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一)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八年积淀政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科书式的过程模型,也叫阶段模型。
把公共政策看作是由政策主体作用于政策客体的决策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正是设计并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李永军说过他认为这种简单地建立主体客体的对立划分上的线性过程一般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却毕竟还是主流的模型。
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诸如多源流模型,倡导者联盟框架、间歇性均衡框架,政策传播与创新框架都与此不同,一方面并不简单地把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并不对政策行为者作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认为政策过程不是线性的先制定政策再执行政策的过程,而是复杂多变的。
这几种框架是对传统的阶段模型框架的创新。
由于整个政策分析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较为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不用在学科发展上作太多的纠缠,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模型内部具体说了什么就行了。
这本笔记有很多是用论述和讲述的口吻写的,非常利于理解。
虽然内容很多,但并不难记忆。
虽然陈庆云时代和李永军时代考察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利益政策,决策类型,政策过程,后者是政府市场关系及政策工具,但是二者要考察的内容极少超出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书上有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罢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本,把书本理解得滚瓜烂熟才是根本。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突出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府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增进者。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
公共政策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孤立的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3)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显示出多样的特征.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2。
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有效地增进利益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3公共政策的功能(导向,调控,分配)4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要素:政策目标问题方案执行评估信息资源模型?#;分析的原则:系统协调预测性原则分解综合民主)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有关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逻辑(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有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制约政府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时应综合考虑两种失灵的可能性,平衡政府敢于成本和收益,最终选择是否引入公共政策以及何时引入公共政策。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 社会问题的定义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少另一部分人同时感到不满的状态和现象2 社会问题的认定和价值标准A 社会问题的认定(事实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B 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福利,效率,公平)3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A 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最基本的途径空间特点(非正式性,第四部门)B 三个正式部门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其缺陷三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1 政府角色定位规范理论关于公共政策理想作用范围的理论2 基本逻辑(价值标准体系,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按评判结果选优)3 争论事实层面价值层面(效率与公平)4 政府与其他部门关系类型划分(替代性,补充型)趋势(市场化趋势,第三部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角色变迁:发展中被侵蚀,发达国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一公共政策主体1 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2 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政党,大众传媒,思想库,公民个人)二公共政策客体1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2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A 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从利益关系的角度进行认识,差别冲突矛盾所以需要永公共政策去调节和规范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目标是处理好三者利益关系,实现三者利益的和谐C 目标群体的态度理解接受遵从公共政策的程度是决定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论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市场、政府与财政间的关系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形成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提高,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客观存在着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自然地域分工,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随着邻近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接触,相互交换各自所需要的产品,它们之间形成了某些经济联系,交换是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交换的扩展和经常化,是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确定并巩固下来,从而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
而社会分工的形成,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频率更高,而支持这些活动的发生的场所便是市场。
政府是由被授权制定公共政策与处理国家事务的个人和机构组成的政治组织,其重要作用在于妥善安排、协调国家的内政、外交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看,搞好这些关系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集中地体系那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共需求。
而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从古至今,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便要开始考虑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了。
从财政学角度来看;市场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市场能够自发的调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如资源配置领域,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等。
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由于其固有的特点,使其在经济运行中导致失灵。
如对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市场经济不稳定。
而政府在这些方面可以给补充和调控,它能够通过微观和宏观等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尤其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面。
在古典经济学里,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应该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通过“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理论论证了限制政府权力,减少政府干预的社会经济意义。
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限制政府职能做两个方面均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过程的平等无非是要求建立并维护规则,由此可以 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从而为个体的活动创 造条件,因此是提高效率的。
• 效率和公平同时受到损害的情况
损害规则或阻止规则建立的行为,尤其是寻租和 腐败,对效率和公平同时造成损害 政府的过度干预
29
•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 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 的发展,这三者都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 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毋庸讳言,现在, 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 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 一些个体具有了影响价格机制的力量
• 垄断的后果: • 福利和效率损失: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而操纵
市场(价格),从而降低社会福利和效率
• X-inefficiency:由于处于垄断地位从而缺乏
改进企业效率的激励,etc.
