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DD2001-02 1比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1—02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二00一年六月八日前言"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规定了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地质调查报告编写、评审验收和最终成果提交办法。
考虑到我国西藏大部分和新疆、青海、内蒙古尚有部分地区未开展过中比例尺(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其它省、市、自治区虽均己全面进行过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 但随着近年地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我国中比例尺填图成果和相关技术方法已显陈旧,亟需更新; 我国的中比例尺地形图和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数据,已由过去的1:200000改为按国际1:250000分幅进行;又考虑到国土资源部将1:250000比例尺地质图定位于我国新一轮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地质图件的实际情况, 特编制此"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使不同调查程度、不同地域的1:250000图幅,按统一要求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确保达到相应的地质调查研究水平。
本技术要求是在原地质矿产部1976年颁发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1:200000)》、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Z/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GB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等规范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1996-2000年启动的多幅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填图方法研究的初步成果编制而成。
本技术要求自生效之日起,作为我国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附录A ~ D是标准的附录;其它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起草。
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技术要求
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技术要求(草)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2年2月目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总则 (1)3.1 调查的主要目的 (1)3.2 调查的基本任务 (2)3.3 调查区选择和范围确定 (2)3.4 调查原则 (2)3.5 调查工作阶段 (4)4 设计书编制 (4)4.1 设计书编制的原则 (4)4.2 设计书内容 (5)5 调查内容与要求 (6)5.1 基本内容与一般要求 (6)5.1.1 基础地质调查 (6)5.1.2 地下水调查 (6)5.1.3 气象水文调查 (7)5.1.4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与环境地质调查 (7)5.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 (8)5.2.1 平原地区 (8)5.2.2 岩溶地区 (9)5.2.3 黄土地区 (9)5.2.4 丘陵山地地区 (10)6 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 (11)6.1 资料搜集 (11)6.1.1 目的 (11)6.1.2 资料搜集内容与要求 (11)6.2 遥感解译 (11)6.2.1 遥感解译目的 (11)6.2.2 遥感解译基本要求 (12)6.2.3 遥感解译内容 (12)6.2.4 成果资料 (12)6.3 水文地质测绘 (12)6.3.1 基本任务 (12)6.3.2 测绘工作的基础与比例尺 (13)6.3.3 工作方法与要求 (13)6.3.4 工作程序 (13)6.4 开采现状调查 (13)6.4.1 调查目的 (13)6.4.2 调查内容 (14)6.4.3 井点调查方法要求 (15)6.4.4 泉点调查要求 (15)6.4.5 排水量调查统计 (15)6.4.6 回灌井调查 (15)6.4.7 资料整理 (16)6.5 环境地质调查 (16)6.5.1 调查方向 (16)6.5.2 主要调查内容 (16)6.6 水文地质物探 (16)6.6.1 地面物探 (16)6.6.2 水文测井 (17)6.7 水文地质钻探 (18)6.7.1 目的与任务 (18)6.7.2 水文地质钻探布置原则 (18)6.7.3 钻孔主要技术要求 (18)6.7.4 钻孔处理 (19)6.7.5 钻探成果 (19)6.8 抽水试验 (19)6.8.1 抽水试验的任务 (19)6.8.2 一般规定 (20)6.8.3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20)6.8.4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20)6.8.5 恢复水位观测 (21)6.8.6 原始资料与成果 (21)6.9 地下水动态监测 (21)6.9.1 目的与任务 (21)6.9.2 监测网布置基本要求 (21)6.9.3 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21)6.9.4 资料整编与成果 (22)6.10 水、土、岩分析实验 (22)6.10.1 水质分析 (22)6.10.2 岩(土)样测试 (23)6.10.3 其它 (24)7 地下水资源评价 (24)7.1 原则 (24)7.2 资源计算类别 (24)7.3 水文地质参数 (24)7.4 计算方法 (25)7.5 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25)7.6 水质评价 (25)8 开采潜力分析 (26)9 开发利用方案 (26)9.1 原则 (26)9.2 开发利用分区 (26)9.4 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过程中宜对下述几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 (27)10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 (27)10.1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的内容 (27)10.2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现状评价 (27)10.3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预测评价 (27)10.4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评价 (28)10.5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正效应评价 (28)11 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 (28)11.1 综合研究 (28)11.2 成果编制 (29)11.2.1 基本要求 (29)11.2.2 成果主要内容 (29)11.2.3 图件编制 (29)11.2.4 文字报告编制 (30)11.2.5 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 (31)11.3 成果审查验收 (31)11.3.1 野外验收 (31)11.3.2 报告审查 (32)11.3.3 资料归档 (3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资料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的要求及方法。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二ОО一年三月二十日前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按我国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的先进水平制定的。
