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衔接之我见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进,而其中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也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先从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出发,阐述对其教学必要性的分析,并剖析目前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接下来,我将提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及建议,希望能对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1、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包括《诗经》、《周易》、《论语》等众多经典名作,这些作品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智慧和成果。
这些作品在许多领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涵义,因此,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古文,可以不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思辨、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还能够对其思想道德进行有力的传承。
2、文言文教学可以提升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而文言文教学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在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包括人文文化素养、历史意识、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等。
这些方面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环境不合适首先,现如今的教育环境并不适合学生学习文言文,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不适应更是制约了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并学习古代文化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难题。
2、教学模式单一其次,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单一,往往只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方式多样化。
这种单一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素质不佳同时,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也是导致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教师在传授文言文知识方面,不仅需要较高的教育水平,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教材知识、教育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但目前部分教师的理论基础较弱,实践能力相对较差,难以胜任文言文教学的工作。
中小学文言文衔接之我见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之我见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夏灵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掌握基本内容,了解几个文言词语的意思,能背诵课文就行了,考试内容也很少;但到了初中阶段,古诗文内容明显增多,初一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就有13篇,外加25首古诗(包括课外),期末考试分值也占近30分。
随着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应对。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又怎样衔接呢?这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论题,此文,我主要从加强文言知识的衔......接、教法的衔接、学法的衔接和习惯的衔..................接.四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文言知识的衔接教法的衔接学法的衔接习惯的衔接长期以来,中小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文言文学习感到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背背默默,外加个别几个文言实词的理解,考试题型也只有默写题。
到了初中阶段,除了要求背默,还需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意的理解,对文言内容也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考,中考也占30多分。
总之,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招架。
因此,搞好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肩负的使命。
下面,我就以讲授初中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陋室铭》为例来谈谈我在文言文衔接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文言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如古诗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对重要的文学常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还积累了大量的成语。
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掌握,与此同时还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所以,在初中文言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和学生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必然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中小学知识的衔接的自然达成了。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通过调查研究,目前中小学在语文教学方面脱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
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
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须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
由于班额过大,老师不可能作细致地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测验题量大,难度大,时间少,且考点多作了变形,还有知识点的延伸,要求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教法和学法的差异:小学语文教材单一,趣味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少,升学压力小,故课堂容量少,教法以朗读为主,强调熟能生巧,形式多样。
中学语文教材相对比较深奥,知识点较多,课堂容量大,朗读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的思考合作往往是课堂的主旋律。
如,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少年闰土》,中学课本有《故乡》,《少年闰土》是《故乡》的节选。
《少年闰土》记述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段纯洁无瑕的少年友谊;主题单一氛围轻松;而《故乡》却揭露的是一个黑暗得让人窒息的社会,一场展示中国农村没落的悲剧,主题多样氛围沉重。
《少年闰土》的内容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般只用10分钟解决。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关于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衔接教学之谈阿拉腾图雅两年多与中学互相听课、交流发现,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而且中小学教育都是学生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与教材上的衔接,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与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密不可分。
对于此项衔接教育我有两种观点与大家分享:1、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汉语习惯上的衔接。
2、必须注重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因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就好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不能忽视每小步,每位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就是学生接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中小学在汉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经听课交谈,大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对汉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兴趣减退,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
在小学由老师给他们布置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将课文内容最简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但学生一上初中这些任务都是由自己完成,这样学生一下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加重。
针对这些情况各阶段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方法稳缓衔接。
第一个是任教小学高年级阶段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
