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科目模拟考试卷及答案(一)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科目模拟考试卷及答案(一)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科目模拟考试卷及答案(一)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蔡岳勋最初无意再翻拍人文题材的作品,听说《深夜食堂》是一个讲述来来往往的食客的故事,更加兴趣寥.(liáo)寥,但拗不过朋友的坚持,他最终允诺先看下漫画再做决定。

B.Uber(优步)的发展展现出其所向披靡的画面,但快速扩张也导致监管问题接踵.(zhǒnɡ)而至,全世界的竞争对手都在虎视耽耽地盯着Uber。

这家命运跌宕起伏的公司正亟待改革以化解危机。

C.游戏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毋.(wú)庸赘.(zuì)言,一方面是网络游戏巨大的诱惑性,另一方面是年龄条款限制、实名注册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形同虚设,这一切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D.许多人对泡菜不屑.(xuè)一顾,但眼下这种用发酵.(jiào)数月的大蒜制作而成的辣味腌菜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

某研究美食外交的教授说,千禧一代对尝试健康食品和精心烹饪美食尤其感兴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乙]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然而,[丙]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及时..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利益,从而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提不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含答案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三题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原创】A、由是观之,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dǐn)立、多党轮流做庄。

B、四百年来,有不少“匹夫”,把“天下兴(xìng)亡,匹夫有责”奉为座右铭,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负责人。

C、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

D、几千年中国的文字,都是统一的。

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方言之间,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勾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题。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缓和..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

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

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

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城乡结合部,看上去即不像城市那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也不像农村那样蓝天碧水,鸡鸣犬吠(fèi),但它就活生生地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许多地方本是红墙灰瓦堆着柴禾垛(duó)的农村。

B. 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降低社团组织涉(sè)税风险和税务执法险,防范潜(qián)在的违法行为,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从事公益性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社团组组织,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清理工作。

C.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bú)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易经》道出种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等你回顾人生时,方能少一些悔撼和聒(guō)噪。

D. 李碧华笔下的戏子分量不轻,从京剧名角到都市明星,多重身份的角色,肆意在现实、小说和戏中穿梭(suō)。

人物背后是隆隆作响的历史火车和惊天动地的政治号角,但在一出一进,一颦(pín)一笑间,如此,历史成了一片磅礴深沉的背景,读来只觉命数。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字形字音辨析能力。

A项,“结合部”应为“接合部”,“即”应为“既”;B项,“涉(sè)”应读“shè”,“盈利”应为“营利”;C项,“卜(bú)”应读“(bǔ)”,“撼”应为“憾”。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小题。

就像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给了鲍勃·迪伦,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217年诺牡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有人借此调侃诺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

(甲)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说:“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不以为然。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三题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原创】A、由是观之,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dǐn)立、多党轮流做庄。

B、四百年来,有不少“匹夫”,把“天下兴(xìng)亡,匹夫有责”奉为座右铭,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负责人。

C、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

D、几千年中国的文字,都是统一的。

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方言之间,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勾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题。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缓和..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

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

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

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拮[据](jù)[劲]敌(jìng)[兑]现(duì)曲水流[觞](shāng)B.[纤]维(xiān)[似]乎(sì)负[载](zài)[徇]情枉法(xùn)C.亲[昵](nì)[粘]住(nián)[怵]场(chù)敛声[屏]气(bǐng)D.[咖]喱(gā)姓[廖](liáo)[憎]恶(zènɡ)屡[禁]不绝(jì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誊为平添人心惟危B.缥缈标杆莫谈国事C.拨弄绿州彬彬有礼D.推崇威慑堂而煌之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新德里仍[执迷不悟],入侵者将面临被解放军清除出境的结果B.诚恳说,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

