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把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1/等于4 ,所以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1.分数运算: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及其混合运算。
-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乘法法则,理解倒数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方法。
2.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应用。
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如折扣、税率、利率等问题的解决。
4.圆:
-圆的基本概念,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心角、弧、扇形、圆锥和圆柱的相关计算。
-圆周率π的认识和应用。
5.统计与概率: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绘制。
-可能性的大小比较,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
6.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线定义和画法。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7.代数初步:
-用字母表示数,列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解决问题。
-解简易方程,包括一步方程和两步方程。
8.解决问题策略: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等。
六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汇总

一、负数1.正数负数的意义: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2.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写正数,一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读正数,有正号的读正几,没有正号的直接读数。
写负数,在数字前面加负号“-”;读负数,读作负几。
3.认识数轴:在数轴上,0左边的数是负数,右边的数是正数。
二、百分数1.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商品现价=原价×折扣2.成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3.税率: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应纳税额=总价×税率4.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圆柱与圆锥1.圆柱特征:底面:两个底面完全相同,都是圆形。
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无数条。
2.圆锥特征:底面:一个底面,是圆形。
高: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
3.面积:(1)底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字母公式:S=πr ²。
(2)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字母公式:Sπdh。
(3)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或V=πr ²h。
底面积×高×3/1,字母公式:V=3/1Sh或V3/1πr ²h。
四、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1)用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可以用这样的式子表示:x/y=k。
(2)用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式子表示:xy=k。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每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考知识点+小升初经典必考题50道,给孩子收藏一份!

必考知识点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r²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3、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四)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五)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六)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小升初经典必考题型50道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涨 跌金额 =本金×涨 跌百分比
利润 与折扣问 题
溶质 的重量+溶剂 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 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 度
溶液的重量×浓 度=溶质 的重量 溶质 的重量÷浓 度=溶液的重量
浓 度问 题
顺 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 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 流速度-逆流速度)÷2
百分数
六年级 数学下册
一、负 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 识 负 数,能正确的读 、写正数和负 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 数。
2、初步学会用负 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 际 问 题 ,体验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3、能借助数轴 初步学会比较 正数、0和负 数之间 的大小。
二、圆 柱和圆 锥
相遇问 题 盈亏问 题
株数=段数+1=全长 ÷株距-1
全长 =株距×(株数-1)
⑴如果在非封闭 线 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那么:
株距=全长 ÷(株数-1)
株数=段数=全长 ÷株距
全长 =株距×株数
⑵如果在非封闭 线 路的一端要植树 ,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三、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 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 例,能运用 比例知识 解决简 单 的实 际 问 题 。
3、认 识 正比例关系的图 像,能根据给 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 系的方格纸 上 画出图 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 像中找出或估计 出另一个量的值 。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1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侧面是曲面。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柱是由长方形绕长或宽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长方形。
3、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和底面相对的位置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4)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
4、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S表=S侧+2S底或S表=πdh+πd2/2 或S表=2πrh+2πr2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5、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6、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复习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所以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π×半径2如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也可以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把它分成若干等份,分得越细越好,再把它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形状改变了,但体积没变,那么就可以发现拼成的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是相等的,长方体的高也与圆柱的高相等,而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也就等于圆柱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的两个圆.(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7.圆柱的体积: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5、圆往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即s表=s侧+2s底.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V=Sh7、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8、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9、圆锥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10、圆锥的母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形成的扇形的半径、底面圆周上点到顶点的距离.