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

合集下载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首先是金属,然后是食品。

”由此可以推出:A.投资基金投机行为造成全球食品上涨B.投资基金原来的投资对象是美元C.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D.投机行为也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可知A项并不准确;题干中只是说“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并不能说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美元,因此B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全球食品涨价,而不能推出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故C项错误;D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投机也会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

故答案选D。

3.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A.小周不是经理B.小王是工人C.小赵不是学生D.小周是经理【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推理。

要推出小李是工人,由(2)和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只有否定一个选言肢才能肯定另一个选言肢,所以要求“小王不是工人”为真。

由(1)和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要求“小张是医生”为真。

同理,由(3),要求“小赵是学生”为真。

再由(4),要求“小周是经理”为真。

故答案选D。

【考点点拨】此题先给出结论,要求前提,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逆向推理过程,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推理规则的逆向运用。

对这类题目考生也可使用代入法。

4.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

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

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

D说:丁将得第1。

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A.2、3、4、1 B.1、2、4、3 C.1、3、4、2 D.4、3、1、2【答案】D。

逻辑判断四大常用解题方法

逻辑判断四大常用解题方法

逻辑判断四大常用解题方法华图教育符硕实一、假设法假设法就是在题目有两种可能的时候经常用到,就像走到一个分岔路口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继续走下去,那么我们就先假设这条路是可以通向成功的,先走走试试,如果一次就走的成功了,那么将为做题争取不少的时间,如果遇到障碍或者走到与真理相悖时,那么一定是假设错了,那么另外一条道路就一定是对的,这也费不了太长时间,毕竟我们总是要往下做题的。

二、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三、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这很难说。

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

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四、列表法有时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表列特征,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

做此类题时,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 :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 (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如下:1、推断型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2、加强削弱型这是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则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如:针对前提,则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则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则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则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3、集合型可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这类题目最好借助图形解答,非常直观,也不易出错。

来源4、排序型这种题型也比较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如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来5、数字型数字型考题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在简单精确的数字背后隐藏有陷阱。

主要类型有: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较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错误比较,或者不设定比较的对象,不设定比较的根据,表面上在进行比较,实际上根本就不可比。

6、真假话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概念逻辑: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命题:人们通常用陈述句所断定的东西。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命题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同一、从属、交叉不相容关系:矛盾、反对例(概念间的关系)某个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

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餐桌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性质命题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六种类型: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例:学院路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Ⅰ、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

Ⅱ、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

Ⅲ、学院路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

Ⅳ、学院路街道的保姆陈英办了暂住证。

A、Ⅰ、Ⅱ、Ⅲ和ⅣB、仅Ⅰ、Ⅲ和ⅣC、仅Ⅰ和ⅢD、仅Ⅰ和Ⅳ直言三段论三段论是从两个前提推得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

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

其中包括三个词项,每个词项在其构成命题中恰好出现两次。

公式: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所以,所有S都是PM--中项:是指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项 S--小项:是作为结论主项的词项P--大项:是指作为结论谓项的那个词项小项和大项都在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

例: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 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生动物。

复合命题及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构成:前提+结论类型: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或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复合判断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负判断的相关推理、复合判断的其它推理)简单判断推理(性质判断的推理、关系判断的推理)模态判断推理(标准模态判断的推理、规范判断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溯因推理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1、联言推理: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推理组合式:前提中支命题为真,推出的命题为真。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1、推断型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符合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假设干外表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2、加强削弱型这是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那么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根底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方:针对前提,那么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到达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那么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那么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那么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3、集合型4、排序型这种题型也比拟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局部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假设干个两两比照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方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来5、数字型数字型考题也比拟常见,主要是在简单精确的数字背后隐藏有陷阱。

主要类型有: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拟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错误比拟,或者不设定比拟的对象,不设定比拟的根据,外表上在进行比拟,实际上根本就不可比。

6、真假话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表达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第一章逻辑判断

