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目标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表示元素的符号》教学设计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检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纠错能力。
4.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化学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等。
5.采用直观演示法,如实物展示、PPT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活动:给出一些实际化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答。
5.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教学活动:设计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难度进行练习。
6.总结与反馈:
a.让学生总结学习元素符号的过程和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学生对化学实用性的认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元素符号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和记忆,以及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式的书写。
2.难点: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的排列规律。
4.预习作业:
a.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化学式相关知识,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含义。
b.查阅资料,了解化学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可协助检查,但不建议直接提供答案。
2.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认真检查,确保书写规范,答案正确。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实践作业:
a.利用元素符号,书写5个不同的化学式,要求至少包含2种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讲课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元素符号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3. 能够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元素符号的定义和意义;2. 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3. 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黑板、粉笔;3. 实验室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介绍化学元素符号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用符号来表示化学元素。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化学元素符号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常见元素符号1. 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氢气的符号是H2。
2. 讲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如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第三步:讲解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1. 介绍化学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例如H2O表示水分子。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元素符号计算化学式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比例。
第四步:实验演示1.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符号的运用。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元素符号的实际应用。
第五步: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化学元素符号的学习成果;2.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化学元素符号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化学元素符号的定义和意义,能够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并且能够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化学元素符号,提升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符号的概念和作用。
2. 能够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对应的元素名称。
3. 能够应用元素符号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
1. 元素符号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名称。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实验现象的引入,引发学生对元素符号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
a. 解释元素符号的概念和作用。
b. 解释元素符号的组成: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组成,用来表示元素的名称,以便简化元素名称的书写和阅读。
3. 元素符号练习: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名称,比如氢(H)、氧(O)、氮(N)等。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规则。
b.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元素符号进行方程式的书写。
五、课堂练习:
1. 下列元素的符号分别是什么?(氧、碳、金、铁)
2. 用元素符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二氧化碳、氧气)
六、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元素符号的概念、作用,掌握了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名称,并能够应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精选12篇)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2、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情景导入:讲授新课:一、元素(板书)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2、元素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板书)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
初中化学_元素与元素符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与元素符号》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课标的具体要求:(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
(2)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对课标的解读: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物质构成奥秘下的二级主题中认识化学元素的相关内容。
知道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通过对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探秘,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对物质组成追根求源的认识思路,认识到人类认识一切事物都要从其本源开始,这样才能更好认识事物的本质。
让学生在建立元素概念的同时,初步形成物质组成的元素观。
化学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语言,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础。
元素符号是最基础的化学用语,学生需熟练掌握。
二、教材分析1、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本课题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2)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别单质和化合物(3)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的建立、分类思想的树立三、学习目标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概念。
2、通过具体物质的分析,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3、通过对一些物质自主分类及归纳总结,学会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体会分类的思想。
4、通过巩固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和元素符号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元素与元素符号【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化合物和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4.了解元素周期表5.通过对元素和物质的分类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能力【课前导学】请将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分别对应的写在横线和四线格内(可当堂默写):名称:符号:【课堂探索】引入:娃哈哈广告视频提问:广告中出现的十五种营养素中的钙(Ca)、钠(Na)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元素D、物质【交流与讨论】什么是元素1、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类”标准:?提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一、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交流与讨论】下列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 BD由此可知:决定微粒所属元素种类的是 。
决定元素种类是 。
提问:物质组成小结: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 (宏观)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构成。
(微观) 【交流与讨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A.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B.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D.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种类和分类 元素的种类:有100多种人们在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制造的元素有20余种。
拓展视野:门捷列夫(1834- 1907),俄国化学家,对化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元素周期表。
展示元素周期表1.按元素的性质,共分成3大类(1)稀有气体元素:指氦、氖、氩、氪、氙、氡等。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 (2)金属元素:通常有“钅”字旁(汞除外)。
如钠、钾、镁、铁、铜等。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3)非金属元素: 固态非金属:其相应元素名称有“石”字旁。
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元素》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
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
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元素元素符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报告,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提高。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详细讲解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包括单字母符号和双字母符号的书写方法,以及元素符号与化学式的区别。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点。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周期表中的横向和纵向排列规律。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元素符号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表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表达,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3.通过提问,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元素元素符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元素知识,如氢、氧、碳等元素的符号及简单性质。
2.提问:元素是什么?元素有什么特点?元素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存在形式?
