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图法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控制图法产生背景: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老七种工具的特点: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通俗易懂,一线员工易于掌握质量管理老7种工具1.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原则➢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数据的归类➢分层的关键质量数据分层的标志(5M1E)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测量、方法、环境。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检验手段;废品的缺陷项目。

分层法实例(1)某轧钢厂一个车间的生产情况统计如下:甲乙丙三班各轧制钢材2000t,共轧制6000t,其中轧废169t。

如果只知道这样三个数据,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下表是进行的分层分析。

分层法实例(2)某产品的汽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使用分层法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密封不好。

该装配工序是由甲乙丙三个工人各自完成的;并发现漏油的主要原因是三个人在涂粘结济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气缸垫分别来自A 和B两个协作厂。

调查的数据如下:调查总数50个,漏油19个,漏油发生率0.38。

现采用分层法按操作者和协作厂分层收集整理数据。

按操作者分层结论:工人乙的操作方法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按协作厂分层结论:B厂的气缸垫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综上:建议采用乙的工作方法和B厂的气缸垫。

实施结果:漏油发生率增加了原因: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措施:重新考虑分层与协作厂联合分层结论:B厂↔工人甲A厂↔工人乙2.排列图法概念➢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Pareto)。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

➢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pareto diagram),其原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得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结论。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洛特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洛特曲线)。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面举个例子。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1所示:
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题即可消除。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将贵善著)p311
关闭窗口

2 排列图分析法

2 排列图分析法

排列图分析法
8 排列图的应用实例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 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 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 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 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 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排列图分析法
序号 1 2 3 4 5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5 能达到何目标: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如何确定问题 的优先顺序,将资源集中在何处才能取得最佳 效益。这种展示让企业各级一看就懂。 6 注意事项:仔细分析结果总是很重要;不仅靠数 据还要利用常识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优先顺序。
7 使用程序: 找出问题和可能的原因。收集有关原因 的信息。绘制帕雷托分析图,横坐标表示 原因,纵坐标表示问题,以出现次数、频 率或造成的成本来表示。找出最关键的几 个原因。依据重要性排序,利用改进技术 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
排列图分析法
8 例2 : 某洗衣机制造商出现质量危机。在一次 广泛的可信度测试中,一家大型杂志将其品 排在末位并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该公司具有完善的失误记录,列出的失误 种类达22种。但运用帕雷托分析法表明,仅 其中的4种失误就占了所有记录的83%。
排列图分析法
本课程学习到此
北京数码神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质上教育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 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 在全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 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 缺陷及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 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 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 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 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 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第7讲1 排列图法

第7讲1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什么是排列图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或主次分析图,它首先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Pareto)用于经济分析,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将它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之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之一。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柱状图和一条自左向右逐步上升的折线。

左边的纵坐标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频率或称累积占有率。

一般说来,横坐标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问题或项目,纵坐标表示影响程度,折线为累计曲线。

排列图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建立在ABC分析法基础之上的,它将现场中作为问题的废品、缺陷、毛病、事故等,按其现象或者原因进行分类,选取数据,根据废品数量和损失金额多少排列顺序,然后用柱形图表示其大小。

因此,排列图法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我们找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例如,可以将积累出现的频率百分比累加达到70%的因素成为A类因素,它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在全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缺陷及故障的原因。

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排列图的应用实例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

由于该厂所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示。

气孔、夹渣、焊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

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监理工程师辅导资料:排列图法

监理工程师辅导资料:排列图法

1.排列图法的概念 排列图法是利⽤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种有效⽅法。

排列图⼜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个横坐标、⼏个连起来的⽅柱形和⼀条曲线所组成。

实际应⽤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 (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

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般因素。

1. 排列图的作法 下⾯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例7—2] 某⼯地现浇混凝⼟构件尺⼨质量检查结果是:在全部检查的8个项⽬中不合格点(超偏差限值)有150个,为改进并保证质量,应对这些不合格点进⾏分析,以便找出混凝⼟构件尺⼨质量的薄弱环节。

其步骤如下: (1)收集整理数据 ⾸先收集混凝⼟构件尺⼨各项⽬不合格点的数据资料,见教材141页表7—5。

各项⽬不合格点出现的次数即频数。

然后对数据资料进⾏整理,将不合格点较少的轴线位置、预埋设施中⼼位置、预留孔洞中⼼位置三项合并为“其他”项。

按不合格点的频数由⼤到⼩顺序排列个检查项⽬,“其他”项排在最后。

以全部不合格点数为总数,计算各项的频率和累计频率,结果见教材142页表7-6。

(2)排列图的绘制 1)画横坐标。

将横坐标按项⽬数等分,并按项⽬频数由⼤到⼩顺序从左⾄右排列,该例中横坐标分为六等份。

2)画纵坐标。

左侧的纵坐标表⽰项⽬不合格点数即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累计频率。

要求总频数对应累计频率100%。

该例中150应与100%在⼀条⽔平线上。

3)画频数⽅柱图。

以频数为⾼画出各项⽬的⽅柱图形。

4)画累计频率曲线。

从横坐标左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各项⽬⽅柱图形右边线及所对应的累计频率值的交点,所得的曲线即为累计频率曲线。

