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药物剂量讲解

合集下载

【方剂习读】玉屏风散

【方剂习读】玉屏风散

【方剂习读】玉屏风散【方剂习读】玉屏风散《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组成】防风一两(15g) 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30g)【用法】上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证治机理】《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今卫气虚弱,不得温分肉,充肌肤,则腠理空疏而恶风;卫表不固,开阖失司,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卫气虚弱,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则易于感冒。

面色㿠白,舌淡,脉浮虚,均为气虚之象。

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方解】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协黄芪以益气固表实卫,为臣药。

二药相合,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风邪不得侵袭。

佐以辛润之防风以祛风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

《本草纲目》曰:“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

”三药相伍,固卫气,实肌腠,兼疏风邪,共奏固表止汗之功。

方名玉屏风者,谓其功用似御风之屏障,有贵重如玉之意。

【配伍特点】甘温为主,辛散为辅,补中有散,散中寓补,相反相成,药简效专。

【运用】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之常用方。

以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

【鉴别】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治表虚自汗。

然桂枝汤所治之自汗,病由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其云表虚,乃与麻黄汤之表实相对而言。

本方证之自汗是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

二者均有汗出恶风,但桂枝汤证当见发热、鼻鸣、身痛等外感症状。

【方论选录】气虚自汗者,此方主之。

自汗者,无因而自汗也。

常人不自汗者,由卫气固于外,津液不得走泄。

所谓阳在外,阴之卫也,卫气一亏,则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

白术、黄芪之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表,故佐之以防风。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同名方约有3首,现选《丹溪心法》自汗方。

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

上每服三钱,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

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组成(1两为15克)防风1两(15克),黄芪2两(30克,蜜炙),白术2两(30克)功效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

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

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口服)咀。

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1、直接服用成药成药玉屏风颗粒,三岁以下,每次半包,每天三次;三岁以上(含成人)每天三次,每次一包,饭前温水冲服。

或自制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甘麦大枣汤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组成: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方论清·徐彬: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

盖病本于血,必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

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

『常用方剂』固涩剂固表止汗玉屏风散(古代名方)

『常用方剂』固涩剂固表止汗玉屏风散(古代名方)

『常用方剂』固涩剂固表止汗玉屏风散(古代名方)【组成】防风一两(6克),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各12克)【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古籍论】本方证为卫气虚弱,不能固表所致。

表虚腠理不密,容易被风防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

治疗适宜益气扶正,固表止汗。

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作用,为臣药。

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汗不外泄,邪也不易内侵。

佐以防风走表祛风邪,合芪、术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本方配伍特点在于: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少量祛风解表品,使补中寓散。

其中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两者相畏而相使。

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的患者,用本方能益气固表,扶正祛邪。

方名玉屏风,就是根据其功用有似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得名的。

【点评】1、本方是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

除自汗恶风外,以面色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

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

2、若自汗较重,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功效。

3、对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表阳不固而外感风邪的患者,以及肾小球肾炎容易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的病人,均可加减药物服用。

`总之,本方与桂枝汤都可用于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中的自汗属于卫气虚弱,腠理不固导致;桂枝汤证中的自汗,是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

的以本方功专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中成药玉屏风散有颗粒剂、口服液、袋泡茶、散剂等制剂,均属OTC药物。其中玉屏风颗粒为国家基本药物,在甲类医保目录中。怕麻烦的可以选用。
九、慢性肾炎 :
肾小球肾炎患者如果经常伤风感冒,常使病情反复发作。可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6 ~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起到配合治疗作用。
十、胃下垂 :
本病多发生于身材瘦高、无体力形者,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开水冲服,可连续服用至症状缓解为止。
用法
上(口服)咀。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
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类别
补益类
基本药物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入选的为成药玉屏风颗粒,盈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HK00570)旗下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国独家品种。
方药特点
玉屏风散出自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也说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它可以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玉屏风散的组方

