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的介绍
客家介绍
粤北,赣南,闽西三地的客家围楼比较摘要:众所周知,随着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作为重要的生土客家民居建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但在我国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广袤大地上,客家民居并不仅限于土楼这一孤例。
如果把客家民居比喻为一棵大树,赣南围屋、福建土楼与粤北围拢屋三类才构成了客家民居的繁茂枝叶。
本文研究的范畴就是介绍三种类型围楼的地理分布,各自主要的类型,着重比较三种围楼在防御性上的差异,找出环境与建筑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粤北赣南闽西客家比较环境防御性客家人是汉民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民族构成中一支特殊的民系,她有独特的生活习俗、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特征。
“客家”是历史上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居民逐渐融合演变而成的一个族群,现今主要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历史上这片地区的居民有原住民,也有外来移民,外来移民中有汉族,也有非汉族,他们先是统合为“客家”这样一个地域文化集团,进入明朝以后,这片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进一步促使了当地居民及其文化的汉化,到明中后期逐渐形成汉族认同。
特别是闽粤边区的汀、梅两江流域的居民,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对于其他山区居民更多地受到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影响,他们的汉族认同也在抵御“客家非汉种”的种族歧视中,得到了强化。
“客家”族群以讲“客家话”为最重要的认同基础,甚至因此被定义为“是一个以客家话为母语的语源共同体”,用“客家话”来说是“HAK-KA”。
入清以来,“客家”民众又不断向广西、湖南、四川、台湾以及海外移民,至今的总人口统计数字不一,少者称约有5000万,最高的数字达8000万。
“客家人”不仅保留了个性鲜明的风俗习惯,还在其聚居地区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居住模式,如福建闽西地区的“土楼”和“五凤楼”、广东梅州地区的围垅屋和江西赣南地区的围屋(又称“土围”、“土围子”、“水围”)等,被誉为“在世界上具有特异形态”的建筑类型,这无疑是“客家人”对世界建筑学的一种创造性贡献。
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方言
你是哪里人?你懂得说其他方言吗?在以下对话场景中你可以学习几种方言的词汇、句型跟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询问普通话:你到哪里去?我去买点东西。
香港粤语:你去边(度)啊?我去买啲野。
台山话:你去(nai)啊?我去买(nit)野。
上海话:侬去鞋里啊?我去买眼物事。
厦门话:汝卜去底落?我去买淡薄物件。
潮州话:你爱去底那?我爱去买滴仔物件。
客家话:你去奈欸?崖去买滴东西。
描述普通话:今天天气很热。
香港粤语:今日天气好热。
台山话:今日天气好热。
上海话:今朝天气热来要死。
厦门话:今仔天气尽热。
潮州话:今日天气热死。
(汕)/今日天时过热。
(潮)客家话:今日天气好热。
道歉普通话:对不起,下星期天去广州的票卖完了。
香港粤语:对唔住,下个星期日去广州慨飞卖晒啦。
台山话:唔好意思,下个礼拜日去广州慨票卖晒咯。
上海话:对勿起,下礼拜天到广州个票卖光勒。
厦门话:成痞势,下礼拜日去广州兮票卖了啊。
潮州话:孬意思,下个礼拜日去广州个票卖了噢。
客家话:对唔住,下只星期日去广州慨票卖撇欸。
请求普通话:咱们出去玩一玩,好不好?香港粤语:我地出去玩下,好唔好?台山话:我(11调)出去撩,好吗?上海话:阿拉去孛相,好?厦门话:咱来出去剔桃一下,好无?潮州话:咱出来去剔桃一下,好孬?客家话:崖等人出去料一下,好么?感谢普通话:谢谢您。
不用客气。
香港粤语:唔该晒你。
唔使客气。
台山话:唔该晒你。
唔使客气。
上海话:谢谢侬。
勿要客气。
厦门话:多谢。
免客气。
潮州话:多谢汝。
免客气。
客家话:多谢你。
唔使客气。
问候普通话:你最近身体怎样?挺好的。
香港粤语:你呢排身体点啊?几好。
台山话:你该排身体几好啊?几好。
上海话:最近身体好?蛮好。
厦门话:汝最近身体怎么?痞。
潮州话:汝即段身体乜些样?孬。
客家话:你俺久身体样(酿)欸?还可以。
祝贺普通话:听说你儿子刚刚考上香港大学,恭喜恭喜。
香港粤语:听讲你个仔啱啱考到香港大学,恭喜晒。
台山话:听讲你个仔啱爽考上香港大学,恭喜晒你。
汉语的亲属方言
汉语的亲属方言介绍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拥有众多方言。
其中,亲属方言是指在家庭内部使用的特定方言,用于表示亲属关系和称谓。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言的差异较大,亲属方言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深入探讨汉语的亲属方言,包括方言的分类、特点以及一些有趣的例子。
方言的分类根据地理分布和语言差异的程度,可以将汉语的亲属方言分为以下几类:1. 方言群方言群是指一类方言的集合,具有共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中国的方言主要分为七大方言群:官话、粤语、吴语、湘语、闽语、赣语和客家话。
每个方言群又可以细分为多个方言。
2. 方言方言是方言群中更细分的语言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比如官话方言包括北京话、天津话等;粤语方言包括广州话、香港话等。
3. 地方方言地方方言是指在某个具体地理区域内使用的方言,与当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有关。
比如四川方言、山东方言等。
方言的特点汉语的亲属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语音特点不同的方言在语音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官话方言的语音特点包括轻声、儿化音等;粤语方言的语音特点包括入声等。
2. 词汇特点不同的方言在词汇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爸爸”在官话方言中读作“bàba”,而在粤语方言中读作“baa1baa1”。
3. 语法特点不同的方言在语法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官话方言中,表示动作的时间顺序通常使用“了”;而在粤语方言中,使用“噉”。
