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公司会计舞弊案例
国内外会计舞弊和审计舞弊案例对比分析全解
![国内外会计舞弊和审计舞弊案例对比分析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88902531126edb6f1a1092.png)
国外案例 国内案例 国内外对比
目录
案例
国外案例篇
山登公司 萨蒂扬
奥林巴斯
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为严重失实的财 务报表出具无保 留意见的审计报 告
违背审计的 独立性原则
山登 公司
违背了审计职业 道德准则
违背审计的 谨慎性原则
会计师事务所处罚
安永和首席原告达成和解,向诉 讼集体赔偿3.35亿美元
元的罚款 在今后6个月内,普华永道印度分
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普华永道其他 分公司间接接收美国上市公司客户
涉案注册会计师的处罚
参与丑闻的两 名审计人员被 印度警方逮捕, 身陷囹圄
舞弊企业相关处罚
1
世界银行已禁止印度 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 公司在8年内与其进 行业务往来
2
支付1.25亿美元与在 美国地方法院的一个 集体诉讼达成和解, 支付1000万美元的罚 款了结证券交易委员 会的指控
经查,万福生科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条件,由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决策,并经财务总监覃学军安排
人员执行,2008年至2010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12,262万元、14,966万元、19,074万元,虚增营业利润2,851万元、 3,857万元、4,590万元。扣除上述虚增营业利润后,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332万元、-71万元、383万元。
1
2013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成为创业板欺诈上市第一案
轰动资本市场…
万福生科——案件回放
一、万福生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08年至2010 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公司不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
万福生科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的营业 收入分别为22,824万元、32,765万元、43,359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3,265万元、4,200万元、5,343万元,净利润 分别为2,566万元、3,956万元、5,555万元。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92a5c6caaedd3383c4d3bd.png)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公司。
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破产。
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下面是这起案件的经过:自获得第一家药店开始,莫纳斯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药品帝国。
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强力购买”,即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
然后凭着自己空谈的天份及一套夸大了的报表,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奠定了他的小型药品帝国的基础。
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这起舞弊,他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
那位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
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
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
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
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4e06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d.png)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一、引言财务报告舞弊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投资者、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本文将分析国内外两个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并探讨舞弊的成因、手段以及如何防范。
二、国内财务报告舞弊案例:万福生科万福生科是一家以农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引起了广泛。
经调查,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隐瞒负债和夸大盈利能力等手段,达到了骗取上市资格和增发的目的。
这一舞弊行为导致了企业信誉的严重受损,投资者利益也受到了侵害。
三、国外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安然公司安然公司是一家曾经的大型能源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破产。
该公司利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和隐藏的关联方交易来虚增利润,同时隐瞒了大量的债务。
这一行为欺骗了投资者,也使公司的声誉扫地。
四、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1)为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而追求高利润;2)管理层道德风险和诚信问题;3)内部控制失效;4)外部审计师的失职。
五、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主要包括:1)虚增收入和利润;2)隐瞒负债和成本;3)利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和关联方交易进行造假;4)利用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进行操纵。
六、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为了预防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2)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道德意识;3)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监管力度;4)提高投资者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七、结论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对投资者、企业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舞弊的成因和手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道德意识、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措施的综合施策下,才能有效地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典型案例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日益凸显。
