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复习2019
《影视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
![《影视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7f5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3.png)
《影视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用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巴赞是纪实美学的代表,同时又被称为之父。
A.新现实主义B.新浪潮C.现代主义D.新好莱坞2.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运用了的研究方法。
()A.结构主义语言学B.结构主义叙事学c.精神分析学D.后结构主义3.法兰克福学派是的重要流派之一。
()A.现代主义B.西方马克思主义C.精神分析学D.结构主义4,以为代表的纪实性电影美学观,对蒙太奇电影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并且成为被西方电影世界普遍公认的经典电影理论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A.索绪尔B.拉康C.列维•斯特劳斯D・克拉考尔5.《偷自行车的人》是一部电影。
()A.抽象B.超现实主义C.新现实主义D.表现主义6.蒙太奇理论的奠基者是()A.库里肖夫B.普多夫金C.爱森斯坦D・格里菲斯7.《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是一部的代表性著作。
)A.电影符号学B.电影叙事学C.意识形态电影批评D.女权主义电影批评8.杜拉克的影片《贝壳与僧侣》是一部电影。
)A.表现主义B.印象派C.抽象D.超现实主义9.“缝合系统”理论从属于()A.女权主义电影批评B.意识形态电影批评C.电影符号学D.电影叙事学10.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亦被称之为()A.电影符号学B.电影第二符号学C.电影叙事学D.意识形态电影批评11.法兰克福学派是的重要流派之一。
()A.现代主义B.精神分析学C.西方马克思主义D.结构主义12.“缝合系统”理论从属于()A.女权主义电影批评B.意识形态电影批评C.电影符号学D.电影叙事学13.现代主义电影《八部半》的导演是()A.伯格曼B.弗里尼C.安东尼奥尼D.柴伐梯尼14.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和“地球村”概念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阿恩海姆D.马尔库塞15.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运用了的研究方法。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36b285941ea76e59fa0449.png)
1.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2.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
首先,贝拉·巴拉兹开创了对电影文化学的研究。
其次,贝拉·巴拉兹的贡献还在于,他通过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仔细分析和探讨了影艺术本身的特性。
第三,他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四,早在电影艺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巴拉兹就已经指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我们都知道并且也都承认,电影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
”3.爱森斯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和普多夫金等人一道总结和发展了此前的成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不仅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且更主张把官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头的并列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引起他们的思考。
4.普多夫金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侧重于强化观众习以为常的叙事法则;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冲突功能,侧重于破坏人们长期习惯的叙事法则。
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当同观众的心理历程非自一致: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在创作实践中,普多夫金重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非常注意保持影片流畅的叙事风格,蒙太奇在他的影片中被运用得十分自然,主张拍摄一种埠求纪实风格与哲理意蕴相结合的影片。
哲学:影视美学考试题
![哲学:影视美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76a9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0.png)
哲学:影视美学考试题1、名词解释麦加芬母题正确答案:该词源于电影导演亚弗烈希区考克的电影技法,指将电影故事带入动态的一种布局技巧。
它通常是指在一部悬疑影片的情节开始时,能引起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快地进入情(江南博哥)况的戏剧元素,如在某一个物体、人物、甚至是一个谜面。
如在希区考克的《大巧局》(1976)中,麦加芬是指一们失踪的继承人。
2、名词解释宣传照片正确答案:在电影摄制期间或前后,为了打广告、做公关或做电影院橱窗展示而拍的照片。
3、名词解释平角度镜头,水平镜头正确答案:一种视平线离地约四至六尺高的位置所拍摄出来的镜头。
这种镜头由于符合一般人身高状态下的视觉习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常被采用。
4、名词解释买片排挡正确答案:电影发行商与戏院之间为一部影片的放映事宜而达成的合约协议,约明影片放映地点、放映次数、租借费用或票房收入扣除多少百分比等等条件。
5、名词解释布莱顿学派正确答案: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6、名词解释地下电影正确答案:做为独立制片影片、前卫电影和实验电影的同义词。
也指处理尖锐题材,或故意反传统的电影。
7、名词解释影片尺数正确答案:广义而言,指任何一段影片、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或一个段落。
比较精确地来说,指一段影片的尺数。
8、名词解释雷电华电影公司正确答案: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在1928年成立,涵盖制作、发行、放映等业务。
