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改革失败以及苏联解体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遗憾的事件之一。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阵营、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
同时,一些精英人物和突发性事件也会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一)经济危机。
苏联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渐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
这是因为苏联经济的高增长率主要是靠对资源的无限掠夺和限制消费所取得。
其次,苏联国内的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危机。
再次,苏联虽然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但由于体制原因阻止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只有25~30%的科研成果被采用,平均转化周期需要10~12年,而美国则有85%的科研成果在5年内转化为生产力。
此外,苏联农业长期落后,效率低下。
虽然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劳动力的20%用于农业,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
(二)政治危机。
在苏联未来发展方向的苏民意调查中,10%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
然而,苏联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
(三)信仰危机与民族矛盾。
苏联长期党政不分,并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并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满意的生活,导致了人民对传统模式的抵触和冷淡情绪。
特别是上层的富足生活与普通人生活形成巨大反差时,这种情绪更加强烈,形成了人们对苏共统治合法性的质疑。
此外,苏联内部民族发展极不平衡,很多民族还处在部落阶段,民族问题长期以来非常尖锐。
特别是斯大林时代,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给苏联民族问题留下了很多后患。
随着斯大林的死去,高压政策被相对的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的重要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事件的解读,历史学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苏联解体是有其原因的,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基于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常常引发效率低下、大量浪费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资源浪费。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通常会过度生产某些产品,而缺乏市场需求,导致过剩,造成浪费。
2.缺乏激励。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无需为利润而努力,而是被要求完成政府设置的生产任务。
这导致企业无动力提高效率和创新。
3.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断向自身输送资源和资金,而不是支持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苏联经济整体效率低下,这最终促使了国家的解体。
二、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腐败。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一切”的政治模式。
然而,这种集权模式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大量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导致政治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对政府和体制的信心降低,进而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2.民族矛盾。
苏联境内有很多地区拥有不同的民族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常常引起另外一个民族的抗议。
如在苏联最后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就剧增。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联邦解体。
3.执政党内部纷争。
执政党(苏共)内部存在强烈的不同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派和赫鲁晓夫派。
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
尽管卡拉马伊宁等一些人很努力地想要稳定局势,但最终还是无法回避苏联解体这一结局。
三、社会原因苏联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1.文化压抑。
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过政治审查,不符合主义宣传的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如此严格的限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认同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苏联 解体 详解
苏联解体详解摘要:1.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2.苏联解体的过程3.苏联解体的影响正文:苏联解体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过程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解。
一、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苏联(俄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国内革命,最终在1922 年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然而,在二战后,苏联逐渐走向了军备竞赛和冷战,导致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济问题:长期的军备竞赛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导致苏联国内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民生、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苏联的整体发展。
2.政治问题: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治体制。
这种体制使得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政治生活缺乏活力,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低。
同时,权力腐败现象严重,政治体制逐渐失去了民心。
3.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政治稳定的隐患。
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各个民族纷纷要求独立或自治,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即“新思维”。
这一改革旨在解决苏联的经济、政治问题,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
然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2.1989 年,东欧剧变。
在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民主改革浪潮涌动,共产主义政权纷纷垮台。
这使得苏联的盟友国家纷纷倒戈,对苏联形成了巨大压力。
3.1991 年8 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一些苏联共产党强硬派试图通过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政府,但政变仅持续了三天就宣告失败。
这次事件使得苏联政治体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从此,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冷战的胜利方美国和北约的胜利,并且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解体原因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直接原因: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得解决导致了苏联解体。