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标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朝铭、贺尚荣。
参加起草人:刘纪选、黄海、齐泽荣、耿燕婷。
目录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地质调查规范
地质调查规范篇一:区域地质调查行业标准-资源勘探常用资料目录区调队法律法规及技术性文件(2006年4月27)质量技术类区域地质调查1、《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 2004—02)2、《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03-01)3、《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01—02)4、《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5、《火山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 17412·1-1998)6、《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 17412·2-1998)7、《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 17412·3-1998)8、《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万)》(DZ/T0179-1997)9、《1: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95)10、《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万)》(DZ/T 0158-95)11、《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 000)》(DZ/T 0094—1994)12、《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万)》(GB/T 14158-1993)13、《1:5万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 0001-91)14、《1:5万区域地质图图例》(GB/58-89)15、《沉积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6、《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7、《变质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8、《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手册》,四川省地矿局,1992矿产勘查19、《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DD 2004—04)20、《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21、《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22、《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DD 2000—01))2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8—93)24、《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工程地质勘查25、《1:10万~1:20万工程地质调查规范》(DZ/T0096-1994)26、《1:2.5万~1:5万工程地质调查规范》(DZ/T0097-1994)矿山资源储量核实27、《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DD 2002—01)28、《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2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0、《对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31、《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参考提纲》32、《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参考提纲有关章节内容和附图要求的说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3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环发[2000]27号文34、《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35、《土地复垦规定》区域矿产规划36、《关于开展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3]108号文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编制37、《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文3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39、《关于建设项目压履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27号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40、《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3-14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42、《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文区域地质灾害规划4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3-344、地质遗迹景观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45、《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1995-5-446、《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附件:<国家地质公园申报表>、<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提纲>、<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组织和工作制度>、<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国土资厅发[2000]77号文47、《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2-448、《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2-10-149、《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2-1150、《关于做好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书>、<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综合报告>、<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文本>、<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世界地质公园的画册>、<世界地质公园的光盘>、<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