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光合作用的测定专题
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内蒙古师大附中生物教研室(1)净光合作用速率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①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利用图解与曲线的结合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A 点⎩⎪⎨⎪⎧ 只呼吸不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2.AB 段⎩⎪⎨⎪⎧ 呼吸>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3.B 点⎩⎪⎨⎪⎧ 光合=呼吸植物表观上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4.B 点后⎩⎪⎨⎪⎧ 光合>呼吸植物吸收CO 2释放O 2题组四 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相关计算5.(2015·高考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 .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 .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 .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6.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处于5 klx 、10 klx 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该叶片在20℃、10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 mg B.该叶片在5 klx的光照强度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的少C.该叶片在10℃、5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3 mg 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光合作用7 总净判断及计算..

(2012· 山东理综)17.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 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 孔无法关闭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记录时间 0 甲植物 150 110 80 60 50 45 45 45 45 45 乙植物 150 115 85 60 40 25 15 15 15 15
16.(2012· 海南单科)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 物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 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 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C )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2012·天津)12.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 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 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 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 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 K3,则K1>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 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 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 生物
例1(07山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与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 机物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光合作用制造的与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 机物的量相等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答案:D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答案:B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 的CO2含量较低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答案:A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解析:此题研究强光和弱光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强,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多,弱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弱,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少,A是正确的.此图所列的几种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都是阳生植物,实际上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D是正确的.植物在强光下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净光合作用量=实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而这几种植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温度并不知道,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消耗的有机物也多.阴生植物图中,强光下的光合作用量低于弱光下的光合作用量,所以B 项不正确.据图分析,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答案:B5.下图是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容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含蒸馏水(不含NaHCO3)的容器中解析:当烧杯B内加入少量蠕虫后,气体产生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加快,因为蠕虫呼吸产生CO2增加了水中的CO2浓度,增加了光合作用强度.答案:C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解析:好氧细菌的生活中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答案:B7.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e、f、g 、c、b、a 、g、a、h 、c、b、d解析:分析图二中(1)图可知此时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图二中(2)图可知此时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图二中(3)图可知此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分析图二中(4)图可知此时植株无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b~c段、g~h段植株既进行细胞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时、g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答案:B8.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着,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着,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着,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着,色素带缺第3条解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着;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9.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遮光比例(%)叶绿素a/b叶绿素含量(mg/g)净光合速率(μpol·m―2·8―1)植株干重(g)10305070900A.适当的遮光处理,不能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遮光10%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干重都最大,A 错误;叶绿素含量为~变化时,净光合速率减弱,B错误;遮光10%~90%变化时,叶绿素a/b值降低,C正确;遮光90%时,铁线莲净光合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误.答案:C10.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解析:本题考查叶绿素的组成和光合作用过程.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在缺镁的营养液中,由于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而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物ATP和[H]减少,暗反应也减弱.