在1930年代及1940年代出品的著名影片,包括佛雷亚斯坦和琴姐罗杰丝合作的歌舞片,一系列高品质的恐怖片,由凯萨琳赫本和卡莱葛伦所主演的喜剧片,以及亚弗希区考克的《深闺疑云》(1941)和奥森威尔斯的《大国民》(1941)。
1951年退出电影圈,转向无线和有线电视发展。
9、名词解释拼接影片正确答案:由不同的材料如拼贴图画一般拼凑而成的影片。
10、名词解释打光正确答案:电影摄影中,设计、安排人工或自然光源的工作。
影视美学(除了论述题)
![影视美学(除了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8d696d1711cc7931b716aa.png)
《西方影视美学》填空选择20分、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30(二选一)除了章节题目以外,加粗体为考试内容。
非粗体有益于论述题回答。
没有问号的都是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
绪论(哲学认识、思想原则、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普洛丁、休谟、康德、叔本华、克罗齐、车尔尼雪夫斯基、吉加维尔托夫、罗伯特费拉哈迪、英格玛伯格曼“电影艺术的根本问题,即影像的美学的思索”。
电影分类:p05)第一章艺术界定与文化预言:早期电影美学(明斯特伯格、阿恩海姆22-24、贝拉巴拉兹)时间艺术:音乐、诗歌、舞蹈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1(德)于果明斯特伯格15-22 (1863-1916)“应用心理学之父”,1916《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早期电影关于电影机械化复制的单纯认识: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小黑屋等商品运作,传统电影家从戏剧入手稍微打开了关于电影艺术性的认知,例如(法)梅丽爱、(意)卡努杜(第一个为电影做出艺术定位的人)。
而明斯特伯格揭示电影必需以及挑战性主题:电影主体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影像感知的最基本层次深度感与运动感(视觉滞留与心理经验)源自人的心理,既高级思维活动控制下产生的“难以置信的自我搁置”与“运动”。
把外部世界编入人的思想当中去。
电影服从心理法则而非外部世界法则。
心理元素:注意力(特写)、记忆(闪回)、想象和情感(场面调度、情景)2(匈)贝拉巴拉兹(1884-1949)三部著作:《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电影的精神》《电影文化》电影打破亚里士多德传统艺术主客体不可逾越的鸿沟关系是与旧标准相背的独立艺术,地位等同于文字(具有宗教、民间节日的影响力),丰富拓展了人类情感元素,是新的可见的人类的视觉文化(旧可见人类在文字未出现以前),完美地预言了未来世界的影像。
电影并非机械的复制的。
关于“创造性的摄影机”:特写、拍摄角度、剪接、“纯电影(针对先锋电影)”。
P26-27第二章影像的语言方式: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1蒙太奇:mongtage,法语,戈尔丁第一个使用者。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307a8d02d276a200292e0a.png)
第一章一、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1884—1949)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
二、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流派,正是以超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先导,反对电影表现故事,认为电影应当在纯粹的视觉中寻找激情,将电影作为抒发主体潜意识或无意识心理冲动的手段,将梦幻境界作为电影最高的美学境界代表作:法国杜拉克《一条安达鲁狗》第二章一、真正使蒙太奇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的乃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
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交错地使用远景和大特写,使得片中有些画面富有史诗的情调,特别是其中的“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等叙事手法影响巨大,成为经典叙事模式。
二、爱森斯坦(开创、地位、贡献、代表作)(1)爱森斯坦为电影带来的贡献——思维蒙太奇正是电影语言的独特手段发明史上的重要阶段之一。
(2)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电影理论,爱森斯坦(1898—1948)都堪称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这两个方面都具有极其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总路线》、《墨西哥万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伊凡雷帝》等。
爱森斯坦将蒙太奇理论上升到哲学美学的高度,使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这个方面,爱森斯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和普多夫金等人一道总结和发展了此前的成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三、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1896—1954),苏联纪录片大师,也是著名的“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
维尔托夫认为,电影镜头比人的眼光更客观,主张“实况拍摄”的方法,反对一切虚构和编造。
他特别倡导将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也就是在被拍摄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来拍摄“生活即景”。
“电影眼睛派”又强调指出,电影真实地纪录现实并不局限于简单地纪录生活,电影眼睛应当在保持镜头内容真实的条件下,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辑、组接,以及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以特定的含义。
影视美学复习重点(论述题)
![影视美学复习重点(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aa0a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7.png)
影视美学复习重点(论述题)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论述题,需要结合作品分析)【1】概况: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突破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观,作为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美学革命,响亮地提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不再局限于用电影来讲述故事,而是致力于按照生活的原貌去真实地再现生活,注意表现反法西斯斗争,反映二战后的社会问题,把镜头对准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痛苦和不幸。
