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择校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东平观点

一、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是新时期以中央名义发表的第一份内含“改革”这一关键词的文件。

•20世纪80年代,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1984)、《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3个决定,形成了以体制改革为主的强劲旋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决定》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要有改革同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重要的改革内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将基础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985年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必须变过于集中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为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由全靠国家负担的体制为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这种体制。之后,这种管理体制得到确立和完善,县级部门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得到确立和完善;

•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给基础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基础教育的实施更符合各地实际,地方政府的责任更加明确;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校舍改造有了突破性进展。

二、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一是“发展大于改革”,追求教育发展的规模、数量、速度,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局面。

二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逐渐走上了一条特殊发展路径。在效率优先、经济主义的发展背景下,教育以扩大规模、总量增长为主要追求。

同时,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政府热衷于利用市场机制扩大资源、学校通过教育活动营利创收。它被被舆论称为“教育产业化”,理论界称为是一种“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主要的教育政策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人民教育人民办-”;中小学改革学校产权制度,通过转制学校、“名校办民校”实行高收费。

从现实的效果看,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一发展模式的确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机会。

但是,代价也很沉重:对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的忽视,导致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猖撅,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高收费等乱象,使教育成为影响民生的问题领域,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受到很大的伤害。

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探索面向未来的新教育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提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路开始受到纠正,教育的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宏观的转变。

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将教育视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的教育目标。

促进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宏观政策的改变,包括优先发展和投资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清理和整顿改制学校,恢复公办学校的公益性;对农村教育、义务教育、教育公平的关注逐渐取代了此前以数量、规模、速度为主的追求。

1.基础教育的定义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国民实施的教育,是每一个国民都应该接受的、最

低限度的教育,是提升个体基本素质的教育。它不同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

基础教育的核心特征有三个(1)它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教育;(2)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3)它的内涵和外延是可变的,而且必须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教育。

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两大领域一是国家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基本教育;二是国家对成人开展的扫盲教育。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一是任何教育都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

二是基础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有的属性。

3基础教育的性质

基础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是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1)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人的素质,不仅包括个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还包括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所得到提高与改善的人的特征。

(2)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

实施国家文化,是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进行的。教育只是一种渠道、一种方式。其中,基础教育是规范地实施国家文化的基本阵地。

(3)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是对取得本国国籍并根据本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进行的如何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4基础教育的结构

基础教育结构是一个有着既定目标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功能的多维立体结构体系,是基础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按某种比例的方式联结构成的社会有机体

包容如下项目: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扫盲、远程教育、大众传媒等。

从目前大教育范畴看,既包含了中小学普通教育,也包含了学前教育;

既包含了学校基础教育,也包含了社区基础教育、家庭基础教育;

既包含了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基础教育,也包含了民族基础教育;

既包含了适龄儿童、青少年的文化科学基础教育,也包含了成人基础教育等,由此构建成一个互相补充、相互加强,具备可比较的标准,有助于构成创造和发展终身学习的可能性的基础教育的有机体系

“八大目标”

①所有美国儿童都要作好准备,开始上学。要求儿童入学前接受高质量的和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营养、卫生保健教育并参加体育活动,以便上学时具有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体格,并要求家长接受必要的培训。②高中学生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要消灭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毕业率之间的差距。③全面大幅度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和应用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在各层次教育的分布情况更接近于学生人口的整体状况;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健康的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