答案:B11.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光照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解析:甲组中光照强度为a时,装置中氧气的增加量为0,表明在该光照强度下,叶圆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答案B12.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O2的量有一定影响.将相同数量的绿藻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含绿藻生长需要的全部矿质元素)和缺Mg培养液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培养液分别为完全培养液和缺Mg培养液B.在ab段或ac段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在d点,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成为绿藻进一步提高放氧量的限制因素D.绿藻在bd段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小于ab段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细胞呼吸.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组释放氧的量大于乙组,说明甲的光合作用强,所以甲的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到d点时,若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量不再增加,这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成正比,ab段和bd段在相同温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因此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相等.答案D13.如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适宜的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图中纵坐标是上浮至液面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越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大.结合曲线分析,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生氧气越多,叶圆片上浮时间越短,故A错误;从图中分析,bc段CO2浓度已不再是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因此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会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叶圆片上浮时间不变,故B错误;由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整体代谢水平下降,叶圆片上浮时间长,故C正确.答案:C14.下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 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 ) A.高、高B.低、基本一致C.低、高D.高、基本一致解析:考查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a点与c点相比较,光照强度一样,二氧化碳浓度不同,c点二氧化碳浓度大,暗反应固定阶段旺盛,C3含量高,C5含量低.b点与c点相比较,二氧化碳浓度一样,光照强度不同,b点光照强度强,[H]和ATP多,暗反应还原阶段旺盛,C3含量低,C5含量高.答案:A15.如右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A.17 B.12C.18 D.23解析: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在2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7+6=23 ml.答案:D1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是进行光反应阶段的必需条件.叶绿体基质是进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而淀粉就是暗反应阶段合成的.答案:D17.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解析:叶片重新浮出液面是因为代谢产生气体的缘故.在光照条件下,新鲜绿叶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向外界释放氧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附着在叶面上使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答案:C18.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光照强度(klx)CO2[mg/(100 cm2·h)]-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 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D.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解析:CO2的吸收和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真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当光照强度为 klx时,植物释放二氧化碳,这并不表示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光照强度在~ klx之间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合成ATP的速率增加;光照强度为 klx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细胞而言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答案:D19.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当CO2浓度约为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解析:本题通过测定CO2的变化量,来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知识.C项中30 min以后小室中CO2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由图可知,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项由于两种植物细胞呼吸不一定相同,因此当CO2浓度约为 mmol/L 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等;D项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H]和ATP减少,C3还原受阻,C5含量将减少.答案:C2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解析:本题考查一天中的光照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到4时温度较低,细胞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减少,CO2浓度增加减慢.从4时开始已经有微弱的光,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到6时,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超过6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所以CO2浓度降低.10到14时,由于气温不断增高,光照增强,植物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关闭部分气孔,光合作用减弱,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减少.到18时,光照强度进一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也降低,从而与细胞呼吸强度再次相等,之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增加.答案:A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1.(18分)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E、G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3)在夏季光照较强的上午,从O2、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图中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参与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物质A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该细胞内生成A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C5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在二氧化碳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6)参与上图细胞内代谢过程的两种细胞器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需要自身DNA 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7分)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中离体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_________.