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白皮书
微模块数据中心概述(一)
![微模块数据中心概述(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3559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2.png)
微模块数据中心概述(一)微模块数据中心概述(一)1、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详细概述。
该文档将涵盖中心的设计、架构、功能以及相关的关键指标和效能。
通过本文档,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运作方式和优势。
1.2 读者对象本文档主要面向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以及其他对微模块数据中心感兴趣的相关人员。
读者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和数据中心方面的基础知识。
2、概述2.1 定义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高度模块化的设计,实现了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2.2 优势微模块数据中心具有以下优势:- 高度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组装和扩展- 小型化的机柜尺寸,可适应有限空间内的部署- 功能完善的网络和存储系统,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高效的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简化了部署和管理过程,减少了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消耗3、设计和架构3.1 设计原则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包括:- 可伸缩性:中心的设计应能够支持快速扩展和增强,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 可靠性:中心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 灵活性:中心的架构应具备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变化。
- 可维护性:中心应设计成易于管理和维护的结构,以降低运维成本和人力资源压力。
3.2 架构概述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包括以下组件:- 计算模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应用。
- 存储模块:提供高性能、可靠的数据存储,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和技术。
- 网络模块: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架构,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网络连接。
- 电源模块: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支持高效能源管理和故障切换功能。
4、功能4.1 计算能力微模块数据中心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应用。
它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分配和管理计算资源,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4.2 存储能力微模块数据中心具备高性能、可靠的存储能力,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和技术。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白皮书[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白皮书[1]](https://img.taocdn.com/s3/m/66d25f0828ea81c759f57831.png)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白皮书一引言任何现代化的IT设备都离不开电源系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为机房内所有需要动力电源的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电源支持的系统。
供配电系统于整个数据中心系统来说有如人体的心脏-血液系统。
1.1 编制范围考虑到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叙述的方便,本白皮书所阐述的“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从电源线路进用户起经过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到负载止的整个电路系统,将主要包括:高压变配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自动转换开关系统(ATSE,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系统、UPS列头配电系统和机架配电系统、电气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
如下图:图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示意方框图高压变配电系统:主要是将市电(6kV/10kV/35kV,3相)市电通过该变压器转换成(380V/400V,3相),供后级低压设备用电。
柴油发电机系统:主要是作为后备电源,一旦市电失电,迅速启动为后级低压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自动转换开关系统:主要是自动完成市电与市电或者市电与柴油发电机之间的备用切换。
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分配,将前级的电能按照要求、标准与规范分配给各种类型的用电设备,如UPS、空调、照明设备等。
UPS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净化、电能后备,为IT负载提供纯净、可靠的用电保护。
UPS输出列头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UPS输出电能分配,将电能按照要求与标准分配给各种类型的IT设备。
机架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机架内的电能分配。
此外,数据中心的供配电系统负责为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系统提供电能的分配与输入,从而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
电气照明:包括一般要求,照明方案、光源及灯具选择。
防雷及接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防雷与接地的一般要求与具体措施。
1.2 编制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机房施工及检验规范》GB50462—20081.3 编制原则1.具有适应性、覆盖性、全面性的特征。
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经验要求V1.1(SmartRow标手册模板)
![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经验要求V1.1(SmartRow标手册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779b0a904a1b0717fd5dde8.png)
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项目技术要求1.11.41.51.6UPS及配电、冷通道封闭系统和动环监控等,须由同一家生产厂家提供,精密空调生产厂家需提供《全国工业许可证》。