【2】代表作:1945年,意大利罗西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诞生,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开始,以后又相继出现了罗西尼导演的《游击队》(1946),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8),德·西卡的《擦鞋童》(1946)、《偷自行车的人》(1948)和《温别尔托·D》(1952),德·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和《罗马11时》(1952)等一系列优秀影片。
【3】美学特征分析(1)“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是意大利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形势下反法西斯斗争的产物。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集中体现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把镜头对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和斗争,反映战后意大利尖锐的社会问题,揭露穷困和失业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等方面。
(2)“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体现出新现实主义的风格特征,就是以严格的纪实风格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善于挖掘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生存问题,通过摄影机捕捉大量真实感人的细节,真正实现“还我普通人”的美学追求。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这个口号,鲜明地体现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主张,实际上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从电影技术手段来看,战后出现的轻便摄影机、高速感光胶片、磁带录音机等一系列新技术成果,也使得实地拍摄具有了基本的物质手段和必要的技术条件。
影视美学的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8eaa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5.png)
影视美学的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影视美学:是一门研究影视艺术形式、内容、创作规律及其与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影视学等多个领域。
2、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通过影像、音效、表演、剧本等手段来传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3、影视语言:是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镜头语言、音效语言、表演语言等。
4、影视批评:是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评价和解读,旨在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促进影视创作的进步。
二、影视美学的特点1、视觉优先:影视美学强调视觉优先,即通过图像和画面的表现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2、叙事性:影视作品通常具有叙事性,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真实感:影视作品追求真实感,通过逼真的表演和场景来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4、多样性:影视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从浪漫爱情片到战争片,从喜剧片到科幻片,应有尽有。
三、影视美学的复习要点1、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影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如影视艺术、影视语言、影视批评等。
2、分析影视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从中学习如何运用影视语言和技巧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3、时代背景: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
4、提高审美素养: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
5、掌握批评方法:学会运用正确的批评方法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
影视美学的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影视美学:是一门研究影视艺术形式、内容、创作规律及其与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影视学等多个领域。
2、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通过影像、音效、表演、剧本等手段来传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影视美学复习
![影视美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92b1705eff9aef8941e0625.png)
(二)无声电影中的声音——音乐 (二)无声电影中的声音——音乐 模拟功能,弥补无声的缺憾 引导观众的情绪情感 渲染故事气氛,加强故事节奏 (三)无声电影中的字幕 提示、说明、补充故事情节 通过字体、字号变化实现一定的抒情功能
(四)无声电影中的人物
人物讲话,只是观众听不到人物的声音 姿态、动作、表情是无声电影叙事的最重要手段 其他声音起辅助表达作用
(二) 常见的电影类型 各大电影网站常见的电影类型:
爱情片、 传记片、 动画片、 动作片、 犯罪片、 爱情片 、 传记片 、 动画片 、 动作片 、 犯罪片、 访谈片、 纪录片、 家庭片、 惊悚片、 剧情片、 访谈片 、 纪录片 、 家庭片 、 惊悚片 、 剧情片、 科幻片、 恐怖片、 历史片、 伦理片、 冒险片、 科幻片 、 恐怖片 、 历史片 、 伦理片 、 冒险片、 奇幻片、 曲折片、 神秘片、 体育片、 歌舞片、 奇幻片 、 曲折片 、 神秘片 、 体育片 、 歌舞片、 西部片、 喜剧片、 戏曲片、 新闻片、 艺术片、 西部片 、 喜剧片 、 戏曲片 、 新闻片 、 艺术片、 音乐片、战争片、 音乐片、战争片、青春片