财务负面典型案例介绍
![财务负面典型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c737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6.png)
财务负面典型案例介绍
财务方面的负面案例,往往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经营、管理或投资中出现的不良财务行为,造成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财务负面案例:
1. 世纪华通公司会计舞弊案:
世纪华通公司是美国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
该公司的会计部门为了掩盖财务状况的恶化,通过虚构销售、夸大收入和利润等手段,操作财务报表,使公司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然而,在揭露后,世纪华通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并且几乎所有股东损失了他们的投资。
2. 安然公司欺诈案:
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
然而,由于公司高管和会计师通过制造假交易和虚构收入的方式欺诈投资者,最终导致安然公司在2001年破产。
该案例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之一,使成千上万的员工失业,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3. 中兴通讯违反制裁案:
中兴通讯是中国一家著名的通信设备生产商。
然而,该公司被发现违反美国针对伊朗和朝鲜的贸易制裁政策,向这两个国家出口禁运产品。
作为惩罚,中兴通讯被迫支付巨额罚款,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得美国供应商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这个案例对中兴通讯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并对其国际业务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财务诚信是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基石。
为了避免类似的负面案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同时,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也应加强对财务行为的监督,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cadd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5.png)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发生了许多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
这些案例揭示出了公司管理层和会计师的严重违法行为,对投资者、股东和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以下是近十年来美国上市公司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1. 美林(Merrill Lynch):在2000年,美林因为虚报营业收入和操作亏损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是一个典型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例,意图通过虚假地报告收入来掩盖公司的真实业绩。
2. 通用电气(GE):在2009年,通用电气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债务来操纵其财务报表。
公司在此案中支付了5.0亿美元的罚款,并同意改进其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3. 恒美集团(Enron):这可能是最著名的财务舞弊案例之一。
在2001年,恒美因为通过虚假会计手法来掩盖巨额债务而破产。
恒美的会计师安然(Arthur Andersen)也因此迅速解散,其行为导致了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质疑。
4. 亚斯廷安达洛斯安洛斯安(AIG):在2005年,AIG被发现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保险收入,虚增了其资本和净资产的额度。
AIG最终支付了总计50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5. 雅虎 (Yahoo!):在2014年,雅虎因为在其财务报表中夸大广告收入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进一步暴露了雅虎在其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6.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被罚款1.4亿美元,要求支付30.4亿美元来解决其在次贷抵押贷款市场中涉嫌操纵的指控。
这种操纵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7. 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9年,美国国际集团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亏损以操纵其财务报表。
该公司同意支付13.6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8. 壳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在2004年,壳牌石油被发现虚报其储量和资产,以提高公司的市值。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fac8be866fb84ae55c8d3d.png)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厦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
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厦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厦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货物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货物银行进账单三份。
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厦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记录,于是,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生产记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厦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
