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五年级寒假专题——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答案版)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五年级寒假专题——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答案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8b4905c1c708a1294a44ba.png)
知识讲解1: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比喻句构成关键: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
的、好
像、宛如出现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借喻甲代乙不出
现无出现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
丝。
二、比拟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2.拟物:是把人当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句: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夸张: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
例句:1.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五、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1。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 修辞判断与简单赏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 修辞判断与简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f6a7d35a8102d277a22f75.png)
第一讲修辞判断与简单赏析课程目标学会判断修辞手法,并能进行仿写,能够简单赏析修辞效果,侧重修辞的判断与仿写。
常见题型1.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
3.这句话把比作,比喻词是。
4.用“”画出这段话里的一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
方法点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反语等。
四年级学习阶段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更偏基础化,当然这一阶段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种常考修辞一、比喻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例句:人们在地上洒满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做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柳树在风中笑弯了腰。
三、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以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四、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做反问词。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本句是反问句。
强调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五、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描述。
这巴掌大的地方居然还摆放了一套茶具。
判断修辞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是考查是否理解修辞的基础题型。
【例题】1.请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并把相应的内容填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5分)夸张比喻排比反问(1)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2)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3)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https://img.taocdn.com/s3/m/7a24cf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现代文阅读分析修辞手法、标题的作用【知识点精讲】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考法:1、分析画“”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2、鉴赏“”句子。
常见类型举例:1、比喻:例: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拟人例:鸟儿将XXX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微风流水应和着。
(感触感染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作用: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活泼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答题模板: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1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排比例: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当我遇见风雨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对比: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冷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分,给我送来丝丝凉意。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更强烈地表现感情。
4、反问例:今天的电影莫非不出色吗?作用:强调电影的精彩,语气更强烈。
例题解析】XXX那双美丽的蓝眼睛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XXX。
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
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
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789f28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e.png)
2024年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专讲专练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配套练习一、(2020·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母亲的“土月饼”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7f29d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5.png)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一、分类讲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二、实战演练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大城小树连亭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
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全]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全]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f2dd9c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9.png)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修辞知识一、比喻:打比方Q)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Q)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做代表(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修辞手法阅读三年级
![修辞手法阅读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0f8f90b5901020207409c60.png)
修辞手法---句子赏析及词语解释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相似点作比较(事物的特点包括:大小颜色、形态、作用。
行为上的相似,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动作)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词:像好像宛如仿佛犹如似的比喻积累:太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白云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月亮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碧玉盘。
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星星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彩虹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雨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春天的雨细如牛毛。
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像在窗外挂了一幅珠帘。
雾大雨刚过,远处的山如同披了一层轻纱。
雪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刚下过雪,马路上刚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刚下过雪,大地上像是盖了一个厚厚的大棉被。
花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莲花,好似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草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春天来了,草地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ca25219f90f76c660371a64.png)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赏析技巧刘小梅教学目标:学会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的题型。
〔二〕常见的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排比:增强语势、使语言具有音乐美或节奏感。
设问、反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照: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三)答题格式1.这个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2.写出了......(内容〕3.表达了/表现了/抒发了.......〔情感〕〔四〕举例分析例如1: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凌空》〕答: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动作。
