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城市化》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城市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城市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高一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与城市化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将重点讨论城市化的定义、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增加。

也就是说,城市化程度是通过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进行衡量的。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农民向城市转移,城市的人口数量增加。

二、城市化的原因1.就业机会: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拥有更多的企业、工厂和服务业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

2.教育与医疗条件:城市拥有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农民希望通过迁往城市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3.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吸引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4.生活方式改变: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便利性吸引了农民,他们希望能够享受到城市的文化、娱乐和生活方式。

三、城市化的影响1.人口聚集:城市化导致农民向城市转移,人口在城市中逐渐聚集。

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的扩大,城市规模的增大。

2.改变地形地貌: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这些土地往往是由农田或自然环境转变而来的,从而导致地形和地貌的改变。

3.资源消耗: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

城市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压力。

4.环境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工业与交通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噪音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社会问题,如失业、住房压力、社会犯罪率上升等。

四、城市化的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迁移:对于过快的城市化过程,政府可以采取控制人口迁移的措施,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水平,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
初期
10
阶段
0
1800
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 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发展较慢 1850
1900
起步早,水平 发达国家
高,速度减缓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水平 低,速度加快
1950
2000
总结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对比分析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原因
早 工业化早
晚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必备知识 七、城镇化的利弊——自然
要素 地形
城市化的影响 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评价 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气温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也会将郊
地区气候
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
降水 大气中固体杂质多,且市区温度高,盛行上 升气流,产生雨岛效应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趋缓(甚至停滞) 城镇化已发展道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
城镇 人口比重
大小 原因
大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较小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 低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城镇化表现 及原因
表现 原因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区基础设施完善
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思维建模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的判读
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 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25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25张PPT)
对水圈的影响,主要是对水循环、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 动产生影响。 对大气圈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大气水热状况、日 照、风速和风向。
(二)影响的利弊
1.合理的城市化
通过
平整土地 兴修水利 绿化环境
改善环境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 境的压力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但是,过快的城 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下渗
地表径流
蒸发
思考:哪些措施解决城市内涝?
1、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2、增加绿化面积 3、铺设渗水砖 4、修建水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4:54:5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烟尘、烟气、尾气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酸雨
(2)城市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 体健康和动植物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 些金属导致“公害病”
(3)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 易拉罐、废电池等

高考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1. 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同时伴随着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建筑密集等。

2.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初级城市化、中级城市化和高级城市化三个阶段。

初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低,城市规模小,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的比例较低。

中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逐渐上升,城市规模增大,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的比例增加。

高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达到高水平,大城市数量增多,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饱和。

3. 城市化的推动因素经济因素: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

社会因素: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设施。

政策因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4. 城市化的效应经济效应:城市化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社会效应:城市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资源。

环境效应:城市化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土地利用不合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5. 城市化的问题与挑战土地问题:城市扩张需要大量土地,导致农田减少和农村土地资源流失。

就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社会问题:城市化加速了社会流动,产生了城乡差距、社会矛盾和城市贫困等问题。

环境问题:城市化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6. 城市化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合理规划:加强城市规划,控制城市空间扩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城市经济结构优化水平。

改善社会保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

保护环境: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一)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二)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4、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三)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城市城市化专题精品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城市城市化专题精品

第四节 城市专题考点一、聚落1、聚落概念: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形成条件: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

考点二、城市的区位和城市空间形态一、城市的分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古代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一黄河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

2、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 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3、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特点(1)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类型主要为平原)。

(3)从气候上看,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4)从水源条件看,很多特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5)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二、城市空间形态1、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 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 地域形态 多分布于平原,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原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限制、河流阻隔、资源分布 交通线分布、地形限制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缺点 设施集中,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例子、、市、浦东新区、、、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一)自然条件1②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③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的分布。

3、河流:(供水、运输、防卫便利)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过河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二)社会经济条件1、自然资源:2(1)军事、正在减弱。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第2节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第2节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城市范围 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 的过程。 2.驱动力 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表示,反映 了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4.意义:带来了 聚落形态及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 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 服饰、居民心理、 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3.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 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 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人口观念被现代的人口观念取代。(见下表)
(4)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 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 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4)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是( ) 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解析】 本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 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我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我国的 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读图 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 【答案】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 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3)东部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