亲属方言的例子下面将列举一些有趣的亲属方言的例子,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多样性。
1. 官话方言•爸爸:bàba•妈妈:māma•哥哥:gēge•弟弟:dìdi•姐姐:jiějie•妹妹:mèimei2. 粤语方言•爸爸:baa1baa1•妈妈:maa1maa1•哥哥:gō1gō1•弟弟:dai6dai6•姐姐:ze2ze2•妹妹:mui6mui63. 吴语方言•爸爸:bába•妈妈:māma•哥哥:ko1ko1•弟弟:di2di2•姐姐:ze1ze1•妹妹:me1me14. 湘语方言•爸爸:bàba•妈妈:māma•哥哥:gēgē•弟弟:dìdi•姐姐:jiějiě•妹妹:mèimei总结汉语的亲属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地域广阔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客家话的介绍
客家语客家语(Hak-kâ-ngî),简称客语(Hak-ngî),在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在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
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语。
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家语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3]。
因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语的传承曾一度依赖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社会和口口相传的严厉祖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语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语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
台湾地区曾于1988年发生了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家语现代媒体,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
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走出封闭,迈向现代化,融入了时代潮流。
目前,客家语是台湾官方语言,苏里南法定语言。
定义属性客家语(英文:Hakka Chinese,客语白话字:Hak-kâ-ngî,客语拼音:Hag5-ga1-ngi1),简称客语(Hak-ngî),非正式场合又称客家话、客话(但客话在一些场合、地区另有所指而非客家语),在一些地方又有涯话(即厓话[7])、雅话、土广东话(广东话[8])等称呼,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
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语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广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形成了广州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在广州人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美食文化美食是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美食以粤菜为代表,以其细腻、清淡、鲜美、健康的特色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广州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白云山文化娱乐广场的海鲜自助,松林院的荔枝肉,飞得楼的牛腩饭等等。
二、客语文化广州的客家文化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客家人渴望讲自己的家乡话,他们一致认为广东话的发音是“酸”的,而客家话的发音则是“甜”的。
广州的许多街道和地名都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色彩。
三、古传民俗广州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提灯笼、春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每一个都代表着广州人民的智慧及勤劳。
其中,提灯笼节是广州较为有名的节日,这是广州一年中最具传统和特色的节日之一。
四、粤剧文化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其艺术形式独特,表演方式细腻,音乐舞蹈也非常美妙。
广州的一些剧院常常会演出粤剧,并有不同主题的演出,例如爱情、历史等。
五、传统手工艺广州是中国的制造业城市之一,其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手工艺品包括了珠串、西关画、蜡染、刺绣等,这些都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有着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六、自然旅游广州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包括白云山、南沙湿地、琶洲湿地等。
广州人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放松自己的心情,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广州的自然魅力。
综上所述,广州的风土人情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话题,它与广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紧密相连。
无论是在美食、民俗、文化、自然旅游等方面,都能够感受到广州都市气质和豁达胸怀。
汉语方言文化介绍.ppt
1. 官话(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
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 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 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不是汉语的只能说明你不是太爱国!
