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e815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8.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体,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具有丰富的代谢功能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在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菌株。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常用技术。
一、微生物分离方法1. 筛选法筛选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它通过培养基的选择性和差异性来筛选出具有特定代谢能力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的微生物,但是需要先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和代谢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 稀释法稀释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数量的稀释来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它适用于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如分离水中的微生物。
该方法需要依靠显微镜观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3. 挑选法挑选法是一种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直接挑选出含有单一微生物的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特形态和特征的微生物,如霉菌和酵母菌等。
二、微生物纯化方法1. 常规分离法常规分离法是一种通过传统培养的方法,逐步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对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形态和代谢特性等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以便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
2. 筛选和检测法筛选和检测法是一种针对特定微生物的高效分离纯化方法。
该方法通过筛选具有特定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再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和检测,以确保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具有高度纯度和特异性。
3. 冷冻保存法冷冻保存法是一种将微生物保存在低温下的方法,既方便又安全。
该方法在分离纯化后,将微生物保存在-8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综上所述,微生物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需要依靠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结合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以获得高纯度和高特异性的微生物菌株。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c660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b.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包括:传代分离、菌落接种法、涂布法、稀释法、摇瓶分离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 传代分离传代分离法是指将微生物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通过连续传代的方式分离纯化目标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真菌和细菌的分离纯化。
首先,选择适当的固体培养基,可以是含有特定培养物质的普通富养基或特定选择性培养基。
然后,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在培养过程中,单个微生物菌落会逐渐生长并形成纯化菌落。
最后,将纯化菌落挑取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进一步培养和鉴定。
2. 菌落接种法菌落接种法是指以微生物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在平板表面单独培养微生物,通过菌落形态和特征来分离纯化目标微生物。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均匀涂布在营养琼脂平板表面。
在培养过程中,微生物会形成单个菌落,每个菌落代表着一个细胞或一组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细胞。
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形态、色素、质地等特征来筛选出目标微生物的纯化菌落。
3. 涂布法涂布法是指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均匀涂布于特定培养基固体表面,通过菌落形态和特征来分离纯化目标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微生物群落中的特定微生物。
首先,选择适当的富养基或选择性培养基,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
在培养过程中,微生物会形成不同的菌落,其中包含目标微生物。
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形态、色素、质地等特征来筛选出目标微生物的纯化菌落。
4.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通过连续稀释的方式进行纯化。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进行适当稀释,然后取一定体积的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在稀释过程中,微生物会逐渐被稀释至单个细胞的数量,从而使目标微生物单独生长并形成纯化菌落。
5. 摇瓶分离法摇瓶分离法是指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浮液均匀地放置在摇瓶中,并通过不同时间和速度的连续摇动来分离纯化微生物。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5828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e.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均质法:将微生物样品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中,然后将样品经过均质器处理,使细胞壁破碎,释放细胞内物质。
通过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可以得到不同的菌落。
2. 筛选法:将微生物样品铺在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根据对某种成分的利用能力,筛选出适应该成分的细菌。
3. 纯化法: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将一种菌落的单个菌株剔除出去,再进行单独培养,即可得到纯菌株。
4. 浓缩法:从土壤、水体等微生物来源中提取微生物样品,然后利用离心、滤网、浓缩膜等方法将细菌浓缩到一定程度,再用分离纯化方法进行分离。
5. 选择性富集法:根据特定的培养基条件,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特征在培养基中乘以菌落数量,然后利用纯化方法进行分离。
以上几种方法均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目的来进行。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2661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0.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得目标微生物,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样品。
在微生物学领域,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之一是菌落计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菌落状微生物,操作简单方便。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生长因子的琼脂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待菌落形成后,通过挑取单个菌落进行传代培养,最终获得纯种微生物。