3.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素元素符号》。强调元素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知
(2)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业布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求:
1.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4.作业布置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度调整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元素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效果。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元素元素符号》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篇一」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伯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讨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
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讲述】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一、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领悟理解记忆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在理解元素的概念基础上进行记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讨论】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说明】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领悟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讲述并板书】 2.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②化合物:分析、讨论得出: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③氧化物:分析、讨论理解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概念【阅读】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
通过对资料信息的整理,培养学生学会用归纳的方法学习化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意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一些简单信息。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元素的概念2、元素分别在地壳、生物细胞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导入新课】【展示】教师用小黑板展示部分元素名称:【提问】从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教师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是以各种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的,固然比较形象化,但是书写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就比较困难了,那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简单的表示元素的符号。
【推进新课】【板书】一、元素符号【提问】什么是元素符号呢?1、定义: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提问】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呢?(学生看书思考再回答)【归纳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看课本62页的表3—4 了解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教师书写几个元素符号,请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如:钠元素---NA,钙元素— cA,镁----mg 【点评】钠元素---Na,钙元素— Ca , 镁----Mg【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学生活动】看课本61页的图3—20【归纳】“O”1.表示氧元素2.表示1个氧原子【举例】“H” 1.表示氢元素2.表示1个氢原子【提问】“Fe”又表示什么意义呢?【讨论交流】【板书】2、元素符号的意义(1)、宏观:A表示一种元素,B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Fe—铁,C—碳)(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元素的类别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规则和命名,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其性质教学重点:元素的定义及符号、元素的分类教学难点:元素的类别和性质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化学元素周期表、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元素的概念:通过简单的示例和图片引出元素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二、讲解元素符号(10分钟)1. 介绍元素符号的概念和作用: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是元素名称的缩写。
2. 讲解元素符号的规则和命名方法:元素符号通常是元素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的大写字母,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3. 练习:让学生根据元素名称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并相互核对。
三、分类元素(15分钟)1. 介绍元素的分类方法:按照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等。
2. 分别介绍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和一些代表性元素。
3. 实验演示:展示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实验中的性质和反应。
四、总结与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元素的定义、符号、分类和性质等基础知识。
2. 小结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元素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对元素的研究和探索兴趣。
作业布置:设计一个元素符号命名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熟悉元素的基本概念、符号和分类,不仅帮助他们建立了对元素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元素性质的理解和探索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积累更多化学知识和体验。
元素符号教案初中
元素符号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和使用规则。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认知和记忆。
3. 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2. 元素符号的使用规则。
教学难点:1. 元素符号的记忆。
2. 元素符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元素周期表。
2. 化学方程式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元素的概念吗?元素是由什么组成的?二、讲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10分钟)1. 讲解元素符号的组成:元素符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 举例说明: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三、讲解元素符号的使用规则(10分钟)1. 讲解元素符号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原子,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元素符号表示。
2. 举例说明: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可以表示为2H2O。
四、元素符号的记忆(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符号的规律。
2. 讲解元素符号的记忆方法:如通过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音标来记忆元素符号。
五、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化学方程式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符号,书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2. 引导学生注意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确保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和使用规则。
2. 拓展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认识: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元素的原子,还可以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和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认知和记忆。
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2.培养学生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2.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元素周期表。
3.化学方程式示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手机、电视、电脑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中都含有哪些元素。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为学习元素和元素符号打下基础。
2.新课讲解(1)讲解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a.由一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b.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c.特殊元素符号: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等。
3.互动环节(1)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一些元素,并用元素符号表示。
(2)让学生书写一些化学方程式,如H2O、CO2等。
4.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元素符号。
(2)让学生尝试书写一些化学方程式,并讲解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讲解一些与元素相关的趣味知识,如世界上最轻的元素、最硬的元素等。
6.作业布置(1)让学生熟记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元素及其符号。
(2)让学生书写一些化学方程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元素和元素符号的概念,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元素和元素符号的掌握程度。