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四部”的书已是[汗牛充栋]C.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与霍克斯译的《石头记》几乎同时出版,揭开了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D.粹精,与人类[休戚相关],人们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它的护卫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物业窜改消防记录、邻居孩子心理创伤、事主身陷谣言旋涡……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到全国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点燃了普通人的焦虑情绪引起的B.马云在美国举办论坛,掀起了一场让全美国3000多中小企业家激动、疯狂,整个底特律城市交通瘫痪,酒店被订空,当地居民被热闹非凡的场面吓到了C.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平台,电竞没有边界,相比传统体育赛事,电竞赛事的个人代入感更强,这使得电竞成为非常独特的一项运动D.尽管从现有的技术发展水平看,一个人在被实施人体冷冻之后,未来能被成功唤醒,仍然是个未知数,但这并不妨碍公众对人体冷冻真正应用予以期待5.(★★)请根据以下内容,判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二维码”的特点()二维码是近几年来在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命题说明及参考答案命题说明1.本试卷严格按照2018年全国考纲与浙江省考试说明命置试题,所有试题均属于原创试题。

2.本卷所选的材料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社科文阅读关注的是大数据时代传播话语权的变化性问题,文学作品则选用了著名散文家琦君的《家庭教师》,写人叙事,文风朴实,意蕴隽永。

古代散文则是明朝陈继儒所写的《百忍箴》序,谈就医论人生之道,属于妙趣横生的小品文,诗歌则关注词语的赏析与表达技巧的分析,论语则聚焦“孝道”这一传统思想,比较孔孟思想的异同。

3.本试卷的设题带有极强的预测性。

很多题目是将最近5年浙江已考的知识点排除后再行设题的。

比如字音、字形、词语、名句默写、诗歌鉴赏、论语的儒家思想等等。

第5.6两题是研究了近10年浙江试卷命题规律后设置的。

同样,诗歌鉴赏的第2道试题,也是在结合近6年浙江高考已考情况下确定考查的重点的。

4.作文依然是任务驱动型的,该题目紧扣时代,关注社会,贴合学生,注重思辨,有人文情怀。

人人可以有话说,但要写出深刻的论述严密的有个性的文章也不是一件易事,理应有较好的区分度。

5.三篇较大篇幅的社科文、文学作品、文言文的阅读,网络上没有对这些文章的解读,鉴赏或者翻译。

因而设题以及相关答案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判指正。

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选D A.将“融”改为“熔”,将“zēn”改为“zhēn”;B.将“敝”改为“蔽”,C.将“jìn”改为“jǐn”。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和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的能力。

本题通过8个字,尤其是其中5个多音字考查学生在声调、声母、后鼻音等方面的学习水平。

字形方面,围绕音同形近与音同形不近两点考查了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能力。

已考字音:2017年:靡、疮、噬、穴、卒、禁、咋、缉2016年:煲、恫、脐、划、刹、钵、挑、掣、卤、处、寅、笃、痤、恹、血、为2015年:葛、蔓、癣、为、惬、觊、蒙、扺、谄、轴、溜、发、豉、箴、轧、揖2014年:摭、哄、擎、钻、屏、扎、夹、凿、孱、坊、干、铩、哦、皲、胳、蜚2013年:旋、捺、饯、即、梓、鬈、昭、匕、混、桓、喷、扛、潜、偻、拙、戛已考字形:2017年:密—秘2016年:燥—躁B搏—博拔—跋2015年:原—员,雀—鹊,蔽—敝2014年:萃—粹,泊—舶,奇—其2013年:箭—剑,井—肼,陆—录2012年:倍—备,轰—-哄,急—疾2011年:闲—娴,订—定,装—妆2010年:意—义,缈—渺,燥—噪,鹜—骛,烦—繁◆2.选A 不合语境,改为“就是”。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值为150分,考试历时为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需利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黑笔擦净。

4.作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概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红海行动》视听成效精湛,军事元素丰硕,摄影、剪缉、节拍、配乐恰如其分,震撼心灵。

没有刻意煽情,没有矫.(jiāo)揉造作的爱情,没有以一敌百的开挂,有的只是“咱们要营救那个必需营救的中国人”的信念,足以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