2、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 (1)模式化:
(2)现代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 )现代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 电影符号学 电影叙事学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二)电视美学
1、作为艺术的电影与电视在美学上是极为相似的。 2、电视美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基本上与电影美学 是相同的。 3、电视美学常与电影美学合称为影视美学。 4、独立的电视美学要探讨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 不同美学品格和美学追求 。
票房 广告
5、观赏经验不同
电影——梦,提供超日常经验 电影——梦,提供超日常经验 电视——窗,提供日常经验 电视——窗,提供日常经验
影视美学复习
![影视美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50f148c6529647d2728520e.png)
第一讲美学和影视美学美是什么?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
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们进行不懈的努力。
中国古代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古代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更多的是通过对“道”、“气”、“妙”的探讨而反映出来,与西方强烈的思辩特性相比,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更强调宇宙本身的意蕴和人的精神境界。
美学是什么?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
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导入影视美的多元理解:哲学美、艺术美和文化美。
美国电影:俊男靓女,爱情是浪漫得让人难受。
日本电影:爱情有血腥味,杀人不眨眼,武士道精神的可怕。
提倡活得灿烂,死得英勇。
欧洲电影(以法国为代表):对生活要做艺术性的处理。
缓慢的让人难受。
伊朗电影:人性的纯洁和宗教的尊严,每个教育者有必要看看伊朗儿童片。
电影电视美在哪里?哲学美(本体美,生活的记录);艺术美(高超的技巧表现典型的生活);文化美(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积淀);通俗美(电影是娱乐文化产业)。
影视美学的定义影视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研究观众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影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评析。
(1)影视美学是研究影视艺术中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尤其应重点研究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哲学思潮和文艺思潮,观众与影视艺术间的审美关系。
(2)影视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影视美学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规律,尤其是影视(电影)语言,影视(电影)思维。
但又不仅仅是影视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它还包括影视艺术所内涵的思想,影视艺术与现实,与社会和人的关系。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b6fad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d.png)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1.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2.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
首先,贝拉·巴拉兹开创了对电影文化学的研究。
其次,贝拉·巴拉兹的贡献还在于,他通过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仔细分析和探讨了影艺术本身的特性。
第三,他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四,早在电影艺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巴拉兹就已经指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我们都知道并且也都承认,电影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
”3.爱森斯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和普多夫金等人一道总结和发展了此前的成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不仅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且更主张把官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头的并列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引起他们的思考。
4.普多夫金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侧重于强化观众习以为常的叙事法则;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冲突功能,侧重于破坏人们长期习惯的叙事法则。
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当同观众的心理历程非自一致: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在创作实践中,普多夫金重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非常注意保持影片流畅的叙事风格,蒙太奇在他的影片中被运用得十分自然,主张拍摄一种埠求纪实风格与哲理意蕴相结合的影片。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10bc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f.png)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1、(填空、选择)鲁道夫·阿恩海姆:是原籍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
阿恩海姆作为第一位系统研究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于1932年在德国出版了关于电影理论的专著《电影作为艺术》,后经多次修改于1957年以原书名重新出版。
