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详解12.《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 ǐng)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 yì)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愉快朋: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第12课《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如文中1-9则)散文,南宋时,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二)文章主题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三)主要内容1.涉及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
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2.区分内容:3、名句默写: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笔记一、文学常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儒家经典之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二、重点词语解释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曰:说,同“悦”,愉快。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忧虑、怕。
己:自己。
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多次检查。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传授的知识、道理。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已学的。
新:新的、将要学的。
6.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诗》:诗歌。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几个人。
从:跟从(学习)。
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河流。
斯:这,指河水。
舍:舍弃。
9.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军队的统称。
匹夫:普通的人。
1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了解。
好:喜爱。
乐:以……为乐。
三、内容理解1. 《〈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对待学习和做人?答: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讲的是学习的方法;②“吾日三省吾身”讲的是修身做人;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是学习态度;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是学习态度;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的是惜时;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修身做人。
2.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学习和修身的语句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6条,分别给这6条各写一句进行阐述。
答: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学习方法,按时复习、温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与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及专题练习1.文学常识(1)《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2)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后人尊为“至圣”“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文章中心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修身做人。
3.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2)古今异义①学而时.习之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②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③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⑤可以..为师矣今义:可能、许可(3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②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③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④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时:原意为时间,文中名词作状语,按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译文及知识点《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弟子·春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要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学习方法、修养)注释时:时常、经常说:同“悦”,愉快。
通假字。
朋:志同道合的人,(非朋友) 愠:生气,发怒,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一个“而”:表顺承。
第二个“而”:表转折,但,却,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不是尽心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学习方法)注释日:每天三:多次。
为:替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老师讲的知识3.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法度。
”(修养)注释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通假字。
志:有志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欲:欲望、意愿 逾:越过。
矩:法度。
四十而不惑,而:表顺承,四十岁不疑惑。
不是转折。
4.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
”(学习方法)注释温:复习,故:学过的知识,知:知道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篇,本篇共有十二章,主要记录了孔子
言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知识点解析:
1.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传身教的记录,通过对话和言论展示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人应该以德为先,
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培养人格品质:《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强调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应该谦虚、守信、勤奋努力,并遵循礼仪规范。
3. 学习方法:孔子强调了对学习的重视和勤奋的态度。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反复读书、思考和实践。
4. 人际关系:《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也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孔子认为人应该尊敬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并注重礼貌和谦虚。
5. 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言传身教和互动对话。
通过对话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自主思考。
总之,《论语十二章》通过展示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阐述了孔子的教
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强调了道德修养、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成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页/共1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 ,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 ,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七、词语活用归类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9.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10.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十一、按要求回答问题1.《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2.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3.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乎(指道德上..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曰(河流上,河边)..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3.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4.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5.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6.匹夫不可夺志: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地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7.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8.箪食瓢饮:一筐饭,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传不习乎.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十一、1.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10《论语》十二章1、常识:《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
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第一章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时习:时常地复习。
(3)说:通假字,音yua,愉快.(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6)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句将学习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最新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点整理人教版资料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一、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you)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二、古今词义的不同1.朋:(古)志同道合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
)(今)彼此友好的人。
2.君子:(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不亦君子乎?)(今)对别人的尊称。
3.可以:(古)两个词。
可以,凭借。
(可以为师矣)(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4.三:(古)表示多,虚指。
(今)表示确数。
5.罔:(古)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今)蒙蔽,没有6.殆:(古)有害(今)危险7.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8.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9.匹夫:(古)普通人,男子汉(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三、词类活用1.传不习乎?(v.→n.,老师传授的知识。
)2.温故而知新。
(a.→n.,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3.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4.饭疏食饮水(n.→v.,吃饭。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a.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6.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
)四、文言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即“可以之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人不知(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3.文言虚词的用法①之:它,它们。
他,他们。
(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于我如浮云(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
