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比较

合集下载

《史记》、《汉书》的比较

《史记》、《汉书》的比较

《史记》、《汉书》的比较导读: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汉书·公孙弘卜式宽传》对于武帝和宣帝朝涌现的各类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在《汉书》中有一席之地,分别为他们立传。

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和秦汉之际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他们有的起于刍牧,有的擢于奴仆,但通过贤良文学对策等途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其中有许多轶闻逸事。

公孙弘年六十余才以贤良征为博士,奉命出使匈奴,因奏事不合天子之意,不得不移书言病,免职归乡。

后再次征选贤良文学,菑川国又推荐他应召。

鉴于以往的教训,公孙弘根本没有信心,百般推托。

出人意外的是,对策之后公孙弘名列榜首,“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汉书·公孙弘传》)后来又屡屡升迁,数年后便拜相封侯。

公孙弘后期的人生奇迹,和他先前的仕途受挫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非常鲜明。

硃买臣拜会稽太守一事也富有情趣: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

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

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

食且饱,少见其绶。

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

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下面我从体‎裁,选材,结构形式,表达方式,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用我有限的‎知识来比较‎一下《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1,体裁。

《史记》和《汉书》都是纪传体‎。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由司马迁首‎创。

而不同的是‎史记是通史‎。

写的是自黄‎帝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

而汉书是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

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一‎朝230年‎的历史。

2,选材。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涌现出的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和秦汉之际‎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3,结构形式。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展开,七十列传又‎在世家之外‎。

班固取材于‎《史记》,承袭而有所‎补充、调整、变化和发展‎,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汉书和史记异同

汉书和史记异同

史记》与《汉书》的异同比较一、体例内容比较《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第一,《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

《汉书》记载汉代的典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多收经世之交,还增补了许多人物事迹和史实。

第二,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

比《汉书》减少了几个传,对《史记》记载的内容作了一些移植删减。

第三,《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的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

《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起来。

二、思想比较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

《史记》的撰述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班固的《汉书》则重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

司马迁能够跳出历史看历史,能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写史意义,看到了历史的变化和向前发展,而班固维护汉室的正统思想非常明显。

首先,《汉书》极力为汉王朝的合理性作辩解。

其次,班固十分自觉地以汉臣自居,多次出现“我汉道”等语,又避明帝之纬,过分尊显汉室。

《史记》也有尊汉之意,但比较弱。

再次,《汉书》对下层人民的态度与《史记》迥异。

又次,班固指责司马迁,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等人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对立。

最后,《汉书》虽然对统治集团的虚伪、残酷、腐朽于荒淫也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远不如《史记》那么广泛、深刻、尖锐、彻底。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史记》怀疑、否定“天道”的思想见于《伯夷列传》、《河渠书》、《儒林列传》等篇。

相比之下,《汉书》则大大地倒退。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

三、思想比较《汉书.司马迁传》说《史记》:“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异端思想,正是因为他自己恪守儒家正统观念,而与司马迁思想的主要分歧所在。

第一,《汉书》的儒家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厚。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

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

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

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

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到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

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强调经济所起的决定作用,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吻合。

而班固则是所谓的“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

四、文章风格的差异:(一)、二者的为文取材不同,《史记》是雅俗并收,而《汉书》则偏重于尔雅之文。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后序》中曰:“夫太史公纪事”,“或旁收异闻以成其说”,“或得之于名山坏宅”,或取之于旧俗风谣。

比如,《淮南衡山列传》引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佞幸列传》引谚语:“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又比如,《游侠列传》记郭解之貌:“其貌不及中人。

”乃根据目睹所书。

这些正如刘知几所云:“以刍荛鄙说,刊为竹帛正言。

”(《史通.采撰》)而《汉书》的取材,据郑樵《通志.总序》曰:“自高祖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尽窃迁书。

”清代赵翼亦认为,《汉书》“武帝以前传记,多用《史记》文。

”(《廿二史札记.过秦论三处引用》)此外,《汉书》中多载各种经术文章和辞赋。

比如《韦立成传》载宗庙议礼文,《杨雄传》载《反离骚》等等,多取诸现成文献。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史记》和《汉书》都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古典典籍,是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前两部著作,可见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而《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 年的史事。

