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试题(附答案)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翻译 2.密码子 3.密码的简并性 4.同义密码子 5.变偶假说 6.移码突变 7.同功受体 8.多核糖体(二)问答题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2.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3.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6.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的?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8.蛋白质合成中如何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0.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11.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13. 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
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基酸顺序如下:正常肽段 Met-Val-Cys-Val-Arg突变体肽段 Met-Ala-Met-Arg(1)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2)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密码分别为Val: GUU GUC GUA GUGArg: CGU CGC CGA CG AGA AGGCys: UGU UGCAla: GCU GCC GCA CGC14. 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
15. 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三)填空题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题分子生物学

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分子生物学?2.列举分子生物学开展历程中的10个重大事件。
3.简述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热点。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以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5.简述分子生物学开展史中的三大理论发现和三大技术创造。
6.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根本原那么,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第二章一.名词解释:基因、端粒酶、假基因、Alu序列家族、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变性、复性、C值矛盾中心法那么、增色效应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别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B.DNA的复制是半保存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E.别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那么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4.DNA的变性〔〕。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W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T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昔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昔酸上N-B糖昔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吟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1、名词解释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10-12克) 或Mb表示。
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 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
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基因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超基因家族: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各成员序列同源性低,但编码的产物功能相似。
如免疫球蛋白家族。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另外一条链来自亲代,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回环模型:DNA polII以异二聚体形式催化DNA双螺旋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在复制叉处滞后链模板以一个催化中心形成一个环,使滞后链方向颠倒,但催化方向不变,以适应双链同步进行复制。
SOS反应: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DNA复制的过程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这种效应称为应急反应。
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 ):指突变改变了密码子的组成,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没有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 ):指基因突变改变了所编码氨基酸的序列,不同程度地影响蛋白质和酶的活性。
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 ):指基因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过早终止。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又称一般性重组,指发生在两条同源DNA分子之间,通过配对、链断裂和再连接,而产生片段交换过程。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基因。
2. 假基因:DNA序列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3. 沉默突变:突变的密码子编码同样的氨基酸,不会引起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上的改变。
4. 无义突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中断。
5. 移码突变:又称移框突变,在基因的编码区缺失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缺失或插入的核苷酸不是3的倍数,造成了阅读框架的改变。
6. 转座子:发生转座的DNA片段。
7. 流产合成:若δ因子未能脱离核心酶,则新合成的RNA小片段会脱离复合物而重新启动转录。
这种现象称无效合成或流产合成。
8. 启动子:是连接在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9.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紧接着的若干结构基因共同组成的一个超基因的功能单位。
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由操纵基因所控制。
10. 调控基因:通过翻译和转录产生调节蛋白,该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控制下游基因转录。
11. 操纵基因:指能被调控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之间,常与启动子临近或部分重叠。
12. 阻遏蛋白: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被关闭,为负调控,其调节蛋白称为阻遏蛋白。
13. 衰减子: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提前终止,产生仅有约140nt的RNA分子。
这个区域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
14. 分解物阻遏: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葡萄糖时,细菌则优先利用葡萄糖。
只有当葡萄糖耗尽时,乳糖才能诱导基因的表达。
15. 绝缘子:真核生物基因组得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
16.启动子P: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17.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
18.操纵基因0: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19.调节基因:编码合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调节蛋白)的特异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大题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这些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科学。
是人类由被动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学科。
转座: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
SD序列:SD序列是mRNA起始部位的碱基序列,为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位点。
RNA病毒:RNA病毒是病毒的一种,属于一级,它们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
常见的RNA病毒有艾滋病病毒。
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 DNA的过程。
顺式作用元件:具有调节功能的特定DNA序列只能影响同一DNA分子中的相关基因,发生在一个序列中的突变不会改变其他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表达,这样的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
DNA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双链变成单链,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C值:真核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DNA含量称为该物种的C值。
DNA重组: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称为DNA重组。
端粒酶: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利用自身携带的RNA链作为模板,用dNTP为原料,以逆转录方式催化互补于RNA模板的后随链DNA片段的合成。
复制子:基因组内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位。
