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同学们。

有理数就像是数学世界里一群很有规矩的数。

简单来说呢,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就像我们平常数的数,像 - 3、 - 2、 - 1、0、1、2、3等等,这些都是整数。

分数呢,就是像(1)/(2)、(3)/(4)这样的数,还有像 - (2)/(3)这种带负号的分数也都是有理数哦。

2. 数轴。

- 数轴就像是一条有魔法的直线。

它有三个重要的元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原点就是0所在的位置,就像数轴的中心。

正方向呢,一般我们规定向右是正方向,当然你也可以自己规定,不过按照惯例是向右啦。

单位长度就是数轴上每个小格子代表的长度。

有了数轴,我们就可以把有理数在上面表示出来啦。

比如说2,就在原点右边2个单位长度的地方; - 3就在原点左边3个单位长度的地方。

就像每个有理数都在数轴上有自己的小房子一样。

3. 相反数。

- 相反数啊,就像是一对双胞胎,不过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比如说3的相反数就是 - 3, - 5的相反数就是5。

它们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就像在原点两边对称的位置。

而且特别的是,0的相反数就是0自己哦。

4. 绝对值。

- 绝对值这个概念有点像在数轴上看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不管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它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

比如说|3| = 3,| - 3|也等于3。

就好像我们只关心这个数离原点有多远,不管它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

- 单项式就像是数学里的小单元。

它是由数字和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算是单项式。

比如说3x, - 2y,5这些都是单项式。

其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像在3x里,3就是系数;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在3x里,x的次数是1,所以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就是1。

2. 多项式。

- 多项式呢,就像是由好几个单项式组成的大家庭。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比如说2x+3y - 1就是一个多项式。

高考数学《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知识讲解与例题讲解

高考数学《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知识讲解与例题讲解

高考数学《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知识讲解与例题讲解一、知识点讲解与分析:1、零点的定义:一般地,对于函数()()y f x x D =∈,我们把方程()0f x =的实数根x 称为函数()()y f x x D =∈的零点2、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设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且()()0f a f b <,那么在开区间(),a b 内至少有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即至少有一点()0,x a b ∈,使得()00f x =。

(1)()f x 在[],a b 上连续是使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定零点的前提 (2)零点存在性定理中的几个“不一定”(假设()f x 连续) ① 若()()0f a f b <,则()f x 的零点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有多个 ② 若()()0f a f b >,那么()f x 在[],a b 不一定有零点 ③ 若()f x 在[],a b 有零点,则()()f a f b 不一定必须异号3、若()f x 在[],a b 上是单调函数且连续,则()()()0f a f b f x <⇒在(),a b 的零点唯一4、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两图像交点之间的联系设函数为()y f x =,则()f x 的零点即为满足方程()0f x =的根,若()()()f x g x h x =−,则方程可转变为()()g x h x =,即方程的根在坐标系中为()(),g x h x 交点的横坐标,其范围和个数可从图像中得到。

由此看来,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两图像的交点这三者各有特点,且能相互转化,在解决有关根的问题以及已知根的个数求参数范围这些问题时要用到这三者的灵活转化。

(详见方法技巧) 二、方法与技巧:1、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若一个方程有解但无法直接求出时,可考虑将方程一边构造为一个函数,从而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将零点确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例如:对于方程ln 0x x +=,无法直接求出根,构造函数()ln f x x x =+,由()110,02f f ⎛⎫>< ⎪⎝⎭即可判定其零点必在1,12⎛⎫⎪⎝⎭中 2、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两函数的交点在零点问题中的作用 (1)函数的零点: 工具:零点存在性定理作用:通过代入特殊值精确计算,将零点圈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高-数学知识点(大全)讲解(大全)