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 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就是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 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中国广东省中西部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 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 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华人(粤人)社区中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 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此外, 粤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汉语,亦是唯一除普通 话外拥有较为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
2. 粤语 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
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 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 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 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 大。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人认为应当从粤语中独立分离,但以前
客家人和客家话
客家话是客家人之间独特的语言。保留部分畲(shē) 语、古汉语发音,曾经是太平天国的国语。 客家话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 始定名为客家话。在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chá)语类),八大
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汀州片,粤台片,粤中片,
潮漳片,粤北片)。
客家人和客家话
一种像谜一样的语言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因战乱和社会原因南迁到南方,总共 进行了五次南迁,第一次是秦始皇两次派兵南下,第二次是东晋 “五胡乱华”时期,第三次是安史之乱,第四次是黄巢起义,第五 次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主要源于此次“湖广 填四川”)。为了和原住民区别开来,以“客户籍”来登记,于是 自称为“客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是汉 民族八大民系之一。 现在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州、河源,江西,福建,四川, 湖南等地。
客家人为什么叫客家人
客家人为什么叫客家人客家文化,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元素。
那么客家是什么,客家人又为什么叫客家人呢?客家人由来。
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
1270年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
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本地人。
因为他们是后迁入的居民,相对与前期迁入的居民和本地土著人来说,他们是客,所以称客家人。
客家人为什么要叫客家人?客家称谓的由来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形成,使赤县东南一隅光华炫目,生机盎然。
充满神奇奥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营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这里有一群血脉里奔流着炎黄热血的人,在辛勤播种、耕耘着华夏文明,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么,客家的称谓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
”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
“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
“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
”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
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
“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
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
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
客家话方言大全
客家话方言大全客家话,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台湾等地。
客家话是中国五大方言之一,也是汉语方言中的一支。
客家话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客家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客家话中,有许多词汇和短语是其他方言所不具备的,这些词汇和短语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比如,“囍”(xi)是客家话中常用的祝福词,表示喜庆和祝福。
客家话的语音特点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客家话的语音音调较多,有七个音调,这在汉语方言中是比较罕见的。
这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客家话的语法结构中,也有一些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不同的地方。
比如,在客家话中,动词的变化形式相对较少,名词和代词的变化也比较简单。
这种简洁的语法结构使得客家话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实用。
客家话作为中国的一种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客家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
通过学习和传承客家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客家话方言的丰富多彩,让人们在交流中更具魅力和个性。