第一章逻辑判断

第一章逻辑判断第一节必然性推理一、直言命题1. 直言命题的含义直言命题又称为性质命题。

它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有些好看的花儿是带刺的。

波斯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

这些都是直言命题,分别对一些对象作出判断,说明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2. 直言命题的句式逻辑学中,规定直言命题有6种句式,分别是: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A是B)和全称否定命题(所有A非B);②特称肯定命题(有些A是B)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些A非B);③单称肯定命题(某个A是B)和单称否定命题(某个A非B)。

3. 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1)矛盾的含义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A、B这两种情况不相交,此时,我们可以称A、B互为矛盾关系。

例如:“小芳吃过早饭了。

”矛盾命题是:“小芳没吃过早饭。

”“李红是三好学生。

”矛盾命题是:“李红不是三好学生。

”(2)矛盾的意义①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之间是一真一假的关系;②一个命题,它的矛盾的矛盾是其本身。

注意:等价命题中的否定词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并非有些不是=所有是;并非有些是=所有非。

(3)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直言命题的6种句式之间存在三组矛盾关系,它们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是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经典例题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她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

”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

”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

”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

”这4个儿子中只有1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

请问,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2015年锦州银行)A. 老大B. 老二C. 老三D. 老四答案与解析:C此题是一道真假话问题,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老二和老四说的话互为矛盾,故两个人说的话一真一假,又因为4个儿子中只有1个人说了真话,所以老大和老三都说了假话,由此可知是老三偷吃的。

逻辑判断公式

逻辑判断公式

逻辑判断公式大全一、有真有假型
解题思路:矛盾→包容→反对
1、矛盾关系
〔1〕矛盾关系必然是一真一假
〔2〕常见矛盾关系
2、包容关系
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1〕若A→B,则A真B真,B假A假
①只有一真,一真前假
②只有一假,一假后真
〔2〕常见包容关系
①所有→某人→有的
②A且B→A〔B〕→A或B
3、反对关系
〔1〕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2〕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二、翻译推理型
1、全真判断型
〔1〕翻译:
〔2〕三段论:
A→B,B→C,退出A→C〔3〕判断:
〔4〕推理
2、全真推理型
〔1〕
〔2〕已知P→Q,则
①肯定P,也就是肯定Q
②否定Q,也就是否定P
③否定P和肯定Q,什么也推理不出来
〔3〕A且B→C 等价于A→〔B→C〕等价于A且B→C A→B 等价于–A或B
三、排列组合题型
题干充分用图表法→信息最大优先原则
选项充分用排除法→特殊信息优先原则
四、日常推理型
1、主体一致原则
2、无关概念排除原则
3、优选"可能〞论断→慎选宏观论断
4、因果关系看清
五、加强型
六、削弱型。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乙说:甲不会游泳
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对于没有确定条件的试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那就是假设法。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利用假设方法完成推理的试题越来越多。面对试题,在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真或假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是重要方法。假设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则:
①假设某条件为真,依据这个真能推出系列的结论,否则,这个假设就没有应用意义;②从假设为真的条件推出矛盾,则可断定这个条件为假。
(3)选项A“唐代古墓发现西汉文物”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先秦文物。
(4)选项C“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书写夔文”以及选项D“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不能说明“墓中没有被冲刷而来的文物”,因此不应入选。
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要考查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由A推出A的证据确证度是100%,这种试题被称做“直观”题。“直观”题的特征是:从几个并列的条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如:雨亭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心强。那么可以直接单独推出“雨亭事业心强”。亦可“重复式”地全部推出。这样的推理在普通逻辑中被称做“联言推理”。

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前提:前提必须真实,否则推理无效
逻辑:逻辑必须正确,否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无效
结论:结论必须符合前提和逻辑,否则推理无效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 系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非形式逻辑错误
诉诸情感: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判 断
诉诸权威: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 影响判断
诉诸传统:通过传统观念来影响判 断
诉诸无知:通过缺乏证据来影响判 断
诉诸大众:通过大众观点来影响判 断
诉诸恐惧:通过恐惧心理来影响判 断
05
推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法 律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 判断案件事实
类比推理的步骤:确定两个事物 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
类比推理的应用:在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
04
推理的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错误
循环论证:在论证过程中, 使用已经被假设为真的前提 进行论证
偷换概念:将不同的概念混 淆,导致推理错误
非黑即白:认为事物只有两 种可能性,忽略了其他可能

