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实践
国际典型_零能耗建筑_示范工程技术路线研究_张时聪
建筑在满 足 建 筑 物 全 部 需 求 后 , 还可以向电网供 电 。 研究 者 通 过 计 算 发 现 , 当 上 网 电 价 为 0. 1 5欧 ) ( 元/ 时, 对P V 板的增量投资可以在 3 0年 kW ·h , , 内收回 与 P V 的寿命期基本一致 如果上网电价 进一步提高 , 回收期可以缩短为 3~7 年 。 a h d a v i对奥地 利 维 也 纳 1 栋 被 动 式 住 房 和 M 能耗水平等进行 1 栋普通低能耗住房的室内环境 、 )被动式住房的供暖能耗较普通低 了实测 , 发现 : 1 用电减少3 能耗住 房 降 低 6 5% , 5% ; 2)建 造 被 动 由于能源价格波动较 式住房的增量成本约为 5% ,
e s e a r c h o n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r o e c t t e c h n o l o R p j g y b u i l d i n s a b r o a d o f z e r o e n e r r o a d m a g g y p
①☆
张时聪 ,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 副研究员 9 8 1 年 6 月生 , 1 0 0 0 1 3 北京市北三 环 东 路 3 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 1 环境与节能研究院 ( )8 0 1 0 4 2 7 0 1 8 1 : a i l z h a n s h i c o n h i n a i b e e . c o m E-m @c g g 收稿日期 : 0 1 3-0 9-1 7 2 修回日期 : 0 1 3-1 0-1 6 2
[ 1] 《 “ 一文 零能耗建筑 ” 定义 发 展 历 程 及 内 涵 研 究 》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办公建筑案例实践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办公建筑案例实践摘要介绍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办公项目实际案例中的高效保温隔热、智能照明、空调系统等各分项节能技术措施,通过对比设计建筑与常规建筑全年能耗模拟数据,指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低能耗低碳建筑是未来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并结合项目案例给出同类项目总结与建议。
关键词超低能耗办公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碳中和碳达峰1.超低能耗建筑出现的背景: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1】可知,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tce,占全国总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其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为10亿tce,占全国总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1.7%。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CO2,占全国总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1.3%,其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为21.1亿吨CO2,占全国总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1.9%。
由于中国建筑面积逐年增加,建筑碳排放指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图1:2018年建筑全过程能耗及全过程碳排放数值建筑能耗及碳排放量的降低,需要从方案、设计阶段进行规划,《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2】、《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3】等标准相继出台,其中《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作为低能耗建筑的系统性标准,为未来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了可实施性、指导性规定,为我国推行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制定了设计依据。
1.项目概况: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智能制造项目1#科研实验楼项目为半导体工业园区配套办公用房,本项目地四川南充,位于夏热冬冷A区。
建筑面积5515.13㎡,共3层,建筑高度为14.75m,主要功能空间为办公室、会议室等。
本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工程,北京零零昊绿色建筑科技公司作为EPC总包单位,从方案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全过程参与其中。
近零能耗施工方案
近零能耗施工方案1. 引言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低能耗建筑,以应对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近零能耗建筑作为低能耗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近零能耗施工方案,以帮助建筑行业进一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能耗分析在设计近零能耗建筑之前,必须进行能耗分析,以确定目标能耗水平。
能耗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筑结构: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和设计结构,以减少能量的传输损失。
•建筑外部环境:考虑建筑的朝向、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能源。
•供暖和制冷系统:选择高效的供暖和制冷设备,减少能耗。
•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给排水系统:采用低流量水龙头和节水装置,减少用水量。
3. 施工材料和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技术对实现近零能耗建筑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工材料和技术:3.1 高效隔热材料高效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热量的传输。
常见的高效隔热材料包括岩棉、聚氨酯发泡材料和外墙保温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降低冷热桥效应,减少能耗。
3.2 智能窗户智能窗户是一种通过控制玻璃的透明度来调节室内光线和热量的窗户。
它可以根据外部光照和温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降低室内的采光和空调负荷,从而减少能耗。
3.3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建筑所需的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从而实现能耗的降低。
3.4 排风系统高效的排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排出室内的空气污染物和湿气,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器,可以回收部分排出的热量,减少能耗。