的社会资源浪费
• 寻租:为保持垄断地位或为寻求垄断地位所造成
40
(2)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
25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效率与公平”相对立的流行观点:
• 第一,任何对社会公平的追求都可能会造成经 济效率的损失; • 第二,基于如上理由,政府政策只好在效率与 公平之间取舍,取得一种平衡。 • 目前国内政策实践中的指导准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26
• 以效率与公平的对立为前提,对于一个落 后国家、转轨国家来说,效率的重要性是 不言而喻的。但即使如此,最低标准的结 果公平是应当建立的,即,要消除贫困。
22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
公共政策与市场经济关系研究
公共政策与市场经济关系研究一、引言公共政策与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之一。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是三个主要的参与者,而政府则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影响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政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政府对市场的介入程度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果。
因此,探讨公共政策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重要和必要的。
二、公共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1. 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调整或控制货币汇率、利率、税收政策等手段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向和进程。
中国对于财政政策的大力扶持,力度不小,也收到了很大的经济效果。
2. 行政管理政策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政策牵制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进行基础建设和市场出租土地,推动经济增长,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但过度的行政管理政策会严重扭曲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效率,影响市场稳定运作。
3. 公共服务政策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可以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和公众的幸福感。
而公共服务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新业务增长平台。
三、市场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市场经济通过反应机制和社会需求,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反应机制调整公共政策,以适应社会需求。
2.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市场经济可以为政府提供税务收入,减轻财政负担。
而纳税的企业则需要遵循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这意味着市场经济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四、公共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互动作用1. 公共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介入程度越大,其对市场的影响也就越大。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对受益者的价值分配、市场开放、资源改变和扶贫政策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市场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市场经济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在自身运行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收集、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要政府介入。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因此,理解和分析公共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章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共政策问题。
一、背景公共政策可以影响市场的效率、公平性和稳定性。
政府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增加公共产品、减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负担、保护环境等,但在这些政策采取之前,必须考虑其社会成本和效益。
另外,政策的制定者也必须考虑市场的规律以及政策如何影响市场,因为市场的效率和分配会影响经济的运行,进而影响政策的结果。
二、效率和公平公共政策可能会对市场的效率和公平造成影响。
效率问题是指资源的使用是否最优化,通常是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来进行衡量的。
政策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重新分配,但重新分配是否最优需要考虑市场的规律。
公平问题是指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这是一个主观问题。
政府的公共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措施来实现重新分配,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政策的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会影响市场运行,因为政策会改变市场的价格、数量和质量。
政策的影响可以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解释。
例如,政府制定税收政策会影响市场上某个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税收会导致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需求下降。
另外,税收还会导致生产商供给量下降。
通过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干预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四、政策动机政策的动机通常是基于政府的目标,例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等。
政策的制定者通常会考虑政策的影响和成本来制定政策。
政策制定者也可能会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例如,企业可能会反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因为这会增加成本并削弱竞争优势。
政府需要权衡不同利益,制定公平且有效的政策。
五、政策评估政策的效果评估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政策评估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经济学方法来进行。
政策评估也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调整政策。
例如,如果某个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修改或放弃该政策并采取其他解决方案。
第二章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2)与政府途径相比,第三部门所提供的志愿性 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
(3)第三部门中的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 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的家长制作风代 入其服务过程中。
(4)第三部门可能会由于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专业 人才而制约其服务能力。
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正式部门 不断地取代非正式部门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政府越来越强 调社区的重要性
中国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 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但 这两种情况都仅仅只会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数的 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 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二、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第三部门的优势
(1)与社区相比,第三部门具有相对较大 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与政府相比,第三部门具有较小的垄 断性和相对较大的竞争性。
(3)与政府相比,第三部门对个性化需求 具有较好的回应性。
(4)其他方面的优势(社会价值的增进)
2.第三部门的缺陷:志愿失灵理论
三、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市场的优势 (1)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投入产出
效率
(2)通过为个体提供充分的激励来提高投 入产出效率
(3)市场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 来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
2.市场的缺陷:市场失灵理论
(1)垄断与效率损失