滑坡谬误:将可能性夸大, 导致推理错误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
类比推理的定义:通过比较两个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的 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局限性:不能保证结 论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一、行测中逻辑核心:a=1,则a为真命题;b=0,则b为假命题;二、A →B为假,则a=1,b=0。

其余情况全为真。

三、逆否命题是等价的,A →B等价于“非B→非A”。

四、若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

例:小张为男,且是公务员。

若为真,则A、B均为真。

若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

例:小张为大学教授,或小张为公务员。

若未假,A、B均为假。

五、命题A →B等价于“非A或B”,等价于“只有B,才A”。

(只有B,才A,为倒置命题,等价于A →B)例子:如果酒后驾车,那么背处罚。

等价于,不酒后驾车,或许被处罚。

例子: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让隐蔽的中国乡土受世界读者关注,得到国际文坛承认,再一次证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以退出(B)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C,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D,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答案:A →B,世界的→民族的,等价于,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六、非(A且B),等价于,非A或非B。

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

例子:2008年江苏某公司要提拔部门经理。

总经理说:“在小王和小孙中至少提拔一人。

”董事长:“我不同意。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最为准确表达了董事长的意思?(B)A,小王、小孙不提拔B,小王、小孙都不提拔。

C,不提拔小王,就提拔小孙D,要么提拔小王,要么提拔小孙。

答案: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

七、若A或B有一个为假,那么命题A且B为假。

若A或B有一个为真,那么命题A或B为真。

例子:小李为博士,或小李为公务员,其中有一个为假,则,A且B为假。

小李为博士,或小李为公务员,有一个为真,则A或B为真。

八、“有的......”不能推出“有的.............”.例如,“有的公民偷税漏税”不能推出“有的公民不偷税漏税”“有些为人所爱的狗屎藏獒”,不能推出,“有些为人所爱的狗不是藏獒”九、常见解题方法: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特殊值法。

逻辑判断总结

逻辑判断总结

逻辑判断一、结论类1)形式推理类(必然推理)1. 翻译推理—先翻译再推理①充分条件:A→B前推后如果A,就B若A,那么B所有A都是B为了A一定BA离不开BA需要BA是B的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B→A后推前总结: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放箭头后面只有A,才B不A,不B除非A,否则不BA是B必不可少的A是B的基础特殊:除非A,否则B翻译成,-B->A③A且B德.摩根定律-(A且B)=-A或-B-(A或B)=-A且-B④A或B否定肯定式:A或B(否定一个得到另一个的肯定式)-A→B ,-B→A2. 真假推理3. 分析推理2)归纳推理类(可能推理)【1】主题一致原则——无关概念不能选【2】从弱原则(可能论断原则:……可能是……一般是正确答案)——敏感词:越来越,应该,一定,必须,首要出现以上敏感词要慎选【3】就近原则【4】整体优先原则——过度推断不能选二、论证类题型判断:最有力的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是……下面哪句话最能削弱/质疑/反驳上述论点……1)加强削弱类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寻找论点定主旨,话题一致做排除1. 加强支持①直接加强:重复论点②建议联系:搭桥(力度最强)③间接加强:肯定原有论据,增加新论据2. 削弱质疑①直接削弱:削弱论点②间接削弱:拆桥③间接削弱:否定原有论据,增加反向论据2)因果类特征:A导致B,论点表述是“因果关系”1. 加强①排除它因——除A以外没有它因导致B②对比实验——有A有B,没A没B2. 削弱①因果倒置——B倒置了A②对比实验——没A有B,有A没B③另有它因——除A之外还有它因导致B3)原因解释。

