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与“兼爱”之比较
3.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异同
3.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异同一.相同之处1.天道根源相同儒家认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爲心。
”即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墨家认为“天之行廣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
”将践行兼爱看做天意2.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
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
3.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昏乱纷争的理想。
二.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
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即“爱而有兼”“爱无差等”藉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之目的。
2.爱的倾向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伦,不过问自己的权利。
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利他倾向。
墨子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交相利”3.推行方法不同儒家认为推行“仁爱”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辅助。
孔子在对“仁”的推行上,向来是不相信“天、鬼、神”的,他更强调的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墨子在如何贯彻和推行“兼爱”这一主张上,却倚重于超自然的力量:天、鬼、神。
4.具体代表的阶级不同孔子的“仁爱”学说代表宗法社会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
略论“兼爱”和“仁爱”的区别
略论“兼爱”和“仁爱”的区别作者:庄思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儒墨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两者思想生发根本的不同,就决定了其学理路径的不同。
儒墨虽然同出于孔门,但二者思想却有根本的分歧,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一个是为平民说话的“兼爱”,一个是以血亲为根基的“仁爱”。
此文重在论述“兼爱”(“爱人若爱其身”),以孔门之“仁爱”(等次之爱)作比较,分析“兼爱”更适合普通民众,更具有普遍性的缘由。
关键词:墨子;兼爱;孔子;仁爱一、“兼爱”与“仁爱”根本区别我们知道墨子以功利主义者著称于世,《大取》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但在其十论中却是以“兼爱”为核心的,“爱利万民”(《尚贤》),他所追求的是天下之大公利。
孔子虽也穷其一生推行他的“仁爱”,力荐统治者广施仁政,退不避功过进不别仇亲,以实现那幻想式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两者的归宿显然是没有二样,但是他们思想的生成基点却大不相同。
墨子的“兼爱”起于存在的欲望,导致他必然看重人的生命,尽最大力量去挣得人的生存权利,他所面对的都是实然。
孔子的“仁爱”则发于应然,是文明进展到一定程度应该去怎么做,他是以应然寻求应然。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两者的源头是不一样的,那么他们学理路径自然不一样,实际所操作的实践自然也不同,之后的衍变终点自然也不同。
墨子活动在春秋战国之际,“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兼爱》)“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天志》),他之所以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与他的出身及所学联系密切。
据考证,墨子的出生地是小邾娄国,就是今天的滕州,它地处于当时的邹鲁文化区,而邹鲁文化有两个特点不能忽视,即厌烦战争、崇尚和平和高超的自然科学技术水平。
还有文献记载,墨者出于儒家之清庙之士,生活一贯勤于持俭。
而《淮南子》更是明确的说,墨子深受儒家学问熏陶,只是由于他出身文化环境,以及其所操持的职业和后来的亲身经历,使他走向了坚决的反儒的道路。
仁爱与兼爱思想的比较研究
2013.06学教育139仁爱与兼爱思想的比较研究杨学梅(河南科技大学,湖南洛阳471003)[摘要]儒墨两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针对当时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儒家推崇“仁爱”,墨家提倡“兼爱”,两种思想在施爱方式、义利观等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同时,“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却又有其共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衰落和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在这一历史进程当中,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社会各阶级、集团、国家的人们,以及他们在思想上的代表人物,都从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出发,确定了自身的价值取向,提出了自身的价值观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成为了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显学”,他们围绕着天人、群己、义利、德力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但二者并非是决然对立,也有其相通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思想的内涵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的孔子,他的思想是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大潮流之下,对殷商文化进行反思的产物,其结果是突出了人的价值和地位。
孔子在批判地继承了自殷周至春秋以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的观念。
“仁”在孔子思想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的仁,指孝悌、忠信、仁爱、志勇、仁义、忠恕等诸道德的总称;狭义的仁,就指爱人的同情心。
仁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但其道德内在性首先表现为“爱人”。
《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这是孔子对“仁”的问题的一次最直接的问答,它表明了仁的核心意义即“爱人”。
但是,孔子的“爱人”并不是没有区别地爱一切人,而是要求以孝悌为本,从爱自己家中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推及到社会其他人身上,在道德上实行一种推己及人的原则。
因而我们说仁爱首先是一种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有差等的爱,即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不过光爱自己的亲人是不够的,孔子的本意在于推己及人,“能近取譬”,由此把爱亲之仁推广到爱众之仁,以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5篇模版]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5篇模版]第一篇:“仁爱”与“兼爱”之比较摘要“仁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点,“兼爱”是墨家学派思想的要旨所在。