“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好习惯造就人,培养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养成了这些习惯的话,到了初中就能更快适应中学的学习。
运用各种办法激励学生养成阅读、独立思考、做笔记的习惯。
只教给学生方法还不够,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务必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
教学方法上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除此以外,采用网络多媒体课件,也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内容的丰富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灵活学、愿意学,从中提高汉语文思维能力。
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背诵,分享介绍提问,组织学生来当小老师,演说课本剧等形式。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引言: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学生接受文言文教育的起点较晚,中小学之间的教学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从小学开始学习文言文并逐步转入中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旨在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初衷小学的文言文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出发。
从学生的语言环境来看,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掌握的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字的音、形、义感知能力较差。
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字形字义认知能力,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让学生在识读上渐渐取得进展。
其次,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从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对于文言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和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讲解古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二、小学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1. 延续小学教学方法初中文言文教学应继承并拓展小学教学的方法,例如朗读、默写、解读等。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对于文言文的初级认知,逐步引导学生扩展词汇量,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样,学生在中学文言文学习中能够比较容易地过渡,逐渐适应中学教学的要求。
2.注重语境的训练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文言文字句的能力很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用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表达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文句子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或模仿,运用文言文进行情景对话,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文言文阅读的拓展为了更好地衔接文言文教学,中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与小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于文言文的认知。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衔接旨在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也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对文言文的初步引入和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文、欣赏古诗和故事,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简单易懂的文言文句子和词语,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了解和接触。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现代意义的成语和俗语,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对照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
这样,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正式的文言文课本时,就能更快地适应和理解。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对文言文的系统学习和巩固。
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句子的构造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可以结合现代语言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中相同或类似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中的表达方式。
另外,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通过仿写、改写和翻译的方式来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是评价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课文和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内涵。
同时,可以采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例如,先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再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最后从整体和细节上把握文言文的意义和主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训练和解读文言文中的典故、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常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理解困难和应用能力不强的情况。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衔接方式,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有效的衔接需要注意教材的选择。
中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要教材内容既兼顾古代文学经典,也能与学生所学知识相衔接。
可以选择一些既有教育价值又具有故事性的文言文作为教材,比如《孟子》,《红楼梦》等。
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意境,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示,并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其次,通过设置专门的文言文教学课程,促进小学与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小学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文言文篇章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
在初中时,可以选择一些较难、较有深度的文言文篇章,通过对其内容和语言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而在高中阶段,则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对文言文题材的选择,使文言文教学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
此外,为了使文言文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比如,可以通过古代故事、历史事件、典故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作业,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形式,模拟古代场景,演绎文言文对话,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写出现代汉语句子,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文言文的详细解读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此外,教师还要定期布置文言文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教学中,对于文言文这一部分的教学往往是比较注重语法、词汇的教学,而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语言运用的有效衔接。
本文就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语法、词汇为主要内容,忽视了语境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迷失在枯燥的语法和繁杂的词汇中,导致他们缺乏对于文言文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
1.文言文的语法不同于现代汉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
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多差异,如动宾关系、句子结构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往往感到困惑和厌烦。
2.文言文的词汇量庞大且生僻。
文言文中的词汇以及词语搭配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这些陌生的词汇和词语。
这使得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经常要查字典或者翻译才能理解文意,从而导致他们阅读速度缓慢,对于文词的掌握不够熟练。
3.缺乏实际生活和现代语言运用的有效衔接。