玉屏风散的组方

玉屏风散的组方
玉屏风散是一种传统中药药方,它以炮制乌头、炙甘草、炒陈皮为主要原料,还加入了附子、川芎等辅料,服用之后可以起到明目祛湿气、消痈转筋的作用。

玉屏风散的组方如下:
乌头:4克;
炙甘草:4克;
甘草:4克;
炒陈皮:3克;
附子:6克;
川芎:6克。

炮制方法:
1.将川芎、附子放入研碎机内研碎,适量加水后形成糊状浆;
2.将乌头、炙甘草、甘草、炒陈皮一起放入碗中,然后把刚才研碎好的浆加入,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药材放入药材袋并按压干燥,再放入一碗水中,将药材用勺子搅拌均匀,最后放入凉水冰箱冷却即可服用。

用法用量:
取玉屏风散小匙见缝,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用量为8克,水开后可加入黑糖适量调味饮用。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2014-10-15 17:07:0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中医方剂学七版)[组成]防风一两(30g) 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各60g)[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g,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方解]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

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

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

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

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

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

故本方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

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使用注意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医方类聚》卷150:“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比例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比例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比例
玉屏风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

它的配方比例关系到药效的发挥,下面将介绍玉屏风散的标准配方比例。

玉屏风散的标准配方包括玉屏风、连翘、淡竹叶、桑白皮、甘草。

它们的比例为,玉屏风(30克)、连翘(30克)、淡竹叶(30克)、桑白皮(15克)、甘草(10克)。

首先,玉屏风是玉屏风散的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能够
有效治疗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其次,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的功效,能够协同玉屏风发挥药效。

再者,淡竹叶能够祛风清热、利尿消肿,有助于治疗湿疹等疾病。

此外,桑白皮能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对于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疗效。

最后,甘草具有和中、缓急、解毒的作用,能够协调各药之间的作用,增强整个配方的疗效。

根据上述配方比例,制备玉屏风散时,首先将以上药材按照比例配好,然后进
行研磨和混合,最后装入药袋中,每袋10克。

使用时,每次取10克,冲泡成药汤,分2次服用,温开水送服。

总之,玉屏风散的标准配方比例为玉屏风(30克)、连翘(30克)、淡竹叶(30克)、桑白皮(15克)、甘草(10克),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药
材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确保药效的稳定和疗效的发挥。

希望本文能够对玉屏风散的配方比例有所帮助,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经方解读】玉屏风散

【经方解读】玉屏风散

【经方解读】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可以理解为就像给人围了道屏风,让病邪不易上身。

如此玄妙的药物由黄芪、白术、防风配比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

“玉屏风”像是一道结实致密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其二,玉屏风散是专门针对体虚、肌肤不固、易感冒者而设。

玉屏风散能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药方详解组成:防风黄芪白术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其歌诀如下: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方解:】“玉屏风散”中所含中药颇为简单,只黄芪、防风、白术三味。

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

1.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长于发表散风,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两者均可使用。

防风遍行周身,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称治风之仙药。

2.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还具有利尿、改善肾功能、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等作用。

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毒的复制。

黄芪主要含多糖和皂苷是促进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

3.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药理研究发现,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总体而言,方中黄芪甘温,擅补脾肺之气,俾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气足则表固卫实。

白术甘苦而温,专入脾胃经,为健脾益气要药,协黄芪则培土生金,固表止汗之功益著。

二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邪不易内侵。

配伍少量防风,甘温不燥,药性缓和,走表而祛风散邪,与黄芪、白术相配则补中寓散,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

全方诸药配伍,以益气固表药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风之品,补中兼疏,寓散于收,相反相成,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功。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

玉屏风散标准配方
玉屏风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配方,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玉屏风散的标准配方及其用法用量。

【药材组成】。

玉屏风散的药材组成包括,薄荷、荆芥、桔梗、连翘、前胡、板蓝根、甘草。

这些药材搭配使用,能够有效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药材比例】。

1. 薄荷 10克。

2. 荆芥 10克。

3. 桔梗 10克。

4. 连翘 10克。

5. 前胡 10克。

6. 板蓝根 10克。

7. 甘草 5克。

【制剂方法】。

将以上药材按照配方比例配好,研磨成细末备用。

【用法用量】。

将配好的药材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服用。

每日3次,连续
服用3-5天。

【注意事项】。

1. 孕妇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烟。

3. 在服用玉屏风散期间,避免风寒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加重。

以上就是关于玉屏风散标准配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使用任何中药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祝大家身体健康!。