5)记录必要的事项。

如标题、收集数据的⽅法和时间等。

教材p142图7-4为本例混凝⼟构件尺⼨不合格点排列图。

3.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 (1)观察直⽅形,⼤致可看出各项⽬的影响程度。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与散布图法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与散布图法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休哈特控制图(四)第八章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一、排列图法(一)什么是排列图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它的基本图形,见图9-1。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

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

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米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

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二)排列图的作图法1.搜集数据搜集一定时期内的质量数据,按不同用途加以分层、统计。

以某卷烟厂卷烟车间成品抽样检验时外观质量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中的数据为例(表9-1)。

2.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为简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少的油点、软腰和钢印三次缺陷合并为“其它”项,其频数为37。

(1)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目统计表,“其他”项放在最后,见表9-1。

(2)按表9-1的表头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

并填入统计表9-2中。

3.绘制排列图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下:(1)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

本例共七个项目。

按统计袤的序号,从左到右,在每个刻度间距下填写每个项目的名称,如空松、贴口、......、其它。

如图9-2。

(2)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全额等)。

确定原点为0和坐标的刻度比例,并标出相应数值,本例为100、200、300等等。

(3)按频数画出每一项目的直方图形,并在上方标以相应的项目频数。

如空松458、贴口297等。

(4)画右纵坐标表示累计百分比。

画累计百分比折线,可用两种方法。

排列图分析法PPT课件

排列图分析法PPT课件

2020/2/18
13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们要确定的分析对象是 尿素合成塔,问题的分类项目主要有焊缝气孔、 夹渣、焊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 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根据这些统计数 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 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排列图分析法
2020/2/18
16
90
1.2
75
88% 92% 96% 99% 100% 1
79%
60
68%
0.8
49%
45
0.6
37
30
0.4
14
15
8
7
0.2
3
3
2

0
0
1
2
3
4
5
6
7
8
根据表2.1作出图2.1即为排列图。图表均能看出前三项(1、慢泄漏,2、
不制冷,3、噪声大)占80%,是本实例中的关键项,为急待解决的不
2020/2/18
14
图7-2 焊缝缺陷的排列图 2020/2/18
1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不合格项名称
慢泄漏 不制冷 噪声大 外表凹坑 外表油漆 接地电阻 压缩机 绝缘电阻
频数 累计频数 (台) (台)
37
37
14
51
8
59
7
66
3
69
3
72
2
74
1
75
累计百分比
49% 68% 79% 88% 92% 96% 99% 100%
6 注意事项:仔细分析结果总是很重要;不仅靠数 据还要利用常识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优先顺序。

排列图

排列图

排列图出自淘课百科跳转到:导航, 搜索排列图(Pareto Diagram,帕累托图)目录[隐藏]∙ 1 什么是排列图法∙ 2 排列图的作用∙ 3 排列图的使用∙ 4 排列图的制作步骤∙ 5 排列图的案例分析[1]∙ 6 相关链接什么是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

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

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

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

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

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个例子。

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题即可消除。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为了有利于集中精力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应在规定时间内,着重解决影响产品质量的A类因素。
二、排列图作图步骤
例子:现结合某化纤纺织厂应用排列图寻找引起连续性疵布主要问题的实例,说明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第一步:搜集数据。
搜集数据首先要确定数据的分类项目。数据项目,可按出现问题的结果分,如按不合格项目、缺陷类型和事故的种类等进行分类,还可以按出现问题的原因分,如按缺陷产生的原因方面分类。
搜集数据的数量一般应取50个以上,数据太少则不能有充分的代表性。搜集到的数据其产生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过长时可分层作排列图。
第二步:按分类项目统计缺陷数。
该厂对XX年四月份出现疵布的各类缺陷共分8项进行统计,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三步:绘制排列图。
根据下表统计资料,就可以绘制出排列图,如图所示。
连续性疵布统计表
3、作排列图时,如有必要可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目的可按时间、工艺、机床、操作者、环境等进行分层。
4、排列图要画完整。常见的遗漏问题有:直方上频数未标出来;总数N未标出;折线上各点的累计频率未标出;图名称未标出以及主要因素未标出等。
序号
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三跳
13440
44.80
44.89
2
密路
6600
22.04
66.93
3
破洞
4000
13.36
80.29
4
经缩
2400
8.02
88.31
5
其它
3500
11.69
100.00
合计
N=29940
100.00
从图中可见,造成疵布的关键项目有三跳、密路和破洞三项,如能解决这三项疵点问题,就可以提高入库一等品率。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及散布图法(doc 23页)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及散布图法(doc 23页)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以及散布图法(doc 23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统计过程控制(SPC)与休哈特控制图(四)第八章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一、排列图法(一)什么是排列图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它的基本图形,见图9-1。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

