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doc
业分时时毗课学适学周总《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简务:4:68 (理论52 +实践16)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讨论各种数据纟I[织中的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有关操作的算法。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了解对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述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先行课:《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或《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程内容大纲内容(按章节详细列出)教学目的和要求: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掌握数据结构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要点,掌握重要数据结构的概念、使用方法及实现技术,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学会做简单的算法分析,包括算法的吋间代价和空间代价,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丄机实践,通过上机实践验证算法的止确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抽彖数据类型,了解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
1.1概念和术语1.2算法描述与分析第二章线性表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线性衣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熟练掌握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单链表的算法设计及其程序实现;掌握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操作。
2」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2.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2.3顺序表上的基本运算2.4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2.4.1单链表的杳找、插入和删除2.4.2循环链表2.4.3双向链表2.4.4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2.5应用举例注:建议将字符串处理作例子加入教学内容。
大学《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 李春葆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第1章 绪论
存储结构
3)索引存储结构 P8 4)哈希(或散列)存储结构 P8
数据运算
数据的运算主要有修改、插入、删 除、查找、排序。
1.1.3 数据结构课程的内容
数据结构的内容可归纳为三个部分:逻辑 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运算。
1.2 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1.2.1 数据类型 1.2.2 抽象数据类型
1.1.1 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
数据结构主要研究非数值计算问题。 (多种复杂的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 据)
非数值计算问题:
例1-1 电话号码查询问题: 电话号码薄(a1,b1)(a2,b2)…..(an,bn) 其中:ai为某人姓名,bi为该人的电话号码; 要求:设计一个算法,给定一个姓名时能查出 此人的电话号码?
例如,若T(n)=n(n+1)/2,则有 T(n)/n2=1/2+1/n, 当n∞时,T(n)/n2=1/2故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 (n2), 即T(n)与n2 数量级相同。
显然,被称做问题的基本操作的原操作应是其 重复执行次数与算法的执行时间成正比的原 操作;
多数情况下,它就是最深层循环内的语句中 的原操作,它的执行次数和包含它的语句频 度相同。
语句的频度指的是该语句的重复执行的次数
一般情况下,对一个问题(或一类算法)只需选 择一种基本操作来讨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即 可
【例1-7】
++x; s=0;
时间复杂度为O(1)。
没有循环语句,其基本运算次数与问题规 模无关,称为常数阶,记作O(1)。
【例1-8】
for(i =1;i<=n;++i) {
•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 数据项(Data Item): 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 义、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大纲(Data Structure)课程代码:0610009实验学时:25学时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一、目的要求目的:通过实验,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各种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特性,培养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其数据对象、基本操作,选择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灵活应用基本算法,并设计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应用程序的能力。
要求:熟悉VC++的编程和调试环境,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认真完成程序编写、上机调试、运行结果分析,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单链表的建立、删除和插入(2学时)1. 实验目的要求熟悉C语言的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C语言实现。
2. 实验主要内容实现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3.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4. 实验类型:验证5. 实验要求:必做6. 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或相应的设备实验二、栈的建立、插入和删除(2学时)1. 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栈的顺序表示和结构特点,描述方法及有关概念。
2. 实验主要内容实现顺序栈的建立、插入、删除的操作算法。
3.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4. 实验类型:验证5. 实验要求:必做6. 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或相应的设备实验三、队列的建立、插入和删除(2学时)1. 实验目的要求掌握队列的表示和结构特点,描述方法及有关概念。
2. 实验主要内容实现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的操作算法。
3.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4. 实验类型:验证5. 实验要求:必做6. 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或相应的设备实验四、模式串的匹配(3学时)1. 实验目的要求掌握串的结构特点和各种基本操作。
2. 实验主要内容实现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3.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4. 实验类型:验证5. 实验要求:必做6. 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或相应的设备实验五、稀疏矩阵的转置(2学时)1. 实验目的要求掌握稀疏矩阵的结构特点,描述方法及有关概念。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设计和实现基本数据结构的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组织与处理需求。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结构和操作方式。
3. 能够应用各类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并分析其性能。
4. 具备编写高质量代码的能力,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础1.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作用1.2 数据结构的分类及常用术语1.3 数据结构的表示与实现方式2. 线性结构2.1 线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2.3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2.4 栈和队列的定义、基本操作以及应用3. 非线性结构3.1 树形结构的概念和特点3.2 二叉树及其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3.3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中序、后序)3.4 树与森林的转换和应用4. 图结构4.1 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4.2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4.3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4.4 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5. 查找算法5.1 查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 顺序查找算法5.3 二分查找算法5.4 哈希查找算法6. 排序算法6.1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2 内部排序算法(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6.3 外部排序算法四、教学方法1. 集中讲述与课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实例和操作过程。
3. 提供编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独立设计和实现各类数据结构。