实卫固表玉屏风散

实卫固表玉屏风散

实卫固表玉屏风散作者:孙世发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7期读者荐方:我原来身体较虚,每到夏天,不动也汗如雨下,一受风则肩痛、腿痛,苦恼不已。

去年夏初经一朋友推荐,坚持服用玉屏风散,症状大为改善,故来信推荐。

【方药组成】防风1两(30克),黄芪2两(60克,蜜炙), 白术2两(60克)。

【服用方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

【治疗功效】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湖南长沙读者李丹青荐)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汤头歌诀曰“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

方中黄芪甘温能补气,有益气固表、实卫敛汗之功,为君药。

白术健脾益气,为臣药,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并有固表止汗作用。

芪、术配合,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邪不易内侵。

防风辛温而散,有走表而祛风邪之能。

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

全方共奏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有如屏障,珍贵如玉,且为散剂,故名“玉屏风散”。

这位读者应当是体虚自汗,用玉屏风散而收效,可谓药到病除。

本方出自宋代张松《究原方》,但原著已失。

后世转载文献众多,药物用量也不尽一致。

应当以《中医方剂大辞典》所示方源——《医方类聚》引《究原方》为准。

原方作散剂,后世亦有以酒调服或水煎汤剂饮服者。

酒调服乃取其温通血脉,增强祛风散邪之功。

水煎服是希望迅速收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现在认为,临证初用本方,可用汤剂;见效后宜用散剂,以巩固疗效。

史料记载,古人赶考时,由于考试场所比较简陋,“寒余雪飞,单席在地”;“数百人夹坐,蒸熏腥杂,汗流浃背”。

所以学子们临考时常服玉屏风散,以抵御寒邪,祛风健身。

玉屏风散的作用一般认为有二,一治自汗,一治体虚易受外邪侵犯。

所谓自汗,是指没有外部原因,如劳累、炎热、环境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时时汗液自出、动辄益甚的异常症状。

其病因是卫气虚亏,不足以固津液(正常人由于卫气属阳固于外,津液属阴固于内,阴平阳秘,因而不会自汗)。

玉屏风散加减方有哪些?玉屏风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玉屏风散加减方有哪些?玉屏风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玉屏风散加减方有哪些?玉屏风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术茂防,气虑脾弱白术良;黄茂固卫防疏表,汗多易感效益彰。

(一)玉屏风散的组成与功效玉屏风散由白术30克,黄芪、防风各15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

是主治表虚卫阳不固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比白,舌淡苔薄,脉浮虚弱为其辨证之要点。

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者,不宜应用。

凡属表虚卫阳不固之外感风邪感冒、自汗、盗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荨麻疹、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多形性红斑、面瘫、咳嗽、小儿夏季热、紫瘢、带下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若自汗较重者,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功力。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赵清理(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以玉屏风散(黄芪40克,白术、防风各20克),加百合40克,桔梗30克,组成“健身固表散”每服10克。

具有补益脾肺,强卫固表之功效。

主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固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

本方是赵清理教授运用补益脾肺之法,治疗体虚感冒之经验方。

凡属习惯性感冒,或感冒多次发汗,汗出过多,损伤卫阳,致表卫不固,常自汗出,感冒时作,数月不愈者,皆可以本方治之(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第110页)。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我曾用玉屏风散合附子汤(制附子、茯苓、人参、白术、白芍)随证加减治疗几例久治难愈的自汗症,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加减方法:①兼盗汗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0~30克、地骨皮、炙鳖甲15克。

②兼心悸气短者,加生龙齿、茯苓各15克,珍珠母、浮小麦各30克。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如属卫气虚、表不固、风邪乘之而频发频止者,我常用玉屏风散,加白芷、辛夷、苍耳子、荆芥穗各9克,细辛3克,再随证加1~2味药,常收满意效果(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61页)。

王德鉴(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鼻塞尤以夜间为甚,流白稠涕,量少,诊断为慢性鼻炎,治宜补肺益气,通散鼻窍,方用玉屏风散(黄芪25克,白术、防风各10克)合苍耳子散(辛夷花、苍耳子、白芷各12克),加升麻、红花各10克,泽泻12克,茯苓、麦冬各15克(摘自《名医治病》第476页)。

