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ppt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
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逐渐普及和引申 ,进化演变成为一个带有“进步”或“发展”意义的概念。
(二)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ism)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1801年,法 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明确地提出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其生物进化理 论,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第一,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 变化的;第二,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 性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 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物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奥地利天主教神甫施密特在格雷布纳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之 上,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有 意思的是,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被人 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 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 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 进化图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密特与摩尔根进化模式之间的唯 一区别,就是前者认为重要事件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而后者则 认为曾多次发生”。
涂尔干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集中体现于《宗教生活的 初级形式》这一名著。在该书中,他运用社会整体观、社 会决定论以及跨文化比较方法,对早期澳大利亚原始宗教 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分析。
(二)社会决定论要点
概括来说,涂尔干等人的社会决定论范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简化到心 理和生物层次。 (2)社会先在、外在和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 强制力。 (3)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而以圣/ 俗分类为基础的宗教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 (4)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二元 对立原理。 (5)上述所有社会现象都有现实功能,因而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 究。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2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 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 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 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这种研究 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 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 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 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 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 决定因素。
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 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 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 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 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 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之树的树叶——多元文化的视野
体质人类学
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 类起源、 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体质人类 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 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我不=同人区??域? 人们的肤色和形 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 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 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 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

(三)变异的含义
我们现有的研究这样归纳变异的根源和形式: 重组: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重组及两性基因在形成受精 卵时的重组。 突变:突变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 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基因流动: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一种群基因库的结果。 基因漂变: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小变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 的变化。
在治疗方面,医学界正在努力研制新药,试图阻断HIV进入宿主细胞、减少 HIV在宿主细胞中的进一步复制和破坏。
(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
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 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 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 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各地治疗专家小组在判断某个个体是否有必要接受治疗时,一个很 重要的指标就是测量其CD4细胞绝对数是否已经低于200个/毫升 。
一物理隔绝和医药阻断三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二)进化的含义
进化和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在达尔文时代,它是指事 物由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的过程。但是 ,达尔文也认为将进化等同于进步是错误的。
在进化上,物种是一个连续和独立的进化单位。它是生物存在 的基本形式,也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分类等级。物种差异的本质是遗 传差异,正是不同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遗传差异,保证了物种在自 然界中的相对稳定。进化论的中心问题是物种的形成。在这一问题 上,目前有两种理论:线系渐变论和断续平衡论。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ppt课件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 比较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精选
14
(3)按数据搜集人的不同进行的比较: 基于田野调查建立的初始数据 从他人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两种类型;
精选
15
(4)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 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横向分析 历时性比较: 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的纵向比较
精选
33
语言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不同: 他们的技术性语言分析只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手段,以此作为数据和根据,从中推导出进 一步的人类学问题 人类学家在“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题目下研 究诸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语法类型与语义 场、话语对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 语言与社区的互动 语言人类学有别于探讨语言内部结构的语言 学研究,它侧重把语言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 化视野中考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美国通行使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在日本:历史上仿照德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 划分,人类学一般指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 学两个领域,前者有日本人类学会,后者有 日本民族学会
精选
24
中国: 20世纪初: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
使用并存 50年代:民族学称谓在曾有广泛的使 8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人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 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 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精选
32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雅格布逊音位学理论的影响下, 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人类学家格尔兹关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亦 有助于语言学者思考理解语境和意义
今日语言人类学肇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 语言和文化研究
精选
27
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 面:

人类学PPT

人类学PPT
人类学概论 24
•“库拉”交易圈

1918年马林诺夫斯基在超卜连群岛上与土著访谈的情形。
人类学概论 25
拉德克利夫. 布朗

英国人,功能学派的另一创建人
主要著作: 《安达曼岛民》、《澳大利亚部落 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结构 与功能 》、《社会人类学方法》等。 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 提出 “结构一功能主义” 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 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8
人类学概论
19
更多的分支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 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20
第二节 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向
人类学
Anthropology
政管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 高海虹
sss_gaohh@
人类学概论
1
这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介绍人类学基本知识以及探索问题的不同 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方式,并将人类学的 “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 大美”的文化自觉精神,以及“反思性” 的学科特点运用到各类研究中。
13
四、人类学的领域
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14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也称为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 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 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 的等问题。体质人类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 我=人??? 界人口的基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不同区域人们的肤色和 形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都关 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 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 境的关联。

【PPT】人类学概论.