高-数学知识点(大全)讲解(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高一)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高一) (1)一、集合和命题 (2)二、不等式 (4)三、函数的基本性质 (6)四、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2)(一)幂函数 (12)(二)指数&指数函数 (13)(三)反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14)(四)对数&对数函数 (15)五、三角比 (17)六、三角函数 (24)一、集合和命题一、集合:(1)集合的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a A ∈↔a 属于集合A ; ②a A ∉↔a 不属于集合A . (3)常用的数集:N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Z ↔整数集; 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Φ↔空集;C ↔复数集;⎪⎩⎪⎨⎧↔↔-+负整数集正整数集Z Z ;⎪⎩⎪⎨⎧↔↔-+负有理数集正有理数集Q Q ;⎪⎩⎪⎨⎧↔↔-+负实数集正实数集R R .(4)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描述法无限集列举法有限集;例如:①列举法:{,,,,}z h a n g ;②描述法:{1}x x >. (5)集合之间的关系:①B A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特别地,A A ⊆;A BA CBC ⊆⎧⇒⊆⎨⊆⎩.②B A =或A BA B ⊆⎧⎨⊇⎩↔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③A B ⊂≠↔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例:N Z Q R ⊆⊆⊆C ⊆;N Z Q R C ⊂⊂⊂⊂≠≠≠≠. 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6)集合的运算:①交集:}{B x A x x B A ∈∈=且 ↔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 ②并集:}{B x A x x B A ∈∈=或 ↔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③补集:设U 为全集,集合A 是U 的子集,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记作A C U .④得摩根定律:()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7)集合的子集个数:若集合A 有*()n n N ∈个元素,那么该集合有2n 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21n -个非空子集;22n -个非空真子集.二、四种命题的形式:(1)命题:能判断真假的语句.(2)四种命题:如果用α和β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α和β分别表示α和β的否定,①若βα⇒,那么α叫做β的充分条件,β叫做α的必要条件;②若βα⇒且αβ⇒,即βα⇔,那么α既是β的充分条件,又是β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α是β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③欲证明条件α是结论β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分两步来证: 第一步:证明充分性:条件⇒α结论β; 第二步:证明必要性:结论⇒β条件α. (4)子集与推出关系:设A 、B 是非空集合,}{α具有性质x x A =,}{β具有性质y y B =, 则B A ⊆与βα⇒等价.结论:小范围⇒大范围;例如:小明是上海人⇒小明是中国人. 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二、不等式2(,)x +∞)2x 2[,)x +∞],21x四、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b a b a b a -≥±≥+; (2)n n a a a a a a +++≥+++ 2121. 五、分式不等式:(1)0))((0>++⇔>++d cx b ax d cx b ax ; (2)0))((0<++⇔<++d cx b ax dcx bax .(1))()()1()()(x x f a a a x x f ϕϕ>⇔>>; (2))()()10()()(x x f a a a x x f ϕϕ<⇔<<>. 八、对数不等式:(1)⎩⎨⎧>>⇔>>)()(0)()1)((log )(log x x f x a x x f a a ϕϕϕ;(2)⎩⎨⎧<>⇔<<>)()(0)()10)((log )(log x x f x f a x x f a a ϕϕ.九、不等式的证明:(1)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R b a 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取“=”号); ②+∈≥+R b a ab b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号); 211a b+. ③+∈≥++R c b a abc c b a 、、(3333,当且仅当c b a ==时取“=”号);④+∈≥++R c b a abc c b a 、、(33,当且仅当c b a ==时取“=”号); ⑤n a a a na a a nn n (2121≥+++为大于1的自然数,+∈R a a a n ,,,21 ,当且仅当 n a a a === 21时取“=”号); (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①比较法; ②分析法; ③综合法.三、函数的基本性质一、函数的概念:(1)若自变量−−−→−fx 对应法则因变量y ,则y 就是x 的函数,记作D x x f y ∈=),(; x 的取值范围D ↔函数的定义域;y 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 求定义域一般需要注意: ①1()y f x =,()0f x ≠;②y ()0f x ≥; ③0(())y f x =,()0f x ≠; ④log ()a y f x =,()0f x >; ⑤()log f x y N =,()0f x >且()1f x ≠.(2)判断是否函数图像的方法:任取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图像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 (3)判断两个函数是否同一个函数的方法:①定义域是否相同;②对应法则是否相同. 二、函数的基本性质:注意:定义域包括0的奇函数必过原点(0,0)O . (注意:②如果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函数,区间I 叫做函数)(x f y =的单调区间.(3)零点:若D x x f y ∈=),(,D c ∈且0)(=c f ,则c x =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零点定理:⎩⎨⎧<⋅∈=0)()(],[),(b f a f b a x x f y ⇒00(,)()0x a b f x ∈⎧⎨=⎩存在;特别地,当(),[,]y f x x a b =∈是单调函数, 且()()0f a f b ⋅<,则该函数在区间[,]a b 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即存在唯一0(,)x a b ∈,使得0()0f x =. (4 (5注意:()()f a x f b x +=-⇒()f x 关于2a bx +=对称; ()()f a x f a x +=-⇒()f x 关于x a =对称;()()f x f x =-⇒()f x 关于0x =对称,即()f x 是偶函数.注意:()()f a x f b x c ++-=⇒()f x 关于点(,)22b c+对称; ()()0f a x f b x ++-=⇒()f x 关于点(,0)2a b+对称;()()2f a x f a x b ++-=⇒()f x 关于点(,)a b 对称;()()0f x f x +-=⇒()f x 关于点(0,0)对称,即()f x 是奇函数. (6)凹凸性:设函数(),y f x x D =∈,如果对任意12,x x D ∈,且12x x ≠,都有1212()()22x x f x f x f ++⎛⎫<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凹函数;例如:2y x =. 进一步,如果对任意12,,n x x x D ∈,都有1212()()()n n x x x f x f x f x f n n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凹函数;该不等式也称琴生不等式或詹森不等式;设函数(),y f x x D =∈,如果对任意12,x x D ∈,且12x x ≠,都有1212()()22x x f x f x f ++⎛⎫>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凸函数.例如:lg y x =. 进一步,如果对任意12,,n x x x D ∈,都有1212()()()n n x x x f x f x f x f n n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凸函数;该不等式也称琴生不等式或詹森不等式.若R x x f y ∈=),(,0≠∃T ,x R ∈任取,恒有)()(x f T x f =+,则称T 为这个函数的周期. 注意:若T 是)(x f y =的周期,那么)0,(≠∈k Z k kT 也是这个函数的周期; 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穷多个,但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①()()f x a f x b +=+,a b ≠⇒()f x 是周期函数,且其中一个周期T a b =-; (阴影部分下略)②()()f x f x p =-+,0p ≠⇒2T p =; ③()()f x a f x b +=-+,a b ≠⇒2T a b =-; ④1()()f x f x p =+或1()()f x f x p =-+,0p ≠⇒2T p =;⑤1()()1()f x p f x f x p -+=++或()1()()1f x p f x f x p ++=+-,0p ≠⇒2T p =;⑥1()()1()f x p f x f x p ++=-+或()1()()1f x p f x f x p +-=++,0p ≠⇒4T p =;⑦()f x 关于直线x a =,x b =,a b ≠都对称⇒2T a b =-; ⑧()f x 关于两点(,)a c ,(,)b c ,a b ≠都成中心对称⇒2T a b =-;⑨()f x 关于点(,)a c ,0a ≠成中心对称,且关于直线x b =,a b ≠对称⇒4T a b =-; ⑩若()()(2)()f x f x a f x a f x na m +++++++=(m 为常数,*n N ∈),则()f x 是以(1)n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若()()(2)()f x f x a f x a f x na m -+++-++=(m 为常数,n 为正偶数),则()f x 是以2(1)n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0,)+∞[2,a +∞ 在平面上,11(,)M x y ,22(,)N x y ,则称1212d x x y y =-+-为MN 的曼哈顿距离. 