“仁爱”思想与“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儒墨两家的分野与对立。
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
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任何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提出,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制约。
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的反映和体现。
“仁爱”和“兼爱”学说便是儒墨两家各自对其所处时代所进行的精神把握。
春秋战国时代,即儒墨两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征。
与这种社会动荡相对应的是,思想界同样是不安静的,史称“百家争鸣”。
正是在此种环境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仁爱”和“兼爱”的思想诞生了,两者应社会问题而生,都蕴含着民本主义的济世思想。
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1“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
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
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
1.1“仁爱”的内涵“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古人“兼爱”与“仁爱”思想的不同点
古人“兼爱”与“仁爱”的不同点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乱也。
(《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兼爱》)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君子之为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比较分析“兼爱”与“仁爱”的不同点。
【答案】①爱的基础: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
①爱的关系: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仁爱则不一定,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
①爱的含量:兼爱是无差等的,均衡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不均衡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从爱的基础上看:由“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可知,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使损害君主受损失以自利。
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由“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知,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
从爱的关系上看: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可知,墨子认为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就不会有不孝的,即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
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知,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也就是说仁爱也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
从爱的含量上看:由“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可知,如果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孝的事呢,不会有不慈爱的;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慈的事。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摘要:孔子、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两位颇具盛名的学者,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仁爱”,两位圣贤的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本文将对孔子“仁爱”以及墨子的“兼爱”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出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两种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目录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2)1.1阶级基础 (2)1.2内容不同 (2)1.3具体要求不同 (2)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 (4)2..1 两种思想都主张“仁” (4)2..2 倡导公利,反对私利 (4)2..3注重实践 (4)3启示 (6)参考文献 (7)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孔子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
这两种思想都注重对他人的关心,但两位圣贤的思想却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阶级基础,具体内容及两者实施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
1.1阶级基础春秋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关系内大幅度的调整。
奴隶的斗争使一些奴隶主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甚至无力维持生活。
孔子就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庭背景决定了孔子强调等级差别,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仪的思想主张,这就决定了孔子“仁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一种爱,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他人,“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
墨子与孔子不同出自侠士,和很多农工失业流民以及刑徒苦役有很多的接触,墨子是这些贫苦百姓的代表人物。
因此,更能体会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墨子的背景决定了其思想更多的反应社会底层的诉求,即博爱。
1.2内容不同由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他的思想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教程度,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爱。
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
墨家“兼爱”,儒家“仁爱”,谁更有爱?
