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反常合道”的诗学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一、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青年时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出过许多改革政治的有益建议,但是他和当时新党与旧党在政见上都有所不合,因此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还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然而不幸的遭遇也使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穷而后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也使他对释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故而在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庄学和禅学的影响颇深。
二、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1.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苏轼认为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是否认识得很清楚很正确,二是对已经认识了的事物如何运用艺术方式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
他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但要“知”之深,还要善于“能”,认为这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
2.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苏轼认为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使创作对象(“物”)“了然于心”。
从文学家、艺术家的主体方面说,必须要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境界。
这样,才有可能排除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之干扰,对“物”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充分地掌握它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3.论艺术想像和形象捕捉苏轼认为不论是诗还是画,审美意象的构成都要经过一个“妙想”的过程。
“妙想”,即是指艺术想象,因为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和外界的各种生动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活动。
4.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1)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2)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
苏轼认为要得自然真态的关键在努力做到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苏轼哲学思想探析——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观
号,斤.将这些哲学思想融人]£文学创作rfl。
的人生观念,必须要学会超然自适。
苏轼在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多年迁徙贬谪的地方多达20处,经常居无导生活.这种人生观直接体现人生的美好,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8岁入私定所、食不果腹.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
在完全摆脱了世俗束缚,精神达到了绝对的门塾,师从眉山道人张易简.他天生聪颖,才能这样残酷的环境中,苏轼更加关注人生的悲南。
苏轼这种旷达的人生观受到士大夫阶层超凡,兴趣广泛,在琴棋书画等多方面具有剧意义,从个体推之于普遍人生.伴随着人的欢迎,他们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借用苏卓越的成就。
苏轼2l岁进京赶考,获得当时类永恒的忧患意识。
因此苏轼对人生的第一轼的人生观来引领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赏识,并在皇帝御试中个理解是人生就是悲剧。
首先,苏轼认为人三、苏轼超然自适人生哲学观的内涵高中状元,考中进士,从此名震天下。
生短暂本来就是悲剧。
人类始终都有对人生苏轼所倡导的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具苏轼几经箧海沉浮。
曾任凤翔府签判。
短暂,命途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在苏轼的诗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熙宁四年由于新党的打压.苏轼被任命为杭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人生悲剧的观点,例如下儿个方面。
州通判,从而远离京师。
熙宁八年,苏轼升迁“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2】。
苏轼1.乐观理性。
首先,乐观理性是苏轼超为密州太守,此时朝廷内新旧两派斗争很激从宏观上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生命现然自适的人生哲学的内涵之一。
苏轼超然F1 烈。
熙宁十年,苏轼被调任为徐州太守.此时象,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显得理性而深刻。
适的人生态度与佛家摆脱红尘不同,与道家爆发十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湖州入其次,苏轼认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充追求成仙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佛家主张人们狱。