高考地理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课件

2.解决措施 控制 城市规模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地理总复 习第六 章城市 与城市 化第二 讲城市 化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7-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地理总复 习第六 章城市 与城市 化第二 讲城市 化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2019·天津五县区二模)天津市早在1906年就开通了有轨电车,“四
是 降低(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项正确。
关闭
A3..B城市4.中D 心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D.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解析-9- 答案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地理总复 习第六 章城市 与城市 化第二 讲城市 化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地理总复 习第六 章城市 与城市 化第二 讲城市 化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间 安装植的被电)对线城提市供环能源境的的,影电车响运主行要时是不( 会排放) 污染物,对城区大气污染没
A有.影缓响解。城第区2交题通,轨拥道堵复绿工程有利于保护城市植被、增加植被面积,从而
B增.强减植轻被水对污气染候的调节功能,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关闭
C1..A城市2.空D 间结构更加复杂
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
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
第3~4题。
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 )
关闭
A第.3城题市,考化查水城平市化主要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总结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趋势。

它是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原因、影响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过程,它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发展的一种表现。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使城市功能逐渐强大。

城市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城镇化和城市发展。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区域中心迁移的过程,而城市发展则包括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二、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人们纷纷选择迁往城市。

其次,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产业投资和人才集聚,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另外,社会变革和人口结构调整也是城市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工厂,吸引了大批的就业者。

其次,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另外,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矛盾的增多等。

此外,城市化还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四、城市化的挑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国土资源的有限和城市用地的紧张是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用地的扩大使得农田面积减少,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压力。

其次,城市化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城市贫富差距,城市内部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热点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热点

高三地理城市化知识点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城市化指的是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以及城市地区人口增长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高三地理城市化的知识点热点。

第一步:城市化的定义和特点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含着人口转移、城市扩张、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城市化的特点主要有: 1. 人口转移: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以及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 城市扩张:城市化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的扩张可以表现为人口增长和城市面积的扩大。

这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压力。

3. 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会发生变化。

城市功能的扩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城市结构的变化包括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和布局。

第二步: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包括: 1.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会带动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增强。

3. 城市化政策:政府的城市化政策也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人口向城市地区转移。

第三步: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影响主要有: 1. 经济增长: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使得城市经济规模扩大,提高了人均产出水平和就业机会。

2. 社会变迁: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迁。

城市化加速了社会流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 环境压力:城市化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城市化增加了人口密度,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加重了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压力。

然而,城市化也面临一些问题: 1. 城市贫困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农民工等人群容易陷入城市贫困。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地理城市专题是高考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城市的特征、发展、管理、问题和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高考地理时,必须掌握城市专题的必要概念和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题目。

以下是关于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市政管理区域、居民集聚、主要以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人口聚集地,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集中、较快的地区。

2.城市的特征:人口密度大、空间范围小、交通发达、产业集聚、文化繁荣、管理规范。

3.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非农业人口集中在具有市政管理区域的地方形成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并在数量、规模和空间范围上逐渐扩大的过程。

4.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人口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城市发展与规划1.城市发展模式:德国型城市、美国型城市、英国型城市、日本型城市、中国型城市等。

2.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城市空间组织的方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城市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3.城市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环保与绿化等。

三、城市问题与保障1.城市问题: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社会问题等。

2.城市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经济转型、建设绿色城市、合理城市扩张、城市防灾减灾与救灾等方面的措施。

四、城市群1.城市群的定义:城市群是以若干个城市为中心,相互依存、互补发展的区域集群,包括主城、副城、卫星城和县城等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2.城市群的类型:世界一类城市群、国家重点城市群、经济联动型城市群、政治文化中心型城市群、资源优势型城市群等。

3.城市群的影响:城市群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国内外知名城市1.世界著名城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首尔、新加坡、悉尼、多伦多等。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19讲 城市化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19讲 城市化

第19讲城市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问题,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数量规模功能工业革命前少小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增加扩大扩展“二战”以后继续增加继续扩大继续扩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 使人口离开乡村的因素A: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B: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 吸引人口来到城市的因素C:就业机会多;D: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E: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3.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4.特点(1)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易错提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环境影响面面观(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合理城市化的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地理总复习 2.2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总复习 2.2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十四页,共38页。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
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zhèngcè)
D.自然环境
第三十五页,共38页。
第(1)题,本题是对城市化进程的考查。依示意图可看出在Ⅰ 阶段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变化(biànhuà)不大,但五个城市中心城区 人口增长率变化(biànhuà)均为负值,说明市中心人口外迁较明 显,即出现逆城市化,故A项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 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故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减 少,B项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和巴尔的摩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 率仍为负值,故人口为负增长,仍为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D 项均错误。
1.表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kěyǐ)表示为一条 被拉平(lā píng)的“S”曲形线。
第六页,共38页。
2.阶段和特点
(1)初A(期(chū阶qī)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 较慢。 (2)B中(期(zhōngq阶ī)段):城市化推进很快 ,市区出现了很多城
市化问题。
(3)C( 后 期 阶 段 ) : 城 市 化 水 平 比 较 高 , 城 市 人 口 比 重
第四页,共38页。
3.标志:用城市(chéngshì)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来表示。 4.意义(yìyì) (1)带来了聚落(jùluò)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社会进步 的表 现。
第五页,共38页。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第三十六页,共38页。
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Ⅳ—V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 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应是社会经济因素,故D项错 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交通条件普遍较好,故A项错误;美国在 1970~2008年并没有颁布特殊(tèshū)的人口迁移政策,故C项错 误;在此阶段引起人口从市中心到郊区迁移的只能是产业结构的 调整,故B项正确。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 第20讲 城市化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 第20讲 城市化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第20讲城市化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明对城市的影响1.以区域图或形式图为背景,考察城市化效果,考察频度高,考察方式主要为选择题2.与城市人口活动、城市内涝等实践效果相结合,考察读图才干、信息提取及整合才干,考察频度较高,考察方式多为综合题一、城市化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并填表。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时扩展、乡村变为城镇的进程。