六、某类带有绝对值的函数:1、对于函数y x m =-,在x m =时取最小值;2、对于函数y x m x n =-+-,m n <,在[,]x m n ∈时取最小值;3、对于函数y x m x n x p =-+-+-,m n p <<,在x n =时取最小值;4、对于函数y x m x n x p x q =-+-+-+-,m n p q <<<,在[,]x n p ∈时取最小值;5、推广到122n y x x x x x x =-+-++-,122n x x x <<<,在1[,]n n x x x +∈时取最小值; 1221n y x x x x x x +=-+-++-,1221n x x x +<<<,在n x x ∈时取最小值.思考:对于函数1232y x x x =-+++,在x _________时取最小值.四、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形如)(R a x y a ∈=的函数称作幂函数,定义域因a 而异.(2)当1,0≠a 时,幂函数)(R a x y a ∈=在区间),0[+∞上的图像分三类,如图所示.(3)作幂函数)1,0(≠=a x y a 的草图,可分两步:①根据a 的大小,作出该函数在区间),0[+∞上的图像;②根据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奇偶性,补全该函数在]0,(-∞上的图像. (4)判断幂函数)(R a x y a ∈=的a 的大小比较:方法一:)(R a x y a ∈=与直线(1)x m m =>的交点越靠上,a 越大; 方法二:)(R a x y a ∈=与直线(01)x m m =<<的交点越靠下,a 越大(5)关于形如()ax by c cx d+=≠+0的变形幂函数的作图: ①作渐近线(用虚线):d x c=-、ay c =;②选取特殊点:任取该函数图像上一点,建议取(0,)bd;③画出大致图像:结合渐近线和特殊点,判断图像的方位(右上左下、左上右下).(二)指数&指数函数1、指数运算法则: ①yx yxaa a +=⋅;②xyyxa a =)(;③xxxb a b a ⋅=⋅)(;④()xx x a a b b=,其中),0,(R y x b a ∈>、.23、判断指数函数x y a =中参数a 的大小:方法一:x y a =与直线(0)x m m =>的交点越靠上,a 越大; 方法二:x y a =与直线(0)x m m =<的交点越靠下,a 越大.(三)反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1、反函数的概念:对于函数()y f x =,设它的定义域为D ,值域为A ,如果对于A 中任意一个值y ,在D 中总有唯一确定的x 值与它对应,且满足()y f x =,这样得到的x 关于y 的函数叫做()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在习惯上,自变量常用x 表示,而函数用y 表示,所以把它改写为1()()y f x x A -=∈.2、求反函数的步骤:(“解”→“换”→“求”) ①将()y f x =看作方程,解出()x f y =; ②将x 、y 互换,得到1()y f x -=; ③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原函数的值域).3、反函数的条件:定义域与值域中的元素一一对应. 4、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x f y =过点),(n m ,则反函数)(1x f y -=过点),(m n ;②原函数)(x f y =与反函数)(1x fy -=关于x y =对称,且单调性相同;③奇函数的反函数必为奇函数. 5(四)对数&对数函数12 ①01log =a ,1log =a a ,N a N a =log ;②常用对数N N 10log lg =,自然对数N N e log ln =; ③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N M NMa a a log log log -=,M n M a n a log log =; ④bN N a a b log log log =,a b b a log 1log =,b n mb a m a n log log =,b b ac a c log log =,log log N N b a a b =.34、判断对数函数log ,0a y x x =>中参数a 的大小:方法一:log ,0a y x x =>与直线(0)y m m =>的交点越靠右,a 越大; 方法二:log ,0a y x x =>与直线(0)y m m =<的交点越靠左,a 越大.五、三角比1、角的定义:(1)终边相同的角:①α与2,k k Z πα+∈表示终边相同的角度;②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③α与,k k Z πα+∈表示终边共线的角(同向或反向). (2(3)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 ①180rad π=︒; ②1801rad =︒; ③1rad π︒=.(4)扇形有关公式:①rl=α;②弧长公式:r l α=;③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想象三角形面积公式).(5)集合中常见角的合并:22222222,244542424324424x k x k x k k x x k x k x k k x k Z x k x k x k k x x k x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6)三角比公式及其在各象限的正负情况: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 于原点的点(,)P x y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7(8)一些重要的结论:(注意,如果没有特别指明,k 的取值范围是k Z ∈) ①角α和角β的终边:②α的终边与2的终边的关系. 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2,2)2k k παππ∈+⇔(,)24k k απππ∈+;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2,2)2k k παπππ∈++⇔(,)242k k αππππ∈++;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3(2,2)2k k παπππ∈++⇔3(,)224k k αππππ∈++;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3(2,22)2k k παπππ∈++⇔3(,)24k k αππππ∈++. ③sin θ与cos θ的大小关系:sin cos θθ<⇔3(2,2)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右边(0x y ->); sin cos θθ>⇔5(2,2)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左边(0x y -<);sin cos θθ=⇔5{22}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上(0x y -=).④sin θ与cos θ的大小关系: sin cos θθ<⇔(,)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00x y x y +>⎧⎨->⎩或00x y x y +<⎧⎨-<⎩; sin cos θθ>⇔3(,)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00x y x y +>⎧⎨-<⎩或00x y x y +>⎧⎨-<⎩;sin cos θθ=⇔3{}44k k ππθππ∈++,,k Z ∈⇔θ的终边在y x =±.2、三角比公式: (1)诱导公式:(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第一组诱导公式: 第二组诱导公式: 第三组诱导公式: (周期性) (奇偶性) (中心对称性)⎪⎪⎩⎪⎪⎨⎧=+=+=+=+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k k k k ⎪⎪⎩⎪⎪⎨⎧-=--=-=--=-αααααααα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第四组诱导公式: 第五组诱导公式: 第六组诱导公式:(轴对称) (互余性)⎪⎪⎩⎪⎪⎨⎧-=--=--=-=-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2cot(cot )2tan(sin )2cos(cos )2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2cot(cot )2tan(sin )2cos(cos )2sin((2)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倒数关系: 商数关系: 平方关系:⎪⎩⎪⎨⎧=⋅=⋅=⋅1cot tan 1sec cos 1csc sin αααααα ⎪⎪⎩⎪⎪⎨⎧≠=≠=)0(sin sin cos cot )0(cos cos sin tan αααααααα ⎪⎩⎪⎨⎧=+=+=+αααααα222222csc cot 1sec tan 11cos sin(3)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4)二倍角的正弦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1cos 2sin 21sin cos 2cos 2222-=-=-=αααα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ααα2tan 1tan 22tan -=; 降次公式: 万能置换公式:22222221cos 2sin 21cos 2sin 21cos 2cos 21cos 2cos 21sin sin cos 221cos 2tan 1cos 21sin sin cos2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 ⎪⎪⎪⎩⎪⎪⎪⎨⎧-=+-=+=ααααααααα2222tan 1tan 22tan tan 1tan 12cos tan 1tan 22sin 半角公式: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 (5)辅助角公式: ①版本一:)sin(cos sin 22ϕααα++=+b a b a ,其中⎪⎪⎩⎪⎪⎨⎧+=+=<≤2222cos sin ,20b a a b a b ϕϕπϕ.②版本二:sin cos )a b θθθϕ±=±,其中,0,0,tan 2ba b aπϕϕ><<=.3、正余弦函数的五点法作图:以sin()y x ωϕ=+为例,令x ωϕ+依次为30,,,,222ππππ,求出对应的x 与y 值,描点(,)x y 作图.4、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R 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为外接圆半径);其中常见的结论有:①A R a sin 2=,B R b sin 2=,C R c sin 2=;②R a A 2sin =,R b B 2sin =,RcC 2sin =;③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④22sin sin sin ABC S R A B C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BCaR B CS bR A C cR A B⎧⎪=⎨⎪⎩△;4ABC abc S R =△.