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中考现代文阅读环境描写题的复习策略和作答方法举要
![中考现代文阅读环境描写题的复习策略和作答方法举要](https://img.taocdn.com/s3/m/c1eee3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b.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环境描写题的复习策略和作答方法举要复习策略:
1. 多读优秀的描写环境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等。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了解描写环境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2. 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描写环境的词语和句式。
注意积累与环境相关的形容词、动词以及描述感觉和气氛的词语,如“清晨的阳光”、“绿油油的稻田”等。
3. 熟悉常见的环境描写题型,如描写自然景观、城市风貌、人物造型与身份等。
通过做题和模拟训练,熟悉题型和答题技巧。
作答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要求。
环境描写题一般会根据给定的图片或文字描述,要求学生描写其中的环境或氛围。
2. 提取关键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标注关键的环境特征和要描写的内容。
3.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环境。
可以考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环境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4. 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环境的真实感。
例如描写色彩、声音、气味等细节,来展现出环境的丰富和细腻。
5.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语法错误和语句不通顺的作文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49e9cd2c1c708a1284a44fb.png)
顺叙、倒叙、 顺叙、倒叙、插叙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 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 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伏笔、 )、伏笔 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伏笔、 铺垫、渲染、动静结合、 铺垫、渲染、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
智慧应对
记叙文阅读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现 代 文 阅 读 能 力
理解
把握文意, 把握文意,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括要点,提取精 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分析 综合
研究探讨,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鉴赏 评价
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理解能力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重要句子
与文段的中心乃至整篇文章的主 旨直接相关,是使用修辞方法或写 作方法的关键,在结构上起独特作 用等。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 见闻线。 1.线索类型: 线、见闻线。 线索类型: 线索类型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2.常见的叙述顺序 : 常见的叙述顺序 3.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文章的表现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 A、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 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地点。。。。。。) 交待要素(暗示时间、地点。。。。。。) • 2、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 • 3、烘托人物心情。 烘托人物心情。 •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5篇)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0d67d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0.png)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5篇)时间过得是真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没有各种各样的轮回,新的挑战,还是得认真反思了,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
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考语文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篇1】期中考试将近,为了同学能系统、全面的复习,以下将语、数、外学科的复习内容及方法公布于下,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时给予检查和督促,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语文复习内容一、现代文1、复习范围:《女孩独立》、《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滹沱河和我》、《故乡在远方》2、复习内容:⑴词语表中词语、课下词语及解释⑵文学常识⑶课文主旨⑷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字形3、复习方法:⑴在家听写词语并且写出解释⑵复习课堂笔记,理清课文内容和主旨⑶复习并熟悉课文,了解文学常识⑷复习现代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重做二、古诗文1、复习范围:《伤仲永》、《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卖炭翁》2、复习内容:⑴课下实词及解释⑵古诗文作者、朝代及出处⑶诗文主旨3、复习方法:⑴家默四篇古诗文⑵默写实词解释⑶复习笔记,理清主旨和写作背景⑷复习古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整理英文: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所有课文再背诵,争取两天复习一遍。
必要的地方要动手写一写。
2、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所有笔记要背。
3、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词汇卷、语法练气卷全面复习的前提下还要侧重复习一下错题。
4、作文本要看、复习,考试时要灵活套用。
5、《课课练》要全面复习,要整理错题。
6、除以上知识的复习之外,还要注意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复习。
数学复习计划1、把概念公式整理在一张纸上并背熟。
2、认真复习笔记中的例题。
3、整理测验卷、练习册、一课一练的错题。
4、多做练习。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篇2】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初三语文复习技巧4篇
![初三语文复习技巧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dc12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f.png)
初三语文复习技巧4篇初三语文复习技巧1一、复习计划,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语文复习一般都是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二轮综合演练,第三轮模拟测试。
但在复习中,往往出现前松后紧或者是前紧后松的问题,导致复习过的内容不扎实、不系统,学生答卷时准确率较低,失误率较高。
因此在复习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是首要任务,制定计划时要全员参与,积极研讨,统筹安排,复习时间要精确到某一周某一天。
然后要求全体语文教师要严格执行落实,并且每周都要通过语文备课组按照计划监督落实。
二、注重基础,讲练结合中考试题百分之七十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剩余百分之三十又是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因此复习时基础知识是重点,而夯实基础也正是中考语文复习的关键。
比如对专题字形、字音的复习,如果仅仅把相关内容讲一下做一下,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效果就等于零。
我认为这一板块的'复习重要的环节应该是书写记忆,听写检查。
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字音、字形,必须强化记忆,不断巩固,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当然,其它基础知识板块的复习也都要注重实效性。
三、精选试题,把握命题导向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复习资料往往也会铺天盖地,蜂拥而至。