墨家“兼爱”,儒家“仁爱”,谁更有爱?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
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
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
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
那么,“兼爱”、“仁爱”这两种思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同求“爱人”首先,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本质都是“爱人”。
“兼爱”指人类整体之爱,它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儒家之“仁爱”以“仁”为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
其次,墨子“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的基础都是“平等”。
墨子的“兼爱”观在层次上有无差别之意。
“兼爱”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身份等级的贵贱高低,一律视他人如视自己,爱他人如爱自己。
儒家将“仁爱”的根本归于对“赋予”生命的父母的感恩和报答,把血缘亲情作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和基础,视之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论依据,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儒家又由爱自己的父母出发推及爱他人的父母,由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出发推及爱他人的兄弟姐妹,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普遍之爱。
对象不同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各自所包含的对象不同。
墨子“兼爱”观所指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君臣,父子,大夫,诸侯。
只要这些具体的人能够兼相爱,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安定。
而“仁”作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
爱人首先表现为“泛爱众”。
“仁爱”、“兼爱”之比较研究
“仁爱”、“兼爱”之比较研究作者:李晶鑫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6期摘要:儒家的“仁爱”强调爱的推行要依据身份的现实存在,讲究差别等级式的推行;而墨家的“兼爱”强调爱的推行不应受制于身份的限制,讲究没差别的、普遍的推行。
然而爱的推行既要以身份为基础又要超脱身份的限制。
在推行爱的过程中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即“仁爱”要以“兼爱”为目标,而“兼爱”要以“仁爱”为前提。
爱的推行应是“仁爱”与“兼爱”的融合。
关键词:仁爱;兼爱;身份[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2一、儒家的仁爱及其体现出的身份观《论语》颜渊篇有一段对仁爱内涵的论述,一段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1]由本段可知与人交往处处按照礼来行事即为仁。
另一段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由此句可知孔子认为仁就是用一颗向善的心来关爱别人,来与人交往。
还有一段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由此句可知孔子认为仁政的要义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居其位。
总结上文可以得出孔子仁爱的大致内涵,即以爱人为出发点与归宿,运用礼乐等来规范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使每个人的行为都与其身份地位相符的一个过程或状态。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话:“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2]由上面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也就是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作者:赵恒君来源:《湖湘论坛》2015年第02期摘要:关于儒墨两家思想比较研究,学界多有讨论和辩争,有主张二者是异名同实、本质为一的,也有认为原则有别的。
对此,在立足前人之论的基础上,分析儒墨两家“仁爱”与“兼爱”的异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儒家讲“爱”,发自人之内在性情,以“情”说“爱”,由“爱”而“仁”;墨家讲“爱”,以“情”为“理”,由“理”说“爱”。
儒家讲“爱”,严于“利”之界限;而墨家“兼爱”,则以“交相利”之“利”来诱导。
儒墨“爱”之学说的差异使得儒墨两家不仅各趋一途,而且其现实性与理想性的亲和程度也大大影响到儒墨两家在后世的存续。
关键词:儒墨;仁爱;兼爱;异同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2-0119-05《韩非子》中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吕氏春秋》云“孔子贵仁,墨翟归廉”。
《淮南子》亦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悦”。
儒墨两家究竟是“异名同实、本质为一,还是异方千里、原则有别”?[41p58有关儒墨之同源与分歧,学界多有讨论。
在同源论上,有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都以“解民之倒悬”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和价值追求,在基本精神上颇有相似和相通之处的,墨学以无差别的“兼爱”的方式坚持和发展了孔子的有等级的“仁爱”思想。
虽然后来墨子非儒的倾向和观点十分明显,但是并不非孔,而且,墨子只是对孔子之后的儒学进行了批判,主要矛头指向是儒学的庸俗化,该观点还认为墨子坚守的恰恰是孔子之儒的正道思想,从这一点来说,墨子所开创的“墨学”是对孔子儒学的新发展。
在分歧说上,有学者认为,儒学以崇文尚礼为特点,在道德倾向和文化心理上反映了君子阶层的追求;墨学则是农工肆人的代言者,反映的是沦为小人阶层的普通民众的利益要求、道德倾向和文化心理。
儒墨对立的实质是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的对立。
此中的众说纷纭不复赘述。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尽管都强调一个”爱“字,然而二者之间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仁爱是一个由近及远的等差之爱;兼爱则是无差别的平等之爱。
事实上墨子曾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墨子极力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墨子对儒家核心的仁爱思想有不同见解——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截然对立。
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墨子兼爱思想和儒家仁爱思想的差异导致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