4. 施工管理和运维除了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技术,施工管理和运维也是实现近零能耗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建立全面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计划进行。
•培训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以更好地运营和维护建筑设备。
零能耗建筑技术及实践研究
零能耗建筑技术及实践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此背景下,零能耗建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内涵,探讨其实践研究的进展,以及对于未来可持续建筑的影响。
一、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内涵所谓零能耗建筑技术,是指能源利用效率高,几乎不依赖传统能源供应的一种建筑设计理念。
其目标是将建筑的净能耗降低到最低,甚至达到零能耗的状态。
为实现这一目标,零能耗建筑技术在多个方面采取了创新的措施。
首先,零能耗建筑技术强调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传统建筑材料的制造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零能耗建筑则倾向于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类、秸秆等。
同时,采用节能材料、保温隔热材料,使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热量损失和能量浪费。
其次,零能耗建筑技术注重建筑结构的优化。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计手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于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同时,结合建筑外墙、屋顶等表面的处理,实现建筑对于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能源的利用。
再次,零能耗建筑技术也侧重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等,建筑可以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使得建筑能够更加精准地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实践研究进展近年来,各国对于零能耗建筑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
以欧洲为例,德国、瑞典等国家致力于零能耗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中,被誉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办公楼”——德国弗朗霍费建筑,成为了零能耗建筑领域的一个典范。
该建筑完全采用木结构,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和地热能源利用系统,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同时,建筑还通过高效的绝缘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实践研究中也有着亮眼的表现。
例如,上海世博会园区的“零能耗中国馆”,获得了美国“能源星”认证,成为世界首个获得该认证的展馆。
2024年关于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关于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范文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热辣辣的话题——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作为一个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意识流方式,给大家展现一下这个方案的庐山真面目。
咱们得明确一下目标,这可是关系到地球家园的大事。
咱们要打造一个近零碳排放的示范区域,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的大国担当。
下面,我就直接进入主题,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个方案给大家捋清楚。
一、项目背景咱们都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了一个火烧眉毛的大问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减排措施。
咱们这个示范工程,就是要在政策指引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近零碳排放路径。
二、项目目标1.实现区域碳排放强度降低至国际先进水平。
2.推广低碳技术,提升区域绿色产业竞争力。
3.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排放区管理模式。
三、项目实施方案1.低碳规划咱们得先从源头抓起,做好低碳规划。
这个规划要涵盖土地利用、交通、建筑、能源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区域内的碳排放最小化。
科技创新是减排的关键。
咱们要引进、研发一批先进的低碳技术,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让这些技术在示范区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3.政策支持政策可是推动项目实施的重要力量。
咱们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
4.宣传推广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生活,积极参与到近零碳排放区的建设中来。
这可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四、项目预期成果1.碳排放降低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区域碳排放强度降低,为全球减排作出贡献。
2.产业升级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排放区管理模式,为我国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低碳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咱们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加大研发力度,降低技术风险。
关于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发表时间:2016-09-08T13:36:11.08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期作者:吕勇马梦颖薛明吴剑林李怀[导读] 本文通过建筑设计的视角,结合CABR近零能耗节能示范楼项目在节能方面的设计以及技术方面应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摘要】本文通过建筑设计的视角,结合CABR近零能耗节能示范楼项目在节能方面的设计以及技术方面应用,探讨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的相关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够对未来节能建筑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CABR’ s demonstration building in the field of ZEB(zero-energy building)technology,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way of ZEB,expecting to generate certain positive effects to the future energy saving building to some extent.【关键词】被动式设计;节能;旧建筑改造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愈发明显。
