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合集下载

导读2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导读

导读2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导读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导读
1945年4月20日,在全党整风运动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党的六 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 《决议》深刻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 验,对党领导革命以来的各种 错误倾向的主要内容、表现、危害及其原因,做了系统深入的揭露和 剖析,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进行了基于当时认识的分析和评价, 并在 此基础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 学体系,为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决议》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论述如何运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观察和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策略问题, 即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等 问题。《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结束,统一了全党思想 认识,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加强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 结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 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第三,《决议》为全党提供了认识党的历史和分歧问题的政 治依据和评判标 准,提供了如何分析和认识具有争议的重 大问题的基本方法,取得了消弭分歧、统一思想认识的重大 功效。
重要意义
1.《决议》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第一,制定 《决议》的过程,就是全党对中国革命实践 形成正确思想认识的过程。 第二,《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 主 要内容做了比较完整的权威性论述。 第三,《决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2.《决议》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写作背景
1.实现全党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诉求的必然产物 2.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为起草《决议》奠定思想基础 3.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正确结论的理论成果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81.06.27•【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决议•【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综合正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1)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六十年的光辉战斗历程。

为了总结党在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经验,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

无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

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

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了一万多党员。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原文与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原文与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原文与解析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自那以后,中共中央经历了无数历史问题的纷争和决策,为了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于1981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对建国以来历史的辩证总结和正确认识。

本文将对这一决议的原文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决议原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部决议的原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集体化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则对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进行了论述。

整个决议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二、解析1. 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集体化的总结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逐步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国有制在工业领域的主导地位。

此外,还对农村进行了集体化改造,实现了贫困农民的解放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这一总结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概述决议概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推动了钢铁、石油等行业的大规模发展,实现了工业化的飞跃。

同时,在农业领域,中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并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此外,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概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作用。

3. 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论述决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世界各国进行平等互利的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结论通过对《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原文解析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对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问题进行了辩证总结和正确认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何没有涉及抗战时期历史问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何没有涉及抗战时期历史问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何没有涉及抗战时期历史问题作者:穆兆勇《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1日11版)1945年4月,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这段历史作出郑重结论。

《决议》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关头作出的,却没有涉及抗战时期的历史问题。

对此,《决议》已作了说明,指出:“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认为:关于抗日时期党内的若干历史问题,因为抗日阶段尚未结束,留待将来做结论是适当的。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0页)在《决议》通过第二天召开的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也指出:“至于抗战时期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成熟,所以不去解决它。

”但此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并未对抗战时期历史问题作出结论。

认真研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有关论述,就会发现上述说明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决议》之所以没有涉及抗战时期历史问题,关键还是由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决定的。

《决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揭露和批判三次特别是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剖析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之所以要揭露和批判“左”倾错误路线,一方面是它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带来了严重损失;另一方面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但由于没有从思想上进行系统清算,这种错误的影响一直存在,在抗战初期发展成为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这成为当时全党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最大障碍。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地提出了清算以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表现形式的“左”倾错误路线的任务。

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共中央决定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讨论研究历史上的路线问题入手展开整风运动,教育全党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

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读后感

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读后感

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读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简介
三、读后感想与体会
四、总结
正文:
【引言】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对待和认识历史,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阅读了《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深感此书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简介】
《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是一部关于我国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问题的决议,包括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一系列运动等。

这些决议详细阐述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这些决议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读后感想与体会】
阅读《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让我对我国历史的认识更加清晰。

首先,决议中对各个历史事件的阐述,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其次,决议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使我明白了哪些事件是对我国历史发
展起积极作用的,哪些事件是带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最后,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白了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够推动我国的繁荣昌盛。

【总结】
《关于历史问题的若干决议》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看待我国历史的视角。

通过学习这部决议,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历史意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历史意义

前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决议都对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决议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塑造和定义我们的世界。

本文将探讨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中分析其历史意义,并展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问题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1884年-1885年)1.柏林会议的背景柏林会议被称为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瓜分的重要里程碑。

19世纪末期,由于工业革命的进程,欧洲列强争相拓展殖民地,非洲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标。

2.柏林会议的内容在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商讨着对非洲领土的瓜分方式。

会议确认了一系列原则,如欧洲列强只能占领已经实际控制的地区、要有足够可证明的行政实施等。

3.柏林会议的意义柏林会议是黑斯廷斯的瓜分非洲的开始,非洲成为了殖民地的摇篮。

这一决议影响了非洲几十年的历史进程,并为后来的非洲国家独立运动埋下了伏笔。

柏林会议是19至20世纪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重要例证,也被视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转折点,引发了对不平等条约和殖民主义统治的批评。

柏林会议也促成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和紧张格局,为后来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问题二:联合国宪章的签署(1945年)1.联合国宪章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整个人类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机构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时刻。