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那么兼爱和仁爱的区别究竟何在呢?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而儒家的仁爱是一个以自我为圆心向外扩散的体系:一个人首先应该爱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儿,然后是兄弟姐妹,再然后是堂兄弟、表兄弟,再然后应该爱自己的家乡父老,再然后爱自己的祖国同胞,再然后爱外国人,最后儒家这种仁爱甚至还能波及动物——孔子就曾按礼仪规范埋葬自己的狗,但对动物的爱必须排在最后。
墨家打破了这种界限,要求每一个人平等地爱天地万物,所以孟子说墨家的兼爱思想是:”无君无父,乃禽兽也。
“因为在墨家子弟眼中本国国君和自家父母都和外国人是一样平等的。
事实上我们后世的中国人大多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我们有同情心,但看到本国的灾难和外国的灾难心态是不一样的,自己的亲人、熟人遭遇不幸和陌生人遭遇不幸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面对动物时如果我们看见一只猴子被杀死在自己眼前的刺激远远大于踩死一只蚂蚁,因为猴子无论是在体型、体态各方面都比蚂蚁更接近人类。
孔子“仁爱”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比较
孔子“仁爱”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比较作者:刘霞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4期摘要: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的爱人,如何修身,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義。
关键词:“仁爱”;“兼爱”;孔子;墨子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仁”是内在的道德体系的最高范畴,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
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
[1]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
《中庸》里孔子说:“仁者,人也。
”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大概分为以下三点:(一)爱人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也是核心。
《论语·颜渊》中载: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在孔子看来,爱人分为两方面,即“爱亲”和“爱众”。
1.爱亲。
爱人是由“爱亲”开始的,《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梯是“仁”的根本。
《中庸》中也提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
2.爱众。
孝悌不仅是爱人的根本,也是家庭伦理的基础。
爱众是把爱亲的对象扩大化,由爱亲人到爱更多的人。
《论语·乡党》中载: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尹不问马。
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重人不重财,这就是爱众的表现。
《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把爱博施于众。
可以看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人”体现了一种有差别的爱的变化。
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
[2](二)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谈怎样归于仁,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即自我约束。
《论语·颜渊》中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是在一定背景下诞生出来的具备丰厚内涵的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导致战火不断,社会秩序崩坏,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有明显各自观点的良方,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而儒家与墨家是当时最盛行的思想学派。
文章主要从孔子的仁爱观点与墨子的兼爱观点出发,讨论两者在思想上面的异同。
儒家的“爱人”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墨家则强调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
所以“仁爱”与“兼爱”思想上有怎样的碰撞和实现要求,对两者的差异共同进行分析,有利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力量。
关键词:仁爱;兼爱;墨子;孔子;百家争鸣;传统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个著名思想学家,孔子与墨子虽然只是一介寒士,终生都无权无势,但是他们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并且在通过学习、走访之后,将自己的思想传播下来,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随着影响的增大,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有学识的先生、君子,所以关于孔孟道德学说哲学思想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
在关于孔子与墨子思想上的研究,人们更是区别看待,认为兼爱与孔子的仁爱两者是对立的,但是忽视两者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异中有同,同时也是异中存同的。
1.两者的思想内涵解读1.1仁爱倡导“爱人”的核心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十分动荡,价值体系并没有系统的完成,人们从封建历史当中学习到的价值观念、哲学理念都十分有限。
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礼崩乐坏”强调是指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僭越,需要强调此时是封建时期,这种制度跨越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但是在这一时期制度全部崩溃,孔子的思想正是形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孔子感叹礼乐制度的不复存在,实际上是感叹制度、理论、伦理体系的破坏,而他认为要想恢复这一切,维护体系的前提是坚守“仁”[1]。
在“仁爱”思想当中,仁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围绕“爱人”来展开的,孔子认为“爱人”不是毫无区别热爱所有人,而是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是以“身、家、国、天下”的登记体系,是一种“亲亲有术士、尊贤有爱”,那么“爱人”的前提是亲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1、词语读音不同
仁爱:rén ài
兼爱:jiān ài
2、词语解释不同