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厦公司年报。
当年,银广厦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银广厦虚构了巨额的出口销售,主要客户是德国诚信公司,而德国诚信公司的货款进账单都是伪造的。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
据董博称,依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00年天津广厦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
2001年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造假程序,董博虚报销售收入,从天津市北辰区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
除向正常销售单位开具外,董博指使天津广厦公司职员傅树通以天津广厦公司名义向天津禾源公司(系天津广厦公司萃取产品总经销)虚开290增值税专用发票份,价税合计22145.6594万元,涉及税款3764.7619万元,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笼为由,仅向北辰区国税局缴纳“税款”500万元。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历史上的会计舞弊案例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历史上的会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9a38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d.png)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历史上的会计舞弊案例会计舞弊案例分析-历史上的会计舞弊案例导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操纵或隐瞒财务数据、信息,以达到欺诈、非法获利或其他不当目的的行为。
在商业世界中,会计舞弊案例屡见不鲜。
本文将分析历史上的几个著名会计舞弊案例,并从中总结出常见的舞弊手段与预防措施。
案例一:安然公司会计舞弊案安然公司是上世纪90年代与本世纪初最具声誉的能源公司之一。
然而,由于虚假会计操作的揭露,该公司于2001年破产。
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主要集中在其特殊目的实体(SPEs)及股票价格操纵等方面。
该公司通过虚构利润以隐藏巨额负债,并在内部员工之间实行高度激励机制,导致信息层级混乱,监管不力。
案例二:范罗斯基会计舞弊案范罗斯基是一家以市政工程和农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然而,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报告中进行了多项违法会计手段,以逃避税务和获取非法补贴。
范罗斯基公司员工通过恶意计算投标价格,故意误报资产负债表,虚构他方资助等方式进行会计舞弊。
该案例揭示了会计舞弊对经济、税收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案例三:世纪环球会计舞弊案世纪环球是一家电信公司,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迅速崛起。
然而,该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存在大规模的伪造行为。
世纪环球的会计舞弊主要是通过虚构销售收入、修改报表数据,违反会计原则等手段进行的。
该案例揭示了公司高层管理者往往是会计舞弊的主要发起者和受益者。
案例四:南海公司会计舞弊案南海公司是一家中国知名的装修公司。
该公司在其2016年的财务报告中虚构销售收入,减少负债,以追求更高的利润和股价。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虚假合同和交易来掩盖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该案例揭示了会计舞弊在中国企业中的普遍存在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严重侵害。
结论:以上仅是历史上几个著名的会计舞弊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会计舞弊的危害性及其可能导致的经济、法律问题。
为了避免会计舞弊的发生,企业和监管机构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
近十年的会计舞弊案例
![近十年的会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f209b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1.png)
近十年的会计舞弊案例那我就给你唠唠近十年的几个会计舞弊案例哈。
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
1. 事件经过。
瑞幸咖啡刚出来的时候那可是风光无限啊,门店开得到处都是。
可是后来呢,被爆出了会计舞弊的大丑闻。
他们通过虚增销售额来让公司的财报看起来超级漂亮。
比如说,他们可能虚构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订单,就像凭空捏造有好多人买了他们的咖啡一样。
这些虚增的销售额让投资者们以为瑞幸咖啡超级火爆,盈利状况特别好。
2. 影响。
这事儿一爆出来,那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啊。
瑞幸咖啡的股价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直线下跌,很多投资者都亏得血本无归。
而且这不仅让瑞幸自己的信誉扫地,还让整个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形象都受到了影响呢。
二、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
1. 事件经过。
康得新呢,在财务上玩了个很“高明”的把戏,不过最后还是被发现了。
他们虚增了巨额的利润,手段有点复杂。
他们在银行存款上做手脚,就像给大家变魔术一样。
对外宣称自己有好多好多银行存款,实际上呢,这些数字都是假的。
他们可能是通过关联方交易或者一些复杂的财务手段,把账面上的数字弄得很漂亮,让投资者觉得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很值得投资。
2. 影响。
这个造假事件可把投资者坑惨了。
那些买了康得新股票的人,原本以为是抱着个金娃娃,结果发现是个烫手山芋。
康得新最后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很多员工也受到了牵连,企业形象一落千丈。
三、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
1. 事件经过。
这事儿可太奇葩了。
獐子岛说自己养的扇贝跑了,而且还不是一次。
一会儿说扇贝因为冷水团的原因都不见了,一会儿又有其他的说法。
这其实背后可能就是会计舞弊的一种手段。
他们通过把扇贝的失踪归结于自然原因,然后就可以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了。
比如说,本来应该有盈利的,因为扇贝没了,就可以把成本算得很高,利润就减少或者变成亏损了,这样就可以隐藏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2. 影响。
这可把股民们气得不轻。
大家都觉得这扇贝跑得也太蹊跷了,就像在跟大家玩捉迷藏一样。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00c1114791711cc7917ac.png)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1 蓝田股份简介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
