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

合集下载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和水平,充分发挥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作用,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现制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到2035年,全面实现产业工人队伍现代化,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到本世纪中叶,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二)任务: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和权力,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

2.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产业工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3.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投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益。

4.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推动产业工人实现技能升级和职业发展。

5.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6.加强工资待遇保障,制定和完善工资支付和分配制度,保障产业工人合理权益。

7.加强工会工作,推动产业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

8.加强社会保障,推动建立健全覆盖全体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9.加强与企业、社会各界的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机制。

1.加强中央和地方党委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责任分工。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

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技能形成体系”概念,用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相关制度体系,重新建构有利于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是《改革方案》的一个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一、“技能形成体系”内涵丰富技能形成体系是源自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学术概念,是指国家协调社会各部门、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以达成社会合作的方式,培育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技能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包括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标准化与可转移的技能供应制度、科学公正的技能评价和资格认证制度、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制度(包含薪酬体系、集体协商、学徒制等)及多方支持的社会合作制度等。

单个劳动者获得技能、提高技能和使用技能或许是单纯的个体行为,一大批劳动者获得技能、提高技能和使用技能则是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行为,需要协调和平衡政府部门、教育与培训系统、企业(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生成一种有利于技能传递和形成的体制环境。

德国技能形成体系被公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式,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工业技能资格由国家统一认证和企业培训由工会全程监管。

作为德国技能供应制度的标志,“双元制”学徒制培养模式卓有成效:一是企业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通过厂办技校、设立学徒工实训车间的培养方式,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二是培养成本由企业和学徒工双方分担,政府通过设立公立技校和促进义务职业教育方式补贴部分成本,行业协会和工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合同保障学徒工收入待遇;三是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企业联合会、工会、政府联合进行技能考核评价和技能资格认证;四是通过立法由工会监督学徒工的培训质量。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解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解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改革。

本文将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进行全文解读。

一、背景和意义1.1 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产业工人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1.2 意义产业工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改革方案2.1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推动学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2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发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加强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帮助产业工人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2.3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会是维护产业工人权益的重要组织,应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服务能力。

鼓励产业工人积极参与工会活动,加强工会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保障产业工人的权益。

2.4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精神风貌。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提高产业工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实施措施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

通过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

3.2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产业工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奖惩。

通过评价结果,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国资委将深入推进央企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制,积极探索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不仅如此,上海、广东、山东、江西等多省市近期均制定了相关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加速国企改革步伐。
国企公司制改制进入“最后一公里”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6次会议明确了相关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包括要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权利和责任对等。除了央企公司制改制面已达到92%,地方国资公司制改制也在加快向前推进,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面超过90%。
广东开通中国首个中国移动5G基站
6月24日,中国移动在广州大学城开通全国首个5G基站,标志着中国5G商用化之路开始正式起步。中国5G发展已走在了世界前列,?M管5G国际标准还未完全冻结,国内主要设备厂商的5G基站等产品已经研发成功,5G产业布局也已提前展开。
与4G技术相比,5G网络拥有更强的性能,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应用场景。按照中国移动的5G时间表,2017年、2018年将分别启动外场试验,并开展面向商用化规模试验,预计2020年完成5G规模商用。广州是中国移动全国首批5G试验网城市之一。据悉,中国的5G发展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尽管5G国际标准还未完全冻结,国内主要设备厂商的5G基站等产品已经研发成功,5G产业布局也已提前展开。
近年来,中冶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承担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力争成为中国钢铁产业及成套装备“走出去”的引领者、中国装备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生力军。
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
6月28日上午,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出席下水仪式并致辞。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产值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企业对产业工人的管理和服务,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一、提高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产业工人要适应如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转变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企业应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熟练的“技师型”人才。

同时,要加强职业技能认证制度建设,明确个人在企业内的职业发展路线和晋升路径。

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合理配置人才队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鼓励产业工人参与创新创业,充分挖掘其创造性、创新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同时,加强各岗位设施改造和适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产业工人进入企业。

三、建立和完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绩效和贡献,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包括加强职业技能认证制度建设、优化工资福利待遇、设置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建立养老、医疗、住房等福利体系等。

四、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工会是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和发挥优秀员工积极作用的组织。

各级工会应加强对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指导、规划和服务,积极推进工会组织形式的创新,如建设职工之家、设立职工培训示范点、开设职工课堂等,促进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五、强化工作场所安全保障制度工作场所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是保证产业工人关注身体健康的方面之一。