3.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例如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油蛉和蟋蟀们人格化,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和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乐趣。
3.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例3: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大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
答:1.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语势,2.写出了基隆的天气千变万化,基隆的雨来得急、来得快,3.表达出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例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 小学四下语文 第六章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版)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 小学四下语文 第六章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3e6de4d4d8d15abe234ea5.png)
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够准确判断修辞手法并了解其表达效果2、能将修辞手法灵活运用到景物描写中3、提升语言美感小学四年级会学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中有些会有相同之处,很容易就会出现混淆,下面来进行具体讲解。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如同等。
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二、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情感。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三、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四、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作用:鲜明地表达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精品】四年级语文名师春季讲义-第17讲:基础训练2-修辞手法(讲解-练习)(部编版)-(1)
![【精品】四年级语文名师春季讲义-第17讲:基础训练2-修辞手法(讲解-练习)(部编版)-(1)](https://img.taocdn.com/s3/m/e79e38d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5.png)
基础训练2—修辞手法【互动探究】一、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题目讲解完之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
)前次课重点知识:作文训练4-细节描写课后巩固:动笔写一写你的自画像二、互动探索(文章分析完之后,在导入新课之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
)课堂导入:教学建议:教师用导入环节,做趣味互动,与学生通过周边的生活,找到与修辞知识点相关的特点。
通过广告进行生动的修辞探索。
可讨论、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兴趣。
辨析下列广告中的修辞手法:①牛奶香浓,丝般感觉。
(德芙巧克力广告)参考答案:这一广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比喻成像丝绸般柔滑,把这种抽象的心理感觉具体化,令观众能够体会到这种诱人的感觉,激发大家品尝的欲望。
②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雕牌洗洁精广告)参考答案:这一广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个新鲜活泼的形象,把“盘子”人格化,赋予“盘子”感情,从侧面反映了洗洁精的洗洁效果,给人异乎寻常的感觉。
③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丰田”汽车广告)参考答案:这一广告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你还知道哪些广告词也使用了精彩的修辞呢?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吧!原来,平时学起来无趣的修辞,跟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呢!【知识精讲】教学建议:知识梳理中,修辞的讲解要注意生动有趣,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讲解,如:我们班的这位同学,脸蛋红的好像苹果或某位同学眼睛太大了,大得像牛眼一样。
学生在上学期对修辞手法有了基础性的学习,故本节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拔高训练。
【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修饰语言,也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利用多种多样的语言手段,得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二、小学阶段需掌握的比喻手法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
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
修辞手法考点专训(教师版)
![修辞手法考点专训(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131c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7.png)
专题04:修辞手法考点专训(01)(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得分:(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季羡林先生在形容人不读书时,曾称其为“鼠目寸光”。
意在说,你不读书,能够获得的信息就会很少,专业知识就会不足,如果你的知识累积,赶不上社会进度,那就很容易被抛掷在后面,追赶不上他人。
由此带来的,就是心境的不安。
一点风吹雨打,就会把你打趴下。
面对着困难,读书,是战胜绝望的法宝。
1.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B.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暗喻),本体是“读书”,喻体是“法宝”。
A.“将军”与“都护”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军和都护的的角弓都无法张开,铠甲都冷得无法穿上。
B.“虎豹”和“熊罴”使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喻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既形容了它们的凶恶,又点明了它们虚弱的反革命、反人民的本质。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合的,这种比喻通过使用直接的比喻词(如“是”“变成”“成了”等)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表明本体具有喻体的特性;借喻:只有喻体出现,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它通过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从而在语言中创造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效果。
C.“道是无晴却有晴”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D.“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
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
小学散文赏析课程设计
![小学散文赏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a42f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8.png)
小学散文赏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概念,如散文的题材、结构、语言特点等。
2. 学生能通过对散文的阅读,识别并分析散文中的关键信息、主题思想及作者观点。
3.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在散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等方式,对散文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简短的散文,展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散文的兴趣,激发阅读散文的热情,愿意主动探索散文的世界。
2. 学生通过散文赏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散文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散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章为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赏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散文基本概念:介绍散文的题材、结构、语言特点等,让学生对散文有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散文ABC”。
2. 散文阅读与分析: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散文篇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文章主题、关键信息和作者观点。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三章,包括《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
3. 修辞手法学习:讲解并举例分析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与思考:针对所选散文篇章,设计相关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教材第五章“散文阅读与讨论”。
5. 散文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简短的散文。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https://img.taocdn.com/s3/m/363a9280856a561252d36f83.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阅读理解题和答案第三讲、语修辞手法的作用小学五年级大部分课文都使用了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使文章更有文采,也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
那小学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比喻:是用具体浅显、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难懂、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三部分构成。