拓展:第一,苏共脱离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原因。
斯大林的残暴专制,赫鲁晓夫的全盘否定,勃烈日涅夫的腐败,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制和新思维等,无不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戈氏新思维,完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直接把苏联送上了解体的道路。
第二,搞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是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苏共乐于和北约搞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最终影响和制约了苏联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引发国内各种矛盾和社会混乱,被叶利钦等人利用和煽动,是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
第三,戈氏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总统制从组织上削弱了苏共对国家和军队的领导,破坏了苏共的组织路线,让极端分子叶利钦摇身一变成了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总统,为叶利钦蛊惑民众和反对苏共提供了权利和方便。
同时新思维破坏了苏共的思想路线,搞乱了苏共的思想,给苏联民众提供了反对苏共腐败的机会,成为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
第四,叶利钦倒戈和叛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总统,叶利钦的叛变和倒戈对苏联的解体是致命,在叶利钦煽动和带领下,苏联几个主要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彻底抛弃了苏联和戈尔巴乔夫。
第五,西方的忽悠和插手是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美国及其西方通过叶利钦闹政变,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最终达到了他们解体超级对手苏联的目的。
苏联解体,主要是苏共内部出了问题,政治腐败、个人崇拜、经济困境、政改失败、民怨四起,让叶利钦和西方国家有机可乘,把苏联送上了被解体的道路,教训非常深刻!。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1985年,迈克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虽然苏联的分裂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历时多年的危机积累导致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政治原因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苏联领导人对集权统治的执着追求导致了国家领导层腐化堕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府失灵和官僚主义。
此外,苏联领导层的指导思想不当,例如斯大林式的左翼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导致苏联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限制了苏联自身的发展,同时,使108个民族取得国家地位的多元化苏联面临了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
1988年1月,加盟共和国明确表示要离开苏联,这是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
二、经济原因苏联解体的后期,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由于中央政府的计划经济模式,决策不善和资源分配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生产,苏联经济退出了世界舞台。
此外,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超额的国防开支,使得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充分的投资与发展。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提到了美苏冷战的斗争,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引发了军备竞赛,直接导致苏联破产。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自由市场和民主理念的蔓延,这加重了苏联的负担,造成了国际社会对苏联的压力。
四、影响分析苏联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苏联解体后,创造了一些新的国家,例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且,但同时也增加了多种安全和经济风险。
例如,原苏联领土上的武装冲突和难民问题,这些问题都改变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式。
此外,苏联解体后,世界权力范围被西方国家所主导,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带来新的经济和安全挑战。
总之,苏联解体是由内外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在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国际社会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发展合作、增进信任,以帮助解决地区的各种难题。
对历史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化解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未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苏联解体的原因
3、论述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其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政治方面:①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着弊端。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推动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奠定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着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等重大缺陷。
②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他上台后,致力于建设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和多党制,不仅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引发了苏联民族分裂主义的高涨,由此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③整个中央没有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对巴尔戈乔夫背道而驰的改革并没有阻止或改变,最高决策失误对苏联解体有间接的责任。
④叶利钦身为党员,并没有以拯救党、拯救国家为己任,对内培植党羽,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从思想上挖社会主义墙角,对外亲美。
整个政府成了一个堕落、腐败的群体,彻底丧失了民心。
⑤苏联成立时,继承的是一个危机四伏,民族复杂且极不稳定,长期贫困落后的国家。
二、经济方面:(1)高度集中,排斥社会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斯大林政治经济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了经济结构畸形不合理,而人民生活水平却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丧失了社会主义信心。
(2)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并没有抓住生产力这个关键问题,却大搞军备竞赛,最终被经济拖垮。
三、文化方面苏联并没有建立一套与超级大国相适应的,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统治的特色文化。
苏联的主流文化仍然是大俄罗斯主义和封建专制文化。
四、民族方面来说苏联执行的是一套很失败的民族政策。
苏联民族具有复杂性,它包含了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农耕民族,具有民主和专制两种色彩。
