后常常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穴位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
1. 曲池穴(太阳三焦经):据说曲池穴位置在胸部,形如一片曲围的池塘。
中医认为,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肝气和胸气,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2. 血海穴(任脉):血海穴在经脉中位于下腹部,据说取名为血海是因为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治疗月经不调以及一些妇科疾病。
3. 阳陵泉穴(足阳明胃经):阳陵泉穴位于足部,据说得名于阳陵泉,古代传说阳陵泉是神仙洗涤的地方。
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胃痛、消化不良等胃病。
4. 大椎穴(督脉):大椎穴位于颈部,得名于椎骨的最高峰。
传说中,大椎穴是人体与天空相连的通道,可以调节自律神经,治疗一些头痛、失眠等症状。
5. 鱼腰穴(手太阳小肠经):鱼腰穴位于手腕背侧,形状像鱼腰。
据说取名为鱼腰是因为这个穴位可以治疗手指关节的疼痛,如食指关节痛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一方面是中医医者对于人体穴位深入研究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穴位名称。
虽然这些故事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但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这些穴位名称和其背后的故事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流传至今。
穴位归纳总结
穴位归纳总结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上特定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或缓解一些疾病。
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穴位的名称和作用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些穴位的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头部穴位1. 百会穴(Baihui Xue)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凹陷处,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2. 太阳穴(Taiyang Xue)太阳穴位于眼眶下方的颞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眼疾和面部神经痛等病症。
3. 额部太阳穴(Ebu Taiyang Xue)额部太阳穴位于人体前额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头晕和面部神经痛等疾病。
二、上肢穴位1. 内关穴(Neiguan Xue)内关穴位于手腕两根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心脏病、胃病和内分泌失调的重要穴位。
2. 鱼际穴(Yujii Xue)鱼际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方,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和关节炎等病症。
3. 少商穴(Shaoshang Xue)少商穴位于人体拇指甲根处,多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口腔溃疡和声音嘶哑等疾病。
三、胸腹穴位1. 心脉俞穴(Xinmai Yu Xue)心脉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常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症。
2. 胃俞穴(Weiyu Xue)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常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疾病。
3. 中枢俞穴(Zhongshu Yu Xue)中枢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能够调节脊柱相关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四、下肢穴位1. 阳陵泉穴(Yangling Quan Xue)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治疗足部肿痛和关节炎的重要穴位。
2. 三阴交穴(Sanyinjiao Xue)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常用于调节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3. 足三里穴(Zusanli Xue)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多用于治疗腹痛、腹泻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道医103条穴位快速治百病
道医103条穴位快速治百病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特效穴大集合
特效穴大集合 (上)特效穴大集合"特效穴荟萃":1: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
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成效。
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
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安康了。
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
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
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成效。
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
2:乳腺增生.肿块特效穴,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大肠腧周围〕,用酒精棉擦,皮肤颜色红色重的,用1.5寸针刺用力1分钟,刺骨膜,病症重的当时即效,疼痛大减,肿块变小,病症轻的,无疼或由小变没,需加中药配合。
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无准确的地方,因在它的1.5寸左右用酒精搽一片,最红的地方便是针的穴位,直刺应是髂骨上,我不知李柏松教师的八字治疗法,是偶尔发现并经常用,本不打算写出来,只因发了几个贴,斑竹不给加分,只好把最拿手的,最有效,而且自己发现的,3:头痛:压痛点的阳性率最高的部位有:肩胛内角区、肩胛岗下区、肩胛内缘区、锁骨下缘中点区、剑突区等。
或在"耳后三焦区〞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多为痉挛性结节或纤维〕。
4:颈推病:颈推病患者常在颈、背部〔多在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出现"党参把戏〞"花斑样变〞的反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不知的10大救命穴位
中医专家指出:穴位按摩是我国自古流传至今的治病要诀,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一、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
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
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二、气喘按揉膻中穴
人体约有360多个穴位,但常用的并不是很多,比较实用的、能应急的是几个固定的特殊穴位。
举例子来说,如果感觉胸闷、憋气,最容易产生反应的叫膻中穴。
膻中属于任脉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
如果有上述症状,膻中穴的痛感会非常强。
此时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后能够产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气的作用,可以达到宽胸理气的效果,缓解胸闷、哮喘等症状。
经常与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内关穴,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关穴位于前臂,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仰掌取穴。
也可以用来缓解中暑、晕车船。
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三、头痛按揉太阳穴
头痛有很多种原因,如果是神经性的偏头疼,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
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四、高血压按揉桥弓穴
高血压患者,有时候因为生气或者其他情绪不稳,血压会突然升高。
这时候,穴位按摩能起到快速缓解作用。
这个穴叫桥弓穴,位于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推拿这个穴位,能够使人的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具体做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自上而下地推按位于耳后到锁骨上窝处成一条线的桥弓穴(当头侧转时,从耳后到锁骨头有一条肌肉突出在颈侧,整条肌肉即是),一定要从上往下推,适当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桥弓穴时只能一侧一侧地进行,切不可两侧伴随推拿,因为双侧推拿会影响头部供血,刺激过强,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昏厥。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五、呕吐按揉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
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六、咳嗽按揉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
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
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
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
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
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
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
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七、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救命”穴位八、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此外,情绪方面的问题,穴位按摩也能适当缓解,比如紧张不安,可以按揉劳宫穴。
劳宫穴是调节自律神经的穴位,刺激这个穴位会缓解紧张。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八、痛经按揉十七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临床中,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
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疗效。
如果月经已至,则可在经期按摩“十七椎”穴。
“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称为“背部奇穴”,位于腰部的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寻找此穴时,可以用手压一压,如果有明显的痛感,就是找对了位置。
操作时,用拇指指关节加点力度,按揉该穴3~5分钟,感觉有轻微的痛感为度,不能只按,一定还要揉,才能让血脉畅通,疼痛才能缓解。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九、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
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
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不可不知的“救命”穴位十、颈部僵硬按揉肩井穴
现在有一种比较多发的头痛,叫颈性头痛,是由颈椎问题引起的,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痛。
这种头痛可以按揉肩井穴缓解。
位置在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按摩时,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
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