元素教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元素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理解化学现象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学生对元素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微课程以“元素”为主题,旨在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元素知识体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元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1. 元素的概念及符号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3.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用途4. 元素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元素在化学变化中的规律四、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水、氧气、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元素的概念及符号:通过PPT展示元素的概念及符号,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素。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用途:介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元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元素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说明元素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5)元素在化学变化中的规律:讲解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规律,如: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3. 课堂互动(1)提问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化学家,模拟化学实验,加深对元素知识的理解。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本文为元素周期表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概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概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所有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元素的基本属性,比如原子序数、原子量、化学符号、电子排布等等。
因此,学习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结合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从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周期性等方面展开讲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和规律;2.学习元素的分类方法及其基本性质,理解同族元素的相似性和区别;3.掌握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规律性,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特有的性质和共性;4.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利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下面是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基本特征1.元素概念和化学符号先对元素进行简单介绍,物质在化学上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一类完全相同的原子,按照其原子序数(Z)排列组成的分类方法。
化学符号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的简称,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碳元素的符号是C。
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可以简称为周期表,由多个水平排列的行和垂直排列的列组成。
一般来说,周期表有18个竖列和7个横行。
竖列称为族,横行称为周期。
3.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和按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排列。
4.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规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基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结构和元素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所发现的。
元素周期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规律:(1)周期性: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2)原子半径的变化: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核靠近电子层的电荷增多而减小。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一节《元素》,主要介绍了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教材以生动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的定义,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科学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元素的深入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示例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元素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情境导入-概念解析-实例应用-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元素周期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4. 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回顾之前学习的原子结构和原子的构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原子或其组合构成的。
2. 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对这些构成物质的原子进行分类和命名呢?引出“元素”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1. 定义元素:解释元素的定义,即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种类: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目前发现的元素种类,以及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3. 元素的表示:通过元素符号进行教学,如氢(H)、氧(O)等,让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符号。
4.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以水、氧气、碳等为例,讲解元素的性质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元素元素符号化学教案
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素的概念及其特性。
2. 使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1.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特性: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等。
3.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一大写字母和一小写字母的组合,如H(氢)、O(氧)等。
4. 元素符号的规则: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5.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运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及其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的概念、特性,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则。
2.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素的概念、特性,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则。
2. 运用示例法,展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
3. 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元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元素的概念、特性,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则。
3. 示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表示方法及其规则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掌握程度。
3. 分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元素的概念、特性,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其规则。
2.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作用。
2. 讲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3. 探讨元素化合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元素元素符号-化学教案
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教案第一章:走进元素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3.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周期和族的划分。
3. 元素周期律: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关注物质中的元素。
2. 讲解元素的概念:简洁明了地阐述元素的概念。
3. 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周期表的组成,引导学生熟悉周期和族的划分。
4. 讲解元素周期律: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周期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元素的概念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了解其中所含元素。
3. 研究元素周期律的规律,思考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认识元素符号一、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2. 了解元素符号的由来及其意义。
3. 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二、教学内容1. 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
2. 元素符号的由来及其意义:以部分常见元素为例,介绍元素符号的由来和含义。
3. 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其符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由来及其意义。
3. 练习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元素符号。
2. 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
3. 介绍元素符号的由来及其意义:以部分常见元素为例,讲解元素符号的由来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前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掌握元素的概念。
2、识记并能准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1、从微观微粒原子构成的三种微粒电子、质子、中子入手,学会分类的方法。
2、自制卡片促动元素符号的识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善于总结和发现就会有成果。
改进后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掌握元素的概念,能知道他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培养即时总结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习惯,整合知识网络。
2、识记并能准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2、从微观微粒原子构成的三种微粒电子、质子、中子入手,由浅入深,学会分类的方法。
3、自制卡片,直观形象地促动元素符号的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