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 作用的力量,主要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 价格的力量。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被定义为对非市场性决策的 经济学研究,或者简单解释为经济学分析方法 在政治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公共选择的主题都 是政制等。该理论假定所 有政治行为人(选民、纳税人、候选人、立法 者、官僚集团、利益团体、政治党派、官僚体 制与国家政府),都与市场行为人的表现一样: 自利、理性并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有限理性模型(西蒙)
他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是不可能达到 最佳程度,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 化途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 结果。 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 性化,而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 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实的。
渐进主义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是在批评理性 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新模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要旨在于,广 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 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 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 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2)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 的过程。 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具有显而易见的 保守性。
制度(政治制度)理论模型
这一模型是在传统政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研究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 这一模型研究政府(大政府,不单指行政机关,在美国,包括总统为首的行 政部门、国会及其下辖的委员会)机构以及机构的相互关系在政策制定 中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政府活动程序。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问题上,认为: 1.公共政策是制度的产物,有怎样的制度就会有怎样的公共政策。制度决 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内容。 2.政府制度决定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程序。 评价: ⒈有助于解释不同国家政策过程的差别,特别是用来解释不同政治制度国家 间的差别。政治制度决定政策的本质差别。 ⒉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对于政策的形成过程等动态问题没有作出回答,只描 述了政策的“合法性”问题,而没有回答“科学性”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含义(记住):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本质: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掌握):(1)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2)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①稳定功能②公平正义功能③社会革新功能4、公共政策的类型(掌握):(1)按层次划分:①元政策:即具有价值规范功能,突出宪法的政策总称;②基本政策:通常是高层次的、大型的、长远的、带有战略性、主导性的政策方案,即基本国策。
特征有:1)权威性 2)广泛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③具体政策: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或具体规定。
(2)按政策具体功能划分:分配型政策(如交通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福利政策)、规制型政策(如刑事政策)(3)按所调整的社会内容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民族政策等(4)按内容性质划分: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5、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及特征(了解):(1)麦卡尔—韦伯分析模式(内容和过程分析模式)1)政策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的内容和政策过程两个方面;2) 政策分析的常见形式: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3)包括四种不同的类型分析:A. 政策内容的规范性分析 B.政策内容的描述性分析C. 政策过程的规范性分析D.政策过程的描述性分析(2)沃尔夫的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分析通常有如下程序:1)收集信息和资料 2)分析信息和资料之间的关系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4)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5)根据实际选择相对最优方案(3)邓恩的分析模式(信息转换的过程)1)主要是从政策信息转换的过程来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政策分析就是要解决:事实、价值、规范三个核心问题。
由此导出三种分析方法:经验分析法、评价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公共政策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1、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和分配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行为准则的过程和结果。
2、公共政策的本质⑴公共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⑵公共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第三节市场与政策1、经济自由主义核心观点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
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
经济自由主义包括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
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特别是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的前提;交换和市场的自发运行有充分的效率;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外贸政策。
新自由主义是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2、国家干预主义核心观点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限制私人经济,扩大政府机能,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作业:1、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它们对公共政策有何影响?2、试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体制下公共政策表现形式的区别。
3、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性?它是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行为?4、公共政策的功能多样性对我们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有何启示?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类型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一、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权力去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二、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首先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际国与国之间、国内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与行为方式的依据和准则。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章
(二)公共政策的学产生的根源
真正的政策科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 学者药师寺泰藏指出,公共政策运动和公共 政策科学之所以诞生在美国,是三个根源。 行为主义的盛行 社会问题的增多 政策替代文化
(三)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崭露 头角,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成为各国学界和政界共同关 注 的当代公共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富有成果和充满活力的新 研 究领域。 1、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国际和国 内问题,公共政策也面临更多挑战。 2、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 的功能和作用凸现。 3、“脑库”的价值 4、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
7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 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 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 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 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 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 词——“五个一号文件”。