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及思考
一、浅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的外部条件在全面地观察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西方敌对势力对苏联政权采取了不间断的干涉及遏制。
首先是公开支持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此类的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代理人,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即戈尔巴乔夫提倡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大肆蔓延,致使党内发生大规模思想混乱,党员对自我信仰和国家前途产生怀疑。
关于这个,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季诺维夫就亲口承认过:“没有西方的支持,戈尔巴乔夫分子和激进分子恐怕一个月都坚持不了,他们之所以能维持下去,只是因为他们按西方的意志行事其次是关注及培植苏联境内的反对派势力,援助他们加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影响,从内部推动苏联解体。
再次是积极同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的经济实力。
最后通过纠结对苏联进行援助的国家一致中断对苏援助,向苏联施加经济压力,加重苏联国内经济危机。
由此看出,在促成苏联解体过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就是这样通过“思想上谋杀、政治上捧杀、经济上扼杀”一步步将苏联推向万劫不复。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想,帝国主义借和平演变来实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至少有40 年历史,但到90 年代初才在苏联看到效果。
显而易见尽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具有相当的杀伤性,但是这始终是外因,国内因素才是发生苏联演变的决定性推动力。
(二)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国家,在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无任何先例可供借鉴,本能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问题非但未能及时解决,反而被遗留下来,最终积重难返。
因此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1.经济领域的问题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苏联的经济领域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其一是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二是苏联国内固有的单一所有制指令性经济。
此外在当时还存在严重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官僚特权阶层。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大事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论述。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长期实行的单一党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政府官僚层面的腐败以及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经济问题苏联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控制,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苏联的军备竞赛投资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加重了经济负担。
1980年代,世界原油价格的下跌也对苏联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3. 民族矛盾与地区分离主义苏联国内存在大量不同民族,而中央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了矛盾的加深。
一些地区开始提出分离主义要求,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
此外,长期对外扩张的苏联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其的不信任和敌视。
4. 政治局势的变化1985年,苏联政府出现权力更迭,戈尔巴乔夫上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和动荡。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经济重组苏联解体后,原来的苏联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组任务。
许多国家在过渡阶段遭受了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但随后一些国家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增强了经济实力。
2.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共和国独立出来,新的独立国家形成。
这使得原来的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急剧减弱,而其他大国如美国等则开始在这些地区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一些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3. 民族冲突和战争苏联解体后,一些地区爆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克里米亚危机、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4. 国际关系的重构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苏联解体一直是国际政治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不仅对苏联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政治格局造成了重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苏联解体的原因:1.意识形态的失败苏联的建国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在国内外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冷战的加剧,苏联在推行全球化共产主义方面却越来越失败,对西方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苏联的意识形态在国内也难以维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共产主义的正确性。
2.经济上的困境苏联经济模式上的问题,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苏联的经济模式中,国家对集体农业和工业生产的严格控制导致了效率低下和浪费现象的严重发生。
此外,苏联的经济主要靠出口原材料获利,内部市场过于封闭,缺乏竞争,导致经济规模和质量双双下降。
3.国家体制失控苏联的国家体制中包含大量的权力集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层,而缺乏制度上的制衡机制,对普通民众的民主决策程度极低。
加之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时有发生,导致了国家治理难题的加重。
苏联解体带来的教训:1.重视文化和民族差异苏联的解体展现出来的一个显著教训,是各个国家内部的文化和民族差异会对国家的统一产生影响。
建国大时,苏联试图将各个共和国的文化和语言融合为统一体,然而行驶下来,却导致了各族群体的反抗,最终团结起来实现苏联解体。
2.制度上的改革苏联的解体也表明,对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是建立负责任的、民主的政府所必需的。
这可以通过对国家的制度上的改革和政治改革来实现,建立清晰的权力分配和有限的政府权力正在追求的目标,从而加强公民的参与和监督。
3.重视经济改革经济改革作为苏联解体的核心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教训。
这种转型过程是否涉及制度、技术、资源等因素,都需要外界的积极参与和经济体制上的改革来实现。
尤其在传统工业体系转移的过程中,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模式必须被广泛调查,才能适应社会的新生产模式。
总之,苏联解体不仅影响国际政治局势,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起更为安定、可持续、公正的政治经济体系,使其达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