圆锥有无数条母线.11、圆锥的侧面:将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而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的长.12、圆锥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展开图弧长)×母线÷2;13、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1)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2)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3)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单元比例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5、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7、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出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7、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12、比例尺的分数(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13、应用比例尺画图(1)写出图的名称、(2)确定比例尺;(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6)标出比例尺1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15、用比例解决问题: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第四单元统计1、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2、统计种类: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3、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4、条形统计图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6、扇形统计图(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a)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c)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d)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第五单元抽屉原理1、抽屉原理(一):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2、抽屉原理(二):把多于mn(m乘以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m+1的物体.3、抽屉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什么抽屉.什么是物体?4、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负数。
1. 负数的定义。
-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等,我们引入了负数。
像 -3、-5、-20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以前学过的3、5、20等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通常省略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
3. 比较大小。
- 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越小。
例如: -5< -3。
正数大于负数,例如:5> -3。
二、圆柱与圆锥。
1. 圆柱。
- 圆柱的认识。
- 圆柱有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_侧=Ch(C = 2π r或C=π d),圆柱的底面积S=π r^2,所以圆柱的表面积S = 2π rh+2π r^2。
- 圆柱的体积。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 = π r^2h。
2. 圆锥。
- 圆锥的认识。
- 圆锥有一个底面,是一个圆,圆锥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圆锥有一个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圆锥的体积。
-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用字母表示为V=(1)/(3)π r^2h。
三、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
-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章:数与运算1.1 整数与小数-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整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1.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 加减法的运算法则1.3 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乘除法的运算法则1.4 运算顺序- 括号的运用- 运算顺序的规定- 复杂运算式的计算第二章:分数与比例2.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分数的基本概念-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 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法2.2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数的加法原则- 分数的减法原则- 分数的加减计算步骤2.3 分数的乘除运算- 分数的乘法原则- 分数的除法原则- 分数的乘除计算步骤2.4 比例的认识与运用- 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法- 比例与图形的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第三章:图形与计算3.1 运用倍数和约数- 倍数的概念和计算- 整除与倍数的关系- 约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3.2 计算长度、面积和容量- 长度的换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公式- 容量的换算和计算3.3 图形的边和顶点- 图形的基本概念- 点、线、面的定义-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3.4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第四章:数据与概率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方式- 数据的图表表示4.2 数据的分析与运用- 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数据的极差和平均数- 数据的运用与预测4.3 概率的认识与计算- 概率的基本概念- 事件的可能性及计算- 基于概率的决策第五章:时间与空间5.1 时间的计算和换算- 时间的单位和换算- 时、分、秒的关系- 时间的加减运算5.2 日历和闰年- 日历的基本组成- 判断闰年的方法- 日期的推算和计算5.3 方位与坐标- 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 坐标的概念和计算- 方位与坐标的关系5.4 空间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空间概念-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空间图形的展开和组合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全册知识点概述,通过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数学、几何等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一、整数运算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 整数的混合运算二、小数与分数1. 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6.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7. 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三、平方根和立方根1. 正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2. 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3. 估算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大小四、图形的性质和计算1. 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性质和区分方法2. 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和计算公式3. 圆的概念和相关计算公式4. 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坐标表示五、比例与百分数1. 等比例和不等比例的关系2. 比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3. 百分数的概念和转化4.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折扣、增长率等六、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极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直方图和折线图的绘制和解读4.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七、二次根式1. 平方数和完全平方根的概念2. 二次根式的计算方法和化简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八、初步代数1. 代数式的概念和建立2.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 代数式的应用:简单方程的解法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学习中要多做习题和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六年级下册公式大总结

数学六年级下册公式大总结一、负数。
1. 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例如: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等。