为了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负荷,无论国家还是地方都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推广绿色能源,发展绿色建筑。
时至今日,中国建筑节能发展已经接近三十年,逐步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未来若干年,也将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被动式设计,通过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并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先进的能源回收技术来实现最少化的建筑产能。
目前,其他国家纷纷进行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也将是未来绿色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课题。
近零能耗建筑系列——建筑设计要点
近零能耗建筑系列——建筑设计要点近零能耗建筑的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降低60%~75%以上,建筑专业应该如何设计呢?1、设计理念建筑专业主要设计理念被动优先。
2、技术方案2.1降低维护结构传热系数本文以严寒地区公共建筑为例2.1.1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控制在 0.1~0.2W/(m2▪K);2.2.2外墙:采用高效复合外墙保温,传热系数控制在 0.1~0.25 W/(m2▪K);2.2.3外挑楼板:采用憎水保温岩棉板,传热系数控制在0.2~0.30 W/(m2▪K);2.2.4分隔供暖空间和非供暖空间楼板:传热系数控制在0.2~0.30 W/(m2▪K);2.2.5分隔供暖空间和非供暖空间隔墙:传热系数控制在1.0~1.2 W/(m2▪K);2.2.6外窗:采用铝合金三玻双腔中空玻璃, 传热系数控制在≤1.2 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 冬季≥0.45,夏季≤0.30;2.2提高维护结构气密性2.2.1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良好的气密性可以减少冬季冷风渗透,降低夏季非受控通风导致的供冷需求增加,避免湿气侵入造成的建筑发霉、结露等损坏,减少室外噪声和室外空气污染等不良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2.2.2建筑设计应选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外门窗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应做气密性处理;外门窗气密性能要求:采用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外窗气密性能不宜低于8级;外门、分隔供暖空间与非供暖空间的户门气密性能不低于6级;2.2.3围护结构洞口、电线盒、管线贯穿处等部位不仅仅是容易产生热桥的部位,同时也是容易产生空气渗透的部位,应进行节点设计;2.2.4不同围护结构的交界处应进行密封节点设计;2.3消除或削弱热桥2.3.1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消除或削弱热桥的专项设计,热桥专项设计应遵循下列规则:(1)避让规则:尽可能不破坏或穿透外围护结构;(2)击穿规则:当管线需要穿过外围护结构时,应保证穿透处保温连续、密实无空洞;(3)连接规则:在建筑部件连接处,保温层应连续无间隙;(4)几何规则:避免几何结构的变化,减少散热而积2.3.2外墙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性悬挑、延伸等宜采用与主体结构部分断开的方式;(2)外墙保温为单层保温时,应采用锁扣方式连接;为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结方式;(3)墙角处宜采用成型保温构件;(4)保温层采用锚栓时,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5)应避免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确需固定时,应在外墙上预埋断热桥的锚固件,并宜采用减少接触面积、增加隔热间层及使用非金属材料等措施降低传热损失;(6)穿墙管预留孔洞直径宜大于管径100mm以上,墙体结构或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填充保温材料;2.3.3外门窗及其遮阳设施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门窗安装方式应根据墙体的构造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当墙体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外门窗可采用整体外挂式安装,门窗框内表面宜与基层墙体外表面齐平,门窗位于外墙外保温层内;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外门窗宜采用内嵌式安装方式,外门窗与基层墙体的连接件应采用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2)外门窗外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处宜采用防水透汽材料密封,门窗内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处应采用气密性材料密封;(3)窗户外遮阳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接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应采取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2.3.4屋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当采用分层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各层之间应有粘结;(2)屋面保温层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防水层;屋面结构层上,保温层下应设置隔汽层;屋面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3)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弱环节,宜设置金属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金属盖板与结构连接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4)穿屋面管道的预留洞口宜大于管道外径100mm以上,伸出屋面外的管道应设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5)落水管的预留洞口宜大于管道外径100mm以上,落水管与女儿墙之间的空隙宜使用发泡聚氨脂进行填充;2.3.5 地下室和地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保温层连续,并应采用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延伸到地下冻土层以下,或完全包裹住地下结构部分;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内部和外部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应延伸至室外地面以上适当距离;(2)无地下室时,地面保温与外墙保温应连续、无热桥;3、设计目标建筑专业设计目标:通过采用各种被动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和通风热损最小化。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