逻辑判断-易错题10个

逻辑判断-易错题10个

逻辑判断易错题【例1】(2020国考)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

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由此可以推出:A.一种文明如果没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就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B.一种文明如果没有长期自我封闭,就不会走向衰落C.一种文明如果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就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D.一种文明如果没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它就没有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1.答案A【正确率】66.36%【易错项】C【题目分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生命停止→新陈代谢;②自我封闭→衰落;③旺盛生命活力→交流互鉴且取长补短。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交流互鉴→—旺盛生命活力”,③后件是且关系,否定其中一项则否定全部,该选项是否后推否前,可以推出,当选;B项:翻译为“—自我封闭→—衰落”,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C项:翻译为“交流互鉴且取长补短→旺盛生命活力”,是对③的肯后,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D项:翻译为“—旺盛生命活力→—取长补短”,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确定性结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例2】(2020深圳)一些环保主义者是热爱旅游的人,所有的环保企业代表都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所有热爱旅游的人都反对减少风景区开发。

由此可知:A.所有环保主义者都反对减少风景区开发B.所有的环保企业代表都不热爱旅游C.一些热爱旅游的人支持加大风景区开发D.一些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2.答案B【正确率】56.67%【易错项】D【题目分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有的环保主义者→热爱旅游;②环保企业代表→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③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

①③串联可得:④有的环保主义者→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根据条件④只能得到“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有的”不能推出“所有”,排除;B项:翻译为“环保企业代表→-热爱旅游”,将条件②与条件③的逆否串联可得“环保企业代表→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热爱旅游”,可以推出,当选;C项:翻译为“有的热爱旅游→支持加大风景区开发”,根据条件④换位只能得到“有的热爱旅游→-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无法推出,排除;D项:翻译为“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由条件④只能得到“有的环保主义者→-支持减少风景区开发”,“有的a→b”不能推出“有的a →-b”,排除。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2011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高分速成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概要综述1.逻辑判断是什么逻辑判断是指由已知前提推导结论和对已知论证过程进行加强和削弱一类的题目。

逻辑判断曾被命名为逻辑推理、演绎推理,与之相比较,逻辑判断更为准确和全面。

2.逻辑判断考什么逻辑判断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按照命题理念的不同,逻辑判断分为结论类和论证类两大类型题目。

结论类题目是指给定若干个前提和假设,要求推断出某一结论。

对结论类题目来说,根据给定前提和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为翻译推理型、真假推理型、分析推理型、隐性结论型等。

论证类题目是指在论证分析的过程中补充某些部分,加强或者削弱给定的结论。

对于论证类题目来说,根据论证角度的不同,其题型可以分为假设加强型、支持加强型、削弱质疑型、原因解释型和平行比较型五种。

3.逻辑判断考情分析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的核心板块,在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逻辑判断大纲分析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位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

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

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 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 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C. 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 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解析】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导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核心提示】在这种题型里,每道题中都会给出一段陈述,需要注意的是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论,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人为假设,就可以直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导出的,要求考生选出这个正确答案;应当注意的是,选项中有道理的可能不止一个,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

逻辑判断-逻辑推理

逻辑判断-逻辑推理
精品课件
直言命题习题
所有三星级饭店都搜查过了,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 迹,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下面四个断定中:
I 没有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
II 有的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了;
III有的三星级饭店没有被搜查过;
IV 犯罪嫌疑人藏的三星级饭店已被搜查过。
可以确定真假的是:
A.I和II
B.I和III
C.II和III
推理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推理I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不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不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I正确,II不正确 D.II正确,I不正确
精品课件
2.2 推理规则
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所有南京人都喜欢吃咸 鸭;有些江苏人喜欢旅游。如果以上断定成立, 那么下列哪项能够推出?
精品课件
三段论的做题方法:
结论型题型 方法一、画图 方法二、找“是B,所有B”
精品课件
三段论习题
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所 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工作不 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A.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例:要么买彩票要么抢银行 矛盾命题为 既不买彩票也不抢银行 或者 买彩票并且抢精品银课件行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3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一、基本型
如果A就B
二、含义 A能推出B。
A→B
三、常用语

如果A就B,一旦A就B,若A则B;
只要A就B
一. 所有A是B × 所有B是A 二. 有些A非B × 有些B非A 三. 所有A是B × 有些B非A 四. 有些A是B × 有些A非B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假言命题模态命题智力推理❖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A B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A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A B真包含(于)关系 AB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所有A是B...。