7个“一号文件”
8、宏观分析方法: (叶海卡· 德洛尔)
一个是普通的公共政策分析在微观问题上的有 效和在宏观问题上无效的矛盾;
现有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知识与“行动中 的见解” 之间存在的差异矛盾。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4)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各种技术性手段和方法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非介入性研究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政策学的社会背景
(一)公共政策研究的起源
中国:
重视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朴素政策思想 重视智囊制度 历史上留下与政策和政策研究相关著作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管理是一个关系到社会运转和公众利益的重要领域。
在公共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政府和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但在公共管理中,它们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完成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任务。
一、政府的作用与限制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政府通过立法、执法、行政调控等手段来管理社会。
在公共管理中,政府是一种有权力和资源的机构,可以在某些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然而,政府也有其局限性。
政府不可能掌握和解决所有问题,其资源和能力有限。
政府的行为受到政治和官僚制约,可能存在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风险。
政府还容易受到各种利益诉求的干扰,难以做出脱离政治干预的客观决策。
二、市场的作用与限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具有活力和灵活性。
市场可以根据供求关系自发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分配。
市场在公共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市场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民众收入。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有可能导致资源不均衡和收入差距扩大。
市场行为受限于市场规则和法律,会产生负面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不足。
市场的自由度也容易受到欺诈和不公平交易的干扰。
三、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政府和市场在公共管理中互为补充。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规章的制定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政府还可以通过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来纠正市场不足,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收入不平等。
市场则可以通过竞争机制来促进政府部门的改革和效率提升。
市场机制可以为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压力,推动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市场还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来参与公共管理,解决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问题。
四、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个协同合作的过程。
政府和市场应当相互配合,其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协调机构。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这些公共政策在政府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推动政府市场的健康发展,实 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04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案例一:财政政策对政府采购市场的影响分析
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三是加强市场主体自律机制建设,提高市场主体自律意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政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05
未来展望与改进建议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驱动
未来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将更多地受到数字化技术 的影响,数字化可以提升政策传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使 得政府市场更加透明和高效。
提升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效能的措施
引入竞争机制
在政府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可 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从而提升政府市场的效能。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效果 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
问题。
强化监管机制
强化政府市场的监管机制,防止 权力滥用和不正当竞争,确保政
产业政策与政府市场
优先发展产业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优先发展 的产业领域,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资源 倾斜,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VS
产能调整与转型升级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 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政府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市场监管政策与政府市场
市场准入监管:政府通过设定市场准入条件,控制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政 府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多元化和包容性增强
(完整版)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整理).doc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
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有政治家,既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这个定义对政策内容规定得太窄,并受到政治与行政二元论的影响。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个定义侧重于公共) 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对价值可以有广义的理解)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强调了政策作为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取向的行动计划,以及与一般计划的区别,统。
)(这个定义但内涵过于笼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 这个定义强调了政策的表现形式,特别提出了"不做"的形式,但它没有严格地指出政府要做的事情与决定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的偏差。
)5、詹姆斯。
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由目的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有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事务采取的。
(这一定义强调公共政策是政府官员的活动过程,是政府实际做的事情而不是政府打算或将要做的事情,指出了公共政策的动态性和实证性。
但这种理解忽视了价值判断与政策方法的重要性,尤其忽略了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6、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
(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公共政策的表现方式,而且突出了它是一种行为规范。
但定义没有把公共政策的本质反映出来。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政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的过程具有完整性等.2、超前性政策是对未来的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层次性不同的主体制定的不同政策是有主次之分的.4、多样性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的扩大 ,而引发的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 ,从而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 .5、合法性政策体现着政府的行为,在法治国家 ,政府的行为必须依法而行.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垄断的后果: • 福利和效率损失: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而操纵
市场(价格),从而降低社会福利和效率
• X-inefficiency:由于处于垄断地位从而缺乏
改进企业效率的激励,etc.