在当今社会,客家话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方言逐渐失传,客家话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客家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让客家话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总之,客家话作为中国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和传承客家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重视客家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让客家话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客家话的魅力将会在传承和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客家话赏析
客家话赏析客家话,是中国南方一种特有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区。
客家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客家人的语言,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客家话的特点和魅力。
客家话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语言,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传统。
客家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给人一种古朴、朴实的感觉。
在客家话中,很多词汇都是古老的词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比如,“囍”(喜),“懵”(忙),“饼”(饼干)等词语在客家话中都有着独特的发音和意义,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得客家话更加有韵味。
客家话的语音特点也非常显著,它的声调丰富多变,有七个声调,而且声调的使用非常灵活。
在客家话中,声调的变化可以改变词语的意思,因此,掌握好声调是学习客家话的重要内容。
此外,客家话的语音也有一些独特的发音规律,比如“ㄚ”、“ㄛ”、“ㄞ”等韵母的发音方式都与普通话有所不同,这些发音规律使得客家话更加有特色。
客家话的词汇丰富多样,很多词语都是与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相关的。
比如,“囍宴”(喜宴),“糍粑”(一种客家特色小吃),“芋头”(一种蔬菜)等词语都是客家话中常用的词汇,它们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此外,客家话中还有很多与农耕生活相关的词汇,比如“田园”、“耕作”、“秧苗”等词语,这些词汇反映了客家人的农耕传统和农业文化。
客家话的语法结构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它与普通话的语法有很大的差异。
在客家话中,主谓宾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而且有时候还可以省略主语或宾语,这种语法结构的灵活性使得客家话更加富有表现力。
此外,客家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比如“兼语句”、“连动句”等,这些语法规则的使用使得客家话更加有趣。
客家话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它不仅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和传承。
在客家话中,有很多关于家庭、友情、爱情等方面的词语和成语,这些词语和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介绍客家特产的作文
篇一:《客家特产分类》客家特产分类1、盐焗鸡盐焗鸡是客家宴会上常用的名菜,用嫩鸡作原料,将鸡宰杀,出去内脏,洗净,凉干,不切块,然后把整只鸡用草纸包好,煨有炒过的热盐中用文火焗熟. 盐焗鸡肉嫩,味香,清润滋补2、清水鲩圆鲩圆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将鲩鱼去鳞洗净、去头,尾、鳍、翅、皮、骨,切成鱼片,用刀剁成肉泥,加上雪粉,胡椒,白盐、味精作配料,拌匀,把肉泥挤成丸子煮熟。
鱼圆软滑,味道鲜美。
3、醋溜鱼醋溜鱼是佐洒佳肴。
鲩鱼作原料,用生僵、大蒜、酸醋、白糖、白盐、罗卜丝作佐料。
将鲩鱼去鳞洗净,在鱼背划割几刀,擦上精盐,略腌片刻,用生油炸熟。
然后将生僵、大蒜炒香,配以糖水、醋浇覆在鱼上即成。
鱼肉酸甜,酢香。
4、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雅俗共赏的客家传统名菜。
用三层靓猪肉,配上梅菜心,以酱油、白糖、大蒜、生姜作佐料,将猪肉煮熟,拌上酱油,放进锅内,用文火蒸烂。
食味鲜美,咸鲜适度。
5、水晶肉水晶肉外观晶莹透明,是醒酒的佳品。
用膘肥猪肉去皮,伴以白糖、榛糖、瓜片等配料。
先把猪肉煮熟,切成鸳鸯块、用白糖腌一天,然后夹上瓜片,加上配料装碗蒸熟。
肉香甜嫩,肥而不腻。
6、捶肉丸捶肉丸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客家汤菜。
用新鲜牛肉或瘦猪肉作原料,薯粉、胡椒、作佐料,将鲜肉用厚铁垫剁成肉泥,加入佐料,挤成丸子,,用猪骨上汤慢火煮熟。
肉法家丸嫩滑、爽脆,别有风味,老少喜欢。
7、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宴请亲朋必备的传统名菜。
用鲜豆腐、瘦猪肉、少量海乌咸鱼或鸡蛋作原料。
将咸鱼去骨、炸香,和猪肉一起剁烂,镶进豆腐块、或文火蒸,即可食用,有的在锅内煮成半赤,叫红烧酿豆腐,别具客家风味。
8、蘸仔鸭蘸仔鸭是客家人闲不住夏季的美食。
五七月间是鸭仔上市的的季节,在客家城乡随时可以品尝到这道鲜美的时菜。
蘸仔鸭用嫩鸭作原料,以生僵、大蒜、醋、白糖、糯米洒作配料。
将鸭宰杀,去除内脏、洗净、烫熟,用新鲜猪油涂抹一遍,切成长方小块。
然后蘸以僵油,金不换或蒜仁醋,风味独特。
客家话
江西赣州中北部部分县市
福建龙岩客家地区南部各县(永定、上杭、武平,以及连城南部,长汀南部)
广东珠三角、粤西;广西;海南的大多数客家话
四川、重庆的大多数客家话
港、澳客家话
大多数台湾客家话
绝大多数东南亚客家话
客家话
客家话又称客话、客语(其余称呼见此),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广泛使用于中国大陆南方、台湾、港澳、海外华人社区。客家话历史悠久,但定名为客家话,是19世纪的事情。语言学上客家话的代表语言是广东梅县话,近年来台湾四县话和广东惠阳话也颇为强势。
属性和分布
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是汉语七大方言分布区域仅次于官话的第二大方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大陆的客家地区在行政上被分裂为八个省份,因此,客家话在中国北方的知名度反而远不如其它汉语方言(如粤语、闽语)高。
大陆客家话划分:
赣州片、粤北片、东江本地片、潮汕片、潮漳片、粤桂琼片、汀州片、宁龙片、
于桂片、铜鼓片、川湘片、未分片的方言岛
台湾客家话划分,依清代移民至台湾的客家人之语腔及籍贯划分。
四县腔:
来自广东省嘉应州府的梅县及附近的长乐县、兴宁县、镇平县、平远县等四县的移民,是台湾客语次方言人数最众的一支,也是公众播音场合(如车站)所使用之标准。其中梅县腔又与四县腔略有不同。分布地为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以及南部六堆(位于高雄、屏东)地区,南北腔调又略有差异。
Hale Waihona Puke 饶平腔: 来自广东省潮州府的饶平县、惠来县、普宁县、揭阳县、海阳县、潮阳县的移民。分布地区主要在苗栗县卓兰镇、彰化县员林镇、永靖乡、田尾乡和新竹县。系统与大埔腔较接近。
客家话口语知识点总结
客家话口语知识点总结客家话是中国南方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江苏等地。
客家话有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话与其他方言有着明显的差异,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特殊之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客家话口语的一些知识点。