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于是,有人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上就用。
结果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因为市面上书商为了追求暴利,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一些所谓的“策略”、“复习法”等资料题目陈旧,而且重复的较多,还有一些题目不够典型,甚至错误百出。
因此,我们在结合复习计划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擦亮“火眼金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既要知识点全面,还要题目典型,题型新颖。
这样,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才会有的放矢。
同时还要在复习中把握最新命题导向。
四、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指导有人说语文知识重在理解、积累,这话不假。
但对于一些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标点符号,排序题以及现代文阅读的题目等,答题步骤,基本格式,解题技巧等,都应该在复习中结合具体题目去认真总结,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对一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想在短期内使其能力有提高,这些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文(四篇)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1500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文复习重点1、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和阅读。
2、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3、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4、写作训练。
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既要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也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
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具体做法是:(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训练。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争取大多数人过关。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
复习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5)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复习步骤第一周复习七年级古诗《论语》、《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桃花源记》、《陋室铭》。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763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e.png)
一、教案主题: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二、课时安排:每章约45分钟,共约2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章节一: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与基本技巧讨论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复习和巩固阅读技巧:主旨大意、关键词、推理判断等2. 章节二: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练习识别和理解作者的态度和倾向3. 章节三:文本结构与逻辑关系分析现代文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练习理解和解读文本的层次和论证过程4. 章节四:推理判断与批判性思维练习推理判断和批判性思维技巧分析文本中的假设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反驳5. 章节五:阅读策略与答题技巧讨论和分享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练习解答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提高答题技巧五、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讲解和演示阅读技巧和方法。
2. 互动式教学:学生参与讨论和练习,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2.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阅读练习的情况和答案质量。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章节内容和阅读练习。
2. 阅读材料:提供不同类型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供学生练习。
3. 答案解析:提供阅读练习的答案和解析供学生参考。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章节,介绍章节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和演示阅读技巧和方法。
3. 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九、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讲解、练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解题能力。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其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四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974b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9.pn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一、复习理念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
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注重阅读,培养能力选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积累素材复习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时间让教师对作文各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训练,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材料,积累一点写作素材。
二、复习方法(一)积累与运用1、汉字的正读与书写。
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读写的汉字(或词语)为重点复习范围,着重四字短语,辅之以汉字书写习题进行训练。
2、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跟近期报刊媒体上的热点材料。
考生和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要认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关注生活和社会,关心最新信息,搜集来进行训练。
3、古诗文默写。
关注名篇名家名句,特别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教师要进行梳理、压缩。
过多学生记不下来,花时过多意义不大。
4、名著导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名著导读”部分的评价性文字,作适当的记诵。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相关名著知识。
5、综合性实践活动。
复习该项内容,教师要以课本中便于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为基点进行,向生活中延伸,开展多样的各角度的题型训练。
(二)阅读与理解1、诗歌赏析。
对课内的古诗词进行全方位的复习,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简单赏析。
2、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短小精悍而具有一定的意趣。
着重考查课本中所学常见的文言词语、句子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需作太高要求。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878b670f524ccbff0218432.png)
初中语文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顺河初中语文组初中语文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顺河初中语文组一、总复习计划1、精心安排复习计划ﻩ第一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中旬。
复习重点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就是课本,纲就是考纲。