其次,液体培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非菌落状微生物,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接种在含有适宜生长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待微生物充分生长后,通过稀释平板法或者传代培养的方式获得纯种微生物。
此外,凝胶过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细胞大小不同的微生物,操作相对简单。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加入到预先配置好的凝胶柱中,经过适当的渗透压梯度离心分离,不同大小的微生物细胞会在凝胶柱中分层,然后通过采集不同层次的微生物细胞来获得纯种微生物。
最后,离心分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微生物中的细胞、蛋白质等物质,操作相对简单。
首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后,通过高速离心的方式将微生物中的细胞、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出来,然后通过适当的纯化手段获得目标微生物。
综上所述,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来进行。
在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实验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实验取得成功!。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7b75cdb14e852458fb57c7.png)
1、倾注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液通过一系列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与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然后把这混合液倾注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待凝固之后,把这平板倒置在恒箱中培养。
单一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
2、涂布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液通过适当的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放在无菌的已经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然后用无菌的玻璃刮刀把稀释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上,经恒温培养便可以得到单个菌落。
3、平板划线法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
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当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上往后移动时,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稀释,最后在所划的线上分散着单个细胞,经培养,每一个细胞长成一个菌落。
4、富集培养法富集培养法的方法和原理非常简单。
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只让所需的微生物生长,在这些条件下,所需要的微生物能有效地与其他微生物进行竞争,在生长能力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微生物。
所创造的条件包括选择最适的碳源、能源、温度、光、pH、渗透压和氢受体等。
在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经过多次重复移种,最后富集的菌株很容易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
如果要分离一些专性寄生菌,就必须把样品接种到相应敏感宿主细胞群体中,使其大量生长。
通过多次重复移种便可以得到纯的寄生菌。
5、厌氧法在实验室中,为了分离某些厌氧菌,可以利用装有原培养基的试管作为培养容器,把这支试管放在沸水0浴中加热数分钟,以便逐出培养基中的溶解氧。
然后快速冷却,并进行接种。
接种后,加入无菌的石蜡于培养基表面,使培养基与空气隔绝。
另一种方法是,在接种后,利用N2或CO2取代培养基中的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把试管口密封。
有时为了更有效地分离某些厌氧菌,可以把所分离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然后再把培养皿放在完全密封的厌氧培养装置中。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环境工程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环境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856c5e3c1ec5da50e27092.png)
1ml
∪
1ml
∪
1ml
∪
1ml
∪
1ml
∪
0.5ml
〇 〇 37℃培养 〇 〇 28℃培养
四、教师演示:
1、涂布 2、混合 3、划线 ..\微生物 \MPEGAV\AVSEQ01.DAT(19min) .\微生物\MPEGAV\AVSEQ02.DAT
实验结果示例1:
☆涂布
实验结果示例2:
☆划线
五、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
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从混合的微生物群体中获 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即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方法:
1、单细胞挑取法:适用专业性研究; 涂布:先倒平板,后加 样 再涂布; 2、平板分离法 混合:先加样,后倒平板 混合均匀; 划线:挑取菌种,也可挑 取土壤悬液。
两皿涂布。
1、细菌培养基
一皿划线。 两皿混合。 ★ 把上述平板放入37℃培养培养箱培养。
※ 同学每人做两皿涂布、两皿混合(不同稀释度) 一皿划线共五套平板倒置培养
பைடு நூலகம்
六、实验材料:
涂棒 、接种环 、培养皿 、酒精灯 火机 、 酒精棉球
下次实验:显微镜使用与微生物形态观察
七、实验报告:
1、统计结果,计算出1g土壤的微生物含量; 2、思考题:
三、采集样品:
1、土壤中微生物及其丰富,是微生物多样化 的重要场所。作为科研或毕业课题要有目 的到尽可能分离到的地方去采集土样。 ☆ 举例: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1g土样,放入90 ml的水,在三 角瓶中充分摇匀——细胞分散
▲梯度释稀: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d01664af1ffc4ffe47acf2.png)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
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
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
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
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
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1.1 稀释倒平板法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
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
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1.2 涂布平板法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6352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b.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是一种将复杂微生物混合物分离为纯化菌株的过程。
这是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发现新的微生物物种,以及从微生物中获得新的代谢产物等研究领域的关键步骤之一、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1.常规分离法:常规分离方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技术。
该方法基于微生物菌落形态和特性的观察和比较,通过选取和分离菌落来获取纯化的微生物。
常见的常规分离方法包括移植法、罐培养法和环扩散法等。
2.筛选培养基:筛选培养基是通过优化微生物的培养条件,选择能够选择性生长其中一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离特定类型的微生物,例如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等。
常见的筛选培养基包括含有特定抗生素、特定营养物质或特定pH值的培养基。
3.稀释分离法:稀释分离法是一种通过连续稀释样品来使微生物单个分离的方法。
