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3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儿语》,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儿语》的内容,学会欣赏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小儿语》的内容。
2. 学会欣赏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儿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小儿语》的韵律美。
2. 讲解法:对《小儿语》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儿语》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小儿语》文本。
2. 课件:制作与《小儿语》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小儿语》的诵读音频。
4. 分组讨论材料: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儿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儿语》的文本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每句话的意义。
3. 诵读指导:播放《小儿语》的诵读音频,让学生跟随诵读,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4. 内容讲解:对《小儿语》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儿语》的理解和感悟。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小儿语》的主题。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小儿语》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3. 请学生分析《小儿语》中的道德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阐述。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熟读《小儿语》,并背诵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2. 请学生收集其他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 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小儿语》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写下自己的想法。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堂练习评价: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五、板书设计:《笠翁对韵》苍穹:指天空。
下响:指下午。
高舂:指傍晚。
青春:指春天。
六、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检查节选一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讲解重点点拨:奇对偶、吹竹对弹丝、雨伯、雷公、薄浓、河、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小学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育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周:第1课《弟子规》(节选)第二周:第2课《小儿语》(节选)第三周: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第四周:第4课大林寺桃花第五周:第5课山居秋暝(节选)第六周:国庆节放假第七周:第6课柳谯晚眺第八周:第7课衣冠服饰第九周:第8课言语应对第十周:第9课读书写字第十一周:第10课洒扫清洁第十二周:第11课年画第十三周:第12课剪纸第十四周:第13课风筝第十五周:第14课泥塑第十六周:第15课孔子(上)第十七周:第16课孔子(下)第十八周:第17课孟子第十九至二十一周:复习考试全册备课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
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目标: 2、正确熟练背诵古诗 二、重点 1、重点:正确熟练背诵本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2、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备:
一)、创设情境解诗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
二、重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四、课前 准备:
五、教学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11 / 54
过程: 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 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 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 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 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 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1、简明了解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 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 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 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
《小儿语》

《小儿语》原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自家过失不须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须好认错休要说慌教人识破谁肯作养要成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当面破人惹祸最大是与不是尽他说罢造言生事谁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我打人还自打几下我骂人还换口自骂既做生人便有生理个个安贤谁养活你世间艺业要会一件有时贫穷救你患难饱食足衣乱说闲耍终日昏昏不如牛马担头车尾穷汉营生日求升合休与相争强取巧图只嫌不够横来之物要你承受心要慈悲事要方便残忍刻薄惹人恨怨手下奴仆从容调理他若有才不服侍你一不积财二不结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爷娘别人性情与我一般时时体悉件件从宽卑幼不才瞒避尊长外人笑骂父母夸奖从小为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贪财之人至死不止不义得来付与败子都要便宜我得人不亏人是祸亏己是福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恶他他肯饶你今日用度前日积下今日用尽来日乞化无可奈何只要安命怨叹躁急又增一病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休喜怒多横语喜多狂言一时偏急过后羞惭人生在世守身实难一味小心方保百年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口耳之学梦中吃饭后世影响: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
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得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教学目标:1、使孩子受到教育,养成良好品德。
2、能够背诵节选部分。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达到当堂背诵。
2、能够通过理解使有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能下意识的去改正缺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内容:一、导入:(课件1)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儿语》。
(课件2)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小儿语》,明代的吕得胜所撰。
吕得胜,是河南宁陵人,字近溪,生活在嘉靖时。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小儿语》片段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儿语》片段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方法;朗读、合作、练习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教案(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喜欢经典文章,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能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义。
《小儿语》优秀教案

《小儿语》全文及注解一切言动,都要安祥;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大意:一切言语行动,要稳重,从容不迫;我们出现的差错,都是由于慌慌张张造成的。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大意:站立要平静,说话要不快不慢,平平和和。
言语和动作不要轻佻,让人笑话和骂你。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大意:首先要学会不怕麻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性格急躁和粗心大意也不行,这样,一生也不会有好的时候。
】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大意:对人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见个人就胡说乱道。
真正有知识,有才气的人不会这样的。
】自家过失,不消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大意:自己有缺点错误,不必遮盖,遮掩不了,等于又添了一个错误。
】无心之失,说不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不是故意犯错误,把情况说开就行了,错误哪个人没有呢?】须好认错,休要说谎,教人识破,谁肯作养。
【大意:应该有好的认错态度,千万不要说假话,说假话让人识破了,谁还肯帮助培养你呢?】要成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
【大意:要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应该交一些好的朋友,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怎么可能成材呢?】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
【大意:和人讲话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别人的脸色,话不投机,就不必再说下去了。
】当面说人,话休峻厉,谁是你儿,受你闲气。
【大意:当面讲别人缺点时,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严厉,别人又不是你的孩子,怎么可能愿意受你的气呢?】当面证人,惹祸最大,是与不是,尽他说罢。
【大意:当着人家的面为某种事情提供证明,惹出的麻烦最大,最得罪人,对与不对,随他自己说去吧。
】造言生事,谁不怕你,也要提防,王法天理。
【大意:制造谣言和事端,谁都会怕你,但是也要记住这样做的后果,要注意还有法律和道义。
】我打人还,自打几下,我骂人还,换口自骂。
【大意:打人骂人,会遭到人家的反驳和还手,就像自己打自己骂自己一样。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个个安闲,谁养活你。
小儿语教案