在建筑领域,通过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因此,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尽可能降低,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优化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太阳、风、地热等自然能源,减少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2. 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使用高效设备、材料和保温材料等,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合理配置能源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系统,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
4. 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需求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改造目标及内容。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建筑设计、设备选型、能源系统配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等。
3. 施工及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及效果。
4. 系统调试与运行:完成改造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5. 评估与优化:根据调试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改进。
四、适用范围该示范项目适用于各类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物。
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域。
五、创新要点1. 综合运用各种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设备与材料技术等。
实现净零能耗建筑的十大步骤
实现净零能耗建筑的⼗⼤步骤01 什么是净零能耗建筑?“净零能耗建筑”(net zero energy building)⼀词源于美国。
所谓净零能耗建筑,是指全年总能耗量近似等于在现场或在其他地⽅所⽣产的可再⽣能源量的建筑。
美国能源部建⽴“Net-Zero Energy Commercial Building Initiative”,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将按照净零能耗标准进⾏建造;到2040年,50%的既有公共建筑达到净零能耗要求;到2050年,所有公共建筑达到净零能耗。
02 实现净零能耗的⼗⼤步骤要打造净零能耗建筑,⽆论是全新建设还是旧楼改造,都需要全盘考虑能源系统和能源技术。
以下10个步骤可以助⼒建筑转化为净零能耗。
1.了解建筑物的能耗情况。
制定⼀份旨在打造全电⼒设施的计划,以确定能源需求,并对现场或电⽹的可再⽣能源进⾏规划来满⾜这些需求。
2.制定能源预算。
制定空间能耗标准,然后计算该空间每周的发电量是多少。
3.让建筑能够适应当地⽓候。
将建筑⽬标聚焦于尽可能降低热增益、减少能源需求并尽可能利⽤可再⽣能源。
4.根据建筑能源模型选择建筑表⽪。
与⼯程师和能源模型建模⼈员合作,优化能源⽅案,集成先进的机械系统,并在设计早期评估可再⽣能源发电机会。
5.采⽤外部遮阳设施。
利⽤建筑形体、⾼层遮阳装置、散热翅⽚、百叶窗和其他遮挡物⾃⾏遮阳,以减少对制冷系统的依赖,并将光线反射到空间阴⾯。
6.注重采光设计。
有策略的布置窗户、遮阳板和太阳能管,以增加采光。
7.规划室外空间。
利⽤外部中庭、楼梯和其他室外空间减少整栋建筑因制冷所需的能量。
8.促进⾃然通风。
在设计⾃然通风⽅案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候,充分利⽤新鲜空⽓,⼀年可缩减4到6个⽉的供暖和制冷开销。
9.减少插头负载。
智能传感器和数字控制功能使租户能够控制空调、插头负载、恒温器和照明设施,并有助于在空间闲置时降低能耗。
10.在本⼟化解决⽅案中优先整体考虑所有系统。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全寿命期碳排放研究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全寿命期碳排放研究摘要: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中央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在建筑领域,2019年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22%,如果包含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建筑领域总体碳排放占比达38%。
展望未来,我国新建建筑数量仍将持续增长,若不能对建筑单位能耗及碳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对建筑行业实现减排目标形成阻力。
提升建筑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显示,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有助于我国建筑领域提前达峰,并同时降低峰值。
规模化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将在我国碳中和的过程中贡献50%的减排量。
关键词: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碳排放1碳排放计算边界建筑运行阶段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插座和炊事用能引起的全部直接和间接排放。
强制性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是以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建筑能耗水平作为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计算边界包括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能耗。
2019年颁布的引领性建筑节能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增加了生活热水与电梯用能。
炊事与插座用能虽然是各类建筑终端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炊事、插座能耗与用户使用习惯相关度较大,因此强制与引领性节能标准均未将此部分计入。
对于零碳建筑,计算边界应与《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核算范围保持一致,在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基础上将常规性炊事与插座用能纳入,并引导用户选用更高能效等级的电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建筑碳排放指运行阶段的全口径碳排放。
2全寿命期碳排放分析从建筑全寿命期的角度而言,近零能耗建筑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从而降低运行阶段碳排放。
但在相同的结构体系下,近零能耗建筑由于使用了高性能围护结构,例如更多的隔热材料、气密性材料和高性能窗系统,其建材碳排放将有所增长。
零能耗建筑的概念与实践
06
零能耗建筑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