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要素推力(乡村) 使人群分开乡村的要素A: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B:支出低、社会效劳充足、自然灾祸等拉力(城市) 吸引人群离开城市的要素C:失业时机多;D:社会福利保证水平高;E:文明设备完全;交通便捷3.城市化水平(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1)城市是区域开展的经济中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开展。

(2)带来了聚落形状的变化,带来了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庞大变化,是地域社会经济开展的肯定结果,是社会提高的表现。

【深度思索1】为什么一个国度城市化的水平表达其经济开展水平?提示由于城市是区域开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开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开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开展的肯定结果,是社会提高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读以下图,填表并回答以下效果。

1.阶段和特点2.地域差异(1)大局部兴旺国度:处于城市化的C(填字母)阶段。

(2)大局部开展中国度:处于城市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

三、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环境影响面面观(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合理城市化的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作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效果⎩⎨⎧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渣滓污染2.生态城市树立(1)开展低污染的节能修建和绿色交通,增加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地理:城市化ppt

高考地理:城市化ppt

原因
高,郊区 基础设施 完善
农村劳动力 过剩
典型例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探究
热点
中国新型城镇化
课后作业
城市化现象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 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6.“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 词短语 成句的 手法描 写了南 行途中 所见到 的春江 美景: 春水方 生,桃 花夹岸 ;云帆 一片, 极目四 望,枫 树成林 。

7.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 圆珠笔 需要二 十多道 工序,对 笔尖的 加工精 度和材 料性能 要求极 高,而此 前中国 制造达 不到这 些要求 。
(1)简述浙江省城市化水平、 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的 特点。
(2)在浙江省城市化道路选 择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方面, 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 传统艺 术的影 响,是 因为戏 曲艺术 综合了 多门类 传统艺 术,受 到各门 传统艺 术美学 思想的 影响。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 舞台上 的脸谱 大多是 相同的 ,而有 时不尽 相同的 脸谱图 案,都 是自由 发挥和 再创造 的结果 。
√B.30%~40%
C.40%~50% D.60%~70%
城市化现象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人口增长率增大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3~4题。

高考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探讨

高考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探讨

高考地理城市化知识点探讨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进程、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转变。

从人口角度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从地域角度,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从产业角度,农业活动逐渐减少,非农业活动比重不断增加。

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在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缓慢。

城市规模较小,工业和服务业不够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这个阶段农村人口占主导,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工业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的发展更多地注重质量的提升,如改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等。

逆城市化现象可能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村回流。

三、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2、产业结构的转变从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城市中的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吸引了大量人口。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侵占周边的农田和荒地,用于建设住宅、工厂、道路等。

4、城市文化的形成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这种城市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四、城市化带来的影响1、积极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城市化》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城市化》

第2课时城市化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化及进程1、2、3、4、6、7、1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8、9、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3江南十校联考)不同时期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较大,美国地理学家J.S.Adams按照交通发展的特点,把北美城市形态的演变划分为如图中A、B、C、D四个时期,分别对应的是步行——马车时代(1890年以前)、电车时代(1890~1920年)、游憩型汽车时代(1920~1945年)、小汽车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至今)。

其中部分城市经过四个时期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大都市。

据此回答1~3题:1.不同交通时代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呈现为( )A.A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呈集中紧凑的星状B.自然条件决定了B时期城市形态呈同心圆状C.C时期城市沿放射状交通轴线向郊区外围拓展,形成星状D.D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立体化特征不明显2.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 )A.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绝大多数城市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城市带D.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地区出现了大都市3.D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为( )A.人口增长模式总体上为传统型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C.人口主要从自然资源短缺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迁移D.部分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出现外迁的趋势解析:1.C 2.D 3.D 第1题,C时期是游憩型汽车时代。