元丰i年,苏轼被贬黄卅l,在这段时间苏满各种苦难。
人生短暂已经是一种悲剧了,想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应该“跳出三界外,轼历经人间沧桑,其哲学思想逐渐走向r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不在五行中”,以涅檠的境界回归西方极乐成熟,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
苏轼的诗学思想
苏轼的诗学思想苏轼的诗学思想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四川峨眉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世称“三苏”。
他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其写词的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诗学思想是一个非常深的一个思想体系。
但大体上也可分为四个方面:有为而作的思想、自然天成的思想和写作笔法、诗画史相结合的诗词思想、以才学为诗的诗词思想。
第一、“有为而作”的思想”:对于苏轼诗歌根本的理解,就是以诗言志,也是既诗于情,其诗词于情感在他的诗词中很难区别,因为他对于此两个方面都有所论述。
一方面他激烈地将诗歌作为“有为而作”,针砭时弊的药方,一方面,他又强调了“文以达吾心”的文学的达心适意的功能。
也就是说,苏轼不仅把诗歌视为是“言志”,也把他看作是审美地方法。
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苏东坡不仅仅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哲学家,这深深的影响了他的美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方式。
政治家的胸怀、哲学家的目光,使他更多地注目于时代、社会、人生等哲理性的思考,使他有许多的个人思想、观点、理解、道理需要作直接的阐发,从而进一步要求诗歌能够表达反映出更复杂的思想、更深刻的思辨。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如此具有豪迈气魄的诗句,拥有的这样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
一代诗豪苏轼的一生饱尝宦海浮沉,朝廷任官时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一生处新旧党争之中,他的一生,毫无夸大其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
然而,尝尽生活与其的各种打击,长期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渐趋表现出了一种豪迈、旷达的胸襟,以一个无比广阔的心境品读人世万物,拥有令人钦佩的处世哲学智慧。
这一点,反映在苏轼的创作中,则让我们看见了一批超凡脱俗的哲理上品诗。
本文通过对苏轼部分哲理诗的解读,提炼其哲理诗具有的三方面思想意蕴,即禅的思想、旷达的人生态度、思辨的认识论等,以期对苏轼哲理诗进行合理解读,浅论其哲理诗具有的思想意蕴。
一、禅的思想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
在其贬谪黄州时期,他“归诚佛僧”,隔一两日便到安国寺焚香默坐,参加佛事;又倾心道家的养生术,曾到天庆观道院去养炼,其佛、道思想有了发展。
在惠州、儋州时期为解脱人生苦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已成为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宦海沉浮,漂泊无定,深品世态炎凉,苏轼对禅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禅的精神陶冶着苏轼,也滋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
如《独觉》: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再如《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
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
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
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于反常处见精神--从"反常合道"品《定风波》中苏轼形象的教学尝试
风雨也无 晴 , 这 些都不 能左右 我 , 我依然 坚持 我 自 己 的人 生 。 正如 庄 子《 秋水 》 中 的“ 得 而 不喜 , 失 而
不 忧” , 范仲淹 《 岳 阳楼 记》 中的“ 不 以物喜 , 不以己 悲” ,陶渊 明《 五柳 先生 传 》 中 的“ 不 戚 戚 于贫 贱 ,
恶 劣而影 响 自己的心 , 用圣严 法师 的话来 说 , 他也
学
科
关 注句 中的 “ 风雨 ” 一词 , 它是 否 有 别 的深 意 呢 ?
这 里 的风 雨 , 已经不 是 实实 在 在 的 风 雨 了 , 而应 该 指作 者 面 对 风雨 、 晴 的一种 态 度 , 或 者 说 是 他
曾心随境转 , 也 曾是一个 凡人 。 那 为何最终苏轼能走 出困境 、 突破 自我 呢? “ 回
的形象 。 卜 算子 黄州定 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 疏桐 , 漏 断人初静 。 谁 见幽人独往来 , 缥 缈孤 鸿 影。惊起却 回头 , 有恨 无人省 。 拣 尽寒 枝 不
肯栖 , 寂 寞沙 洲冷。
却 吟出了这样 的诗句 : “ 日啖荔 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 岭南人 ” ( 《 惠州一绝》 ) 、 “ 九死南 荒吾 不恨 ,兹游奇
魂, 看到 了一位真实 、 丰满 、 立体的苏轼形 一些 身边 的文化人 , 甚 至 是 自己曾经 的朋友 ; “ 莫听, 谁 怕” , 这是对苦难 的不 屈, 然而 , 这 也隐约让我们感觉 到他 曾经怕过 。 怎能 不怕? 乌 台诗 案被捕入狱 , 他 曾经万念俱灰 , 给弟 弟 写下绝命诗 , “ 与君世世为兄弟 , 更 结来生未 了因” 。 苏轼从 来就 能做到境 随心转 吗? 不是, 他也 曾因 为 被 贬黄州而孤独 、 苦闷 、 幽恨 , 他也 曾经 因为环境 的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首先,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其次,主张诗贵传神。
