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意义
2010上海世博会调查报告
世博会——我们共同的关注调查时间: 2010年7月—8月调查方式:旅行、上网、书籍调查人员: 081711班郜家瑞调查目的:1、了解有关20101世博会的相关情况;2、搜集有关世博会的材料,以加深对世博会的理解;3、认识2010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
调查步骤:1、拟定大纲2、搜集材料3整理并是材料书面化正文:一.2010世博会概况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政府曾就举办世博会向国际展览局作出郑重承诺,全力支持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国各地也以各种方式给予积极支持。
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由于“非典”,等客观原因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影响。
经过调整,开展了组织构建、调研、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等工作。
在办博组织机构尚未正式建立的情况下,由原来的申博机构组织召开各类国际性研讨会和论坛,参加与世博会相关的国际会议,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接待国内、国外访团的参观和学习。
广大群众对世博会的认知和了解度不断提升。
二.历届世博会开办情况调查(表格)三、2010世博会有关资料调查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
这一主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文明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最热点问题。
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特点。
世博会徽标:申博徽标是两个互动的、色彩斑斓的圆组成的图样。
这是两个圆,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经济、科技、文化成果的窗口,探讨人类普遍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讲坛,这里汇集着人类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两个互相交融的圆,世博会是交流的大舞台,形如流水的互动,体现了人类与城市和谐共存的愿望;这是两个色彩斑斓的圆,变幻的色块给人以遐想:绿色象征着生命和自然,紫色流旋象征着时空、科技和探索,两者有机的结合是城市的内涵;这是两个开放的圆,没有边界,意味着城市交融无极限、城市发展无极限,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对城市的梦想与憧憬;两个圆飞速旋转,逐渐聚焦,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正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地走向未来。
浅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其意义
浅谈上海世博的主题及其意义2008年8月8日,当绚丽的烟花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揭开了序幕。
时隔一年有余,当那场无与伦比并震撼了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悄然远去时,又一场世界性盛会在上海举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
它包含了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每一场世界性盛会对其举办国来说,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虽然已渐行渐远,但“后奥运效应”正在越来越显示她的能量。
同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有其意义,归结如下:一、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世界博览会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往往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
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二、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加速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这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世博会的举办动机。
“世博经济”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
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
三是主办城市借世博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活动。
三、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义含义: 1.世博会的含义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是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列的世界三大盛会。
世博会主要是围绕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切身自己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对这些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2.世博会的意义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首先是经济意义。
一、世博对经济的影响首先,世博经济直接体现在拉动GDP、提供就业岗位上,即使世博结束后仍对旅游、物流等行业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
其次,世博经济对改善上海经济结构有推动作用。
上海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将会得到提升,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
其三是世博有利于上海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世博不仅促进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世博筹办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是长远的。
世博就像奥运一样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开放既是中国经济30年来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经验,更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成长性的动力,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世博对政治的影响:世博为中国提供了改善国际形象的机会,上海世博会成为国际政治舞台有利,从而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有能力举办史无前例、最大最美的世博,它增强了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民族自豪感。
世博会使上海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调整自己的定位,实施恰当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上海现有的积极力量,发展区位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同时走向世界,脱离狭小的空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及机遇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及机遇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与机遇上海世博会在经济,⽂化,政治等⽅⽅⾯⾯对中国的发展都产⽣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这使得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盛会,更是全中国与全世界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的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济是⼀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上海世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了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经济,⽂化的发展,也给中国创造了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了中国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具体来讲,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个⽅⾯:⼀、为中国带来巨⼤的旅游收⼊⾸先,为了办好世博会,上海进⼀步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
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的⾯貌焕然⼀新。
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随处可见,上海的航空、铁路、⾼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的发展。
城区规划也更加合理,绿化⾯积明显增加。
其次,世博会作为⼀个极具魅⼒的旅游吸引体,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沓来,这进⼀步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这给上海带来了巨⼤的经济效益。