虚人感冒良方 玉屏风散

虚人感冒良方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出自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有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

古人在《成方便读》中解释方义时说:“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

”《古今名医方论》称赞其“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主药,白术健脾、固表止汗为辅药,防风能祛风、解表驱邪,与黄芪、白术相配,既能固卫疏表,又能避免因“补”出现留邪之弊;且防风与黄芪合用,不致发散太过而伤正,当属“扶正祛邪”的巧妙结合。

现代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有中成药中“丙种球蛋白”之美称。

实验表明,该方可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

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

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

玉屏风散对因肌表卫气不固而出现的怕风、自汗,以及因体质虚弱而感冒(尤其是老年体虚者的感冒),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

除经常感冒的人外,平时容易怕冷、怕风或稍有劳作就自汗较多的人,或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的人等,用此方剂治疗也有效。

玉屏风散应用歌诀

玉屏风散应用歌诀

玉屏风散应用歌诀玉屏风散组成:防风、黄芪、白术。

其中防风:黄芪:白术=1:2:2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何为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何为表虚自汗: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

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微受风寒。

本方方义:本证多由卫虚腠理不密,感受风邪所致。

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

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

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集注】: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

何则?发散太过,元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

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元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

所以防风得黄耆,其功愈大耳。

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

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耆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

风邪去而不复来。

此欲散风邪者,当根据如屏,珍如玉也。

其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皮毛肌肉之不固耳。

玉屏风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玉屏风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玉屏风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简介玉屏风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治疗多种疾病。

它具有很多功效和主治作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中。

以下是对玉屏风的详细介绍,包括其作用、功能、主治作用以及正确的用量。

作用与功能玉屏风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 - 清热解毒:玉屏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 利湿退黄:玉屏风还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湿热黄疸等疾病。

- 消肿止痛:玉屏风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 抗菌抗病毒:玉屏风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主治作用玉屏风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 多种热毒病疾:玉屏风可以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痈疖疮肿等疾病。

- 湿热黄疸:玉屏风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对治疗湿热黄疸有一定的作用。

- 炎症性疾病:玉屏风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扁桃体炎、皮炎等。

- 感冒发热:玉屏风可以用于治疗由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用量玉屏风的正确用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建议按照以下剂量使用: - 入药方式:玉屏风主要以煎服的方式入药。

- 成人用量:一次3-6克,一日2-3次。

- 儿童用量:按体重计算,每次0.15-0.3克,一日2-3次。

- 用药周期:一般用药周期为5-7天,根据病情可以适当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玉屏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年幼儿童、过敏体质患者不宜使用玉屏风。

- 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量使用。

小结玉屏风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多种作用与功能。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中,对多种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玉屏风时应注意合理用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玉屏风散新用【转载】

中药玉屏风散新用【转载】

中药玉屏风散新用【转载】中药玉屏风散新用发表者:赵东奇 3714人已读中医传统名方“玉屏风散”是由防风、黄芪、白术3味中药组成的,适用于体弱气虚、表卫不固、脾虚不运、清浊不分的病人。

临床实践证明,除应用于预防感冒及表虚自汗病人外,还可用于其他一些病症。

1、小儿体虚多汗。

黄芪10-20克,白术5-15克,防风3-5克。

自汗为主要症状者酌情加党参、首乌、龙骨、牡蛎、浮小麦:盗汗为主者酌加玉竹、熟地、当归、沙参、麦冬、鳖甲、五味子、地骨皮;自汗盗汗兼而有之者配伍四君子汤。

一般每日1剂,连服6剂便能收效。

2、预防体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生黄芪36克,防风12克,生牡蛎36克,山药36克,白术24克,陈皮24克。

把上述药物研成粉末贮瓶备用。

2岁以下儿童每次服用2克;2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隔日服。

能使体弱儿童呼吸道感染大大减少,肺纹理增粗好转或消失,血色素上升,白细胞恢复正常。

3、荨麻疹: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桂枝、赤芍、白芍各10克,地龙10克,蝉蜕6克,大枣4个,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煎,7天为1个疗程。