在这部著作中,阿恩海姆从格式塔派心理学的立场出发,十分周密的分析了无声电影的艺术手段的一系列特点,严厉驳斥了电影不是艺术的错误观点,详细地论证了电影并不是机械地记录和再现现实的工具,而是一门崭新的艺术。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1、(填空、选择)格里菲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真正使电影成为“一门全新的艺术”,让“电影艺术上的这一革命性的新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于美国的好莱坞”(贝拉·巴拉兹语)。
尤其是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第一部美国电影),不但标志着他事业的顶峰,而且充满了对电影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多方面的探索和追求。
真正使蒙太奇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的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
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交错的使用远景和大特写,使得片中有些画面富有史诗的情调,特别是其中的“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等叙事手法影响巨大,成为经典叙事模式。
另一部影片《党同伐异》中,有意识地将影片分解成一系列不同的镜头,用全景、远景来介绍环境,用近景、特写来突出细节,并创造了镜头的快速交叉剪接。
这部影片由四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充分利用蒙太奇的时空跳跃性,完全突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从而在电影艺术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蒙太奇的电影时代,它标志着电影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登上了历史舞台。
2、(名词解释)蒙太奇理论: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构成,引申用在电影艺术里就是剪辑和组接。
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影视美学考试必备
![影视美学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eae9466e1ed9ad51f01df2ed.png)
《影视美学---Aesthetics of Movie & TV》第一讲:绪论(一)电影与电视的诞生1、电影的诞生(1)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原理A.视觉暂留原理: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大约0.1—0.4秒)视觉暂留原理的应用之一:快速挥舞物体的效果/ ~之二:走马灯/ ~之三:发廊转灯/ ~之四:在电影诞生过程中的应用1825年帕里斯(英)制作了“幻盘”(ThauCmatrope)/1832年约瑟夫·普拉多(比利时)制作了“诡盘”(Phénakistiscope)/1834霍尔纳(英)发明"走马盘"(Zootrope)B.摄影术1839年,法国的尼埃普斯、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照相法”。
银版摄影术/ 曝光时间长/ 只能拍摄长时间不动的静止的人或者物。
1872年,英国的慕布里奇发明了连续拍摄,并于1878年成功。
笨拙/ 复杂/ 使用价值低1882年,法国的马莱发明了“摄影枪”,标志着现代摄影机和摄影术的诞生。
活动底片/ 快速摄影连续摄影C.放映术雷诺(法)---1877年发明了“活动视镜”;1892年开始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片;爱迪生(美)---1887年“爱迪生型”影片问世;1894年发明了“电影视镜”(西洋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影片,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摄制戏剧电影的最早记录,如1893年拍摄的《奥特打喷嚏》。
缺陷:太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没有银幕,只能供一个人观赏;放映速度过快(1/48秒),人物动作不自然。
西洋镜,又名拉洋片,是早年民间杂耍之一,属江湖行当。
“江宁(今南京)人造方圆木匣,中缀花树禽鱼神怪秘戏之类,外开圆孔,蒙以五色玳瑁(玻璃),一目窥之,障小为大,谓之西洋镜。
”——清道光十年(1830年)顾禄《清嘉录》卷1 )卢米埃尔兄弟(法)---时间:1895年12月28日/ 地点:位于法国卡布辛大街14号的大咖啡馆/ 设备:“活动电影机”(Cinema)方式:售票公映/ 影片:工厂大门、婴儿的午餐、拆墙、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12部→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为什么卢米埃尔兄弟的放映活动被认为是电影诞生的标志?】较先进的“活动电影机”保证了较高的放映质量;既能拍又能放;(摄影、放映和洗印);成本低、重量低(<5kg);1/16秒的速度更接近1/24秒的最佳视觉体验;观众反应强烈,引起轰动;售票公映。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3f23ea4afe04a1b071de7f.png)
第一讲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第一节综合性与技术性一、综合性(一)综合其他各种艺术元素艺术分类: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分类依据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介1、戏剧元素2、文学元素3、美术元素4、音乐、舞蹈元素二、技术性▪ 1.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艺术种类。
▪照相式——镜头连接——默片时代——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电脑数码合成与制作2.技术性赋予影视艺术鲜明的个性▪美国学者芭芭拉:影片《英雄》里面,真正的英雄是高科技。
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1.叙事电影(1)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带有话语特征。
所以,早期电影带有很大的戏剧成分,因此带有更多的话语中心特征。
例:希区柯克的悬念片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电影(2)作为一种时间性的视觉艺术,电影的叙事性主要体现为电影的蒙太奇处理,或者叫叙事蒙太奇。
蒙太奇的组织原则要服务于叙事性的要求对于推进情节和叙事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2.奇观电影(1)在奇观电影中,叙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因素了。