ﻩ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下旬。
复习重点是“专题训练,注重综合”.专题就是分类训练,综合就是模拟测试。
ﻩ第三轮复习:6月上旬,重点是答疑。
解决学生应试疑难问题,调整状态,或举行一次模拟考试。
2、复习策略指导(1)优秀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背诵与默写.基本做法是逐篇归类整理,把46篇优秀古诗文的名句作一下积累,让学生进行背诵并经常默写。
特别注意的是,对绝句要全篇默写,如杜牧的《赤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对诗的默写,注意分清颈联和颔联,对词的默写注意上、下阙。
(2)优秀古文的阅读与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文言文阅读来看,2010、2012年是两篇比较阅读,2011、2013年是一篇阅读,像《醉翁亭记》(八下)、《岳阳楼记》(八下)、《马说》(八下)、《曹刿论战》(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三峡》(八上)是近三年已考过的,因此应该关注比较阅读,如《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等。
根据《考纲》中“阅读”15-18项的要求对优秀古文篇目1—16篇逐篇进行阅读训练。
(3)进一步强化散文、议论文课内篇目阅读的能力。
有意识的挑选几篇典范课文在课内进行评析,如《背影》(八上)、《藤野先生》(八下)等.根据《考纲》中“阅读”1—14项的要求进行阅读训练。
(4)加强对“语文综合运用"的指导。
从课本中挑选几课“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进行分析和指导。
(5)写作训练:围绕命题、半命题作文加强写作前的分析与指导,重点选用2012年、2013年各地优秀中考作文试题作为学生练习写作的材料。
有条件的学校或班级,原则上一周写一篇作文。
第二轮复习重点将在以下方面提高应试能力:(1)提高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得分率。
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默写题进行专项训练,默写要求与中考一致(8选6,片段默写),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备考策略67页PPT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备考策略6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5304e8f111f18582d05acc.png)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初中语文复习计划
![初中语文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1f3d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d.png)
初中语文复习计划(一)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
二、分项复习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
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理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
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
E、名着阅读:在阅读了原着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短文中的知识点,并牢记。
2、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课内,选取课文的重点段,温习学习时的课文批注。
3、文言文阅读:注意文言词、句的解释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并能概括出全文和每段的大意。
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从思想上重视不少同学认为复习无非是平时已学过知识的重复,所以在复习阶段听课不够投入,最后导致不少知识都还是半生不熟。
而期末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总结,考试时往往侧重于对一个学期知识的总结、综合。
仅靠平时的一些印象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大面积的丢分。
从思想上重视,不麻痹大意,强调的不单纯是时间的投入,更是“头脑”的投入,惟独在复习课上真正用“脑”听课、思量、总结,才会使自己平时零散的所得到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并进而成为一种能力。
(二)、复习讲究方法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
期末考试也是一样。
各种日常写作指导,教您怎样写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
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的是最常规但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本次期末检测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
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考试的检查范围与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情况,并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使复习有针对性。
3、提高自己的复习听课的效率,向效率要成绩。
薄弱之处加以强化,做到“查漏补缺”。
初中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907c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5.png)
初中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
一、初中语文阅读策略与技巧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然而,
很多同学在阅读时常常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下手。
下面我将分享
一些初中语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散文等。
通过
不断地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其次,要注重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抓
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找出关键词和关
键句。
对于一些生僻词汇或者难句,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
来解决。
另外,要注重细节的把握。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一些细节信息,比如人物的性格特点、事件的发展过程、作者的写作手法等。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内涵。
最后,要多做阅读理解题。
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可以检验
自己的阅读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
同时,也
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策略与技巧,相信大家在初中语文阅读方面会有所提高。
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愿大家都能成为优秀的语文学子!。
初中语文应该如何复习
![初中语文应该如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bf667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7.png)
初中语文应该如何复习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应该如何复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初中语文如何复习】一、优化复习方法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
依据学生实际,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
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
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切忌复习中喧宾主,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备考试题,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对能力要求高。
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
由于教科书上是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绝对不能马虎。
要看看、想想、再看看……低头看书,抬头思考,当然,由于这时看书已不是初次,是在预习、上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当是全面过目,有重点的看和思考。
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3篇)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4f2e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5.png)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秀率都有大的进步。