(2)余弦定理:版本一:⎪⎩⎪⎨⎧-+=-+=-+=C ab b a c B ac c a b A bc c b a cos 2cos 2cos 2222222222;版本二:⎪⎪⎪⎩⎪⎪⎪⎨⎧-+=-+=-+=ab c a b C ac b c a B bc a c b A 2cos 2cos 2cos 222222222;(3)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第一余弦定理):cos cos cos cos cos cos a b C c Bb c A a C c a B b A =+⎧⎪=+⎨⎪=+⎩.5、与三角形有关的三角比: (1)三角形的面积:①12ABC S dh =△;②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③ABC S =△l 为ABC △的周长. (2)在ABC △中,①sin sin cos cos cot cot a b A B A B A B A B >⇔>⇔>⇔<⇔<; ②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sin cos A B >;③sin()sin sin()sin sin()sin A B C B C A A C B +=⎧⎪+=⎨⎪+=⎩;cos()cos cos()cos cos()cos A B C B C A A C B +=-⎧⎪+=-⎨⎪+=-⎩;tan()tan tan()tan tan()tan A B C B C A A C B +=-⎧⎪+=-⎨⎪+=-⎩;④sin cos 22sin cos 22sin cos 22A B C BA C CA B +⎧=⎪⎪+⎪=⎨⎪+⎪=⎪⎩;tan cot 22tan cot 22tan cot 22A B C B A C C A B +⎧=⎪⎪+⎪=⎨⎪+⎪=⎪⎩;⑤sin cos 22sin cos 22A B A C ⎧<⎪⎪⎨⎪<⎪⎩;sin cos 22sin cos 22B A B C ⎧<⎪⎪⎨⎪<⎪⎩;sin cos22sin cos 22C AC B ⎧<⎪⎪⎨⎪<⎪⎩; ⇒sin sin cos cos 2222sin sin cos cos 2222sin sin cos cos 2222A B A B AC A C BC B C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222222A B C A B C <;⑥sin sin sin 4cos cos cos 222cos cos cos 14sin sin sin 222sin sin sin 4sin sin cos 22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sin 2sin 2sin 24sin sin sin cos 2cos 2cos 24cos cos cos 1A B C A B CA B C A B C ++=⎧⎨++=--⎩;⑦sin sin sin (0,]23cos cos cos (1,]2A B C A B C ⎧++∈⎪⎪⎨⎪++∈⎪⎩;sin sin sin (0,8sin sin sin cos cos cos 1cos cos cos (1,]8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第一组可以利用琴生不等式来证明;第二组可以结合第一组及基本不等式证明. (3)在ABC △中,角A 、B 、C 成等差数列⇔3B π=.(4)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2Sr a b c=++.6、仰角、俯角、方位角: 略7、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理科):(1)积化和差公式: 1sin cos [sin()sin()]21cos sin [sin()sin()]21cos cos [cos()cos()]21sin sin [cos()cos()]2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2)和差化积公式:sin sin 2sin cos 22sin sin 2cos sin 22cos cos 2cos cos22cos cos 2sin sin 22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六、三角函数; ].;.)1-=; 1min -=y ;解析:周期22T ππ==,由函数x y sin =的递增区间[2,2]22k k ππππ-+,可得 222232k x k πππππ-≤+≤+,即51212k x k ππππ-≤≤+, 于是,函数5sin(2)73y x π=++的递增区间为5[,]1212k k ππππ-+. 同理可得函数5sin(2)73y x π=++递减区间为7[,]1212k k ππππ++.当2232x k πππ+=+,即12x k ππ=+时,函数5sin(2)3y x π=+取最大值5;当2232x k πππ+=-,即512x k ππ=-时,函数5sin(2)3y x π=+取最大值5-. 例2:求函数5sin(2)7,[0,]32y x x ππ=++∈的单调区间和最值.解析:由[0,]2x π∈,可得42[,]333x πππ+∈.然后画出23x π+的终边图,然后就可以得出当2[,]332x πππ+∈,即[0,]1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单调递增; 当42[,]323x πππ+∈,即[,]122x π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单调递减.同时,当232x ππ+=,即1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取最大值12;当4233x ππ+=,即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取最小值72-;注意:当x 的系数为负数时,单调性的分析正好相反.2、函数sin()y A x h ωϕ=++&cos()y A x h ωϕ=++&tan()y A x h ωϕ=++,其中0,0A ϕ>≠: ((2)函数sin()y A x h ωϕ=++与函数sin y x =的图像的关系如下: ①相位变换:当0ϕ>时,sin sin()y x y x ϕϕ=−−−−−−→=+向左平移个单位; 当0ϕ<时,sin sin()y x y x ϕϕ=−−−−−−→=+向右平移个单位; ②周期变换:当1ω>时,1sin()sin()y x y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当01ω<<时,1sin()sin()y x y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③振幅变换:当1A >时,sin()sin()A y x y A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当01A <<时,sin()sin()A y x y A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④最值变换:当0h >时,sin()sin()h y A x y A x h ωϕωϕ=+−−−−−−−−−→=++所有各点向上平行移动个单位; 当0h <时,sin()sin()h y A x y A x h ωϕωϕ=+−−−−−−−−−→=++所有各点向下平行移动个单位; 注意:函数cos()y A x h ωϕ=++和函数tan()y A x h ωϕ=++的变换情况同上.3、三角函数的值域: (1)sin y a x b =+型:设sin t x =,化为一次函数y at b =+在闭区间[1,1]-上求最值. (2)sin cos y a x b x c =±+,,0a b >型:引入辅助角,tan baϕϕ=,化为)y x c ϕ=±+. (3)2sin sin y a x b x c =++型:设sin [1,1]t x =∈-,化为二次函数2y at bt c =++求解. (4)sin cos (sin cos )y a x x b x x c =+±+型:设sin cos [t x x =±∈,则212sin cos t x x =±,化为二次函数2(1)2a t y bt c -=±++在闭区间[t ∈上求最值.(5)tan cot y a x b x =+型:设tan t x =,化为by at t=+,用“Nike 函数”或“差函数”求解.(6)sin sin a x by c x d+=+型:方法一:常数分离、分层求解;方法二:利用有界性,化为1sin 1x -≤≤求解.(7)sin cos a x by c x d +=+型:化为sin cos a x yc x b dy -=-)x b dy ϕ+=-,利用有界性,sin()[1,1]x ϕ+=-求解.(8)22sin cos sin cos a x x b x c x ++,(0,,a b c≠不全为0)型:利用降次公式,可得22sin cos sin cos sin 2cos 2222a cb bc a x x b x c x x x -+++=++,然后利用辅 助角公式即可.4备注:①x y sin =和x y cos =的对称中心在其函数图像上;②x y tan =和x y cot =的对称中心不一定在其函数图像上.(有可能在渐近线上) 例3:求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解析:由函数sin y x =的对称轴方程2ππ+=k x ,Z k ∈,可得232x k πππ+=+,Z k ∈解得122k x ππ=+,Z k ∈. 所以,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轴方程为122k x ππ=+,Z k ∈.由函数sin y x =的中心对称点)0,(πk ,Z k ∈,可得23x k ππ+=,Z k ∈解得62k x ππ=-+,Z k ∈. 所以,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中心为(,7)62k ππ-+,Z k ∈.①[1,1]sin(arcsin )cos(arccos )a a a a ∈-⇒==; ②tan(arctan )a R a a ∈⇒=. (2)先三角函数后反三角函数: ①[,]22ππθ∈-⇒arcsin(sin )θθ=; ②[0,]θπ∈⇒arccos(cos )θθ=;③(,)22ππθ∈-⇒arctan(tan )θθ=. (3)反三角函数对称中心特征方程式:①[1,1]a ∈-⇒arcsin()arcsin a a -=-; ②[1,1]a ∈-⇒arccos()arccos a a π-=-; ③(,)a ∈-∞+∞⇒arctan()arctan a a -=-. 6、解三角方程公式:sin ,1(1)arcsin ,cos ,12arccos ,tan ,arctan ,k x a a x k a k Z x a a x k a k Z x a a R x k a k Z πππ⎧=≤=+-∈⎪=≤=±∈⎨⎪=∈=+∈⎩.。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重点讲解)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重点讲解)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代数初步知识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11应写成2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0a 1a a>⇔= ; 0a 1a a<⇔-=;(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 ·b|, ba b a=.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 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2≥0;若a 2+|b|=0 ⇔ a=0,b=0;(4)据规律 ⇒⎪⎪⎭⎪⎪⎬⎫⋅⋅⋅⋅⋅⋅⋅⋅⋅⋅⋅===100101101.01.022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和练习题资料讲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和练习题资料讲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和练习题姓名:一、知识点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8、小数的大小比较:(1)统一单位。