各层级企业应加强有关部门对工作场所安全保障制度的监管,建立健全药品害防护措施,加大生产设备和工艺改进力度等,尤其是针对特定职业环境下工作的产业工人,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总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意识、精神状态佳的产业工人队伍,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当前和未来都面临的重大任务。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推荐文章什么是洗钱_洗钱的途径与特征热度:公务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选拔条件热度:反洗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必要性热度:学习《文选》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热度:反腐倡廉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热度: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原文)内容将讲什么呢?小编整理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原文),欢迎阅读!全国总工会负责人就学习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答记者问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

日前,全国总工会负责人接受采访,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在《改革方案》中摆在了改革举措的突出位置,这有什么考虑?答:我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因此,《改革方案》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力度,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二是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是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探索实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等。

四是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问:产业工人技术技能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答:《改革方案》围绕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提出6大举措,一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在当今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为了推动我国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迫在眉睫。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过去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驱动的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创新和技术驱动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技能精湛的产业工人队伍,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产业工人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体,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现实中,产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通过改革,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能够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二、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1、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产业工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劳动者。

2、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

3、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畅通产业工人职业晋升渠道,完善产业工人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4、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背景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人是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工人队伍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为此,本方案旨在制定一系列方案来改革、完善和提高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

二、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旨在创建高素质、适应性强、具有专业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

具体目的如下:1. 提高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专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2. 优化工作环境和保障待遇,增强工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3. 加强工作流程、技术创新培训,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改革方案1. 优化招聘机制针对优秀人才,采用多元化的招聘方式,不局限于学历、经验等条件。

同时,加强对招聘流程的管理和优化,确保选拔到最适合的人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2. 创新培训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和实践培训体系,配合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的需要,提高工人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保障。

3. 加强工作流程规范制定工作流程和相关操作步骤,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保证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4. 提高员工待遇通过调整薪资结构、完善福利保障、加强劳动保护措施等措施,提高员工待遇。

在保证企业盈利、员工福利的前提下,增强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员工的稳定和发展。

5. 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工人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意识。

四、推进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在企业高层的领导下,成立统一的组织,并聘请专业的顾问来帮助制定和推行方案,确保改革能够有效贯彻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具有以下内容: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产业工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改革方案旨在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产业工人的成长和发展,切实保障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坚持创新驱动,鼓励产业工人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提高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工人队伍与其他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形成人才发展合力。

四、主要任务(一)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完善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

加大职业培训投入,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和效益,确保产业工人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推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培训方式,方便产业工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水平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制度,建立健全与企业效益和职工贡献紧密联系的工资决定机制。

加大产业工人社会保障力度,确保产业工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建立健全产业工人激励机制,鼓励产业工人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提高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正发生着转型升级,工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意味着工人队伍建设的转型升级。

因此,新时期应该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一、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加强思想引领,只有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才能更好地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创新和创造潜力。

引导产业工人树立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注重培养稳健踏实、勇于创新的工作风格,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二、落实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工人队伍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落实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工人的岗前培训和后续培养和职业规划,确保工人持续学习和成长。

同时,应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人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建立多元化的晋升体系,加强工人的事业认同多元化的晋升体系,是工人队伍建设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该建立一套符合职业特点的晋升制度,让企业内部职务转移更加灵活多样化,使得工人队伍有多种晋升途径并相应的得到晋升机会。

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强化工人在职业上的事业认同。

四、建立紫色供应链,保障工人权益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拓展,紫色供应链也逐渐崭露头角。

建立紫色供应链可以维护消费者和工人权益,实现“有没有可靠可信”的“两性决策”问题。

工人应该成为紫色供应链上的被保障人群。

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压力,以确保供应商合法操作和保障工人权益。

五、深化党建工作,推动工人队伍建设工人队伍建设需要紧密围绕党建工作展开。

优秀党员干部应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中的知识引领者和业务指引者。

建立产业工人道德体系,创造对工人来说良好的行业氛围,引导工人队伍形成一种奋斗、创新、共同发展的优良态势。

六、开展涉纠纷培训,提高产业工人社会信用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法制教育,培养工人团结协作、自觉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对自身权益的渠道和途径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第一篇:绪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工作效益,必须深入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旨在促进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在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使部分工人陷入失业的状态。