由于文言文教学常常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代语言运用,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所学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三、有效衔接的教学策略针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1.重视语境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言文的学习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进入文言文的语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词汇。
例如,可以模拟古代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文言文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文言文与现代语言的对比分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运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随着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其衔接问题也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如何让学生在从小学到初中的阶段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得更为顺畅,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为了使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更加有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这里提出“三个关注”,以便更好地解决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
一、重视基础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第一个关注点就是重视基础。
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是衔接的基础。
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文言文的基础,到了初中阶段,由于难度的上升和基础薄弱,难免出现掉队的情况。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汉字、句型和语法,以便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吸收和应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深入浅出,小步慢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技巧,以便更好地记住文言文中的重点内容。
二、注重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第二个关注点是注重衔接。
文言文教学有很多的知识点和技巧,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
因此,在做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时,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表现,在发现学生不理解某个词语、句子结构或是语法时应及时介入,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可以在每个学年度的文言文内容中,适当安排一些十分相似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将新的知识点,与之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更好的衔接效果。
三、强调实践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第三个关注点是强调实践。
文言文是一种语言形式,而语言形式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和实践。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各种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具体来说,就是在文言文课堂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巧的实践操作,比如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写作、口语细节的演练、讲解知名文言文典籍,展开课余墨宝讨论等等。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小学阶段,学生从初步接触文言文,到逐渐熟悉文言文语法、背诵鉴赏文言文文本,再到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需要一个逐渐衔接的过程。
本文将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1.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了解和理解能力。
在初步接触文言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经典文言文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式结构,理解经典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意思。
2.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还包括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鉴赏。
通过对传统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文言文鉴赏的活动,如朗读比赛、文言文演讲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美。
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运用。
可以通过编写文言文作文、改编文言文故事、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等方式,让学生应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现代文言文,通过对比现代文言文和传统文言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演变和现代应用。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更深入和细致。
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的学习。
学生需要掌握更多复杂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如并列句、状语从句、主谓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加深对文言文表达方式的理解。
2.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注重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篇章结构的分析,如段落的组织和衔接,作者意图的表达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文言文的注释和翻译练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文教学紧密地衔接起来就变得尤为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在于词、句、篇的教学。
中小学生对于文言语言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同,中考和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识字、词语、搭配、文法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文言文语言运用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看懂和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句法、修辞词语等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领悟文言文阅读的技巧。
篇章的教学还包括文章大意的把握、段落结构的理解、阅读方法的讲解等,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运用技能。
二、关注文言文教学和时代文化的结合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文言文语言与时代文化分离的情况,这虽然使学生在语言上有了一些认识,但却无法真正理解文言文背后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与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言文的深刻内涵。
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教学加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文言文名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领悟古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与现代的价值观和思想进行对比,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需要帮助学生从“人、天、地、理”等角度深入探究文言文的哲学思想,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现代汉语语言的影响下,文言文的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而文言文也在不断地受到现代汉语语言的影响。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也需要注重与现代汉语语言的衔接。
从语言层面上讲,我们可以通过教授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语言的共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运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使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能够更好地继续学习文言文?如何做好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工作?这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中常常面临的难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关注文言文基础的打好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从小学开始,就要打好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在小学阶段,有必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文字、词语、句子的基本认识、坐标的认识等。