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如《窃读记》一文中的句子“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个句子把“我”比作“饿狼”,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的热爱,以及看书时的如痴如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的部位、动作、情感和品质等用在物上。
拟人手法的使用,可使句子更灵动,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能直观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如《白杨》一课中的句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个句子把白杨当作人来写,把人的精神品质“坚强”用在了白杨上,赞美了白杨坚强的品质。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或意思相关的分句排列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使句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而且能增强语势,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白杨》一课的开头“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气这三个“没有“构成了一组排比,突出了戈壁的恶劣环境,反衬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
夸张: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有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作用是能够形象具体地描述岀事物,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有时还能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桂花雨》一文中的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个句子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家乡桂花的香,像“浸”在里面一样,用词生动而形象。
设问:就是有针对性地提岀问题,然后把答案说出来,即自问自答。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f8a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b.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知识点解析:修辞是一种运用各种特定的表现方式来修饰文字词句,使所要表达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的方法。
在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别具韵味。
我们要懂得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1.比喻: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答题格式: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
2.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什么当作什么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什么。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作用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答题格式: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考题型:1.画线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
小升初赏析修辞手法(含答案)
![小升初赏析修辞手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161d97c1cfad6195fa73c.png)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1.了解赏析句子的几种角度。
2.掌握不同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3.学会将赏析步骤运用到答题当中。
(一)赏析句子的角度一、从修辞手法来赏析句子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e.夸张f.反问g.设问h.反复i.借代j.通感k.对偶例句:1、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涌浪比作了小山和狮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涌浪的湍急和高大雄伟,渲染出海面波涛汹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更显得非常可贵吗?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夹竹桃坚韧的可贵品质,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作者对夹竹桃的肯定和赞美。
总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时,答题格式应为:这句话使用了 ,, 的修辞手法, ,, (作用)地写出了 ,, (物)的,, (特点或情景),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引导例题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谁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多情,以此也写出了绿的精神珍贵美丽可爱,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2、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春雨比作了“牛牦”、“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密、细、长的特点,“薄烟”写出了细雨朦胧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花里带着甜味,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味觉写嗅觉,将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已经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之中,表达出作者对春花的喜爱。
二、从关键词语来赏析句子1、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例:①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答:“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极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
小学阅读理解之修辞句比喻、拟人赏析课件
![小学阅读理解之修辞句比喻、拟人赏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9d0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3.png)
请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群星比作蜡烛。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星闪亮的特 点。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冰柱比作刀剑。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柱锋利、闪 耀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练习四: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二 拟人句的赏析
练习一:
长期以来,它(昙花)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 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选自三(下)《花钟》 请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昙花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昙花淡雅美丽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昙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一
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选自三(下)《鹿角和鹿腿》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鹿角比作珊瑚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鹿角精美别致的特点
表现了小鹿对鹿角的喜爱之情
示例一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把荷叶比作大圆盘,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绿,又 大又圆,长势旺盛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 情。
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柔柳、 花、草、叶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 天万物复苏、生机勃 勃、烂漫无比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二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把昙花人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昙花淡雅美丽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昙花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
练习二:
注意:两事物类别相同不能作比。
请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并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dc98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a.png)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语文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附例)在语文阅读赏析中,“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意义?”类似的话题常常把同学们搞的焦头烂额。
今天我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如下:一、三者的定义及作用不同1.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63大类,78小类。
中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共有12种,稍后一一介绍2.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3.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常用修辞手法设问反问借代互文重复用典双关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可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XXX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悄悄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XXX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XXX《荷塘月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XXX《天赋梦》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XXX《荷花淀》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卫风•硕人》留意事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分歧的事物。