【PPT】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概论 10
一、关于民族性研究的争议
• 民族性研究,可以说是传统人类学向当代人类 学迈进的标志之一。 • 把“民族性”作为研究主题引起不少争议。 • 关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的疑问 • 民族性研究所基于的不同假定
人类学概论
11
二、许烺光的研究
• “轴”的概念。 主轴 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 性,乃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动的型态,个人 也就根据这个型态,发展出对体系内其他轴的 相对关系的反应,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5
一、文化差异与精神异常
• 心理人类学家一般认为:现代文明社会比那些 简单的原始社会有更多的精神异常者。 • 一个社会可能有文化制约的特定的精神异常。 • 大部分的文化都有某些偏差行为的传统形式。 • 不同的文化群体的人,在行为和疾病的特征上 也可能会有变异性。
人类学概论 16
二、精神异常的社会分布 • 社会阶层 职业 性别 人种 • 民族 年龄 民族集团的差异 三、迁移与精神异常
人类学概论
3
人格的定义
• 个人所以异于他人的气质、习惯、动机、态度、价 值、情操、取向、定型、观念等行为倾向的有机的 统一体。
人类学概论
4
人格的成长
• 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有着时 间性、不可逆转性与持久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人格是一个时间流程中由社会文化铸造的。 • 幼儿时期(点击查看) • 儿童成长期 • 青春期
人类学概论
13
日本民族性的研究
•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 这些研究集中探讨日本人儿童训练方式 • 日本儿童发育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母子之间非常紧密 的关系 • 人格的某些压抑 • 很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及成就需要 • 一些批评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一章 绪论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一章 绪论
• 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是在一个时间点进行的横向分析,而历时性比较涉及对同一文化在较长时间内的纵 向分析。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二)比较法的主要操作模式
• 在人类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比较法操作模式: • 1. 隐含的比较法
在田野工作中,当观察到目标文化的实践时,人类学家会不时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的相似实践进 行比较。这种隐含的比较法通常产生有价值的理论建构。 • 2. 两元文化比较法 这需要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实践,以识别共性和差异性,并建立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于解释文化之间的差异。 • 3. 多元文化比较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多个文化场景的比较。例如,研究者可能会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以识别共 性和差异性。
学者学会当地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与研究对 象交流和理解他们的文化。
长时间居住于研究对象的社区,通常不少于 一个年度周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和社会互动。
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学者不仅是旁观者, 还积极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生活,以获得 更深入的洞察。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fford Geertz)将文化视为象征系统, 强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如何塑造了社会行为者的看法 、感知和思考方式。他强调文化的象征性和意义的构 建。
后现代主义派强调文化的建构性和多样性,认为文化 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性的过程,而意义是通过互 动和交流而形成的。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一)田野工作的特征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三)什么是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的理想之一,它 允许我们在不同文化之间验证理论、发现共 性和差异,以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
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 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虽然各地 的社会与文化存在差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 同的可供分析的单元与要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

第一,政治调适使某族群感到与其他族群的社会平等感,不会 认为本族群的语言或文化制度正受到他族群的威胁或侵蚀。政治上, 他们相信集体政治权利是有保障的。
第二,政治调适使族群之间不存在经济福利受到遏制或剥削的 情况。族群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和不平衡,但任何族群不能达到威胁 其他族群的程度,并且所有的族群都相信政治统一相互有利。
分层的标准通常包括体质外表、年龄、性别、族属、职业、家庭 背景、意识形态、经济或政治角色等。不过,人类学界最流行的还 是韦伯提出的分层标准。韦伯描述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 标,作为衡量社会不平等的维度。
在弗瑞德的倡导下,根据社会不平等的层次,大多数人类学家依 据他提出的分类方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社会:平权社会、等级社会
另一种更加广泛接受的原生论强调,共同血缘、语言以及宗 教感情在濡化过程中是根深蒂固的。根据这一观点,濡化促成他 们对其所在族群的深层情感依恋,这一原生情感有时是通过使族 群相互区别的族界标志展示出来的。
原生论将族性作为族群的基本组织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路径 过度强调了族性的原生维度,难以理解族群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 性。因而,原生论被认为是一种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族性观。
某一族群成员觉察到彼此共享这些和那些特征,这样,族性意味着 认同一个族群,并自觉为一个族群的部分,又因这一归属感而排斥其 他族群。
族性又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概念,表明它是变项而非恒定项。虽然族 性具有原生或先赋品性,但族群认同也是历史经验模塑的。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认同的产生
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族群 认同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 或情感成分。通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1)族群认同 的情境性;(2)族群特质;(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4)族群类 型。