(统一成一样的单位)(2)把要比较的数写成一列(小数点必须对齐)(3)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9、小数点的移动:(1)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乘 一位 10倍 ×10 两位 100倍 ×100三位 1000倍 ×1000(2)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除以 一位 101÷10两位 1001÷100三位 10001÷100010、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1、进率: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克=1000克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吨=1000千克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二、练习(一)填空题1、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 )。

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讲解

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讲解
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法
例1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 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206 ≈ 200 ┇
约等号
读作:206约等于200。
想: 十位上的0不满5,把十位、个位
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
≈ 约等号
谁能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02 ≈600 603 6045≈09500
407 ≈400 7≈08700
6250≈6000
想:百位上的2不满5,把百位、十位、 个位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
求近似数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 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 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 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例1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 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284 ≈ 300
读作:284约等于300
想: 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 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
完成第22页的做一做。
1、把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694≈700 728≈700 367≈400 832≈800 2、想一想,6250大约是几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练习五(家庭作业1) 第24页第1、2、3题 (要抄题)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与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与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与讲解一、整数与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构成的数集,用符号"+"表示正号,用符号"-"表示负号,以及用绝对值表示整数的大小。

例如,-5、0、3都是整数。

2.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整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简化运算顺序;整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计算。

例如,(-3) + 5 = 5 + (-3) = 2,(-7) - 4 = (-7) + (-4) = -11。

3.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有理数的表示可以用分数形式,如3/4,也可以用小数形式,如0.6。

有理数可以表示在数轴上的位置。

二、四则运算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有理数的运算;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计算。

2.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简化运算顺序;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计算,即取倒数后相乘。

3. 运算中的括号运用在运算中,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优先计算括号中的内容。

三、小数与分数1. 小数的表示与读写小数是用小数点表示的数,可以是有限小数,如0.5,也可以是无限循环小数,如0.333...。

小数的读法可以按位读出,例如0.25读作"零点二五"。

2.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与整数的运算类似,按位对齐相加即可。

3. 分数的概念与运算分数是约分之后的整数与整数的比值,分子表示分数的份数,分母表示份数的大小。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根据分数的定义和四则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四、图形与几何1. 点、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几何对象;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构成的直线;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连接它们的点构成的有限线段;射线是一个起点确定的线段,延伸到无穷远。

2. 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和圆等,每种图形有不同的性质,如三角形有三条边,四边形有四个顶点等。

【奥数】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细讲解(可能性)

【奥数】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细讲解(可能性)

思路点拨
数量相等,机会相同,可能 性就相等。 故正确答案: C
归纳总结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可能性大
数量多, 区域大
可能性大小的 Biblioteka 定数量少, 区域小可能性小
可能性
重点透视
确定


一定 不可能
明天
不确定
可能 可能
抽到绿球 不可能
数量 多

可能性 大

数量 多 可能性 大


0

小 不可能
确定
一定 不可能
不确定 可能
数量 多 中 可能性 大 中
少0 小 不可能
源题解析
题1三个盒子中装有颜色
不同、数量不同、材质一样
的小球若干个。在摸出红色
球可能性最高的箱子上面画
• 黑豆网 https:// 黑豆网是国内不错的在线观看电影的网站,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在线观看资源! • 金马医药招商网:## 金马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代理招商的资讯信息发布平台,医药代理招商网即医药视频招商
题2右面每个转盘有红、黄、蓝三种
颜色,说一说两个转盘的指针停在哪
个颜色的机会多?请你再设计一个转
盘,使指针停在红色部分的机会
最多,停在另两种颜色的机会差不多。
区域 最大
机会 相等
区域 相等
机会 多
区域 大
题2 下面每个转盘有红、黄、蓝三种
颜色,说一说下面两个转盘的指针停
在哪个颜色的机会多?请你再设计一 个转盘,使指针停在红色部分的机会 最多,停在另两种颜色的机会差不多 。
“√”;在摸出红色球可能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的学科,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基石之一。

数学基础知识是掌握数学的关键,它包括许多不同的概念、定律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数学学科的范围和基本原理。

1. 数字和运算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数字和运算。

数字是数学的基本单位,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不同的数集。

运算是对数字进行操作的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

掌握数字和运算是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 代数学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未知数和其关系的代数表达式。

代数学包括解方程、函数、多项式、等式和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代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3. 几何学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结构和变换的数学学科。

几何学包括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性质。

通过几何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理解空间的几何特性,解决与形状和结构有关的问题。

4. 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应用广泛的分支,用于描述和分析随机事件和数据。

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统计是利用数据进行推理和决策的方法。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分析数据的特征。

5. 数学推理数学推理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数学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形式。

通过数学推理,我们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并通过证明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6.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数学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

数学模型包括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等不同类型。

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我们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预测和优化。

7. 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密码学、编码理论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图论、组合数学、算法分析和复杂性理论等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长方形和正方形

类型一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讲解】1. 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2. 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典例精讲】【例1】用一条长16厘米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若长与宽都是质数,则面积是()平方厘米。

A.6B. 10C. 15D.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及质数的相关概念问题。

根据长与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得出长与宽的和,正确列举得出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确计算出面积。

长与宽的和为16÷2=8(厘米),3+5=8,所以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面积为5×3=15(平方厘米)。

【例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3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答案】32.3÷4=8.075(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075厘米。

【解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由此用周长除以4,即可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信封中分别装有一个硬纸板,并且硬纸板都已露出了一部分,从()号信封中抽出的硬纸板的形状可能是正方形.2.正方形的周长等于140厘米,边长为()A.30厘米 B.35厘米 C.40厘米3.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一定相同。