在对从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这段史事的记述上,两书是重合的,《汉书》在《史记》之后,所以班固在处理这段时期的史料时,在继承《史记》旧文的基础上把司马迁没有写的补充起来,并改正或充实了司马迁粗疏的地方,这样就使这两部书有了很大的可比性。

而读书要看作者“书的背后必该有人,读其书不问其书作者之为人,决非善读书者。

”①所以除了比较这两部书,对司马迁和班固的比较也是十分必要的。

时代背景的不同、家族的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注定个人思想的不同和写作意识的差异。

1 关于司马迁和班固的出身、经历司马迁和班固都是陕西人。

“迁生龙门”②在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南原上有司马迁祠,北距龙门约40 公里处。

祠为四级高台,前三台为建筑物,后一台为元时砖砌的司马迁衣冠冢。

祠内多有历代文人的题咏。

班固陕西扶风安陵人,今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有班固墓。

可以说陕西一地西汉、东汉前后同出两位史学伟人。

司马迁的出身并不显要,他所在的家族世代为史官。

但他从小学习古文,向人求教问故,受益匪浅,并受其父亲学识和思想的影响。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把著述历史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并最终实现完成。

班固出身家资豪富的外戚身份,并有正统家学传统的家庭,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受其父亲影响转向汉史研究。

可见一个是善于好学主动求教,一个是有正统家学的教育环境;一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学,思维活跃、观点独特,一个被动的接受传统,死板束缚,缺少见识。

家庭出身对两位史学家以后对史学的发展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司马迁遭遇坎坷,由李陵案受牵连入狱,狱中受尽折磨和苦难,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经历使他更加自强不息的发愤著书,所以写作上更具批判性和鲜明的爱憎感情,虽历经磨难,但靠坚强的意志最终一人完成。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浅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一直以来后人对这两本书的评价都很高,也有人对两者作出不少的比较。

一、写作动机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重视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也积极地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

然而他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封禅大典,因而“发愤而卒”。

他死前将遗志嘱托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①司马迁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②由此可见司马迁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可看出秉先父之意。

“汉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

……主上明圣而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③可见司马迁撰《史记》,亦有颂扬大汉盛德之意。

另一方面,班彪为《史记》著作《后传》未成,便已去世。

班固对父亲的《后传》“所续前史未详”、“所撰未尽一家”的缺憾,深感不安,便决心以西汉为断限,著作《汉书》。

可见司马迁与班固撰史的动机皆有继承父业之意。

而班固先世婕妤是汉武帝的妃子,班氏世代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因此班固著《汉书》也有意从儒家思想和道统着眼,宣扬汉朝威德。

“唯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

”④就明显有为汉朝歌功颂德的心意。

因此,司马迁与班固撰述的动机都有为大汉王朝歌功颂德、润色鸿业之意。

然而,和班固著史动机不同的是司马迁著《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把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个人身世浮沉的变化的感慨,对历史上先贤伟人的崇敬而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作。

第十一讲《史记》与《汉书》比较课件

第十一讲《史记》与《汉书》比较课件

汉书
(二)表 为妹妹班昭所作 著名的表为: 《百官公卿表》-秦汉的官制 《古今人表》-汉代以前的历史人物
汉书
(三)志 由《史记》的《书書》演变而來。(原因?) 新创的表有:《地理志》、《五行志》、 《刑法志》和《艺文志》 主要记述上古到汉代的制度。
汉书
(四)列传 汉书并无世家 将汉初诸王事迹放入列传 将外族传放在人物传之后 而王莽因乱政更置于各外族传之后,己表示不 齿于他。
(二)班固生平,其成书可分为六个时期: 1、撰史之前期:13岁为王充赞-16岁入太学- 23岁归乡守丧; 2、居家私撰期:丁忧闲居-27岁续父作-31 岁 为人告发下狱; 3、转祸为福期:兰台令史-撰功臣、新市、平 林事;
4、继而官撰期:33岁续撰《汉书》,明帝永平 17年(74年),召见班固、傅毅等人,谈论司马 迁著书。章帝继位(76-88),固愈得幸。 5、撰史以后期:从章帝建初8年(83)53岁至 和帝永元4年(92)死于洛阳监狱中。 6、最后完成期:死后书散乱,八表和《天文》 未及而竟
(三)《汉书》传写人物的成就也略逊以《史记》 一筹。 《史记》总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矛 盾剧烈的场面、个性化的语言、心理活动等 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在《汉 书》中,有的被省略、有的被删节,影响了 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 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 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 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明 茅坤) 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 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 长叙事入神处。”(斋藤谦之《拙堂文话》)
(二)《汉书》的成书动机 1、续父业,补正《史记》之缺与失 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是非颇谬于圣人,论 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 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