人类学概论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PPT

人类学概论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PPT
1 2 3 4 5 6 7 8
42
谈谈你对主位和客位、局外人和局内人的理解。
30
田野工作之前的假说和预设性解释框架 也经常被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所否定, 呈现出论文最 终的结论不同于当初的假定,显示出田 野工作对人类调整自身认识过程的价值 与不可替代性
31
二、确定研究性质与对象
(一)确定研究性质 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和诠释 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 探索性研究主要用于发现并提出假设,以及 描述和阐释那些难以理解的主题 诠释性研究则主要包括理论预设或假说的验 证环节,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对探 索性研究中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40
人类学者在从事田野研究中的上述几种责任 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 人类学者应如何面对呢? 人类学的职业责任要求人类学家首先要保护 研究对象,即使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也必须首 先考虑研究对象的个体利益。 人类学家必须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人身、社 会和心理福祉,维护他们的尊严和隐私
41
复习思考题
其二,单一理论的套用,会使问题之解 答过程丢失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观察视角, 从而使结论孱弱且不够全面。
21
过程研究: 是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变迁这一学科主题有远 见的参与观察设计与实践,是指从人类学研 究方法上思考和把握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研 究;对原初调查点的重访、回访研究 (repeated visits,return visits),以及对一个 或一组田野调查点及其周边地区的长时段研 究(longitudinal research)
早期人类学家田野考察的发现明显带有 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烙印
3
(三)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 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 基础;人类学家不断处在对他文化的多 面向认识、寻求法则、诠释与建构的过 程中,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 解,以及推进对人类整体性综观的学术 积累

人类学概论沟通的意义通用课件

人类学概论沟通的意义通用课件

互动性
加入互动元素(如问答、小游戏)以提高参 与度。
简洁明了
避免复杂的设计和过多的装饰,保持设计简 洁,突出内容。
课件的演示技巧与注意事项
时间控制
语言准确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确保信 息完整且不疲劳观众。
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过 多或过于复杂。
互动交流
注意细节
适时提问、讨论,鼓励观众参与,提高互 动性。
沟通与社会变革
01
02
03
社会动态
沟通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 要力量,通过信息的传播 和观念的交流,人们形成 共识,引发社会变革。
民主进程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推动民 主进程,促进公民参与和 社会监督,推动社会公平 正义。
科技进步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沟 通方式发生变革,进而影 响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沟通与全球化进程
确保课件无错别字、语法错误、格式问题 等细节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本讲义的主要内容回顾
人类学定义
本讲义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发展历程。
沟通的意义
深入探讨了沟通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 ,如信息传递在人类学中的重要性,包 括语言、文化、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 。
人类学概论沟通的 意义通用课件
目 录
• 人类学概论 • 沟通的概述 • 沟通在人类学中的应用 • 沟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通用课件制作技巧 • 总结与展望
01
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
详细描述
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旨在全面研究人类的本质和特性。它不仅关注人 类的生物性,如生理结构、遗传机制等,还深入研究人类的文化性,如社会结 构、文化传统、价值观等。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一、田野工作的确立
(一)早期进化论的田野工作
19世纪的地质学家通过田野工作发现地壳运动漫长、均衡而渐 进演变的证据,由此判断地球的年龄应该是数百万年,而不是宗教 典籍上的数千年(根据19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 而在其影响下的生物科学也大放异彩。
这种大规模社会研究针对的是那些位于世界体系中较为复杂的 社会。和小规模社会相比,它们所处的地理范围较大,文化的同质 性减弱,出现职业多元、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内外关系联系增加 ,已卷入国家与世界一体的市场经济之中。
在现代国家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做社区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 一个在当代世界与历史向度中的经济文化适应性和参与程度的 样本,因此仍然需要基于民族志原则的个人的、直接的以及带 有情感的观察。这一样本对于比较都市生活和多样性区域文化 显然是必要的。
考察世界各地土著具有认识人类进化线路上的阶段类比意义; 人类学家到异地民族中做田野考察有益于获知自身文化的往昔历史 ;早期人类学家田野考察的发现明显带有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烙印。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了19世纪后期,人类学及其田野工作方 法成为一门专业。
(三)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
功能主义者抛开了进化论和传播论, 密集地开展田野工作,特别是马林诺斯基 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为期三年之久的调查是 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
然而,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种种批评,主要是和各种理论视角 的缺陷与不足相关,但这些至今都未能改变早期人类学家开创的、 由马林诺斯基等人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
二、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概论
7
1、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观察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工建筑和人文环境 •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
行细致的观察 • 长期坚持 • 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 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 “历史追踪法”
人类学概论
8
2、访谈(interview)
人类学概论
3
人类学概论
图片由邓启耀老师提供 4
一、田野调查前
1. 项目的选择: 专题调查/全面调查 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实际意义 必要性/创新性/可行性
2. 田野点的选择
3. 准备工作: ①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 ②调查队伍的组成 ③装备、物品的购置
人类学概论
5
二、在田野调查中
人类学概论
21
季节图
• 步骤 • 例子:四川省美姑县井叶特西乡TX村(彝族)农户农作物、畜牧和农事
用工季节历
农事月份 洋竽 荞子 燕麦
莲花白 圆根箩卜
牛 山羊 绵羊 马 猪 农事用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育苗
种植
管理
收获
种植 管理
收获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圈养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放养
圈养
高峰期
12月
人类学概论
22
三、排序
• 目的
• 排序是将事物按一定次序进行优先排列的工具。在大致 了解调查点概况的基础上,这一工具可以帮助调查者就 他所关心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的工具。
• 资料来源
• 步骤
人类学概论
23
例: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TX村(彝族村庄)村民就“村庄发展存在 的问题”主题展开的排序结果:
●●●●●
风调雨顺,有粮有肉吃,西南扶 ●●●●●●●●●
贫项目开始启动