2、微模块整体描述传统数据中心具备的功能可由一个模块的组合来实现,每一个模块主要由精密空调、服务器机柜、UPS及配电单元、冷通道封闭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由微模块组成的数据中心应具备以下优点:●扩展性好——应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支持模块以双机架为单位灵活扩展。
●●1234提供节能认证证书。
57、提供所投产品的原厂彩页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8、投标人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制造厂家出具的授权书原件和售后服务承诺函。
9、所投产品必须是成熟可靠产品,其制造商同类产品在国内有大量应用,提供所投产品的彩页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10、需要提供动环监控主机及其配套传感器的CE认证证书本次微模块招标项目包含1个模块,机房低压配电及走线架等配套项目依据各厂家方案情况,可在投标清单中补充单列。
每个模块包含:●每个微模块净占地面积不超过4.5M210A。
,内部环微模块内的空气循环。
4.1.主要技术参数4.1.1纯在线式,双变换UPS产品,保证长期连续运行;4.1.2主机为机架式塔式兼容式设计,可放于桌面或者19英寸标准机架上;4.1.3UPS输入端需要提供模块化配电单元,提供UPS的输入、输出和手动维修旁路开关。
4.2.7电池输入要求:并机时可以共用电池组4.3.主机输出要求4.3.1逆变器:采用全数字DSP控制IGBT逆变技术;4.3.2电池模式下输出频率:50Hz稳定度±0.05%;4.3.3输出功率因数不低于0.9;4.3.4输出电压失真度:线性负载<3%,非线性负载<5%;4.3.5市电模式下系统工作效率:可达94%,满足绿色电源和节能环保的要求;4.3.6过载能力:过载105%-125%运行5分钟,过载≤150%运行1分钟,大于150%运行200mS;4.3.7市电电池切换时间:UPS在市电和电池两种状态间切换的时间应为0ms;4.3.8旁路逆变切换时间:从逆变器停止工作时起,到电网直接供电时止或从电网直接供电起到恢复逆变器工作时止所需要的时间<1ms;4.4.14.4.24.4.34.5.2具有良好的4.5.3等通讯接口,并免费提供监控协议。
华为FusionModule2000-S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说明书
![华为FusionModule2000-S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f574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8.png)
模块化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S 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S 是华为新一代智能微模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FusionModule2000-S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智能母线、温控、机柜、通道、布线、监控等集成在一个单排通道内,达到快速交付,按需部署的需求。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i 3构筑核心子系统智能化,全面提升供配电、温控系统可靠性、节能性,并引入AI 技术,实现供配电和制冷的智能联动控制,并对机房资产进行自动化管理,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及运维效率。
产品简介•高密HPC 超算:1600mm 深度密闭冷、热通道,单柜密度最大可支持30kW/R ,可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超算应用等,可适配900mm 超深服务器安装,为HPC 提供成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极简单排MDC :1350mm 深度密闭热通道,极简设计免通道设计,建筑适应性强,可应用于空间小,层高低等恶劣条件下绝大多数机房的部署需求。
应用场景极简:•All-in-One 一体化设计,一站式快速部署,柔性灵活扩容•机房改造场景量身打造,无需架高底板,最低部署高度仅2.3m ,通道紧凑设计,1350mm 深实现机柜内密闭热通道,1600mm 深实现冷热全密闭绿色:•冷电控一体化设计,高密节地,相比传统“插花式”部署,节省占地50%+•环境适应性强:独立冷热通道,机房冷量无占用,周边设备无影响。
•低PUE ,相比传统方式PUE 降低30%智能:•列间温控垂直智能分区,精确匹配主设备散热特性。
风量冷量智能跟随,稳定运行无热点安全:•温控系统N+1 备份,智能母线支持2N 备份,提供电信级可靠性•冷热通道密闭机柜自动弹门,实现应急散热,消防联动产品性能机柜内自带热通道一体化U P S电池柜IT IT空调IT IT IT空调IT IT IT1350mm配电柜IT IT空调IT IT IT空调IT IT IT密闭冷通道(热通道机柜自带)1600mm高密HPC 场景典型布局示意图极简单排MDC 场景典型布局示意*为可选配置技术参数版权所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21。
IDC 网络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
![IDC 网络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f239d5b14e852458fb5724.png)
技术参数白皮书﹝机柜﹞1、技术要求1.1一般要求用于IDC或其它电信网络数据中心大楼机房的通信机柜,其采用的材料和器件,紧固件、密封件,其机械、化学、电气性能以及各种性能的检测方式均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及IEC的有关标准。
机架设计符合:IEC297-1-1986《Dimensions of mechanical-structures of the 482.6mm(19in)的要求。
》 series》的要求符合:ANST/EIA RS-310-D/DIN41491/PART1/IEC297-2/DIN41494/PART7/GB/T30472-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电源分配板的设计符合《通信用配电设备》(YD/T 585-1999)的要求。
1.2 环境条件1)工作温度:-5℃~40℃2)存温度:-20℃~+55℃3)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时))4)贮存相对湿度:≤90%~96%(40℃±2℃)5)大气压力:76~106kpa6)运输: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输。
经包装的产品能适应于正常运输条件,不会出现有损设备外观及性能的情况。
机架包装采用防冲撞摩擦包装,内部用气泡塑料袋包装,底部用木托盘固定,外包装用AA纸标准纸箱包装,外框四周(5×50×2000)mm护纸角保护,边角可承受外界(50KG)碰撞冲击。
1.3 外观与结构1)开门结构,前门单开(单扇),后门对称双开(双扇),前后门冲散热网孔,网孔面积大于60%。
2)机柜顶框和底框整体制作,顶部配防尘罩,支持上下进缆, 后两侧有线缆固定装置。
机柜后部左右两侧配有电源接线板,共24插口,双电源接线配置,接线板一一对应空气开关至交流接线断子,交流接线端子容量为60A,设置合理、安全、方便操作。
3)机柜内设置4根标准移动立柱用于安装设备和固定层板。
移动立柱的前后位置可以整体前后、移动调整,层板安装高度和前后位置可调,能适合不同设备的安装要求。
1微模块机柜(模块化机房)方案规划设计
![1微模块机柜(模块化机房)方案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2b2f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a.png)
模块化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房)产品如何组成关于本章模块化数据中心主要由机柜、密闭通道、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布线和消防系统组成。
单个模块化数据中心按照最台机柜(包括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综合布线柜)配该模块(不包括)占地面积为,加上模块外维护通道和给模块内空调供电的柜,总占地面积不超过,模块总高度不超过。
机柜数量可根据客户需求成对减少。
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组成如图所示。