科学内容展示方案>、<世界地质公园景区(点)说明及标示集<、<遵循的法律及参考标准>),国土资厅发[2003]4号文51、《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工作指南及附件:<国家矿山公园申报书>、<国家矿山公园综合考察基本要求>、<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国家矿山公园评价标准>),国土资发[2004]256号文,2004-11-1952、《四川省地质公园申报、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045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54、《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5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测量5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5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5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01-93)59、《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信息工程60、《GIS图层描述数据内容标准》(DDB9702 )61、《资源评价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细则》(DDZ9701 )62、《国土基础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 )63、《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GB9649-88 )人力资源64、《工人考核条例》,劳动部65、《四川省地矿局人才引进教育培训暂行规定》66、《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及有关实施意见》环境类67、《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68、《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69、《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70、《国家危险物名录》1999-10-17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7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3、《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7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1996-4-175、《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8、《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1992-10-179、《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7-180、《环境保护法》1989-12-2681、《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8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篇二: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正文-修改1:250000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前言为加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管理,统一规范调查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制定本技术要求。
常用图例、花纹、符号
K 含钾粉砂岩 K
页岩 砂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 钙质页岩 硅质页岩 碳质页岩 含碳质页岩 凝灰质页岩 铁质页岩 铝土页岩 含锰页岩 含钾页岩 油页岩 粘土岩(泥岩) 高岭石粘土岩 水云母粘土岩 蒙脱石粘土岩 泥晶灰岩(泥状灰岩) 砂质灰岩 含泥质灰岩
229·
泥质灰岩 硅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结晶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 含藻灰岩 礁灰岩(未分) 含燧石结核灰岩 燧石条带灰岩 结核灰岩 页片状灰岩
拉斑玄武岩 杏仁状玄武岩
方沸玄武岩
伊丁玄武岩
碱玄岩 安山玄武岩
安山岩
232·
火山碎屑岩
集块岩
花岗细晶岩 辉长伟晶岩
辉石安山岩 角闪安山岩 黑云母安山岩 安山玢岩 英安岩 流纹岩 流纹斑岩 石英斑岩 碱流岩 霏火山角砾岩
斑霞正长岩
角闪粗面岩 黑云粗面岩 石英粗面岩 粗面斑岩 粗安岩 粗安斑岩 响岩 霞石响岩 白石榴响岩 黝方石响岩 细碧岩 角斑岩
闪长斑岩 闪长玢岩 石英闪长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花岗岩 角闪花岗岩 紫苏花岗岩 更长环斑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白云母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斜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白岗岩 花岗斑岩 花斑岩 二长岩 石英二长岩 二长斑岩
正长岩 辉石正长岩
角闪正长岩 黑云母正长岩
石英正长岩
英辉正长岩
正长斑岩
人
人 霞石正长岩
人
人
人 霞石正长斑岩
人
人
人 霞斜岩
人
人人 人人
人人
霓霞岩
霓辉岩
碳酸岩
方解石碳酸岩 白云石碳酸岩 稀土碳酸岩 煌斑岩
混合角闪正长岩
碎斑状花岗斑岩 斜长煌斑岩 花岗质伟晶岩
231·
DD2004-01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DD2004-01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04—01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1∶250000 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资料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的要求及方法。
1.2 本《技术要求》是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设计编写、调查实施、成果编制、质量监控、成果提交、验收与评审的要紧依据。
1.3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开展其它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照。
2 引用标准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T 13727—92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 10202—88 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 14175—93 水文地质术语GB/T 14497—93 地下水资源治理模型文件要求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5218—94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44—86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55—87 都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T 0124—94 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DZ/T 0128—94 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DZ/T 0133—94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 0181—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3 术语与定义3.1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为调查区域地下水类型、埋藏、分布、形成条件、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爱护、区域环境地质咨询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工作。
