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皮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呼吸囊在临床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呼吸皮囊的原理

•熟悉呼吸皮囊的构造

•掌握呼吸皮囊的检测

•掌握呼吸皮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囊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1)面罩(2)单向阀(鸭嘴阀)(3)球体(4)储氧袋安全阀(5)储氧袋(6)氧气连接管

注:其中储氧袋安全阀及储氧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呼气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阀放出。与此同时,进气阀受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打开,储气袋内氧气送入球体,直到球体完全回复挤压前的原状。

简易呼吸囊的检测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呼吸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得呼吸袋膨胀,如呼吸袋没有膨胀时,检查单向阀、呼吸袋是否就组装正确。

4.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

3、各种大型的手术中

4、转运危重患者时

5、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

运作时)

操作程序

1、评估:

(1)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使储氧袋充盈。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贴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

后再应用。

5、单手挤压呼吸囊(EC)方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之与病人口鼻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使病人头呈头仰位,用右手挤压球囊。

6、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潮气量就足使胸壁抬起。

(2)呼吸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

8、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廓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

注意事项

1 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 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1L球囊挤压1/2-2/3,2L球囊挤压1/3。亦不可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3 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 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

5 呼吸器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

操作中注意观察:

1、注视患者胸部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上升与下降;

2、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正常运作;

3、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5、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听诊呼吸音、

生命体征、氧饱和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