仁爱: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兼爱:春秋时墨子的主张之一。
意指要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
3、词语出处不同
仁爱: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
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
译文: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来自蓬莱,不小心被鸱枭击伤。
你仁爱出手拯救了我,非常感谢盛德。
兼爱:战国·荀子《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
译文:尧让贤给他人,为了人民,不分亲疏平均施爱给所有的人。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浅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之区别
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虽然都是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但在实质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儒家的“仁爱”强调的是从个人关系出发的爱。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来实现仁爱。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养育和关爱他人,而好的个人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比之下,墨家的“兼爱”强调的是普遍的人类情感,超越了个人关系的范畴。
墨家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人并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
墨家主张取消家庭、部落和国家的利益,而将所有人都看作兄弟姐妹,实现全面的兼爱。
其次,儒家的“仁爱”更注重的是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培养,强调个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才能去关爱他人。
而墨家的“兼爱”则更注重实际行动,通过行动去实现兼爱的理念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儒家的“仁爱”更强调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护,认为通过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可以实现仁爱。
而墨家的“兼爱”更强调同类之间的关爱,通过互助合作来实现兼爱的理念。
儒家的“仁爱”更注重个人关系和道德修养,墨家的“兼爱”更强调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实际行动。
两者都强调爱的概念,但在实践上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兼爱与仁爱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们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与和谐。
然而,兼爱与仁爱在一些细节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在对他人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兼爱强调平等对待,主张将爱心普及到每一个人,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关怀和尊重。
而仁爱则更注重对亲人、朋友和亲密关系的关怀,认为应该首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及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关注和维护。
这是兼爱与仁爱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兼爱与仁爱在行为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兼爱强调广泛的关爱,注重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捐助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行动来为社会和他人尽一份力量。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怀和帮助,主张通过关心、理解和体贴他人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主张通过关爱家人、朋友和亲密关系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在社会层面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兼爱倡导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主张通过消除贫困、改善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和福祉,主张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制度来实现兼爱的目标。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的爱心和关怀来推动社会和谐。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主张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仁爱的力量。
兼爱与仁爱在个人层面上也有一些差异。
兼爱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和他人负责。
兼爱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做出贡献,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兼爱的精神。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的心态和情感,主张通过个人的善良和仁爱来影响他人和社会。
仁爱强调的是个人心灵的成长和修养,通过个人的修炼和实践来传递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虽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但在对待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存在一些差异。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7页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儒墨思想比较研究:“仁爱”与“兼爱”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23, 11(3), 272-277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nc https:///10.12677/cnc.2023.113043儒墨思想比较研究:“仁爱”与“兼爱”窦赫卓,全 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收稿日期:2023年6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8日摘要 儒墨两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尤为突出,世称“显学”,但却遭遇了一盛一衰之悬殊历史命运。