1_250000 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二 О О 一 年 三 月 二 十 日前 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按我国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的先进水平制定的。
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标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朝铭、贺尚荣。
参加起草人:刘纪选、黄 海、齐泽荣、耿燕婷。
目 次前 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常用地质图例及符号
附件三 常用图例、花纹、符号①②③玻基橄榄质1.岩石特征成分、结构构造图例不等粒斑状似斑状等粒(花岗岩为例)英安质不等粒斑状片麻状巨厚层状厚层状中层状页片状枕状杏仁状珍珠状(球粒)火山弹火山泥球球泡流纹质薄层状球状石泡气孔斑点状集块岩屑晶屑玻屑浆屑(塑性玻屑)用于火山碎屑熔岩渗透状用于熔火山碎屑岩用于熔结火山碎屑岩①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 000)。
②王京名主编,1997,1∶50 000区域遥感地质填图野外工作细则。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西遥感区调队。
③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DD2001-02。
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时行)227·眼球状分枝状网状香肠状雾迷状淤泥泥炭土冰水泥砾贝壳层植物堆积层沉积岩花纹人工堆积化学沉积腐殖土层填筑土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含角砾砾岩228·铁质页岩铝土页岩含锰页岩含钾页岩油页岩粘土岩(泥岩)高岭石粘土岩水云母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泥晶灰岩(泥状灰岩)页岩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碳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凝灰质页岩砂质灰岩含泥质灰岩229·硅质灰岩礁灰岩(未分)含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结核灰岩页片状灰岩条带状灰岩斑点状灰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砾状灰岩球粒灰岩瘤状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亮晶灰岩粒泥灰岩颗粒灰岩串珠状灰岩泥粒灰岩泥灰岩砂质泥灰岩白云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3.岩浆岩花纹角状白云岩硅质岩角闪紫苏辉石岩角闪透辉石岩斜长岩角闪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苏长岩辉长岩泥质灰岩230·辉石正长岩角闪正长岩黑云母正长岩石英正长岩英辉正长岩正长斑岩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霞斜岩霓霞岩霓辉岩碳酸岩方解石碳酸岩白云石碳酸岩稀土碳酸岩煌斑岩混合角闪正长岩碎斑状花岗斑岩斜长煌斑岩花岗质伟晶岩231·辉长伟晶岩斑霞正长岩喷出岩熔岩花岗细晶岩角闪粗面岩黑云粗面岩石英粗面岩粗面斑岩粗安岩粗安斑岩响岩霞石响岩白石榴响岩黝方石响岩细碧岩角斑岩碱性粗面岩火山碎屑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232·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浆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沉集块岩流纹质沉集块角砾岩区域变质岩流纹质沉凝灰角砾岩流纹质沉角砾凝灰岩流纹质沉凝灰岩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板岩(中性)绢云板岩绿泥板岩空晶板岩红柱石板岩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石英千枚岩绢云千枚岩绿泥千枚岩233·十字黑云片麻岩硅线二云片麻岩蓝晶云母片麻岩榴云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变质砂岩长石石英岩石英岩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紫苏钠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变粒岩榴辉变粒岩橄榄变粒岩麻粒岩蓝晶石正长麻粒岩紫苏辉石长英麻粒岩辉石麻粒岩透辉石培长石麻粒岩234·石榴透辉硅灰石角岩含石英大理岩含磷大理石磷灰石大理岩蛇绿石大理岩滑石大理岩绿帘石大理岩方柱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阳起石大理岩黝帘石大理岩符山石大理岩符山石硅灰石角岩长英角岩辉绿角岩大理石大理石化灰岩白云质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石大理岩钠长大理岩硅灰大理岩石墨大理岩石榴石大理岩石榴石辉石大理岩镁橄榄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透辉石硅灰石大理岩镁橄榄石透辉石大理岩透辉石矽卡岩硅灰石卡岩矽石榴石卡岩矽透灰石石榴石卡岩矽条带状石榴石卡岩矽镁橄榄石硅镁石卡岩矽硬玉岩变流纹岩变安山岩变玄武岩235·矽角砾状石榴石卡岩矽混染岩闪长质混染岩玻化岩千糜岩花岗千糜岩绢云千糜岩网状混合岩角砾状混合岩雾迷状混合岩黑云斜长角砾状混合岩角闪雾迷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斜长角闪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236·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叶蜡石化滑石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黄铜矿化白云母混合花岗岩气成热液蚀变(多用于平面图,红色表示)5.常用岩石名称符号v v 辉长岩斜长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正长闪长岩σδδο δβ ξδδv 辉长闪长岩Γ γ ηγ γκ γδ γβ 未分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白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ξγ η ηο Γο ξ γξ 钾长花岗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斜长花岗岩类正长岩花岗正长岩浅成侵入岩βµδµγπι 辉绿岩辉绿玢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细晶质岩石γιλπγδπηπ 花岗细晶岩石英斑岩花闪长斑岩二长斑岩ξπργρχ 正长斑岩伟晶质斑岩石花岗伟晶岩煌斑岩深成侵入岩237·其他常见岩石br cg ss ds st sh cr ms ls ml 角砾岩砾岩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页岩粘土(泥)岩泥岩灰岩泥灰岩dol si sl ph sch gn og pg gnt 白云岩硅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变粒岩mi im mss hs mb tr sb ml pm 混合岩均质混合岩变质砂岩角岩大理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脉岩符号石英脉酸性岩脉细晶岩脉伟晶岩脉中性岩脉辉长岩脉煌斑岩脉玢岩脉基性岩脉矿脉符号用元素符号()第四纪沉积相花纹6.