该时代私人汽车被广泛接受,开始了大规模的郊区化,城市人口和工业向郊区拓展,市区急剧向外蔓延,形成星状。

第2题,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都市。

第3题,D时期,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出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城市化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化及进程1、2、3、4、6、7、1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8、9、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3江南十校联考)不同时期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较大,美国地理学家J.S.Adams按照交通发展的特点,把北美城市形态的演变划分为如图中A、B、C、D四个时期,分别对应的是步行——马车时代(1890年以前)、电车时代(1890~1920年)、游憩型汽车时代(1920~1945年)、小汽车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至今)。

其中部分城市经过四个时期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大都市。

据此回答1~3题:1.不同交通时代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呈现为( )A.A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呈集中紧凑的星状B.自然条件决定了B时期城市形态呈同心圆状C.C时期城市沿放射状交通轴线向郊区外围拓展,形成星状D.D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立体化特征不明显2.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 )A.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绝大多数城市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城市带D.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地区出现了大都市3.D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为( )A.人口增长模式总体上为传统型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C.人口主要从自然资源短缺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迁移D.部分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出现外迁的趋势解析:1.C 2.D 3.D 第1题,C时期是游憩型汽车时代。

该时代私人汽车被广泛接受,开始了大规模的郊区化,城市人口和工业向郊区拓展,市区急剧向外蔓延,形成星状。

第2题,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都市。

第3题,D时期,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出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2013衡水六模)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下面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回答4~5题:4. 该市A、B、C、D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A区域B. B区域C. C区域D. D区域5.有关B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合理规划城市,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解析:4.A 5.B 第4题,由题干知,城市化分为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两种城市化水平高且协调,故A选项正确,B区域人文城市化水平与景观城市化水平不协调,C、D区域两种城市化水平较低。

第5题,B区域人文城市化水平高,但景观城市化水平低,两种城市化水平不协调,今后应加强景观城市化发展水平,故只有B 选项正确。

(2013宜昌二调)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全国人口资料”,回答6~7题:指标全国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0~14岁人口15~59岁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约数(单位:万人)133 972 66 557 67 415 22 246 93 96117 7656.下列图1的四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7.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图2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位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6.B 7.A 第6题,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城市化水平较低(60%以下),新中国成立前城市化速度缓慢,水平极低,故只有B选项与之相符。

第7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大约为:17%、70%、13%,根据三角形坐标系的读图方法,符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点是①点。

(2013山西唐杰中学模拟)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受严重的城市内涝。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多年平均,单位:mm),回答8~9题:降水量径流总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量市区675 405 337 68 270郊外平原区644 267 96 171 3778.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地下径流增加B.市区蒸发量减少C.郊区径流总量减少D.郊区降水量减少9.下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8.B 9.D 第8题,城市建设,地面硬化,市区地下径流减少;郊区径流总量增加;郊区降水量增加;市区蒸发量减少,故只有B项正确。

第9题,洼地上建停车场,会加剧内涝;其他措施都有利于排水,减少内涝。

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

读图,回答10~11题:10.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⑤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11.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A.0~4时B.6~9时C.10~15时D.15~19时解析:10.D 11.B 第10题,图甲显示8点左右和18点左右车辆通过次数最多,即上下班时间为车辆通行高峰。

为防拥堵,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

②无益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④说法太绝对,不可行。

第11题,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应当是污染气体最多(汽车拥堵高峰)又不容易扩散(气温较低,对流微弱)的时段。

对比题目中的四个时段,6~9时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且该时段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

二、综合题(共45分)12.(2013年江苏地理,改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试分析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什么?(4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6分)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城镇化水平主要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

第(2)题,城镇化进程特点可以从起步早晚、速度快慢、水平高低等角度分析。

第(3)题,优势条件主要从受上海市的影响角度分析。

规划淮安增长极可以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

第(4)题,城镇化不能只追求数量和速度,而要注重质量,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5)题,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要立足本区域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结合三个选项所述的发展策略,即可进行匹配。

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4分)(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分)(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分)(4)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4分) (5)②③①(6分)13.(2013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材料一漫画《城市病了》。

材料二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8分)(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4分)(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12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城市病”主要是人口迅速增加引起的环境、交通、住房、就业、资源等问题。

第(2)题,城市病主要是由于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规模扩大,使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畸形发展,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化问题。

第(3)题,生态城市注重生态效益建设。

环境方面主要考虑合理布局,工业减排;交通方面主要考虑畅通道路,减轻拥堵;能源利用主要考虑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

答案:(1)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资源供应紧张。

(8分)(2)城市化速度快,城市规模过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4分)(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环境、交通、能源各答出一条即可)(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