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
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
苏轼的诗歌创作,在体物传神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如写西湖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
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
苏轼反复强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空静心态,来源于他对佛老之学的认识,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对艺术家来说,摒除杂念,保持空静的心态,正可以获得最人的思维空间以创造深情远韵的艺术境界。
再次,崇尚天工与清新。
“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感情率真。
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
如《读孟郊诗二首》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其二,意境清新。
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如《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浅谈苏轼思想
苏东坡尘世一生,经历了百态人情,之所以异于屈原之郁愤难,应是得益于他与佛教思想的接纳与通融,从而激发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人似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以至使他的文章诗词闪现出一种非凡的人生哲理光彩。
三、《前赤壁赋》中,苏轼面对逆境,以道家的无为思想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涵养心灵。
苏轼年少时读《庄子》,苏轼对于老庄哲学是颇有感触的。《赤壁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举酒颂歌,凭虚御风,宛若仙人。这与庄子《逍遥游》中所展现的场景颇为相似。这种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物我和谐,与道家“虚静”理念相吻合。在如此舒适怡人的大自然中,客人却唱起了哀怨的歌,“苏子愀然”,继而引起了一段经典的“主客”对话。,苏轼用超然的智者心态,运用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进行自我宽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一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然跳出了自己的坎坷际遇,跳出了凡俗,以超脱的心态解慰疑惑。“变”与“不变”其实是苏轼运用庄子相对主义的观点,不绝对化地看问题。取消了事物间的差别和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那么万物就平等了,也无所谓“须臾”与“无穷”。所以,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苏轼那里,悲剧意识就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拿起了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思想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天尤人。《前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最佳体现。
反常合道顿见本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矛盾笔法
学语文2023年第3期读写频道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背景及内容公元1079年,御史何正臣等人上表弹劾苏轼,奏报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用语暗讥朝政、讽刺新法,随后又牵连出大量其他诗文为证。
这次弹劾以苏轼下狱并被远贬黄州为终。
此案先由监察御史奏告,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史称“乌台”,著名的“乌台诗案”由此而来。
公元1082年的春天,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这一天,原是风缓日暖,苏轼与朋友相约一起去看郊外荒田,归来途中,风雨忽至,然雨具先去,同行只得狼狈躲雨,唯他一人闲庭信步,长啸一首《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词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先用小序具体交代了该词的创作缘起,接着分上、下两阕细腻刻画了自己在这由雨经晴的短暂过程中蓬勃兴发的内心感受和人生体悟。
词的上阕着眼于雨中行踪,下阕抒怀雨后滋味。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词中似乎存在两处明显的逻辑矛盾,令人疑惑:既然小序已明言“雨具先去”,为何在上阕另提一笔“一蓑烟雨”?既然已有“途中遇雨”之事与“已而遂晴”之变,为何词作结语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唯有先解决这两点疑问,方能在反常中见深意,尺幅中观本心。
二、“雨具先去”如何“一蓑烟雨任平生”三月七日的沙湖道上来了一场阵雨。
雨势突然而猛烈,风雨之中,同行狼狈躲避,匆匆行色,苏轼却“吟啸且徐行”,徜徉其间,自得无忧。
依据现实情境,苏轼当吟唱“无杖无鞋轻似马,坦荡烟雨任平生”,而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但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苏轼在上阙中的违反常理之语究竟有何深意,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解读。
