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困惑的思考与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激活创新思维,体验成功的愉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倡导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的同时,促使创新思维的萌发,完成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如欣赏器乐作品《梁祝》时,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形象,我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先从电脑的音色库中选择不同乐器的音色引导学生听辨,感受不同乐器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并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将画面动感地搬到屏幕上,让学生直接欣赏到乐队演奏乐曲的实况,了解乐队的乐器组合结构,乐器的现场演奏音色等,以此弥补以往只在想象中认识乐器的不足。又如《京剧欣赏》一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京剧的行当,脸谱,不同戏曲家的演唱风格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热情洋溢,对丰富的戏曲画面目不瑕接,认真聆听了不同剧种,不同行当的优美唱腔,而且欣赏了丰富多彩的戏曲服饰和夸张的人物脸谱,初步领略到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由”与“民主”?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但在观摩课中,我经常听到教师这样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大家跟着音乐随意地唱吧、跳吧”。于是看到学生有说有笑,满教室闹成一片,课堂几乎变成了散漫的“自由”课堂,学生表现浮躁和浅薄。表面上看教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发展。但我觉得:学生思维的解放在此只能表现为“自由”,而不是“自主”,他们只是在盲目的哄动中浪费时间,谈不上“体验”与“创新”。我个人认为,只有在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及学生自主意识的逐步培养中,“自主”才不是一句空话。象这样一味地听任学生“自由”发展,学生很难有长进。这种自由,与新课程倡导的“自由与民主”相距甚远。
综观上述种种现象,不禁使人困惑,让人担忧:新课程实施中,不少教师的创新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缺少实效。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关注学生
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育。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合作交流、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我倡导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提出适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应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一步步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向深入,启发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关注教师
1、转变观念
本人认为,教学中出现的种种误区是因为对新课标理解得不够全面造成的。综观有关新课程的理论根据、专家论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可改变目前的状况。
作为教师,我首先树立一个新的理念,即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不做课堂的“主宰”者,而担当学生的引路人。教学中,通过努力帮助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研究“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困惑的思考与分析
作者:时薛亚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85更新时间:2007-9-14 16:39:03
[摘要]新课程的颁布和实施,使音乐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出现了重体验、重创造的新局面,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和观念碰撞:为了体现新理念而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一律抛弃;为了突出某个维度目标而忽视另外维度目标。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就教学中几个感到困惑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的任务是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从而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基础。
那么我们的老师在课改中究竟是怎样实践,怎样探索的呢?
又如:《华夏古韵》中对古代乐器——古琴的介绍。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网页,链接相关的网站,设立自主学习的起点。上课时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并点击网站,自主地去了解古琴的构造,音色特点等知识,并欣赏有关古琴名曲。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古琴,还激发学生学习古代乐器的兴趣,利用网络自由地去了解编钟、古筝等其他的古代乐器。
首先,音乐课程的结合可以体现在音乐教学中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结合。如:演唱歌曲《青臧高原》时,引导学生伴随歌曲的演唱通过拍手、踏脚、摆肢体等律动动作来感受藏族歌舞的特点;或者请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风格特征即兴自编一些舞蹈动作,和老师一起载歌载舞。其次,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中虽然提倡软化学科边缘,有机地与其他学科交融,但也是以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以音乐学科为切入点的综合。如在教学《春之声》时,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聆听大自然的春天;通过欣赏《春晓》,感受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朗诵《春之声》的歌词;用歌曲表现春天;用舞蹈、肢体语言表现春天;用乐器演奏《春天来了》;鼓励学生自编音乐剧《春天的童话》等等。这些形式不仅以音乐为主体,符合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2、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1)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他们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学习的实情,教学中,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不排除适当的讲解、适时的引导。课堂上我常给学生留下发挥其个性的空间:如教学歌曲《青春舞曲》,在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分别根据旋律进行创编歌词、节奏和速度的创作活动,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通过上述创作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歌曲可以有很多创作手法,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多媒体运用的实效性?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但实践中却存在不少追求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教师用课前设计好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既定的教学流程上来,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中。课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参与的深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迎合着教师设置好的一副副画面、一个个程序、机械地学习。结果,学生探索、来自百度文库析、思考的时间完全被多媒体占有,他们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后想想,学生学会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显然,多媒体喧宾夺主虚化了音乐教学。
实践中,我还将知识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不同的反应,如:结合唱歌、欣赏、视唱练耳以及音乐知识的教学,有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曲子,然后由我弹给学生听。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创新,又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3)有效运用多媒体