在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后,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只有在学生打好了文言文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打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需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只有打好了文言文的基础,学生才能够在升入初中后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二、关注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文言文虽然是古代的语言,但我们不能只是教给学生古代的文言文,而是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思考,并且让他们能够将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更深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文言文。
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需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了解到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进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索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只有通过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三、关注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中,我们还要关注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浅议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摘要】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当前文言文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难点与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衔接方法,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通过有效的衔接,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未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现状分析,难点,问题,方法探讨,教师角色,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兴趣,成绩提高,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文言文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语言形式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由于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复杂,用字繁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面临的困难也随之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衔接中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差异性、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课程难度的适度等因素都需要教师和教育机构共同思考,找到一种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衔接方法。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难点与问题、有效衔接方法探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讨如何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高,为未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小学阶段作为孩子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如何有效地衔接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
文言文之我见作文
文言文之我见作文
今天语文课又学了文言文,老先生讲得说到点子上,可我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之乎者也”,什么“四书五经”,都是古代人说话的,像一首首历史久远的歌谣,唱着我听不懂的旋律。
隔壁的小明说,文言文就像一扇窗,能看到古代人的智慧和生活;小花说,文言文像一本奇妙的书,是可以穿越时空,跟古代的英雄人物对话。
但我却觉得文言文像一座耸起的山,挡下了我看世界的视线。
一些古文就像一个个冰冷的符号,藏着许多秘密,但我怎么也解不开。
有时候,我会悄悄地想,如果我们现在也用文言文说话,那该多有意思啊!再者,老师叫我写作业,我就可以说:“今朝吾师命吾作功课,务必成功!”嘿嘿嘿嘿,想想都觉得很有趣。
好在文言文虽然很难,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
我会坚持自学,总有一天,我会打开这扇飘渺的窗户,穿过时空,进入古代人的世界,与他们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与情感。
我会努力学习,让文言文不再是高山,而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风景。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也逐渐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分段特点,文言文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存在着一定的衔接难题。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需要关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一、关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在文言文教学衔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很多中小学生在初中进入文言文阶段时,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容跳跃性有关。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接触一些简单的古诗文和古文段落,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而到了初中,学生需要接触一些较为复杂的古文和骈文,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求也更高。
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有一个平稳过渡,不要出现教学内容的跳跃,避免给学生带来困扰。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让中学教师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文言文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文言文教学内容,让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能够有机地衔接起来。
同时也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以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过渡期。
二、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性除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外,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还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性。
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方法上可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小学和中学之间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要有衔接性,不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
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掌握,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运用规则。
而在初中阶段,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增加,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入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方法的平稳过渡,避免给学生带来困扰。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衔接。
我们需要关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是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古代汉语的字音、字形、变化、结构和使用方法等。
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古代文献和经典,深化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文言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顺利地进行文言文学习,做到“渐进深入”,而不是由于内容的不衔接而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和挫败感。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衔接。
中小学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促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学习动机较为薄弱,因此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学习动机也相对较为高涨,教师则需要更多地着重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衔接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衔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
只有把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机地衔接起来,才能够使学生在逐步深入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言文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关注”。