RNA剪接:指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阻遏蛋白:是基于某种调节基因所制成的一种控制蛋白质,在原核生物中具有抑制特定基因(群)产生特征蛋白质的作用。
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是活细胞用于将DNA或mRNA序列中编码的遗传物质信息翻译为蛋白质的一整套规则。
基因的基础转录:指通用转录因子与TATA框结合而起始的转录作用。
(待议)简答: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P11.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2.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3.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4.DNA重组技术5.结构分子生物学二.DNA聚合酶催化反应的特点?P831.以4种dNTP作为底物;2.反应需要模板指导;3.新链的延伸需要有引物3’-OH存在;4.延伸方向为5’→3’5.产物DNA的极性与模板相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大题目+了解部分

1、cDNA:在体外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 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 NA。
2、DNA聚合酶:一种催化由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合成D NA的酶。
因为它以D NA为模板,所以又被称为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
不同种类的D NA 聚合酶可能参与D NA的复制和/或修复3、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将不同的D NA片段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4、RNA的编辑: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模板D NA的变化。
5、RNA干涉:是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讲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是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表型的方法。
6、RNA的剪接:从mRNA前体分子中切除被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并使基因中被称为外显子的编码区拼接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成为RNA的剪接。
7、RNA聚合酶:使用D 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也成为DNA依赖性RNA聚合酶8、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至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
9、σ因子:是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全酶的一个亚基,是聚合酶的别构效应,帮助聚合酶专一性识别并结合模板链上的启动子,起始基因转录。
10、癌:一种无限制向外周扩散,浸润现象。
主要特征是发病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生长分裂失控,并由原始不为向其他部位散播。
如不能控制这种细胞播散,将侵犯要害器官并引起衰竭,最终导致有机体死亡。
11、比较基因组学:在基因组图谱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已知基因和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机制和物种进化过程的学科。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第0 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分子生物学2 .单克隆抗体二、填空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三、是非题1、20 世纪60 年代,Nirenberg 建立了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
研究结果发现poly(U)指导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poly(G)指导甘氨酸的合成。
(×)四、简答题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3.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4.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5.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6.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三大理论发现和三大技术发明。
7.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8.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9.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 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答案:一、名词解释1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
2 .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二、填空1. 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 重组技术三、是非题四、简答题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
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
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
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大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质粒:P822.半保留复制:P1033.衰减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4.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5.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6.基因组:P6及课件7.cDNA与cccDNA:cDNA与cccDNA: 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8.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9.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10.葡萄糖效应有 :葡萄糖的存在即使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半乳糖等诱导物,操纵子也不会启动,这种现象称为葡萄糖效应或称为降解物抑制作用。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1.简述真核生物DNA复制中的端粒复制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①端粒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部分。
1分②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
故需要在端粒酶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
1分③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可以其RNA 为模板,通过反转录过程对末端DNA链进行延长。
④生物学意义: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DNA复制的完整性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的主要差别?原核生物TTGACA --- TATAAT------起始位点-35 -10真核生物增强子---GC ---CAAT----TATAA—5mGpp—起始位点-110 -70 -253.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b、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c、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名词解释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的一个基本转录单位,由编码序列及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
编码序列通常包括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有启动序列(启动子)、操纵序列(操纵基因)及其他调节序列构成。
顺式作用元件:是真核基因变大调控转录过程的特殊DNA序列,于转录因子结合而起作用,通常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反式作用元件:与其他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基因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启动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异DNA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有关。
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源序列见得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的交换。
又称基因重组。
DNA克隆:指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适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扩增和繁殖,从而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过程称为分子克隆,又叫基因克隆或重组DNA技术。
基因工程:在体外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按照既定的目的基因进行人工重组,并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和表达得到所需核酸、蛋白质、生物新品种。
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物、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指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绝大多数是从原核细胞中提取的,可分为三类,其中Ⅱ型是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工具酶。
pBR322:是研究最早、最清楚的质粒,其全部顺序为4363bp,含有一个复制原点、一个Amp r 和Tet r标记,有限制酶酶切位点,可供外源性基因插入,利用这种遗传标记,有利于筛选出重组转化菌。
gDNA文库:即基因组DNA文库,是指存在于转化菌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
它涵盖了基因组全部基因信息。
cDNA文库:是细胞总mRNA的克隆,文库只包含表达蛋白质或多肽的基因。