B.一些外部势力对南海风平浪静心有不甘,总想挑动是非,惟恐天下不乱,动辄.(zé)把全副武装的舰船飞机派到南海夸耀武力,成为阻碍南海和平稳固的最大干扰因素。

年2月22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最后一个竞赛日拉开大幕!中国选手武大靖在500米短道速滑竞赛中博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斩.(zhǎn)获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武大靖夺冠的一刻,让中国人泪崩。

D.最近,一首300年来籍籍无名的小诗被一名贵州支教教师吟火了,它确实是袁枚的《苔》。

苔藓,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mán)怨。

它能够像牡丹一样开放,可是不是像牡丹那样被人赏识,它从不在意。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动摇的时期,【甲】“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法让好。

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罪魁呢?几代人为之坚守的“念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刻内四分五裂....【乙】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念书致贫》的影片(“为何贫困”系列公益纪录片最后一集),其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形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乃至..令人更贫困了。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xiāo)濡染(rú)教诲(huǐ)胡诌(zhōu)B.剥蚀(shí)蓓蕾(pèi)隽永(juàn)矗立(chù)C.桦树(huà)老饕(tāo)铿锵(kēng)猝然(cù)D.昵称(ní)谗言(chán)气氛(fēn)嗜好(sh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甘之如怡自我安慰哀怨截瘫B.半途而费窸窸窣窣祭坛雕栏C.旁征博引九坛八庙安详车辙D.撕叫不停骄阳高悬倔强羞涩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我们想在疾病________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2)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中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3)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就开始密切________太阳的活动。

A.蔓延置疑监测B.曼延置疑观测C.蔓延质疑观测D.曼延质疑监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会议决定,从秋季学期起,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B.杭州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亟待破解。

C.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2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2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2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dàn)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但“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B.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pà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可是拿着蘸(zhàn)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

起瓜楞(léng)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

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xùn)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字音和字形。

考生应根据字意、词性以及语境进行辨析。

A项,“传颂”应为“传诵”;传诵,传扬称颂,多用于美名,传颂,传播颂扬,多用于事迹。

句中说的是诗句,故应使用“传诵”。

B项,”盅惑”应为“蛊惑”;蛊惑,使人心意迷惑。

D 项,“殒身不恤”应为“xù”,意思是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现在网上的知识平台鱼龙混杂,”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着有失真实的故事。

”[乙]显然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营利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

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

知识的田野没有边界,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

[丙]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培育知识的植株,做一个独具慧眼、恪尽职守的劳作者。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

[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湍]急/[喘]息[禅]让/[嬗]变[诽]谤/[斐]然B.[抹]杀/[抹]墙[框]架/[诓]骗[着]想/[卓]越C.[荫]庇/[饮]马[干]系/[干]流边[塞]/茅[塞]顿开D.[肄]业/酒[肆箴]言/[缄]默[慑]服/[蹑]足沙砾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家加强对造谣他人、损害他人声誉等言行的惩戒力度,实际上是为网络空间的言行划出了底限、明确了责任B.一双手的力量固然微弱,但每个好心人、志愿者的爱心与善行汇聚起来,就是赈灾止殇的浩荡洪流C.无论我们是品读他的诗文,临摹他的书法,或仅仅是看过他的记录片,都可能会收获知识的增益、文化的熏陶、人格的滋养D.校准价值座标,坚定理想信念,守望心中的绿洲,就不难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黄土地区森林不多,因此,耕作技术与中东的刀耕火种[大相径庭]B.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自己的[吉光片羽],这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C.地方电视台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 D.每个人心中的能量都[取之不尽],只是欠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时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西北工业大学今年首次将AR虚拟校园平台嵌入高考录取通知书。

该校招办相关人员表示,精心嵌入的AR技术,是一种前沿气质的展现。

B.《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全景式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C.祁连山的高山冰川融水和山区降雨形成了一条条河流,养育了河西走廊。