史记与汉书艺术特色的比较《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

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下面我从体裁,选材,结构形式,表达方式,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用我有限的知识来比较一下《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1,体裁。

《史记》和《汉书》都是纪传体。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由司马迁首创。

而不同的是史记是通史。

写的是自黄帝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

而汉书是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

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一朝230年的历史。

2,选材。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涌现出的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和秦汉之际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3,结构形式。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展开,七十列传又在世家之外。

班固取材于《史记》,承袭而有所补充、调整、变化和发展,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4,写作技巧。

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

《史记》与《汉书》之语言现象比较

《史记》与《汉书》之语言现象比较

《史记》与《汉书》之语言现象比较——以《淮阴侯列传》和《韩信传》第三部分为例人文学院06中本一班徐林媛0605121121《史记》和《汉书》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部历史著作,后人并称史、汉。

二书在体制、取材、治学精神、风格、笔法等方面均有其不同之处,这里我所谈论的是它们的语言现象上的区别。

《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史记》之文奇特变幻,挥洒自如,笔墨酣畅,当豪放处豪放,当简洁处简洁,不拘一格;《汉书》则细致工整,组织严密,工整凝炼,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视藻饰,崇尚典雅。

范晔说:“迁文直而事露,固文赡而事详。

”(《后汉书·班固传》)指出了《史》、《汉》的不同风格。

对于《淮阴侯列传》和《韩信传》第三部分语言方面的不同,本人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比较:一、对应字词比较《史记》和《汉书》中有很多对应字词,找出这些字词,并根据《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二、对应语句比较《史记》和《汉书》在叙述时的语言风格不同,在句式上有较大差异。

通过《古代汉语》专业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对应字的比较。

对应字中又分为很多种,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以及没有以上关系的同义字等等。

★1、莫∣不(“∣”之前引用《史记》,“∣”之后引用《汉书》,以下均同)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按甲休兵(《史记》)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汉书》)“莫”可以表示否定:不,不能。

《诗·邶风·终风》:“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荀子·解蔽》:“桀死於鬲山,紂縣於赤斾,身不知先,人又莫之諫,此蔽塞之禍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既出,其計祕,世莫得聞。

”《汉书·匈奴传上》:“已而,冒頓以鳴鏑自射善馬,左右或莫敢射,冒頓立斬之。

”在这里“莫”作为一个副词,与“不”同义,是同义字。

★2、案∣按莫如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百里之內牛酒日至(《史记》)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內,牛酒日至(《汉书》)“案”,通“按”。

类史文学作品《史记》与《汉书》的历史意义比较分析

类史文学作品《史记》与《汉书》的历史意义比较分析

类史文学作品《史记》与《汉书》的历史意义比较分析引言类史文学作品《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两部重要著作。

它们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细节,还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的历史意义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史记》的历史意义1. 多元性《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志体结合的真实历史性著作。

在文字选材上,它涵盖了自上古时代到西汉末年这个广泛且漫长的时间段,记录了各类人物、政治事件和社会背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2. 知识源泉《史记》不仅包括一般政治军事事件,还涉及地理、医药、音乐等各领域内容。

它成为后来传世典籍中最重要的学科百科全书,为后代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和知识。

3. 思想启示《史记》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例如,司马迁强调“史无常非”,揭示历史循环发展的规律性;他还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矛盾斗争推动前进的。

二、《汉书》的历史意义1. 体系化《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以纪传体完全叙述了一个朝代的历史,并按照各个皇帝进行了详细编写。

它总结了中国西汉时期政治制度、军事组织、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为后来的历史著作奠定了基础。

2. 政治典范《汉书》着力描述当时官僚制度与禅让制度,并将王朝兴衰归因于沟通正统与道统之间是否保持平衡。

这一观点进一步规范和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在后世影响深远。

3. 文学价值《汉书》的文学风格独特,相比于《史记》更加细致入微。

它以平实、煞有介事的语言叙述历史事件,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这一文学特点使得《汉书》在后世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其他历史著作的重要参考。