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
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
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
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
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c588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0.png)
THANKS。
教训和启示
企业应该坚持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不要为了获取短期 利益而粉饰财务报表,否则不仅会对自身造成损失,也会 对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伤害。
03
国际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跨国公司关联交易舞弊案例
背景介绍
某跨国公司通过复杂的关联交易 手段,掩饰真实财务状况,以达 到误导投资者和规避监管的目的
案例二:某企业资产负债表粉饰案例
背景介绍
某企业为了获取银行贷款,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了粉饰。
舞弊手段
该企业通过虚减负债、虚增资产等方式,使得资产负债表 看起来更加“健康”。
影响和后果
银行在基于该份粉饰后的资产负债表给予该企业贷款后, 最终因为企业无力偿还而遭受损失。同时,该企业的声誉 和信誉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加强外部监管与执法力度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 报告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舞 弊行为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形成
有效的威慑。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 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违法成本,为打 击舞弊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强化社会监督
媒体、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应 积极关注企业财务报告,对发现的 舞弊行为进行曝光和质疑,推动企 业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引言 • 国内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 国际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 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
01
引言
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故 意歪曲、隐瞒或伪造财务信息, 以误导报表使用者,达到某种非 法或不当目的的行为。
提升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基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基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0d801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7.png)
基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美国南方保健公司简介 (6)1. 公司成立与发展历程 (6)2.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8)3. 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 (9)三、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描述 (10)1. 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11)舞弊行为的发现与调查过程 (12)涉及的主要财务项目和手段 (13)2. 财务舞弊对公司的影响 (15)对公司声誉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 (16)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17)四、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18)1. 内部控制缺陷 (20)会计制度不健全 (21)监督机制失效 (22)内部审计不足 (24)2. 道德风险与利益驱动 (25)管理层追求短期利益 (26)员工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27)信息不对称与利益冲突 (28)3. 外部监管不足与法律风险 (29)监管机构监管不力 (30)法律法规缺失或执行不严 (31)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32)五、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的启示与借鉴 (34)1.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35)完善会计制度和工作流程 (36)强化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 (38)2.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39)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40)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 (41)3. 强化外部监管和法律约束 (42)加强和完善监管机构建设 (44)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 (45)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多方共治格局 (46)六、结论与展望 (47)1. 研究结论总结 (48)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9)一、内容综述南方保健公司是一家在美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其近年来因财务舞弊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案例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企业、投资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表现为虚增收入、隐瞒负债、操纵利润等。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e8ee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8.png)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美国施乐造假案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案件描述:美国施乐(Xerox)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以经营办公设备为主的跨国企业。