首先,将样品连续稀释,然后在培养基上接种稀释液,并进行培养。
稀释分离法适用于稀释样品中含有少量微生物的情况,可以帮助分离纯化微生物。
4.毛细管扩散法:这是一种通过毛细管将微生物分离到培养基上的方法。
首先,将培养基注入玻璃毛细管中,并将其将培养基表面用火焰加热,使其与空气接触。
然后,将毛细管插入样品中,微生物通过毛细管扩散到培养基中。
这种方法使用较少的培养基和试剂,能够直接从样品中获得纯化的微生物。
5.细胞分离技术:细胞分离技术是通过分离微生物细胞来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细胞离心、滤膜分离和凝胶过滤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微生物细胞从细胞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纯化的微生物。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这些方法在微生物研究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f566e46294dd88d0d26b33.png)
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1. 稀释混合倒平板法平板是指经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冷却凝固而成的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
该法是先将待分离的含菌样品, 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一系列的稀释(常用十倍稀释法, 稀释倍数要适当), 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0.5-1.0ml)于无菌培养皿中, 倾入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 迅速旋摇, 充分混匀。
待琼脂凝固后, 即成为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
于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一定时间后, 在琼脂平板表面或培养基中即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
每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
挑取单一个菌落, 一般再重复该法1-2次, 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便可得到真正的纯培养物。
若样品稀释时能充分混匀,取样量和稀释倍数准确,则该法还可用于活菌数测定。
2. 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上述稀释混合倒平板法有两个缺点,一是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溶氧而生长受影响,形成的菌落微小难于挑取;一是在倾入熔化琼脂培养基时,若温度控制过高,易烫死某些热敏感菌,过低则会引起琼脂太快凝固, 不能充分混匀。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 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该法是将已熔化并冷却至约50℃(减少冷凝水)的琼脂培养基, 先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制成无菌平板。
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约0.1 ml)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 再用三角形无菌玻璃涂棒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整个平板表面, 倒置温箱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另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涂布平板法, 可省去含菌样品悬液的稀释, 直接吸取经振荡分散的样品悬浮液l滴加入1号琼脂平板上, 用一支三角形无菌玻璃涂棒均匀涂布, 用此涂棒再连续涂布2号、3号、4号平板(连续涂布起逐渐稀释作用,涂布平板数视样品浓度而定), 翻转此涂棒再涂布5号、6号平板, 经适温倒置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该法可称之为玻璃涂棒连续涂布分离法。
3. 平板划线分离法先倒制无菌琼脂培养基平板,待充分冷却凝固后,用接种环以无菌沾取少量待分离的含菌样品,在无菌琼脂平板表面进行有规则的划线。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1389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a.png)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指将混合微生物分离出单一种类,然后纯化该种类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1. 筛选法:通过选用某种特定培养基或特定条件(如pH、温度等),筛选出具有特定特性的微生物。
2. 稀释法:通过依次将样品进行稀释操作,使微生物的种类逐步减少,最终得到单种微生物。
3. 分离培养法:将混合样品分别涂布于不同的培养基表面,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和形态表现不同,最终分离出单一微生物。
4. 过滤法:通过将混合液体经过细孔过滤器,将细菌和病毒分离出来。
5. 凝胶电泳法:将提取出来的DNA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识别出目标微生物并进行纯化。
6. 酶标记技术:利用特定抗体或酶标记系统与目标微生物进行特异性结合,分离出单一微生物。
总的来说,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
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才能最终得到纯种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fde307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c.png)
纯 化
也不要使菌体沾污管壁或其它地方。
技 术
3.划线时接种环与平皿约成30-40度角,轻轻接
触,以腕力在琼脂表面轻快滑动,不能划破琼脂。
4.划线要密而不重复,充分利用平板的表面,
划线应占满平皿。
— 1—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三次便可获得纯种微生物。
— 1—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1.稀释平板法 2.涂布平板法 3.平板划线分离法
— 2—
•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微
生
物 的 分
1.稀释平板法 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
离 纯 化
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 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
离 纯 化
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而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 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
技
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
术
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 无菌平
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
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
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 1—
• 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微
生
3.平板划线分离法
物 的 分
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 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
离 纯 化
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 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
技
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
术