(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_________和__________.(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共同使用了__________技术.(5)在实验A中,如果所用的水有%含18O,CO2中有%含18O,则释放的氧气中含18O标记的氧原子比例为__________.23.(11分)下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着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2)图1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__M2、N1__________N2.(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8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若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当氧浓度为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倍.25.(5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CO2浓度始终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组别实验条件液滴移动(mL·h-1)光强(lx)CO2(%)1800右移21000右移31000右移41500右移51500右移(1)第3组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在2 h内,缓冲液释放到密闭小室空间的CO2约为__________mg.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膨胀.由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强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实验条件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1分)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提取叶绿素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 ,原因是 .(2)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参考答案第Ⅰ卷第Ⅱ卷注意:除了注明分数的,其余一空一分21、18分(1)NADP+丙酮酸(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分)(3)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应该释放到细胞外;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O2不应从外界吸收(4分)(4)自由水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4分)(5)增加减少(6)ATP、酶22、7分(1)提供二氧化碳NaOH(碱液) (2)适当提高温度(3)ATP [H] (4)同位素示踪(5)%23、11分(1)A (2)植物的呼吸速率向右(3)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4)低高(5)=>(6)农家肥被微生物分解后为农作物提供CO2;提供矿质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答出任意两项即可)24、8分(1)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2分)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2分)(2)C3的含量下降(1分)C5的含量上升(1分)(3)d、e、f 525、5分(1)光合作用产生的O2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 44 CO2浓度(2)温度变化(升高)(3)光强为800 lx CO2浓度为%26、11分(1)二氧化硅;加速研磨(2)层析法;第一步:制备滤纸条;第二步: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叶绿素提取液,划细线;第三步:将滤纸条放在层析液中层析,注意不要将提取液细线接触层析液;第四步: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的条数和颜色(每步2分)。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

-12-
(2)总光合速率 ①用CO2表示:m1+m2,即叶绿体利用CO2或固定CO2总量(为细胞 呼吸量与净光合作用量之和)。 ②用O2表示:n1+n2,即叶绿体产生O2的总量(为细胞呼吸量与净光 合作用量之和)。
-13-
典例2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 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关闭
图甲中的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则图乙中的 m2或n2可表示此时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 n3、n4,A、B两项正确。在图甲中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
A.图甲中A点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可用图乙中的m2或n2表示 度,植物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 B.在图甲中的A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n2、n3,C项正确。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关闭 C.在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太低 项错误。 D D.,D 图甲中 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关闭
根据题图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约为30 ℃,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约为55 ℃,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A项正确。净光合
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项正确。在0~25 ℃范围内,呼吸速率变化幅 度小,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大,因此,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
率的大,C项正确。温度为45 ℃时,净光合速率为0,超过45 ℃,净光合速率关闭
-9-
典例1(2017北京理综)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一、实验题(共63小题)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只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
考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试题解析:1号试管和其他试管对比,自变量是水草的有无。
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水草培养液中有自养型微生物,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二氧化碳含量下降;2号试管遮光,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多,故溶液变为黄色;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试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
2.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
(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
实验一 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测定光合速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氧气的生成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生成量来表示。
该仪器采用气体交换法来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流经叶室的空气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叶室内植物的光合速率。
中CO2三、实验材料、设备1.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小麦活体叶片2.设备和仪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四、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将LICOR6400光合仪打开预热30分钟,目的使LICOR6400光合仪性能更加稳定。
分析器调零2.CO2按照显示器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待数值稳定后按确认键确认分析器调满3.CO2标准气接出来的管子,接上“IN”并确认,把管子接有把已知浓度的CO2分析器校准界面下按照显示器上的提示进行调瓶子的的那头放到室外。
然后在CO2满操作,输入气源浓度360ppm。
4.选择开路测量方式,把安装叶室手柄上的两个管子分别与仪器面板上对应的接口相连,然后把叶室手柄上的传感器电缆插头插到面板上的“手柄接线”插座上并拧紧。
选择手动测量方法,按确认键。
5.记录实验数据五、结果处理1.实验结果2.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1)小麦净光合速率的计算去掉一个最大值2.93(umol/ m2﹒s)一个最小值-0.25(umol/ m2﹒s)后计算Pn=(0.46+0.48+0.76)/3=0.567(umol/ m2﹒s)(2)实验结果分析由于当天的环境条件不稳定且阴天,利用的人工光源光强度较弱,所以测定的结果不具有可靠性。
