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景
•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 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 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 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 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 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 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 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商周医药学
1.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 3.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贬镰等医疗用具。
• 秦汉医学
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 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3.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 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 圣”。 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 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中国古代医学史
成就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 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 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 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 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 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 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 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 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 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 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 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 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 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 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 《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 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 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 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谢谢观赏!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 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 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 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 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 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 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 作。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 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 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 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 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 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 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 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 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
李时珍
•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
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
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 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 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 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 《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 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 隋唐医学的进步
1.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 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3.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 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 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李时珍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 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东汉
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 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 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 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 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 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 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华佗
• 孙思邈(581-682),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 •
孙思邈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 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 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 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经典,探索养生 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 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 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 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 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根据史志、本草、《道藏》等文献,以及陕西 省耀县药王山有关碑刻,孙思邈的著作80余种,今多亡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