1.经济因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落后,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而苏联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体制战略不能适应时代变化。
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3.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
4、思想政策上的失败
导致苏联解体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共的失败,而失败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部分领导人纵容或鼓吹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思想上的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渗透打开了大门。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1989年,东欧剧变,墙倒了,铁幕被拉开,苏联的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被动摇。
历经70多年的苏联帝国,开始陷入了瓦解的危机。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联邦条约》,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经济问题苏联的经济问题源自于计划经济的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来决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通过计划指导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这种体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定出来的,企业之间流通的物资和资金也由国家掌握和调配。
由于这种垄断性质,苏联的经济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竞争和激励,因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苏联的生产方式偏重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却相对薄弱。
这种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而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
2.民族问题苏联作为一个拥有不同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苏联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强制挤压了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发展,实行了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政策。
斯大林的这种政策导致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这些矛盾从而演化成了民族分离主义。
到了1960年代,苏联政府开始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来解决各民族的问题,但仍然未能完全解决。
3.政治问题苏联的政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冷战的对峙。
苏联在国际争议事件中表现出的强硬姿态,导致其面临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政治压力。
此外,随着苏联国内的民主化运动日益强大,国内反对派和各省自治区的地方领导人开始对中央集权体制发起挑战,这使得苏联的政治局面愈发复杂。
二、苏联解体的影响1.地缘政治影响苏联解体的地缘政治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战后,苏联成为了美国的竞争对手,两个大国之间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苏联解体造成了欧亚大陆版图的调整,对于美国的霸权地位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而在苏联九十年代后,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解体后的继承国,其地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的解体有国内与国外的原因、党内党外的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的原因、政治思想文化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各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从苏联领导集团和特权阶层看苏联解体的原因苏共领导集团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列宁为核心,这个时期领导集团的成员们都具有强烈的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个时期以斯大林为核心,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崇尚个人主义,消弱以及否定了领导集团的作用,但是他为共产主义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而第三个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淡薄的赫鲁晓夫为核心,他在告诫人们不要冒进的同时自己又将冒进思想推向极端,脱离当时苏联国情的将20年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目标。
他极端的否定了斯大林对于苏联巨大的贡献,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尚的同时又自己又在大搞个人崇尚。
他的盲目开垦土地、工业改组以及将强行分割党组织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削弱了党对人民的领导。
这些极端的措施已经逐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可以说这个时期已经为苏共垮台、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祸根。
第四个时期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他结束了赫鲁晓夫时期那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纠正了苏共领导集团以一个人的思想为主的作风,推行了新经济体制改革,他是较有争议的一位领导人,有人说他缺乏理论知识,因循守旧。
满足现状,但是也有人认为恰是他的行事稳重使他领导的时期社会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经济也达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领导人在思想和行动上更为保守和僵化,他们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贪图享乐,阿谀奉承的风气滋长。
特权阶层逐步形成,他遵循的“干部队伍的稳定是成功的保障”。
最终发展到特殊干部的职务终身制。
正是在他干部政策的指导下苏共领导层的组成人员几乎长期原封不变,连任率大幅增加。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终身任职的老化的干部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领导层缺乏活力,并形成了特权阶层的核心力量。
正是这种领导干部终身制,是特权阶层队伍不断扩大。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世界都震惊于一个重大的事件——苏联解体。
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战胜了纳粹德国,对全球的霸权长达上半个世纪,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土崩瓦解。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一、制度崩溃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崩溃。
苏联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引入了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但在斯大林时代再度转向计划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模式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造成了浪费和低效。
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对各个领域的过度干预,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和对体制的质疑,最终推动了苏联制度的崩溃。