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女人坐在小院子傍边,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XXX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六年级语文 阅读之修辞手法的判断和作用 教师版
![六年级语文 阅读之修辞手法的判断和作用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3ce9a676a20029bc642d37.png)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日积月累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①外貌: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②神态: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③动作: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④语言: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基础复习(老师可根据需要,删减、留空给学生练习)1.多音字打量 liáng 刻薄 bó模 mú样别 bié住分叉 chà天衣无缝 fèng 屏 píng 障力量 liàng 薄 báo 酒模 mó特别 biè扭叉 chā腰缝 féng 补敛声屏 bǐng 气2.近义字破绽(马脚)欺负(欺侮)趁势(趁机)吩咐(嘱咐)规矩(规则)胆怯(胆小)耽误(延误、耽搁)恰恰(恰好)凝结(凝固)威严(威武)到底(究竟)扎眼(刺眼)能耐(本事)打量(端详、观察)衔接(连接)难堪(尴尬)刻薄(薄情)道歉(赔礼)操心(操劳)考究(讲究)标致(美貌、美丽)3.反义词陌生(熟悉)胆怯(勇敢)刻薄(宽厚)雅致(俗气)素净(鲜艳)仔细(粗心)慌忙(从容)标致(丑陋)放诞无礼(彬彬有礼)◇上次课复习说明方法练习题:1、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2、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4、漩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
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支可完全通过。
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
()5、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分析修辞手法、标题的作用【知识点精讲】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考法:1、分析画“”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2、鉴赏“”句子。
常见类型举例:1、比喻:例: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拟人例: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感受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作用: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答题模板: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排比例: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当我遇见风雨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对比: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更强烈地表现感情。
4、反问例:今天的电影难道不精彩吗?作用:强调电影的精彩,语气更强烈。
【例题解析】那双美丽的蓝眼睛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哈尔滨市医大二院。
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
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
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②“你很疼吗?”女孩问。
我点点头。
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琴回来,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
温柔的琴声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十三四岁女孩拉的。
拉完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名字的组合,其实那双蓝眼睛已经告诉了我。
忽然卡雅闭住双眼,靠在墙壁上。
我问怎么了,她说头疼,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
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了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歌词早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曲调。
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地躺在那一动不动。
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得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一点地为我擦,眼圈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终于她的右眼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桃似地挂在脸上。
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地守候在手术室外。
卡雅被推出来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花放在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心里好苦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的同学来了,为她带来了新学期的课本,他们说今天是卡雅的生日。
这消息被大家知道了,礼物摆满了桌子,其中许多是医务人员送的。
我送给卡雅一个新书皮,又默默地为她包好书包,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
那天卡雅真开心,同学们把她打扮得像公主一样,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
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和红皮鞋,还抱着那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色的眼睛》。
1. 第①自然段中“那双眼睛与众不同”中的“与众不同”是指___________;从文中找出与“像透明的海水”照应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 第②自然段中,“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句中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女孩__ ____的特点。
(2分)3. 第③自然段中写道:“那夜我睡不好了”,“我睡不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分)4. 第⑤自然段中“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我不想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流进嘴里苦涩涩的”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 联系全文,写出“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中“美丽”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l.那双眼睛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形象地写出卡雅的纯洁、心地善良2.动作、神态善解人意 3.得知卡雅跋脑子里长了个瘤5.心中想应该坚强;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1)泪水味道苦涩;(2)内心痛苦 6.(1)眼睛长得美(2)卡雅心灵美【过手练习】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修辞:比喻、排比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花的颜色,使春的形象更加具体化。
2、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请读读这三个比喻句,说说赞美了春的什么,并说说这样的排列顺序与文中的春景描写有什么内在联系。
(1)新、美、充满活力(2)三个比喻句的排列顺序与课文所写春景的时令顺序相一致,即从早春到仲春到暮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精讲】文章标题的理解与赏析1考试问题可分为三类: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用这个标题3)这个标题好不好2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⑥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3解题步骤:1)解释标题的含义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例题解析】身后的眼睛曾平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
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
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
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
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就是孩子的父亲。
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听得见孩子的心丁冬丁冬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
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他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
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孩子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认真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孩子似懂非懂。
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那孩子就是我。
那年我七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号啕.大哭( táo ) 一溜.烟(liū)波澜.(lán)攥.得()2、“身后的眼睛”指谁的眼睛?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身后的眼睛”是孩子父母的眼睛。
(1分)它是全文的文眼所在,与孩子的眼睛、野猪的眼睛相对应,(1分)点明了全文主旨。
(1分)3、文中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试结合文章说说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