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及沉积相花纹冰碛冰水堆积湖积海积沼泽堆积化学堆积火山堆积成因类型及符号Q Q Q Q Q Q Q Q Q Q Q alpl pal el dl eld col dp ch s ca 冲积洪积洪冲积残积坡积残坡积崩积地滑堆积化学堆积人工堆积洞穴堆积238·7. 沉积构造图例帐篷构造有胶结物晶洞层状晶洞叠瓦构造钻穴潜穴生物扰动缝合线逆粒序核形石雹痕雨痕龟裂生物礁石膏假晶石盐假晶示底构造鸟眼构造平面遗迹收缩裂隙对称波痕不对称波痕沟模槽模重荷模碟状构造压刻痕变形层理8.化石图例无脊椎动物化石(未分)脊椎动物化石(未分)植物化石及碎片有孔虫叠层石笔石动物三叶虫苔藓动物珊瑚动物海绵动物古杯动物笑239·疑源类孢粉钙藻海绵骨针鱼类遗迹化石9. 地质体接触界线符号部分地段整合,部分平行不整合接触性质不明断层接触(用于柱状图)交错层理及倾斜方向片麻理产状角度不整合火山喷发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实测正断层(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下同)实测逆断层倾向及倾角240·平移正断层平移逆断层实测走滑断层推测走滑断层断层破碎带剪切挤压带直立挤压带区域性断层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实测复活断层推测复活断层早期剥离断层(英文字母为代号)晚期剥离断层(英文字母为代号、齿指向断层倾斜方向)逆冲推覆断层(箭头表示推覆面倾向)飞来峰构造构造窗隐伏或物探推测断层基底断裂背斜向斜复式背斜复式向斜箱状背斜箱状向斜梳状背斜梳状向斜短轴背斜短轴向斜倾伏背斜扬起向斜鼻状背斜穹窿隐伏背斜隐伏向斜背斜轴线向斜轴线复式背斜轴线复式向斜轴线箱状背斜轴线箱状向斜轴线梳状背斜轴线梳状向斜轴线短轴背斜轴线短轴向斜轴线倾伏背斜轴线扬起向斜轴线倒转向斜(箭头指向轴面倾斜方向)倒转背斜(箭头指向轴面倾斜方向)向形构造倒转背斜(箭头指向轴面倾向)倒转向斜(箭头指向轴面倾向)背形构造航、卫片解译断层241·12.标本和样品符号年龄样同位素组成样岩相标本微体化石样无脊椎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植物化石242·。
最新1:25万水文地质测绘技术要求汇总
1:25万水文地质测绘技术要求8.3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并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用以判断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区域规划和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8.3.1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8.3.1.1基本查明各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与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产状、层次、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埋藏深度、破碎情况及其变化、水位、富水性、水的化学成份,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与地表水的转化关系和转化量。
8.3.1.2基本查明泉的类型、流量、水化学成分、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初步确定其实际价值与开发前景。
8.3.1.3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径流条件和排泄条件,以及地下动态的一般规律。
8.3.1.4调查地貌、自然地理、地层构造等,分析含水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富水性、分布和埋藏条件、边界条件等水文地质特征。
8.3.1.5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做出初步评价。
8.3.1.6掌握区内现有地下水供水或排水设施的工作情况和开采前后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基本查明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咸水入侵等)、成因及演化趋势。
8.3.2水文地质测绘的一般要求8.3.2.1测绘工作的基础、比例尺要求1、新一轮1:25万区域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全国基本完成首轮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工作应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了区内已有各类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
2、工作底图应采用1:10万或1:2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
几图幅同时开展工作时,必须事先进行充分协商,采用相同的投影系统,以免接图发生困难。
8.3.2.2水文地质测绘基本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精度与技术要求、工作量定额。
基于CBERS-04遥感影像的朗玛村地区岩土分类
基于CBERS-04遥感影像的朗玛村地区岩土分类李亚坤;关洪军;孙传亮【摘要】为了探索国产陆地探测卫星遥感影像的岩土识别性能,基于CBERS-04遥感影像光学特性分析,应用多种传感器遥感影像进行了青藏高原朗玛村地区的岩土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了CBERS-04与Landsat-8陆地成像仪(OLI)数据岩土分类及协同岩土分类的效果,并依据1:250000基础地质图和野外地质调查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证实CBERS-04相对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岩性分类精度略低,但仍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辅助人工地质解译基本满足中比例尺岩土分类和地质调查图编绘的需要.2种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较为相似,且具有互补性,其协同分类可提高岩土分类的精度.%To explore the geo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domestic land exploration satellite,geo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multi-sens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Langma Village Area of Tibetan Plateau,based on analysis of optical properties for CBERS-04 remote sensing image.The geo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by the different image data and the synergistic image data from CBERS-04 and Landsat-8 operational land image(OLI),and the results were verifi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1:250000 basic geotechnical map and the field geotechnical survey in the study area.