01
技术难题
零能耗建筑需要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和技术,包括高效的能源系统、先进
的建筑材料和优化的建筑设计。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
02
成本问题
零能耗建筑的建设成本通常高于传统建筑,主要是由于高效能源系统和
先进建筑材料的高成本。这使得许多开发商和投资者对零能耗建筑持观
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随着环保意识 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零能耗建筑逐渐成为全球建筑领域 的研究热点。
零能耗建筑的意义
03
节能环保
提高建筑品质
推动技术创新
零能耗建筑通过高效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 源利用,显著降低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和能源危机。
成本降低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零能耗建筑的建设成本将逐渐降低。此外,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 ,对零能耗建筑的需求将增加,进一步推动成本的降低。
法规和政策支持
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出台针对零能耗建筑的法规和政策,为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指 导和支持。这将有助于推动零能耗建筑的市场化和普及化。
国内外评价标准介绍
国际评价标准
包括国际能源署(IEA)的零能耗建筑定义、国际绿色建筑协会(IGBC)的零 能耗建筑认证标准等,这些标准主要关注建筑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室 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国内评价标准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 准,对建筑围护结构性能、供暖空调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 要求。
案例二
美国加州科学院是一座集科研、教育和公众参观于一体的零能耗建筑,通过采用太阳能光 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等生态设计措施,实现了建筑 的能源自给自足和环境友好。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案例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案例咱来聊聊中国那些超酷的近零能耗建筑案例哈。
先说说山东华建大酒店,这地儿可不得了。
它的外墙就像是给建筑穿上了一件超级保暖又透气的外套。
那外墙的保温材料就像是给房子裹了一层厚厚的棉花糖,但是比棉花糖可结实多了,把热量紧紧地锁在屋里,外面的冷空气想进来那可不容易。
而且窗户也是特制的,就像给建筑的眼睛戴上了高科技的护目镜,既能让阳光乖乖地进来送暖,又能阻止室内的热量偷偷溜出去。
酒店里还有各种智能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小管家,能精确地控制能源的使用,哪里需要多少能量,它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再看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旁边的一个近零能耗建筑。
这个建筑的造型就很酷炫,像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大盒子。
它的屋顶可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上面铺满了太阳能板,就像给建筑戴上了一顶能发电的帽子。
白天,这些太阳能板就拼命吸收太阳光,把它转化成电能,然后储存起来供建筑使用。
在这个建筑里,连空调系统都像是一个环保小战士,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地下的恒温能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夏天的时候把凉爽送进来,冬天的时候把温暖带进来,根本不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来制冷制热。
还有河北雄安商务服务中心,这可是一个样板式的存在。
建筑的外观看起来简洁大气,但是内在的节能技术那是满满的。
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开始,就像是给建筑挑选健康又节能的食材一样,每一样都精挑细选。
它的采光设计简直绝了,就像建筑长了很多双眼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白天室内亮堂堂的,根本不需要开太多灯。
而且在一些设备的运行上,采用了高效节能的新技术,就像给建筑的各个器官都换上了高性能的零件,让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这些近零能耗建筑就像是建筑界的超级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呢。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开始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类型,其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设计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模拟、BIM技术等,对建筑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优化,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等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 高效设备和材料: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如高效空调、照明、水泵等,降低设备的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本身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例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建筑外墙或屋顶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发电;在地下埋设地源热泵,利用地热能供暖和制冷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背景,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方案设计,明确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内容。
2. 详细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3. 设备和材料采购:根据详细设计要求,采购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材料。
同时,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
4. 施工和安装:按照详细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结构和设备的施工和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方案
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为了加大对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而建筑行业是其中消耗能源较大的一个行业,根据统计数据,建筑物对能源的消耗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30%以上。
