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有无相生》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有无相生》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有无相生》讲学稿,(教师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第一课时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选文第1、3、4、5、6则;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3、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1、校正字音(1)斯恶(è)已(2)音声相和(hè)(3)共一毂(gǔ)(4)埏埴(shánzhí)以为器(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8)其脆易泮(pàn)(9)起于累(léi)土二、归纳文言现象:1、通假字自见者不明(现)死而不亡者寿(妄)其脆易泮(判)起于累土(蔂)2、词类活用(找出并解释)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3、古今异义(写出古义)埏埴以为器(来做)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走不远;不能明理)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做事;差不多成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软;僵硬)4、文言句式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宾语前置)报德以怨,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千里之行(宾语前置)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被动句)三、研读文本:(1)诵读。

有无相生-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有无相生-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有无相生-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导言《先秦诸子》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一大重点,毕竟,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萌芽。

但是,这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透彻理解其思想内涵,很难让同学们真正明白其精髓所在。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老师为了更好地教授选修课《先秦诸子》,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分解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诉求,以知识点串联为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正是基于这套方法,我们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以《有无相生-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为例,分享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学习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文选》中《有无相生》一章;2.获取有无相生这个哲学概念的概述;3.解释概念背后的哲学思想;4.运用哲学思想来吸取日常生活的启发。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主要针对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文选》中《有无相生》一章展开探讨,带领同学们从少年开始,走向哲学的世界,感受思想的力量和思辨的乐趣。

1.基础知识介绍a.课程简介b.有无相生的概念c.一些关键的哲学术语2.独立思考与讨论a.分组讨论:对哲学术语的理解b.收集同学们的共同疑问并展开大讨论3.哲学思考a.设定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或行为b.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解读和运用有无相生这个哲学概念来诠释这个场景或行为c.小组讨论d.展开大讨论教学重点1.学习有无相生这个哲学概念;2.了解其背后的思想;3.运用哲学思想来吸取日常生活的启发。

教学难点1.有无相生这个概念本身就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例子加以润色;2.的确需要一定的哲学素养才能够完全领悟这个概念的内涵。

教学计划第一步介绍一下这一节课中,将要涉及到有无相生的概念,并且让同学们大概掌握一些哲学概念,为之后进入到讨论环节做出预备。

第二步为了让每个同学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独立讨论,期望他们能逐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无相生》学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有无相生》学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 学习选文第1、4、5、6则;
2 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
3 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
1、文学常识填空:
《老子》一书又称(),今存通行本《老子》一共有()章,分上下篇。

上篇()章,又称();下篇()章,又称()。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2、注音
斯恶已音声相和共一轂埏埴户牖自矜
赘形为大于其细其脆易泮起于累土枯槁
3、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抱怨以德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重点实词
斯恶已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当其无企者不立自知者明
图难于其易生于毫末常于几成而败之
6、翻译四则选文
二、合作探究
1、解读四则选文的含义;
2、选文谈到了哪些哲学思想及人生智慧;
3、结合现实,举例说明这些思想或智慧对自己的启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有无相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平时人们求神问卦时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二、老子及《道德经》1、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史记》)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老子出生老子既是神灵,他的降生也不同于一般的凡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序》:老子“当周时李氏女妊之八十一,部左腋而生”。

(敦煌本《玄言新纪明老部》引)葛玄《老子序诀》说:“周时复托神李母,部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

《列仙传》说:“老子母扶李树而生老子。

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姓”。

(《事类赋》卷26引)葛洪《神仙传·老子》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老子的形貌及其世系。

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历史上只说他是个寿者,具体的面貌形像,后代人也是无从知道的。

但在葛洪《神仙传·老子传》里说: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目标:1. 理解《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掌握并应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有无相生》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文中的辩证法思想。

2.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2. 提问学生对于“有无相生”这一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有无相生》这篇文章。

2. 教师提问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认同程度。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三、论证方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2. 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2. 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15分钟)1. 教师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论证方法分析、修辞手法分析和思辨能力培养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讲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文本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论述。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高二选修诸子散文《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选修诸子散文《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选修诸子散文《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平时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二、老子及《道德经》1、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史记》)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老子出生老子既是神灵,他的降生也不同于一般的凡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序》:老子“当周时李氏女妊之八十一,部左腋而生”。