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geo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CBERS-04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Landsat-8 OLI,but that CBERS-04 still has a high classification accuracy.CBERS-04 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geo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of medium scale geotechnical survey with artifical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The spectraland spatial resolutions are similar and complementary to CBERS-04 and Landsat-8 OLI,and the synergistic geo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期刊名称】《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1【总页数】7页(P14-20)【关键词】CBERS-04;遥感影像;地质解译;岩土分类【作者】李亚坤;关洪军;孙传亮【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7;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7;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5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岩土分类一直是遥感在地学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青海省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细则(试行)
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细则(试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4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总则 (2)4 设计书编写 (3)5 野外工作方法 (4)6 野外样品加工 (9)7 野外工作质量检查 (11)8 样品分析及质量监控、质量评估 (12)9 数据处理与地球化学图件编制 (16)10 异常查证与异常评价 (20)11 成果报告编写 (23)12 汇交资料要求 (24)附录1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采样记录卡 (25)附录2 采样点变更登记表 (26)附录3 样品交接清单 (27)附录4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样品登记表 (28)附录5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质量验收情况汇总表 (29)附录6 地球化学测量原始资料自(互检)记录表 (30)附录7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野外观测部分)质量抽查记录表 (31)附录8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采样记录卡(室内部分)质量抽查记录表 (32)附录9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加工质量抽查记录表 (33)附录10 航迹监控质量汇总表 (34)附录11 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35)参考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外GPS定点与航迹管理要求 (36)参考附录B(资料性附录)1:25000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可供选择的分析配套方案 (38)前言位于我省阿尔金、柴北缘及东昆仑等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及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异常流长偏短,1:5万地球化学普查不能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
通过近年来开展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发现了果洛龙洼大型金矿、按纳格、瓦勒尕中型金矿、浪木日铜镍矿点等一系列矿床点,积累了一定的勘查经验。
为进一步规范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特制定《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是在近年来开展的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 0011-2015)和《青海省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试行)编写而成。
1:25万水文地质测绘技术要求
8.3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并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用以判断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区域规划和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8.3.1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8.3.1.1基本查明各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与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产状、层次、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埋藏深度、破碎情况及其变化、水位、富水性、水的化学成份,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与地表水的转化关系和转化量。
8.3.1.2基本查明泉的类型、流量、水化学成分、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初步确定其实际价值与开发前景。
8.3.1.3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径流条件和排泄条件,以及地下动态的一般规律。
8.3.1.4调查地貌、自然地理、地层构造等,分析含水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富水性、分布和埋藏条件、边界条件等水文地质特征。
8.3.1.5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做出初步评价。
8.3.1.6掌握区内现有地下水供水或排水设施的工作情况和开采前后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基本查明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咸水入侵等)、成因及演化趋势。
8.3.2水文地质测绘的一般要求8.3.2.1测绘工作的基础、比例尺要求1、新一轮1:25万区域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全国基本完成首轮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工作应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了区内已有各类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
2、工作底图应采用1:10万或1:2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
几图幅同时开展工作时,必须事先进行充分协商,采用相同的投影系统,以免接图发生困难。
8.3.2.2水文地质测绘基本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精度与技术要求、工作量定额。
1、基本工作方法是路线穿越——地质点法,必要时辅以界线追索法。
2024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2024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2016 年)下列系统需求选项中,属于 GIS 系统安全需求的是()。