因此,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建筑节能及减缓气候变化,本次项目将选择一栋地标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高效的节能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的能耗进行有效降低。
二、项目目标1. 减少建筑原有的能源消耗:根据节能改造前的建筑能耗情况,设定合理的节能目标,将建筑的能耗降低至一定程度。
2. 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水平:通过对建筑系统的改造和优化,使建筑达到更高的绿色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提高建筑的室内舒适度:在节能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
三、项目内容1. 建筑外立面改造:采用优质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体改造,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
2. 采暖系统改造:选择高效、低能耗的采暖设备,优化供暖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供暖效率,降低供暖能耗。
3. 通风系统改造:引入新型的通风换气设备,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减少室内外温差,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
4. 照明系统改造:采用能效更高的LED照明产品,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降低照明的能耗,提高照明的舒适度。
5. 水暖系统改造:引入高效的节水设备,对建筑的水暖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减少水的浪费。
6. 新能源利用:在建筑顶部或周围引入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设备,提高建筑的自给自足能力。
7. 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对建筑内部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项目实施方案1. 确定节能改造项目的整体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改造的范围和目标。
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分析
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民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和各行各业繁荣发展,生活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量也大幅提高,故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缺乏问题,这种情况更加凸显出节能降耗和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由于不论是建筑工程建设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能耗,因此近零能耗建筑概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基于此,本文围绕近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一系列分析探讨,以期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与推广。
关键词: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分析;绿色建筑引言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壮大,各类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建筑工程高能耗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民众的建筑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促使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筑功能越来越完善,建筑行业要想积极践行政府部门提出的节能环保工作要求,就要深刻探讨如何优化建筑节能效果,近零能耗建筑的出现,为建筑工程发展指明了道路,鉴于将节能技术合理应用与建筑工程建设,是构建近零能耗建筑的基本条件,可见分析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其优化措施意义重大。
1 零能耗建筑概况零能耗建筑主要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供应来源的新型建筑。
当零能耗建筑完成以后,建筑内部供应热水时,不采用或很少采用外界的能源,同时,能够实现建筑内部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实现全智能控制。
当零能耗建筑在应用时,不需要化石能源提供能量,而主要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能量的供应,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最主要的途径。
由于建筑在应用过程中不会或很少耗费不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致,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零能耗建筑的发展。
零能耗建筑首先出现在欧美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已经研究和发展零能耗建筑一段时间,除此以外,许多国家也开始零能耗建筑的研究。
2 零能耗建筑发展背景目前中国所建成的建筑当中,90%以上的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
这不仅仅代表着建筑在运转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多,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出现了能源短缺问题,在这个形式下,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要求,所以要着重力度去进行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并且在保持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有利于节约能源,是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要求的。
未来社区中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探讨
未来社区中近零能耗建筑实践探讨摘要: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建筑节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城市化改革,实施近零能耗建筑对于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在随之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建筑物的总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30%,这意味着对于建筑实施节能减排的政策是极其必要的。