(一)逻辑关系层从逻辑关系层面而言,“雨具先去”遵循的是现实逻辑,而“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的是诗歌逻辑。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文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这样苏轼。
在苏轼的文中,他较多的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苏轼的文学思想就是文道并重。
他的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到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也。
”而这些技巧,决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奇思异想就能有的,而是严格遵循艺术科学的自身规律(“理”),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得到的。
苏轼在谈文论艺是屡次提到“随物赋形”,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就该给它写成什么样子,不同事物就该写出它们种种不同的样子。
另一方面,苏轼心目中的道不尽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法度。
因此,他极力提倡“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要为作文而作文。
他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他曾在《<南行前集>叙》中写道:“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四 诗之律:讲究法度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
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 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答洪驹父 书 》) 《名贤诗话》云:黄鲁直自黔南归,诗变前 体。且云:“须要唐律中作活计,乃可言诗。 以少陵渊蓄云萃,变态百出,虽数十百韵, 格律益严。盖操制诗家法度如此。”
六、论艺术意境的创造
《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
山,境与意会,此句正有妙处。近岁俗本皆 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 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 疾。
《书黄子思诗集后》: 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 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 宗师,而锺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 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 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 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 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 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 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 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 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 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 以一唱而三叹也。
一 诗之用:不怨之怨也
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林皋之下,与麋鹿同
群,与草木共尽,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 千岁不朽之计。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 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己不见其人。然则 其言不怨之怨也。 (《胡宗元诗集序》)
解读“反常合道”的艺术手法
她 已经死 了— — 在 旧年 的 除夕冻 死 了 。” 卖火 柴 的小 女孩 ,由于 卖
三.以景 衬情 ,耐人寻味
“ 春 花秋 月 何 时 了 ,往 事 知 多 少。 ” ( 李煜 《 虞美 人》 )这 是 李煜 用 血泪 写成 的惊 天地 泣 鬼神 的文 字 ,表达 了作者对 故 国 的深切 怀念。春花秋月 ,在一般人的眼中是美好的但作为阶下囚的李煜, 有的是对人生的绝望 ,有的是对人生短暂无常的叹惋 ,有的是对物 是人 非 的无 限怅 恨之 感 ,有 的是 如春 水汪 洋 恣肆 而又 不合 昼夜 长 流 不断 的 愁思 ,于 是 “ 春 花 秋月 ” 是特 定环 境 下作者 感情 极端 悲 苦 的 反常 反 映。 “ 在 我们 面前 ,天 边远 处仿 佛有 一 片紫 色 的阴 影从海 里 钻 出来 。那就 是哲 尔 赛 岛了 ” ( 莫 泊桑 《 我 的叔叔 于勒 》 ) 同是 绿 色的 大理 石 桌面 的海 上 , 由于 碰 到了乞 丐于 勒 ,心 情一 反常 态 。景 物描 写烘 托 了人 物失 望 、沮丧 的 心情 ,与 刚上船 时的心 情形 成 了鲜 明的对 比。 “ 昔 我往 矣 ,杨柳 依依 。今我来 思 ,雨雪 霏 霏 。” (《 诗 经・ 采薇 》 ) “ 忽 如一 夜春 风 来 ,千树 万树 梨花 开 ” ( 岑参 《 白雪 歌 ・ 送 武判 官归 京 》 )均 是 以景衬 情 , “ 妙 手 回春 ”的结 果 。 四,以笑写悲 ,入木三分 文学 作 品是 以情感 人 的 ,常 常要 写到 人物 的喜 怒哀 乐 。 “ 喜” 往 往是 和 “ 笑”联系 在一 起的 ,“ 哀 ”往往 是和 “ 哭”联 系在一 起 的。 但 在生 活 中也有 这 种反 常情 况 ,人 物在 极度 悲痛 时 不是 “ 哭 ”反 而 是 “ 笑” , 极 度 高兴 时反 而掉 下泪来 。曹雪 芹的 红 楼 梦》曾写道 : “ 那黛 玉也 就站 起 来 ,瞅着 宝玉 只 管笑 ,只 管点 头儿 … …说 着 ,便 回身笑 着 出来 了 ……黛 玉仍 是笑 着 ,随 了往潇 湘馆 来 … …只见 黛 玉 身 子往 前一 栽 , ‘ 哇’ 的一 声 , 一 口血直 吐 出来 。 ” 林 黛玉 多愁 善感 , 作 者常 常用 哭和 眼泪 来表 现她 的悲 伤 ,而这 一次 ,作者 却用 “ 笑” , 更 加入木 三分 。 ( { -国演 义》中 , 曹操 在赤 壁之 战失 败后 的反 常 “ 三 笑 ”,一波 三折 ,人物 性格 跃然 纸上 。可见 , “ 反常 合道 ”的 写法 , 比正 面直 接 写更 能收到 更好 的效 果 。 反 常手 法 ,看似 违背情 理 ,实 则合情 合理 。 优秀 的文章 常 常运 用这 种 手法 ,以状 难 状之 境 , 以达 难 达之情 。巧妙 地使 用这 种 艺术 手法 ,能产生 强烈 的艺 术感 染力 。