A.长 B.宽 C.周长 D.面积4.一幅画长12分米,宽8分米.这幅画放在下面第()个画架中最合适.A.长14分米宽6分米B.长16分米宽12分米C.长13分米宽9分米5.如图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A.5、3 B.7、2 C.6、36.小华沿着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游泳池游了2圈,小华游了()米。

A.280B.560C.4800D.96007.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6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2米,它的面积增加()。

数学归纳法-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数学归纳法-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的认识】
1.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 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n=n0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n=k+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 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要分两个步骤,两者缺一不可.
(1)证明了第一步,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这一步还不能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在这一步中,只需验证命题结论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验证命题对几个正整数成立.
(2)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推理的依据.仅有第二步而没有第一步,则失去了递推的基础;而只有第一步而没有第二步,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因为单靠第一步,我们无法递推下去,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命题对n0+1,
n0+2,…,是否正确.
在第二步中,n=k 命题成立,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而n=k+1 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命题的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加以证明.
完成一,二步后,最后对命题做一个总的结论.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明确初始值n0 并验证真假.(必不可少)
②“假设n=k 时命题正确”并写出命题形式.
③分析“n=k+1 时”命题是什么,并找出与“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弄清左端应增加的项.
④明确等式左端变形目标,掌握恒等式变形常用的方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并用上假设.
1/ 1。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及学习方法解析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及学习方法解析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及学习方法解析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和数据统计等方面。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

一、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掌握数的概念和数的读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的认识方面,小学生需要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数的读写等内容。

通过数的认识,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小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符号的使用和运算方法。

在学习数的运算时,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判断方法。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绘制图形来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认知能力。

四、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

在学习数据统计时,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知识点的简要概述,接下来将分享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首先,培养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很难主动去学习。

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问题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其次,理解概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应该注重理解概念,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再次,多做练习。

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水平。

五年级数学(上)“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讲解

五年级数学(上)“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讲解

文林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讲解1、计算(1)小数乘法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先点点,再划零。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

能进行小数乘法的估算。

能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写出结果。

(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0)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0)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1.06×2.5()1.06 2.56×8.32()8.32 1.8×23()232.7×0.43()2.73.6×0.15()3.6(2)小数除法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按照“三步走”~一看二移三再算。

一看:除数有几位小数;二移小数点: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一看几位就移几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三再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点讲解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点讲解
1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 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4.2 的循环 节是 605。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 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有两种:无限 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和无限循环小数。
(100+2)×3.5;3.5×9.8=3.5×(10-0.2)=3.5×10-3.5×0.2; ⑥注意观察算式的特征,学会逆向使用各种运算律和性质。
易错题
1. 小冬在计算 17.34 除以一个一位小数时,只移动了除数的小数点,而忘记了移 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结果得到 0.204,你能求出除数是多少吗? 2.照相馆的师傅给 24 名同学拍合影照,拍一次 20 元,可以免费冲洗 3 张照片, 另外每加洗一张收费 0.65 元。如果这些同学每人都要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详解与训练 ——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重点题、拓展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点 1.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算: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2)看: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 前面用 0 补足); (4)点:点上小数点;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整数还是小数。
12.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每次除到比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多一 位,最后四舍五入。如保留整数,除到小数点后第一位;保 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千分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1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要用“进一”法、“去尾” 法取近似 值,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如:装运物品时, 必须全部装完,不能剩余,必须用“进一”法;裁服装时, 多的米数不够做一套衣服,必须用“去尾” 法。必须根据 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