两家同产生于社会动荡的乱世背景下,都在“以天为证”的加持下赋予自家学说合法性,都强调“爱”这一核心主张,即儒墨两家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核心思想。
但是,儒墨两家思想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仁爱”与“兼爱”在立论初衷、心理机制、和谐观念等方面有较大差别,体现出两家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尚礼和谐与贵义和谐的不同。
儒家“仁爱”思想契合了时代的普遍价值与治国需求,由此得到重视,不断发展为中国哲学之主流;而墨家的“兼爱”思想过于理想主义,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于是逐渐衰弱,甚至成为绝学。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Mohist Thought: “Benevolence” and “Universal Love”Hezhuo Dou, Xin Quan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Jun. 10th , 2023; accepted: Aug. 19th , 2023; published: Aug. 28th , 2023AbstractConfucianism and Mohism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mong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known as “outstanding schools”, but they have experienced a great historical fate of prosperity and de-cline. Both schools were bo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urbulence and chaos, and were given窦赫卓,全鑫legitimacy to their own theories under the blessing of “taking heaven as evidence”. Both empha-sized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love”, which is the common value pursuit and core ideology of the Confucian and Mohist school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thoughts of the Confucian and Mohist school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universal love” i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rgumen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harmonious concept, etc., which reflec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r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between the distinctive love and the undifferentiated love, and between etiquette harmony and righteousness harmony. Confucianist “benevolence” thought conforms to the universal value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which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nd continues to develop into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universal love” ideology of the Mohist school is too idea-listic and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so it gradually weakens and even becomes the out of print.KeywordsBenevolence, Universal Love, Confucianism, Mohism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在社会动荡的先秦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兼爱和仁爱的不同
(3682字,大约需要10分钟)兼爱和仁爱的不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相同之处:
1、思想价值。
二者蕴含丰富的人道主义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内容,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社会意义。
二者都要求用爱心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并且强调不断强化自身修养,以此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助互爱。
3、文化内涵。
二者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都强调用心去爱人,在当时的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延续至今,是时代精神的结晶与核心。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不同之处:
1、价值取向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忠恕”之道,注重主观道德修养,通过“克己复礼”的途径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而墨子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的思想,注重做事情的结果,强调在做具体的事情中体现“仁”。
2、“爱”的对象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强调以血缘为纽带产生“爱”的不同等级;墨子“兼爱”思想中的“爱”不分等级,是一种平等之爱。
不同之处: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
孔子仁爱思想主张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要求。
2、具体的内容不同。
兼爱是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
孔子的仁爱是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爱人要以亲亲为出发点,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及国际关系。
相同之处:
1、都是爱人的思想。
2、都注重仁。
浅谈“兼爱”与“仁爱”
别 于动物 的人 的生命 的关 切 和尊 重 。《 论语 ・ 乡党》 “ :厩焚 。子退
朝 , :伤人 乎 ? 不 问马 。 马厩发 生 火灾后 , 子所 关切 的不 是 曰 ‘ ’ ” 孔