从“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看“奇趣”诗学观
从“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看“奇趣”诗学观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本文着重从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语象的组合和变形两方面来探讨“奇趣”诗的审美特征。
标签:反常合道组合悖论语言变形陌生化“反常合道”的“奇趣”诗学观是苏轼在评柳宗元诗时提出的。
柳子厚诗曰:“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东坡云:“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1](P43)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对苏轼提出的“奇趣”作了解释:“子瞻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此语最善。
无奇趣何以为诗?反常而不合道,是谓乱谈。
不反常而合道则文章也。
”[2](P185)吴乔以“奇趣”作为诗歌审美特征之一,并由此出发区分了“文”与“诗”的不同特征。
清代何绍基对“奇趣”的生成进行了探讨:“诗贵有奇趣,却不是说怪话,正须得至理,理到至处,发以仄径,乃成奇趣。
”[3](P189)什么是“反常合道”?“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合乎常理。
细而言之,反常就是在内容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所谓合道,就是表面看来不合常规,不合形式逻辑,却合乎情感逻辑,读者不仅不觉得不合法度,反而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倍显功效,于不自意中把人引入一个隽永的艺术境界。
”[4]诗歌是一种表现性的创作活动,诗人在感情的激发和驱动下,通过直觉的心理活动,从客观物象中捕捉出或创作出恰能表达情趣的意象。
在经过熔铸提炼显像性的语言,把意象物态化,形成诗歌的语象(icon),传达出作品的意境。
我们将目光集中于诗歌语象的构成方面,来探讨“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
一、语象的组合首先,从语象组合的角度看,“反常合道”体现出组合的超常性和无序性。
超常性就是把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或相距甚远的情景组合起来,无序性体现在词句之间无先后顺序,使画面与画面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
谈诗歌创作:构成诗歌奇特情趣的艺术手法——反常合道成趣法
谈诗歌创作:构成诗歌奇特情趣的艺术手法——反常合道成趣法谈诗歌创作:构成诗歌奇特情趣的艺术手法——反常合道成趣法湖畔悠悠心向大家问好!一.反常合道成趣法的由来。
(一).苏轼评诗,提出“反常合道”这一命题你想让你写出来的诗句刚一映入读者的眼帘,便产生奇趣迫切地希望继续读下去吗?你想让你写出来的诗,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吗?你想让自己写出来的诗深深播动读者的心弦,读后咀嚼有余味而拍案叫绝吗?那就要求你诗中的画面及其蕴含的情感深深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在诗歌的意象的选择和构成上下一定的功夫。
黑云竟能压城,且能使城被摧毁,虽“反常”却“合道”。
据说李贺在一个晚上把自己写好的一叠诗稿送与韩愈看,当时韩愈已经困倦打算安歇。
映入眼帘的恰恰是放在这一叠文稿最上面的李贺后来最著名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
他瞥见该首诗的前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
”便没有了睡意,一口气将诗读完,速招李贺进见。
这首诗一开头,就以千钧笔力描绘出敌兵压境,危城将破的险恶景象。
“黑云压城城欲摧”句,想象生动、新颖、奇特。
诗人打破常规以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来势凶猛。
云压城已到了城墙被摧毁的危险境地:黑云竟能压城,且能使城被摧毁,虽“反常”却“合道”。
所谓合道,就是表面看来,不合常规,不合形式逻辑,却在根本上合乎情感逻辑。
读者不仅不觉得不合法度,反而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有震撼人心的功效。
苏轼评柳宗元诗《渔翁》提出“反常合道”这一命题这里我们说的“反常合道”,最早是著名诗人苏轼在总结了自己创作体会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据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苏轼曾就柳宗元的《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香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作出评价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这一段评语,见于《诗人玉屑》卷十。
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说,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苏轼诗书画艺中的道家之道
苏轼诗书画艺中的道家之道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他在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苏门四学”,即诗、词、书、画。