出现了一个最大值表明光合速率旺盛,出现了一个负值表明小麦的光合作用小于其呼吸作用。
影响其光合作用主要的因素有①光照②温度浓度③大气湿度④CO2六、注意事项1.本仪器使用前必须预热,以保证仪器性能的稳定性。
2.本仪器在每次开机测量时,都要先对CO2分析器进行调零,调零工作在测定一段时间后也要进行。
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

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
1.气体法:该方法利用密闭的光合作用系统,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并通过气体分析仪来测量氧气的产生量。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保持气体样品的稳定性。
2. 碳同位素法:该方法利用作物中自然含有的碳同位素比例来
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测量时,将碳同位素标记物添加到样品中,然后通过质谱仪等设备来测量样品中的碳同位素比例变化。
该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但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测量结果。
3.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叶绿素荧光的强度
来评估光合作用的速率。
叶绿素荧光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速率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叶绿素荧光的变化来确定光合速率。
该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但可以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 1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分析1.密闭装置法(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甲装置中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液)可为光合作用提供CO2,乙装置中NaOH溶液可吸收容器中的CO2。
(2)测定原理①甲、乙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均是由O2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②甲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为植物O2的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若液滴向左移动,则为负值)。
③乙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为植物O2的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3)测定方法①将甲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相对距离(m),计算净光合速率。
②将乙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相对距离(n),计算呼吸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n。
(4)对照实验:为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使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若液滴移动,则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例题1、请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D:NaHCO3缓冲液(2)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克/小时。
假设每天光照15个小时,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答案】(1)右移左移(2) 12 842.圆叶片上浮法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例题2.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1 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如图甲),测得各组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如图乙)。
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内蒙古师大附中生物教研室(1)净光合作用速率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真正光合速率O2产生(生成)速率CO2固定速率有机物产生(制造、生成)速率净光合速率O2释放速率CO2吸收速率有机物积累速率呼吸速率黑暗中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有机物消耗速率①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利用图解与曲线的结合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A点错误!错误!2.AB段错误!错误!3.B点错误!错误!4.B点后错误!错误!题组四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相关计算5.(2015·高考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6.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处于5klx、10 klx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该叶片在20℃、10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mgB.该叶片在5klx的光照强度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的少C.该叶片在10℃、5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3 mg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表观(净)光合速率和真正(总)光合速率微专题

表观(净)光合速率和真正(总)光合速率微专题一、概念辨析光合作用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上述表述实际上是表观光合速率,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得到的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称为表观光合作用速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
如果在测得光合作用CO2吸收量(或O2释收量)的同时,测定呼吸作用CO2释收量(或O2吸收量)并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即得到实际总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
即: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二、根据试题中的表述区分真正(总)光合速率体现的是植物自身体内有机物的制造量,而表观(净)光合速率体现的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量,要除去细胞呼吸用去的。
根据试题中的表述,可以区分真正(总)光合速率和表观(净)光合速率,现归纳如下:衡量值真正(总)光合作用速率表观(净)光合作用速率有机物量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的量。
植物叶片积累或增加的有机物的量。
氧气量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
植物叶片释放的氧气量;容器中增加的氧气量。
二氧化碳量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减少的二氧化碳量。
例题:下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对下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D)A.25℃时光合速率最大 B.35℃时呼吸速率最大C.32℃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35℃时仍能积累有机物分析:因为图中表示的吸收CO2,所以代表表观光合速率,35℃时光合速率也比25℃大,A错;35℃后的呼吸速率才可能最大,B错;35℃后光合速率才可能等于呼吸速率,C错;35℃时仍能积累有机物,D正确。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指标为光合速率,通常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氧气的释放量或有机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呼吸作用的指标通常为呼吸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可用植物叶的干重、鲜重表示。
如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所吸收氧气的量或消耗葡萄糖的量来具体表示。
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时,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在进行,实际上测量出来的结果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表观光合速率。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即: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在试题中有如下一些表述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量典型试题剖析:例1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识图,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知识的考查。
