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知识点
高考商鞅变法知识点
![高考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6845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7.png)
高考商鞅变法知识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这一变法对于秦国的国家建设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中,商鞅变法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当时秦国正处于一个安定发展的时期。
然而,秦国的统治者意识到,仅凭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需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增强国家的实力。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其中,较为重要的变法内容有以下几点:1. 废除分封制度商鞅变法废除了封建制度中的分封制度,将全国分为若干个郡县,并派遣官吏来管理。
这一举措使国家的统治更加集中,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掌控力。
2. 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的发展,限制商业活动。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保证了粮食的供应,为后来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3. 修建水利设施商鞅变法大力修建水利设施,开展水利工程,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这不仅提高了农田的产量,也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4. 推行法治制度商鞅变法倡导法治,修订了秦国的法律,在国家内部建立起了规范的法律制度。
这一举措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和社会秩序,为商鞅变法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 调整兵制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兵制进行了调整,实行兵源征召制和军功爵位制,提高了战争的动员能力,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
三、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推动了秦国的统一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掌控力,使秦国的统一进程加快,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奠定了秦国的强大基础商鞅变法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使其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影响了后世的改革思想商鞅变法的改革思想对于后世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商鞅变法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45d61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c.png)
七年级历史上商鞅变法知识点商鞅变法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介绍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一、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高度分裂的一个时期。
各个诸侯国相互竞争,同时也受外攻内宣的影响。
商鞅所在的秦国,由于商鞅的改革,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并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
二、政治制度改革商鞅主要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
他推行了“均田制”,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使大量流民得到了安置。
同时,他还推行了“县制”,将国家行政划分为县,实行地方自治,方便了人民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三、军事制度改革商鞅也改革了军事制度,他推行了“兵役制”,把兵役制度规范化,并统一了武器、军容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了军队的效率。
他还开创了工程兵,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创新。
这种兵种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在战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思想文化方面商鞅还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他推行“教化育人”,倡导道德、礼仪、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推崇“耕读”,提倡农村劳动生产,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的理学和儒学的发展。
五、影响商鞅变法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的建立,同时也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改革。
商鞅变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中国封建王朝建立的重要契机。
结语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作为改革振兴的政治家,他的重要贡献深入人心,被世人广泛认可。
商鞅变法的思想和理念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建设的重要基础。
商鞅变法知识点
![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26ee70a8956bec0875e317.png)
专题二、商鞅变法知识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春秋战国时代基本特征:大动荡——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商鞅变法内容: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4、废井田,开阡陌5、推广县制6、统一度量衡7、“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四、商鞅变法性质及特点:(1)时间:BC356年开始(2)指导思想:法家理论(3)变法宗旨:富国强兵(4)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5)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
五、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对秦国来说:(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如:县制、军功爵制、什伍制、连坐法等(2)经济上: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如: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3)军事上: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如:奖励军功、禁止私斗2)、对后世:对中国历史发展起重要作用。
(如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逐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六、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及原因:(一)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3、法律严苛,容易造成暴政。
4、改革不彻底。
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5、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高一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2a68a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d.png)
高一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魏国的政治改革运动,由魏国宰相商鞅发起和主导。
此次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商鞅变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发生的背景是当时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魏国内部的政治问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治制度陈旧僵化。
在这种背景下,商鞅认为通过变法可以提升国家实力,增强君主的权力。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1. 土地政策改革:商鞅推行了均田制,即将原先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按照家庭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
这项改革旨在减少豪门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加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功利主义思想的提出:商鞅主张以功利为中心,通过制定法律与条令来规范社会行为,并以功利为导向来评判政策的成果。
他强调政府的责任是促进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3. 职官制度改革:商鞅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解决了贵族进入政府的问题,使政府机构更加高效稳定,并增加了君主对政府的控制力。
4. 刑法改革:商鞅提出“各以其罪”、“众害而不赦”等原则,加强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秩序。
三、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推动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商鞅变法对魏国的改革运动以及后来秦国的统一战争,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
他的改革思想和政策为后来的秦始皇实施了彻底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开启了儒家思想对法家思想的对抗:商鞅的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形成了对立。
此后,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斗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大主题。
3. 强化了君主专制的制度:商鞅变法加强了君主的权力,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的秦始皇和汉朝统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变革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鞅变法知识点
![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cfd7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3.png)
商鞅变法知识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商鞅是韩国人,后来被秦国聘为政治改革的主要实施者。
商鞅变法深刻影响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也为秦国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商鞅变法相关的知识点。
一、商鞅的背景和动机商鞅的背景十分特殊,他是韩国的贵族子弟,因误入秦国而被俘。
在秦国,商鞅目睹了秦国的落后和腐败,他认为改革是秦国成为强大国家的唯一出路。
商鞅具有深厚的学问,他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李斯的主张。
商鞅发现秦国在官僚制度和经济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商鞅变法是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措施的总称。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改革官制。
商鞅废除了贵族的封爵,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贵族家族的垄断地位。