离散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讲解

离散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讲解

总结离散数学知识点第二章命题逻辑1. 前键为真,后键为假才为假;<—>,相同为真,不同为假;2•主析取范式:极小项(m)之和;主合取范式:极大项(M)之积;3. 求极小项时,命题变元的肯定为1,否定为0,求极大项时相反;4. 求极大极小项时,每个变元或变元的否定只能出现一次,求极小项时变元不够合取真,求极大项时变元不够析取假;5. 求范式时,为保证编码不错,命题变元最好按P,Q,R的顺序依次写;6. 真值表中值为1的项为极小项,值为0的项为极大项;7. n个变元共有2n个极小项或极大项,这2n为(0~2n-1)刚好为化简完后的主析取加主合取;8. 永真式没有主合取范式,永假式没有主析取范式;9. 推证蕴含式的方法(=>):真值表法;分析法(假定前键为真推出后键为真,假定前键为假推出后键也为假)10. 命题逻辑的推理演算方法:P规则,T规则①真值表法;②直接证法;③归谬法;④附加前提法;第三章谓词逻辑1. 一元谓词:谓词只有一个个体,一元谓词描述命题的性质;多元谓词:谓词有n个个体,多元谓词描述个体之间的关系;2. 全称量词用蕴含T,存在量词用合取“;3•既有存在又有全称量词时,先消存在量词,再消全称量词;第四章集合1. N,表示自然数集,1,2,3……,不包括0;2. 基:集合A中不同元素的个数,|A|;3. 幕集:给定集合A,以集合A的所有子集为元素组成的集合,P(A);4. 若集合A有n个元素,幕集P(A)有2°个元素,|P(A)|= 2|A|= 2n;5. 集合的分划:(等价关系)①每一个分划都是由集合A的几个子集构成的集合;②这几个子集相交为空,相并为全(A);6. 集合的分划与覆盖的比较:分划:每个元素均应出现且仅出现一次在子集中;覆盖:只要求每个元素都出现,没有要求只出现一次;第五章关系1. 若集合A有m个元素,集合B有n个元素,则笛卡尔AXB的基数为mn , A到B上可以定义2mn种不同的关系;2. 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A X\|= n2, A上有2“个不同的关系;3. 全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空关系的性质:反自反性,反对称性,传递性;全圭寸闭环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4. 前域(domR):所有元素x组成的集合;后域(ranR):所有元素y组成的集合;5. 自反闭包:r(R)=RU I x;对称闭包:s(R)=RU R-1;传递闭包:t(R)=RU R2U R3U……6. 等价关系: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则R称为等价关系;7. 偏序关系:集合A上的关系R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则称R是A上的一个偏序关系;8. covA二{<x,y>|x,y 属于A, y 盖住x};9. 极小元:集合A中没有比它更小的元素(若存在可能不唯一);极大元:集合A中没有比它更大的元素(若存在可能不唯一);最小元:比集合A中任何其他元素都小(若存在就一定唯一);最大元:比集合A中任何其他元素都大(若存在就一定唯一);10. 前提:B是A的子集上界:A中的某个元素比B中任意元素都大,称这个元素是B的上界(若存在,可能不唯一);下界:A中的某个元素比B中任意元素都小,称这个元素是B的下界(若存在,可能不唯一);上确界:最小的上界(若存在就一定唯一);下确界:最大的下界(若存在就一定唯一);第六章函数1. 若|X|=m,|Y|=n,则从X到Y有2mn种不同的关系,有n m种不同的函数;2. 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集合上,可以有2n2种不同的关系,有n n种不同的函数,有n!种不同的双射;3. 若|X|=m,|Y|=n,且m<二n,则从X到Y有A;种不同的单射;4. 单射:f:X-Y,对任意x「x2属于X,且x i #x2,若f(xj彳化);满射:f:X-Y,对值域中任意一个元素y在前域中都有一个或多个元素对应;双射:f:X-Y,若f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f是双射;5. 复合函数:fog=g(f(x));6. 设函数f:A-B , g:B-C,那么①如果f,g都是单射,则fog也是单射;②如果f,g都是满射,则fog也是满射;③如果f,g都是双射,则fog也是双射;④如果fog是双射,则f是单射,g是满射;第七章代数系统1. 二元运算: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就是A2到A的映射;2. 集合A上可定义的二元运算个数就是从A X A到A上的映射的个数, 即从从A X A到A上函数的个数,若|A|=2,则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的个数为22*2= 24=16种;3. 判断二元运算的性质方法:①封闭性:运算表内只有所给元素;②交换律:主对角线两边元素对称相等;③幕等律:主对角线上每个元素与所在行列表头元素相同;④有幺元: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的元素依次与运算表的行和列相同;⑤有零元: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的元素都与该元素相同;4. 同态映射:<A,*>,vB,心,满足f(a*b)二f(aFf(b),则f 为由<A,*> 到<B,A>的同态映射;若f是双射,则称为同构;第八章群1•广群的性质:封闭性;半群的性质:封闭性,结合律;含幺半群(独异点):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群的性质: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有逆元;2. 群没有零元;3. 阿贝尔群(交换群):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有逆元,交换律;4. 循环群中幺元不能是生成元;5. 任何一个循环群必定是阿贝尔群;第十章格与布尔代数1. 格:偏序集合A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上、下确界;2. 格的基本性质:1) 自反性a< a 对偶:a > a2) 反对称性a< b 八 b > a => a=b对偶:a>b 八 b <a => a=b 3) 传递性a< b 八 b < c => a< c对偶:a>b 八 b >c => a>c4) 最大下界描述之一a Ab < a 对偶avb > aA A b < b 对偶avb > b5) 最大下界描述之二c< a,c < b => c < aAb对偶c>a,c 》b => c》avb 6) 结合律aA(bAc)=(aAbFc对偶av(bvc)=(avb)vc7) 等幕律aAa=a 对偶ava=a8)吸收律aA(avb)=a对偶av(aAb)二a9) a < b <=>aAb=a avb=b10)a< c,b < d=> aAb < cAd avb < cvd11)保序性b< c =>aAb < aAc avb < avc12) 分配不等式av(b A c) < (avb)八(avc)对偶aA(bvc) > (aAb)v(aAc)13 )模不等式a < c <=> av(bAc) < (avb^c3. 分配格:满足aA(bvc)=(aAb)v(aAc)和av(bAc)=(avb)A(avc);4. 分配格的充要条件:该格没有任何子格与钻石格或五环格同构;5. 链格一定是分配格,分配格必定是模格;6. 全上界: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a大于等于该集合中的任何元素,则称a为格<A,<=>的全上界,记为1 ;(若存在则唯一)全下界: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b小于等于该集合中的任何元素,则称b为格<A,<=>的全下界,记为0;(若存在则唯一)7. 有界格:有全上界和全下界的格称为有界格,即有0和1的格;8. 补元:在有界格内,如果aAb=0,avb=1 ,则a和b互为补元;9. 有补格:在有界格内,每个元素都至少有一个补元;10. 有补分配格(布尔格):既是有补格,又是分配格;11. 布尔代数:一个有补分配格称为布尔代数;第十一章图论1. 邻接:两点之间有边连接,贝y点与点邻接;2. 关联:两点之间有边连接,则这两点与边关联;3•平凡图:只有一个孤立点构成的图;4. 简单图:不含平行边和环的图;5. 无向完全图:n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简单无向图;有向完全图:n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简单有向图;6. 无向完全图有n(n-1)/2条边,有向完全图有n(n-1)条边;7. r-正则图:每个节点度数均为r的图;8. 握手定理:节点度数的总和等于边的两倍;9. 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节点个数必定是偶数个;10. 任何有向图中,所有节点入度之和等于所有节点的出度之和;11. 每个节点的度数至少为2的图必定包含一条回路;12. 可达:对于图中的两个节点v「V j,若存在连接V i到比的路,则称V i 与V j相互可达,也称V i与V j是连通的;在有向图中,若存在V i到V j的路,则称V i到V j可达;13. 强连通:有向图章任意两节点相互可达;单向连通:图中两节点至少有一个方向可达;弱连通:无向图的连通;(弱连通必定是单向连通)14. 点割集:删去图中的某些点后所得的子图不连通了,如果删去其他几个点后子图之间仍是连通的,贝S这些点组成的集合称为点割集;割点:如果一个点构成点割集,即删去图中的一个点后所得子图是不连通的,则该点称为割点;15. 关联矩阵:M(G) , m j是M与e j关联的次数,节点为行,边为列;无向图:点与边无关系关联数为0,有关系为1,有环为2;有向图:点与边无关系关联数为0,有关系起点为1终点为-1, 关联矩阵的特点:无向图:①行:每个节点关联的边,即节点的度;②列:每条边关联的节点;有向图:③所有的入度(1)=所有的出度(0);16. 邻接矩阵:A(G), a j是w邻接到V j的边的数目,点为行,点为列;17. 可达矩阵:P(G),至少存在一条回路的矩阵,点为行,点为列;P(G)=A(G)+ A2(G)+ A3(G)+ A4(G)可达矩阵的特点:表明图中任意两节点之间是否至少存在一条路,以及在任何节点上是否存在回路;A(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1的通路条数;A2(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2的通路条数;A3(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3的通路条数;A4(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4的通路条数;P(G)中主对角线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的回路条数;18. 布尔矩阵:B(G),w到V j有路为1,无路则为0,点为行,点为列;19. 代价矩阵:邻接矩阵元素为1的用权值表示,为0的用无穷大表示,节点自身到自身的权值为0;20. 生成树:只访问每个节点一次,经过的节点和边构成的子图;21. 构造生成树的两种方法:深度优先;广度优先;深度优先:①选定起始点V0 ;②选择一个与V。

人教版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精讲:三角形

专题二平面图形类型二三角形【知识讲解】1.三角形的特征(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有三条高。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都是锐角)按角分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三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一个钝角,两个锐角)角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全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只有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1·世纪*·【典例精讲】看图计算下列各角的度数。

【答案】15°;55°.【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用180度分别减去知道的两个角的度数即可。

解:180°﹣40°﹣125°=140°﹣125°=15°180°﹣90°﹣35°=90°﹣35°=55°【点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小猴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你认为()的围法更牢固些。