关注学科知识的连贯性。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层次。
在初中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然后,在高中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有序推进。
关注教学方法的转变。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调整。
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注解生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则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该适时转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需求。
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它过于难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典故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接受能力会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该关注学科知识的连贯性,转变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文言文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渐增加,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就需要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得到重视。
在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三个方面,即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我们要关注课程内容的衔接。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中学生学习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
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中,需要明确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确保学生在过渡时期能够顺利接受和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诵读经典故事和诗词等形式来接触文言文,所以中小学的衔接应该注意梳理和延伸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进入中学后能够轻松接受更加深入的文言文学习。
我们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往往有所不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过渡时期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故事、动画、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在中学阶段,则可以通过注重文言文的实际运用和分析阐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必不可少。
只有在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都得到重视,才能够确保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这三个关注点,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里为什么突然结束了呢?这首的确是我的很大的难题,那样虽然二千字已然完成。
看样子我应该还要再加几句才行,尽管内容早已到底了,但是字数总会是必需的,那就只好再给它添加一些内容了】。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
- -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古城外国语学校X信文言文是我们古代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
文言文的学习,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其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
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
就从去年九月入学初一新生的情况来看,感觉特别棘手,这些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文言实词他们都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困难重重。
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 严重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一、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方法。
就文言文本身而言,时空跨越较大,小学生感觉很难读顺、读懂。
另外,由于小学考试内容根本不涉及对文言文的考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好的孩子只知埋头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展机械记忆;成绩差的孩子的情况自是不言而喻了。
在上学期文言文起始课上,就文言文学习现状,我在所执教的两个教学班上〔共58人〕进展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1、你喜欢文言文吗?a 喜欢 b 无所谓 c 不喜欢〔〕2、你觉得文言文学习? a很难 b 一般 c 简单〔〕3、你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主要是什么?4、你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排除障碍?调查反应意见如下:- - 总结资料〔二〕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考察内容。
随着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阶段性跨越,学习内容增多,学习的强度、难度也加大。
以出版的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九、十册为例,一个学期只有两篇,而从课后题看,也并不重视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没有专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题目。
而进入初中后,第十三册课本上的文言文增加到四篇,外加课外补充的,不下10篇,不仅篇目增多,篇幅也加长,难度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之我见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夏灵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掌握基本内容,了解几个文言词语的意思,能背诵课文就行了,考试内容也很少;但到了初中阶段,古诗文内容明显增多,初一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就有13篇,外加25首古诗(包括课外),期末考试分值也占近30分。
随着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应对。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又怎样衔接呢?这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论题,此文,我主要从加强文言知识的衔......接、教法的衔接、学法的衔接和习惯的衔..................接.四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文言知识的衔接教法的衔接学法的衔接习惯的衔接长期以来,中小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文言文学习感到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只要背背默默,外加个别几个文言实词的理解,考试题型也只有默写题。
到了初中阶段,除了要求背默,还需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意的理解,对文言内容也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考,中考也占30多分。
总之,教学内容、考查要求的变化,使学生难以招架。
因此,搞好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肩负的使命。
下面,我就以讲授初中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陋室铭》为例来谈谈我在文言文衔接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文言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如古诗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对重要的文学常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还积累了大量的成语。
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掌握,与此同时还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所以,在初中文言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和学生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必然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中小学知识的衔接的自然达成了。
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谈谈文言知识方面的衔接。
1 文学常识的衔接。
如:我在教学《陋室铭》这篇课文时,怎样导入呢?可能有很多种导入法,可以从思想内容或写法方面入手导入,但是,我想如果从文学常识方面入手,是不是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欣喜一些自信呢,所以,我就尝试从此方面入手导入新课,首先提问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刘禹锡呢?学生马上回答他是唐代诗人。
我就顺势补充一下他的资料,刘禹锡是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他关心百姓疾苦,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因得罪当朝权贵宠臣,所以政治革新失败,他自己也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写的。