端门配电柜服务器机柜空调综合布线柜电源线走线槽信号线走线槽天窗机柜模块化数据中心最大可配置台机柜,机柜包括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和综合布线柜。
机柜外观模块化数据中心配置的机柜尺寸统一,机柜符合标准,采用前后风道。
机柜外观如图所示。
机柜特性机柜满足如下特性:前后门通风率。
机柜内后部可安装两条竖装。
机柜的垂直安装立柱上标示有每个“”的准确位置。
机柜的前门、后门及侧板均可锁定,只能用提供的专用钥匙打开。
机柜静载不小于。
机柜技术指标机柜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表机柜技术指标尺寸规格(高X宽2000mmX600mmX1100mmX深)安装空间符合602标准,1单机柜至少有2可用空间,方孔条可前后调节,机柜后侧设置两条竖装安装位置风道前后风道,满配2条1假面板结构组成前门单开门,后门双开门,有侧板。
前后门的通风率%,门体开启角度110°。
表面要求机柜外表面喷涂户内粉,满足类环境的使用要求。
喷涂颜色黑色。
材质咼强度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12mm20mm等级20接地和防静电预留接地螺钉和防静电手腕插座环保要求满足12密闭通道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密闭通道主要由端门和天窗组成。
端门密闭通道的端门分为推拉门和双开门两种方案,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选配。
推拉门尺寸:高X宽X深200iXil600mmX2mm推拉门采用推拉结构,以机柜为载体,安装上下轨道,保证密闭通道系统的自身独立性。
门板由1I冷轧钢板折弯而成,中间安装钢化玻璃,保证通道内区域的可视性。
推拉门外观如图2所示。
华为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说明书
![华为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7bf1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1.png)
模块化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 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为可选配置FusionModule2000是华为新一代智能微模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FusionModule2000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智能母线、温控、机柜、通道、布线、监控等集成在一个模块内。
FusionModule2000具有一体化集成,安全可靠,节省机房占地面积和节约能源,安装省时、省力、省心,架构兼容,快速灵活部署,智能化监控,高效稳定制冷等特点。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i 3构筑核心子系统智能化,全面提升供配电、温控系统可靠性、节能性,并引入AI 技术,实现供配电和制冷的智能联动控制,并对机房资产进行自动化管理,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及运维效率。
产品简介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主要应用于中小数据中心场景。
设计简单,建筑适应性强,机房层高和改造要求低,满足企业总部或大型分部、银行总行及二级支行、政府、运营商、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中心部署需求。
应用场景产品性能极简•解决方案产品化,一模块一DC ,全模块化架构,按需部署,柔性扩容绿色•iCooling 智能寻优* ,温控系统能耗降低8-15%•湿膜加湿技术* ,相比传统电极加湿,节约加湿能耗95%•取得风冷微模块PUE 测试认证,年平均PUE 低至1.111 @北京智能•iManager 智能营维,机房级3D 可视化管理*,配电、制冷容量关键信息及告警一目了然,U 位级资产自动化管理*,免人工盘点•本地43英寸触摸大屏* ,智能特性直观展示,降低运维难度•支持移动智能管理* ,APP 远程运维,一键输出机房月度健康报告安全•iPower 智能供配电,供电链路可视,故障精准定位,主动隔离•首创智能冷媒容量检测,冷媒容量不足提前预警,避免冷媒容量不足制冷量衰减导致机房产生热点标准双排智慧大屏版*标准双排极简单排版技术参数项目规格描述微模块尺寸规格单排密封冷/热通道(L×W×H):L×2400×2410mm,L ≤ 15 m ;L×1350×2000mm,L ≤ 15 mL×1600×2000mm,L ≤ 15m双排密封冷/热通道(L×W×H):L×3600×2410mm,L ≤ 15 m ;L×3400×2410mm,L ≤ 15 mL×3600×2610mm,L ≤ 15m支持IT柜数量单排:≤24柜;双排:≤48柜电源制式380/400/415VAC,50/60Hz,3Ph+N+PE单模块IT负载≤180kW(UPS内置);≤145kW(一体化配电柜);≤310kW(精密配电柜);≤310kW(智能母线)工作环境超低温工况(需选配低温组件):-40℃~45℃T1工况:-20℃~45℃;T3工况(需选配T3室外机):-5℃~55℃走线方式上进线上出线安装方式可直接水泥地面安装,也可架空地板安装机柜尺寸规格(H×W×D)2000mm×600/800mm×1200mm;2000mm×600/800mm×1100mm2200mm×600/800mm×1200mm可用空间42U/47U通孔率前后门六角网孔门设计,通孔率≥80%IP等级IP20行级风冷温控制冷量25kW/35kW/46kW/65kW室内机尺寸(H×W×D)2000mm×300mm×1100mm(25kW)2000mm×300mm×1200mm(35kW)2000mm×600mm×1200mm(46kW/65kW)输入电源380/400/415VAC,50/60Hz,3Ph+N+PE制冷剂R410A一体化UPS (UPS内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单路MCCB:250/400/630A;双路ATS:250/400A输入功率因数满载>0.99,半载>0.98输出功率因数 1.0额定容量30~125kVA:负载≤120kW,功率模块数≤4,单个功率模块容量30kVA负载>120kW,功率模块数≥5,单个功率模块降额到25kVA运行180kVA:最大支持7个30kVA功率模块,功率模块6+1冗余输出规格IT:2×24×40A/1P,温控:8×40A/3P或8×63A/3P,照明3×10A/1P 模块效率≥96%(线性负载)交流防雷5kA,8/20μs一体化配电柜(UPS外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IT:160A/250A;温控:160A/250A(单路MCCB、双路MCCB)输出额定容量IT:160A/250A,温控:160A/250A输出规格IT:2×24×40A/1P,2×24×63A/1P;2×8×40A/3P;温控:8×40A/3P或8×63A/3P,照明3×10A/1P交流防雷20kA,8/20μs精密配电柜(UPS外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160A/250A/400A/630A输出规格IT:40A/1P,63A/1P,40A/3P,63A/3P,最大支持144路输出空开交流防雷20kA,8/20μs智能母线槽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250A/400A/630A输出额定电流IT支路输出:40A/1P,63A/1P,40A/3P,63A/3P双排机柜场景IT 负载(kW)供配电配置冗余方式温控配置电池放置方式30一体化UPS N+ 1/2N25kW ×2支持入列/出列4025kW ×36035kW ×38035kW ×410046kW ×412565kW ×415065kW ×418065kW ×5R24双排UPS 入列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温控IT IT IT 温控IT IT密闭通道一体化UPS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IT IT IT 温控IT ITUPS 外置精密配电柜场景UPS 外置智能母线场景IT 负载(kW)IT 配电空调配电冗余方式空调配置20智能母线槽/一体化配电柜/精密配电柜一体化配电柜/空调挂墙箱N+1/2N25kW ×23035kW ×24025kW ×36035kW ×39035kW ×412046kW ×414565kW ×4160智能母线槽/ 精密配电柜空调挂墙箱65kW ×423565kW ×631065kW ×7R24母线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密闭通道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R24双排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密闭通道精密配电柜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IT 版权所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21。