祁连山还是我国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分布有高等植物大约1300多种。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考试时问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磨砺三十年,陈长方的书法融真、草、篆、隶于一炉,走出窠.(kē)臼,自成遒劲风骨,其作品《观云》“提顿藏露,张弛有度”,已初臻.(zēn)“拙、重”的真妙。

B.一些人虽然每天花费不菲.(fěi)的的时间阅读报刊,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各种奇闻逸事、庸俗的雷人八卦.(guà),这种阅读行为,一言以敝之可称为“浅阅读”。

C.昔日,放爆竹和吃饺子是过年的盛事。

而今,观看春晚也算一大盛景。

政府想着办法尽.(jìn)可能给百姓准备一场晚会。

晚会明星荟萃,载.(zài)歌载舞,精妙绝伦。

D.被称为主子的人背对沉默,玉树般挺拔的身躯俨如高垣睥.(pì)睨的城墙巍然屹立。

面容被一张雍华威武的金模.(mú)面具掩盖着,黑洞洞的眼眶有说不出的森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

【甲】李白的狂放,除了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还是B.逼仄C.潇潇洒洒D.汇聚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原创】A.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m ón ǐ)试卷语文卷(本卷参照(c ānzh ào)《2018年高考(ɡāo k ǎo)考试(k ǎosh ì)说明》和2016、2017年浙江省高考卷命题(m ìng t í))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请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 .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通过不断剥(b ō)离户籍制度承载.(z ài )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B .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ji ào ),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 ě ),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C .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n ú)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

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s ùn )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D .世事纷扰,人生坎坷。

在这纷烦芜(w 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 ìn )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古人笔下生花,作品如行云流水....。

古典诗词中,人们最初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抑或..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乙】那么,“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是单调机械扰人心绪的,还是杂而不乱缠绵深淳的?许多人不甚明白。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2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2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科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dàn)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但“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B. 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pà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 可是拿着蘸.(zhàn)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

起瓜楞.(léng)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

D.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xùn)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字音和字形。

考生应根据字意、词性以及语境进行辨析。

A项,“传颂”应为“传诵”;传诵,传扬称颂,多用于美名,传颂,传播颂扬,多用于事迹。

句中说的是诗句,故应使用“传诵”。

B项,“盅惑”应为“蛊惑”;蛊惑,使人心意迷惑。

D项,“殒身不恤”应为“xù”,意思是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现在网上的知识分享平台鱼龙混杂....,”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有失真实的故事。

”[乙]显然分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营.利.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

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科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科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科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通过不断剥(bō)离户籍制度承载(zài)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B.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C.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nú)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

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sùn)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D.世事纷扰,人生坎坷。

在这纷烦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

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麟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

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

[乙]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

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丙]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中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凤毛麟角B.并且C.津津乐道D.一而不党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想要生生不息、蓬勃向前,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只能是痴.(cī)人说梦;中华民族要增进民生福址、实现民族复兴,不坚持绿色发展只会是半途而废。

B.韩国海上调查情报科长黄俊贤表示,“扣留、没收、报废”等处罚能起到与“停止、取缔营业资格”一样的制裁效果,相信经济杠.(gàng )竿惩罚能让那些试图继续进行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和船主“彻底死心”。

C.在明清以前,乡村是美好的代名词。

孔子说过“礼失而求诸.(chǔ)野”,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也同样在乡村里发现了诸多旷世奇才,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更是长年隐居在山林里,不愿意出来做官。

D.熄了引擎.(qíng),旋下左侧的玻璃窗,早春的空气遂漫进窗来。

岑.(cén)寂中,前面的橡树林传来低沉而嘶哑的鸟声,在这一带的山里,荡起幽幽的回声。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常用规范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选项来自美文及报刊,关注文化和时事热点,语言材料新鲜。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3题【甲】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

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

【乙】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几年来她们不知留下了多少色彩缤纷的文字,这其中有插科打浑,有集团大会上的激情言论,甚至还有偶尔酒醉的呓(yì)语。

