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子与中国园林生态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竹子与中国园林生态环境

[摘要] 本文阐述了竹子在中国园林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竹子在中国造园的应用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竹子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园林绿化植物。

[关键词] 竹子景观设计意境

以竹(Bambusoideae)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景因竹而显。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是“竹子王国”,竹子资源丰富,竹类植物具有形态特殊,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适应强,差异大,生长快,易繁殖,用途广的特点[1]。据统计,全国竹类植物共有48个属,500多种。竹子在我国占地面积500万hm2 ,有“第二森林”之称,根据竹类专家考察,仅云南一省就有天然竹林面积33万多hm2,,相当于四川或台湾省面积的两倍[2]。这些竹种分布在北纬40度以南的广大国土上,分布地域极广:东起台湾,西迄西藏,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竹子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在园林绿化中观赏价值极高,翠竹青青,千姿百态[3]。当我们涉足名园胜迹,无不深刻地体察到竹子的景观效益。

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何谓意境?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命之曰意境[4]。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一些手法如“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5],就是绘画艺术的写意手法应用于竹子景观设计的结果。竹正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

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6]。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园林。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咏竹诗,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7]。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文化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竹子造景的意境创造亦以竹子文化为基础,一般通过“竹子比德”、历史典故、诗情与画意、诗画书印等精神性建构予以表现[9]。

竹子挺拨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人们爱竹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山有竹则山青、水伴竹则水秀”。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了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哪里便染上脱俗的情趣。

1 竹类植物与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史

1.1 萌芽阶段

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古人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

1.2 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1.3 全盛时期

由唐代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岳”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从宋徽宗本人所写《艮岳记》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家园林之盛不言而喻,为后来发展的江南园林起了推动作用。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4 成熟阶段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用。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屠隆《山斋清闲供笺》、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 竹类植物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中人们的喜竹之情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

2.1 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综观这几年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 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

2.1.2 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

2.1.3 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

2.1.4 营造竹类专类园景观

2.1.5 作为城市各种公园中竹林的绿化材料

2.1.6 作为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

2.2 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功能与设计手法

纵观古今竹类在园林中的作用与造园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2.2.1 组织空间

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道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协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

2.2.2 渲染空间

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佛肚竹、金丝竹、紫竹、菲白竹等,由于枝干色彩上的引人注目,常成为景观园林中的焦点。

2.2.3 协调空间

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观音竹),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2.2.4 分隔空间

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或者功能区域。

2.2.5 添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