4. 组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解决数据结构相关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和参与度。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数据结构1.2学分:3学分1.3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1.4课程性质:必修课程1.5学习方式: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实验、课程作业二、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特性,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常用的数据结构算法,如查找、排序、插入和删除等;-理解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能进行分析和评估;-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优劣;-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能够实现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问题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据结构的操作。
2.3态度目标-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提出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三、教学内容3.1数据结构概述-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
3.2线性表-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线性表的应用。
3.3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栈和队列的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
3.4树和二叉树-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树和二叉树的应用。
3.5图-图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图的存储结构和遍历算法;-图的应用。
3.6查找和排序-查找算法的分类和基本思想;-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排序算法的分类和基本思想;-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四、教学方法4.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特性和应用,讲解基本操作和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4.2实践操作:通过编程实践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验不同的数据结构,加深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教学大纲《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数据结构课程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数:4课程学时数:讲课72学时,上机72学时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级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一、教学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从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基本运算算法设计三个层面掌握基本的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从问题出发设计面向数据结构的求解算法,并能够对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
为后续课程如操作系统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通过讲授和上机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递归、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内排序、外排序和文件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相关算法的设计。
具备较高水准的采用数据结构方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知识点四、课程能力点五、授课课时安排六、其他课时安排七、教学案例安排八、教材及参考用书(1)教材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习题集【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上机实验指导,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新编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3.5(3)参考用书【1】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朱仲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数据结构,严蔚敏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算法导论,Cormen,T,H,等(潘金贵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九、考核(1)课内考核环节(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一般以闭卷方式进行。
(3)课程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成绩构成有:期末笔试成绩、平时讨论与课后作业、随堂测试成绩、平时上机实验报告与综合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140203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学分:5学时:96(其中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32)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教学单位: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修读学期:第2学期一、教学任务基本的算法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以及基于这些结构上的算法,数据组织和处理技术,基于数据结构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实现和程序设计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是重要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基础课,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软件技术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从现实问题抽象到信息范畴再到计算机中数据组织和处理的转换,实现解决问题的较综合的能力;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明确本课程对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明确把现实问题通过计算机来解决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对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特性的分析方法,掌握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等结构的特性;掌握基本的查找和排序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能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对这些数据对象的操作技术。
具备相应结构的组织数据的方法,基本具备在这些结构上编写结构清晰,正确易读,效率较高算法的能力,初步具备编制较综合性程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算法评价的能力。
3.初步具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问题的分析、能把处理对象的数据和关系抽象到信息世界里的结构模型、然后把结构模型组织到计算机里,从而在这基础上编制算法实现问题求解的较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过程,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2.明确数据、数据对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联系与区别、抽象数据类型、算法的概念。
3.明确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描述算法的方法,基本掌握基本的算法分析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第一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周数:2周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课程设计性质课程设计是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与课堂听讲、上机实验、课外练习、自学研究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后续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其中对算法设计和程序编写的掌握尤为重要。
学生虽然可以通过与课堂教学同步的上机实验完成相关内容的练习,但却往往局限于一些功能简单、彼此之间关系独立的算法和程序。
课程设计是一种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灵活的算法设计思想和较高的编程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打下基础。
新世纪需要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也是该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矩阵的转置、加减和相乘问题描述:采用十字链表存储的稀疏矩阵,完成矩阵转置、加减和相乘功能。
要求:1)采用函数形式完成转置、相加、相减和相乘;2)有输入数据合法性检查; 3)矩阵的存储采用动态数组;4)两个矩阵产生后要分别打印出来,完成相应处理后结果要打印出来;5)每一个函数要有必要的注释,在课程设计论文中有流程图。
2、线索二叉树问题描述:实现线索二叉树的生成、遍历、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要求:1)各功能模块必须是单独的函数;2)线索二叉树是动态生存的;3)输入数据进行必要的合法性检查;4)执行每一个功能后,按二叉树广义表的表达方式打印输出,检查结果是否正确;5)每一个函数要有必要的注释,在课程设计论文中有流程图。
3、根据哈夫曼树的原理求n个自然数相加减后结果最小(中间结果、最后结果不能负)。
问题描述:实现线索二叉树的生成、遍历、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教案2017 — 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数据结构授课教师李春葆教师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授课对象 2016级卓越工程师班总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武汉大学第1章-绪论教案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映射关系。
3、掌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利用抽象数据类型表述求解问题的方法。
5、掌握算法的特性和采用C/C++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