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4eb4823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a.png)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试验原理在土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当我们盼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就必需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别它,以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育,这种获得纯培育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别与纯化。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育,一般是依据该微生物对养分、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应它相宜的培育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别法等分别、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在这里生活的微生物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多样的,因此,土壤是我们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其中分别、纯化到很多有用的菌株。
主要试剂高氏1号琼脂培育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育基,马丁氏琼脂培育基,10%酚,无菌培育皿,链霉素,土样等。
主要设备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等。
试验步骤1. 稀释涂布平板法1) 倒平板将肉膏蛋白胨培育基、高氏1号琼脂培育基、马丁氏琼脂培育基溶化,待冷至5560℃时,向高氏1号琼脂培育基中加入10%酚数滴,向马丁氏培育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使每毫升培育基中含链霉素30g。
然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育基倒三皿,其方法是右手持盛培育基的试管或三角烧瓶,置火焰旁边,左手拿平皿并松动试管塞或瓶塞,用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住拔出,假如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的培育基一次可用完,则管塞或瓶塞不必夹在手指中。
试管(瓶)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育皿盖在火焰四周打开一缝,快速倒入培育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育皿,使培育基匀称分布,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
也可将平皿放在火焰四周的桌面上,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管塞并打开培育皿,再注入培育基,摇匀后制成平板。
最好是将平板放室温23天,或37℃培育24小时,检查无菌落及皿盖无冷凝水后再使用。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d715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2.png)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微生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微生物纯化方法,了解常用的分离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条件。
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是微生物学中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
微生物分离的基本原理是把混合菌落使之分离成单一菌落,并将分离出的单一菌落进行种类鉴定。
微生物纯化是指从混合菌落中将目标微生物菌种分离出来并纯化到原核培养物中。
实验步骤:
1. 原始样品的处理
将样品取一定量于无菌 Erlenmeyer瓶内,加入相应容积的生理盐水,均匀搅拌,并制成1:10、1:100、1:1000等稀释液。
2. 稀释液接种分离培养基
将稀释液通过平板涂布法、斜面培养法或混悬液播种法接种于相应的分离培养基中。
3.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分别观察不同菌液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并根据菌落特征确定是否为单一菌种。
4. 分离纯化单一菌落
通过稀释、涂片和感染小白鼠等方法,将菌落分离纯化并制备鉴定鉴定纯菌株。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从样品中分离出多种微生物,并用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出了单一的微生物菌种。
结论:
通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我们掌握了微生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成功分离出单一菌种并加以鉴定。
这对于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其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eb22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差异,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和方法,将混合菌落分离出单一菌落,并将其纯化。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步骤主要包括:
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待分离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要考虑 pH 值、营养成分和添加
的选择性抑制剂等因素。
2. 接种样品:将待分离微生物的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通过涂布、均匀涂布、点接种等方法将样品均匀地分布在培养基上。
3.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要求,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等,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4. 分离单一菌落: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单一菌落开始形成。
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观察,识别出目标菌落,并用针筒或接种环将该菌落转移至新的培养基上,实现分离纯化。
5. 进一步纯化:如需要更进一步纯化,可以重复分离的步骤,直至获得纯净的单一菌落。
也可以借助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敏感性等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和纯化。
通过以上步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可以获得纯净的单一菌株,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9658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f.png)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微生物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从复杂的微生物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并将其纯化提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样品。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分离方法和化学分离方法两大类。
物理分离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微生物的分离。
最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包括离心、过滤、超声波破碎等。
离心是利用离心机将微生物混合物在高速离心作用下分层分离的方法,通过不同微生物的密度差异实现分离。
过滤则是利用滤膜或者过滤介质,根据微生物的大小和形态特点将微生物分离出来。
超声波破碎是利用超声波对微生物进行破碎,通过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性将目标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分离开来。
化学分离方法是指利用化学手段实现微生物的分离。
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等。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剂与微生物混合物中的目标微生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分离。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微生物混合物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从而实现微生物的分离。
凝胶过滤法则是利用凝胶材料对微生物混合物进行过滤,根据微生物的大小和形态特点将微生物分离出来。