另一方面,工人队伍中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生产技术的需求。

此外,劳动保障标准不健全,工人的生活待遇有待提高。

第三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要措施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加快现代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人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2.优化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运用效率,实现技能劳动的转型升级;3.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生活待遇;4.制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长期计划和规划,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5.加大促进和引导产业工人队伍转型和就业的力度,逐步实现劳动力结构的升级和转型;6.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的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组织领导和管理水平,搭建人才培养、引进和选拔用人平台,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科学规范化。

基于以上措施,完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注重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机整合和协调,理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劳动力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产业工人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生产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工作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产业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工人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完善的薪酬制度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激励产业工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产业工人的关爱和保障。

产业工人是生产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的管理和组织建设。

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管理和组织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组织建设,提高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推进,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产业工人队伍能够迎接新的挑战,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改革背景和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

同时,科技进步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工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改革目标1. 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2.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3. 加强工人队伍的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机制建设;4. 建立公平激励和合理评价机制,激发工人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5. 加强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

三、改革举措1. 强化职业教育培训。

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和技能培训。

2. 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并与工资、晋升、福利等挂钩,提供激励机制。

加强技能人才的评选和表彰,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力度。

3. 建立终身学习机制。

通过政府培训基地、企业内训、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为产业工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鼓励工人积极参与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4. 加强工人队伍的职业发展指导。

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体系,为工人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指导。

通过轮岗、交流、挂职等方式,培养和提拔有发展潜力的工人。

5. 加强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

完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工人权益得到保护。

加大对危险行业和高强度劳动的监管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

6. 推进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和培养,鼓励工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建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奖励机制,激发工人队伍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高工人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制定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方案。

一、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素质在全面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素质是实现产业发展和工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切实加强对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帮助工人增强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做法包括: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工人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应该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具体做法:•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师资力量。

•制定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标准,对职业技能水平高的工人进行认定和奖励。

•加强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2.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工人职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要为工人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和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具体做法:•加强职业规划和咨询服务,为工人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和指导。

•创新工作机制,为工人提供转岗、升职的机会。

•加强技能鉴定和评价工作,提供职业发展认定的依据。

二、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产业工人优秀的产业工人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给予他们合理的激励,留住他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做法包括:1.加强薪酬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留住优秀工人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贡献,合理设置薪酬标准和激励措施。

具体措施:•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配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薪酬梯度,根据工作贡献、职业技能、岗位责任等因素给予员工合理激励。

•鼓励优秀人才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提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2.推进评优评先工作建立评优评先制度,是激发产业工人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受到重视。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是有必要的,以使产业工人队伍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一、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产业工人是生产和技术的核心力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教育和职业培训。

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也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因此,应该发展更多的职业培训机构,提升内部培训机制,注重技术专业培训,推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等方面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和职业培训。

二、优化产业工人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产业工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要优化产业工人激励机制,应该制定更符合产业工人实际情况的奖惩制度,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晋升机会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人收入,并且结合国家政策优惠,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提高产业工人的生活质量。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在了工业生产中,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

因此,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提高产业工人的管理与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对扫黑除恶、维稳工作等重要信息的把控与管理。

以上是新形势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产业工人队伍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不断改进和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既有助于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解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解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解析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指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组织、管理和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的过程。

这个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适应新的生产和管理要求,提高工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强他们的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
1. 加强技能培训。

通过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适应新的生产和管理要求。

2.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培养工人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增强工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改善劳动条件。

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减少工人的流失率。

4. 建立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人事制度。

建立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晋升制度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工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是:
1. 提高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2. 增强工人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保护工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适应新的生产和管理要求。

4. 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总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和管理要求,提高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
首先,产业工人队伍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的转型和
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也需要进行和调整。

方案提出,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
需求,调整产业工人队伍的结构,增加高技能人才和研发人才的比重,适
应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

其次,方案强调了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为了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素
质和能力,方案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
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方案强调了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方案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加强
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方案强调了推动创新创业。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方案提出要鼓励产业工人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案》的第三部分主要强调了
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

通过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以及推动创新创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产业工人队伍的转
型和发展。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总体要求在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制定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本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对产业工人队伍的全面领导,以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构建一支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二、主要举措2.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引导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工人阶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2 构建技能形成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和评价体系,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促进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提升。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培训,拓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渠道。

同时,完善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2.3 利用互联网促进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产业工人培训和学习模式。