中国集装箱数据中心白皮书
![中国集装箱数据中心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507442daf45b307e871977e.png)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应用指南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2013年4月序言鉴于目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推广应用中,在用户认知以及舆论环境上存在着很多模糊甚至错误的问题,为帮助用户了解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种类,特点和使用的范围和形式,推动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技术应用。
2012年9月,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特邀国内外专家,组织编纂《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应用指南》。
在编纂过程中,编委会广泛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市场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专家审查,于2013年4月定稿。
本应用指南白皮书面向行业用户决策和应用,为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关内容由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负责。
如对本应用指南有任何建议和补充,请将有关资料E-mail:mishuchu@ 。
主编单位: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天津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云箱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云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兴)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泰豪集通技术有限公司中金富捷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联方云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宇宙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黄新刚、郑景贤、宋家雨主要参编人:姜俊海张大光戴缨李刚钱金滨张海涛赵吉志谢立明李璀李治田俊张雷李京育邓冠群石小祥韩勇李焘鲁少堃孙惠永金东于庆友黄群骥王磊税峥沈双培目录1.前言 (1)1.1研究的课题 (1)1.2研究的依据 (2)1.3编制原则 (3)2.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定义和发展 (4)2.1 发展状况 (4)2.2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定义 (5)2.3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5)3.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产品分类 (6)3.1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6)3.1.1 一体化箱 (6)3.1.2 IT箱(设备箱) (9)3.1.3支持箱(辅助箱) (10)3.2 关键功能特性 (12)3.2.1 制冷方式 (13)3.2.2送风方式 (15)3.2.3 IT箱内机架排列方式 (17)4.适用范围与典型应用场景 (19)4.1中小型机房建设 (19)4.2移动数据中心部署 (22)4.3消化剩余电力,挖掘IDC机房潜能 (23)4.4“按需扩容”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 (23)4.5 搭配传统的混合建设方式 (24)4.5.1 IT箱共用基础设施 (24)4.5.2 妙用电源动力、冷水系统箱 (24)5.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优缺点分析 (25)5.1优点 (25)5.1.1工厂预制,快速部署 (25)5.1.2节能省电,绿色低碳更有保障 (26)5.1.3 高密度部署,节省空间 (26)5.1.4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 (27)5.1.5建造成本降低 (27)5.2缺点 (28)5.2.1体积大、重量大,难以上楼 (28)5.2.2箱内空间略显狭窄 (28)6.产品选型要关注的问题 (29)6.1 箱内IT机架固定方式 (29)7.常见的认识误区 (31)7.1 标准化的问题 (31)7.2 定制服务器的问题 (32)7.3 高功率密度和散热 (32)7.4 室外部署的安全性问题 (33)7.5 移动性的误区 (33)7.6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设计寿命 (34)7.7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升级、替换 (35)8. 产业环境研究 (35)8.1缺乏政策指导 (35)8.2行业管理面临新课题 (35)8.3主观感受需要改变 (36)9. 主要供应商及产品特点 (37)9.1 供应商分类 (37)9.2 各供应商产品介绍 (37)10.术语 (45)1.前言1.1研究的课题2006年SUN公司在全球推出了第一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BlackBox,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可移动的数据中心,引起业内普遍关注。
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技术方案书
![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技术方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625c2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7.png)
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技术设计方案介绍设计单位:目录1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简介 (2)2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3)2.1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3)2.2设计理念 (3)2.2.1设计原则 (3)2.2.2设计目标 (4)2.2.3设计依据 (4)2.3方案配置 (5)2.3.1机房内模块设计及布置 (5)2.3.1.1遵化机房微模块设计及布置 (6)2.3.2配置清单 (8)3系统介绍 (8)3.1服务器机柜 (9)3.1.1突出特点 (9)3.1.2服务器机柜配置 (10)3.2封闭冷池组成及特点 (10)3.2.1玻璃天窗组件 (10)3.2.2玻璃隔离门组件 (11)3.2.3钢制假墙组件 (11)3.2.4消防联动系统组件 (12)3.3KTR系列列间机房空调机组技术特点: (12)3.4配电柜产品介绍 (16)3.4.1配电柜技术特点: (16)3.4.2精密列头柜特点: (17)1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简介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方案,是当今行业中主流及领先的应用方案,在各行业的大中小型机房中广泛应用,并受到行业专家及用户高度认可。