6、掌握算法设计目标和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掌握从数据结构的角度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1、数据结构的概念。
2、数据逻辑结构类型和存储结构类型。
3、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的关系。
4、抽象数据类型的作用和描述方法。
5、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描述方法。
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算法设计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1、用抽象数据类型描述求解问题。
2、算法特性,理解算法和程序的异同。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5、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讲授、讨论、提问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1、教学内容1~4:2学时。
2、教学内容5~7: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教学PPT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1、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有什么体会?2、如何进行从数据设计到应用程序的设计。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对应第1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2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1]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1] 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数据结构使用C语言第五版教学设计
数据结构使用C语言第五版教学设计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之一,它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至关重要。
而C语言一直是数据结构的重要教学语言,因其易于学习、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以C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以《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五版》为教学教材,对数据结构的教学设计展开探讨。
二、基本理念2.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据结构基础知识,能够清晰地理解形如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这些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及应用,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非线性结构:树、图•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基数排序、归并排序•查找:顺序查找、折半查找、B树、散列表等2.3 教学方法在本教学设计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课堂讲述和示范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数据结构相关知识点和基本操作。
•互动: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通过实验、编程练习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3.1 理论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知识点讲解+案例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据结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顺畅地掌握数据结构中的相关概念。
•结合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 综合练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题型难度和综合性训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计算机编程能力。
•在模拟测试中,评估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程度,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补充教学。
3.3 课外作业•通过布置数据结构编程作业,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结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及时反馈作业成果,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数据结构叶核亚第五版第四章
数据结构叶核亚第五版第四章
第五版的《数据结构叶核亚》第四章主要讲解了栈和队列这两种线性数据结构,以下是章节内容的简要概述:
1. 栈的定义及其特点:栈是一种只允许在栈顶进行插入、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具有后进先出(LIFO)的特点。
栈顶指针始终指向栈顶元素,栈底为固定位置。
2.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采用数组实现,需要定义一个栈顶指针和一个栈底指针,可以使用top变量表示栈顶指针,初始值为-1,每次插入或删除元素时更新top的值即可。
3.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采用链表实现,链表的头节点代表栈底,尾节点代表栈顶,每次插入或删除元素时只需要修改指针即可。
4. 栈的应用:主要包括表达式求值、函数调用等方面。
5. 队列的定义及其特点: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插入操作称作入队,删除操作称作出队。
6.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采用数组实现,需要定义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尾指针,可以使用front和rear变量来表示,初始值均为0。
7.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同样采用链表实现,需要定义一个头指针和一个尾指针,插入操作在链表尾部进行,删除操作在链表头部进行。
8. 循环队列:为了避免队列空间的浪费,可以采用循环队列的方式实现,即将队列当作一个环型结构来处理。
9. 双端队列:双端队列是一种两端都可以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队列,支持队列和栈的所有操作。
以上就是《数据结构叶核亚》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概述。
数据结构教程 第5版 第12章-文件
文件本身称为主文件。
索引文件
主文件 索引表
19/48
索引表中的每一项称作索引项,一般索引项都是由主关键字和该关键字所在 记录的物理地址组成的。 索引表必须按主关键字有序,而主文件本身则可以按主关键字有序或无序, 前者称为索引顺序文件,后者称为索引非顺序文件。 常用的索引文件属索引非顺序文件。
fputc(a[i],fp); fclose(fp); } void display() { FILE *fp; fp=fopen("abc.txt","r+"); char ch; while((ch=fgetc(fp))!=EOF)
printf("%c",ch); fclose(fp); }
//删除第i个字符 //将a[0..n-1]存放在abc.txt文件中 //输出abc.txt文件
性别 男 男 女 男 男
民族 汉族01 99101 99102 99101 99102
数据项
主关键字项 主关键字
次关键字项
次关键字
6/48
文件按记录是否定长可分成定长文件和不定长文件。
文件中记录含有的信息长度相同,则称这类记录为定长记录,由这 种定长记录组成的文件称做定长文件。
17/48
void main() { char a[100];
int n; readdata(a,n); if (deletei(a,n,2)) { save(a,n);
display(); } else printf("删除错误\n"); }
删除第2个字符
18/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数据结构
课程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讲课72学时,上机72学时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级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
一、教学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从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基本运算算法设计三个层面掌握基本的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从问题出发设计面向数据结构的求解算法,并能够对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
为后续课程如操作系统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讲授和上机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递归、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内排序、外排序和文件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相关算法的设计。
具备较高水准的采用数据结构方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知识点
四、课程能力点
五、授课课时安排
六、其他课时安排
七、教学案例安排
八、教材及参考用书
(1)教材
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习题集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上机实验指导,李春葆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新编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3.5
(3)参考用书
【1】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朱仲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数据结构,严蔚敏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潘金贵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九、考核
(1)课内考核环节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一般以闭卷方式进行。
(3)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成绩构成有:期末笔试成绩、平时讨论与课后作业、随堂测试成绩、平时上机实验报告与综合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后三项所占成绩比例加起来不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