例子:《变形金刚》《蓝精灵》(2)奇观电影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画面的组接来传递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快感的影像。
叙事变成了奇观的附庸。
(3)奇观使电影真正实现了它自身纯粹的视觉艺术本体论,不再屈从于其他非视觉的要求,而是服从于自身的视觉奇观要旨。
3.奇观作为电影的主因(1)动作奇观: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
(2)身体奇观: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再现身体。
(3)速度奇观:快节奏的镜头组接和快速度的物体、人体空间移动之间的叠加和组合。
(4)场面奇观: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
3.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1)轻便摄像机、高速感光胶片、磁带录音机的出现,促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
“把摄影机抗到大街上”,“还我普通人”。
▪(2)DV出现:个人化摄影。
影视美学复习
![影视美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1d982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6.png)
影视美学复习影视美学【the last time】1、蒙太奇理论的集大成者:爱森斯坦2、《广岛之恋》导演:阿伦·雷乃3、电影精神分析符号学 = 电影第二符号学4、《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作者:麦茨→电影符号学的创始者5、男性窥见理论出自:女权主义电影理论6、早期先锋派思潮主要受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影响《大路》导演:费里尼先锋派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印象派(主义)→谢尔曼·杜拉克:《微笑的伯爵夫人》《主题与变奏》超现实主义→谢尔曼·杜拉克:《僧侣与贝克》、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表现主义→罗伯特·韦恩《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7、明斯特·伯格→电影心理学巴赞→电影美学《野草莓》导演:英格玛·伯格曼8、《四百下》:特吕弗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于:德国9、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女权主义批评)10、早期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夏布洛尔《漂亮的塞尔日》、《表兄弟》特吕弗《四百下》戈达尔《筋疲力尽》11、结构主义:索绪尔→语言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家1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13、拉康把弗洛伊德的理论语言化(重读弗洛伊德是拉康的主要贡献,拉康重新界定了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回到弗洛伊德的含义就在于集中全力去关注语言)14、后现代主义的分支→后殖民主义N: 1、【拉康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指示着一个重要时刻,即在这一时刻儿童发现了有关自身躯体的镜像,发现了关于自身躯体的镜像,形成了认同,使本我的建构成为可能。
(镜像阶段出现在一个人6至18月之间,包含三个重要时刻:1)儿童看到自己映射在镜子中的形象,开始以为是另一个急于理解的躯体。
2)儿童突然发现,镜子中的别人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是一个镜像。
3)获得原始的一次认同,意识到那镜像是他自己。
但这不是一种想象性的识别,因此主体是在想象性异化的基础上构成了自己的身份。
)2、【巴赞】: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理论家,影评人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和“新浪潮的精神之父” 。
影视美学-分类试题-题库
![影视美学-分类试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c9a50ba76c66137ef06191b.png)
1•传统电影理论主要关注电影与 _现实世界 ____________ 的关系问题;从电影________ 号学—学开始,现代电影理论更多关注电影―文本________ 其与_______ 观影者___ 之间的关系问题。
71页5. _______________ 从电影符号学开始,现代电影理论更多关注的是电影理论及其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由对电影艺术的研究转变为对_______ 的研究。
71页1. ________________ 电影诞生于______________ 年,电视诞生于___________ 年。
3页1. 电影诞生于 ______ 年,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他们自己拍摄的影片为标志。
()A. 1865B. 1875C. 1885D. 1895 3 页2.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 ________ > ______ 。
3页3.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 ________ > ______ 。
雨果•闵斯特堡-3鲁道夫•阿恩海姆-6 3页3、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________ 、_______ ; 3页电影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是—麦茨______ 。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中心地是_______ 、______ 等。
12 5.标志着电影心理学这门新学科的诞生的专著《电影: 一次心理学研究的问世》的作者是(B)A.阿恩海姆B.闵斯特堡C.普多夫金D.巴拉兹12. 在世界电影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______ 和电影 _______ 的学者。
文化美学8页13. 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是()。
选CA.雨果•闵斯特堡B.鲁道夫•阿恩海姆C.贝拉•巴拉兹D. 乔治•萨杜9. 最早预言电影是一种新的文化的理论家是(C )A.阿恩海姆B.闵斯特堡C.巴拉兹D.巴赞4. 《电影文化》的作者是(C )A.巴赞B.阿恩海姆C.贝拉巴拉兹D.闵斯特堡11早期电影艺术家有 _____ 、_______ 、格里菲斯;早期电影理论家有_______ 、阿道夫•阿恩海姆、 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