三、两部作品的异同点与互补关系1. 不同视角《史记》侧重于整体性而不顾个别人物,注重揭示历史大背景和思想意义;而《汉书》则更注重个人传记,从宏观到微观展现了当时各界人士的丰富故事。

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两部作品在辨证法上存在差异。

2000字史记与汉书比较

2000字史记与汉书比较

《史记》与《汉书》比较作者介绍: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二十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收集史料与民间传说,在元丰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长官天文历法及皇家书籍,因替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因而遭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著书完成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史记》中华书局是节选《史记》司马迁所著的其中部分,《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子,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年—前101年),共写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首先令我们感到惊奇的为之赞叹的是他的包罗万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公想要拼接自己的搜集资料整理总结一切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在《史记》中华书局2007版中,节选了一些叙述完整流畅,经典优异的部分来让读者初步感受《史记》的魅力。

五帝、周、秦皇、项羽、高祖本纪;孔子、陈涉世家;孙子吴起、商鞅、魏工资、吕不韦、韩信、扁鹊、李广、卫青、游侠列传等被收纳本书之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说是本书作者想要向读者传达的意图之一。

同《汉书》比较:通读完本书之后,同先前读过的《汉书》相比较,首先司马迁的史学精神及其浓厚,自成体系,拥有自身的是非判断标准,对于刘邦的记述既突出了刘邦本人魅力,如顺应时代分化敌人,识人善用的光辉优点的同时,又将他表面豁达而内心狭隘,轻视他们晚年残杀功臣,排除异己的劣迹如实记录下来,并不完全避讳帝王丑闻,秉笔直书。

往后的二十四史,包括《汉书》对于帝王避讳不已,从司马迁到班固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根深蒂固,封建专治对于史学的束缚越加严重,往后官修史书成为了记载史实的主要部分。

汉书史记区别

汉书史记区别

《史记》和《汉书》的区别1、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写作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在他手里完成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与当时时代和个人的经历等主客观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首先,得益于家庭影响。

他父亲司马谈向当时天文、易学、道论的专家学习过,曾写过《论六家要旨》的论文。

司马迁深受这个学术空气浓厚家庭的熏陶,幼年时除参加部分劳动外,即开始学习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武帝即位后,司马谈被任为太史令,举家迁居长安,他又学习“古文”(即秦以前的文字),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

这些知识准备对于写作《史记》十分重要。

其次,司马迁进行了大量的录访搜集阅读考订史料的工作,对社会政治事件有亲身的体会和实感。

二十岁时有过一段漫游大江南北的壮举,在漫游中已开始注意寻访历史遗迹,搜集人物的传闻。

例如到淮阴,搜集有关韩信的传说;到沛县、丰县一带,搜集了刘邦及曹参、萧何等人的史料;到河南开封考察了夷门监侯赢供职的地方,弄清所谓夷门即大梁(今开封)的东门等等。

漫游后仕为郎中,侍从武帝巡狩、封禅,使他接触了更多的祖国山川,目睹封建王朝的礼仪典礼,还曾参加武帝亲自带头的堵黄河决口的壮举,获得写河渠书的第一手资料。

他又曾奉使西南夷,接触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对于写作《西南夷列传》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司马谈病逝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有条件接触“金匮石室之书”,即皇家所藏的书史及档案。

第三,时代思潮的影响。

武帝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儒家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孔子个人就在鲁史的基础上编修了《春秋》,寓议论于史事之中。

这对司马迁颇有影响,司马迁将写作《史记》与孔子作《春秋》相比。

同时,这与司马迁的要求也不无关系。

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随武帝封泰山,因病滞留洛阳,司马迁出使西南夷归来要向武帝述职。

赶到洛阳时,见到垂危父亲,父亲谆谆嘱托要他完成自己著述史书而未能完成的事业,司马迁在父亲面前作了保证。

史记与汉书比较

史记与汉书比较
4, 写作技巧。
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司马迁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或者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 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等。而汉书则喜用追叙、补叙的手法。《汉书?于定国传》的末尾是这样一段文字:
《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它详赡严密,工整凝炼,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视藻饰,崇尚典雅。范晔说:“迁文直而事露,固文赡而事详。”(《后汉书?班固传》)指出了《史》、《汉》的不同风格。这也代表了汉代散文由散趋骈、由俗趋雅的大趋势,值得注意。喜欢骈俪典雅的文章风格的人,对《汉书》的评价甚至在《史记》之上。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史记》与《汉书》的史料可信度对比研究