并对其便捷性,可扩容性、低运营成本(节能高效性)、高可管理性、整洁美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项目考虑到机房布局,机柜数量等特定因素,同时考虑到后续扩容的便利性,支持在线扩容无需掉电及避免二次工程及施工、节能突出节约运营及维护成本、方案整体美观整洁兼容性好、维护时避免因不同厂家设备损坏出现扯皮,故障界面不清晰等问题。
2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技术方案2.1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本机房采用标准的双排机柜式的完整的模块化方案,采用水冷式列间空调及封闭冷通道方式。
针对本此模块化机房招标范围,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方案包含如下子系统:1】封闭通道子系统(含天窗控制及消防联动系统)2】机柜子系统3】空调子系统2.2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设计理念2.2.1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原则整体性机房建设包括多个专业,各个专业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从整体考虑、全局出发才能使各专业协调融会在一起。
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模板(含系统架构说明书)
![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模板(含系统架构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014d0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7f.png)
附件二十九: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一、背景概述 (2)1、研发背景 (2)2、产品定位 (2)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 (2)1、设计理念 (2)2、系统拓扑图 (2)3、系统构架描述 (2)4、系统功能介绍 (2)5、产品方案规格 (2)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 (3)1、应用模式 (3)2、应用流程 (3)3、应用环境 (3)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 (3)1、技术特性 (3)2、应用特性 (3)3、系统特性 (3)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 (3)1、相关技术 (3)2、技术指标 (4)七、产品方案测评数据 (4)八、实施运维方式说明 (4)九、售后服务方式说明 (4)一、背景概述1、研发背景介绍用户需求背景、该产品所在行业信息化建设背景、产品所涉及的相关政策简述等,以说明该产品的研发背景,以及满足的客户需求。
2、产品定位为了满足客户以上需求,该产品具有什么功能,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1、设计理念该产品方案的设计思路。
2、系统拓扑图使用统一的图标,制作系统拓扑图。
3、系统构架描述按照系统的构成,分类对系统进行描述。
4、系统功能介绍详细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
5、产品方案规格产品方案不同的规格介绍,或者对产品方案技术规格的介绍。
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1、应用模式该产品方案包括的应用模式类型,或者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解决方案。
2、应用流程该产品方案的应用流程。
3、应用环境描述该产品所运行的应用环境。
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1、技术特性主要是性能先进性、功能齐全性、系统兼容性、技术稳定性等。
2、应用特性主要是部署灵活性、可扩展性、管理方便性、易用性等。
3、系统特性对系统的主要特性进行描述,根据产品不同和竞争优势的不同而不同。
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1、相关技术主要应用技术的介绍,以及该技术的优势。
2、技术指标针对技术参数进行描述。
七、产品方案测评数据产品方案主要测评数据,可以是内部测评数据,也可以是第三方的测评数据。
1微模块机柜(模块化机房)方案规划设计
![1微模块机柜(模块化机房)方案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d7327e55270722182ef739.png)
模块化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房)产品如何组成关于本章模块化数据中心主要由机柜、密闭通道、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布线和消防系统组成。
单个模块化数据中心按照最大28台机柜(包括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综合布线柜)配置。
该模块(不包括UPS)占地面积为35 m2,加上模块外维护通道和给模块内空调供电的PDF 柜,总占地面积不超过55 m2,模块总高度不超过2.65 m。
机柜数量可根据客户需求成对减少。
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组成如图2-1所示。
1 端门2 PDF配电柜3 服务器机柜4 空调5 综合布线柜6 电源线走线槽7 信号线走线槽8 天窗-机柜模块化数据中心最大可配置28台机柜,机柜包括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和综合布线柜。
机柜外观模块化数据中心配置的机柜尺寸统一,机柜符合IEC60297-1标准,采用前后风道。
机柜外观如图2-2所示。
机柜特性机柜满足如下特性:前后门通风率70%。
机柜内后部可安装两条竖装PDU。
机柜的垂直安装立柱上标示有每个“U”的准确位置。
机柜的前门、后门及侧板均可锁定,只能用提供的专用钥匙打开。
机柜静载不小于1300kg。
机柜技术指标机柜技术指标如表2-1所示。
表1-1机柜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尺寸规格(高×宽2000mm×600mm×1100mm×深)安装空间符合IEC60297-1标准,单机柜至少有42U可用空间,方孔条可前后调节,机柜后侧设置两条竖装PDU安装位置风道前后风道,满配42条1U假面板结构组成前门单开门,后门双开门,有侧板。
前后门的通风率70%,门体开启角度110°。
表面要求机柜外表面喷涂户内粉,满足A类环境的使用要求。
喷涂颜色黑色。
材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1.2mm~2.0mmIP等级IP20接地和防静电预留接地螺钉和防静电手腕插座环保要求满足RoHS1.2 密闭通道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密闭通道主要由端门和天窗组成。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0637cb915f804d2a16c1ad.png)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通过各种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建设,而拥有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设施与大规模的信息网络架构。
如何对它们进行更好地运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满足业务的不断增长,成为了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将是针对这类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核心,设备、服务和应用的集成使得企业网络真正成熟和高效地运行起来。
近年来,国际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猛,数据存储、交换、互通的过程需求及支撑的设备,数据网络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已改变了人们对通信枢纽、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机房等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多设计理念与思路。