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产业工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产业工人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2.4 创新发展制度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探索建立符合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工人管理制度。

完善产业工人的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鼓励产业工人在创新创造中发挥作用。

同时,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法律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

2.5 强化支撑保障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实施为确保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协调配合。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积极改革创新我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产业工人全面成长发展,为奋力开启“四个”建设新征程,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二、主要举措(一)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1.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

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力度,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把优秀产业工人党员培养成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经营管理骨干。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

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挥车间班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工人党员先进性。

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坚持高质量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建立健全群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施产业工人思想素质建设工程,引领团结产业工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打造更多以“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为代表的先进班组(团队)。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产业工人的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提高产业工人参政议政能力,在制定和实施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充分听取产业工人代表的意见建议。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及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系列解读(三)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

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技能形成体系”概念,用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相关制度体系,重新建构有利于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是《改革方案》的一个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一、“技能形成体系”内涵丰富
技能形成体系是源自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学术概念,是指国家协调社会各部门、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以达成社会合作的方式,培育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技能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包括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标准化与可转移的技能供应制度、科学公正的技能评价和资格认证制度、公平可信
的技能使用制度(包含薪酬体系、集体协商、学徒制等)及多方支持的社会合作制度等。

单个劳动者获得技能、提高技能和使用技能或许是单纯的个体行为,一大批劳动者获得技能、提高技能和使用技能则是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行为,需要协调和平衡政府部门、教育与培训系统、企业(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生成一种有利于技能传递和形成的体制环境。

德国技能形成体系被公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式,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工业技能资格由国家统一认证和企业培训由工会全程监管。

作为德国技能供应制度的标志,“双元制”学徒制培养模式卓有成效:一是企业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通过厂办技校、设立学徒工实训车间的培养方式,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二是培养成本由企业和学徒工双方分担,政府通过设立公立技校和促进义务职业教育方式补贴部分成本,行业协会和工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合同保障学徒工收入待遇;三是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企业联合会、工会、政府联合进行技能考核评价和技能资格认证;四是通过立法由工会监督学徒工的培训质量。

德国通过企业雇主、工会和政府等多方协商的合作方式,化解了企业不愿提供培训只想挖人搭便车的市场失灵问题,解决了高速工业化过程中的技工荒难题。

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干预技能形成过程,形成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的体制环境,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主要举措包括: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等。

二、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在《改革方案》中,职业教育是指入职前的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提供的技能教育,或是指未来产业工人的培养;职业培训是指产业工人岗位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辅以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手段,也称职业能力建设、职业技能开发。

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两者统筹发展,构建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

目前全国有1.25万所职业学校,年招生总规模近950万人,在校生2700多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287万人。

2014年底,有技工院校281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339万人,全国享受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1935万人次。

但从客观现实来看,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技能水平还不高,技术工人
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农民工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不高,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亟待改革完善、统筹发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涉及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政策配套等方面。

《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重点在于,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以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一度偏离就业导向,过度追求职业学校升格的倾向,一些用人单位一味以学历为门槛歧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行为;二是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改变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短板局面,解决普通高等教育扩招挤压职业院校生源问题;三是着力解决教育模式问题,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紧跟产业变革和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健全教学标准、更新课程内容,深化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四是引导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和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等政策,解决企业参与办学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

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点,一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二是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本单位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心),改进技能提升培训方式;四是推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构建助力产业工人学习的公共服务机制。

当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统筹管理不够问题仍然突出。

《改革方案》提出统筹协调发展的改革思路,一是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二是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搭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立交桥”,构建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三是鼓励名师带高徒,推行学徒制培训。

三、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
技能评价方式和资格认证制度是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设置、评价方式、资格认证、薪酬体系和集体协商等技能使用制度。

这些制度直接影响工人自我学习
提高技能的意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积极性,甚至影响整个技能形成体系的效能。

《改革方案》提出了技能评价方式和资格认证制度改革思路,一是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政府指导下,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二是健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三是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加强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四是推进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与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对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四、两大重点人群的职业培训
《改革方案》提出,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和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就是要求做好这两大重点人群的职业培训,体现技能形成体系的针对性和广泛性。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

有关部委已经下发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国家高
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改革方案》要求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专业市场建设,孵化拔尖技能人才,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 左右,约有 2.4 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被纳入到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范畴,但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改革方案》强调,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公平保障其作为用人单位职工、作为城镇常住人口的权益,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