小儿语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小儿语进行简单的问答和日常交流;2.通过小儿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3.通过小儿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小儿语教学PPT;2.小儿语教学素材:图片、卡片等;3.小儿语字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
Step 2:新知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边画有字母音节,并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能读出这个字吗?2.学生尽力读出字母音节。
Step 3:说故事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边是一只小狗,并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2.学生回答。
Step 4:学习小儿语1.教师出示一张小儿语字卡,上边是“小狗”二字,并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2.学生回答。
Step 5:运用小儿语进行问答1.教师将小儿语字卡发给学生,让学生组成句子进行问答。
2.教师可以借助小狗的图片,进行实物问答。
Step 6:创作小儿语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图片,自由创作小儿语。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与图片相关的小儿语。
Step 7: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
Step 8:作业布置1.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小儿语字卡,并预习下个字卡。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一些小灵通的表达方式,并且通过实操,能够正确运用小儿语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创作,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部分学生创作能力较差,需要继续进行指导和训练。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巩固和运用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传统文化3-4课

备课教师:陈新英总第( )课时课题(内容)小儿语(节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词句的意义,诵读词句。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理解做事和说话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的意义,诵读词句。
课前准备搜集作者资料远资使用资源编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导入新课平时,我们应该怎样说话做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这方面的诗词。
板书课题小儿语,、齐读课题说说意思。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二、学习新课1、出示经典回放2、范读经典内容。
3、检查读的情况。
4、介绍作者的情况。
5、理解诗词意义。
6、出示文意,让学生读一读。
三、练习你能背诵吗?检查背诵。
四、拓展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失火、家人生病,你该怎么做?你能读一读吗?让他们自由读。
学生1、自由读一读2、同桌读。
3、个别读分排读全班读。
5、自由说说。
代表发言。
6、读文意。
1、自由背诵。
2、同桌结合。
3、组长检查。
4、展示。
1、小组交流2、全班说一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你能演一演吗?五、总结本节内容。
六、布置作业回家背给妈妈听一听。
小组选代表演一演。
根据板书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儿语镇静、从容不出错教学反思备课教师:陈新英总第( )课时课题(内容)治家格言(节选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诵读方法,能用普通话诵读。
过程与方法喜欢经典文章,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诵读文章,体会内涵。
课前准备了解某个物品的由来。
远资使用资源编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一、简介内容:《治家格言》是清朝初年的朱柏庐写的,这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它所宣传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齐读课题。
背一背《锄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二、简介《治家格言》:也叫《朱子家训》,作者是清朝初年的朱柏庐。
这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它所宣扬的传统美德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小儿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儿语》,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儿童的言语特点和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儿语》的内容。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主学习古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小儿语》1. 介绍《小儿语》的作者、背景及内容特点。
2. 学习《小儿语》中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朗读与解析1. 朗读《小儿语》,理解文意。
2. 解析《小儿语》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第三课时:讨论与思考1. 讨论《小儿语》中的寓意和智慧。
2. 思考如何将《小儿语》中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课时: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小儿语》中的其他篇章。
2. 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 拓展阅读其他古代儿童文学作品。
三、教学资源1. 《小儿语》原文及注释。
2. 相关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资料。
3. 工具书(如词典、古汉语字典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儿语》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和体会《小儿语》的魅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以便为学生解答疑问。
六、教学实施1.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朗读、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掌握《小儿语》的内容。
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小儿语》的背景及作者。
(2)朗读《小儿语》,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3)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5)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小儿语》中的句子进行翻译和赏析。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儿语》中的寓意和智慧。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课文。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温馨点击:同学们,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家也要贴对联吧!对联必须对仗工整,合乎韵律。
《笠翁对韵》就是一本帮助我们学习诗韵对仗的书,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笠翁是他的号。
五、活动广角1、让我们进行一次朗读、背诵比赛吧!2、这些句子中都描写了哪些事物?你能试着写几句吗?3、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下,搜集你身边的对联,把它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六、成长袋这节课你表现得什么?记录下来吧,涂上红星。
七、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教案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小儿语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6.检查背诵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简介《治家格言》《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三、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四、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初读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利用书上的注释来给我们讲讲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在讲给我听之前,请先把你的见解,把你明白了的,不明白的,都讲给你们四人小组的组员听听。
2、指名说诗意。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问题进入下一步)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D 指名读。
(教师此时指导并且过渡:初夏时节,大地春归,各种花草都已经凋谢了。但想不到在高山中的大林寺内,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E 指名读,齐读。
2、古诗的第二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决学生的问题。
A 指名读这一句。
B 读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诗意,教师适时点拨,相机解决学生的疑问。*(这句话有些难度,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相机点拨)
5、拓展活动:
出示课后图画
(1)引领学生,说出图画的意思。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
六、教后反思:
学生对拍手背诵比较感兴趣。教好的掌握了学习内容。
3续小儿语节选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教案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小儿语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6.检查背诵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简介《治家格言》《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儿语》教案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
3.师领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6.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