《史记》与《汉书》的史料可信度对比研究

# 史记与汉书的史料可信度对比研究概述《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两部重要的古代史书,它们记录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事件。

然而,在不同时期编纂和传承中,这两部史书都经历了一些变动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史记》和《汉书》中的史料可信度,探讨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

一、《史记》1. 作者记录思想倾向《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大型通史著作,由司马迁撰写。

在其著作中,司马迁体现了强烈的士人意识,并对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等进行赞扬或批评。

这种思想倾向可能会对他在历史事件描述中选择性地突出某些细节或过于夸大某些人物地位产生影响。

2. 编纂过程中可能存在失实现象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主要基于自己阅读许多旧籍和从事治国实践所得到的信息。

然而,由于史书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许多干扰和编辑的介入,因此其中一些历史记载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3. 分类条目详细齐备《史记》以“五经正义”、“七略”为蓝本编撰并逐渐完善。

它通过对不同主题进行系统分类,并包括人物列传、本纪、表等章节,使读者能获得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汉书》1. 主观色彩相对较低《汉书》是东汉时期班固所写的一部叙述西汉王朝历史的著作。

与《史记》相比,《汉书》更倾向于客观泛文化背景,而非个人思想倾向。

其记载着自政治家、军事家到文化名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动态变化。

2. 编纂过程中有后期补充与修正据研究,《汉书》编纂过程中存在较大篇章被后来者追加或修订。

这些后期工作可能会影响其部分记载的准确性,需要谨慎处理。

3. 重视世系表和地理统计《汉书》除了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外,还特别注重编写各种家谱与人物世系表,以及地理统计等。

这些补充内容可以提供更多有关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族群流动和行政区划的信息。

三、史料可信度的确认方法为了判断史料的可信性,研究者常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 查证史书记载是否与其他各种文献、碑铭或出土文物相互印证; - 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在不同著作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考察史书记载所依据的来源是否可信,并对来源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史记》《汉书》的比较

《史记》《汉书》的比较

《史记》、《汉书》的比较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汉书·公孙弘卜式宽传》对于武帝和宣帝朝涌现的各类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在《汉书》中有一席之地,分别为他们立传。

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和秦汉之际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他们有的起于刍牧,有的擢于奴仆,但通过贤良文学对策等途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其中有许多轶闻逸事。

公孙弘年六十余才以贤良征为博士,奉命出使匈奴,因奏事不合天子之意,不得不移书言病,免职归乡。

后再次征选贤良文学,菑川国又推荐他应召。

鉴于以往的教训,公孙弘根本没有信心,百般推托。

出人意外的是,对策之后公孙弘名列榜首,“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汉书·公孙弘传》)后来又屡屡升迁,数年后便拜相封侯。

公孙弘后期的人生奇迹,和他先前的仕途受挫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非常鲜明。

硃买臣拜会稽太守一事也富有情趣: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

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

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

食且饱,少见其绶。

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史记与汉书之比较

史记与汉书之比较

《史记》与《汉书》之比较《史记》和《汉书》是二十四史中前两部,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恢弘史篇,记录了丰富且珍贵的历史史料。

两部记录历史的重合点为西汉前半部分历史。

(一)作者《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负责起草文书)。

司马迁年轻时游历天下,早年的游历经历为其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其父亲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得以侍为郎中,随后出使西南。

其父司马谈在弥留之际留下子承父业的遗命。

随后他在长安任职,结交诸多贤能之士,其中受董仲舒和孔安国的影响最大。

纵观史记,董仲舒之公羊学对司马迁的影响主要为:其一公羊家颂扬汤武革命,主张以无道伐有道,成为《史记》反暴政的基础;其二公羊家“尊王攘夷”,主张“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史记》贯穿全书的主要观念;其三,公羊家崇让,尚耻之义是《史记》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

孔安国是孔子后人,家中有当世失逸的《古文尚书》十余篇,并兼通文学。

司马迁写上古三代史从中间做了大量的引用。

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给予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度赞扬。