最后,世博会以上海为中⼼,经济发展范围辐射到整个长三⾓及东部沿海地区,据估计,约有超过70%的参观者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
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数将超过7000万⼈次,将创下世博会150多年历史的最⾼纪录。
⽽今,据上海世博会结束还有近⼀个⽉,世博会的参观⼈数就已突破6000万。
这对扩⼤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的意义不⾔⽽喻。
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将达144.2亿元⼈民币。
这⽆疑是上海乃⾄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动⼒。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对于进⼀步提⾼我国国际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举办上海世博意义何在?(2010-05-14 20:49:10)转载标签:分类:形势与政策上海世博教育【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主题意义】: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上海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承办的重大国际盛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
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博会的筹办工作。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上海世博会是全国的大事,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由此不难看出,俞正声书记强调把办好世博会作为上海今、明年两年的头等大事,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世博会的重要性所在。
其二,上海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第三,很多在上海的企业也会加入申办工作的运作之中,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还能使上海的知名度提升,并且通过同世界的更多接触,能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创意的伟大舞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映。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世博会的魅力非常欣赏。
(新)上海世博会的由来(DOC)
上海世博会的由来(DOC)上海世博会的由来 1.世博会的含义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是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列的世界三大盛会。
世博会主要是围绕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切身自己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对这些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最新的发明,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先后举办了17次世博会,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举办了13次和5次世博会。
2.世博会的意义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首先是经济意义。
比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大阪地区城市群的崛起。
其次是科技文化意义。
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活方式是在世博会上被人们认识,得到普及推广的。
第三是政治意义。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加速了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融合,在对外显示了国家形象,对内起到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第四是社会意义。
世博会举办期长,参观人数多。
不同语言的各国游客体会来自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观看不同文化的演出,在场内外进行密切交流,并与举办地的普通民众进行沟通。
这一切都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举办地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3.中国申办世博会的历程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很早。
在1851年的首届伦敦世博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自己经营的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展,引起轰动并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我国茅台酒获金奖。
1982年重返世博会后,新中国参加了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各届世博会,并于1999年首次主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9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
1984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对日本友人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表示赞成。
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
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篇一:走进世博会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博览会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集市。
从15世纪起,欧洲诸国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大型博览会。
18世纪中后期,伴随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博览会。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法国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博览会,以此推动本国工业生产技术,宣传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博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22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组织机构是国际展览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Exposition),简称BIE,总部设在巴黎。
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协调博览会的日期,保证博览会的质量,规范博览会的活动等。
国际展览局目前有154个成员国(统计截至2022年7月1日)。
一、人类文明的盛会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
1851年创立的世博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反映了世博会这一特定活动形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区别于其他博览会的特性,体现了世博会组织机构、主办方以及参与方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
1.进步——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后来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观念。
浅谈会展的经济特点及其经济的重要作用
浅谈会展的经济特点及其经济的重要作用摘要:一般来说,会展涉及到贸易、建筑、信息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不断丰富,会展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会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已经进入了很多领域。
因此,在此基础上,会展的经济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会展;经济特点;经济;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层出不穷,会展经济作为其中一种快速成长的经济形式,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因此,研究会展以及会展经济的发展特点,了解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会展的经济特点概述1、会展的自身特点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显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律也越来越明显。
其中,会展经济的具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现场聚焦上。
在会展中,每个参与方都能在会展上见到对方的产品以及对方的有关人员,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成为了在场的合作者,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并且能够满足各方需求的供求关系,并且在这种合作模式下,进一步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方面的合作价值。