一、客家话的语音特点1. 声母客家话的声母较多,有17个。
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ng、h、z、c、s、zh、ch。
这些声母中,z、c、s、zh、ch这几个声母在客家话中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中“z”读作/z/,而客家话中读作/ts/。
2. 韵母客家话的韵母相对较多,有36个。
它们分别是a、e、i、o、u、ai、ei、ui、ao、ou、iu、ie、üe、er等。
客家话中的韵母数量较多,且变化丰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韵母,比如“üe”。
3. 声调客家话的声调有7个。
这是客家话与普通话最大的不同之处。
声调的存在使得客家话的语音更加丰富多彩。
二、客家话的词汇特点1. 多音字客家话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
这些多音字在客家话中的发音和普通话中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鸦”在客家话中读作/na/,而在普通话中读作/yā/。
2. 词汇丰富客家话中的词汇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很多基本词汇,还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汇。
这些词汇大多源自客家人的生活和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客家话的语法特点1. 重音客家话的重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客家话中,重音位置不固定,可出现在词首、词中、词尾,给人听起来有一种韵律感。
2. 语序客家话的语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客家话中,一般采用主谓宾的语序,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现象。
比如,“我去买东西”在客家话中可以说成“我买去东西”。
四、客家话的使用场景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是当地人民日常交流的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话用于家庭内部交流、邻里之间的交流、劳作交流、聚会交流等场景。
介绍客家文化英文作文
介绍客家文化英文作文English answer:Hakka culture is a unique and fascinating aspect of Chinese heritage, with a rich history and distinct traditions. The Hakka people are an ethnic grouporiginating in southern China, known for their perseverance, adaptability, and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Hakka culture has been shaped by centuries of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resulting in a diverse and vibrant cultural landscape.One of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culture is its language, Hakka, which is a distinctive dialect of Chinese with its own unique vocabulary, grammar, and pronunciation. Hakka language serves as a vital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within the Hakka community, maintaining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and cultural continuity.Another significant aspect of Hakka culture is its cuisine, which is renowned for its distinctive flavors and ingredients. Hakka dishes often feature preserved meats, fermented vegetables, and savory sauces, reflecting the resourceful and adaptable nature of the Hakka people. Traditional Hakka dishes such as Thunder Tea Rice, Salt-Baked Chicken, and Preserved Meat Congee are belovedculinary specialties that showcase the unique tastes and traditions of Hakka culture.Hakka architecture is another notable aspect that reflects the ingenu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Hakka people.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are typically constructed using sturdy materials such as earth, stone, and timber, and feature unique structural elements such as enclosed courtyards, fortified walls, and watchtowers. Thes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erved practical purposes, providing protection, privacy, and community cohesion in ofte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Hakka culture also encompasses a rich tradition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including embroidery, paper cutting, andpottery. Hakka embroidery is particularly renowned for its intricate designs and vibrant colors, often depicting scenes from daily life, mythology, and nature. Papercutting is another popular art form, with delicate and auspicious designs used for decoration and ceremonial purposes.Throughout history, the Hakka people have faced challenges and adversity, but they have maintained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ey have established thriving communi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preserving their unique tradition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cultural fabric of their adopted homelands.In conclusion, Hakka culture is a rich and vibrant tapestry of language, cuisine, architecture, folk arts, and community spirit. The Hakka people have a long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continues to thrive and evolve in modern times, leaving a lasting legacy on the global cultural landscape.中文回答: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引人入胜的一个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