感受态细胞:用适当的理化方法处理受体菌后,使宿主细胞处于最适摄取和容忍重组体的状态,此时的宿主细胞即称为感受态细胞。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习 题第一章1.什么是分子生物学?⑴广义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即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⑵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列举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10个重大事件。
1944年,著名微生物学家Avery 等在对肺炎双球杆菌的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
1953年,Waston 和Crick 提出了DNA 双螺旋模型。
1954年,Gamnow 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后来Nirenberg 等于1961年破译了第一批遗传密码。
Crick 在前人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心法则。
1956年,A. Kornberg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 聚合酶I ,这是能在试管中合成DNA 的第一种核酸酶。
1961年,F. Jacob & J. Monod 提出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1967年,Gellert 发现了DNA 连接酶。
1970年,Smith 和Wilcox 等分离得到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70年,Temin 和Baltimore 在RNA 肿瘤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
1972~1973年,H. Boyer 和P. Berg 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
1975~1977年,Sanger 、Maxam 和Gilbert 发明了DNA 序列测序技术。
1977年第一个全长5387bp 的噬菌体 X174基因组测定完成。
1981年,Cech 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 前体自剪接作用,发现了核酶(ribozyme )。
1982年,Prusiner 等在感染瘙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了阮病毒(Prion )。
1985年,Saiki 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988年,McClintock 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减色效应——在核酸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键合和碱基的堆积作用,造成双链核酸比单链核酸对紫外光减少的现象。
2、增色效应——DNA由双链变成单链的变性过程会导致溶液对紫外光吸收增加的现象。
3、半不连续复制——在半保留复制中,两条DNA的新生链合成在同一复制叉同时进行。
前导链按5’—3’方向从起始点连续复制,而后随链在复制叉处以冈崎片段复制,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成一条连续的DNA。
4、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方式,以原有DNA双链作为模板各合成一条薪链,而新链各与一条旧链组成子代DNA分子。
5、冈崎片段——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后随链以不连续的方式合成的DNA小片段。
6、复制子——以单一单位复制的任一段DNA。
7、回文序列——双链中每一条链均按5’—3’方向阅读,其序列相同。
8、沉默突变——点突变的表型效应是多样化的,如果它发生在DNA的编码子,非调节区或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位置(该位置对掺入蛋白质的氨基酸无影响),则该突变是沉默突变。
9、移码突变——插入或缺失涉及一个或多个碱基的增加或丢失,导致此翻译出来的蛋白质序列从突变点到C端都完全被改变。
10、错义突变——点突变的表型效应是多样化的,如果它改变了基因产物的1个氨基酸,则为错义突变。
11、转录——从DNA为模板的RNA的酶促合成。
12、PCR——聚合酶反应,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与目的DNA分子互补,能被DNA聚合酶相向延伸,被引物结合的模板区可通过变性,引物退火和聚合的循环来大量扩增的过程。
13、增强子——能增强启动子的转录的远离转录起始位点数千个碱基的调控元件。
14、启动子——DNA被转录时,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5、操纵子——是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单元,包括结构基因、调控元件和调节基因。
16、外显子——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真核生物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17、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基因中非编码蛋白质序列。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
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
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
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and简答题

1.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指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3.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质的DNA 单位组成。
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4.基因表达DNA分子在时序和环境的调节下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系统转变成蛋白质分子(或者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化功能,完成生命的全过程。
5.ribozyme【已考试题】即核酶,由活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像酶那样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6.SD序列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段保守序列,能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7.RFLP即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指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的遗传差异。
这些差别引起相关限制性酶切割产生不同长度片段。
RELPs可用于遗传作图,将基因组与常见的遗传标记联系起来。
8.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相关位置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9.内含子和外显子真核细胞DNA分子中能转录到mRNA前体分子中但会在翻译前被切除的非编码区序列称内含子。
而编码区称为外显子。
10.C值和C值反常现象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
原因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1.卫星DNA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多次的短片段碱基序列。
因能在密度梯度离心中区别与主DNA峰而单独成小峰而得名。
12.重叠基因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
13.断裂基因【已考试题】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转录翻译的片段,这类基因称断裂基因。
14.复制子【已考试题】DNA分子上一个独立的复制单位,包括复制原点。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题(全)

DNA链聚合反应过程中,会在新生链3’-OH上根据模板的要求掺入相互 补的ddNTP。一旦掺入ddNTP后,新生链的延伸就终止。这样在每一个 反应体系中就生成具有相同的5’末端,而3’末端特定的各种长度的DNA 链。如在ddATP反应体系中,新生链的3’末端都是A,对应的模板链是T (图2-33)。然后四个反应体系的产物在同一胶面上分别进行聚丙烯酰胺 凝胶(PAGE)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后,得到互相错开的梯形图谱(图233),即可读出DNA序列。 5、简述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5)、RNA编辑(RNA editing) RNA编辑(RNA editing)是指转录后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核苷
酸序列通过核苷酸插入、删除和取代而被改变的现象
9、简述真核生物II型启动子的结构多样性。 10、举例说明C值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个物种基因组的全部DNA含量称为该物种的C值。它总是恒定的,是 物种的一个特征。不同物种的C值差异很大,最小的枝原体只有106bp, 而最大的如某些显花植物和两栖动物可达1011bp 一般来说,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其C值 就越大。但在有些生物类群中,C值不遵循这一规律,出现了很多令人 不解的现象。例如,在两栖动物中,C值小的可以低至109bp以下,C值 大的可以高达1011bp。而哺乳动物的 C值均为109bp的数量级。人们很 难相信亲缘关系十分接近的不同两栖动物,所需基因的数量会有100倍 的差别,甚至比哺乳动物更多。这种生物的C值大小与其进化程度和复 杂性不一致的现象称为C值悖理 (C value paradox,又称C值矛盾)。 引起C值矛盾的原因: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DNA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基因的分子之一,它由四种碱
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RNA
RNA是核糖核酸,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三种RNA分子与蛋白质合成不同的阶段相关:mRNA、tRNA和rRNA。
转录
转录是DNA基因的信息在RNA上的复制过程。
在此过程中,DNA作为模板被RNA聚合酶复制成RNA分子。
翻译
翻译是基于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mRNA编码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并由tRNA递送。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
它们由DNA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简答题
1. DNA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碱基以线形方式排列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2. RNA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三种类型?