光照下CO 2吸收量表示的是净量,而黑暗下CO 2释放量为呼吸作用的指标。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光照下CO 2吸收量(也叫表观CO 2吸收量)+黑暗下CO 2释放量。
可以将曲线图中的信息转化为表格信息:A 答案中35℃和30℃时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都是6.5mg/h 。
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为3.7 mg/h 。
温度在25℃-30℃时,光合作用效率逐渐的增加。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等。
答案 A例2如下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 2吸收量随光强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c 时,比较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 1、B 1以及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 2、B 2,比较结果分别为 ( )A .A 1=B 1;A 2<B 2 B .A 1>B 1 ; A 2=B 2C .A 1<B 1;A 2=B 2D .A 1=B 1; A 2>B 2解析:本题应明确有机物积累速率是指物质的净光合量。
微专题06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解析] 黑瓶中的生物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呼吸消耗氧气。 a 条件下黑、白瓶溶氧量相同,说明二者相同时间内耗氧量相同,所以 a 为黑暗条件,A项 正确;光照强度为 b 时,白瓶溶氧量与初始溶氧量(初始溶氧量为 10 mg/L )相等,说 明净光合速率为零,总光合作用产氧量和呼吸作用耗氧量相同,B项错误;原水层与 c 的 白瓶溶氧量虽相同,但呼吸速率不同(原水层的呼吸速率 = 10 − 2 = 8 mg/L , c 的白瓶 呼吸速率 = 10 − 3 = 7 mg/L ),所以两者的总光合速率不同,光照强度不同,C项错误 ;当光照强度大于 d 时,白瓶中的植物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量=表观光合量+呼吸消 耗量 = 30 − 10 + 10 − 3 = 27 mg/L ,D项错误。
备战 2024高考
微专题06
三率辨析及测定方法
一、植物“三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1)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暗 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 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
一、植物“三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用一定时间内 CO2 等原料的消耗量或 O2 、 CH2O 等 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但根据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净光合速率和真 正光合速率。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 O2 增加 量、 CO2 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都可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净光 合速率 + 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 CO2 增加量、 O2 减少量或有机物 的减少量都可表示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1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的测量指标由于绿色植物的活细胞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体只有在有光时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
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是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的量,没有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计算在内)称为净光合作用。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净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总光合速率,即: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际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际CO2消耗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可采用以下测量指标: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2、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3、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4、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5、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绿体释放的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
6、植物体的线粒体吸收的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
归纳如下:表示真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学习指导)微专题(一)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含答案

微专题(一)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1.厘清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的内涵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O2的增加量、CO2的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用于表示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注:若试题以坐标曲线形式出现,光照强度为0时,CO2的释放量或O2的吸收量为呼吸速率;如果光合速率数值有负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典例1】(2020浙江7月选考)将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分别置于含不同蔗糖浓度的反应介质溶液中,测量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绿素含量消耗的二氧化碳量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测得的该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小于该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的光合速率B.若分离的叶绿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破碎叶绿体,测得的光合速率与无破碎叶绿体的相比,光合速率偏大C.若该植物较长时间处于遮阴环境,叶片内蔗糖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与图中BC段对应的关系相似D.若该植物处于开花期,人为摘除花朵,叶片内蔗糖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与图中AB段对应的关系相似2.常考曲线分析甲{ A 点: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所释放的CO 2量B 点:光补偿点C 点:光饱和点x :净光合作用强度y :总光合作用强度乙{ 曲线a :总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 :细胞呼吸强度ab 间的差值(a -b ):净光合作用强度或有机物积累量交点F :总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此时净光合速率=0,植物不能生长)丙{ 曲线c :净光合作用曲线d :细胞呼吸c +d :总光合作用交点G :净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此时植物仍能生长,曲线c 与横轴相交时,净光合作用量降为0,植物不能注:总光合作用速率曲线与细胞呼吸速率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但不要认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曲线与细胞呼吸速率曲线的交点也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此时总光合作用速率是细胞呼吸速率的两倍。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液柱移动
现象:液柱向右移 动距离a
思考? 结论: 净光合速率=a/t
就是要测得植物净光合速率吗?
液柱移动对照组 * 树叶为死 的(干枯的)
液柱移动对照组
现象:液柱 移动距离b
结论: 净光合速率=(a-b) /t
• 课后思考:如何通过测定葡萄糖来测定绿 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液柱移动
罗莉玲