普通话及方言辨正介绍
普通话及⽅⾔辨正介绍普通话及⽅⾔辨正(⼀)教学⽬标:1.了解推⼴普通话以及在现代各民族交流融合中应⽤的重要性。
2.掌握普通话的的具体含义和普通话的渊源。
3.了解汉语⽅⾔的分布状况。
4.掌握普通话的声、韵母以及声韵母的分类与发⾳。
教学重点:1.掌握普通话的的具体含义和普通话的渊源。
2.掌握普通话的声、韵母以及声韵母的分类与发⾳。
教学难点:1.能够掌握普通话声韵母的读⾳、拼写规则。
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课时⼀、新课导⼊:在⼤学语⽂的第⼀课,我想问⼤家⼀个⽐较简单的问题:学了这么年的语⽂,你认为语⾔最重要的价值在哪⼉?请⾄少三个以上的学⽣回答。
语⾔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在⼈际交往中发挥的桥梁与⼯具作⽤。
交流⾸先应识其⾳,也就是语⾳必须清晰。
也许同学们会说我们学了这么年的语⾔,发⾔没问题。
我给⼤家讲两个现实中的例⼦。
1.“⽅”与“黄”的混淆。
2.内蒙⽅⾔“难活”的不同理解。
(难活—⾝体不舒服)⼆、普通话的含义与渊源:1.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称国语、华语,指通⾏于中国⼤陆和⾹港、澳门、台湾、海外华⼈的共通语⽂,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语与书⾯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并作为官⽅、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语⾔,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语⾔之⼀。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通⽤语⾔⽂字法》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语⾔⽂字”(⾮官⽅语⾔)的法定地位。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普通话的指⽰》确定了普通话的名称与含义,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定义呢?“以北京语⾳为标准⾳”,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北京话仍有许多⼟⾳,⽐如:⽼北京⼈把连词“和(he)”说成“han”,把“蝴蝶(hudie)”说成“hu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使其他⽅⾔区的⼈难以接受。
客家人的家乡风俗作文
客家人的家乡风俗作文The Hakka people, also known as Hakka Ren, have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a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ir homeland customs. 客家人,也被称为客家人,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家乡风俗中。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Hakka customs is their emphasis on family values and unity. They place a strong importance on family ties and often live in close-knit communities where multiple generations reside together. 客家人风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家庭价值观和团结。
他们非常重视家庭纽带,经常生活在紧密团结的社区中,多代同堂。
Another significant part of Hakka customs is their traditional cuisine, which is hearty and flavorful. Hakka dishes often feature ingredients like pork, tofu, and preserved vegetables, and are known for their comforting and satisfying flavors. 客家人风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传统美食,这些食物味道浓郁可口。
客家菜常常采用猪肉、豆腐和腌制蔬菜等食材,以其令人感到舒适满足的味道而闻名。
The Hakka people also have a unique style of architecture that reflects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he distinctive tulou, or earthen buildings, are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are a testament to the Hakka people's ingenuity and craftsmanship. 客家人还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这反映了他们的文化身份。
客家话翻译资料收集
客家话,又称客话、客家语、客语等,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话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
客家话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