(敦煌本《玄言新纪明老部》引)葛玄《老子序诀》说:“周时复托神李母,部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

《列仙传》说:“老子母扶李树而生老子。

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姓”。

(《事类赋》卷26引)葛洪《神仙传老子》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老子的形貌及其世系。

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历史上只说他是个寿者,具体的面貌形像,后代人也是无从知道的。

但在葛洪《神仙传老子传》里说: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教学内容:《有无相生》【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有无相生》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提升思维能力和学术素养。

3.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论、对立统一等哲学概念,并掌握其在文章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掌握《有无相生》的核心概念及哲学意义。

2.分析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如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等。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抽象的哲学概念及其相互关联。

2.运用哲学概念解读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教学准备】1.课文《有无相生》2.幻灯片或黑板笔记3.学生阅读材料4.讨论问题和小组讨论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有无相生》的背景,并提问:你们对有无相生这个概念有什么理解吗?或者你们对哲学中有关对立统一的概念有什么了解吗?二、阅读(15分钟)学生阅读《有无相生》,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三、概念解析(20分钟)教师解释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哲学概念,如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等,并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在文章中的应用。

四、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探讨文章中提出的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有何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五、问题解答(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强调文章中对于哲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六、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或者与其他哲学作品进行对比与联想。

【课堂总结】(5分钟)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强调《有无相生》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核心哲学意义,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哲学概念。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有无相生》文章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哲学概念,并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中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延伸拓展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哲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术素养。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有无相生》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有无相生》
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
⑶请大家举出生活中相互依存关系的事例。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恶”与“美”相对,“美”与“善”并提,美与丑,善与恶本来都是相对而生的,一如“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语出《庄子.秋水》。所以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都知道什么是恶了,天下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都知道什么是不善了。其中的道理正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中,“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迎,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应该怎么理解呢?大家可以看看第五则选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子的立身处世的智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研读第一则选文。
⑴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则选文,并且认真翻译。看看选文中列举了哪些对立项。
《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没与丑,善于恶,有于无难与易大于小,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
⑵在这些对立项中,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保护生态环境,还有当下的疫情,人类为满足贪婪的口舌之欲,最终会惹来祸患,在杀害生命的同时,我们自身深陷困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借鉴一、五则的学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研读其它选文,理解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明确)第六则的启示
这一则所言,意思不止一层: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说我们要做事有预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引导学生从选文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的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学生因为涉世未深,接触的事件单一,情绪容易激动,所以在处理类似相反相成事件中,总是容易钻牛角尖。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其作品2、掌握本课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学习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课时安排】 2——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平时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二、走近作者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据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

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

北魏前称”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道教称“天尊”之神者不多,其中以“三清”为最高天神。

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在道教宫观“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约自北魏起,又称太上老君。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一书,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道理、法则、规律。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一切皆由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

老子还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

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面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

老子否定人的实践经验,他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宣扬“涤除玄览”,祛除内心的杂念,让心灵虚空,心如止水,擦拭心灵的尘埃,才能洗心内照,不被外界的纷繁所搅扰,正真的平静,如信步林间,如垂钓水旁。

《有无相生》教案03

《有无相生》教案03

《有无相生》教案0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并牢记文中词类活用现象(事、味、难、兆、败、见等)、特殊句式(为之于未有、报怨以德等)、一词多义(知、当、为等)等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启发学生智慧的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老子处理人生问题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启发式、交流法、讨论法教学重点(1)掌握并牢记文中词类活用现象(事、味、难兆败等)、特殊句式(为之于未有、报怨以德等)、一词多义(知、当、为等)等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在先秦诸子这个偌大的客厅里,落座的个个都是大师。

前面我们相继拜访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刚才大家温习了《论语》,《论语》是启发我们正确做人合理做事的。

那么,这节课我们要拜访另一位大师――老子,而《道德经》又会给我们何种启示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也许我们在这段视频里会发现答案。

(播放视频:孔子见老子)提问:孔子为何去见老子?(孔子思想遇到了困惑)由此看来,《道德经》的确是一个药店,当我们的思想出现状况的时候,这部经典会给我们提供医治的良方。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拨动自己的心弦--感知课文的内容1、通读全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校正字音斯恶已wù自矜者不长jīn zhǎng 其脆易泮pàn 起于累土léi 音声相和hè3、答疑解惑结合课文注释,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疑惑,同桌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启发点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有无相生含解析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有无相生含解析学案