吸收了孔子学说和六艺经传的精华,效法孔子精神,完成一大典。

后因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愤完成《史记》大典,被后世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汉书》作者是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出身儒学世家。

班彪之子。

早年受父祖影响,文学造诣深厚,精通儒家经典。

公元58年,私撰《汉书》汉明帝永平五年时,因“私自改做国史罪”入狱,其弟班超上书释放。

公元62年,任兰台令史,继续编撰《汉书》。

公元89年,任中护军,随窦宪出击匈奴。

公元92年,窦宪自杀,司马迁受牵连,死于狱中。

随后,其妹班昭帮助完成《汉书》八表。

刘知己曾有言“究西都之首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带,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二)内容比较二者均为纪传体。

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史记》和《汉书》的比较《史记》和《汉书》皆是汉代史学‎家所撰写的史‎学著作,一直以来后人‎对这两本书的‎评价都很高,也有人对两者‎作出不少的比‎较,以求在比较中‎得出二者在史‎学史领域里究‎竟谁的贡献较‎大。

下面,本人将尝试从‎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以便更清楚地‎理解二者对史‎学史的贡献谁‎多一点。

一从编撰的方法‎上比较㈠体例的比较: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虽然《史记》包含的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并‎非都由司马迁‎所创,但“司马迁能够综‎合各体,将先秦各种萌‎芽状态的史体‎,加以改造加工‎,归于一部书中‎,使之互相配合‎,各尽其用,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的基本‎状况,这是史书所不‎曾有的。

”赵毅在《二十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异同‎》中说:“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班固的《汉书》也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

此书一出,也对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以后,每换一个朝代‎,就修一部前朝‎的断代史,到清便有“二十四史”的形式,除《史记》、《南史》、《北史》外,全部都是纪传‎体的断代史。

本人认为《史记》可以贯通上下‎3000年的‎历史,要将这么长的‎时间内发生过‎的重大事件都‎记载下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史书编年体的‎体裁形式有两‎点严重不足,一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二是不能突出‎表现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编年体的不足‎引发了司马迁‎对史书撰写的‎框架提出了一‎个全新构想。

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结合记言、记事,这种体裁的史‎书可以更多地‎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记述范围广泛‎,便于突出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形势。

司马迁可以综‎合各种体列,然后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使得《史记》得以有序地记‎载过去和当时‎所发生的事,在创造性方面‎的确比班固的‎《汉书》强。

《史记》与《汉书》语言比较举隅

《史记》与《汉书》语言比较举隅

史记》与《汉书》语言比较举隅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两部历史散文巨著可谓是两汉史学上的“双子星座”,也是中国史学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汉书》中所写的西汉二百三十年历史中,关于汉武帝以前的史事,基本上依照《史记》,其中有五十多篇人物传记就是依照《史记》的原文增删改易而成的。

本文选择《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和《汉书》中的《项籍传》、《高后纪》的重叠部分作对比,从语言的角度具体描写两书的差别,并浅析这些差别所反映的语言现象和思想现象。

关于项羽,司马迁把他列入了本纪中,其中详细而精彩的描写使得《项羽本纪》成为了《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而对于中国的第一个女统治者吕后,司马迁也将她列入本纪,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班固则把项羽放在了人物传记中,并在传中大量删减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部分一一鸿门宴,只留几语交待,而详写在《高帝纪》中。

对吕后的描述也分别放在了《高后纪》和《外戚传》中。

《汉书》大多沿用了《史记》的原文,但有增有删,在内容上有取舍,在文字上有改动,其中有包括动词、代词、名词等同义词的替换,用字的差异以及句式的差异等方面。

[ 以下出现的例句,均选自(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和(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 年版,例句后的数字是句子出现的页码。

词的排序按照首字音序排序。

(一)同义词的替换1.同义动词的替换在对《史记》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与《汉书》的《项籍传》、《高帝纪》 (鸿门宴)、《高后纪》、《外戚传》的重叠部分的对比中,共发现了19 例同义动词的替换,举例如下。