对此,本文针对未来社区中近零能耗建筑实践展开研究,以此强化社区新建建筑的节能性能,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关键词:未来社区;近零能耗建筑;节能低碳引言:对于碳排放来说,我国具有一定的减排优势,目前,由于我国的工业以及经济处于改革阶段,实施双碳政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同时我国的社区建设方面尚未达到饱和,科学化的建筑方案能够有利于城乡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低碳水平。
低碳建筑能够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协调城乡环境与未来社区之间的综合关系,因此,相关人员应积极统筹低碳节能技术,全方位的优化设计方案,推动近零能耗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近零能耗建筑的重要性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方式由手工转变为机器作业,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碳排放量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气温变化无常,全球变暖的问题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低碳社区的建设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环境与生产的关系,实现环境与经济协同进步。
经过大量的研究,专家预计我国碳排放的峰值期在2025-2030年,如果在这之前能够实施低碳化建筑,提升城市绿色建设水平,则会直接推后碳排放的峰值期。
对于城市的低碳化进程来说,应从实际出发,做好各个社区的近零能耗建筑,针对高碳排放的原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
为了能够贯彻落实节能的目标,应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全面提升未来社区的建筑能效水平,进一步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运用相关技术逐步改善建筑室内的环境,以此应对气候的变化。
我国作为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在现阶段城市化的进行中,应通过高效的建筑节能工作来应对建筑能耗持续升高的问题,发展近零能耗建筑势在必行。
近零能耗建筑系列——暖通设计要点
近零能耗建筑系列——暖通设计要点近零能耗建筑的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降低60%~75%以上,暖通专业应该如何设计呢?1、设计理念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总能耗中的占比约为40%~60%,本专业设计理念主要是系统优化。
2、技术方案2.1供热空调系统:2.1.1能源供给供热空调冷源与热源形式的选择根据建筑规模、用途、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碳等相关规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论证确定,重点研究余热、可再生能源、自然冷源的应用可行性。
有条件时应优先选择余热、地热能、太阳能、空气能等低碳供暖方式,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尽量减少化石能源作为热源的燃料。
无工业余热时,宜采用地源热泵,辅助设置冷却水塔、础悬浮水冷机组、风冷热泵以及蓄冷蓄热技术等,实现多能互补方案。
2.1.2高效空调设备供热空调采用高效设备,空调主机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 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均高于规范要求:性能系数 (COP) 水冷不小于6,风冷不小于3.4;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水冷不小于7.5,风冷不小于4.0;2.1.3输配送系统水泵、风机等输配能耗占暖通能耗的30~40%,水泵、风机建议均选择国家节能标准一级及以上能效的产品。
控制系统服务半径,从而避免设计扬程、风压过大,水系统、风系统的作用半径(立管接出的水平管段)建议控制在50m以内。
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大温差供水、送风系统,水系统加大冷水供回水温差,降低水系统的输配能耗,同时校核大温差带来的流量减少对于末端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换热能力的影响;风系统校核大温差送风引起的室内温度波动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防止水力失调,楼层分支管上设置静态平衡阀,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差额控制在15%以内;2.2.4控制措施冷热源机房设置群控系统,并结合前期冷热源系统方案的分析,给出全年运行策略和基本控制要求,包含机组加减机、配套设备联动、水泵变频等。
浅谈近零能耗建筑——某小学教师公寓设计分析
浅谈近零能耗建筑——某小学教师公寓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6T09:14:40.528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30期10月下作者:晏恺[导读]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随着各地政府的要求以及积极引导,在数量及质量上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本篇将以笔者作为项目管理方完成的一项近零能耗的建筑实例简要的分析一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区别。
身份证号码:3210841985103****X 晏恺摘要:随着双碳目标提出,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随着各地政府的要求以及积极引导,在数量及质量上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本篇将以笔者作为项目管理方完成的一项近零能耗的建筑实例简要的分析一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区别。
关键词:双碳目标,近零能耗建筑,实例分析1、双碳目标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2月12日,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大,任务重。
双碳”目标对市场和各个行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加大投入以及技术革新。
作为一名建筑师,建筑领域工作者,如何在建筑能耗上为节能减排尽一份微薄之力成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建筑从业者也要敏锐的认识到建筑节能的趋势与方向。
2、近零能耗建筑国家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并制定了相关测评标准,于2020年2月1日正式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系数W/㎡.K
太阳得热系数SHGC
0.8
冬季≥0.45,夏季 ≤0.30
北向执行 GB501892015规定
以人为本,保持、保证建筑在舒适性、能效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均衡
总量控制的目标值
被动技术与主动技术的权衡 高效的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高 保 温 性 能
高 气 密 性 能
高 断 热 性 能
高 舒 适 性 能
可 控 的 自 然 采 光
可 控 的 自 然 通 风
高 能 效 供 冷 系 统
余 热 供 热 技 术
新 风 除 湿 技 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蓄 热 消 除