年景不错,也是西南扶贫项目实 ●●●●●●●●●
施的第五年

干旱
●●●●●●●
8月份水淹土地10多天
●●●●●
四月初下冰雹,小麦油菜都打死 ●●●●● 了
人类学概论
16
二、画图
• 社区资源图(点击查看例图) • 村庄社区图 • 资源变迁图 • 日常生活图 • 季节图
农户提出的社区问题
经济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 农民看病难
电力不够 缺少燃料 信息闭塞 缺技能 农民住房条件差 农民生活条件卫生差
投票户数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人类学概论
赞成票数
小计


158
70
88/
125
60
65
139
68
71
135
65
70
133
64
69
123
62
61
123
61
62
123
62
61
122
60
62
24
人类学家的 田野情感
• “中立”、“分离”(detachment)和漠不关心(indifference)
• 田野工作的情感因素
• 在所需要的调查群体中进行抽样
• 在拟定好的提纲指引下与被访问者共同完成
人类学概论
10
4、口述史(Oral History)
• 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将储存在当事人记忆中的各个时期、 各个历史事件、自己或他人的各种经历,用口头表达的 方式,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经过整理形成文 字材料。
• 普通人、妇女、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房子破,没钱建新房
□房子破烂
○学费贵,孩子上不起学
□太懒,土地抛荒
○牲畜、家里人生病,没钱看病
□没有文化,不懂技术,牲口病 ○没有劳力,种什么也种不好
死了
○家里没有牲口
人类学概论
15
“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讨论结果
年份 198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年景
收入变化情况
• 直接性、深入性,面对面的对话 • 访谈的对象 • 访谈的形式 • 访谈的技巧
人类学概论
9
3. 问卷(questionnaire)
• 这种方法是为观察研究而采取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表格或者回答 所列问题的方法,主要在调查对象数目较大,覆盖区域较为广泛时 采用的抽样调查。
• 围绕调查的主题,设计问卷
人类学概论
17
社区资源图
• 步骤 • 例子 • 界南桥NC资源图
人类学概论
18
• 目的 • 资料来源 • 步骤
村庄社区图
人类学概论
19
资源变迁图
• 步骤 • 例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百峰乡那音村PL屯 社区图
人类学概论
20
日常生活图
• 步骤 • 例子:浙江省淳安县WYS村村民ZSB(男)农忙和农闲时期的日常生活:
• 安排在田野点的生活 • 表明来意 • 熟悉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人口等最基本的情况 • 选取“资料提供者” •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获取资料和信息,对所拥有
的资料进行加工和整理,并用之于有效的分析。
人类学概论
6
三、田野调查技术
• 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访谈(interview) • 问卷(questionnaire) • 口述史(Oral History)
人类学概论
12
• 访谈类 • 分析类 • 排序类 • 展示类 • 记录类 • 图示类 • 会议类 • 角色扮演 • 直接观察
PRA工具
人类学概论
13
一、座谈会
• 目的 • 座谈会要点 • 例子(点击查看-座谈会记录)
人类学概论
14
Q: 什么是贫困?
男村民
女村民
□缺粮
○粮食不够吃》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人类学概论
• 田野调查
• 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调查 方法
人类学概论
2
田野调查
•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 料的最基本途径和进行理论研究的最主要基础, 同时也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
• 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工作者 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 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 把从属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从沉默中解救出来
人类学概论
11
PRA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调查方法
• 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是一套快速收集村庄资源 状况、发展现状、农户意愿,并评估其发展途径的田野 调查工具。这套工具来自于发达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开 展的多种发展项目的实践中,其目的在于把发言权、分 析权、决策权交给当地人民,促使当地人民加深对自身、 社区及其环境条件的理解,与发展工作者一道制定出合 适的行动计划并付诸于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