2000年,由于佳能的竞争,施乐股价跌至7美元以下,至2001年,施乐股价已跌再跌,进入严重亏损状态,,资产大幅缩水,2002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近年来的收入报表提出质疑,指控该公司有做假账嫌疑,并处以1000万罚款,同时要求该公司重新进行审计,彻底清查账目。
同年6约8日,施乐提交了的1997年至2001年的重述年度财务报表中,承认在此期间虚计收入64亿美元、税前利润14亿元。
施乐的会计欺诈案随即曝光,并在资本市场上激起轩然大波,成为财经界的热点问题。
作弊动机分析:施乐的财务诈欺主要动机还是出于利益驱动,归结几点:1.迎合市场的盈利预期,促使公司股价保持良好走势。
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账面利润。
违规提前或延后确认利润、为了提高流动性而进行交易安排等,这些手段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及公司内部制定的盈利目标。
通过这些会计操作手段虚增和平滑了公司的盈余数字,达到并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公司股价一直保持较好的走势。
2.使企业高级管理者保全职位并获取高额报酬。
施乐之所以要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公司内部盈利目标和市场预期,主要还是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包括报酬和职位。
正是依赖于公司经营业绩的酬金以及与股价直接相关的股票收入,促使公司管理层不惜使用违法的会计处理来谋取高额的回报。
除报酬之外,职位的保全也是动机之一。
因为市场竞争使的没有创造出色业绩的管理层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会计利润又是评价管理层业绩的重要指标,管理层有动机为保全职位而去操纵会计利润。
3.中介机构为保住重要客户并从中取得巨额服务收入。
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为施乐提供会计服务的毕马威屈服于施乐的违规,在职业规范和操守面前失去本色。
会计舞弊经典案例
![会计舞弊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2546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5.png)
会计舞弊经典案例
会计舞弊的经典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其中,康美药业堪称是舞弊的“佼佼者”。
这家公司通过精心策划,伪造了大量的财务数据,虚增了数十亿的利润和资产,以此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其手段之恶劣,影响之广泛,让人瞠目结舌。
瑞幸咖啡也是会计舞弊的“典范”。
这家公司利用虚增销售收入和广告费用的方式,玩起了数字游戏,企图蒙蔽投资者的双眼。
而乐视网则是一个典型的过度融资和关联方交易的案例,他们虚增了大量的收入和资产,让投资者深陷其中,最终导致公司的破产。
蓝田股份则是因为财务数据造假而身败名裂。
这家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篡改财务数据,以此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蓝田股份最终被迫退市,名誉扫地。
这些会计舞弊案例所揭示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企业因舞弊而导致信誉扫地、股价暴跌,甚至被迫退出市场。
对于投资者来说,舞弊导致他们的财产损失惨重,让人们对投资市场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舞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监督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类似舞弊事件的发生。
同时,企业和投资者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推动诚信建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舞弊审计的案例
![舞弊审计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5bf2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3.png)
舞弊审计的案例
舞弊审计是一种常见的审计类型,其目的是检查组织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以下是几个舞弊审计的案例及其正文和拓展:
1. 安然事件
安然 (Enron) 是一家美国能源公司,其在 2001 年因涉嫌会计舞弊而破产。
审计师无法确定公司在夸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收益方面的程度,因为这些项目通常是不成熟的或尚未赚钱的。
审计师还发现,公司高管层通过虚报财务报表和薪酬来掩盖其不良行为。
最终,安然事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商业丑闻之一。
2. 普华永道事件
普华永道 (PwC)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会计和咨询服务公司,其在2018 年被指控在审计英国足球俱乐部曼联 (Manchester United)
时存在舞弊行为。
审计师在审计曼联财务报表时未注意到俱乐部高管层存在的不当行为,这使得俱乐部在 2017 年涉嫌逃税。
普华永道随后承认其存在错误,并为此支付了巨额罚款。
3. 美孚石油事件
美孚石油 (Exxon Mobil) 是一家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其在1995 年被指控在波斯湾战争期间偷窃石油。
审计师未能发现公司高管层存在的这种行为,这使得公司被处以巨额罚款,并不得不出售其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业务。
这些案例表明,舞弊审计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审计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舞弊审计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
明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会计舞弊案例
![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会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bba1e2f61fb7360b4c6591.png)
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公司背景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创建于1960年,是全球知名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雄踞世界百强前25位,其产品行销全美50个州以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是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全球性的多元化跨国企业,致力于在消防安全、医疗保健、电子、工程产品与服务四个领域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简介】泰科国际是一家多元化的生产与服务型企业。