A.能进行空间分析B.具备 100Mbit/s 以上网络速度C.服务器内存 16GB 以上D.能完成数据备份【答案】 D2、(2016 年) GPS 观测中记录的 UTC 时间是指()。
A.协调世界时B.世界时C.北京时间D.原子时【答案】 A3、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进行血气分析,其中PaCO2增高提示A.病情好转B.出现呼吸性碱中毒C.病情恶化D.出现心力衰竭E.无临床意义【答案】 C4、(2011 年)干出礁高度从()起算。
A.理论深度基准面B.当地平均海面C.平均大潮低潮面D.理论大潮高潮面【答案】 A5、基金宣传推介材料报送的形式主要是()。
A.书面B.光盘C.影像D.以上都是【答案】 A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的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A.RA型B.RAS型C.RAEB型D.RAEB-T型E.CMML型【答案】 D7、下列不属于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工作的是()A.调查用户需求B.需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C.数据库模式的设计D.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答案】 C8、基金销售机构需进行严格的账户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B.Ⅰ、ⅡC.Ⅲ、ⅣD.Ⅱ、Ⅲ、Ⅳ【答案】 D9、从空间数据引擎体系结构来分,ArCSDE的体系结构是()。
A.服务器模式B.内置模式C.中间件模式D.客户端模式【答案】 C10、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视准轴误差B.水平轴不水平的误差C.对中误差D.度盘分划误差【答案】 C11、基本重力控制点应在全国构成多边形网,其点距应在()km左右。
A.3000B.1500C.1000D.500【答案】 D12、桥梁施工测量中,布设跨河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时,每岸最少应布设()个水准点。
A.2B.3C.4D.5【答案】 B13、产权人甲、乙共用一宗地面积为300m2的土地,无独自使用院落。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在分析商业中心、港口的辐射范围以及确定设立商店、学校、医院最佳位置的应用中,常采用的GIS技术是()A.最短路径分析技术B.缓冲区分析技术C.空间叠加分析技术D.资源定位和配置技术【答案】 D2、单张像片后方交会中,需已知地面点坐标的点数至少为()个。
A.1B.2C.3D.4【答案】 C3、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影响,在影像上会产生阴影而遮盖地物,从而引起(),该误差一般难以消除。
A.几何误差B.辐射误差C.投影差D.分类误差【答案】 B4、下列GIS公用的开发方式中,目前较广泛采用的是()。
A.独立式GIS二次开发B.宿主式GIS二次开发C.组件式GIS二次开发D.开源式GIS二次开发【答案】 C5、用实验室法检定数字航摄仪时,待检前需将其置于实验室内进行温度平衡,时间不少于()A.2hB.3hC.4hD.30min【答案】 A6、销售机构在销售基金和相关产品的过程中,应当把()的产品卖给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基金投资人。
A.中高风险B.中等风险C.低风险D.高风险【答案】 C7、下列关于基金投资咨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咨询过程中应提供有关证券投资研究分析成果B.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咨询过程中应提供有关证券投资信息C.客户可以将销售机构所提供的证券投资研究分析成果或建议内容分享给他人D.基金管理人对咨询过程中知悉的关于投资者的个人信息以及财产状况保密【答案】 C8、房产平面控制测量中,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A.±2cmB.±2.5cmC.±3cmD.±5cm【答案】 B9、基金销售机构在销售基金和相关产品时,应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注重销售的()。
A.规范性B.专业性C.服务性D.适用性【答案】 D10、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mm,前尺中丝读数1470m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mm,前尺中丝读数0728mm,则高差为()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次前 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3.3 图像泛指由遥感方法直接获取的,由遥感数据经数学处理、变换产生的各种介质的相片。
3.4 图像结构由像元点阵的灰度、色彩等变化频率表征的图像光滑、粗糙现象或均匀、斑状等组合特征。
3.5 图像构造由一种或几种图像结构有规律地排列组合构成的图案。
3.6 影像图像中具有特定波谱特征、空间特征或结构、构造的区间。
3.7 遥感解译在图像中识别和圈定某种影像、赋予特定属性和内涵以及测量特征参数的过程。
3.8 解译标志图像中可以用来区分相邻物体或确定物体属性的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如:色调、色彩和阴影;结构与构造;形状、大小和高低;地形与地貌;特定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周围地物的相关关系等。
3.9 特征解译标志相同的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区中,某地质体、地质现象特有的比较稳定的一种解译标志或几种解译标志的组合。
3.10 遥感异常根据特定的遥感数据圈定的、可能与成矿矿化或围岩蚀变矿物有关的吸收光谱分布区、带。
3.11 影像岩石单位泛指根据目视解译圈定或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提取的,可用以表征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等同一岩石或几种岩石有规律组合的影像区、带。
3.12 重现性遥感解译的各种地质界线,能否在同等技术条件下重复解译中再现。
4. 总则4.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要求,从遥感资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区域地质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相对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分析地质作用过程及演化特点;编制1:250000遥感地质图系。
4.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理论为基础,以遥感影像为依据,在现代地质理论和地质填图方法指导下,根据不同自然景观区遥感地质特点进行工作。
4.3 遥感地质调查以使用航天遥感资料为主,航空遥感资料为辅。
提倡尽可能使用多平台、多类型、多分辨率和多时相的遥感资料。
测区使用的主导性遥感资料类型和时相,应针对测区自然地理—地质景观特点选取。
4.4 遥感地质解译,应采用从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不断反馈和逐步深化的方法进行工作。
4.5 遥感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中除应表示各种解译点、观测路线、剖面、标本样品采集点等实测资料外,还应在图中如实地区分出直接引用前人的、被遥感解译修改补充了的以及由遥感新解译的地质资料。
4.6 遥感地质找矿预测,应以遥感异常和其它可能与成、控矿相关的可视化遥感找矿信息(线、带、环、色、块等)为主要依据。
4.7 提倡遥感调查在G I S平台上进行工作。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遥感地质调查设计在资料收集、分析,影像地图编制及初步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基础上编写。