答:RNA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RNA共有三种类型,包括mRNA、tRNA和rRNA。
3. 转录和翻译是什么?
答:转录是 DNA 的信息在 RNA 上复制的过程,翻译是基于RNA 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 基因是什么?
答:基因是生物体内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遗传特征的单位,由DNA 编码,位于染色体上。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
(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滚环式复制:以一条环状单链DNA为模板,进行新的DNA环状分子合成。
噬菌体的双链DNA环状分子先在一条单链的复制起点上产生一个切口(nick),然后以另一条单链为模板不断地合成新的单链。
2.转录激活:通过染色体结构改变或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各类辅助因子间接作用,而激活基因启动子起始转录的调控作用。
3.端粒: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
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
4.端粒酶:一种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核糖蛋白复合体,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片段。
5.正链:正链就是与RNA序列相同的那一个dna单链。
6.负链:正链就是与RNA序列相同的那一个dna单链7.转录单元:转录单元是一段以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
可转录一段有功能的rNa序列。
8.启动子:DNA分子上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区域,在许多情况下,还包括促进这一过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
9.增强子: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DNA调控元件。
位置不定,结合转录因子后,可增强基因表达。
10.外显子: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
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
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携带的信息参与指定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排列。
11.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12.密码子的变偶性:密码子第一位、第二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第三位碱基可以有一定的变动,tRNA上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与mRNA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配对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即并不严格遵循碱基配对规律。
13.分子伴侣: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以及细胞器中可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一类蛋白质14.前导肽:真核生物中引导新合成的多肽到达特定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引导新合成的多肽从胞质到外周质的肽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2.5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5.ORF: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指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序列。
※6.结构基因:决定蛋白质(包括酶)分子一级结构的一段核苷酸顺序(基因)。
这类基因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转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7.断裂基因:又称隔裂基因,在真核基因中,编码顺序被一个或多个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分隔成几段。
这种由许多交替出现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所组成基因被称作断裂基因。
※8.选择性剪接:是指选择性地对pre-mRNA不同的剪接位点的组合剪接方式.通过选择性剪接,由一条pre-mRNA可生成多条的成熟mRNA.※9.C值: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用以衡量基因组的大小。
※25.酚抽提法(SDS):是一种DNA分离纯化方法,最初于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通过改良,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
※25.凝胶过滤层析:亦称凝胶色谱、排阻色谱或分子筛,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45.退火: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
※55.多重PCR:指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加以鉴别。
※57.实时荧光定量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58.荧光域值:以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 一般荧光阈值定义为3个至15个循环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
59.Ct值: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
※63.基因诊断:通过检测基因的结构异常或其表达异常,对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1.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分子为靶标,在细胞内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
2.生物分子:泛指生物体特有的各类分子,是自然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分子的总称,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小分子:细胞内具有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
4.基因: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
10.基因组: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和染色体外基因组。
11.基因重叠:同一段DNA片段能够参与编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
12.多顺反子mRNA: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
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 的分子。
13.类核: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的双链DNA分子组成,在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的形式,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致密的区域。
14.插入序列:2000bp以内,两端都有正向重复序列(DR)和反向重复序列(IR),中间1kb左右的编码序列,仅编码和转座有关的转座酶。
只有当IS 转座到某一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或插入位点旁边的染色体发生畸变等效应时才会被发现。
15.复合型转座子:2000~20000bp之间,两端由一对IS 元件组成,带有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
16.质粒:一类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属染色体外基因组。
严紧控制型质粒:其复制常与宿主的繁殖偶联,拷贝数较少,每个细胞中只有1个到十几个拷贝。
松弛控制型质粒:其复制与宿主不偶联,每个细胞中有几十到几百个拷贝。