在苏轼的诗、书、画艺中,很明显地体现了道家的思想,他的作品传达了道家的哲学理念和情感境界。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养生、无为而治,反对功利主义和浮躁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苏轼的诗歌中体现了道家的思想。
他的诗作大多描绘了自然的景色,对山水、花鸟、月夜等自然景观进行了深刻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在他的诗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无为而治”的理念,他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例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庐。
”表现了对净土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苏轼的书法作品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他的书法作品自然流畅,激情澎湃,大多以行草为主,气韵雄浑。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自然意境的流畅和无拘无束,这正是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理念的体现。
苏轼的书法作品不拘一格,灵动自然,充分表现出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苏轼的绘画亦脱离传统的神话题材,而更多地关注了现实生活的静物写生和山水画。
他深受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启发,创作出了大量“以写生为据、而求气韵”的画作,充分表现了他对道家“以自然为师、随顺自然”的追求。
由苏轼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纯粹、一种淡泊清新的宁静。
苏轼的诗、书、画艺中都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他所追求的是道家理念中的自然、无为、宁静和纯粹。
他通过自己的文学、书法、绘画艺术,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山。
在当下社会,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和生活,为功利而忙碌,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方向。
苏轼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所表现的道家思想,提醒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倾听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清净。
诗词里的反常,合理
诗词里的反常,合理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以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语象的组合就是在诗词中把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或相距甚远的情景组合起来,使画面与画面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的心境。
最有“奇趣”的是“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将“欸乃”之声与“山水绿”两种不相干的情景反常地组合起来,通过语象的跳跃,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烟消日出,江面一片静寂,一条渔船划过江面,打破这出奇的静谧,山水似乎苏醒过来,变得更绿了。
二、语象的变形诗词中语象虽悖理悖实,但却不违背情感、情理的逻辑,更恰当地传达作者的心灵世界和审美情趣。
无可《秋寄从兄贾岛》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西林寺清幽寂静的景致,暗寓超然淡雅的禅趣;回忆往事感慨当前,以委婉的语言对从兄进行规劝,在平淡从容的语言中,流露出兄弟间的亲情。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二句,写的是“落叶”,而偏说是“听雨”,意思又不在“听雨”,而是写长夜不眠,怀念贾岛。
这个象外句要比直写深入两层。
三、语意的悖理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商人妇的闺怨之情。
前两句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后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忽发奇想,忽出奇语:“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种基于爱怜的怨怅,源于相思的气话,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
《定风波》:最是“反常”最奇崛
《定风波》:最是“反常”最奇崛
仇丹青
【期刊名称】《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年(卷),期】2021()19
【摘要】苏轼的一生,风雨与坎坷并存,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能流传于
当地百姓的心中,响彻于那片土地的苍穹之上。
读东坡,确实让我们看到一种胜败不惊、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
在苏轼的经典之作《定风波》之中,有不少“反常合道”之处。
正是这“反常合道”成就了苏轼的人生。
那么,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苏轼是
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精神突围的呢?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仇丹青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于反常处见精神——从“反常合道”品《定风波》中苏轼形象的教学尝试
2.于