泰科是世界最大的电气、电子元件制造商和服务商;海底通信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商;也是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安全服务的生产商、安装商和供应商;同时还是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
在医疗产品、融资与租赁、塑料和粘结剂领域,泰科公司也占据着主导地位。
公司业务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2004财年营业收入达402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26万,全球500强排名第91位。
【发展状况】泰科是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知名全球公司,主要提供五个业务领域的重要产品和服务:消防安保、电子元件、医疗保健、工程产品与服务,及塑料与胶粘剂。
2004年泰科国际总营业额达40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拥有约26万名员工。
● 泰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2004年全球总营业额达400亿美元● 拥有超过260,000名员工,其中有超过50%的员工来自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从手术室到董事会议室,泰科提供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在过去的12年中,泰科由1992年总收入31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400亿美元● 业务覆盖五个领域:消防安保、电子元件、医疗保健、工程产品与服务,及塑料与胶*粘剂● 各业务领域的产品遍布各行各业,从日常品牌如ADT,到专业医疗、技术以及安保产品如Mallinckrodt和U.S. Surgical等● 泰科的慈善事业遍布全球,它们主要集中在泰科可发挥最大影响力的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环境保护编辑本段业务范围泰科的五个主要业务领域简要情况和数据如下:电子产品● 服务于全球100,000名顾客● 世界无源元件的第一制造商● 拥有超过200,000件独特产品● 在全球54个国家拥有雇员88,000名● 主要市场品牌:AMP, M/A-COM, Raychem, Elo Touch Systems消防安保● 消防与电子安全领域的领先者● 700,000消防队员依赖于SCOTT呼吸装置● 世界五百强中超过90%的企业和80%的世界著名销售商依赖于提供安全服务的ADT 产品● 90,000雇员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主要市场品牌:ADT, Scott, Sensormatic, SimplexGrinnell, Wormald医疗保健● 为全球医疗保健业提供广泛产品的供应商● 全球近55,000家医院使用泰科医疗保健产品● 日均生产8000,000个皮下注射针头● 在超过50个国家拥有雇员38,000名● 主要市场品牌:U.S. Surgical, Nellcor, Mallinckrodt, Kendall工程产品和服务● 全球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
会计舞弊案例
![会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875b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1.png)
会计舞弊案例会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虚假记账、隐瞒真相、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会计舞弊案例屡见不鲜,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和危害,并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
案例一,美国安然公司。
美国安然公司是一家曾经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2001年因为涉嫌对其客户美国能源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舞弊而破产。
美国能源公司通过虚构收入、夸大利润等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健康,从而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安然公司作为其审计机构,未能揭露这些虚假行为,甚至还帮助美国能源公司掩盖了这些问题。
最终,美国安然公司因为失信而破产,成千上万的员工失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案例二,中国金融公司。
中国某金融公司因为高管利用职权之便,虚构贷款、虚报业绩、隐瞒损失等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舞弊。
这些舞弊行为导致了公司的财务数据失真,投资者和客户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同时,由于公司的信誉受损,客户纷纷撤资,公司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之中。
案例三,国际知名零售公司。
一家国际知名的零售公司因为高管在财务报表中虚构销售额、夸大利润等手段进行了会计舞弊。
这些虚假数据误导了投资者和股东,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公司的声誉受损,市场信任度降低,客户流失严重,公司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
以上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会计舞弊的危害和表现形式。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自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影响金融稳定。
因此,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最后,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违法成本和惩罚机制,严惩会计舞弊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会计法案例之博达科技舞弊案
![会计法案例之博达科技舞弊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28308ba1aa8114431d9e9.png)
红光实业
• 案发时间1998年 • 主要涉嫌舞弊及违法行为:编造虚假利润,骗取 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 项;未履行重大事件的披露义务;挪用募集资金 买卖股票。 • 主要表现为:在股票发行前,虚构产品销售、虚 增产品库存,将1996年度实际亏损10300万元,虚 报为盈利5400万元,骗取上市资格;上市后,继 续编造虚假利润,1997年上半年虚构利润8174万 元,1997年少报亏损3152万元。
担 保
0.5亿美元 . 亿美元 Metro Bank
公 司 、 公 司
B F 可 转博 换达 公股 司票 债
0.5亿美元 . 亿美元 转 换 库藏股3亿美元 库藏股 亿美元 公 司 债 可
Rabo Bank