二、复习原则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准确把握命题方向,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及运用。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第一阶段:文言文古诗词复习(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共三周)1、整理中考必背文言古诗词,利用每一节课的前____分钟有计划地进行默写,反复记忆,不写错别字。
2、将文言文按篇制定进度计划表,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整理。
(如常见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一般句式。
)教师及时做好补充,是之尽可能完整完善。
并统一强化记忆。
3、精心研究诗歌赏析的点,精编题目,指导赏析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4、解题方法指导: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背诵默写与理解并重-训练与考查同步。
第二阶段:积累与运用复习(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共三周)1、这部分内容范围广,内容多、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点比较多。
必须借鉴指导用书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各种开放性题型归纳整理。
2、解题方法指导:知识梳理与讲解强调-分析例题与归纳方法-应用练习与巩固检测-查漏补缺与程度反馈。
第三阶段:现代文阅读复习(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共二周)1、注重文体规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2、折射时代气息。
(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
)3、贴近学生生活。
(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76ab63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3.png)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精选21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复习阶段我们应该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一、分册复习(2月中旬——3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篇目(包括现代文、文言文)和相关知识;二、分专题(按20xx年中考的三大模块进行复习(三月中——5月中);三、模拟冲刺(5月中——6月);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约5--6周)1、梳理整个中学阶段7----9年级语文课本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学生理解与记忆。
复习顺序是:一模前复习九年级上、下册;此后是八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
复习要点:① 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② 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区别。
(落实到7—九年级课本中的(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的重点篇目及相关知识。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语言赏析紫藤花开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语言赏析紫藤花开](https://img.taocdn.com/s3/m/b3bdf140eff9aef8941e06d5.png)
中考文学作品的考点把握及备考策略一、文学作品的考点把握——考什么?(一)近五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一题目2018年《黄河一掬》(16分)13. 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
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8分)1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
(5分)15. 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3分)2017年《秋夜》(17分)13.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2分)14.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6分)15.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3分)16.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2分)17.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2016年《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17分)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
(6分)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分)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
(4分)2015年《<汉字书法之美>自序》(17分)15.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6分)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分)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分)18.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
(4分)2014年《木瓜树的选择》(17分)15.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7e843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2.png)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
1.预习阅读材料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提前阅读中考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了解。
了解
文章的主题、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提前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减少在考试中的阅读时间。
2.做阅读题型练习
3.练习速读技巧
4.增强词汇量
5.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6.分析解题思路
7.多做模拟试题
通过做模拟试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规律。
模拟试题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自己的考试水平,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
8.调整心态
以上是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的一些建议策略。
最重要的是,复习要坚持,每天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复习,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只有真正理解并熟练
掌握了这些策略,才能够在中考语文阅读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策略浅析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策略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94ccb2c77da26925c5b064.png)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策略浅析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戴直楷【摘要】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是中考总复习的关键环节,涉及字、词、句、修辞、语言、写作等诸多语文知识,是学生十分盲从的一个考试版块,强化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解题技巧的引导,不仅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更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激情。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浅析中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选择,中考复习是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十分揪心的事,尤其是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平常而普通,复习见效慢,更没有理科的成就感。