此语言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南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出贼里(怪胎吧,也是骂人的)养哀家(丢家里人的脸)鬼打里!(被鬼打过,骂人的)岳岳到!(类似“麦蒙”,是一时傻在那里,被弄糊涂了)叫念念里(说话没力气,娇气)酿满讲(有两种用法哦,一种是骂小孩不听话,一种是“怎么说?”)韩可负哦(能意会,也可言传,说人很泼)操手管乱脉(越帮越忙,碍事的意思,用起来很顺口)游岗野物(去山岗和野外这些地方玩,很不乖)摸螺打罕(摸田螺,捉螃蟹,搞这些不正当的事)过代(下流……)研沾(也常用研研沾沾,好像有吝啬小气的意思)鹅鹅哥哥(常用:鹅鹅哥哥精过鬼,意义:装傻,有扮猪吃老虎的意思)翅翅义义(同上)吧烧(很烫,有典故哦)德人孬(让人讨厌)得人锡(可爱,讨人喜欢)摸品(小流氓,游手好闲之辈的意思)糙脚(类似:糙岗鬼,形容一个人多动)窥尾(中文写不出来,亏美?,很经典的骂人话,不狠的)死龟蛋(骂人用的,好像是说人很调皮捣蛋的意思)死猪狗(也是骂人的,比较狠)打把鬼(骂人的,较低俗)德胜(大家都知道的,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夜摸里(夜猫子,晚上很晚睡觉,白天几乎睡觉)锅摸鬼(或:锅摸少王,不知道什么意思了,老太人骂人用的)还得人畏(形容很脏,令人退避三舍)吃热里(有点说人家发神经的意思)脚本铁啊试(踢你一脚)46货(傻瓜,笨蛋的意思,跟英文中的silly有异曲同工之妙!)太番薯(大家都知道的了,不知道的就是太番薯)十分德人畏滚,德人畏搞,德人畏恺(都是指非常厉害的意思)试搭吾得(说一个人做事做不来,办不成大事不可靠等)萨牙(接“古”和“麻”,笑得很得意)撩撩雕雕(调皮捣蛋的意思)矛下矛四(没有规矩,不按套路办事)矛头矛神(做事没点头脑,虎头蛇尾)饿跺鬼(笨笨的,有点弱智)饿只(同上)哦哩肚(乱说)矛搭味道(没点意思)惊之罗唆(吓着了的样子)拨之拨蒙(也是被吓了,具体说不出眼屎八夜(满眼眼屎,一共有八抓之多,形容多)鬼嘎鬼叫(乱歪的意思)鬼神鬼相(装模作样)老火火之(或:老碍碍之,指不知死活得意洋洋)毛拟公张(同上)暗之摸搜(很黑,很暗)眼烦烦里(翻白眼,常形容别人很不友善,或很危险)死邹邹里(没点活气)暗吴打算涨叔公介牛(没有打算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任务,如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小时候被骂过不少)满里(宝贝孩子)爱探话哈(要听话)路项吾跑试搞水(路上不要玩水)夜布头吾跑黎尿(晚上不要尿床哦)日神头吾跑打高里(白天不要去打架)牛头nia 叉(很拽、牛气十足、不听话的样子,跟牛一样角叉叉的)boi 虚惊(虚惊一场,但却被吓得不轻)狂麻~(不用解释了吧)狂鬼~(同上,异性)艾艾擦擦(吝啬的意思)了市(当一做着的事情突然失败或碰到意外时常说的口头禅,经常会大喊“哦尺”)条上条下(没下闲,上屋走下屋忙事情,很忙)下摆来抽叉尼(下次来收拾你)抽差尼(揍揍你)净寨尼(随便你)酿满野我是谁啊!很自大的样子)酿使讲(那还用说!)还敢哦!(真大胆啊,你这下会被骂的了)原来嘿尼(原来是你啊!)挨正话哦(我就说嘛)死空哥(骂男人的话)死杀头鬼(同上)糙过档(作孽)教化里(乞丐)七老(女朋友)空哥(男朋友)好试死了(去死吧)吃招(吃早餐)吃注(吃午饭)吃夜(吃晚饭)睡木(睡觉)火板里(骂人的话)硕堂下(去上学)转屋夸(回家)吴死免脸(不用担心)就咁聊喔(就这样了)出来料啊里(出来玩下)得闲毛(有空吗)硬看搭吴得(完全看不上眼)毛按太气脉(懒得讲,有点不耐烦)懒过死蛇(很懒很懒)死猪里吴怕币水鹿(死猪不怕滚水烫)拨扫里、拨温狗(都是骂人的话)搭莱(很没劲)输啊你(要你命)Q7(泡妞)Q空(追男孩)搞毛(搞什么)经典客家话一、在一个暗摸西嗦介夜埔头,你邀涯去捞街,来到转角边,突然一只人骑辆烂摩托陇啊过,你吓倒叹叹遵,尽命拍心肝头:哎呀!闲险噢,命都争滴底奔几收嘿喽!二、还细读书督目睡,摸螺打喊,捉老咳,你最喂,日夜勉脸,照蛤麻、付鱼里、钓拐李,游光也务,暗布夜赚来你就低死喽。
客家人的除夕洗身的习俗是什么
客家人的除夕洗身的习俗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
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客家人的除夕“洗身”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客家人的除夕“洗身”的习俗的介绍
客家话“洗身”就是“冲凉”的意思。
客家人有除夕晚用柏叶、柚子树叶、香茅草叶等合在一起煮水洗澡的传统,寓意洗掉过去一年的霉运,希望来年身体健康、运气常来,这些树叶有杀菌消毒、祛寒去湿,活络筋骨等功效。
每年除夕日,洗完身、换上新衣服,吃过年夜饭,发过压岁钱,意味着又长一岁了……
客家人除夕的习俗介绍:
大年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也是过年的高潮。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从大门到各小门、谷仓、牛栏都贴上鲜红的对联,连水缸边都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干净的新衣裳,欢欢喜喜过大年。
做完这些,他们还要在厅堂挂起祖宗画像,摆上供桌,设立香案,摆起鸡、肉、果品等供品,敬奉先人。
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在丰盛的菜肴旁,他们还不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过年。
饭前,先给祖先敬酒。
席间,让小孩吃鸡腿,以示爱幼。
除夕夜要守岁,每个房间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灯。
有些地方连牛栏、猪舍也上灯。
这天晚上,小孩都能领到长辈发的压岁钱。
客家菜简介范文
餐饮公司自我介绍范文餐饮公司自我介绍范文:本人性格开朗有活力,待人热情、诚恳。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纪律性强,工作积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并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段的学习,不段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很荣幸走进了餐饮行业。
在工作的6年中,它使我懂得了感恩,因为它使我懂得了成长。
每一次与客人交流,与同事互相学习,都是走向梦想的步伐。
我认为餐饮业不单单是一种普通的行业,而是一种艺术。
我要不断的去学习去超越,使它变得更加完美。
寻找客家菜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
1918年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
意思说口味醇厚浓重、芨大油足。
信丰人过“立夏”蒸米粉肉、蒸晶头、酿豆府外,还包蛋饺、煮蛋、炒田螺,他们说“立夏立夏,田螺食夜”,一派农家丰稔欢乐和田野风味。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客家菜肴在榜上有名的系指东江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
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
与潮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诚然,社会在不断变革,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而客家菜的变化又反过来说明社会的文明坤,传统的东江菜在现代的河源客家人的锅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
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品的质量好、味道好与河源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水好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语
客家语(Hak-kâ-ngî),简称客语(Hak-ngî),在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在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
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语。
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家语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3]。
因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语的传承曾一度依赖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社会和口口相传的严厉祖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语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语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