B. 所向披靡(mí)的推土机、铲车凶猛地扑倒那些房屋顷刻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

那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一场荡涤一切的风暴,一片瓦、一块砖都不留。

C.我所生长与生活的这片神奇的土地,夹河高山,群峰竞秀,层层梯田,诡谲(yù)神秘,自是迷人。

河岸高处住人家,座座吊角楼,美得让人心醉。

D. 风雨交加的日子,狂风如笞(chī),暴雨如鞭,天地要被凌迟,万物都在颤栗,合欢却能够娇弱地花颜永葆,又耸起了并不威武但柔韧如水的双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测试。

选句来自散文与小说,主要涉及字音字形基础,之上穿插部分通俗字词考查。

难度系数为0.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原创)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甲】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摄人心魄的忧伤。

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

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他顿了顿,“永远不再回来。

”【乙】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

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

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

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

【丙】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孤单吧!节选自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2、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摄人心魄B.怀着C.绵延D.难以言说【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选段语言优雅清丽,散文语言色彩浓厚,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难度系数0.8。

3.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标点有误的是(2分)(原创)A.【甲】B.【乙】C.【丙】【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断句和标点使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题目选句主要考查对话标点、破折号、顿号等。

难度系数0.8。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原创)A.今年商务部将继续推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推进二手车信息和信用体系,规范二手车交易秩序,促进二手车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B. 随着这部电影的放映,能够让观众在欣赏四翼恐龙的飞行神韵同时,了解远古时期的地理、气候等科学知识,感受远古恐龙世界的绚丽多姿。

C.《陌生人》改编自法国剧作家弗洛里安·泽勒的《父亲》,讲述了独自住在巴黎一间公寓的一位年迈老人的故事。

该剧也是泽勒最知名的一部作品,曾获莫里哀奖最佳作品等多个奖项。

D.2018年,中科院将执行第三次深渊科考,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将开始试验性运行,一场场“大戏”即将在深海“舞台”上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考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语序不当。

选句来自新闻报刊。

难度系数0.66。

5.以下材料为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标题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5分)(改编)本报讯:(3月17日)15点1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陆地勘查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二丁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此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进入2018年以来的第4次发射,充分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与应对高密度发射的能力。

在此前的3次任务中,长二丁火箭先后将高景一号02组卫星、陆地勘查卫星三号、“张衡一号”以及其他6颗小卫星送入太空。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8次飞行,也是进入戊戌新年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能力层级为E。

新闻来自文汇报民生版,内容为近期的科研成果,弘扬科学拓展精神,难度系数0.75。

6.“流水对”属近体诗中的一种,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上下相承,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请根据提供的诗句,对写相应的流水对句。

(6分)(原创)(1)时有落花至,□□□□□。

(2)江客不堪频北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对句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在理解流水对含义的基础上加以简单地运用,评分除体现流水对特点的基础分外,还应考虑学生的炼字素养以及对仗工整,难度系数0.45。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改编)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实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

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

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

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

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

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

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

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

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

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选自《醒狮国学》)7.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说明在先秦时期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用之物。

B.唐朝茶道大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禅教的兴盛,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C.着重精神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个人修养的提升,以期达到和谐的境界,是明代士大夫品茶的目的之一。

D.宋代的制茶技艺较唐代有很大的进步,如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都要求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能力,能力层级为C。

考生要找到考查范围,要细心核对信息,本题较注重考查学生发现文本细节的能力,难度值0.68。

8.下列关于品茶方式的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三国魏晋时代,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的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属于实用主义。

而茶到了唐朝,却上升到了精神领域。

B.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是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导致茶道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

C.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

D.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因为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和理解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因为题目考查范围为全篇,且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

难度系数0.7。

9.根据文意分点概括文中介绍了哪些方面的茶道文化,并各举一例。

(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整体信息把握和分析,能力层级为D。

考生需要从字里行间找到作者答题的依据,组织语言进行概括整合,难度系数0.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原创)卧铺阿城第一班坐火车的卧铺,心跳着进了卧铺车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