2.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百分数(二)1. 折扣。
-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 商品现价 = 商品原价×折扣。
例如:一件商品原价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为100×0.8 = 80元。
2. 成数。
-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3. 税率。
-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例如:某企业营业额为100万元,税率为3%,则应纳税额为100×3% = 3万元。
4. 利率。
-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例如:本金1000元,年利率为2%,存期2年,利息为1000×2%×2 = 40元。
三、圆柱与圆锥。
1. 圆柱。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即S_侧=Ch = 2π rh(其中r为底面半径,h 为高)。
- 圆柱的表面积=S_表=S_侧+2S_底=2π rh + 2π r^2。
- 圆柱的体积=V=π r^2h。
2. 圆锥。
- 圆锥的体积=V=(1)/(3)π r^2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
四、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a:b = c:d(b、d≠0),ad = bc(比例的基本性质)。
-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例如:(x)/(2)=(3)/(4),则4x = 2×3,解得x=(3)/(2)。
2.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6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6篇〕篇1: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假设一个数小于0,那么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假设一个数大于0,那么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6、比拟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负数篇2: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展解答。
商品如今打八折:如今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如今打六折五:如今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展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局部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之一。
六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负数1.(1)正、负数的读写方法:○1写正数时,加“+”号或省略“+”号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加“+”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号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2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一”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2.正、负数不能凭正、负号进行区分,比如“+(一3)”是一个负数,而一(一3)却是一个正数。
3.能表示出正数、0、负数的直线,我们把它叫做数轴。
4.(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温度计也可以看作是一数轴。
5.(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
因此,负数都比正数小。
(3)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与其对应的两个正数的大小,对应的正数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
6.温馨提示: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0在这里的意义不是表示“没有”,而是一个具体的数。
7.温馨提示: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先规定哪个量为正(或负)。
如果上升用正数表示,那么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8.负数与正数相加,如果负数中负号后面的数比正数大,那么得数为负数,式中负号后面的数减去正数得几,结果就是负几。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2.(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
(2)底面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底面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和周长分别叫做圆柱的底面圆心、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和底面周长。
(3)底面的特征:圆柱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3.(1)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2)特征: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4.(1)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2)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5.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相同的两个圆;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 超详细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超详细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 正数:大于0的数,例如1、2、3等
- 负数:小于0的数,例如-1、-2、-3等
- 零:等于0的数
1.2 有理数的比较
- 有理数可以通过大小进行比较,大小两者关系如下:
- 正数 > 零 > 负数
- 绝对值大的数较小
- 绝对值相等时,正数较大
1.3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 加法:
- 同号相加:保留符号,绝对值相加
- 异号相加: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绝对值相减
- 减法: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
- 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 除法:
- 除以一个非零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4 有理数的应用
- 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温度的正负、海拔的正负等。
第二章几何图形
2.1 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度为90度的直角,其他两个角度之和为90度。
-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斜边的长度。
2.2 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线段,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2.3 等边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相等。
第三章数据的整理与描述
3.1 表格的制作和填写
- 制作表格时,要保证表格清晰易读,标题明确。
3.2 概率与统计
-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试验时发生的
次数的频率。
- 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包括频数、频率、中位数等。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的超详细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六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数与式、图形与位置、数据与概率三个大的模块。
其中数与式包括了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代数式等内容;图形与位置包括了平面图形、三维图形、位置关系等内容;数据与概率包括了统计数据、概率等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分模块进行总结。
一、数与式1.整数六年级下册的整数主要包括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整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乘方和除法、整数的倍数和因数、约数和公约数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运算规则,正确使用负数和正数的规则。
2.分数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加减法是六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综合应用的方式,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此外,分数的乘除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3.小数小数是从四年级开始学的数学概念,而六年级下册主要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应用题。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小数的运算。
4.百分数百分数是小数的一种表达方式。
学生需要了解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并熟练掌握百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