参 数 控 制 策 略
地 源 水 利 用
太 阳 能 利 用
智能自主决策的监控平台
项目定位:
净零能耗建筑
全预制装配式建筑 建筑装修一体化 绿色三星建筑
BIM设计
标准化目标 值
,高效美观的光伏幕墙产品体系,具有储能功能的相变建筑内墙、地板 、太阳能储热集热装置以及地道风高效利用材料。 8、能耗模拟软件的汉化开发:研究现有热点能耗模拟软件的国内适用性
,进行软件汉化研究和优化,形成适合国内使用的能耗模拟软件。
主要目标
建立装配式净零能耗建筑施工技术体系, 形成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要点。
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实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16.11.04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以下简称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 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 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 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 求的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技术特征为: (1)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
指标参考值 13 7 ≤60 5 20 ≥25 0.6 ≥80 ≥75 ≤0.45
备注
室内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m³/h.人) 噪音(dB) 温度不保证率 分类 外墙、屋面 地面 外窗 传热系数W/㎡.K 传热系数W/㎡.K
冬季 ≥20 ≥30
夏季 ≤26 ≤60
≥30 昼≤40,夜≤30 ≤10% ≤10% 参考值 0.10 0.15 备注
施工、装饰工程施工; •研究与建筑能耗密切关联的新技术与产品应 用的专项施工技术; •研究各项专业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分类 年供暖需求kWh/ ㎡.a 能耗 指标 年供冷需求kWh/ ㎡.a 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 量kWh/㎡.a 灯光照明 电梯、办公设备、饮水机等 可再生能源 气密性N50 节能率 通风设备热回收率% 通风设备耗电率(W/h.㎡)
主要目标 建立装配式净零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控制指标体系、形成科学的技术组合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1、适宜性设计指标分析比选:不同气候区特点 +建筑使用特征+节能环保+经济性
•研究提出建筑物使用功能指标 •合理造价指标
•建筑与结构设计关键指标
•室内环境控制指标 •围护结构性能指标能源系统能效指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指标
体化集成技术; •研究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和办公建筑直流微电网 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设计与优化方案。
6、智能照明系统设计与优化: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和采光特征,研究科学
合理照明分区、不同区域的照明强度、主要照明与室外采光的联合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策略等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照明耗电,研究光导管、
光伏照明等辅助采光设施在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技术。 7、适用性材料的开发:研究适用于不同气候区的装配式净零能耗的围护 结构墙体材料,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高耐久性、利于施工的高效密封材料
•研究新型围护结构在装配式建筑应用的一体化设计技术,通过 研究确定适宜的墙材、保温材料及相应的用量、布局及厚度。 •研究几种形式的屋顶保温和隔热措施对节能贡献度,从经济性
、操作性和耐久性的角度进行优化选择。 •研究适宜的窗遮阳形式(光伏遮阳、中空遮阳、电致变色智能
玻璃)、窗材质、结构、大小和安装位置。
(2)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 (3)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 (4)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 (5)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针对不同气候区: 研究适宜的被动式和主动式净零能耗 技术体系、预制装配技术体系并集成
应用; 建造完成 3 栋以上净零能耗办公建筑
(累计建筑面积12000m²以上)
•其他关键控制指标
主要研究内容
2、气候适宜性净零能耗建筑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 :
根据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自然条件,以满 足建筑美观室内舒适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建筑冷 热负荷为目标,在建设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朝向、体型系
数、窗墙比、气流组织等进行设计与优化。
3、适宜性围护结构应用设计与优化:
预制装配体系 适应自然气候 的适宜性技术
总量控制的目标值
高效、高智能的机 电技术 环境友好的绿色建 筑设计方法
自 然 通 风 适 宜 性
光 环 境 适 宜 性
室 内 气 流 组 织
追 的逐 供用 能能 技侧 术需 求
•从气密性和避免冷热桥的角度,对装配式围护结构关键构造节
点进行设计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冷热负荷。
4、适宜性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 原则==系统形式简单有效+符合实际运行需要
•研究以地源热泵、太阳能空调(采暖)和热水系统、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系统、磁悬浮制冷等为主要供冷 和采暖方式的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 •研究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热回收系统、地道风的利
主要研究内容
1、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施工工艺操作技术; 关键节点连接技术;
BIM技术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装配式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2、基于净零能耗目标的专项施工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预制装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门窗 施工、太阳能光伏系统施工、通风与空调工程
用等方案设计优化,以及辐射末端和风盘末端的优化
方案; •研究建筑周边余热回收利用与主要热源联合运行供热 系统设计。
5、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优化技术:
•针对3个气候区特点和建筑用能模式特征,研究满
足高效满足保温、气密和通风需求的太阳能光伏幕
墙发电系统;
•研究具有良好热工性能的光伏构件与围护结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