联合国因此应运而生,旨在防止类似战争的再次发生。

2.联合国宪章的内容联合国宪章确立了联合国的目标、原则、结构和组成成员国等相关内容。

宪章中重要的几条原则包括平等主权、和平解决争端、尊重人权等。

3.联合国宪章的意义联合国宪章的签署标志着国际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通过联合国,各国可以进行平等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宪章中的原则和目标,如平等主权、和平解决争端等,对后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成为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为处理国际问题和推动全球合作提供了有效机制。

问题三:南非废除种族隔离政策(1994年)1.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背景南非曾经采用种族隔离政策,即种族隔离和白人统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

该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官方的全面总结;对这一时期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特别是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官方的基本评价。

最近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改革问题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关注,为此我特意关注了《决议》中的改革问题,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的贯彻改革的精神。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坚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从此改革成为了中国今后三十年的主基调,我们国家也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决议》中这样提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失。

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情况,认真听取各方面干部、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努力做到各经济部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整个国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我们的改革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就提出:“我曾经在多个场合说过今年是改革年,理由有三个: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要靠改革;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改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靠改革。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阅读报告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阅读报告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化大革命”的阅读报告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篇重要的文献,标志着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这篇重要文献公布后,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于研究党的历史,尤其是建国后32年的历史,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对于“文化大革命”,《历史问题决议》予以彻底否定, 并深刻总结和分析了产生“文革”错误的根源,以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如今在课上重读这个历史决议,对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感触颇多。

一、重温《决议》对“文革”的论述: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这场全民族的浩劫是这样论述的:“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 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 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这场所谓的“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

发动的原因,《决议》也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解释: “这个期间( 1957---1966年) ,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 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

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

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

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决议》是集中了全党的智慧作出的, 因而其中对‘文革’的论述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回顾历史,正视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中各种人物和事件,防止将历史问题政治化。

2. 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反对篡改历史,否定侵略和侵略战争的罪行。

3. 呼吁各方推动对话与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历史问题,不断深化互信合作,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4. 倡导历史教育,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传承,在教育中注重历史常识的普及和正确传承。

5. 提倡重建历史记忆,关注历史受害者的权益,捍卫公义和人权,保障人民的尊严和基本权利。

6. 倡导包容和宽容的历史态度,加强民族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7. 加强国际社会的凝聚与合作,推动历史问题的解决和国际和平稳定的维护。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和意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和意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和意义哎呀呀,那天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公园里玩耍呢。

“嘿,你们知道吗,历史可有意思啦!”我兴奋地对小伙伴们说。

“啥历史呀?”小伙伴 A 眨巴着眼睛问。

“就是那些过去发生的大事呀!”我手舞足蹈地解释着,“就像有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呢!”
小伙伴们都一脸好奇地围了过来。

我开始给他们讲:“这个决议主要内容呢,就是对我们国家过去的一些重要历史阶段和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它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指南,让我们明白过去都发生了啥,为什么会这样。


“哇,这么厉害呀!”小伙伴 B 惊叹道。

“那当然啦!”我接着说,“它的意义可重大了呢!它让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就像我们学习一样,知道错的地方下次就不会再犯啦。

而且它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知道我们为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这就好比我们走路,知道了之前走过的路,才能更清楚接下来往哪儿走呀!你们说是不是?”
小伙伴们纷纷点头。

“这就像我们玩游戏,知道了之前的策略哪里不对,下次就能玩得更好啦!”小伙伴 C 大声说。

“对呀对呀!”我开心地说,“这个决议真的太重要啦,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呢!我们可不能忘记历史哦!”
我觉得呀,这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一定要好好了解它,从历史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呀!。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我们对以下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现做出以下决议:
1. 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知:我们重申历史应该以客观、公正和全面的态度来看待。

历史研究应基于可靠的证据和广泛的学术共识,避免个人偏见和政治因素的干扰。

2. 尊重历史受害者:我们对历史上发生的各种暴行和残暴行径表示深深的哀悼和愤慨,尤其是对那些因暴力、战争和迫害而受难的个体或群体。

我们呼吁社会对历史受害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纪念,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3.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为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各国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历史教育课程,以确保学生接受均衡、客观的历史知识。

4. 历史记忆的传承:我们主张将历史记忆传承给后代,以确保对历史的警戒和反思。

通过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等形式,我们鼓励各国在恰当的场合和方式下集体缅怀历史,以保持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并警醒未来。

5. 多元历史观的包容性:我们倡导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历史观,鼓励学术研究和对话来促进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我们应积极争取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平等的历史研究环境,共同推动历史学科的进步。