反常处见精神--从"反常合道"品《定风波》中苏轼形象的教学尝试3.看似寻常最奇崛——鲁迅小说《药》的语言艺术举隅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戴小华《忽如归》语言艺术特色分析5.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作文
怎样做到言之有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反常合道”的诗学理论摘要:学界对苏轼“反常合道”诗学理论的关注较少,该理论是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诗论的拓展和进一步阐释,将古代“味”学理论向纵深处追寻。
本文试从审美心理学、创作论的角度浅谈该理论的生成、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苏轼“反常合道”审美心理学创作论
苏轼在评论柳宗元诗时,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诗学观念——“反常合道”。
他说:“柳子厚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熟味之,此诗有奇趣。
然其尾两句,虽不必可。
”即,苏轼论诗推崇“反常合道”的诗趣,认为这是好诗的标准。
那么,何为“反常合道”?首先,“反常”,是指诗歌审美物象选择时的超乎常规、一反寻常的组合与整合;“合道”则是指,这种不符合读者审美预期的意象形成诗篇之后,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是在人们的经验与思考中可以完成的。
按照古代理论“留白”的意蕴,其实也就是这些“不寻常”让读者开始思考,并调动经验来体味空白之外的旨趣。
这和司空图的“味外之旨”有着相近的意思。
但,又是对司空图理论的进一步展开式的阐释,是对“味外之旨”如何生成的探究。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创作者都会根据个人的创造能力对散落在身边的“物象”拾遗甄选,并按照个人独特的创造力将其整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这种整合的创造力才是一个人
的存在的实现。
这就是创作者既可以不损伤“物象”的原生状态,又经过个人的功力去“反常”整合,形成审美欣赏的冲击力,但这股力又是在接受经验之内的,“合道”的。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的“反常合道”是对诗学创作观念通向“味外之旨”的一条可行性途径。
比如我们熟悉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黄昏”这些是看似归属一个期待境遇里的物象,但,这美的提出,让接受者在参与欣赏其美的同时抽调个人的关于夕阳之美的经验,而就在此时,反常的将其纳入它即将落山,美将瞬间消失的遗憾中去。
让接受者的经验历程产生巨大震荡,但,这也与接受者产生心灵共鸣,经验相似。
因此,它是合乎生活之道的,并惊醒接受者沉闷的思维惯性,提示他们去经验人生的另一重真谛。
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合道”是怎样做到的呢?这一切还要归结于创作者的有机心理结构,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为的“创作的有机天性”。
有了它的独创与有机性,才产生了不同的作品风格、格调。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论述“自由的劳动”时从哲学上进行了论证,他说:“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
……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
”[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创作者在驾驭自己的“反常”整合时,之所以可以“合道”,是因为有自己的内在调节机制。
这样,就可以将主体的“内在尺度”和表现对象的“内在尺度”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产生符合美的规律的艺术形象。
最后,我们再从西方诗学的古老命题“悖论”来相似论述苏轼的诗学观念。
所谓“悖论”,最初并没有进入诗学领域。
是古典修辞的一格,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论述。
经由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克林思·布鲁克斯在1947年所写的《悖论语言》一文中说:“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消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
”[2]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创作者的体察和描摹将互相矛盾的物象进行有效地整合,让文字这一着迹之物使这些实在的物象临空翻飞。
我们回到柳宗元《渔翁》这首诗中,经过理论分析之后,我们便可理解苏轼评论的意义。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本是清晨的雾气弥散开来,却依旧未寻到一切为活物的生命气息,万籁俱寂,此时“欸乃一声”“山水绿”两个状态似乎不相干,一声船桨的声音人们的审美期待是人的踪迹,可创作者却说“山水绿”,是的,有了渔翁划桨出船,一切变得有了生机,就连山水此刻看来也被涂抹了颜色,而不是模糊的雾色。
全诗没有提到“渔翁”,却活在接受者的眼前。
这就归功于创作者的“反常”整合,让这些看似简单又无关联的物象整合在一幅山水画卷中,仿佛一滴活泉,将纸上的旧墨又晕染开来。
故事干干开始,却又结束,但似乎又没有完结。
还有溢于文字之外的思绪在
接受者心中飘荡。
伴随桨橹声声而远去。
这就是得到的“味外之旨”。
又如杜甫在《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一诗中的句子:“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乱”“悬”的反常组合,是诗人全身投入参与创作的结果,这也带给接受者以自身经验的调拨。
乱,是风吹摇晃的结果,但更多的是诗人心绪的复杂和愁绪的翻滚;悬,小雨下落又有风的参杂而独有的效果,这也产生了时间的延长性和情绪积淀浓稠的酝酿过程。
苏轼“反常合道”的诗学观念更多的是被淹没在皎然、司空图的“味”来论诗的逆光之下。
可该理论是是对“味外之旨”实现途径的一条指向标,给出创作者如何去实现作品产生“余味”的范式。
这对于我国古代文论的纵深探究是有巨大的开掘意义的。
笔者认为苏轼“反常合道”的诗学观念应当被进一不得审视,不光是从审美心理学和创作论的角度,还应有更多的研究路径来研讨这一理论的意义和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