如讲解非洲鼓的节奏时,我用非洲鼓敲击主要的节奏型,请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录像中周围的鼓手随意地敲击;在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练习(12345678)中,请学生选择想敲击成强拍的数字,选择一定的速度和一种肢体语言来表演。通过多种节奏敲打活动的参与练习,使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鼓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探索鼓的功能及其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一种压力,但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音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不刻意追求新的教学方式,抛开功利之心,乐于倾听、接纳学生的声音,让他们在师生“视界融合”的真情“对话”中放飞思想,动态地发展,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教学变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以其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确实,合理、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不断扩展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音乐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无论是何种媒体,它毕竟只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所以本人倡导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中,应把握好使用的“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简单明了地展示,适时运用,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使多媒体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可以如此“综合”吗?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有特色的音乐课例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疑惑:教学中,教师或引导学生探讨多彩的画面;或大谈民族风土人情;或做各种好玩的游戏;而真正聆听音乐、认真唱歌的时间和参与表现音乐作品的时间很少,对音乐内容的学习一带而过,和音乐相关或无关的内容却讲得淋漓尽致。如我曾听过的《鼓浪屿之波》一课:课上,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台湾的资料;然后给学生介绍台湾的历史、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整节课大部分时间讨论以上内容,只在下课前的一会儿粗略听了一遍歌曲即草草收场。这样的课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吗?还有,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以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场面中;接着以小组为单位,用各种手段创设春节的氛围:如演小品、写春联、剪窗花、放鞭炮、扭秧歌等等,热热闹闹,样样俱全,唯独没有音乐。看着这些,我不由发问:这是音乐课吗?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综合”吗?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困惑思考
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并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一时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撒满了每个角落;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的赞叹频频可见;学生或说、或唱、或跳、或演,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令人兴奋不已。却不知,这些热闹景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暗流:部分教师所谓的“创新”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盲目“追风”,讲究“时髦”,“人云亦云”,以至于让这些貌似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音乐教学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使音乐教学走入另一个极端,陷入“时髦”的误区。
(2)以音乐为本,倡导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就是说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中要体现音乐。我认为,改变单纯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教学结构,并不等于彻底抛弃学科的自身价值。怎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内的音乐性,而不至于偏离主题呢?我认为首先应意识到,虽然新课程提倡音乐本位现象的改革,但音乐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的。虽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我们要融合有度,否则就成了简单相加的“杂烩课”,应该融合有质,否则就会泯灭了音乐学科的本质与特性。因此,不管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应用哪些手段,其前提都应该致力于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即有的学生善于听,有的学生善于看,有的学生善于模仿;不同的学生,才艺不尽相同),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进行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安排,与学生在教学中平等地沟通,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向学生学习,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3)激趣搞活音乐知识的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为避免枯燥无味的款款而谈,我努力增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力求让学生知道、认识、能模仿。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倡导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的同时,促使创新思维的萌发,完成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如欣赏器乐作品《梁祝》时,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形象,我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先从电脑的音色库中选择不同乐器的音色引导学生听辨,感受不同乐器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并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将画面动感地搬到屏幕上,让学生直接欣赏到乐队演奏乐曲的实况,了解乐队的乐器组合结构,乐器的现场演奏音色等,以此弥补以往只在想象中认识乐器的不足。又如《京剧欣赏》一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京剧的行当,脸谱,不同戏曲家的演唱风格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热情洋溢,对丰富的戏曲画面目不瑕接,认真聆听了不同剧种,不同行当的优美唱腔,而且欣赏了丰富多彩的戏曲服饰和夸张的人物脸谱,初步领略到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由”与“民主”?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但在观摩课中,我经常听到教师这样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大家跟着音乐随意地唱吧、跳吧”。于是看到学生有说有笑,满教室闹成一片,课堂几乎变成了散漫的“自由”课堂,学生表现浮躁和浅薄。表面上看教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发展。但我觉得:学生思维的解放在此只能表现为“自由”,而不是“自主”,他们只是在盲目的哄动中浪费时间,谈不上“体验”与“创新”。我个人认为,只有在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及学生自主意识的逐步培养中,“自主”才不是一句空话。象这样一味地听任学生“自由”发展,学生很难有长进。这种自由,与新课程倡导的“自由与民主”相距甚远。
综观上述种种现象,不禁使人困惑,让人担忧:新课程实施中,不少教师的创新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缺少实效。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关注学生
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育。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合作交流、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我倡导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提出适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应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一步步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向深入,启发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关注教师
1、转变观念
本人认为,教学中出现的种种误区是因为对新课标理解得不够全面造成的。综观有关新课程的理论根据、专家论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可改变目前的状况。
作为教师,我首先树立一个新的理念,即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不做课堂的“主宰”者,而担当学生的引路人。教学中,通过努力帮助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研究“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困惑的思考与分析
作者:时薛亚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85更新时间:2007-9-14 16:39:03
[摘要]新课程的颁布和实施,使音乐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出现了重体验、重创造的新局面,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和观念碰撞:为了体现新理念而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一律抛弃;为了突出某个维度目标而忽视另外维度目标。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就教学中几个感到困惑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的任务是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从而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基础。
那么我们的老师在课改中究竟是怎样实践,怎样探索的呢?