的社会资源浪费
• 寻租:为保持垄断地位或为寻求垄断地位所造成
40
(2)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
14
例:
• 此外,真正能够享受全额公费医疗的那部分人只 有全部人口的0.2%,也就是14万人,但是人均占 有的福利性资源达到4200—6000元。尽管如此, 新农合尤其是江苏的那种新农合是应该称赞的一 大进步。相比起过去全部福利资源都在少数人中, 农民完全被排斥在外的状态,如今江苏农民不仅 开始享有福利,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1
1.社会福利
• (1)福利?社会福利? • (2)如何加总个人福利?
• 简单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加权加总
12
• 福利本质来说就是一种“收益”,是个体从物品或服 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感。 • 两种社会福利标准(加总):一是所有个体的福利的 简单相加;二是个体福利按照不同权数进行相加; • 两种不同的社会福利标准对社会问题认定时,将产生 不同的影响。
• 1.政府途径的优势
– 广泛的权威性:可以影响到每个区域和群体
– 强制性的实施:政府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
强制力的组织
44
(三)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2.政府途径的缺陷:Government
Failure
• (1)民主过程中投票模式的基本缺陷。
• (2)政府的决策者未必会自动选择对社会福利有 益的政策,而是陷入自身利益的陷阱。 • (3)官僚机构的低效率。
例:
•
我们过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就是农 民,根本就没有医疗福利。近两年的情况有所改善, 这就是新农合,应该说搞得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苏。 江苏省的新农合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提出的指标。 国家说2007年每个农民享有的福利性资源应该有50 块钱,他们已经达到了75块。但是即使是江苏做得 最好的地方,仍然有700万人没有覆盖到。另一方 面,4300万农民,每个人只有76块钱的福利资源, 这中间还有不同的层次。
38
(二)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2.市场的缺陷: Market Failure
• 市场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市场可能会造成效 率损失;同时,市场在促进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 不能令人满意。二者合在一起可称作“市场失灵。”
•
效率损失的四个主要方面:垄断、外部效 应、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
39
(1)垄断与效率损失
——温家宝
30
(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 • • • 1.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 社区特点:非正式性 社区的功能: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基层问题。 2.正式部门:
–政府 –市场 –第三部门
31
• (1)政府 • 政府的特点:(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2)它有正式的机构或组织;(3)不以 盈利为目的,更过的带有服务性;(4)通 过自身所拥有的权力来开展管理活动。
36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2.社区的缺陷
• (1)社区的范围一般不会太大、社区中所容纳的
人口一般也相对较小。 • (2)社区的非正式性也经常成为其从社区之外获 得资源的最大障碍。
37
(二)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1.市场的优势
• (1)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投入产出效率。
• (2)通过各种报酬方式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激励, 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 (3)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保证资源配置 效率
24
“同票同权”
• 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走过60年后,城乡“同 票不同权”的状况将获得解决。在2010年3月举行 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 委员长王兆国作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选举法 此次修改最大的变化为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现行选举法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按四比一的比例 选举人大代表。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按不同人口 比例经历了八比一、四比一的阶段,从八比一到四 比一这个阶段历时四十多年,而从四比一到目前即 将实现的一比一,也走过了十五年。
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1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2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2010年春节,热闹的烟花爆竹让各大城 市的消防员忙了个不可开交。据公安部消防 局发布的消息,仅2011年2月2日零时至8日12 时,全国就发生火灾1.18万余起,死亡40人, 受伤37人,直接财产损失5600余万元,而烟 花燃放则是火灾高发的主因。就此,禁止春 节燃放鞭炮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22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
• 进一步地,“有条件的机会均等”:允许例外条 件的出现。但所有排除这些例外条件的个体都拥 有相同的机会。比如,某些残疾对驾驶机动车辆 来说构成一种例外条件。
• 每个人在获得分配结果方面拥有完全相同的机会。