此外,一些像会展经济和媒体经济相融合的新型的会展模式也逐渐显现。
例如,在一些会展的官方网站上,就以新闻以及快讯等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会展的相关信息,同时,一些网站还通过技术加强了会展与外界的联系。
这说明,会展经济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了现在会展发展的一种显著特征。
2、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一致一般来说,只有各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总体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发展形态,与我国的经济总体在结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因此,全球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VS
详细描述
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展示一个充满创新、 合作与未来展望的国家。展馆外观呈开放 式,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富有活力的氛围。 馆内展示了美国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等方 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强调通过创新 和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 来。
日本馆:心之和,技之和
总结词
强调和谐、科技与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环保材料的使用
环保材料
各国展馆大量采用可再生、可回收利 用的环保材料,如木材、竹子、纸张 等,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节能材料
绿色建材
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 绿色建材,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保障 参观者的健康。
展馆的外墙和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材 料,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引领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博会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领 域的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和投资,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国 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推动科技创新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大量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激发了全球的创新活 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 理念解析
目 录
• 上海世博会概述 • 上海世博会概述 • 各国展馆设计理念解析 • 创新设计元素在各国展馆中的应用 • 各国展馆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中考复习专题:上海世博会ppt课件
经典题例
材料一;2008年12月22目,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世罅轴首个"阳光谷"结构封 项,标志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入倒计时,这将是一场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 一曲以"创新"和"融台"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参展国家和地区之多在世博会 150多年的历史上罕见,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 经济的机会。至于金融危机下的世博会,能否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我 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权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请你为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写一条宣传标语。
时间 2002年12月 2002年12月3日 申办成功 2010年 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举办 ——2010年10月31日举办 主题:城市 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副标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 副标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 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奥地利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为汉字 “人”,馆标中的汉字“人”由“两笔 相互支撑的笔划”组成,通过人、城市 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充分展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 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 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 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 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 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 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 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 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 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 道等最新技术。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政治)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文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上海世博会的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上海世博会的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
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经济意义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政治意义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上海世博会简介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中国至今已参加了12次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上海世博会宣传海报上海世博会主场馆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期盼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1.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3天2.举办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3.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4.英文主题:Better City , Better Life5.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6.主要目标:(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7.吉祥物:海宝8.核心思想: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上海世博会介绍
中 国2 1年 上 海 世 博 会 将成 为人 类 文 明 的 一 次精 彩 对话 00
2 0 ( 0) 1 2 2 . 0 6, 1 :2 —14
教育经济学认为 , 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 教 可计 算 投入和产出, 同样存在成本和效益 。虽然独立学 院教育本 身 也 是公益性事业 , 是非 营利性 的 , 但社会资金毕竟是要追求经 济
f1 4 李红 民. 立 学院 财务 管理探 析阴. 业会 计 ,0 7 ()3— 9 独 事 2 0 ,1 :7 3.
投 资各方 的积极 性 , 激励多元投 资 , 还能促进独立学 院的可持
续发展 。
齐整的财务会计人员 , 保证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
23 强 化 风 险意 识 . . 减低 财 务 风 险
财务管理是独立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系到独立学 院的
生存和发展 , 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独立学 院发展要求 的、 规范 的、 完整 的、 操作性强 的财务管理制度 , 以规范独立学 院的财务 行为 , 确保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献 :