③其人不堪其忧(他的),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④而:“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表转折(可是,但是,却)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表承接或顺承(然后,就)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然后)表并列:并且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归纳大全
《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归纳大全
一、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 爱”。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孔
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
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
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
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
《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注音:
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ng)吾身
逾(yú)规(j?)罔(w?ng)殆(dài)好(hào)之者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志论(lún)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点梳理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知识梳理卷姓名:一.重点实词、虚词1.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恼怒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3.习:复习4.为.人谋.:给;谋划5.忠:竭尽自己的心力6.信:诚信7.惑:迷惑8.天命:上天的意旨命:命令9.逾矩:越过法度10.堪:能忍受11好.之者:喜欢12.疏食:粗粮13.于.我如浮云:对于14. 川:河15.三军:军队16.必有我师焉.:于之,在这里17.夺:改变18.笃志:坚定志向笃:19.切:恳切二.通假字1说:同“悦”,愉快 2.有:同“又”,整数与零数之间三.古今异义(解释古义)1、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2.不亦君子乎?有才德的人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4、吾日三省吾身多次5、学而不思则罔迷惑6、思而不学则殆疑惑7、饮水冷水四.词类活用1、传不习乎动作名2、温故而知新形作名3、学而时习之名作状4、饭疏食,饮水名作动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6、吾日三省吾身名作状每天五.一词多义1之:学而时习之(代学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学问和事业)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至之市(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不翻译)2.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于我如浮云(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3.其:人不堪其忧(那)仁在其中矣(这)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的)4.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后)为人谋而不忠乎(但是)温故而知新(然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学而不思则罔(但是)曲肱而枕之(表修饰)择其善者而从之(顺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并列)5.为:可以为师矣(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6.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六.特殊句式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是(省略)句式翻译:2.不亦说乎?固定句式:反问句式翻译:七.重点翻译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学习要点
《论语》十二章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文学常识,能翻译重点的语句,积累文言实词。
2.反复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注重个人修养的优秀品格。
【语言积累】
1.生字正音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不逾(yú)矩
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贤哉(zāi)
一箪(dān)食在陋巷(xiàng)
不堪(kān)其忧
曲肱(gōng)而枕之
博学而笃(dǔ)志
2.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一词多义
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可以为师矣(当,做)4.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点整理人教版《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经典之一,其中的《十二章》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下面是《十二章》的重点知识点整理: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这句话指的是友谊的重要性,表达了以真诚的心对待朋友是多么的愉快和快乐。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的含义:这句话指出了智慧、仁爱和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没有忧虑和恐惧。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含义:这句话是讲述了待人以善的原则,提倡不做出自己讨厌的事情,从而体现了道德和爱心。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的含义: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人生态度,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会更加坦荡和豁达。
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含义: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对待朋友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应该是宽容和谦逊的。
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含义: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复习过去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成为别人的启蒙老师。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含义:这句话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只有真正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感兴趣、喜爱甚至激动,才能真正获得该领域的知识和智慧。
8.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含义:这句话告诫我们,一个真正的士人应该以追求道德和道德品德的高尚为目标,而不是只在乎物质的享受和虚荣。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含义:这句话强调了智慧、仁爱和勇敢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没有忧虑和恐惧。
10.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这句话表达了不同人对于追求的内容的不同,对于智慧追求的人来说,水是美好的,对于仁爱追求的人来说,山是美好的。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归纳(6)编写人:审核人:班级姓名小组成绩《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译文:孔子说:“学习以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就是修养好的人吗?2.字词解释:时习:按时复习说:通“悦”,喜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这里指朋友不知:不了解愠: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教养的、道德高尚的人。
3.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译文: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2.字词解释:温:温习,复习故:旧的知识可:可以以:凭借为:做,担任3.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多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2.字词解释:日:每天省:反省心信:诚信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3.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探究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懂得天意,六十岁各种话都能听得进去,,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会超出规矩。
”2.字词解释:有:通:“又”立:自立于世惑:迷惑天命:上天的意志逾:超越矩:规矩3.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只凭自己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那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章,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些言行和他对学问、品德、修身、做人等方面的教导。
以下是对《论语十二章》的知识点整理:1. 管子问学:管子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请教学问的方法。
孔子告诉他学问要从基础开始,先学习礼仪。
他还强调学问的重要性,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 子罕第四:这篇章节中,孔子讲述了他自己的一些行为准则和处世之道。
他说自己在年轻时好学上进,但不满足于学问而是追求道德修养。
他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即要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去影响他人。
3. 子曰知者不惑:这里孔子谈到了知识对于人的影响。
他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知道真理的人不会迷惘,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4. 君子坦荡荡:孔子提到了“君子”的概念,他认为君子应该坦荡荡、诚实宽厚,不卑不亢,有分寸和节制。
他还强调了做人要有原则,不随波逐流,要预见未来的发展。
5. 子曰居上不骄:孔子教导人在担任重要职务时要保持谦虚和节制。
他说“居上者虽称贤,若不慎为恶,必自贬而取辱”。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子夏问学: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他向孔子请教关于学问的问题。
孔子告诉他要多读书,学习先贤的经验和智慧。
他还强调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做令人羞愧的事情。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在这里谈到了知识与行动的关系。
他说知识虽然重要,但是只有善于实践、积极行动的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8.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孔子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
他说有好朋友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他还说要善于结交朋友,并对朋友保持真诚和宽容。
以上是《论语十二章》的一些知识点整理,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和对学问、品德、修身、做人等方面的教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
点
一、原文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第二章
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第三章
1、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第四章
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
第五章
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
第六章
1、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第七章
1、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
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第八章
1、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第九章
1、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
第十章
1、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
十一章
1、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2、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十二章
1、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