有无相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音声相和.(h è) 车毂.(ɡǔ) 埏.(.sh ān)埴.(zh í) 户牖.(y ǒu) 自是者不彰.(zh ān ɡ) 自矜.(j īn)者不长.(zh ǎn ɡ) 赘.(zhu ì)形 常于几.(j ī)成而败之 枯槁.(ɡǎo) 故有道者不处.(ch 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自见者不明(“见”,同“现”)(2)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荒谬)(3)甚脆易泮(“泮”,通“判”,分离)(4)起于累土(“累”,通“蔂”,盛土的工具)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形容词)物或恶.之(w ù,厌恶,动词)(2)强⎩⎪⎨⎪⎧自胜者强.(刚强,形容词)强.行者有志(竭力,形容词)其死也坚强.(硬,形容词) (3)形⎩⎪⎨⎪⎧长短相形.(比较、对照,动词)既自以心为形.役(身体,名词)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名词)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形状,名词) (4)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明,形容词)绕船月明.江水寒(明亮,形容词)明.道德之广崇(说明、阐明,动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次,下一个,形容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明亮,形容词) (5)其⎩⎪⎨⎪⎧其.死也坚强(他,代词)当其.无(它,代词)为大于其.细(它的,代词) (6)之⎩⎪⎨⎪⎧有车之.用(的,结构助词)物或恶之.(它们,代词)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远今义:不可以(2)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4)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5)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几乎成功今义:相当于“多少分之一”(6)人之生也柔弱..古义;柔软今义:软弱(7)自见者不.明古义:不能明理今义:不清楚,不明亮;不懂得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为无为,事.无事(名词作动词,做事)(2)味.无味(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味)(3)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作困难)(4)死而不亡者寿.(名词用作形容词,长寿)(5)夫轻诺.必寡信(名词作动词,许诺)(6)慎.终如始(形容词用作动词,谨慎地对待)(7)其未兆.易谋(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8)多易.,必多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自矜者不长。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哲理思想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和认识,拓宽知识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和评价古代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生活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 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哲理思想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 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先秦诸子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背景和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文章《有无相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并勾画出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以及文章的哲理思想。

5. 实践运用: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哲理思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哲理思想和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讲解,整理并抄写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2. 结合文章的哲理思想,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写成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对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有清晰的理解。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2.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老子思想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培养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

【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思想学说中一以贯之的辩证法思想。

【教学设计】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文字文意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时,重点讲授1、2两则,3-7则由学生讨论质疑解惑形式完成。

3.在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

【方法指导】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

概括法: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

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一、导入:我们探求字的本源:“道”指那种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德”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

后期在下面加个心字,表示不但如此做,还要如此想。

两个字都与“眼睛”“行走”有关,所以,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看世界、指导我们如何在世间行走的文化经典。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子的教诲。

二、初步感知:学生齐声朗读全文,注意正音。

同学们声音洪亮,读的很流畅,可见做了充分的预习。

但同时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初读老子的迷茫。

没关系,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解读,慢慢品味。

本节课我们把重点放在前两则,希望通过这两则我们能找到解读老子思想的密码。

学生齐读一二两则。

三、具体研读:问题一:第一则中,老子将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特点:相反(对立)关系: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老子说:恒也,也就是任何事物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同统一的,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秀教学设计(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秀教学设计(3页)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安徽省芜湖一中汪贲教材分析本文为高中《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选文,《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选修课程系列中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各种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老子—有无相生》既包含了大量的文言知识,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因素,其句式参差错落、骈散结合,大体有韵,几近诗歌,显示出浓郁的诗性特征,“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乃是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思维萌芽的主要表现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我确立了以下四个关注点:1、学习掌握有关的文言字词。

2、通过诵读涵泳体味老子语言的诗性之美。

3、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

4、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学情分析《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是在高二必修教学结束之后进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本文课下注释详尽,所以文言字词的梳理交由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总结补充,不占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这也体现出选修教学与必修教学的差异。

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2、诵读课文,体会《老子》句式参差错落、骈散结合的声韵美3、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4、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教学重难点1、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2、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教法设计1、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对文本的解读2、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声韵美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阅了解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2、结合课下注释,分组整理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学生展示PPT,介绍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教师做适当补充)二、导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某年有这样一道试题:“如果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各位同学你们的意见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三、梳理全文,整体感知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则,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四个角度整理相应的文言字词,并口头翻译相应文段。