针对独立学院财务运行的高风 险,各方应强化风险意识 ,
认真做好债务风险的化解和防范工作 。 银行作为独立学院的最
大债权人 , 必须强化对独立学 院的财务监督 : 对学校投资项 目
进行可行 陛审查 , 使交易双方在完全 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达成契
历届世博会与世博会主题
中国艺术报/2010年/4月/30日/第006版2010上海世博会特刊・文化世博历届世博会与世博会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陈易往届世博会主题世界博览会有一句为全世界广泛认同的口号:“一切源于世博会。
”世博会创造了人类的历史,用它的理念和展示的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
自18世纪后半叶起,工业革命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首先是在英国,以后又扩展到全世界,1851年伦敦世博会标志着世界正在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世博会是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851年以来,许多届世博会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1889年巴黎世博会开创了汽车时代,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揭示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1939年纽约世博会创导了未来文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引领了原子能时代,1970年大阪世博会宣告信息时代的来临,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预示了生态时代。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处于一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必将在人类的城市世纪引领世界思考人类的未来。
尽管还有一些世博会可能不再被人们提及,但是它们所展示的观念和对时代变化的影响,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届世博会的举办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世博会是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展示场,展示世界各国最新的成果,文化和科学技术是世博会的支柱。
世博会追随着世界的变化,为人类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也创造了人类历史。
世博会本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对于经济进步的顶礼膜拜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33年之前的世博会,并没有明确的主题。
但也有世博会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如1900年的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主题是“回归19世纪,展望新世纪”。
世博会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演绎之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这届世博会上陈列了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和技术成就,诸如无线电、手动照相机、摩天轮和汉堡包、碳酸苏打水、新式汽车组装线、轮船制造流程、空气调节装置、原油精炼技术、齐柏林飞艇、仿真动力恐龙、机器人表演等。
举办世博会对世界发展有哪些意义
2.世博会的主旨虽然是探讨和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但也为经济贸易合作和科学技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上海世博会不仅讨论城市发展理念,也很关注各参展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和发展前景。各地通过世博会借鉴成功的发展理念,了解前沿的科学技术,同时发掘推广自身优势,开展经贸合作,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
1.政治意义。对于举办国而言,举办世博会,对外可以充分显示国家形象、促进外交和国际合作交往,体现我国发展理念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内可以有力地凝聚人心,提升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
2.经济意义。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甚至能带来新的一轮区域经济起飞。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使西班牙南部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的复苏。据预测,上海世博会将产生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引发的延伸投资150亿至300亿美元,庞大的投资将直接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上海世博会,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参展,7000万观众参观,将直接带动衣、食、住、行以及旅游业及其配套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世博会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的直接销售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由此产生内部需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一)总结世博会历史,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扩大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提升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和国际事务的能力,也有着长远而深入的影响。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办好世博会,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进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
“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秀的作品鼓舞人”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 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 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经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1· 天津卷]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 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 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 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 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 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 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 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 越重要。 (3)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 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 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探讨:怎样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 文化产业强国转化?
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 强综合国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经济建设提供
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 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关 系
大型节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固 呈重 !
大型节 事 (e a e e t ) M g — v n s 尤指 那些对主
办城市、地区和国家有着重大影响 的体育 、商 业和文化事件 。
[ 主持人简介]
星 3 教隗 博士 蔫艮 生导 注 册规 划师 ,同 大学 济 建筑与 市 喊 l 规划学 院 中国21 年上 院 0 0 海世 博会 规划师 主要参与 总 。 的项目 2 0 有 0 3年武汉东湖宾踣 更新
规划,2 0 0 3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 0 0 5年俄罗斯圣彼得堡 嗷 罗的海明珠 项目 规划咨询、中国2 1 00 19 9 9年获马来西亚建筑研究论灾奖最高契——金} 楼 2 0 斋 03 所获奖项主要有:1 9 99
维普资讯
[ 主持人语]
21 0 0年世博会是中国所承办的世界最高级别的大型国际展览活动。世博会不仅是全景式地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