5.1 资料收集、分析5.1.1 应注意收集测区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料,分析环境特征。
5.1.2 应充分收集与遥感调查任务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及遥感地质资料,了解测区研究程度及存在的主要区域地质问题。
5.1.3 应尽可能收集可用于建立信息提取训练场和样区等的高质量的自然地理、地质矿产资料和地物波谱资料。
5.1.4 应收集1:250000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和图件资料。
5.1.5 应掌握测区现有遥感图像数据情况,根据测区自然地理—地质景观特点,确定拟主要(和辅助)使用的遥感图像数据类型、时相、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以及太阳角等,并根据云、雪覆盖情况优选最佳的图像数据。
5.2 遥感影像地图编制5.2.1 1:250000遥感影像地图,应采用经过优选的在本区自然环境条件下地质信息最丰富的波段直接合成,必要时也可采用经过数学变换处理的图像合成。
5.2.2 使用多景图像镶嵌制图时,图像的成像时间应比较接近。
合成图像各波段间的配准以及相邻图像间同名点配准精度应控制在一个像元之内。
相邻图像应进行无缝镶嵌,不同时相图像应进行彩色匹配处理,镶嵌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非接边区图像光谱的非线性变化。
5.2.3 遥感影像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图像几何校正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校正控制点可在1:100000地形图中均匀选取,每个图幅(1:100000)应不少于9个点,与地面控制点间的拟合精度应控制在2个像元以内。
5.2.4 图件整饰和注记按GB 15968有关规定执行,图廓外应附镶嵌索引图,注明所用图像种类、波段、各波段设色及各景成像时间。
5.2.5 成图精度:图廓对角线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不大于±1mm; 图中地物点相对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或公里格网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1mm。
5.2.6 图像数据采用“tif”格式存放。
5.3 初步遥感地质解译5.3.1 解译内容:a) 测区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分区及可解译程度分区;b) 测区地质解译标志研究;c) 构造格架解译;d) 区域岩石解译。
5.3.2 解译方法以目视解译为主,人机交互式解译为辅。
5.3.3 遥感地质解译草图可采用初步解译结果和前人资料综合编制。
5.4 设计编写5.4.1 设计书必须在初步遥感地质解译基础上编写。
5.4.2 设计书应扼要阐明测区地质特征和不同分区遥感地质特征。
5.4.3 设计重点是针对测区不同分区遥感地质特征,科学地选用遥感图像数据,确定不同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技术及精度要求。
5.4.4 设计书编写提纲见附录A。
6. 实地踏勘6.1 当收集的资料不足以有效地建立测区地质解译标志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踏勘。
6.2 踏勘路线应根据测区(不同自然地理—地质景观区)建立解译标志的需要合理地加以部署,路线应力求通行条件最好、穿越的影像岩石单位最多。
6.3 路线上应着重了解各种地质体、地质构造的影像特征,研究地质体划分及确定相邻地质体之间界线的特征解译标志。
6.4 在条件允许时,应收集测区主要成矿类型的矿石及蚀变围岩岩石标本进行室内光谱测试。
7. 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主要通过遥感图像详细地质解译实现。
7.1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内容7.1.1 沉积岩岩石识别,岩石地层单位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2 火山岩岩石及火山机构识别,岩石地层单位、岩相带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3 侵入岩岩石识别,岩体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4 变质岩岩石识别,构造—地(岩)层、构造—岩石单位或影像岩石单位解译。
7.1.5 第四纪沉积物识别,不同成因类型沉积物解译。
7.1.6 构造识别,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剪切带、推覆体、走滑或伸展构造等)性质及相对时、空关系解译。
7.1.7 环状影像识别,环状影像的属性(如与地质体、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或成矿作用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解译。
7.1.8 遥感异常及与找矿有关的其它遥感地质信息提取。
7.1.9 其它地学专题信息(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旅游地质等)的识别与解译。
7.2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方法7.2.1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应以未经无缝镶嵌处理的遥感数字图像为主,无缝镶嵌的影像地图为辅。
7.2.2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应综合使用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式解译及计算机自动识别等方法。
7.2.3 应根据工作区自然环境特点、拟提取的地质信息种类及遥感地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图像处理方案设计。
7.2.4 图像处理训练场、训练样本的选择,应有较翔实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已知资料为依据。
7.2.5 图像中地质界线的圈定,应以追索法为主,在地形陡变或岩层强烈褶皱地区,可通过编制遥感解译剖面方法予以解析圈定。
7.3 详细遥感地质解译精度7.3.1 在地质解译过程中,直径大于25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0m、长度大于2500m的块状地质体以及长度大于5000m的线状地质体应标定在图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但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可适当放大表示。
7.3.2 遥感地质解译界线(不含推测部分)重现性,用随机抽样检查的合格率衡量,解译界线的合格率应不低于85% 。
计算方法为:合格率=(检查解译结果再现的样品数/检查抽样样品的总数)×100。
7.4遥感地质解译编图7.4.1遥感地质解译图件可采用1:250000(或1:100000)单色、彩色影像地图或简化的地形图为底图。
7.4.2 主要图件如下:a) 遥感解译地质图;b) 遥感异常(含其它可能与成、控矿相关的线、带、环、色、块等遥感地质找矿信息)图;c) 其它遥感解译地学专题图。
7.4.3遥感解译图只反映遥感解译成果,所解译的各种主题信息,应尽可能详尽地反映在图上。
7.4.4 遥感解译图件可采用图层方式存放。
8. 实地检查验证8.1 属性不明的解译成果,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检查,查明属性和特征;已认定属性的解译成果,可根据需要随机抽样进行实地验证,评价解译可靠程度。
8.2 实地检查可用路线地质方法进行工作,沿线应绘制路线剖面图,进行观察记录,采集必要的标本、样品。
8.3 实地验证可采用定点观测方法进行工作,定点误差应小于250m,点上应有详细的观测记录,相应的图件和必要的标本、样品。
8.4 实地检查、验证路线及观测点应在实际材料图中标出。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遥感地质调查报告在综合研究及遥感地质编图基础上编写。
9.1综合研究9.1.1 综合研究应在多元地学信息(遥感,地质,物探,化探等)复合、融合的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