(1从――归“从”和“归”都有归顺、归附的意思。

“从”是跟随的意思,引申为归顺。

“归”是回家的意思,引申为归附,归属,汇聚。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 302)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梁曰:‘田假与国之王,穷来归我,不忍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与《汉书》比较
汉语言专升本071 曹燕萍 07011102 一、音关系
1a.王乃与伍被谋,先杀相、二千石;伪失火宫中,相二千石救火,至即杀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b.王乃与伍被谋,为失火宫中,相、二千石救火,因杀之。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此例“为”与“伪”字音相近(匣疑旁纽、同属歌韵),“为”假借为“伪”。

2a.汉使马邑下人聂翁一奸兰出物与匈奴交,详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
2b.汉使马邑人聂翁一间阑出物与匈奴交易,阳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

(《汉书•匈奴传》)
“详”与“阳”字音相同(喻母阳韵),“阳”假借为“详”。

3a.相如不得已往,一坐尽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b.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

(《汉书•司马相如传》)
此例中“疆”与“强”为异体字。

4a.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

(《史记•佞幸列传》)4b.其后宠臣,孝文时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谈、北宫伯子。

(《汉书•佞幸传》)《史记•佞幸列传》中有宦官名为赵同,而《汉书》中所记此人名为赵谈。

记同一人之名而用字不同是因为司马迁之父字“谈”,于是用一同音字“同”字来代替“谈”字。

二、义关系
(一)义同
5a.匈奴俗,见汉使非中贵人,其儒先,以为欲说,折其辩。

(《史记•匈奴列传》)5b.匈奴俗,见汉使非中贵人,其儒生,以为欲说,折其辞辩。

(《汉书•匈奴传》)此处“先”与“生”为同义异对应。

6a.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謁者。

(《史记•汲郑列传》)
6b.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也。

至黯十世,世为卿大夫。

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严见惮。

武帝即位,黯为謁者。

(《汉书•张冯汲郑传》)
7a.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7b.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汉书•张冯汲郑传》)
(二)反义关系
8a.於是诸大夫芒然丧其所怀来而失厥所以进,喟然幷称曰:“允哉汉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

百姓虽怠,请以身先之。

”敞罔靡徒,因迁延而辞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8b.於是诸大夫茫然丧其所怀来,失厥所以进,喟然幷称曰:“允哉汉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

百姓虽劳,请以身先之。

”敞罔靡徒,迁延而辞避。

(《汉书•司马相如传》)
《史记》用“百姓虽怠”,《汉书》用“百姓虽劳”,怠为怠惰、懈怠之意,而“劳”为“劳苦、辛勤”之意,两例中的“劳”与“殆”为反意用字。

三、形关系
9a.絳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史记•陈丞相世家》)
9b.絳、灌等或谗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汉书•张陈王周传》)“咸”与“或”字形相似,据句前有“絳侯、灌婴等”,此处应为“咸”。

10a.靑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

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靑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靑曰:“贵人也,官至封侯。

”(《史记•卫将军驃骑列传》)
10b.靑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父使牧羊。

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靑尝从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靑曰:“贵人也,官至封侯。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从这一对应位置来看,如与至相结合而言,则就写为“入”。

如与前一“从”字结合而言,则应写为“人”,据此前句之义,可知上文并未交待出卫青是与谁去往甘泉居室,即“从”宾语并非为承前省略,从整句的意义分析而言,此
句应为《汉书》所记之人字,而《史记》文中之“入”字则为字形相似之误。

11a.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

江淮闲一茅三脊为神藉。

五色土益杂封。

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稚诸物,颇以加礼。

兕牛犀象之属不用。

皆至泰山祭后土。

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

(《史记•封禅书》)
11b.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

五色土益杂封。

纵远方奇兽飞禽及白稚诸物,颇以加祠。

兕牛象犀之属不用。

皆至泰山,然后去。

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

(《汉书•郊祀志》)
(二)形近辗转讹误
12a.无是公言天子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乃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12b.亡是公言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子虚言云梦所有甚众,侈靡多过其实,且非义理所止,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

(《汉书•司马相如传》)
在《史记》《汉书》中有多处“尚”假借为“上”,上例中“止”与“上”字形相似,于是至于“止”与“尚”异对应。

此例中《汉书》的句子则会造成误解。

13a.高帝不听,遂北至於代谷,果有平城之围。

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3b.高帝不听,遂至代谷,果有平城之围。

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忘”与“亡”同音,应为“无”的假借,但“忘”在单句中也能解通,同样会造成句意表达的失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