出车
诗经· 小雅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
植物放出氧气的速率(单位时间 氧气生成量) 有机物积累量
二氧化碳减少的速率(单位时间二氧 化碳消耗量)
液柱移动
液柱移动
二氧化碳缓冲液作 用: 1、维持二氧化碳 稳定 2、规避二氧化碳
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图像初二题目

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图像初二题目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一光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表明25℃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图2表明25℃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总量比15℃时多10毫升
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15℃条件更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图1、图2分别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25℃)时,氧气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氧气量与时间的关系.由图1可知,15℃时细胞呼吸速率为10mg/h,25℃时细胞呼吸速率为20mg/h,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解:A、图1表明25℃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即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A正确;
B、图2表明25℃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总量比15℃时多10毫升,B正确;
C、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时,15℃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速率高,说明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因此更有利于有机物积累,C正确;
D、氧气的产生总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而氧气的释放速率是指净光合作用速率,因此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明确氧气的产生总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而氧气的释放速率是指净光合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测定方法

例5 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将一植物幼苗放入大锥形瓶中,瓶中安 放一个CO2传感器来监测不同条件下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下图 5所示。相同温度下,在一段时间内测得结果如图6所示。请据图回 答:
(1)在60~120min时间段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 为 逐渐降低 。理由是 CO2浓度降低的趋势逐渐降低 。 (2)在60~120min时间段,瓶内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此时间段该植物光合速率为 25 ppm/min。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
消耗)的体积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 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 (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 NaOH溶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1 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 溶液;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录 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另取一个和1号、2号相同的瓶,设法使之不透光,设为3号瓶,其他处理 和1号瓶相同,24h后测定溶氧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
(4)设3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a,则1号瓶24h实际合成葡萄糖量 为 15/16×(6.5-a) 。
四、定性比较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小叶片浮起数量法
例4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操作过程如下:
a 小时内B部位截取的叶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 ___ ____
__ 。 P62
变式训练1 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 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 错误的是 :(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 增加量 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 y-z 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 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g
净光合作用

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净光合速率测定方法《净光合速率测定方法:独家秘籍大分享》嘿,小伙伴们!今天我就像个神秘的大侠,要给你们分享一个超有用的“武功秘籍”——净光合速率测定方法。
这就好比我们要去揭开植物光合作用这个神奇魔法背后的小秘密。
首先呢,我们得准备一些“神器”。
就像厨师做菜得先有锅碗瓢盆一样,我们需要有叶室、气体分析仪这些重要的工具。
这叶室啊,就像是植物叶片的小房子,我们把叶片放在里面,就开始探索它的光合世界了。
第一步:叶片的选择。
这可不能随便抓一片叶子就上啊,得精挑细选。
就像你去市场挑水果,得找那些健康、没有病虫害的叶子。
一般来说呢,要选择成熟且功能健全的叶片。
我有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随便抓了一片看起来还行的叶子,结果后来发现那叶子有点小毛病,数据测出来那叫一个离谱,就像你要量身高,结果尺子是坏的一样,全乱套了。
所以说,叶片的选择是成功的第一步,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第二步:把选好的叶片放进叶室里。
这个时候要温柔一点,就像你轻轻地把小宝宝放到摇篮里一样。
要确保叶片在叶室里舒舒服服的,没有被挤压或者折叠。
因为如果叶片在叶室里不舒服,那它肯定不能好好表现自己的光合能力啦,就像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连呼吸都困难,更别说干别的事儿了。
第三步:连接气体分析仪。
这气体分析仪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它能探测到叶室里气体的各种变化。
把叶室和气体分析仪连接好,就像是给侦探接通了电源,让它开始工作。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要是连接不好,就像电线接触不良,信号就乱了,数据也就不准了。
我曾经就因为没接好,搞出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当时那心情,就像你满心期待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结果屏幕一直闪雪花一样糟糕。
第四步:测量环境参数。
这就好比我们要了解这个舞台的环境条件,看看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这些“舞台布置”是什么样的。
因为这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可大了。
比如说温度,太热或者太冷,植物就像人在极端天气里一样,光合作用都会受到影响。
记录下这些环境参数,就像是给我们的测量做一个背景备注。
一轮专项训练(5)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的辨析及测定(含答案详解)

一轮专项训练(五)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的辨析及测定1.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Z5-1所示,分析可以得出( )图Z5-1A.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变化趋势一致B.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有关C.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限制群体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叶面积系数D.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植物的叶面积系数以提高作物产量2.某研究小组用氧电极法测定了温度对发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Z5-2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图Z5-2A.35 ℃时发菜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30 ℃时若增大光照强度,发菜的光合速率一定会增大C.15 ℃时发菜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25 ℃是发菜生长的最适温度3.某小组探究了无土栽培某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受温度的影响,结果如图Z5-3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Z5-3A.5 ℃时,幼苗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5 ℃时,单位时间内植物幼苗叶肉细胞的O 2释放量为0C.光合酶对温度升高的敏感度比呼吸酶低D.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两倍的温度是图中 B 、D 点对应的温度4.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平均气温约为25 ℃的地区,其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易发生冷害。