此外,商鞅推行考绩制,摒弃庙号尊号,使官员的地位与能力直接挂钩。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秦国官员的素质和效率,为国家的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他废除了农民之间的封地制,采取均田制,使土地重新分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商鞅还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农民耕种荒地,并实行新的农田水利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商鞅还推行了各种经济政策,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经济的繁荣。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统一成为可能。
通过改革政治和经济,商鞅巩固了秦国的国力,为后来的统一战争打下了基础。
其次,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
商鞅的改革使秦国各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减少,社会稳定程度大大提高。
商鞅提倡以功绩论英雄,以实绩授官,开创了秦国社会上升的机会均等制度,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发展。
最后,在文化方面,商鞅变法对中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以法治国,提倡公平与正义,为秦国建立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法律制度。
此后,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在秦国和之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知识点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26825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4.png)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知识点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历史知识点】商鞅变法内容
![【历史知识点】商鞅变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e21a4abcf84b9d529ea7a1c.png)
【历史知识点】商鞅变法内容
商鞅变法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核心内容);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国富。
奖励军功--兵强,建立县制。
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
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奖励军功,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三是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意义: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目的:“富国强兵”和加强封建统治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历史选修一第四课知识点归纳
![历史选修一第四课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bbbdb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d.png)
历史选修一第四课知识点归纳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 时代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秦国的状况。
- 秦国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落后。
秦孝公继位后,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广纳贤才,商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召入秦。
二、变法的内容。
1. 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 内容: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
人们依照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
严禁私斗,凡擅自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刑罚。
- 影响: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大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2. 经济方面。
- 废井田,开阡陌。
- 内容: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 影响: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内容: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婢。
- 影响: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但是,这一政策也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政治方面。
- 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涉及此项,这里从政治角度补充)- 内容:不再以血缘关系为选官标准,而是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和爵位。
- 影响: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建立县制。
- 内容:把秦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进行治理。
-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 什伍连坐制。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5fd4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9.png)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以下是商鞅
变法的几个知识点:
1. 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寒,但凭借卓越才能逐渐升至秦国的重要职位。
2. 变法目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以确保秦国的统一
和强大。
变法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封建贵族的势力,加强中央政权。
3. 私法、公法:商鞅提出的变法措施包括私法和公法两个方面。
私法是指改革国家的
法律制度,建立严厉的禁罚和奖赏制度,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
公法是指改革政府的
组织结构,设立官职和官制,实行乡党监察制度,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4. 分封制度:商鞅废除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实行了分封制度。
他将秦国的土地重新分
配给国家,然后重新划分为36个郡,由国家直接管理。
5. 骏马政策:商鞅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推行了骏马政策。
他提倡培养优秀的战马,加强军事训练和装备,提高秦国的军事实力。
6. 咸阳城:商鞅负责修建了秦国的首都咸阳城(今陕西咸阳市),这也是商鞅改革中
重要的建设工程之一。
咸阳城建设完工之后成为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7. 变法影响:商鞅变法虽然引起了当时贵族的不满和反对,但却为后来的秦国秦始皇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的改革思想和政策对以后中国的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产生
了重要影响。
以上就是商鞅变法的一些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商鞅变法背诵知识点
![七年级商鞅变法背诵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a6e15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6.png)
七年级商鞅变法背诵知识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其影响历久不衰。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背诵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以了解这次变法的来龙去脉和具体实施措施。
下面是商鞅变法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背诵。
一、商鞅变法的起因1. “西周衰败、诸侯混战”:西周晚期,中央政权衰败,各诸侯国蠢蠢欲动,矛盾激化。
2. “秦国崛起”:秦国通过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管理机构,逐渐壮大。
3. “商鞅拜相”:商鞅成为秦国宰相,着手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改革。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 “法家思想”:商鞅提倡法家思想,主张加强中央权力,强化法律的执行和统治的严密性。
2. “三大改革”:(1)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平均地权,取消贵族的特权地位,推行农业经济。
(2)军制改革:实行兵籍制度,完善武器装备和训练,形成强大的军队。
(3)法律制度改革:制定了苛刻的法律和严密的刑罚制度,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司法的掌控。
三、商鞅变法的意义1. “标志性意义”: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奠定了秦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 “经济意义”: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3. “封建思想的瓦解”:取消了贵族的特权地位,瓦解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4. “对后世的影响”:商鞅变法的一些制度在历史上得到了沿用,如统一的度量衡、货币系统等。
以上就是商鞅变法的重点知识点,大家可以对照这些内容进行背诵。
商鞅变法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其精神和理念依然对我们有着启示和警示。
希望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ed10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4.png)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1第8课商鞅变法背景:①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②重农抑商。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③嘉奖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社会经济得到进展。
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知识点21、背景(1)根本缘由: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运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加强。
(2)进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役中取胜。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役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径直派官吏治理(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缘由);(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表达变法性质);(2)鼓舞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国富);(3)统一度量衡。
军事:嘉奖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兵强)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加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商鞅变法胜利的缘由:①根本缘由: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1790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7.png)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知识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段历史事件,它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是当时秦国政治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当时的秦国正处于一个十分贫困的时期,人民生活困苦、政治腐败严重、经济低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秦国的发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 实行郡县制:商鞅将秦国划分为74个郡,实行郡县制,建立了县官制度,采用三长制来管理全国的地方行政事务,实现了地方自治。