除了物理分离方法和化学分离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如免疫分离法、亲和纯化法等。
免疫分离法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反应将目标微生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分离方法。
亲和纯化法则是利用亲和层析柱将特异性结合的亲和配体与目标微生物结合,通过洗脱的方式将目标微生物分离出来。
总的来说,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是多种多样的,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混合物的复杂程度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分离纯化方法,从而获得高纯度的目标微生物样品,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be0a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e.png)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嘿,你问微生物咋分离纯化呀?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呢。
咱先说说稀释涂布平板法吧。
就是把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弄点出来,放到无菌水里,使劲搅和搅和,让微生物分散开。
然后呢,再把这混合液一次次地稀释。
为啥要稀释呢?因为这样能让微生物的数量变少,等会儿涂到平板上的时候,就容易长出单个的菌落啦。
稀释好了之后,就用无菌的涂布棒蘸一点稀释液,均匀地涂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涂好之后,把平板放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过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平板上长出了一个个的小菌落。
这些小菌落可都是单个的微生物长出来的哦。
这样就实现了微生物的分离。
再说说平板划线法。
拿个接种环,在火焰上烧一烧,消消毒。
然后蘸一点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划来划去。
划的时候可不能乱划,得有规律。
比如说可以划个“Z”字形啥的。
这样划的目的呢,就是把微生物一点点地分散开,让它们在平板上长成单个的菌落。
划好线之后,也放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过几天,平板上也会出现一个个的小菌落。
还有个利用选择培养基的方法。
就是根据你要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配制一种特殊的培养基。
比如说,你要分离能分解某种物质的微生物,就可以在培养基里加上那种物质。
只有能分解这种物质的微生物才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其他的微生物就长不了。
这样就能把你想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啦。
我给你讲个我自己分离微生物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想分离土壤里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我就先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试了试。
把土壤样品放到无菌水里稀释,然后涂在加了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等了好几天,终于看到平板上长出了一些小菌落。
我可高兴了,觉得有戏。
然后我又用平板划线法,把这些小菌落一个个地划到新的平板上,进一步纯化。
经过几次反复操作,我终于得到了纯的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这可把我乐坏了,感觉自己就像个小科学家一样。
总之呢,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只要你有耐心,细心操作,肯定能把你想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概念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954de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0.png)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概念分离纯化微生物(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是指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将目标微生物单独分离出来,并得到纯种(纯培养)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使研究者获取到特定微生物的纯种菌株,以便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为什么要分离纯化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极其丰富多样的生物体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
但是,微生物群落往往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复杂。
如果想要仔细研究某一个特定的菌株或特定的微生物功能,我们就需要将其分离纯化,单独研究。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步骤:1. 采集样品:首先,需要采集含有目标微生物的样品。
样品可以取自大自然的各种环境,比如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等。
2. 稀释样品:样品中微生物的浓度很高,为了方便分离纯化,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
通过有选择地稀释样品,可以使得每个分离单元中只含有一个目标微生物。
3. 物理分离:采取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物理分离方式包括摩擦法、液滴法、过滤法、分层法等。
4. 纯化方法:在物理分离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条件等,进一步纯化目标微生物。
选择性培养基可以利用目标微生物对特定物质需求或抗性等特性设计而成。
5. 子培养:通过在培养基上进行单菌培养,得到纯培养的目标微生物。
子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6. 验证纯化:将纯培养的目标微生物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学等多个方面的检测,确保分离得到的是纯种菌株。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重要性:通过分离纯化微生物,能够让研究者对目标微生物更好地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生物学特性。
纯种菌株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研究等方面。
此外,分离纯化微生物也为发现新的微生物种类和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重要途径。
要注意的问题:分离纯化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不同微生物种类和样品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a4f4e9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37℃倒置培养
按浓度捆成一摞
恒温37℃培养
平板菌落计数
讨论
讨论
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 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 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概念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呈混合状态存在,要想获 得所需菌种,则必须把它们从中分离出来并加 以纯化培养。
分离:将特定的微生物个体从群体中或从混杂 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叫作分离。
纯化:在特定环境中只让 1种来自同一祖先的 微生物群体生存的技术叫作纯化。
概念
分离技术主要是稀释和选择培养。
讨论
2.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讨论
2.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 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 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 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 的菌落。列稀释操作:
连续划线生长现象
1.平板划线法
讨论
每次使用接种环之前都要进行灼烧, 为什么?