....。

...。

.。

..。

.。

.反对..。

.。

..。

..。

..。

.。

.。

所有A不是B 推出推出矛盾有的A是B..。

.。

..。

....。

..。

..。

下反对。

.....。

...。

.。

.。

.。

..。

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A不是B特殊词量(少数,大部分,一半)作为量项引导命题,不能换位❖三段论推理(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两个前提包含三个概念/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含有“有的"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结论也是否定❖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复言命题(有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的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联言命题(多做做情况同时存在/P并且Q)联结词:表并列、递进、转折、顺承等关系(虽然…但是/既…又)②选言命题a。

逻辑判断知识汇总

逻辑判断知识汇总

逻辑判断(一)、词项推理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也叫含义,它是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有理性的、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外延就是具有这个内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个体对象。

“人”的外延就是世界上存在过、存在着并将存在的每个人。

2.概念的外延关系。

我们借助欧拉圈直观地表现这种外延关系。

概念之间一共五种外延关系。

设有A、B两个概念。

全同关系是说A、B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或完全重合。

比如“人”和“有理性的动物”真包含关系,A的外延的分子都是b的外延的分子,但并非b的外延的分子都是a的外延的分子,这时称b 的外延真包含a的外延。

例如,“动物”的外延真包含“人”的外延。

真包含于关系,a的外延都是b的外延的分子,但并非b的外延的分子都是a的外延的分子,这时称a的外延真包含于b。

例如“人”的外延真包含于“动物”的外延中。

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的。

A真包含b,则b真包含于a。

这两种关系又称种属关系。

外延小的称为种概念,外延大的称为属概念。

牛、羊、马都是动物这个种概念的属概念。

交叉关系,a的外延只有部分分子包含在b的外延中,同时b的外延也只有部分分子包含在a的外延中。

比如“教师”和“妇女”就是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A、b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分子是相同的。

如“动物”“植物”两个概念。

当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有同一属概念时,它们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有两种: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是说,两个并列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如牛、马是反对关系,除了牛、马还存在其他动物。

中学生和小学生也是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是说,两个并列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如元素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动物中的人和非人,颜色中的红色和非红色。

3.直言命题的种类也叫主谓命题或性质命题。

例如: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º有些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直言命题有四种成分构成:量词、主词、谓词、系词。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

第一部分:逻辑方法矛盾律相互矛盾的命题1、规律: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2、构成矛盾的命题:(1)“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只有P则Q”,与“非P并且Q”(2)“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3)“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几组关系比较:(1)“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矛盾关系“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相互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所有S是P”,与“这个S不是P”:矛盾关系(2)“所有S不是P”,与“有些S是P”:矛盾关系区分:从属关系:不可能P=必然非P可能不P=可能非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解析:否定词在模态词前,是对P对模态的双否定—(可能都P)=必然有些不是P =有些必然不是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可能不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可能—(都是P)=可能有些不是 P=有些可能不是P=有些不必然不是 P同一律例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个例子,前后五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其意思保持一致,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例如:要搞好群众工作必须依靠群众,我就是群众,当然应该依靠我。

这个例子,前后三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但它们含义是不同的。

前两个“群众”泛指人民群众,不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后一个“群众”则特指“我”,意为非干部或党团员。

因此,前后不是同一概念。

排中律:相互矛盾的命题1、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定有一真。

2、排中律的一般逻辑公式表现:为A或者是A,或者是非A例如:“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不是革命家”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在议论中我们一定要肯定一个而否定一个,决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或者加以肯定。