博达科技在香港设立五大人头客户, 博达科技在香港设立五大人头客户,将一般产 品或残次品按高于正常价格的售价卖给它们, 品或残次品按高于正常价格的售价卖给它们, 虚增营业收入。同时, 虚增营业收入。同时,博达派人常驻香港收货 并集中于同一仓库, 并集中于同一仓库,于一段时间后再卖给在台 湾的其他配合公司, 湾的其他配合公司,这些配合公司再将货物卖 回博达。 回博达。博达将这些买回的货物又再次卖给香 港的五大人头客户,由此不断轮回操作, 港的五大人头客户,由此不断轮回操作,以使 博达的经营业绩可以自由控制。 博达的经营业绩可以自由控制。 由于是虚假销售,将会产生巨额应收账款, 由于是虚假销售,将会产生巨额应收账款,容易使人 对报表产生怀疑, 对报表产生怀疑,因此博达用海外人头公司向国外银行借 款买下这些应收账款或所衍生的信用连接票据。这样, 款买下这些应收账款或所衍生的信用连接票据。这样,博 达就巧妙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账上的现金。 达就巧妙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账上的现金。但是博达获得 的这些现金必须存在这些国外银行,并被限制使用, 的这些现金必须存在这些国外银行,并被限制使用,由此 这些存款便成了海外人头公司的抵押担保, ,这些存款便成了海外人头公司的抵押担保,一旦博达发 生财务风险,将用这些限制存款予以抵偿。 生财务风险,将用这些限制存款予以抵偿。博达科技通过 以上手法虚增应收账款141亿元新台币,造成新台币70 141亿元新台币 70亿 以上手法虚增应收账款141亿元新台币,造成新台币70亿 元的损失。 元的损失。
会计造假案例
![会计造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a31f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d.png)
1. “百年老店”东芝再陷财务造假 2015年07月从2015年初至今,日企高层因为各种原因,频频出来道歉,先是东洋橡胶,再到丰田汽车,如今东芝的老大们也齐刷刷的低头鞠躬;有140年历史的东芝, 2008年以后被指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东芝的问题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业目前的困境;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证券监管机构在接到来自东芝内部的举报后,从今年2月开始暗中调查该公司会计违规问题;日本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东芝未能实时计入亏损,涉嫌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受到强大外界压力的东芝公司不得不聘请由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对该公司进行独立审计;日本NHK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外聘的第三方机构发现,东芝财务造假是“系统性的”,在质询了公司内部大约200名管理层人员之后,审计机构指出,东芝在很多业务上都涉嫌财务造假,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半导体业务以及个人电脑业务;审计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2.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之一:世通公司WorldCom财务造假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根据SEC以及美国总检查长办公室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世界通信会计造假的动机是为了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亿美元;2、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亿美元;3、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 process 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4、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5、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如何计提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减值准备,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两个着名的评估机构,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对世通商誉所做的价值评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确实令人瞠目;3.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新大地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良种油茶苗的培育与推广及油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的方式成为了创业板历史上财务造假第一股并载入中国财务造假案的史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事食用油加工业业务的企业除了西王食品和金健米业的毛利率维持在22%和15%左右之外,其余的企业毛利率均在6%上下波动;然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新大地,茶油09年至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有机肥10年和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三年平均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这高的离奇的毛利率背后是体外资金循环虚增的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异常;有机肥在10年进入市场的时候毛利率是%,而在11年其毛利率提高至%;而在10年至11年期间,有机肥的销售量完成了%的增长,这已经不能用经济学常识去解释的了;试想一下,商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把价格压低打进市场,但是新大地的有机肥在完成惊人的销售量增长同时,还保持着高额的毛利率和毛利增速;说这个违背经济学常识,是因为适用于撇脂定价法的商品一般都是受专利保护、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而有机肥显然不满足以上条件;对于销量增长如此快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却不足3%,不禁让人对其销售增长产生怀疑:新大地将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收到的资金和以采购原材料和在建工程的名义耗费的资金转移至其关联方和控制的账户,把自有资金转移至体外;然后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体外的资金汇入本公司,虚增利润;这种财务造假手法高超的地方在于,现金流量表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审计师在对银行实施函证程序的时候,并不能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内部结构而言,则是完全打乱;新大地以在建工程的名义把自有资金转移出体外和把银行贷款的钱转移至体外,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资金汇回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少,但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增加,最后的结果是营业收入增加而现金流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近年会计舞弊案例