又如:《华夏古韵》中对古代乐器——古琴的介绍。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网页,链接相关的网站,设立自主学习的起点。上课时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并点击网站,自主地去了解古琴的构造,音色特点等知识,并欣赏有关古琴名曲。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古琴,还激发学生学习古代乐器的兴趣,利用网络自由地去了解编钟、古筝等其他的古代乐器。
首先,音乐课程的结合可以体现在音乐教学中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结合。如:演唱歌曲《青臧高原》时,引导学生伴随歌曲的演唱通过拍手、踏脚、摆肢体等律动动作来感受藏族歌舞的特点;或者请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风格特征即兴自编一些舞蹈动作,和老师一起载歌载舞。其次,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中虽然提倡软化学科边缘,有机地与其他学科交融,但也是以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以音乐学科为切入点的综合。如在教学《春之声》时,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聆听大自然的春天;通过欣赏《春晓》,感受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朗诵《春之声》的歌词;用歌曲表现春天;用舞蹈、肢体语言表现春天;用乐器演奏《春天来了》;鼓励学生自编音乐剧《春天的童话》等等。这些形式不仅以音乐为主体,符合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2、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1)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他们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学习的实情,教学中,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不排除适当的讲解、适时的引导。课堂上我常给学生留下发挥其个性的空间:如教学歌曲《青春舞曲》,在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分别根据旋律进行创编歌词、节奏和速度的创作活动,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通过上述创作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歌曲可以有很多创作手法,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多媒体运用的实效性?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但实践中却存在不少追求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教师用课前设计好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既定的教学流程上来,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中。课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参与的深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迎合着教师设置好的一副副画面、一个个程序、机械地学习。结果,学生探索、来自百度文库析、思考的时间完全被多媒体占有,他们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后想想,学生学会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显然,多媒体喧宾夺主虚化了音乐教学。
实践中,我还将知识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不同的反应,如:结合唱歌、欣赏、视唱练耳以及音乐知识的教学,有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曲子,然后由我弹给学生听。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创新,又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3)有效运用多媒体
如讲解非洲鼓的节奏时,我用非洲鼓敲击主要的节奏型,请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录像中周围的鼓手随意地敲击;在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练习(12345678)中,请学生选择想敲击成强拍的数字,选择一定的速度和一种肢体语言来表演。通过多种节奏敲打活动的参与练习,使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鼓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探索鼓的功能及其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一种压力,但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音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不刻意追求新的教学方式,抛开功利之心,乐于倾听、接纳学生的声音,让他们在师生“视界融合”的真情“对话”中放飞思想,动态地发展,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教学变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以其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确实,合理、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不断扩展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音乐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无论是何种媒体,它毕竟只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所以本人倡导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中,应把握好使用的“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简单明了地展示,适时运用,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使多媒体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可以如此“综合”吗?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有特色的音乐课例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疑惑:教学中,教师或引导学生探讨多彩的画面;或大谈民族风土人情;或做各种好玩的游戏;而真正聆听音乐、认真唱歌的时间和参与表现音乐作品的时间很少,对音乐内容的学习一带而过,和音乐相关或无关的内容却讲得淋漓尽致。如我曾听过的《鼓浪屿之波》一课:课上,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台湾的资料;然后给学生介绍台湾的历史、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整节课大部分时间讨论以上内容,只在下课前的一会儿粗略听了一遍歌曲即草草收场。这样的课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吗?还有,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以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场面中;接着以小组为单位,用各种手段创设春节的氛围:如演小品、写春联、剪窗花、放鞭炮、扭秧歌等等,热热闹闹,样样俱全,唯独没有音乐。看着这些,我不由发问:这是音乐课吗?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综合”吗?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困惑思考
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并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一时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撒满了每个角落;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的赞叹频频可见;学生或说、或唱、或跳、或演,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令人兴奋不已。却不知,这些热闹景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暗流:部分教师所谓的“创新”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盲目“追风”,讲究“时髦”,“人云亦云”,以至于让这些貌似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音乐教学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使音乐教学走入另一个极端,陷入“时髦”的误区。
(2)以音乐为本,倡导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就是说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中要体现音乐。我认为,改变单纯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教学结构,并不等于彻底抛弃学科的自身价值。怎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内的音乐性,而不至于偏离主题呢?我认为首先应意识到,虽然新课程提倡音乐本位现象的改革,但音乐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的。虽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我们要融合有度,否则就成了简单相加的“杂烩课”,应该融合有质,否则就会泯灭了音乐学科的本质与特性。因此,不管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应用哪些手段,其前提都应该致力于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即有的学生善于听,有的学生善于看,有的学生善于模仿;不同的学生,才艺不尽相同),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进行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安排,与学生在教学中平等地沟通,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向学生学习,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3)激趣搞活音乐知识的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为避免枯燥无味的款款而谈,我努力增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力求让学生知道、认识、能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