2. 废除封建制度:商鞅提倡“吏治严明、等级分明、扬汤止沸”,取消了分封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度,废除了分封制度,让国家政
治更加集中化、规范化、制度化。
3. 推行政策:商鞅逐渐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制定了法律、规章制度,推行商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秦国制度建设和经
济发展。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
1. 对秦国的统一和强盛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2. 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从
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管理模式,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高度
集中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影响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发展方向。
3.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商鞅变法废除了封
建制度,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强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支持,激励了秦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奠基之路。
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335d4b69eae009581bec49.png)
要点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①农业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②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成就。
③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④阶级关系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2)政治方面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
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
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①春秋时期的变革齐国的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
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②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出现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于是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③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
(3)军事方面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
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
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4)文化领域的变化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
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要点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内容影响经济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专题二、商鞅变法知识点
![专题二、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ed78591711cc7930b7161e.png)
专题二商鞅变法内容标准:!、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废除贵族特权,他们要求进行社会改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4、经过春秋争霸,到战国时期,形成了2面。
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不断。
5、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为变法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6、战国初期,魏国等国家纷纷进行变法。
7、当时秦国落后于东方各国。
为改变落后状况,秦国统治者决心通过改革实行富国强兵。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
为取信于民,商鞅南门徙木,树立改革的威信。
商鞅变法的时间:第一次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法家理论商鞅变法的目的(宗旨):富国强兵商鞅变法的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变法,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先后进行了两次。
其主要内容包括: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①“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赋税徭役;③统一度量衡、保证赋税征收;2、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①实行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制度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③制定秦律3、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4、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和法治。
5、改革旧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实行“分异令”。
三、商鞅变法的特点:1、核心内容是:“农战”和“法治”。
2、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最成功的改革。
七年级历史十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十九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d98c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4.png)
七年级历史十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十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十九课主要涉及到了“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析和阐述。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一种法制变革。
商鞅变法前,秦国是一个分封制国家,国家权力分散,诸侯割据,民族分裂,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法制、行政和军事。
1. 法制:商鞅变法取消了宗法制度,建立了以刑法为核心的法
律体系,大力推广法律教育,实行重罚轻赏的惩罚制度。
2. 行政: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并设立县、乡等行政机构,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增强国家的统
一性和执政能力。
3. 军事:商鞅变法推行兵马制度,废弃分封制度,统一编制军队,加强军队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对中华历史的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了国家:商鞅变法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集权的中央
政府,统一了秦国,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 推动了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取消了封建地主所有制,产权从
地主转移至农民手中,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器:商鞅变法加强军队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提高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使秦国能够一
统天下。
四、总结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法制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变法取消了封建地主所有制,统一了秦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器,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商鞅变法知识点
![七年级商鞅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a9ca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7.png)
七年级商鞅变法知识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社会变革,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但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点会更加具体和详细。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一、政治方面1. 商鞅是谁?商鞅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出生于春秋末期,意识到国家的强大与否与制度有关,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2. 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意义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使国家强大,实现统一和平。
实行国家统制,强化中央集权,以利行政和稳定社会。
3.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包括四项主要措施:(1)削弱分封制,强化中央集权;(2)推行法家政治思想,以刑罚威慑社会,降低贵族特权;(3)推进军事改革,实行义务义勇制,增强军事实力;(4)推行权利等级制度,提升社会地位,推动社会发展。
二、经济方面1. 币制变革商鞅变法将五大铜器改成五铢钱,实行铸币制度,规定货币必须用铜或铁铸成,打破了贵族对财富的垄断,促进了贸易和商业发展。
2. 推进农业发展商鞅变法对农业的发展非常看重。
他提倡耕者有其田,取消了贵族对土地的垄断,推广农具改良,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三、文化方面1. 推行教育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推行了教育制度改革,强化了国家教育的作用,大力普及教育。
他还提倡《韩非子》的学习,提倡法家思想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文化繁荣商鞅变法后,时代氛围开始活泼繁荣,文化交流也成为重要的一环。
商鞅本人也是文学家,他主张“文化理稠,贫而好礼”,提倡尊重文化、注重礼节,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观。
总之,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在当时对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说到底,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又有深远影响的大胆探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变法知识点】
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1、作用:课本39页第一段
2、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3、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还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原因是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应属于法家思想。
6、商鞅变法内容:课本38页第二段法令规定后到结束,共五点
【探究】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见阳光课堂第五课
【丝绸之路知识点】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