同时,应用题也是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5.正比例和反比例六年级下册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进行深入理解。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和运用。
6.代数式代数式是代数学中的基础,六年级下册主要是关于代数式的计算与应用。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法、乘除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代数式。
二、图形与位置1.平面图形六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主要包括了五芒星、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三维图形三维图形主要包括了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等图形的性质、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三维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计算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位置关系位置关系是关于平行线、垂直线、角的性质和测量、相交线、相似图形等知识。
学生需要能够判断和描述各种位置关系,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分数1.分数的定义及表示分数是指用一个整数表示出一个数分的几份,分子表示分出来的几份,分母表示每份分成的份数。
通常表示为:$$\frac{a}{b}$$2.分数的大小比较(1)分母相同时,分数大小由分子大小决定。
(2)分母不同时,先通分,再比较分子大小。
3.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化简就是把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1。
如:$$\frac{6}{8}=\frac{3}{4}$$4.分数的加减乘除(1)相加减:通分后,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相乘: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即可。
(3)相除:把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即把除数化为分数的分子倒放,分母在写下去,再进行相乘运算。
二、小数1.小数的定义及表示小数是指数分的几份,每份分成的量相等。
通常用小数点表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数字前面加0不影响其原来的大小。
2.小数的大小比较(1)相同位数,大小由高位数决定。
(2)位数不同时,以比较到的位数为准,不够0补齐。
3.小数的四则运算(1)相加减:保留相同位数,竖式相加减。
(2)相乘:先把小数变成整数,再按整数的乘法进行运算,最后把结果的小数点后移。
(3)相除: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100、10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按整数的除法进行运算,最后把结果的小数点前移。
三、倍数和约数1.倍数若a,b为正整数,其中a ≤ b,则b是a的倍数,a是b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穷多个。
2.约数若a,b为正整数,其中a ≤ b,则a能整除b,称a是b的因数,b是a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多个。
四、整数1.正数、负数正整数和0,统称为正数,用“+”表示;负整数,用“-”表示。
2.整数的大小比较(1)一正一负,正数大。
(2)同号但绝对值不同时,绝对值大的数大。
(3)同号且绝对值相同时,大小相同。
3.绝对值表示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用“|”表示。
六年级下核心考点清单

六年级下核心考点清单
六年级下核心考点清单:
1. 小学数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技巧、分数、百分数、小数、单位换算等。
2.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图表的读取和分析、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平均数的计算等。
4. 代数的初步学习: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5. 几何图形的绘制和变换:几何图形的画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基本变换。
6. 时、空和形的关系:时间的计算和换算、空间的方位和位置、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展开等。
7.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逻辑思维的训练、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
8. 数学语言和表达:数学语言的运用、数学步骤和过程的书写、数学问题的表述等。
这些是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的核心考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够顺利完成六年级的数学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等。
1.数的认识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体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和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等概念的含义;增强用数表达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⑴整数和小数都是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整理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顺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再现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结合数位顺序表,重点理解:数位、计数单位、进率以及位值原则。
⑵整数的读、写注意点包括:分级读、写,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写,数中间“0”的读、写,数末尾“0”的读、写等。
小数的读、写要注意:先读整数部分、后读小数部分,而且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⑶数的改写与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学生容易混淆,要注意其中的联系与区别:⑷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等,都是“因数与倍数”范围里的概念。
这部分的知识较多,学生容易混淆。
建议要求孩子回顾相关知识点后,引导他们建构知识网络图,将知识结构化:⑸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特殊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简述为小数的末尾可以增减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这个性质也可以理解为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只是扩大与缩小的倍数是10倍、100倍……如0.3表示十分之三,0.30表示百分之三十。
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即是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10。
所以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⑹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我们要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怎样进行互相改写呢?2.常见的量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质量等单位。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全面)

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6、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八折=108=0.8=80﹪,六折五=0.65=65﹪。
2、成数: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现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3、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4、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扇形统计图一、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扇形统计图(一)会读取扇形统计图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先跟整体作比较,看一看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是多少,再把各部分作比较看一看各部分谁占的百分比大,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得出结论。
(二)会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分量和总量1、根据图中给出的总量和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求分量,用总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2、根据图中给出的分量和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求总量,用分量÷对应的分率=总量三、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单元要求:1、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整个圆表示什么,能从图中看出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并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所给的数据,合理的计算出各部分量或总量分别是多少。