付 出不同的情感的 , 这也就是所谓“ 亲亲有术 ( )尊 贤有 等” 杀 ,
( 墨子 ・ 下 》 。 因如此 ,L 《 非儒 )正 孑 子才 有所 谓 “ 者 , 仁 人也 , 亲为 亲 大 ”《 庸 ・ 十章 》 )入 则 孝 , (中 二 引 “ 出则 悌 , 而信 , 爱 众 , 亲 谨 泛 而
总之 , 笔者 认 为 , 、 都 并 不 是 在 主张 取 消 奴隶 制 的前 提 孔 墨
时期 。 、 孔 墨两 人 同处乱 世 , 但对 乱世 之 源有 着各 自的判 断 , 当时 并 称 为显 学 。下面就 他 们的 异 同进行 比较分 析 。
1 “ 人” 兼 爱” “ 爱” 共性 爱 :“ 与 仁 的
子语 ) 为特征的, 主张根据“ 他 为彼犹 为己” 《 (墨子 ・ 兼爱下》 的 )
原 则 , 到 “ 人 之 国 , 视 其 国 ; 人 之 家 , 视 其 家 ; 人 之 做 视 若 视 若 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孔子 和 墨子 都 认 为人 的生 命 价值 高 于 动 物 的 生命 价 值 , 这 种思 想在 当时 尚有 大 量奴 隶存 在 的情 况 下具 有 重大 意 义 ,它一
下来 讲 “ 人 ” , 他 们都 明确 表示 应该 善 待奴 隶 , 为 奴 爱 的 尽管 都认
隶 的 生命 价值 高 于动 物 的生命 价值 。
2 “ 爱 ” “ 爱 ” 差异 兼 与 仁 的 21 孔 子 之 “ ” 宗 法 之 爱 . 子 之 “ ” j 宗 法 之 爱 . 仁 是 墨 仁 是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周理平(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仁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点,“兼爱”是墨家学派思想的要旨所在。
“仁爱”思想与“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儒墨两家的分野与对立。
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
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中图分类号:B222;B224文献标识码:A任何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提出,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制约。
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的反映和体现。
“仁爱”和“兼爱”学说便是儒墨两家各自对其所处时代所进行的精神把握。
春秋战国时代,即儒墨两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征。
与这种社会动荡相对应的是,思想界同样是不安静的,史称“百家争鸣”。
正是在此种环境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仁爱”和“兼爱”的思想诞生了,两者应社会问题而生,都蕴含着民本主义的济世思想。
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同一性(一)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和西方的基督教的博爱具有某种相似性,因而,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品格。
虽然说“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但是其最终指向,却是面对全社会的,是一种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不分贫富、贵贱、愚智的普世的爱。
无论是孔子的“泛爱众”,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不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
同样地,墨子的“兼爱”在这一点上与“仁爱”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孔子泛爱一切人的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所谓兼就是圆满周遍之爱,兼爱即尽爱,“尽,莫不然也。
”(《墨子·经上》)因此,兼爱是以泛爱天下之人为目的,而不是只爱其亲人、爱其家人、爱其国人,不是局限于部分的人,而是泛爱天下之人。
“爱人必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
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
”(《墨子·小取》)这就说明爱人必须普遍圆满才是“兼爱”。
但不爱人则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爱才是不爱人,只要不是普遍圆满的爱,甚至对极少数的人不爱,也就是不爱人。
墨子倡导的是“天下之人皆相爱”,“爱人者此为博焉”。
兼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平等、普遍地爱,主张“兼而爱之,从而利之”。
《淮南子·要略》说墨子曾受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不苟儒家礼仪形式烦琐,自创学派。
这种渊源关系,使得其二者在尚仁这一点上相通相融,都遵循“仁”的要求,秉承“仁”的原则。
“仁”的本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为爱,不仅仅是自爱,这不是真正的“仁”;爱人方足为“仁”。
所以儒家要求从“亲亲之爱”上升到“泛爱众”。
墨子的仁爱即兼爱。
墨子常说:“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就是“仁”,故云:“仁,爱也。
”(《墨子·经上》)只不过墨子是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展成为“己所欲,施于人”而已。
“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
”(《墨子·贵义》)正因为后世儒家之“仁”,已经无法甄别真伪,存其名而亡其实,故墨子干脆弃“仁”之名不用,而以兼爱说代之,因此墨家的仁爱思想就集中体现于其兼爱学说中。
他认为天下之乱皆由于人不相爱,而要达到天下治,就必须实施“兼爱”,“兼爱”的出发点是使天下人皆得利,不分远近,不分等级地去爱一切人,这也是符合“仁”的本旨。
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这一点上,显然是与孔子的仁爱是相通的。
(二)追求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爱”的最高境界孔墨的爱人学说同是面对混乱不堪的社会局面而发,都是要在社会中凸显对人类整体的终极关怀,都要通过自己的学说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安邦定国、天下人皆获利的“大同”社会是“仁爱”和“兼爱”的共同追求和向往。
不管是儒家“仁爱”所追求的“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还是墨子“兼爱”所倡导的“天下治”的盛世局面,都体现出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
儒家讲“爱人”“以德治民”“下不犯上”“以仁治民”,强调“仁礼结合”,认为只有“礼”的社会才是安定的社会,从而实现“仁政结合”,达到安邦定国,人人皆有利可得。
墨家从互惠互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实行无差等的爱,从而在思想上消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才能实现博爱、平等的“大同社会”,即“天下无大国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儒家的“仁爱”是与天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说过:“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则天”主张不仅说明孔子尊重而且也体现了孔子“畏天命”的思想。