2.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3.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4.只看三角形的一个角,()判断出它是什么三角形。

A. 能B. 不能C. 不一定能D. 肯定不能5.不管是什么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6.把一个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7.下面三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0.5cm,1cm,1.8cmB. 1dm,ldm,ldmC. 2cm,2cm,4cm8.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主要包括了数的基本概念、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代数、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等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逐一详细讲解。

一、数的基本概念
1. 数的读法
数的读法包括整数、小数及分数的读法,其中小数的读法要注意读小数点前后的内容,例如0.23(读作:零点二三)。

2. 数的绝对值
数的绝对值是一个数距离0点的距离。

绝对值是非负数,例如|-3|=3,|5|=5。

3. 数的相反数
数的相反数是指一个数与它的相加等于0,例如3的相反数是-3,-2的相反数是2。

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1.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指在两个数之间进行加减运算,例如
2+4=6,5-8=-3。

2.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是指在两个数之间进行乘除运算,例如
3×4=12,4÷(-2)=-2。

三、代数
1. 代数式
代数式是由数字或字母或两者混合而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例如3x-5y+8。

2. 等式
等式是指两个或多个数或代数式之间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例如3x-5=7。

四、平面图形
1. 简单图形
简单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复合图形
复合图形是由多个简单图形组成的图形,需要将其分解为简单图形后再计算。

五、空间图形
空间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概念】
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函数在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通俗的说就是使函数有意义的x 的范围.三角函数作为一类函数,也有定义域,而且略有差别.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以下所有的k 都属于整数.
①正弦函数:表达式为
y=sin x;x∈[(2k﹣1)π,(2k+1)π],其中在[2kπ―휋
2,2kπ+

2]单调递增,其他区间单
调递减.
②余弦函数:表达式为y=cos x;x∈[(2k﹣1)π,(2k+1)π],其中在[2kπ﹣π,2kπ]单调递增,其他区间单调递减.
③正切函数:表达式为y=tan x;x∈(kπ―휋
2,kπ+

2),在区间单调递增.
④余切函数:表达式为y=cot x,x∈(kπ―휋
2,kπ+

2),在区间单调递减.
⑤正割函数:表达式为y=sec x,x∈(2kπ―휋
2,2kπ+

2)∪(2kπ+

2,2kπ+
3휋
),有 sec x•cos x=1.
2
⑥余割函数:表达式为y=csc x,x∈(2kπ﹣π,2kπ)∪(2kπ,2kπ+π),有 csc x•sin x=1.
【考点点评】
这是一个概念,主要是熟记前面四种函数的定义域,特别是他们各自的单调区间和各自的周期,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补充k∈Z.
1/ 1。

终边相同的角-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终边相同的角-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终边相同的角1.终边相同的角【知识点的认识】终边相同的角:k•360°+α(k∈Z)它是与α角的终边相同的角,(k=0 时,就是α本身),凡是终边相同的两个角,则它们之差一定是 360°的整数倍,应该注意的是:两个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而有相同的终边的两个角则不一定相等,也就是说,终边相同是两个角相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还应该注意到:A={x|x=k•360°+30°,k∈Z}与集合B={x|x=k•360°﹣330°,k∈Z}是相等的集合.相应的与x 轴正方向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x|x=k•360°,k∈Z};与x 轴负方向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x|x=k•360°+180°,k∈Z};与y 轴正方向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x|x=k•360°+90°,k∈Z};与y 轴负方向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x|x=k•360°+270°,k∈Z}【命题方向】下列角中终边与 330°相同的角是()A.30°B.﹣30°C.630°D.﹣630°【分析】直接利用终边相同的角判断即可.解:因为 330°的终边与﹣30°的终边相同,所以B 满足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考查基本知识的熟练程度.【解题方法点拨】终边相同的角的应用(1)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β|β=2kπ+α,k∈Z}判断一个角β所在的象限时,只需把这个角写成[0,2π)范围内的一个角α与 2π的整数倍的和,然后判断角α的象限.(2)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可以求适合某些条件的角,方法是先写出与这个角的终边相同的所有角的集合,然后通过对集合中的参数k 赋值来求得所需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 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 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 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 验”。
数学魔术家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 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 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
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阿拉伯伯传数字到欧洲,欧洲人误以 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 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 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 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号。
பைடு நூலகம்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
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九十九一歌 ”起到“二二如四”止, 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 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 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 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 止。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 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 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 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小常识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 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 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 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 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 做了。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 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
人们把12345679叫做“缺8数”,这“缺8数”有许多 让人惊讶的特点,比如用9的倍数与它相乘,乘积竟会是 由同一个数组成,人们把这叫做“清一色”。
比如: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 12345679*81=999999999 这些都是9的1倍至9的9倍的。 还有99、108、117至171。最后,得出 的答案是:
冬令时节,天寒地冻,小猫、小狗在睡觉时,不是我们
想象通中过的动那样手趴搭着拼身、子,试而验是,喜欢得蜷到缩4着种。那不么同你的是否搭想 过这是为什么呢? 法。 根利据用这学个过数的学知规识律,,可我知们道不这难4悟个出长:方小体猫的、体 小积狗都在相冬等天,喜而欢它蜷们缩的着表身面子积睡分觉别,为正:是5在0体 积(不平变方的厘情米况)下、,4增0加(身平子方相厘互米重)合、部3分8, 因(此平,方减厘少米暴)露、在3外2面(的平表方面厘积米,)也,就即是(受图 寒面积减少4,)散的发表的面热积量最也小会。减少。小猫、 小狗在冬天蜷缩着身子睡觉可以起到防寒保 温的作用。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 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 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
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 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
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 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 ‘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 12345679*171=2111111109 也是“清一色”。
假如你“一拃”的长度为8厘米,量一下你课桌的长为7拃,则可 知课桌长为56厘米。
如果你每步长65厘米,你上学时,数一数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 出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身高也是一把尺子。
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远,可以请声音帮你量 一量。声音每秒能走331米,那么你对着山喊一声,再看几秒可听
到回声,用331乘听到回声的时间,再除以2就能算出来了。 学会用你身上这几把尺子,对你计算一些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同 时,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会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着它
呀!
我这们道先题来表思明考这一样道一熟个悉数的学数规学律问:题在,体题积目相是等:的用情 1况2下块,棱小长正1方厘体米之的间正的方重体合小部木分块越搭多成,不其同表的面长积方 体就,越共小有。几种不同搭法?
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 这棵树的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50厘米。
因为每个人两臂平伸,两手指尖之间的长度和身高大约是一样的。 要是你想量树的高,影子也可以帮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树的影子 和自己的影子长度就可以了。因为树的高度=树影长×身高÷人影
长。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会比例以后就明白了。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一天,沈元老师在 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 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 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 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 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 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 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 “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