下表为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柱花草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相关指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分组 处理类型 净光合速率[μmolO 2/(m 2·s)]总光合速率 [μmolO 2/ (m 2·s)] CO 2固定酶活性 [μmol CO 2/ (mg 蛋白·min)] 甲组6 ℃处理 3.11 3.51 3.34 乙组25 ℃处理 14.78 15.15 6.68 丙组36 ℃处理 14.14 14.51 6.07A.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甲组、丙组为实验组B.对柱花草生长的影响,6 ℃条件下比36 ℃条件下要更大C.在6 ℃条件下,可通过增加CO 2浓度来提高柱花草总光合速率D.与光合作用相比,温度胁迫对柱花草的呼吸作用无显著影响5.如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单位时间内CO 2释放量或O 2产生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用水稻叶片进行实验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Z5-4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光照强度从0到x的范围内,叶片净吸收的CO2量为S△0ef+S△fgxD.图乙中,限制g点以后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6.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知识构建 1、净光合作用定义 净光合速率( 释放量或 吸收量)=总光合速率( 产生量或 固定 量)-细胞呼吸速率( 消耗量或 产生量)。 2、绿色植物24 h内有机物的“积累”、“制造”与消耗
(1)典型图示(见右图) (2)曲线解读 ①积累有机物时间段: ②制造有机物时间段: ③消耗有机物时间段: 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 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 ⑥D点CO2吸收量减少的原因: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和O2含量的变 化曲线图的比较
项目
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小室中CO2变化状况)
图示
如果N 点低 于M点
如果N 点高 于M点
如果N 点与M 点一 样高
含量 最高 点
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CO2含量最高点为 点
含量 最低 点
CO2含量最低点为 点
(2)提高作物产量的四大途径
途径
措施或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补充光照
增大光合作用面 积
间作、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作用效 率
提供适宜光照强度、提高CO2浓度(如通 风)、合理施肥(供应适量必需矿质元素)
提高净光合作用 维持适当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
速率
当降温)
当堂训练
3、 1、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 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知识小结】 (1)密闭容器中所检测出的光合作用强度为净光合作用强度,而实际光 合作用强度需要结合呼吸作用强度进行推算。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二:利用密闭玻璃罩对甲植物进行栽培实验,连续24 h测定温室 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得到右图所示曲线。 (4)上图中,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点有________,有 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实验三:将一定质量的叶片甲先黑暗处理1 h,测其质量,减少了4
2、 知识精讲 【典型例题1】某研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的实验。 实验一:研究小组从甲、乙两种植物上分别取多片彼此相似等量的 叶片,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物 叶片的氧气释放速率,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1 3 5 7 9 11 13
(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____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 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 与Pn的关系________(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 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 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 NaHCO3浓度为________;在更高NaHCO3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中的HCO与CO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 高,HCO越少,CO越多,而CO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在测定不同 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1】答案:(1)CO2浓度(CO2) 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 率 (2)1 (3)下降 (4)D、I I (5)大于 (6)9
【典型例题2】答案:B 当堂训练1、D 2、(1)光照强度、CO2浓度 O2 (2)C3 C3 (3)[H]和ATP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4)P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 乙的 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 均为0 2.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 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 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 片 -5 0.5 5 16 25 29 30 30 甲
叶 片 -4 1.5 5 8 10 12 12 12 乙
(1)由实验结果推知,光照强度大于11 klx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 要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若在某光照强度下,叶片氧气释放速 率为0,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________klx时,甲、乙两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 率相等。 (3)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是________。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 相同的 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消牦的C5由________ 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 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 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 能的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 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图1为光合放 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8.5,25 ℃)条件下测 得的Pn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mg,立即再光照1 h(保持温度、CO2浓度等不变),再测其质量,比 黑暗处理前增加了1 mg。
(5)光照1
h内,叶片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6)光照1 h内,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________mg。
【典型例题2】、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
3、(1)光强 光质
(2)难以确定 (3)120(mg·L-1) 达到了CO2饱和点 CA量有限 (4)CO2(或HCO)供应量不同 CA(细胞)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