企业及运营商的主机设备及其外围支持设备已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所替代。
基于主机的服务将转变为由分布式服务器完成,这些都为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新的挑战给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预制化,集成化和产品化的机柜系统则是这种要求下的必然产品演变。
机柜系统是数据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机房的功能角度看,它承担了数据中心中的设备的物理承载,决定了设备堆放密度在物理上的可能性,结合布线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为设备的供电,互联互通提供了结构通道和维护上的便利性。
随着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和大型化,它又同时为机房的可管理性提供基础接口,通过机房气流的再分配,为机房节能减排提供方案。
从机房的外观角度看,机柜系统又是机房外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机柜系统的整体性,美观性直接影响机房的整体外观。
从机房的建设角度看,机柜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全面性和产品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房的建设速度和施工质量。
1.1研究的范围本白皮书针对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使用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质量构成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发展趋势、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实施指南。
数据中心可视化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可视化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2ace3e25c52cc58bd6beaa.png)
数据中心可视化技术白皮书一、数据中心的发展数据中心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史。
数据中心初期是以大型主机为核心的集中化时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IT模式逐渐由集中走向分布,IT架构也因此日益复杂,而近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热点标志着数据中心慢慢又走向集中化、封装化的趋势。
在这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背景下,数据中心在世界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当今的世界里,任何一家大型企业离开数据中心都难以维系日常运作,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的石油,IT架构就是信息时代的石油管道,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人类仅次于食物、能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数据中心的作用和重要性的提升,数据中心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复杂和难于管理。
在由0和1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世界里,数据中心如同一个星系,全球所有的数据中心一起构成了一个浩瀚的数字宇宙。
每一个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就如同一个星系或星球的管理者,去致力于维护它的平稳与安宁。
如何更好地驾驭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社会性的课题,近三十年来,因之产生了ITSM理论和各种运维体系及最佳实践,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如数据中心自动化或云计算,更有层出不穷的各种管理工具,但在数据中心管理的诸多方面不断改进的同时,仍有重要的基本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前进的脚步,那就是数据中心的可视化问题。
人在认知事物时有双重矛盾的欲望,既希望把一切事物简单化、封装化,又要把一切事物拆开来、弄明白,反映到对数据中心的认知上,数据中心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正分处这双重矛盾欲望的两端。
计算机发展之初,体积巨大,每一个零件都一目了然,逐渐CPU等硬件技术的发展封装了大部份的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同样如此,走到现在的云计算,更是直指整个数据中心的封装。
IT的用户不太需要关心后台的复杂性,对他而言后面是一朵云还是一个抽象的机房根本不重要。
但是对数据中心的管理者而言,却一直想揭开每一个元素与每一个过程,尤其是极少进出机房的管理者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机房是一个黑匣子,无法透明看到其中的状况,数据中心不出问题,我们不知道是做了什么而造成的,数据中心出了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是没做什么造成的。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白皮书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0816fadaef5ef7bb0d3c61.png)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白皮书一引言任何现代化的IT设备都离不开电源系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为机房内所有需要动力电源的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电源支持的系统。
供配电系统于整个数据中心系统来说有如人体的心脏-血液系统。
1.1编制范围考虑到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叙述的方便,本白皮书所阐述的“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从电源线路进用户起经过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到负载止的整个电路系统,将主要包括:高压变配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自动转换开关系统(ATSE,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系统、UPS列头配电系统和机架配电系统、电气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
如下图:图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示意方框图高压变配电系统:主要是将市电(6kV/10kV/35kV,3相)市电通过该变压器转换成(380V/400V,3相),供后级低压设备用电。
柴油发电机系统:主要是作为后备电源,一旦市电失电,迅速启动为后级低压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自动转换开关系统:主要是自动完成市电与市电或者市电与柴油发电机之间的备用切换。
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分配,将前级的电能按照要求、标准与规范分配给各种类型的用电设备,如UPS、空调、照明设备等。
UPS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净化、电能后备,为IT负载提供纯净、可靠的用电保护。
UPS输出列头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UPS输出电能分配,将电能按照要求与标准分配给各种类型的IT设备。
机架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机架内的电能分配。