我们相信通过遵循以上决议,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尊重历史受害者,推动历史教育和记忆传承的发展,以及促进历史观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历史观,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避免历史错误的重演。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制定适当的解决办法,以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我们特此发布以下决议:第一章历史研究和教育第一条:历史研究是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和为未来做准备的重要手段。

历史研究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全面和公正的原则。

各国应当投入更多资源,支持历史研究,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条:历史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

各国应当加强历史教育的内容和质量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育的客观性。

第三条: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多元历史观点的理解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判断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第二章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第四条:历史文物是反映历史、传播文化和彰显文明的重要载体。

各国应当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保障历史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第五条:历史文物的利用应当尊重历史和文化的真实性,不能将历史文物作为商业运作的手段来获取利润。

各国应当限制历史文物的私人买卖,建立合理的公共利用机制。

第六条:历史文物的复原和修复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尊重历史文物的原貌和历史特征。

纠正过去可能存在的不当修复行为,保留历史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历史事件的评估和审视第七条:过去的历史事件和行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客观公正地评估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影响。

第八条:历史事件的评估和审视应当避免情绪化和偏激的倾向。

各国应当建立独立的历史事实评估机构,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九条:历史事件评估的结果应当客观向外界公开,并接受多方参与和讨论的机制,以确保历史事件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四章历史和平共处的推动第十条:历史对话和交流是促进国家间和民族间和平共处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当加强历史交流和对话,借鉴历史经验来解决当前的历史问题。

第十一条:历史记忆是不同文化和民族间互相了解和尊重的基础。

各国应当将历史记忆作为推动和平共处的重要元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历史记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内容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内容

序号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关于我国历史上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如革命历史、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英雄人物的评价等,讨论日益频繁,舆论也日益分歧。

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国家的历史记忆,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形象。

有必要对这些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明确界定,以维护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稳定。

序号二:目的和意义明确历史问题的真相,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也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历史的认知与尊重。

通过这次决议,我们将对若干历史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以期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序号三:对历史人物的准确评价我们应当根据历史事实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影响力都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

我们不应以现代人的标准来评价古代人物的行为,更不应将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加诸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中。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和错误,为后人提供正确的历史参照。

序号四:对历史事件的准确记录历史是一部不断发展的长卷,历史事件的发展也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

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多个资料去了解、研究历史事件,避免片面的及武断的解读。

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搜集更多史料,多方求证,力求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文献和资料,我们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

序号五: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历史教育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加强对历史教育的投入和研究,推动历史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通过历史教育,我们可以使学生明白我国的璀璨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爱国情怀得以培养与传承。

历史教育也是我们加深对历史认知的重要途径。

序号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虽然这个话题有点儿沉重,但咱们还是要轻松愉快地聊一聊,让大家都能理解这个决议的重要性。

咱们要明白这个决议是干什么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解决一些历史问题,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过去的事情,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涉及到的问题可多了去了。

那么,这个决议都讲了些什么呢?咱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主要是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

这个部分非常重要,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

比如说,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的地方。

接下来,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评价。

这些事件包括了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处理。

这些遗留问题包括了一些土地、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的决心和智慧。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

这些人物包括了一些伟大的领导人、革命家、科学家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他们的伟大贡献,从而激发我们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个决议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这个决议,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匪浅,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这个话题,了解更多关于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第一段就鲜明地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第二段强调: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扩展资料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

《决议》总结了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这一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的斗争经验。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回顾党的历史、批评宗派主义时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次左倾路线,不但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路线,也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组织路线;不但形成了脱离党外群众的宗派主义,也形成了脱离党内群众的宗派主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错误组织路线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限制,特别由于中国的落后的分散的宗法社会和帮口行会的社会环境,小资产阶级在组织生活上的倾向,容易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份对历史问题进行回顾和评估的文件,对于我来说,读后感受到了深深的思考和启发。

首先,这份决议回顾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以及对这些事件和问题的深入分析。

它展示了对历史事件的全面审视和客观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这份文件,我认识到历史是复杂而多维的,不同的历史事件和问题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影响力。

这引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并激发了我对更深入了解过去的愿望。

其次,这份决议强调了历史对于理解现实和塑造未来的重要性。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在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和成就,以便我们不再重蹈覆辙。

读完这份决议后,我对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外,这份决议还强调了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和公正的处理。

历史问题常常涉及到不同的利益和观点,对待历史问题需要保持公正和平衡的态度。

这份决议提醒我们,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尊重事实和证据,避免偏见和歧视。

我认为这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说,读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它提醒我历史的重要性,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历史的兴趣,并对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份决议给予我思考过去、理解现在和塑造未来的启示,我希望能够运用这些启示来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1000字

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1000字

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1000字近日,为加强科室政治思想建设,增进党群交流,核医学科组织全体员工在会议室集中学习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积极向科室的党员和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真参加并对文件精神进行了学习。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而战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