文 化 和 当代 科 技成 就 与 发 展前 景 的 全球 性 盛 会 , 更 是体 现 世 界 文化 相 互 交流 与 融 和 、 反 映人 类 思想 最 新 结 晶与 发 展 方 向 、记 录 全 球 文 明发 展 轨 迹 与成 就 的 历 史 性坐 标 。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 “ 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我们的城市规划师担当的角色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博览会上规划师只 是承担 “ 为唱戏而措台 所进行的前期空间物质规划的角色。应对于此次世博会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规划师对于 第一主题词 城市”的思索,体现了规划师在对人类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思索的过程中承担着思想者的角色;而第二主题词 生 活 ,则再一发让规划师回归到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人 是的生活。 规划师提出2 1 0 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中心概念为 和谐城市” ,这说 明规划师不仅是 “ 舞台”建设蓝图的编制者,而且 规划师还可以直接进入 “ 剧本 精神的中心,体现规划师思想之功力,而 “ 和谐城市 的概念又要求通过世博园区一项项以满 足参观需求为出发点 的规划设计去体现。 为及时总结中国2 1 0 0年上海世博会的规划研究成果,进而为国内大型城市规划项 目积累一份全程性的规划思考与总结,藉 中国三大规划期刊之一的 《 规划师》杂志之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设 了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主题论 坛栏目,以及 “ 聚焦世博会… 规划设计 等专题栏 目,对世博会的一系列规划构思与研究成果做一发系统的梳理与全面的展示。 与常规层面的世博会园区方案介绍或简单地对世博会的历史进行回顾与讲解不同,本期专题重点阐述大型事件作为国家战 略与城市发展的 “ 引擎”的重大意义;直面世博园区规划设计 中对人性化设计的探讨;紧密结台规划工作中的规划演进 、变通 组织、生巷设计 、场馆建筑 、历史保护等各项研究成果,探讨 当前中国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 。围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主题与 “ 和谐城市”的总体目标,来自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世博土地储备中心 ( 上海世博土地 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会浦江镇定向安置基地建设指挥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美国珀 金斯伊士曼建筑设计事务所、1本1 9 9建设计株氏会社、上海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和 《 规划师》杂志社等 1 5家单位的众多专家与领 导纷纷献策,对此次 和谐城市” 的探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 。
政治体现在我们生活的例子
政治体现在我们生活的例子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
德国媒体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作了大量的报道,认为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声誉,改善了德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还带来了额外的税收。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产出影响”将达到794.77亿元人民币,其中“增量消费”468.64亿元人民币。
园区内外,更可带动62.7万人的就业。
带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与中国的国家形象。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现在文化经济越来越“值钱”。
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文化已经开始作为产业进入市场。
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它已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
或者反过来说,经济活动渗透到了文化领域,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产业──文化产业。
并且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可见,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生产力,它被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文化和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互动与结合,使文化的载体、文化制作与传播的形式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而文化的载体、文化制作与传播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也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和提高。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已成为参加政治生活的必要条件。
此外,由于经济和科技发展形势的变化,文化已经成为进行政治斗争、国际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些西方国家总是企图把自己国家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
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不仅仅是争夺票房价值、争夺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对受众对象的争夺,对受众注意力这种特殊的稀缺资源的占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舆论的控制与引导。
因此,失去文化市场就意味着失去政治优势,意味着政治影响力的萎缩和丧失。
世博对思政课教育的启示
世博考察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世博会的第一个功能就是教育,任何一届世博会皆是如此。
曾有无数人从历届世博会中获益,甚至重塑人生观、世界观。
现在,轮到中国了。
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因世博而成长变化的时候,切不可忘记需要在世博中“成长”的另一教育主体,那就是我们的教师群体。
实际上,世博会的教育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发掘,有多少世博元素会被用于教育教学中,全国的教育能否借世博之力而上新台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关注世博,是否带着一颗“寻找教育理念及元素的心”去看世博,而不是像普通游客那样“瞧新鲜”而已。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迫切的带着“寻找教育理念及元素的心”,前往上海世博会考察。
我们通过世博会睁眼看世界,也睁眼看自己,开始新一轮的国民教育、现代意识启蒙及对国民素质的反思——这一切,对国人而言,可能是上海世博会更重要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是我们身边的“大课堂”“活教材”,它提醒我们必须创造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通过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追求包容协调的增长方式,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效率与公平良性互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发展的成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建设智能便捷的信息社会,实现“有智慧”的增长和发展;我们必须培育开放共享的多元文化,构筑亲睦友善的宜居社区,促进均衡协调的城乡关系,在尊重、理解、沟通和融合中实现和谐发展。
世博精神与人才培养环境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之问,实质上暴露出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创新环境的通病。
而创新环境的培育,需要让多元文化通过碰撞产生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化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聚汇,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
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中国赢得2010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城市的世博会,我们可以从国人与世界的关注程度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和上海的强烈冲击。
世博会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塑造和传递上海形象的重要平台。
世博会不仅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而且持续时间最长,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打等特点。
而且是人类社会取得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最高成果展示。
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伟大盛会。
是一次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机遇。
下面谈谈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环境三方面对上海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
世博经济影响着中国,并且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上海。