因为这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3.雪崩体能使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承受40~50吨的力量,冲 击力量非常惊人。雪崩体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还能够引起空气剧 烈的振荡,在雪崩龙头前方造成类似于原子弹爆炸时的冲击波的 强大气浪。在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雪崩体很可能被阻停 留下来。而雪崩气浪却会继续沿着雪崩运动的方向爬山越岭,摧 毁森林、房屋,倾覆车辆,人畜遇到它可能窒息而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雪崩体的巨大冲击力更甚于原子弹爆炸 B.雪崩的威力一般只能达到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 C.雪崩体对登山队员的主要威胁在于缺氧 D.雪崩气浪的作用范围要比雪崩体大得多
逻辑判断
第一讲 分析推理
解题技巧:
首选排除法 其次看优先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1.有三个小孩分别叫蓝蓝(女),红红(女)和虎虎。孩子妈 妈是卫国珍、姜家英、申仁丽。邻居李奶奶说:冯一中和姜 家英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年女子舞蹈队,陈二国的女儿不是红 红,楚三仁、申仁丽不是一家人。 因此可以推断出下列为一家人的是: A.陈二国 姜家英 和红红,楚三仁 卫国珍和蓝蓝 B.楚三仁 卫国珍 和虎虎,冯一中 申仁丽和红红 C.陈二国 申仁丽 和红红,楚三仁 姜家英和虎虎 D.楚三仁 申仁丽 和红红,冯一中 卫国珍和虎虎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7.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 里。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甲: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乙: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 甲 紫 黄 是红的。丙: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 蓝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 乙 蓝 红 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 有一个人猜对。
选举权
后分句
前分句
满18岁
只有有地基,才有高楼。 高楼 地基
后分句
前分句
逻辑判断
复合命题
充分条件
如果A,那么B。
相关的连词
只要……,就…… 凡是……,都…… 为了……,一定/必须……
前分句推后分句
A离不开B
逻辑判断
复合命题
必要条件
只有A,才B。
相关的连词
……才…… 除非……,否则不……
A是B的基础/必要条件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2.一家人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只知道甲、乙、丙、丁、戊、 己、庚七个人中如下情况:(1)甲有三个妹妹;(2)乙有 一个哥哥;(3)丙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4)丁有两个 弟弟;(5)戊有两个姐姐;(6)己也是女的,但她和庚没 有妹妹。
请问,这七个人中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A. 乙、丁、戊、庚为男性,甲、丙、己为女性 B. 甲、乙、丙、庚为男性,丁、戊、己为女性 C. 甲、乙、戊、丙为男性,丁、庚、己为女性 D. 甲、乙、戊、庚为男性,丁、丙、己为女性
无水分——高温———杀死 有水分——无高温——不死
总结 10.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大脑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扫描
并比较了每个人大脑各区域的脑灰质含量。结果显示,智商测试 中得分高的人与得分低的人相比,其大脑中有24个区域灰质含量 更多,这些区域大都负责人的记忆、反应和语言等各种功能。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出( )。 A.智商低的人大脑中不含灰质 B.大脑中灰质越多的人,智商越高 C.聪明的人在大脑24个区域中含有灰质 D.智商高的人,记忆、反应和语言能力都强
总结 4.一般病菌多在室温环境生长繁殖,低温环境停止生长,
仅能维持生命。而耶尔森氏菌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 温寒冷,而且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储 的食物,使耶尔森氏菌处于最佳生长状态。由此可以推 出( ) A.耶尔森氏菌在室温环境无法生存 B.一般病菌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耶尔森氏菌生长 C.耶尔森氏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不适合一般病菌 D.0℃环境下,冰箱里仅存在耶尔森氏菌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9.当在消毒柜中消毒时,不含水份的餐盘包括其内部,可以达到很 高的、足以把所有引起餐盘中毒的细菌杀死的温度;但是含有 水份的餐盘的内部则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 由上述断定不能推出的结论是哪项? A. 水份可以有效地阻止微波加热餐盘的内部 B. 如果事先将要消毒的餐盘擦干,就能更彻底的消毒餐盘 C. 当用消毒柜消毒含水餐盘时,其原有的杀菌功能大大减弱 D. 经过消毒柜消毒的餐盘如果有残留的细菌,则其中一定含水份 知 识 点 拨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6.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 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 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 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 特 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 殊 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 信 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 息 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优 请问如何安排? A、甲丙丁戊乙 C、甲丙戊乙丁 先 B、甲丁丙乙戊 D、甲乙丙丁戊
总结
可以推出
四大原则
A→A
无法推出
四个错误
第三讲 复合命题
逻辑判断
复合命题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 必要条件——只有,才 选言命题——或 联言命题——且/和
如果你考上公务员,那么我就给你买车。
考上 前分句
买车 后分句
如果小芳是台湾人,那么小芳是中国人 台湾人 前分句 中国人 后分句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甲 女
乙 女
丙 男
丁 男
戊 女
己 男