3、知道三类不同统计图的特点级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的特点和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例题:1、下图是某校六年级男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喜欢排球的人数多15人,该校六年级共有男生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分析:这是一个扇形统计图,它表示的是六年级男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整个圆表示六年级男生的总人数这个单位“1”,各个扇形表示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求篮球占百分之几,可以用单位“1”分别减去其他的分率,(2)求六年级共有男生多少人?可以用多的15人除以对应的分率即(20%-10%)(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提某个项目有多少人,也可以提某两个项目相差或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1)、1-20%-40%-10%=30% (2)、 15÷(20%-10%)=15÷10%=150(人) (3)、喜欢羽毛球的男生有多少人?第二章圆柱和圆锥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高只有一条)注:小学阶段学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直圆柱和直圆锥,直圆柱的上下粗细一样;直圆锥沿它的高垂顶点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羽毛球 20%排球10%篮球乒乓球 40%直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观察圆柱时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一样,都是长方形,上下边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左右边是圆柱的的高;观察圆锥时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一样,都是三角形,下边是圆锥的底面直径,左右边是圆锥的母线。
要求: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点,能作出圆柱、圆锥的高,理解沿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一个圆柱体,沿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锥体。
二、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与两个底面积的和。
求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1、圆:圆的周长=πD=2πR圆的面积=πr2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列式: C=2πR =π×4×2=25.12(厘米)S=πr2=π×4×4=50.24(平方厘米)提示:圆的面积及周长计算是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基础2、圆柱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圆柱曲面的面积或把一个圆柱沿高剪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同样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斜边剪开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πdh或S侧=2πrh3、圆柱的表面积S表=S侧+2S底=2πrh+2πr2要求:能运用公式熟练的计算圆柱体物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例题分析1、练p5第5题S侧=πdh=28π×18=1582.56(平方厘米)(1)28×4+18×4=184(厘米) 184+25=209(厘米)分析:扎蛋糕盒要用多少彩绳,就是求4个高和4个底面直径以及打结处25厘米彩绳的总长,做题时要结合图意。
2、练p6第5题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长1.8米,底面直径1.2米。
滚筒滚动一周能压路面多少平方米?分析:压路机的滚筒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路面的宽是滚筒的长,路面的长是滚筒的底面周长。
压路面积=1.2π×1.8=2.16π=6.7872(平方米)延伸:如果从一条马路的一端压倒另一端,共滚动了350周。
这条马路有多长?压过的路面有多少平方米?分析:滚筒滚动一周压路的长度就是滚筒的底面周长,滚筒共滚动350周,长度就是底面周长乘350。
马路的长度=1.2π×35=4203.14(米)马路的面积=4203.14×1.8=7565.652(平方米)3、一个圆柱高8厘米,截下2厘米长的一段后,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25.12平方厘米。
求原来圆柱的表面积。
分析:画图可知,圆柱体表面积减少的部分就是截下2厘米长的圆柱的侧面积,由截下的侧面积和长2厘米可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从而进一步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2厘米列式:25.12÷2÷π=4(厘米)S底:π×4×4=16π(平方厘米) S侧:π×4×2×8=64π(平方厘米)S表:64π+16π×2=96π=301.44(平方厘米)4、有一根圆柱形木棒,直径是10厘米,高是20厘米。
沿着直径锯成相等的两块,求每块的表面积是多少?由图可知:锯开后的每半块图形包括4个面(上下两个半圆,一个长方形的截面和半个侧面)面。
5、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高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两个这样的铁皮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分析: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只有两个面一个侧面和一个下底面。
另外在用材料做物体选择近似数时应用进一法。
列式:S侧=π×24×20=480π(平方厘米)S底:π×10×10=100π(平方厘米)480π+100π=580π=1821.2(平方厘米) 1821.2×2=3642.2≈3700(平方厘米)备注:烟囱、水管等圆柱体只有一个侧面,无盖水桶只有侧面和一个底面。
在求圆柱表面积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圆柱都包含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三、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圆柱的体积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已知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sh 已知底面半径和高,可用公式:V=πr2h四、圆锥的体积 体积公式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1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1,即:V= 31sh要求:掌握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的运用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习题讲解 1、练p9第4题P9.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0CM 、8cm 、9cm 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削成的圆柱共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以长方体上下面为圆柱底面即r=4,h=9第二种以长方体左右面为圆柱底面即r=4.5,h=8,第三种以长方体前后面为圆柱底面即r=4,h=10。
很明显第三种情况的体积大于第一种,因而只要比较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
列式:π×4.5×4.5×8=162π(立方厘米) π×4×4×10=160π(立方厘米) 162π﹥160π 8×9×10—162π=211.32(立方厘米) 2、练p10第4题某儿童玩具厂生产的积木中,有一种如右图形状的积木,做这样的一个积木,要用木料多少立方厘米?如果在积木的表面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分析:这个积木是圆柱形的一半,它的高是10厘米,底面直径是5厘米。
求要用多少立方厘米实际上是在求它的体积,也就是圆柱体积的一半;求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要弄清共涂了几个面,圆柱体的一半共有四个面即两个半圆形的底面,半个侧面和一个长方形的横截面。
列式:π×2.5×2.5×10=62.5π(立方厘米) 62.5π÷2=98.125(立方厘米)5π×10÷2=25π(平方厘米) π×2.5×2.5=6.25π(平方厘米)5×10=50(平方厘米) 25π+6.25π+50=148.125(平方厘米) 3、练p15第6题把一个圆锥沿着高切开,得到两个如下图所示的物体,截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如果原来圆锥的高是6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把圆锥沿高向下切开,得到的横截面是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就是圆锥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圆锥的高。
列式;18 ×2÷6=6(cm) 6÷2=3(cm ) π×3×3×6×31=56.52(立方厘米)4、一个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长15米,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形。
(1)搭建这个大棚大约要用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 (2)大棚的空间大约有多大?分析:塑料薄膜蔬菜大棚是一个典型的圆柱体的一半,求覆盖的塑料薄膜有多少,就是求半个侧面和两个半圆的面积。
求大棚的空间就是求圆柱体体积的一半。
列式:两个半圆面积:π×2×2=4π(平方厘米)半个侧面的面积π×15×4÷2=30π(平方厘米)4π+30π=34π=106.76(平方厘米)4π×15÷2=30π=94.2(立方厘米)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4平方米,高是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