世博经济给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并创造了新活力。
首先,世博经济直接拉动GDP,举办世博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拉动GDP 0.3-0.4个百分点。
提供就业岗位,即使世博结束仍会对旅游、物流等行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其次,世博经济对改善上海经济结构有推动作用。
上海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将得到提升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
其三世博不仅促进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世博筹备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是长远的。
世博就像奥运一样,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
开放既是中国30年来不断取得进步的经验,更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成长性的动力。
中国经济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之一。
世博会能使中国和上海扩大开放。
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
同时使中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的形象。
这种形象对吸引外商和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重大意义。
申博成功,意味着中国和西方世界全面相互影响。
又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的里程碑之一。
中国将以世博成功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改进交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切将推动房地产,旅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将增强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带动国内投资外商投资双升温。
使世博会的投资效应被放大。
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总之,中国和上海本身内需的增长将因世博使经济的运行曲线向着斜率更大的方向变动。
这一结果,不仅对上海,对中国经济,乃至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宏大的世博会,说明它已经具备相当的国际化水平与组织能力。
从而推动上海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这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负面影响:前期投入筹办的金额过大,相对减少了其他诸如教育方面的投资。
世博会导致一批市民拆迁,造成资源的浪费,房价上涨,物价上涨,对上海市民的经济带来压力。
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对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
面的塑造与宣传,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
世博会中国馆为“东方之冠”。
中国冠整体呈斗拱状,大红色,具有中国特色和特点。
中国馆展示的主题就是东方的寻觅,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通过展示城市的管理、建设、生活和产业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
中国馆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彩、朝气蓬勃的、文化厚重的中国。
世博会作为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盛会。
中国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十分切合中国实际,这也是世界关注的问题。
世博会展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盛事。
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
虽然我们看到的是非常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背后,孕育地是新的世界观、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乃至新的生活方式。
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
上海世博会从申办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创意和设计,无论是会徽和吉祥物等一些世博会重要标志的征来。
还是世博会整体的规划及主要展馆的建筑设计,都向全球范围征集方案,为国内的文化创意设计和从业者提供给很多参与的机会。
搭建了国际性的竞争舞台。
世博会期间,文化创意活动集中展示。
每天近100场的文艺演出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选择,也是一次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绝好舞台。
历届世博会对年轻人和孩子们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他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见识到这样一个全球的科技和文化盛会,对他们的创造力是一次激发的机会。
世博会从总体上提高了上海市民的素质。
推动城市的文明建设。
使修养和公共道德公共卫生习惯得到新的提高,使语言环境得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
大量的警察,武警加入到世博会的工作中,维护秩序,保障游客安全。
军民之间有了难得的不同于悲情救灾的交流机会。
同时武警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方面的严谨有序。
负面影响: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常住居民每户免费得到一份世博大礼包,包括交通卡和门票。
诸如此类的利益,加大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利益矛盾,区域化隔膜加重。
某些不良的公共行为给其他国家带来不好的印象,比如插队,乱扔垃圾,以盖章为目的忽略参观的本质等行为使外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印象减分。
又误解成是上海市民的地下素质的集中表现。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使部分上海市民有文化优越感。
致使中国地区文化冲突加重,使其他城市居民对上海市民的厌恶之情加重。
某些文艺活动造成的突发的伤害事件,不由自主的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比如,superjunior的圣战事件导致中国人民的仇韩情绪。
而国内的仇韩和哈韩一族也产生较大矛盾。
世博会对环境的影响
世博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环境保护。
在主题馆的地球馆中就以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为目的的。
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到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改善环境,保护地球。
来说明一个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既是环境问题的创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
各种最新的环保科技与方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节能小细节都一一涉及。
使参观者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一成的认识。
世博会展馆的设计也体现了环境保护的主题。
大多数馆的建筑材料是可降解的。
主题馆的外墙甚至是生物墙,种植着绿色的植物。
参观者通过参观,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
负面影响;
大量涌入的客流势必会给上海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由此会产生汽车尾气污染及空气、噪音污染。
其次大量的游客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产生垃圾污染。
世博园里长时间大量的景观灯造成了光污染,同时也浪费了不少电能。
世博会系推动和平、友谊、和谐的盛会。
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
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甚至艺术化;把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
世博会是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象征。
当一个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庄严地对举办世博会进行精神追求、文明寄托、文化思考、综合承诺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新的城市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意志、市民的智慧积极筹办世博会的时候,往往历史地推动着城市精神的绵延:当一个城市因世博而接纳千百万人,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检阅,让经济理念、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文化创意、社会时尚和时空再造集中地展示的时候,也往往把城市精神的弘扬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还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