23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运用, 与“结果公平”相比,“机会均等”的 可操作性相对较小,但在设计政策时可 以用它来评价一些政策内容的公平性。
45
(1)民主过程中投票模式的基本缺陷 •
任何投票过程都可能存在本质性缺陷。 这个本质性缺陷使得任何投票过程都潜在 地具有被操纵的可能性。
• (2)市场
• 市场的特点:(1)主要是私人物品的提供 者;(2)它也有正式的组织,如企业等; (3)市场中的私人组织提供物品和服务的 目的俺就是为了获利;(4)自由交换是市 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手段;
• (3)第三部门
• 包括NGO、NPO以及一些志愿性的组织。 • 特点:(1)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也可 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务;(2)它主要由正 式组织组成,包括公共组织或私人组织; (3)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一般不以盈利为 主要目的;(4)它主要通过自愿合作的途 径来解决社会问题;
27
一个核心的问题:
中国目前应当建立何种水平的社会公平? • 低水平:提供就业,建立较低水平的最低标
准。这与效率冲突不大。
• 高水平:要求结果的公平,即,个体之间收
入水平差距缩小。可能与效率有冲突。原因
是,结果的公平要求采用比较强的再分配措 施,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
28
效率与公平没有冲突的情况
19
•
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约翰• 罗尔斯1971年出版的 《正义论》回答了这些问题。罗尔斯采纳了功利主 义对待福利的利益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涉及 公平问题的公正模型。他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 等可以存在,但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最大限 度地使先天有利条件最少的那部分人(如非熟练工 人)受益。只有如此,人们才可能发自内心地认可 并接受社会差别的存在。罗尔斯不仅强调结果上的 公平而且强调机会上的均等。
5
主要内容
• 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 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6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 (三)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 (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7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 “问题”其实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的 距离或差别,从而出现的一种令人不满的 状态。 • 个体:个人问题或私人问题 • 问题 • 群体:社会问题或社会问题 • 社会问题: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或至少令一 部分人感到不满的状态。
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 • • • 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35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1.社区的优势
• (1)信息优势 • (2)激励充分 • (3)有利于社会资本的提高 • (4)具有较好的回应性 • (5)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较小
3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禁放烟花鞭炮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讨论 了,很多地区曾有过禁令,但效果并不如人 意。之后政策从“禁”改“限”。那么燃放 烟花爆竹,政府到底该不该管?该如何管?
4
思考:
• 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 政府在哪些方面制定公共政策? • 金融危机的解决到底是靠政府还是市场?
17
3.公平(平等)
• 关于“公平(平等)”的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
认识角度,比如,经济(物质)角度、道德角度、 法律角度、政治角度,等等。
• 比如,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主要是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平。
18
思考:
•
一个家庭不把教育几个子女的资金平均地使 用,而是主要用来培养其中天分最低、能力最差的 一个,这是因为他将来成功的机会先天地少于其他 的孩子。这个家庭的做法是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 推而广之,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主 要向出身和天赋较低的成员倾斜,以缩小和拉平他 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成员在出发点上就已存在的 差距。这个社会的选择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 正的外部效应:比如疫苗接种 • 负的外部效应:比如环境污染
42
(4)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行为
• 逆向选择:旧车市场的例子;信贷配给的 例子;医疗保险的例子 • 道德风险:汽车保险的赔偿额度 •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结果:阻碍了有利 的市场交易
43
(三)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25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效率与公平”相对立的流行观点:
• 第一,任何对社会公平的追求都可能会造成经 济效率的损失; • 第二,基于如上理由,政府政策只好在效率与 公平之间取舍,取得一种平衡。 • 目前国内政策实践中的指导准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