二、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就存在。
苏联政权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对这些矛盾进行抑制,但在解体前夕,这些矛盾开始激化。
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曾经被苏联吞并的国家,加剧了对苏联体制的反感。
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解体过程中逐渐加强,这些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三、经济困局与军费压力苏联在冷战期间为了维持其军事优势地位,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军事建设。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和平时期,苏联面临巨大的军费压力。
此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
经济滞涨、通货膨胀以及供应不足成为苏联社会的普遍问题,造成民众对体制的不满情绪高涨。
四、政治体制的腐败与权力争斗苏联的政治环境也为解体提供了条件。
高层权力争斗、腐败现象的泛滥以及缺乏良好的权力平衡机制等问题,导致了国家机器的瘫痪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个人权力的垄断让民众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心,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局势。
苏联解体后,世界大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东欧国家纷纷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寻求自主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在解体后开始艰难地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都好奇苏联解体的原因,下面让小编为你们细细道来。
苏联解体的原因: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
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
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
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
苏联解体,也称为苏联解体,是指1991年12月25日,苏联联邦宣布解体,苏联联邦政府解散,原苏联15个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联邦政府实际上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政治思想原因:1、苏联政治体制的崩溃:苏联政治体制是一种独裁政治,它把党的政治力量放在政府的最高位置,把政治权力放在党的手中,把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权力放在党的政治控制之下。
由于党的政治控制过于严格,导致政治体制的崩溃,政治环境变得混乱,苏联解体成为必然。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的集权制度,政府控制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也都是政府控制的,这种制度的崩溃导致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崩溃,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经济原因:1、苏联经济体制的崩溃:苏联经济体制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的集权制度,政府控制经济,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也都是政府控制的,这种制度的崩溃导致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崩溃,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分布不均衡,苏联内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比东部地区稍好;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苏联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苏联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
三、外部原因:1、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西方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不断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压力,把苏联经济推向绝境,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2、苏联内部的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内部存在着多种民族矛盾,特别是苏联东部地区的民族问题,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总之,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思想原因、经济原因和外部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其原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对我国来说,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对深化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原因入手,分析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政府垄断权力,导致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
政治体制僵化、不民主化导致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
2. 经济问题: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国有化程度高,经济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缺乏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的问题导致了苏联经济危机。
3. 民族问题:苏联内部存在多样的民族群体,民族矛盾严重。
中央集权导致了民族地区对中央的不满和抵制。
4. 国际环境变化:苏联对外扩张导致了国际对苏联的孤立态度,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带来了压力。
二、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经济体制改革: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经济体制的问题,这对我国的深化改革提出了警示。
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市场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3. 多元民族融合:苏联的解体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我们要重视民族团结和融合,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和支持,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 积极适应国际环境: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在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际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多边交流合作,适应和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1244086 王璐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宣布: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
此后,苏联解散。
一个存在了74年之久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称雄于世界半个多世纪的苏联,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厦倾覆?因此,研究苏联解体背后的原因对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已显得至关重要。
从苏联解体的众多因素中观其主要矛盾,有以下三个方面:变异和日渐崩溃的苏共意识形态,腐败的苏共特权阶层,西方世界对苏联的西化战略。
一、变异和日渐崩溃的苏共意识形态。