台湾地区曾于1988年发生了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家语现代媒体,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
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走出封闭,迈向现代化,融入了时代潮流。
目前,客家语是台湾官方语言,苏里南法定语言。
定义
属性
客家语(英文:Hakka Chinese,客语白话字:Hak-kâ-ngî,客语拼音:Hag5-ga1-ngi1),简称客语(Hak-ngî),非正式场合又称客家话、客话(但客话在一些场合、地区另有所指而非客家语),在一些地方又有涯话(即厓话[7])、雅话、土广东话(广东话[8])等称呼,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
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语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
在中国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的一支语言;在中国国内则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官话、客语、粤语、赣语、湘语、吴语、闽语)之一]。
此语言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正式被定名为客家语是20世纪的事情。
客家语是汉族客家民系(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广东人)的母语,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台湾、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等。
)。
但因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语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特殊作用
•客语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它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客语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
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
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福建,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只要会说客家语,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
而不会说客语,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
客家语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语,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
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语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历史
来源
有人认为,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北方迁移到
华南的。
他们的祖先是从今河南省、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
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
而现代客家语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语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t][-k],却在一些北方话中消失了。
[13]
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语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
例如,在客家语、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
例如:香港新界原居民的围头话(属于粤语)之用语“掌牛”(看管牛只),与客家语之“掌牛”(zong ngiu)相同。
发展
客家语在南宋时期便初步定型。
其语音在继承古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有规律的音
变。
例如,中古汉语当中,“人”、“日”部的汉字声母(即日母),在今日普通话和大多数汉语方言里发为(r),IPA[ʐ],客家语则为(ng),IPA[ŋ]或[ȵ];“武”的中古汉语发音
是[mvu],客家语则音变为[vu]。
文献记载
最迟从宋代开始,客家大本营的梅州和汀州地区的语言就曾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
1.明代《永乐大典》引宋代某氏《漫游集》《过汀州》诗一首:“地势西连广、方音北异闽”。
说明当时汀州地区语言与福建其他地区的语言不同。
2.明代《永乐大典》引宋代《图经志》曰:“潮之分域隶于广,实古闽越地。
其言语嗜欲与闽之下四州颇类,广、惠、梅、循操土与语,则大半不能译。
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
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
说明当时潮州与梅州都有各自的土音,彼此不能相同。
而梅潮之间所操土音则与梅州同。
宋代潮梅之间相当于今天的大埔丰顺等地,皆是操客家话的地区。
这揭示当时方言分布于今天大体相同。
可推断早在宋代客家方言已经形成。
3.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兴宁、五华地区的方言、风俗曾记载所:“言语习俗,与赣相类”,说明当时五华兴宁地区的语言和江西地区的方音相似。
4.明代正德年间《兴宁县志》,有当时兴宁方音较详细的记载:“其声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铄之类,与江南同。
乃出自然……亦有杨黄不分之陋。
”也有当时一些词汇记载:“谓父曰阿爸,母曰阿姐,呼哥嫂辄以亚为先之,如兄则曰亚哥,嫂曰亚嫂,呼小厮曰孻,呼儿曰泰,游乐曰料,问何物谓骂介,问何人曰骂堇,无曰冇,移近曰埋,其不检者曰散子,其呼溪曰开,岭曰两”。
表明当时人已经注意到客家话词汇上的特殊性。
[14]
5.清代康熙年间武平人林梁峰所著《一年使用杂字文》,初略统计,约有3000个词语,其中客家话特色词语约有350个。
6.清代乾隆年间《归善县志》收录了二十多个词语,如“兄曰亚哥”,“下雨曰落水”等等。
7.清代道光年间《长宁县志》记载了当时一些用词,例如:“地豆”(花生)、“苦麦”(一种略带苦味的莴苣)。
8.清代同治年间《赣州府志》记载“赣州界接闽粤,语言文字多与相类······称水道为圳,字书所无。
称水石相际为屝,见之《象山集》中。
有义同而移其音者,恒为常,汝为尔也。
有义同而殊其用者:呼为喊,走为行也。
有混而不分者:饮酒为食酒。
下食之具曰帮饭,帮与佐同,此可解者也。
行鸠曰闹死人,闹与毒鸠全不相入,此不可解者也。
其余:儒为于,仁为赢,辉为非,胡为巫,冯为洪,荒为方,江浙曰议、曰帖,此皆曰字、约。
讼和曰调停,此曰做中。
事情关说曰居间,此曰去来人。
房屋间架,吴曰几进,燕京曰几层,而此曰几栋。
僦屋之称,吴曰租,燕京曰赁,此曰税。
米谷用斛、斗,此间用桶、箩。
算田以亩为则,天下通行,此间以租粮为则。
粜籴以米谷为则,此乃以银为则。
”
9.清代同治年间《河源县志》也记载了十来个方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