慢性荨麻疹本病的风疹块常反复发作,瘙痒难忍,缠绵不断。

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一日2次,1周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4、多发性疖肿本病常此起彼伏,难以治愈。

用抗菌消炎药物多难以奏效,其发病机理往往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可用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月一个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常有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四肢皮肤紫癜、瘀斑,并常伴有黏膜及内脏出血。

取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半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即可好转。

6、周围性面瘫可用玉屏风散9克,一日3次开水冲服,15天为一个疗程,配合针灸治疗,一般3~4个疗程即可见效。

124玉屏风散

124玉屏风散

124玉屏风散073玉屏风散1方剂:防风15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

水煎服2方解:这个汤方我们讲很多遍了,经常用。

屏风就是防风,玉呢,珍贵如玉。

人的精气珍贵如玉,精气化生于脾胃。

所以白术是健脾圣药,黄芪补气神品,两个配在一起健运脾胃,补中益气就会产生像珠玉般金贵的精元。

防风就把邪气防范出去,而且这三味药珍贵如玉,好像屏风能阻挡外邪就三味药,3来源:出自《医方类聚》4功效实例4.14.2有一次一个孩子老流清鼻涕,我说买玉屏风散,吃了半个月完全好了,没有后遗症。

他邻居的孩子也是,但是吃玉屏风散就没下,我一看流的水太清了,他不但气虚还阳虚。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就是说还很寒冷怎么办?这个是古书上记载的,普通的气虚你用原方,如果带有阳虚,怕冷的。

你就要加生姜,生姜者能够生出防御外邪之疆域也,叫生姜。

4.3有一个颈僵的人一吹到风,颈僵硬,脖子旋转不过来,我说这个怕风颈僵的,好治,舌苔淡胖,就用葛根汤加玉屏风散。

因为光用葛根汤驱邪有余,扶正不足。

用玉屏风散增加扶正,也是服了十多剂药,颈椎就不怕风了,灵活了。

所以你们看到疲劳颈椎方面的问题,因疲劳而加重者,几乎都可以用玉屏风散。

4.4玉屏风要做成散剂,意思就是说取到常服容易服不用煎的效果。

气虚感冒自汗,你可以煎汤加一点点生姜。

4.5玉屏风散是提高免疫力的,现在讲的。

所以孩子老容易咳嗽也可以,为什么?培土生金。

曾有一个小孩老容易咳嗽,问有什么最好的止咳药?蒲辅周老先生建议他用玉屏风散,他一看说这个不是治咳嗽的哦。

他说这是提高抵抗力的,他一吃,咳嗽就好了。

4.6还有一个老是感冒的,天气一变化就感冒。

然后蒲辅周老先生一次就开30包玉屏风散,让他吃一个月。

因为这个药很轻,每包只要用水稍微煎热就好啦!结果第二个月虽然冒风寒,但是毫发无损,不在流清鼻涕。

这个出自岳美中《论医集》,收到上面去。

像这些老前辈用药,急性病有胆有识,慢性病有方有守。

就一个玉屏风散开30剂就搞定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铁涛:玉屏风散的剂量是黄芪+防风=白术
导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

”邓老用玉屏风散治疗气虚,气不固表的自汗、盗汗,和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黄芪+防风=白术。

玉屏风散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这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

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

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

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g,防风3g,白术15g。

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
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g;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g。

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g水煎服,每天1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

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若深究其能预防感冒之理,我认为柯韵伯之论较有启发,现录之,与同道共同学习。

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

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祛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流连,终无期矣。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
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唯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

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

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

夫以防风之善祛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根据异病同治之理,余曾用玉屏风散治愈一例面肿如球之怪病。

1961年与广州中医学院1959年高研班学员到某军区医院搞科研时,该院一护士之子,5岁,患怪病,面肿如球,病已将月,按之空虚,随指而起,似面皮之下充气一般,但无皮下气肿之握雪感,从头肿至颈部,舌嫩,因此考虑乃气虚所致。

头为阳,面皮属表,故当以表虚论治。

方用玉屏风散加五味子。

处方:黄芪12g,防风3g,白术18g,五味子4.5g。

每日1剂,复煎。

取玉屏补气固表,五味子敛其浮阳。

服药9天,病霍然而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