如果说列宁给了苏联一个发展社会主义的摇篮,那么戈尔巴夫就给了苏联一个埋葬社会主义的坟墓。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苏共日益扭曲的意识形态,以致到最后涌现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的风波。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苏联要生存下去,必须高度发挥中央集权的力量,在政治上高度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经济上高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这种模式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苏联建成了工业国家。
可是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已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它的弊端日益显现,不在适应时代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滞和停顿期。
苏共领导人放弃党的自身建设、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果。
从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垄断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对马列主义的背叛,就已预示着苏联终要解体的事实。
各届领导人都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甚至在斯大林时期就已宣布“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这就是使得苏联在国情判断上完全陷入了非现实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最终走向僵化。
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党内监督不到位。
形式上强调集体领导,而实际上真理的解释权往往被个人所垄断,未能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苏共领导人未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实践。
长期以来对民族问题的忽视,未能及时解决的民族矛盾导致苏联解体。
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高估计,苏联领导人严重忽视了各民族的特点和特殊利益,忽视了民族矛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照成了苏联全方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业论文》西方人看苏联解体的原因学院:研究生部班级:建研111姓名:李佳学号:2201100468日期:2011年11月西方人看苏联解体的原因摘要:西方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在研究苏联解体原因的过程中,西方学术界也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以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按分析方法将其分为总体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两大类。
在此,本文拟就有关著作和文章的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苏联解体;西方学术界;原因分析;意识形态苏联演变曾经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
西方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许多评论也未必切中要害,甚至有违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历史事实,而只是西方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
但是,西方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在学术上依然有一定的积累,包括有一些精辟的见解。
在研究苏联解体原因的过程中,西方学术界也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以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按分析方法将其分为总体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两大类。
在此,拟就有关著作和文章的观点进行综述。
一、苏联解体原因的总体分析总体分析是指一些西方学者从总体的角度深人进行分析,强调多种因素综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
这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多种内生条件和外生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分析内生条件时,一些学者分别论述了作为政治领袖的戈尔巴乔夫、经济战略的失败、反对派的作用、国家的转型失败、体制弊端、意识形态问题、民族问题、帝国过度扩张等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并且强调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
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的经济竞赛中失败了。
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并驾齐驱。
假使苏东的经济发展成功了,人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对民主的过分要求以及民族主义的运动都不会出现。
在分析反对派的作用时,美国学者J·F’.布朗和评论家罗德维等认为,反对派的作用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他们研究,近几十年来,苏联的普通民众在各种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政府的不满。
在苏联的一些学术机构中,持不同政见者们常常被迫做“自我批评”而不得不接受政府认为正确的观点,这本身就是让这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违反科学,使他们内心感到非常痛苦,而因对这种社会体制产生厌倦。
在分析因意识形态问题而导致苏联解体时,美国学者彼得·拉特兰认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消失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他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旧制度涉及意识形态。
苏东国家的公民和领导人都必须遵守官方的意识形态,至少在公众场合是如此。
随着柏林墙的坍塌,这种官方的意识形态也立即瓦解了。
而德国学者埃克·考普夫认为苏联失败于没有强化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未能长期地全面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分析因民族问题而导致苏联解体时,斯特雷尔认为,苏联实行了一种失败的民族政策。
旨在维护各民族统一性的民族政策,事实上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方面,苏联的民族政策承认和鼓励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等,允许各民族自治共和国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另一方面,苏联的集权体制和俄罗斯人在国家政权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使“大俄罗斯主义”盛行,俄罗斯人侵犯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这大大伤害了民族间的情感,使他们对现行的民族政策和政权产生了不满,这种状况到1990年初时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各民族共和国纷纷要求独立,从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在分析东欧地区前期所发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对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时,美国学者罗伯特·斯特雷尔以及符拉迪斯拉夫·祖波克、康斯坦丁·帕斯夫认为40年代的苏南冲突、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对苏联的一些共和国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这些违背苏联旨意的“革命”虽然受到了挫折,却给波罗的海诸国、外高加索各共和国以及其他一些共和国埋下了革命的种子,等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革命时机成熟时,这些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