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

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米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

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二)排列图的作图法1.搜集数据搜集一定时期内的质量数据,按不同用途加以分层、统计。

以某卷烟厂卷烟车间成品抽样检验时外观质量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中的数据为例(表9-1)。

2.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为简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少的油点、软腰和钢印三次缺陷合并为“其它”项,其频数为37。

(1)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目统计表,“其他”项放在最后,见表9-1。

(2)按表9-1的表头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

并填入统计表9-2中。

3.绘制排列图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下:(1)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

本例共七个项目。

按统计袤的序号,从左到右,在每个刻度间距下填写每个项目的名称,如空松、贴口、......、其它。

如图9-2。

(2)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全额等)。

确定原点为0和坐标的刻度比例,并标出相应数值,本例为100、200、300等等。

(3)按频数画出每一项目的直方图形,并在上方标以相应的项目频数。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1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1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统计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本节将要介绍的七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他的这种分类中的初级统计分析方法。

日本规格协会10年一度对日本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作抽样统计调查,根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在企业制造现场应用的各种统计方法中,应用初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占98%。

由此可见,掌握好这七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非常之必要;同时,在我国企业的制造现场,如何继续广泛地推行这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即初级的统计分析方法),仍然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排列图排列图法又叫帕累特图法,也有的称之为ABC分析图法或主项目图法。

它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质量改善,从而提高质量,以达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故称排列法。

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to)用来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的,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却仅有少量财富,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

因此这一方法称为帕累特图法。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作为在改善质量活动中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通常是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 类为一般因素。

根据所作出的排列图进行分析得到哪些因素属于A类,哪些属于B类,哪些属于C类,因而这种方法又把它叫做ABC分析图法。

由于根据排列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故有的亦把它叫主项目图法。

所谓排列图,它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构成的图。

其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即项目),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到右排列;两个纵坐标中,左边的那个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右边的那个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形表示影响因素,有直方形的高度表示该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

SPC中的常用方法

SPC中的常用方法

六、直方图法
4、工序能力评价
CP(CPK) CP>1.67 1.00< CP≤1.33 0.67< CP≤1.00 CP≤0.67
P(%) P<0.00006 0.006≤p<0.27 0.27≤p<4.55 p≥4.55
评价 能力非常充足 充足 尚可 不足 严重不足
1.33< CP ≤1.67 0.00006≤p<0.006
六、直方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
• 1、定义:衡量工序能力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程度 质量标准 T T Cp= = = 工序能力 6б 6S
•2. Cp的计算 •(1)双侧公差
T X 当M= 时, Cp= 6S
当M≠ X 时, Cpk=Cp(1-k)
2 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T
六、直方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 2. Cp的计算 Tµ -ū Tµ -x a 只有上极限偏差 Cp= 3б ≈ 3S b.只有下极限偏差 ū - TL x - TL C p= ≈ 3б 3S • (2)单侧公差
各种计量值 均值—极差控制图 X —R ~ 各种计量值 X —R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各种计量值 X —RS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计量值 X 单值控制图 X —S 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 重要产品中使用 计件数据 Pn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计件数据 p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计点数据 C 缺陷数控制图
U
六、直方图法 2、工序能力
(1)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 际加工能力。一般用 B=6б 来表示。这 是一个经济幅度。 (2)若B=2б,则合格品率为68.26%. • 若B=4б,则合格品率为95.45%. • 若B=6б,则合格品率为99.73%. • 若B=8б,则合格品率为99.994%.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请做出前轴锻件废品的排列图(帕雷托图)。
2、QCD改善的七步法是什么?
HD
一、特性要因图
Hubei
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Shenli Forging Co.,Ltd.
又称因果分析法,是分析影响质量的具体原因的有效方法, 为了寻找产生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
HD
Hubei
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Shenli Forging Co.,Ltd.
作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主要因素以一至二个为宜,总项目多时不能超过三个 •当项目较多时可以把频数少的项目合并成“其他”
•如画出的排列图各项数相差很小,主次问题不突出时,应考虑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更改分类项目,然后重新画图
•注意检查图形是否完整。常见易遗漏的问题有:直方上频数未 标出;总数N未标出;折线未连结;图名称未写;项目名称未写; 主要因素未标出等。
HD
不好例子
二支 部
Hubei
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Shenli Forging Co.,Ltd.
锻造
前桥
综合
财务部
管理 部
N
错误点:
1、主次排列顺序不对
问题点数 频率%
8
132 118
132
140
HD
好的例子
Hubei
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Shenli Forging Co.,Ltd.
04年主机故障停工时间排列图(N=96)
40 35
38 35 94.8% 87.5% 91.7% 96.9% 97.9%
120%
100.0%
频数h)
100%
30
76.0%
82.3%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