![近年会计舞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23b5e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6.png)
近年会计舞弊案例那我给你讲讲瑞幸咖啡的会计舞弊案例吧。
你知道瑞幸咖啡吧,那可是曾经火得一塌糊涂的咖啡品牌。
但是呢,它背后却搞了些不太光彩的会计小动作。
瑞幸啊,为了让自己在投资者和市场面前看起来超级厉害,就开始在财务数据上造假。
他们虚报了销售额,就像一个学生考试作弊,偷偷把自己的分数改高了一样。
比如说,他们可能虚构了很多咖啡的销售订单,实际上这些订单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或者是他们自己内部搞了些假的交易记录。
这么做的目的呢,当然是为了让公司看起来盈利状况特别好啦。
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钱,公司的股价也能涨得高高的。
但是啊,纸终究包不住火,最后这个造假的事情被查出来了。
这一查出来可不得了,就像一个被戳破的气球,“嘭”的一下,瑞幸的股价暴跌,公司形象也一落千丈。
投资者们都傻眼了,本来以为是个潜力无限的金饽饽,结果发现是个有大问题的家伙。
而且这个事情还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多关注,毕竟瑞幸当时可是打算在全球大展拳脚的呢。
再说说康美药业的事儿吧。
康美药业在会计上也是玩出了花样,不过是很坏的那种花样。
他们的财务报表就像是一个被随意摆弄的拼图,金额数字被改得乱七八糟。
他们在货币资金这一项上造假,就好比说一个人说自己有很多钱存在银行,结果一查,根本就没那么多钱,就是在骗大家呢。
康美药业把自己的账目弄得看起来特别好看,好像公司很有钱、很有实力。
但实际上呢,这都是假的繁荣。
最后东窗事发,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而且相关的责任人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这就叫自作自受呗。
不过那些无辜的投资者可就惨兮兮的了,好多人把自己的血汗钱都投进去了,结果就因为这种会计舞弊,钱打了水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拖欠客户配资保证金的风波尚未平息,匹 凸匹(600696)再次被原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柯塞威”)拖进更大的风波。 匹凸匹4月2日公告称,因拖欠保证金、投资顾问费等共计1.97亿 元,柯塞威被自然人黄永述起诉,要求归还上述资金。匹凸匹及其前 大股东、董事长鲜言也一并被起诉。目前,该公司三个银行账户已被 法院冻结。 匹凸匹被起诉、冻结银行账户,祸起柯塞威的股票配资。《第一财 经日报》此前曾报道,自去年10月前后开始,柯塞威就大量拖欠保证 金,引发客户集体维权。据知情人士介绍,最高峰时,柯塞威股票配 资规模高达70亿元左右。 随着纠纷不断增加,柯塞威股票配资的黑洞也不断暴露。根据知情 人士透露,鲜言本人此前曾对外宣称,柯塞威成立之后,就一直没有 赚过钱,而其本人也未能从柯塞威获得收益。这也意味着,柯塞威的 股票配资业务,可能存在巨大的“漏洞”。4月4日,记者多次致电鲜 言核实此事,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按照约定,当初始资产、黄永述承诺的资产收益实现后,柯塞威在返 还剩余保证金的同时,黄永述还享有相关账户的全部剩余收益,作为其 投资顾问费。然而,没有料到的是,2015年11月19日,柯塞威在没有事 先通知的情况下,将投资账户中的股票全部卖出,并以各种理由推脱, 至今拒不进行结算。按照当日黄永述投资股票的交易价格计算,柯塞威
国内外公司会计舞弊案例
组员:诸珊珊 黄靖怡 方晓雯 邹绮佩 李莉珍
2015年5月,有着140年历史的电子巨头东芝就卷入到一场财务丑闻 中。7月21日,公司CEO田中久雄(Hisao Tanaka)宣布辞职,此前一项 独立调查发现该公司虚报利润,引发了对日本史上最大的会计丑闻之 一的热议,也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会计舞弊这一隐蔽却又罪恶的阴 暗角落。 根据日本一位前高级检察官领导的调查,日本东芝公司在2008年至 2014年间,至少夸大了1581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的运营利润。 2015年7月20日,由外部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发布一份报 告,详细说明这家日本企业集团存在“系统化”和“故意”夸大利润 数字的企图。专家小组称,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存储芯片和核反应 堆的东芝,必须把7年期间(从2008年开始)的税前利润向下修订 1520亿日元(合12亿美元)。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东芝自己估计的上述 7年期间(截至并包括2014年财年的三个季度)虚报的44亿日元利润 。1520亿日元占该期间总税前利润的近30%。 正如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对这一事件的评论,这可能 “丧失市场的信任”。的确,会计舞弊危害巨大,它直接导致会计信 息失真,损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的企业形象,阻碍证 券市场的规范和有序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财经日报》此前就曾报道,早在2015年12月,因账户中的股票被卖出
后,迟迟没有拿回保证金和剩余资产,多名配资投资者与柯塞威发生冲 突。
深圳某私募基金人士孙明(化名)告诉《第一财经
日报》,2015年4月,其与柯塞威签订协议,按1:4 的比例,进行股票配资,该公司投入保证金金额2000 万元,柯塞威提供配资8000万元,月息为2%,协议 时间为2015年4月至7月。但协议到期时,正好碰上“ 股灾”,相关股票均遭连续跌停,协议被迫展期,去 年11月初,孙明将账户内股票全部卖出。 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据投资者周洪凯介绍,他此 前曾代理过一段时间柯塞威的业务,但包括去年6月 份的佣金、其本人和代理客户还有部分配资保证金, 柯塞威也至今没有结算,常见已经超过半年之久。
应向其支付投资顾问费、保证金合计1.97亿元。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此前获得的一份“柯塞威投资咨询顾问协议”, 其第五款明确约定,在清算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甲方(柯塞问收益转账至指定的乙方备案账户。
据此计算,黄永述被拖欠保证金、收益,至今已长达5个月之久。 本想借助配资大赚一笔,结果却是噩梦一场。不但没有获得收益,连 保证金都被拖欠,在柯塞威的配资客户中,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第
Thank You!
股票配资再爆黑洞 3月31日, 该公司从深圳中级法院获得了《应诉通知书》、《民 事起诉状》等法律文书复印件,自然人黄永述将柯塞威、匹凸匹、鲜 言列为被告,向深圳中院提起诉讼。与此同时,黄永述还向深圳中院 提出申请,冻结匹凸匹的银行账户。3月30日,其在建设银行临平路 支行的三个账户,全部被冻结,冻结资金合计约35万元。 双方的纠葛源于股票投资。公告内容显示,2014年12月31日, 黄永述与柯塞威签订投资协议,双方共同出资2亿元,用于证券投资 。其中,黄永述以保证金的形式出资4000万元,柯塞威出资1.6亿元 ,支付到柯塞威指定账户。在此过程中,黄永述负责提供专业投资咨 询服务,并依据柯塞威的授权,进行账户日常交易操作,柯塞威则有 权查询每日交易账户的资产。 从协议内容来看,双方进行的实际是股票配资业务,黄永述实际 是柯塞威的配资客户。 2014年10月的柯塞威,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 1.15亿元,由拥有私募基金牌照的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背靠上市公司,成立以后, 柯塞威股票配资规模在市场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