17.质粒的不相容性:两种不同质粒因利用同一复制和维持机制,在复制和随后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会发生竞争,从而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其中一种质粒将被丢失。
18.基因组学:对生命有机体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的学科。
19.基因定位克隆:利用微卫星和SNP全基因组扫描来搜索与疾病性状紧密相关的位点,从而确定疾病相关基因的位置并进一步获得克隆。
20.功能基因组学:根据已有基因的功能推测基因组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的功能,通过实验手段验证。
有效的方法有定点突变、基因敲除和RNA干扰及过量表达技术等。
21. 蛋白质组:指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22.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
23.功能蛋白质组:细胞在某一阶段或与某一生理现象相关的所有蛋白质。
24.差异蛋白质组:不同种类或状态下各种样本之间蛋白质组的区别与变化。
26.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为带电的颗粒,在电场中能向正极或负极移动。
这种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称为电泳。
27.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28.分子克隆:是指将目的DNA片段与载体重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以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技术。
29.回文结构:指双链DNA分子上按对称轴排列的反向互补序列(常为限制酶所识别)。
30.粘性末端:指限制酶错位切开两条对称轴互补DNA双链所产生的末端。
31.平末端:指限制酶平齐切开两条对称轴互补DNA双链所产生的末端。
32.同工异源酶:指来源不同,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的酶。
33.同尾酶:指识别序列不同,但能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酶。
34.载体:指能携带外源DNA片段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工具。
载体的本质为DNA。
35.溶菌性噬菌体:指噬菌体感染细胞后,连续增殖,直到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又可感染其它细菌。
36.溶原性噬菌体:指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可将自身的DNA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中,和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
37.报告基因:是指处于待测基因下游并通过转录和表达水平来反映上游待测基因功能的基因,又称报道基因。
38.基因组文库(G-文库):是指含有某种生物全部基因随机片段的重组DNA克隆群。
39.转化:是指以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的过程。
40.感受态细胞:细胞膜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并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
41.核酸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系DNA分子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螺旋变成单链过程。
42.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43.融解温度: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
具有爆发性和狭窄性。
44.复性:指变性DNA 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
46.核酸分子杂交:两条DNA链或两条RNA链或一条DNA链和一条RNA链按碱基互补的原则缔合成异质双链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或核酸分子杂交。
47.核酸探针:是指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杂交,杂交后可用特殊方法检测的已知被标记的核酸分子。
48.cDNA:是指与mRNA互补的DNA分子。
49.固相分子杂交:是将待测的靶核苷酸链预先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然后放入含有标记探针的杂交液中,进行杂交反应后,使杂交分子留在支持物上,故称固体杂交。
50.原位杂交:是以特定标记的已知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并对其检测的方法。
51.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利用非放射性的荧光信号对原位杂交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
52.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指集成了大量DNA片段的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
53.引物:人工合成的两段寡核苷酸序列,决定RCP的特异性。
54.one-step RT-PCR:在同一体系中加入逆转录酶、逆转录引物、Taq DNA聚合酶、PCR引物、dNTP和缓冲液,直接以mRNA 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称为一步法RT-PCR。
60.阈值高度:是基线范围内荧光信号强度标准偏差的10倍。
56.重组PCR:将两个不相邻的DNA片段重组在一起的PCR称为重组PCR。
61.代谢组学:通过考察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一门科学。
62.miRNA:是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的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它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64.血红蛋白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异常导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或合成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血液病。
65.基因治疗:狭义上指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广义上是指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6.干细胞:一种具有复制能力、可以形成各种组织的早期未分化细胞67.反义技术: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反义RNA和反义DNA来阻断基因的转录或复制,控制细胞生长在中间阶段,使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能转录为mRNA,因而不能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以达治疗某一疾病的目的68.靶向性: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其他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二、填空题1.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多糖等。
其主要特征是由小分子的构件分子组成,具有较复杂的空间结构,而且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2.与代谢相关的生物小分子通常又分为两类,即内源代谢产物和外源化合物。
3.生命现象的本质就是新陈代谢,它贯穿于遗传、发育、生殖、生长等生命过程中。
4.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核酸、蛋白质、细胞信号转导。
5.基因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部DNA,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序列,也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6.人类基因按各部分功能的不同分为3个区域:编码区、前导区、调节区。
7.基因的功能是:传递遗传信息,控制个体性状表现。
8.病毒基因组的大小通常与其对宿主的依赖程度有关,基因组越大,依赖性越小。
9.基因重叠常见于线粒体DNA和质粒DNA及病毒基因,此结构意义在于使较小的基因组能够携带较多的遗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