此外,数据中心的供配电系统负责为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系统提供电能的分配与输入,从而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
电气照明:包括一般要求,照明方案、光源及灯具选择。
防雷及接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防雷与接地的一般要求与具体措施。
1.2编制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机房施工及检验规范》GB50462—20081.3编制原则1.具有适应性、覆盖性、全面性的特征。
数据中心DCIM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DCIM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430bc517fd5360cba1adbb4.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白皮书....................................................................................................... 1 1. 前言.............................................................................................................................................. 4 1.1DCIM 概述.......................................................................................................................... 4 1.2DCIM 出现的背景.............................................................................................................. 4 1.3DCIM 工具的管理价值...................................................................................................... 6 1.4 DCIM 和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关系..................................................................................8 2. DCIM 管理概述.......................
新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安全技术白皮书模板
![新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安全技术白皮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ee8323910ef12d2bf9e74f.png)
数据中心处理方案安全技术白皮书1序言数据集中是管理集约化、精细化肯定要求,是企业优化业务步骤、管理步骤必需手段。
现在,数据集中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数据大集中趋势下肯定要求。
做为网络中数据交换最频繁、资源最密集地方,数据中心无疑是个充满着巨大诱惑数字城堡,任何防护上疏漏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损失,所以构筑一道安全地防御体系将是这座数字城堡首先面正确问题。
2数据中心面正确安全挑战伴随Internet应用日益深化,数据中心运行环境正从传统用户机/服务器向网络连接中央服务器转型,受其影响,基础设施框架下多层应用程序和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关系变得愈加复杂。
这种复杂性也为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引入很多不确定原因,部分未实施正确安全策略数据中心,黑客和蠕虫将顺势而入。
尽管大多数系统管理员已经认识到来自网络恶意行为对数据中心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很多数据中心已经布署了依靠访问控制防御来取得安全性设备,但对于日趋成熟和危险各类攻击手段,这些传统防御方法仍然显现力不从心。
以下是目前数据中心面正确部分关键安全挑战。
2.1 面向应用层攻击常见应用攻击包含恶意蠕虫、病毒、缓冲溢出代码、后门木马等,最经典应用攻击莫过于“蠕虫”。
蠕虫是指"经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自我复制恶意程序,泛滥时能够造成网络阻塞和瘫痪"。
从本质上讲,蠕虫和病毒最大区分在于蠕虫是经过网络进行主动传输,而病毒需要人手工干预(如多种外部存放介质读写)。
蠕虫有多个形式,包含系统漏洞型蠕虫、群发邮件型蠕虫、共享型蠕虫、寄生型蠕虫和混和型蠕虫。
其中最常见,变种最多蠕虫是群发邮件型蠕虫,它是经过EMAIL进行传输,著名例子包含"求职信"、"网络天空NetSky"、"雏鹰BBeagle"等,11月爆发"Sober"蠕虫,是一个很经典群发邮件型蠕虫。
一套完整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一套完整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07631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b.png)
一套完整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微模块数据中心根据高效节能、优化管理的基则设计而成,包含了制冷模块、供配电模块以及网络、布线、监控、消防等模块。
微模块有向外供电接口、制冷接口、网络接口以及通过顶置弱电与强电槽预留综合布线接口。
采用列间空调进行制冷,实现了100%的高显热比,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加湿与除湿能耗,列间空调使气流循环路径最短,在有效冷却的前提下提高数据中心热密度,实现了数据中心的节能制冷。
微模块数据中心心系统由高性能机柜系统、配电列头柜系统、热交换机散热系统、消防冷通道系统、综合走线系统及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组合而成。
采用独特的冷热循环通道设计,整个机房内部的冷、热气流交换都在内部封闭空间内完成,与机房外部不联通;其中通道走廊内为冷通道区,机柜后部(200mm空间)为热通道区,通过交换机的冷热循环交换实现对设备的制冷和散热,使得整个制冷系统更高效、节能、环保。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综合管理系统集融了包括动力监控、环境监控、安保监控、远程监控、多媒体报警5大监控管理功能,使得整个数据中心机房内所有的物理环境、微环境因素得到了实时的监控管理,机房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数据情况。
另外,整个微模块数据中心还配备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列头柜)、消防联动顶板系统、自动移门系统、综合走线系统,让整个数据中心配套设施更完善,各项实际应用功能更齐全,为网络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机房综合解决方案。
微模块数据中心示意图1. 设计要求指标要求机房建设功能分区主机房,辅助间(消防间、配电间,监控室,UPS室等),装修材料保温、隔热、防火、防静电、防尘、吸音、防潮、防鼠虫活动地板35mm以上厚的防静电地板,离地净高400mm-450mm承重≥500kg/M²,局部承重应满足承载设备特殊要求(放置空调设备和供电设备的地板承重≥1000kg/M²)给排水(防水)任何无关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机房;位于用水设备下层的计算机机房应在吊顶上设防水层,并设漏水传感器及排水措施环境条件空调机房精密空调(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温湿度夏季温度23±2 ℃,冬季20±2 ℃,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不得凝露洁净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每立方厘米应少于18,000粒电气技术供配电系统双路供电,机房专用,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GB50174-2008 A级不间断供电系统(UPS)负荷功率小于单机UPS额定功率的65%,并实现双母线不间断电源供电、保证生产设备工作1小时以上延时配电柜全部设备双路供电:二路UPS供电为机房设备提供可靠保障。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ba3f634b35eefdc8d333b4.png)