在分析东西方的竟争对苏联解体所起到的作用时,斯特雷尔认为,二次大战后的三十多年里,苏联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尽管到70年代时,苏联在军事力量发展方面有超过美国之势,但它的经济却急剧下降,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以后,发起“星球大战计划”,支持第三世界的反共产主义武装,加强了同苏联的争夺。
苏联被迫应对,这极大地消耗了它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使其国力衰竭。
美国学者马丁·玛里亚认为,冷战是一场永不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又是一场无法计算耗资的战争。
双方都为那些假设性的对抗而做无休止的准备,如日益增加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建立同盟、展开对第三世界代理人的永无休止的援助的竟争。
但上述竟争并没有给竟争双方带来多少利益而只是损害,实际上,苏美双方在版图和经济上并没有利益冲突。
二、苏联解体原因的个案分析个案分析是指一些西方学者强调某一个因素在导致苏联解体过程中所起的突出或特殊作用。
如上层自决说、改革失败说、个人作用说、东西方的缓和说等,这些研究在不排斥总体分析的同时,特别强调或专注于某一方面的研究。
第一,“上层自决说”。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茨认为,苏联的解体并非是其它原因,而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作出的决策结果。
他指出,上层精英指的是大约10万人左右的占据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的“精英集团”。
此集团具有如下特点:信仰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彻底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场,重复官方的意识形态却不相信,只关心自己的特权和利益。
当80年代末辩论苏联的发展方向时,他们开始作出选择性的思考:如果改革达到民主化,就会减少特权和权力;如果回到改革前的社会主义,也只能拥有相对的特权和权利,且特权又会受到原有的社会主义机制的限制,也不会积累过多的财富,更无法将特权和财富传给子孙后代;而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自身的利益,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还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的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
上层精英的态度和人民的选择截然相反!第二,“改革失败说”。
什拉彭托赫认为,若剔除道德评价,苏联是一个“正常的”极权社会,是改革的尝试导致了苏联的崩溃。
他认为,政治体制的缺陷、民族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经济体制效率低下、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群众骚动、人民生活水平差、外国干涉的威胁、想使国家财产私有化的官员们侵蚀了国家的肌体等原因都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有关条件,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革家们进行改革的不幸尝试。
1985一1986年间,戈尔巴乔夫启动了改革,但当时他根本没有用自由资本主义代替苏联现行体制的详细计划。
他指出,随着加速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经济改革的彻底失败,苏联经济恶化了,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同时,在狂热地寻求苏联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牺牲了官方的意识形态。
接着,他削弱了党和国家的巨大作用,而它们正是社会生活的主要规范者。
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得其存在需要恐怖和意识形态信仰的苏联体系和苏联帝国再也无法保持下去。
他还指出,在核保护与原有的坚固的社会秩序保护下,即使考虑到其经济江河日下,但如果不进行改革,苏联还有可能再延续多年。
从此意义上讲,不改革,苏联制度不会走到尽头,但对这个世界来说,苏联的败亡应该发生在另一种条件下,出现另一种结果。
第三,“个人作用说”。
一些美国学者包括J·F.布朗和雷夫·达伦多夫在内的许多评论家认为,无论东欧还是苏联共产主义的垮台都是由一个人—戈尔巴乔夫造成的。
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态度以及他所制定的改革政策的失败。
这些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真正的改革家”,但不是一位“革命式的改革家”。
其二,戈尔巴乔夫的性格的两面性。
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强权型的领袖,能对苏联体制中的关键之处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正如学者高曼所言,“戈尔巴乔夫既愿意听又愿意学”。
其三,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的独特性。
一方面,虽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领袖,但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只有一个—即当时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曾给东欧国家发出信号,允许它们追求各自的目标,这对最终导致苏联集团政权的垮台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指他对苏联过去的批评。
他倡导要对过去的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这对摧毁共产主义的合法性起了促进作用。
第四,“东西方的缓和说”。
德国学者恩斯特一奥托·岑皮尔认为,苏联的解体是由于它对西方国家所实行的“缓和”政策造成的。
他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实行,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加强推行的“缓和”政策对促进苏联东欧剧变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学者罗纳德·G·休尼认为,苏联领导人希望通过极大地减少在欧洲的东西方安全竞赛、国内的政治体系自由化和减少他们在第三世界的损失,来获得使用西方技术的权利。
但这个方法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政治自由化使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民族主义力量得以释放,造成苏联四分五裂。
后记历史上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及蒙古帝国的衰亡,或者是因它们向外扩张使国力衰竭而亡或者是受外敌人侵而亡,它们都与其它帝国或国家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
而苏联的解体“静悄悄”,没有同当时的敌手—美国或其它任何国家发生战争就“自然而然”地崩溃了。
当莫斯科红场上的红旗换成三色旗时,有着千万人之多的苏共竟无一人站出来抵制,广大人民也对此非常冷漠,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参考书目(1)〔美〕理查德·莱亚德、约翰·帕克:《俄罗斯重振雄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2)〔美〕马歇尔·戈德曼:《失去的机会—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会失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0-120、184一205、220一249页。
(3)〔德〕H·诺伊贝尔:《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摘译,《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17期。
(4)徐崇温:《苏联剧变后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2期。
(5)〔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6)〔德〕H.赫尔茨:(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7)〔法〕托尼·安德烈阿尼:(法国学者安德烈阿尼谈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顾锦屏摘译,《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10期。
(8)罗云力:《国外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问题的新看法》,(国际论坛》1999年第6期。
(9)〔英〕卡瑟琳·丹克斯:《转型中的俄罗斯政治与社会》,第42页。
(10)〔美〕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一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