讨论
1.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 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 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 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 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 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 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 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 操作者。
实验原理
稀释平板分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离 稀释涂布平板法
用一支新的无菌枪头,由低浓度开始,从各 浓度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100ul,对号较均匀 地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上,用灼烧冷却后的无菌涂布器涂匀。每个浓 度做3个平板(重复)。
注意:无菌操作;用枪头吸取菌悬液时注意“吹打数 次”确保混匀。
4、培养
待平板上液体被完全吸收,将平板倒置于 370C温箱中培养24h;
5、菌落计数
含菌样品的微生物经稀释分离培养后,每一 个活菌细胞可在平板上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 见的菌落,故可据平板上菌落的数目推算出 每克含菌样品中所含的活菌总数(菌落形成 数目)。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求其平 均值。 每克含菌样品中微生物的活细胞数(菌落形 成数(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10× 稀释倍数)/含菌样品克数
3、若所有稀释度的菌落平均数均大于 300,则按稀释倍数最高的平均菌落数 乘以稀释倍数; 4、若所有稀释度的菌落平均数均小于 30,则按稀释倍数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报告;
所有菌落数均不在30~300间 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 倍数
6、平板划线法
挑取单个菌落(细菌菌落),分别在平板上做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应用:分离具有特殊功
能的微生物、优良菌种及纯化被污染的菌种等。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混杂着大量的微生物,从
中分离可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分离纯化: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或混合菌悬 液常要进行分离纯化; 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 要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种,还需提供有利于 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30-37℃ 温 度下培养1-2天。 平板菌落计数——活菌计数
0.1ml 0.1ml
0.1ml
0.1ml
0.1ml 0.1
0.9ml
0.9
0.1ml
0.1ml
0.1ml
分离纯化 基本流程
实验仪器、材料实验材料 菌源:土样10g;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仪器与用具 1)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酒精灯 2)1000ul及100ul移液枪、1000ul及100ul 枪头、无菌1.5ml的离心管、离心管架 3)无菌平皿、涂布器、接种环 实验试剂:无菌水;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2)学习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所 需菌株。 (3)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以细菌为例
实验原理
纯种分离技术
分离: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单一菌株纯种的方 法。 纯种(纯培养):一个菌落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 胞是由一个细菌(或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实验内容
1、土样取样: 选择肥沃土壤,去表层土,挖3-8cm深度的土壤 数10g,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带回实验 室。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置摇床振荡20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为土壤悬液 (10-2)。用100ul移液枪从中吸取100ul土壤悬液, 注入事先分装有900ul无菌水的离心管中,吹吸3次, 振荡均匀(10-3)。然后同样方法,配置成稀释度 为10-4,10-5的土壤菌悬液。
菌落计数规则: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
1、只有一个稀释度符合,则以该稀释度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2、有两个稀释度符合,取决于二者比值 (高稀释度的菌落数除以低稀释度的菌 落数的值): 1)若0.5≤比值≤2,以两稀释度的菌落 数乘稀释倍数所得的值的均值。 2)若2≤比值或比值≤ 0.5,则取其中较 少的菌落总数。
分区和划线。 370C培养48h检查菌落是否单纯。 无菌操作( 近火焰处操作): 划线方法: :灼烧、冷却、取菌 区1划线 灼烧、冷却 区2划线 区3划线 灼烧、冷却 区4划线…… 完毕、灼 烧
结果与讨论
计算含菌样品中的所含活菌总数 在恒温箱中培养微生物时为何要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