众所周知的“语文要得高分不可能,要得‘0’分更不可能”的流言,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乐趣,也给教师的复习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
近些年来,笔者就新课改条件下语文中考试题结构进行了研究,在“语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中,“现代文阅读”是最让学生十分盲从的一个版块,两个语段10个小题(每个材料5个小题),其分值高达40分,也是学生得分最低的一部分。
认真做好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教学工作,是当今语文教师搞好中考总复习的关键环节,为此,笔者记述工作中的点滴感悟与专家同行交流,恳求斧正。
一、明确现代文阅读的目的,解决学生阅读的心理盲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2002人教版),只有“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板块,现代文阅读理应成为考试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文,考试为什么要考现代文阅读呢?这是学生乃至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学习中、教学中各自才会根据学习、教学所需,开展相应的活动,有效完成学习、教学任务。
1.学生为什么要学现代文现代文是使用现代语言展现出来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文章,与现实社会人们交流的语言一致,学生学习现代文,就是学习准确的交流语言,领会人类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涉及字、词、句子、修辞、写作特点的众多语文知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带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其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并学会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自己的现实生活。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全攻略:知识点梳理+考点详解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全攻略:知识点梳理+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3a324850e2524de5187eb2.png)
吉林省2020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一、2018年与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附:2018年的7道题16.“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
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4分)17.“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8.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打出两点即可)(4分)19.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
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20.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分)21.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分)22.“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2019年的7道题17.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4分)演出前的准备——A ——B ——民俗的形成18.文章开篇说“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一道奇俗打树花”,简要概括打树花“奇”在哪里?(4分)1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分)20.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21.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2分)22.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事例目的是什么?(3分)23.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4分)二、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作用: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记叙文线索:在串起情节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或情感。
·作用:有助于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3、记叙文叙述顺序:·插叙:一般在文章中间,在记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再接着记叙中心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一、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依据依据(一):语文新课程标准①(第4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容;②(第4条)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③(第5条)对课文的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感受);④(第5条)能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⑤(第6条)能了解各种表达方式;⑥(第7条)能区分文章的虚、实写法;⑦(第13条)体会常用的修辞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
对三大类文体的说明(1)文学作品。
①读出个人独特感受;②获得有益启示;③对作品(作者)情感作出评价;④能分析人物形象;⑤品味欣赏语言。
(2)科技作品(说明文)。
①领会科学精神;②领会科学思想方法。
科学精神,我们是从文章的容上去体会;科学思想方法我们是从文章的具体思路、说明方法等方面去领会。
(3)简单的议论文。
①明确观点;②弄清论据;③分析论点论据间的关系,明白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依据(二):新课程标准的评价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容的提炼)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作用(语境中解释词义);3、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重在人物形象分析);4、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体悟作者的感情);5、对作品的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6、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表达作用。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考题设计(一)了解现代文阅读试题设计理念:阅读材料标准:1、有较强的时代性,尽可能是近期的作品2、思想性强,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关注或涉及当前青少年道德情操教育的主题;3、语言比较规、典型,文体特征比较明显,有考点可以设计;4、体现学科教学容的有机渗透,能够联系当今社会、科技、文化等现状与特点。
5、文章短小、完整、相对独立,难易适当(相当于八年级的难度)。
阅读能力考查重点的定位:1、着重考查学生理解、感受、欣赏与评价能力;2、命题设计充分考虑语文阅读的自身特点,重情感体验与感悟;3、题目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实际。
(二)了解现代文阅读考点设计思路:⑴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⑵理解文章的中心或概括容⑶理解结构层次⑷理解作品写作特点⑸体验感悟题⑹课外阅读情况考查题(三)题型探究:1、词句理解题。
要求考生能品味、揣摩语言,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同时探究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容概括题。
要求考生整体感知,用简洁语言概括。
拟标题,概括段落大意。
3、信息筛选题。
要求考生阅读根据题意筛选有关信息。
4、体验感悟题。
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思想,体验个人的独特感受。
5、批注鉴赏题。
对作品特点、语言表达的把握和语言特色的品味赏析三、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一、散文的特点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
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列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三、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考)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1)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 怎么样。
例如:“没有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