图2 水冷冷冻水系统
用于数据中心的各种制冷技术
图3
水冷式冷水机组(左侧) 与冷却塔(右侧)举例
通过使用水或空气进行排热,可以将冷水机组分成三大类:
• 水冷式冷水机组,热量被从冷冻水回水传递到冷却水环路并输送到室外大气中。然后,将
风冷式机房空调机组被广泛用于所有大小的 IT 环境中,它们已经成为中小型机房的“主要成 员”。对于风冷式分体型系统,制冷循环有一半的组件位于机房空调器中,其余的位于室外风冷 冷凝器中,如图 6 所示。制冷剂在室内与室外组件间的冷媒管中进行循环。来自 IT 环境中的热 量通过循环的制冷剂被“泵送”到室外大气中去。在这类系统中,压缩机位于机房空机组中。然 而,压缩机也可能位于冷凝器中。当压缩机位于冷凝器中时,对冷凝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冷凝机 组,整个系统称为分体式系统。图 7 给出了一个风冷式分体型直膨系统的举例。
组将热量从冷冻水回水传递到乙二醇环路并输送至室外大气中。乙二醇通过管道流向一个 安装在室外的装置,这个装置被称为干冷器,也被称为液体冷却器(见边栏)。风扇迫使 室外空气通过干冷器中充满热的乙二醇的盘管,从而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去。乙二醇 冷却式冷水机组通常也放在室内。
• 风冷式冷水机组,热量被从冷冻水回水传递到一个被称为风冷冷凝器的装置,这个装置通
IT 设备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空调机的工作原理
第 57 号白皮书《IT 设备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关于 IT 环境的热学特性,制冷循环的运行, 精密制冷以及室外散热设备基本功能的相关信息。
资源链接
第 55 号白皮书 用于 IT 环境不同类型的气流 分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客户如何确定机房具体需求 IT 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NVR)规格如何、多少台? IT 设备需求的 U 位空间是多少? IT 设备总功率是多少? 机房等级需要达到哪个级别?(A、B、C) 需求的备电时间要多久?(15min、30min、1h、2h,或者更长) 是否需要选配消防设备? 机房规划的面积有多大(长*宽)?机房梁下净高多少? 机房的楼板承重是多少? 项目地点在什么地方?(如冬季室外温度低于-20℃,空调需选配低温组件;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白皮书
一、 传统小型机房建设面临的问题 建设部署工期长,业务上线慢 举例: 对于教育行业,机房建设一般只有寒暑假 1-2 个月时间,传统机房建设方案根本 无法满足。 对于银行网点,机房建设需求快速上线,传统建设方案投资转换速度较慢。 机房占地面积大,集成度低,投资成本高 举例: 黄金地段的机房,场地租金巨额投入,客户营运成本递增。 可靠性差,IT 设备宕机 举例: 采用家用空调,产品可靠性太低,空调显热冷量太小,频繁宕机; 机房内部设备及布置混乱,内部热点多,设备容易宕机。 运维困难,多家供应商,责任无法扯清,现场维护,费时费力 举例: 传统机房设备多家供应商,运维复杂,责任主体难以判断,运维费事费力。
三、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
类型 A(使用机柜一体化空调,无室外机)
户外柜版的机柜空调,定频压缩机,产品温控精度差,无法解决机柜内部凝 露问题,且空调制冷量较小;
采用该类型空调,当外部温度低于-15℃,该空调无法正常工作,极容易引起 机柜宕机;
采用机柜一体式空调,房间内需配置散热排风系统,当房间温度超过 35℃后, 机柜内需降额使用;
2
宜选择具备完善的门禁管控系统的产品,如智能门禁锁、门磁开关。 宜选择具备完善的机柜状态监控的产品,如具备门磁开关、烟感、漏水检测、
任何操作机组需有记录可查。 宜选择具备自动排水功能的产品,以确保柜内的冷凝水及时排除。 宜选择支持满足 GB50174-2017 版内各种机房等级需求的产品,以满足不同
类型客户的差异需求。 有消防要求的情况下,宜选择带机架式一体化消防主机的产品,且消防单元
方便安装、占用空间少。 宜选择可以支持快速无缝扩容的产品,以确保用户后续可以灵活扩容,减少
初投资。 产品宜选择具备一整套解决方案权威资质的厂家,宜为统一品牌,以确保产
品的可靠性、系统兼容性及可维护性。 产品宜选用解决方案的综合厂家,一家就能解决整个系统的运维服务,以提
3
四、 一个适合用户的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标准 产品交付周期短,整机运输发货,工厂组装验证调试;傻瓜式安装,只需完
成空调外机的安装甚至无需安装空调外机及供电电源的接入。 产品宜选择尺寸紧凑的方案,以减少机柜级数据中心的占地面积,减少场地
投资成本。 产品设置有合适的温控系统,机柜内外均不宜产生凝露。 产品具备精确的温控系统,采用直流变频精密空调,配合电子膨胀阀、EC 风
如海拔超过 1000m,需考虑机房的降额使用)。 建筑物层高多少?机房的位置及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之间有大落差?连
管距离有多长?(空调室外机安装,一般如果管路长度超过 30m 或者落差超 过-20m~+15m,需配延长组件,总连接管长一般建议不超过 60m)。 基本上客户明确了以上问题,厂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最合适的解决方 案。
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紧凑度不高;产品宽度较大,小于 800mm 的门无法正 常通过;
产品内部走线不太整洁,产品美观度一般;
1
监控管理系统功能简单,无法解决集中监控管理,无手机 APP 浏览监控信息 功能,界面效果不太友好,用户体验差。
类型 B
模块简单堆砌,系统兼容性差,产品稳定性较差。 未经实战考验,未经长期可靠性测试,产品可靠性较差。 对环境要求高,必须现场工勘,工程复杂成本高。 系统安装周期长,无法整机运输,现场安装、调试时间久。 个别厂家只考虑单个机房,产品组网能力较弱,不支持集中监控管理。 拼凑事方案,售后必须依靠部件原厂,解决问题能力弱、速度非常慢。 部分厂家采用定频空调,系统温控精度差,不满足国标要求。 产品无法解决凝露问题,容易引起 IT 设备烧坏。 单柜产品可用 U 位较少,无法满足客户更多空间的需求。
机,可实时匹配 IT 负载的,具备加热加湿的功能,确保冷通道的温湿度满足 GB50174-2017 版的要求。 同样配置下,宜选择留给客户的可用 U 位尽可能多的产品,以确保客户价值 户 IT 价值最大化。 产品的噪音不宜太高,可满足放置在办公室附近的环境应用。 产品可靠性高,具备应急散热系统,空调宕机、市电停电能解决机柜内部的 散热,并且确保机柜内 IT 设备物理安全不被破坏,单柜能支持的散热功率不 宜低于 2kw,以延长温控系统的维护时间。 产品宜具备远程集中监控及运维平台,支持短信、邮件、手机 APP 及远程 WEB 端的告警等功能。 为防止病毒侵入,监控软件宜基于 UNIX 或 LINUX 平台,如基于 WINDOWS 平台需采用正版软件且标配防火墙。 产品需标准化设计,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产品外观简洁美观,富科技感,可 以供用户对外宣传展示。 产品应足够节能,PUE 值不宜高于 1.5。建议需配置高效、高显热比变频精 密空调,高效率的 UPS,全封闭冷热通道隔离的机柜级就近制冷。 产品宜做基础设施的综合布线管理,以保证内部美观整洁。 监控系统宜选择配置本地大屏的产品,界面要友好,以确保操作方便,且最 好具备中英文一键切换,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宜选择具备完整状态报警功能的产品,如前门状态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等。
二、 一种更适合网点、站点小机房建设方案,应运而生——机柜级微模块数 据中心 一体化解决数据中心方案产品,尤其适合网点小机房、边缘计算、私有云部
署等的应用场景。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特点如下:
产品简单高效,能耗大幅度下降; 产品整体发货,现场交付速度大幅降低; 产品占地面积小,初投资大幅度降低; 产品可靠性高,整体工厂预调测,工程交付风险更低; 智能监控系统,运维管理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