《老子》之《有无相生》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老子》之《有无相生》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老子》之《有无相生》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文言字词,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思考选文中涉及的老子的宇宙认识观及人生智慧,包括后者对自己人生的指导意义。

3,对别有会心处,能做一点阐发、议论。

教学简易流程:一、关于老子其人。

下面是《史记老子荀卿列传》(采用三家校本。

注解保留原貌,略有删改)中老子部分,供老师选择使用。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正义硃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

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摐,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脣,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

”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索隐按: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

”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索隐按:许慎云“摐,耳曼也”。

故名耳,字摐。

○索隐按: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

又张苍传“老子为柱下史”,盖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索隐刘氏云:“蓬累犹扶持也。

累音六水反。

说者云头戴物,两手扶之而行,谓之蓬累也。

”按:蓬者,盖也;累者,随也。

以言若得明君则驾车服冕,不遭时则自覆盖相携随而去耳。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索隐良贾谓善货卖之人。

贾音古。

深藏谓隐其宝货,不令人见,故云“若虚”。

而君子之人,身有盛德,其容貌谦退有若愚鲁之人然。

嵇康高士传亦载此语,文则小异,云“良贾深藏,外形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不足”也。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正义恣态之容色与淫欲之志皆无益於夫子,须去除也。

有无相生(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有无相生(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有无相生(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有无相生》教案教学目标:老子思想及其作品教学重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讲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教学难点:对立统一思想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平时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二走近作者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一书,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

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

老子否定人的感觉经验,他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他宣扬“涤除玄览”,祛除内心的杂念,让心灵虚空,心如止水,擦拭心灵的尘埃,才能洗心内照,不被外界的纷繁所搅扰,正真的平静,如信步林间,如垂钓水旁。

老子还主张“小国寡民”,他向往淳朴的民风,向往平等和平的社会状态。

三整体感知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2 请学生诵读课文,教师纠音3 教师引导学生合并内容相近的段落(1,2)——认识世界(3,4)——认识自己(5,6)——认识人生(7)——生存之道四学生讨论解析课文要求:1 每组一名同学朗读所选小层(共四层,每组选一层)2 每组有一名同学来翻译课文3每组有一名同学联系生活列举相关事例4 每组有一名同学总结,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有感而发,说出自己的感悟或者启发,最好用一句话总结。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 教学重点]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教学难点]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 课时安排]2 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午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老子及《道德经》1、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史记》)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西升化胡经. 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

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有无相生》 教学设计

《有无相生》 教学设计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选读》中的《有无相生》这篇课文。

二、研读第1节。

天下皆知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独立性)为(判断词,是)美,斯(连词,那么、就)恶(丑,与“美”相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副词,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对照,比较),高下相盈(充满),音声相和(应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分析:《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问题探究:“美丑相对”“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该如何理解呢?学生讨论后提示: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

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

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难”的道理。

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

这里面也包含了有难生成易,有易生成难的道理。

三、课文第2则研读【解读】1、这一则主要是谈“无”的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无相生》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
案例)
学习目标:
1学习选文第1、4、5、6则;
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
3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
1、文学常识填空:
《老子》一书又称(),今存通行本《老子》一共有()章,分上下篇。

上篇()章,又称();下篇()章,又称()。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2、注音
斯恶已音声相和共一轂埏埴户牖自矜
赘形为大于其细其脆易泮起于累土枯槁
3、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抱怨以德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重点实词
斯恶已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当其无企者不立自知者明
图难于其易生于毫末常于几成而败之
6、翻译四则选文
二、合作探究
1、解读四则选文的含义;
2、选文谈到了哪些哲学思想及人生智慧;
3、结合现实,举例说明这些思想或智慧对自己的启示。

三、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四、同步测控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相形形:形状
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
C、慎终如始慎:慎重
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安易持
A.其微易散
B.其孰能讥之乎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吾其还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生也柔弱
民之从事
B.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故有道者不处
知足者富
D.死而不亡者寿
常与几成而败之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结合你对道家学说的了解,请你谈一谈对上面文段的认识.
张都利
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幼儿园手工折纸:小狗-幼儿园教学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