无数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进攻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身处于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要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党员同志应以身作则,在科室里做好先锋模范作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

《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的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和概括。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全党延安整风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整风中,党的高级干部通过讨论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取得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

《决议》是由以任弼时为召集人,有刘少奇、周恩来、博古、洛甫等7人参加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改的。

《决议》原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通过,为了使党的七大能集中精力讨论抗战建国方针问题,后来征得准备参加党的七大的各代表团同意,改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讨论通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背景从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康生、彭德怀、张闻天、邓发、陈云、博古、李富春、吴玉章、杨尚昆、陈郁、李维汉、孔原等17人,各中央局、分局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彭真、高岗、贺龙、林彪、叶剑英、陈毅、刘伯承、聂荣臻、朱瑞、徐向前、谭政、陈伯达等12人。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是与全党的整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会期长达11个月,期间先后召开了8次全体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六届七中全会的任务有两项:一是为党的七大作准备,二是在全会期间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过程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以毛泽东1942年写的《历史问题草案》为蓝本,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1944年5月开始起草。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开始时,即成立了由任弼时主持,有刘少奇、康生、周恩来、张闻天、彭真、高岗、博古参加的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起草工作历时一年,数易其稿。

后来由毛泽东直接主持并多次修改,字斟句酌,呕心沥血。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参与了决议的起草、修改和定稿工作。

在六届七中全会期间,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参加了历史决议的修改和讨论。

此外,还提交出席党的七大的各代表团讨论。

《历史决议》原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通过,为使七大能集中精力讨论抗战建国方针问题,而改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历史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同时,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在总结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经验时,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

《历史决议》提出:全党今后的任务,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

《决议》指出,要克服左倾或右倾思想,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提高全党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鉴别能力,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错误的内容及危害,说明错误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和改正办法,不要太着重于个人的责任。

不要对犯错误的同场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

《决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和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路线的基本正确,也肯定了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党中央对停止当时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起的积极作用。

《决议》同时指出了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六届五中全会的错误,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要意义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奋斗中,在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三个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向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

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光辉地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学说。

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党才在三个时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达到了今天这样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今天这样强大的革命力量,有了一百二十余万党员,领导了拥有近一万万人民、近一百万军队的中国解放区,形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重心。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中,在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七年,特别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曾经在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伟大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全体同志,在这次大革命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发展了全国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推进并帮助了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形成了东征和北伐的政治上的骨干,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光荣的一章。

但是,由于当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在一九二七年叛变了这个革命,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内(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

从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并且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反革命的极端恐怖的统治下,全党团结一致地继续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作了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伟大战斗。

在这个战斗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红军,建立了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分配了土地给贫苦的农民,抗击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进攻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全党对于企图分裂党和实行叛党的托洛茨基、陈独秀派和罗章龙、张国焘等的反革命行为,也同样团结一致地进行了斗争,使党保证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总原则下的统一。

在这十年内,党的这个总方针和为实行这个总方针的英勇奋斗,完全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无数党员、无数人民和很多党外革命家,当时在各个战线上轰轰烈烈地进行革命斗争,他们的奋斗牺牲、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和功绩,在民族的历史上永垂不朽。

假如没有这一切,则抗日战争即不能实现;即使实现,亦将因为没有一个积蓄了人民战争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骨干,而不能坚持和取得胜利。

这是毫无疑义的。

尤其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条件的工作,在这十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在这十年内,我党不仅有了伟大的成就,而且在某些时期中也犯过一些错误。

其中以从党的一九三一年一月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六届四中全会)到一九三五年一月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遵义会议)这个时期内所犯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左”倾错误,最为严重。

这个错误,曾经给了我党和中国革命以严重的损失。

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以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认为: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在党内曾经发生了“左”右倾的偏向。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投降主义者,这时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逐渐变成了取消主义者。

他们采取了反动的托洛茨基主义立场,认为一九二七年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它对于人民的统治已趋稳定,中国社会已经是所谓资本主义占优势并将得到和平发展的社会;因此他们武断地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待到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以“国民会议”为中心口号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因此他们反对党所进行的各种革命斗争,并污蔑当时的红军运动为所谓“流寇运动”。

他们不但不肯接受党的意见,放弃这种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反党观点,而且还同反动的托洛茨基分子相结合,成立了反党的小组织,因而不得不被驱逐出党,接着并堕落为反革命。

另一方面,由于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仇恨和对陈独秀投降主义的愤怒而加强起来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急性病,也反映到党内,使党内的“左”倾情绪也很快地发展起来了。

这种“左”倾情绪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党中央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上已经开端。

“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绩的。

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了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号召党和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战斗,这些都是正确的,是它的主要方面。

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

它在政治上不认识当时应当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藉以有计划地保存革命阵地和收集革命力量,反而容许了和助长了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