孔子还认为在天意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他坚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则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说,通过尽心、知性、知天命来达到人人皆有仁爱之心,通过无限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再推己及人便含扩充他人的仁爱之心,最终可育万民,赞天地,达到融天地万物于一体的境界,即“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墨子则提出“天志”说,认为无天能够赏善罚恶,人们只有以“天”为法,顺天旨意办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之所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顺天意者义政也”,(《墨子·天志上》)“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墨子·法仪》)天要人相爱、相利,不要人相恶相贼。
墨子把兼爱说上升到天的高度,从而站在“天志”的角度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均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儒家的“仁爱”是从修己开始的,强调个体的道德主体性和个体的道德自主人格,惟有如此方可成圣。
为此,孔子提出“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重视“克己”的内心修养功夫,以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孟子也主张人要尽心、知性、知天,要求人能克己,养成浩然之气,从而成己成物,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修养的反映和体现。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太平,人们之所以不相爱,那是因为人的欲望过多且过度地膨胀。
因而,只有人人都在内心抑制利欲的膨胀,天下方可太平,人们方会相爱。
因此,墨子重视人自身的修身养性,注重人自身的发展。
墨子有云:“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
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墨子·修身》)墨子意即对于士人来说,品行为重,君子要明察身边人的善行予以借鉴,看到品行差的人要反省自己,以此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即使有恶人影响,也不会起作用。
也就是说君子要有所作为,必须首先修身。
由此可知,“仁爱”与“兼爱”都把个人内在修养摆在重要地位,借此来实现各自“爱”的理想。
二、“仁爱”与“兼爱”的差异性(一)理论基础不同儒家讲仁爱时,其思路是充分肯定人的理性。
孔子所说的仁走的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路线,他在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时候,这其中就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假设,那就是充分肯定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够自觉地去行善。
其理论前提都是把他人看成与自己相同的可以自我成就的人。
正因为如此,儒家的“仁爱”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伦,不过问自己的权利。
也就是说,儒家的“仁爱”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而这种群体意识又有明显的利他倾向。
在孔子面前,个人利益、个人感受不足为道,人的一言一行均应以他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时时事事为他人着想。
相对而言,作为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墨子重视人的感性,作为兼爱主体又是兼爱对象的人,在墨家看来主要是自然状态的人。
墨家把善恶归之于利害,又把利害归之于喜悦与厌恶感觉:“得是而言,则是利也”,“得是而恶,则是害也”。
(《墨子·经上》)于是,墨子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墨子·兼爱上》)这与孔子所强调的仁爱的道德行为出于理性自觉是迥然不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孔子与墨子在人性看法上的分歧:孔子认为“性相近,行相远”,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墨子则把自私自利视为人的天然本性。
概而言之,儒墨对立的本质是: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结合与人道原则和感性原则结合的分野。
“仁爱”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有差等的爱,受“礼”的制约,“仁”首先见之于“亲亲”,爱始于血缘,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才能去爱一切众生,做到“泛爱众”,所以儒家的“仁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
如果说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为更多注重的是血缘氏族情感而包含着差等之爱的内涵的话,那么墨子“爱利万民,爱利百姓”的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则将爱的对象更明确地放大至人类整体。
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了,即墨家所说的“爱而有兼”“爱无差等”“爱人而受己”“视人之家如己爱”“视人之国如己国”。
(二)推行方法不同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仁作为人的本质,它在主体意识中的确立有赖于主体的理性自觉和情感认同。
因而,实行“仁爱”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辅助。
孔子在对“仁”的推行上,向来是不相信“天、鬼、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他更强调的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孔子认定德性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努力—“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并不是离我很遥远的东西,仁就在这里,只要我不懈地去努力,我就可以实现仁。
孔子就是以此来实现他的理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他一生都在积极推广他的学说。
为了争取各国的支持,孔子周游列国,一心致力于推行他的内圣外王之道。
在他的主张得不到采纳之后,他又广收弟子,通过教化的手段来推行他的修人安己之说。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人不但要通过修身的手段来安顿个体,而且要解决家国天下全体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