§10.3.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续5) 工程项目频数(%) 频数
80 70 60 50
45 76.2 85
91.3 93.8
96.2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40 30 20 10 0
56.2
A
16 7
B
C
5
§10.3.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续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步:绘制地坪起砂原因的排列表: 第一步:绘制地坪起砂原因的排列表: 项目 Ⅰ 砂粒径过细 Ⅱ 砂含泥量过大 Ⅲ 砂浆配合比不当 Ⅳ 后期养护不良 Ⅴ 水泥标号太低 Ⅵ 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 Ⅶ 其它 频 数 45 16 7 5 2 2 3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45 61 68 73 75 77 80 56.2% 76.2% 85% 91.3% 93.8% 96.2% 100%
2
2
3
20 10 0



Ⅳ Ⅴ


§10.3.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续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结论: 结论: 类主要因素是: A类主要因素是:砂粒径过细 砂含泥量过大 类次要因素是: B类次要因素是:砂浆配合比不当 后期养护不良 类一般因素是: C类一般因素是:水泥标号太低 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 其它
§10.3.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续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例:某建筑工程对房间地坪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了 调查,发现有80间房间起砂,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80间房间起砂 调查,发现有80间房间起砂,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地坪起砂的原因 砂含泥量过大 砂粒径过细 后期养护不良 砂浆配合比不当 水泥标号太低 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 其它 试:分析主次因素? 分析主次因素? 出现房间数 16 45 5 7 2 2 3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排列图也叫主次因果分析图,又称巴氏图或帕累托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

他是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一种工具。

排列图反映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观点。

1、排列图的特点(1)按问题的大小进行排列,以便找出关键因素。

排列图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成为一种频率分布.(2)强调分层分析,问题明确有利于确定问题的次序。

(3)强调用数据说话,每一项都有次数和累计百分比,以数据为根据,有说服力,能反应质量问题。

2、绘制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2)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3)整理数据,做排列计算表。

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频数和累计频率,并列表示之.频率很小的项目可以合并为“其他”排在最后。

(见附表)调查项目出现的频数频率表3、绘制排列图排列图一般有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

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标度0-100%;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项影响因素的大小,直方形标明质量问题的名称。

在每个直方形上方右角标出累计值点,连接各点即成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记录必要事项:主要记录图标题、获取数据时间、制图人、制图时间。

4、根据排列图确定各类因素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1)0—80%为A类因素,也即是主要因素;(2)81%—90%为B类因素,也即是次要因素;(3)91%-100%为C类因素,也即是一般因素.例图:例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 键 双 击
修改右侧纵坐标轴数据
出现以下图示
点击累计百分比 折线出现以下画面
点击图表区域
图表工具
依次选择“布局”“次要横坐标 轴”“显示从左向右坐标轴”
出现以下图示
右键单击 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
“坐标轴标签” 选择“无”
位置坐标轴 选择“在刻 度线上”
出现以下图表
左键点击例次的直方图
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中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
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的结构
折线表示累计频率 纵 坐 标
100% 50 81.13%
90.57%
94.34%
90% 80% 70% 60% 50%
40 66.04% 30 20 20 37.74% 15 8
右侧代表 不合格出现 的累计频率
例次
40%
左侧代表 不合格出现 的频数、次数
10
直方形高度表示 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 10% 5 2 3 0%
30%
累计百分比
0
0%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
柏拉图意义
作为决定降低不良的依据
选择“分类 间距”为0
基本完成
进行细节调整
作为决定改善目标之依据
确定主要因素,找出改进着手点
如何制作排列图
收集资料 项目分类
如:2013年6月某日,对病区的住院患者腕
带使用现状进行容填写不完整 腕带字迹不易辨认
特殊人群未使用红色腕带 患者感觉不舒适
整理数据
在EXCLE中建立数据 计算百分比与累计百分比
=E3+D4 =C3/C9
使用Ctrl 键选择“项目”、“例次”、 “累计百分比”的数据
点击“插入”,选择簇状柱形图
簇状柱形图
例次的直方图明显,而累计百分比不明显
更改累计百分比 的图表类型,选择折线
点击折线,右键出现以下提示,选 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选择“次坐标轴”
修改左侧纵坐标轴数据
排列图法的定义
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
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
效的图表方法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排列图的发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柏
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