白:甲 巫:甲 佐:甲 石:丙 哈:乙

丁 乙 己 丁 丙 己 戊 己 戊




仙:甲
确 定 信 息 优 先
分析推理总结
解题技巧: 首选排除法 其次看优先: 最大信息优先 特殊信息优先 确定信息优先 方法:代入排除法、列表法、假设法
第二讲 隐性结论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可以推出型 无法推出型
把“推出”理解成“证明”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推理原则
可以推出
保持主题一致 排除无关概念
慎选宏观论断 优选可能论断
无法推出
偷换概念
强加比较 夸大事实 无由猜测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1.作为惟一一支留在世界杯的南美球队,下一场比赛巴西将迎战 淘汰了丹麦的英格兰球队。巴西队教头斯科拉里不愿谈论如何 与英格兰较量,而他的队员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击败顽强 的比利时队后,斯科拉里如释重负:“我现在脑子里想的第一 件事就是好好放松一下。” 依上文我们无法知道的是: A.巴西队本届世界杯中再也不会与南美球队比赛 B.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斯科拉里不愿意谈论与英格兰的较 量 C. 与比利时的比赛很艰苦,所以赛后斯科拉里如释重负 D. 英格兰在与巴西比赛之前必须要战胜丹麦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2.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 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 行为较多的地方。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总结
5.在国内1425个电子图书网站中,原创网站仅占4.49%。严重 的盗版问题,导致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迟迟不能进入迅速发展阶 段,其销售收入也远不能同传统纸质图书市场相比。 由此可以推出: A. 解决了盗版问题,国内电子图书市场就可以迅速发展 B. 原创网站也存在盗版问题 C. 必须减少电子图书网站的数量才能促使电子图书市场的发 展 D. 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远未发育成熟
解题技巧: 首选排除法 其次看优先: 最大信息优先 特殊信息优先 确定信息优先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3.甲、乙、丙三人,他们的职业有律师、医生和教师。已知: (1)丙的收入比教师高;(2)甲的收入和医生不同;(3)医生的收入 比乙少。 请根据上述情况,下列对甲、乙、丙三人身份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律师 乙是教师 丙是医生 B. 甲是教师 乙是医生 丙是律师 C. 甲是教师 乙是律师 丙是医生 D. 甲是律师 乙是医生 丙是教师 知 识 点 拨
后分句推前分句
不……不…… 没有……就没有…… 例:不让我唱歌,就不给你上菜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8.世界上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国家,人们看表的次数相对也就 越多。越是发展缓慢的国家,人们看表的频率也就越低。 早些时候,按经济发展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次序是美国、 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新加坡、意大利、韩国、中国 香港、中国台湾„„但这些排列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 断变化。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A. 看表的频率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B.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看表的频率 C. 早些时候,荷兰人的看表次数超过韩国人 D. 美国人的看表次数总是世界第一
丙—医生 乙>丙 丙>教师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4.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 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甲→物→市
丙→数→作 (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乙→中→教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A. 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C. 甲毕业于数学系 B. 乙毕业于数学系 D. 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最 大 信 息 优 先
逻辑判断
5.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锒色、 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
分析推理
假设:丙的车是红色
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逻辑判断
隐性结论
6.从今年开始,农业部与财政部合作,共同实施“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今年在全国770个县 实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7亿元,每个示范县投入资金 100万元,项目资金主用于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 培训费用,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示范 基地建设补助等。由此可以推出( ) A我国从今年开始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财 政投入 B我国农技人员严重不足 C今年我国每个示范县都可以获得资金100万元 D今年中央财政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 目”安排资金7.7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