然后,我在让学生回忆背过刘禹锡的哪些诗句,很多学生脱口背出了《浪淘沙》、《望洞庭》、《乌衣巷》等诗歌,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中小学衔接的目的。
2 课文主要内容的衔接。
在课文内容方面,很容易找到联系点,因为小学的教材基本按照内容进行编排,有“爱心篇”、“诚信篇”、“感悟生活篇”、“民风民俗篇”、“缅怀革命先辈篇”等等,那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内容,让学生回忆主旨相同的篇目是很有意义的。
如:我在教《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是这样导入的,小学时,我们学过《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因为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没有了知音,以绝琴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可见他们的感情是何等深厚。
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陈太丘与友期》,文中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呢?这篇文章到底会给我们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就来认真研读。
这样,学生很快明白此文主要内容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联系。
又如:讲到此文的主旨时,我是这样教学的,下面展示一段教学实录。
师:《世说新语》共有三十六门,其中有一门叫《夙惠》,专门记录聪明孩子的故事,而《陈太丘语友期》这篇文章中的元方也聪明机智,此文却归入《方正》,“方正”就是刚正不阿、为人正派,那么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生: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有礼。
师:在小学我们有没有学过以诚信、有礼为主题的文章或名言警句呢?生:《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我不能失信》……生:名言有“言必信,行必果”。
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师:初中阶段学过吗?生:《论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师:是啊!“诚信”“礼貌”对于我们的修身做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样,通过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无疑对课文的主旨加深了印象。
3 文言词汇的衔接。
小学阶段虽然掌握的文言词汇不多,但积累了大量的成语,成语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能力,通过文言字词的教学,指导学生探讨字词的延伸,寻找与现代汉语的联系。
语文界权威吕叔湘先生曾经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其中有一种提法就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通,许多词语,语用、语义是相通的,学生生活中就存在许多熟悉的成语、名句,所以,我除了让学生了解文言字词在课文中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行积累成语的训练,从而达到触类盘通的目的,使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大大消除。
如教“期日中”中“期”什么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含“期”为“约定”的成语。
这样的成语有不期而遇、如期而至等。
又如:教“太丘舍去”中的“舍”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回忆“舍”为“放弃”的成语,这样的成语有舍本求末、舍己利人舍近求远等。
通过类似的方法,学生积累了“去”“信”“引”“顾”等文言字词。
因此,利用小学学过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
从而达到了融会贯通,古为今用的目的,较好的落实了这一目标。
4 写作知识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尤其是修辞手法,是教学中的重点,而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也会常常提到,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古文的写作技巧,我们也不妨将小学学过的写作方法联系起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如:我在上《陋室铭》一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也考虑了写作手法的衔接,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赞美陋室的目地是通过写陋室来表达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就是以物为喻,表达志向情操。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使用这种写法的课文,如《落花生》《桃花心木》,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能恰当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这样,就自然的联系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轻松掌握了此文的写法。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一定要联系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加强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交给学生“钥匙”。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的好坏,是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
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起好桥梁的作用。
方法上注重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教他们“学会”,而且让他们“会学”。
老师除教知识外,还应多教方法,不仅“授业解惑”,还应该交给学生“钥匙”,让他们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1 朗读方法的衔接小学阶段,朗读文言文强调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那么,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陋室铭》的体裁是铭文,那么,怎样让学生读出韵味呢?老师可先介绍铭文特点,告诉学生铭文是押韵的,这篇课文押“ing (in )”这个韵母,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对于这些押韵的字,我们要稍微读重一点,其他字要读轻一点,也就是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才能读出韵味。
至于感情,学完整篇文章,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让学生深情并茂的齐读或角色朗读。
2 背诵方法的衔接背诵的方法有很多,但文言文的背诵,我从小学阶段沿用的方法主要以减字背诵法为主,原因是学生很感兴趣,效率又高。
一篇200字左右的文言文,一般10分钟之内就可以背下来。
如:指导《陋室铭》一文的背诵,可以做成幻灯片,即:1)山,有仙。
水,有龙。
斯,惟。
苔痕,草色。
谈笑,往来。
可以,。
无,无。
南阳,西蜀。
孔子云:“?”2)山,。
水,,斯,。
苔痕,。
谈笑,。
可以,。
无,。
南阳,。
:?3)背诵全文3 分析人物方法的衔接分析人物形象,除了从故事情节中分析,还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形象,这是中小学惯用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如分析元方的形象,就可以反复朗读品味他与友人的对话,揣摩他的语气,从他面对友人的怒骂,能镇定自若、不亢不卑,理直气壮,将对方说得无地自容的表现中,可以分析出元方是一个聪颖、有智慧、善辩、勇敢的孩子。
4 读通思路方法的衔接分析文章的思路,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也进行了相关的训练,但是,对于一篇篇幅较长或难度较大的文章,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思路仍然会比较模糊,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另辟蹊径,设法让学生读通思路,如在《陋室铭》一文中的教学中,为了证明“陋室不陋”,我出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证明题。
设问:作者又是如何来证明“陋室不陋”呢?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品德高尚?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来印证?请按照顺序来找。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下面,我展示一下学生的精彩回答。
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可以看出作者品德高尚,这句是描写陋室周围的环境,给人以幽美的感觉,我觉得幽美的环境衬托了作者淡泊恬静的心境,可见作者是一个闲适淡泊的人。
生:我来补充一下,这句的“绿”和“青”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觉,我们知道“苔藓”生活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台阶上长满了青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荒凉冷落,而作者笔下流露的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见他是一个坦然豁达、淡泊名利的人。
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交往的是博学、高雅的人,所以从他交往的朋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高雅、博学、品德高尚的人。
生“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弹朴素的琴,喜欢阅读佛经,对这里的生活十分享受,可见作者是一个闲适淡泊之人。
生:因为作者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陋室不陋”。
这样,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激烈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将小学学的证明方法、分析思路的其他方法结合,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法上的衔接开展学法讲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真学”、“我爱学”、“我会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