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稀释剂MSDS

合集下载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稀释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 S-6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HJ-01—2008生效日期:2008-01-11消防应急救援电话:11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甲苯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4—二甲苯 4—5% 106—42-31,2—二甲苯 76—80% 95-47-61,3—二甲苯 12—16% 108-38-3低碳醇类3—7%-——-其他0—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

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沮、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易燃,有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注意事项:站在上风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环氧涂料稀释剂MSDS20131112

环氧涂料稀释剂MSDS20131112

急救电话门卫化 学 品 危 害 告 知 卡(MSDS简化板)
化学品名称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危险性类别及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
紧急联系电话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 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操作
泄漏应急处理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危险性概述理化特性
操作处置与储存
环氧涂料稀释剂DANGER OF FIRE- HIGHLY FLAMMABLE MATERALS
酸碱性: 中性 密度: 0.9
水中溶解性: 不溶
闪点: 21℃ 外观: 清澈透明液体
自燃温度:300℃
高温时产品可能放出有害健康产物
溅入眼睛: 立刻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 分钟,严重时到医院处理。

皮肤接触: 如果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除去污染的衣鞋,出现症状时到医院处理。

吸入: 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严重时到医院处理。

摄取: 会对口腔、胃造成伤害;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1、.接地防止静电聚集。

2、使用本品,要在无明火、无其他燃烧源
、有电器防爆保护处。

3、不使用产生火星的工具。

不吸烟4、灭火使
用干粉灭火器
环境预防:用不燃烧的材料如沙子,土,蛭石、硅藻土吸收
和控制泄露物;防止任何物料进入水路
毒性: 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

进入的主要路径: 眼睛,皮肤接触,吸入。

皮肤接触: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和刺激;
吸入:对呼吸道略有刺激;
眼睛接触:刺激眼睛;
摄取:危险,应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厂内急救EH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resin1.3 中文名称2:1.4 分子式:1.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环氧树脂2.2 含量: 99%2.3 CAS No. 24969-06-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3 吸入:呼吸道受剌激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输氧,停止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有条件的可用牛奶洗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5.2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5.3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资料,WOR文档,可编辑修改】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漆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nner for epoxy paint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16—00—00—3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V 化学品名称:H103环氧漆稀释剂主要有害成分浓度CAS No.1, 3—二甲苯108-38-31, 4—二甲苯106-42-31, 2—二甲苯95-47-6丁醇71-36-3甲基异丁基酮108-10-1挥发有机化合物(VOC < 870 g/L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

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

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环氧树脂(MSDS)

环氧树脂(MSDS)

环氧树脂(MSDS)1. 概述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热固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合成树脂,主要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建筑和电子等行业。

本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环氧树脂的相关信息,以确保在使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安全可靠。

2. 成分/化学名环氧树脂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基团,化学式为C10H8O2。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可能会添加硬化剂、活性稀释剂、填料等助剂。

3.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淡黄色至棕色粘稠液体- 相对密度:1.1-1.2- 粘度(25℃):5000-mpa·s- 固化温度:室温至100℃- 固化时间:取决于固化温度和体系配方- 化学稳定性:良好- 耐热性:较好4. 危险性- 吸入: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吸入后应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红肿、瘙痒等症状。

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

- 眼睛接触:可能导致眼睛疼痛、红肿、视力模糊等症状。

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

- 吞食:对人体消化系统有害,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吞食后请立即就医。

5. 预防措施- 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直接接触。

- 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通风。

- 储存时请注意防火、防爆、防晒。

- 如有意外接触,请及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并寻求医疗建议。

6. 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

- 吞食:立即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并寻求医疗建议。

7. 泄漏处理- 请立即采取泄漏控制措施,如隔离泄漏源、切断泄漏途径。

- 使用砂土、蛭石等吸附材料进行吸附,避免泄漏物质进入地下水、河流等环境。

- 请专业环保部门进行清理,并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处理。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resin中文名称2: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环氧树脂含量: 99%CAS No. 24969-06-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呼吸道受剌激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输氧,停止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有条件的可用牛奶洗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环氧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resin1.3 中文名称2:1.4 分子式:1.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环氧树脂2.2 含量: 99%2.3 CAS No. 24969-06-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3 吸入:呼吸道受剌激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输氧,停止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有条件的可用牛奶洗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5.2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5.3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漆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for epoxy paint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16—00—00—3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H103环氧漆稀释剂主要有害成分浓度 CAS No.1,3—二甲苯 108-38-31,4—二甲苯 106-42-31,2—二甲苯 95-47-6丁醇 71-36-3甲基异丁基酮 108-10-1挥发有机化合物 VOC ≤870 g/L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

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

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氧漆稀释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第一局部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漆稀释剂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for epoxy paint企业名称:地址:邮编:号码:企业应急: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编码:16—00—00—3生效日期:2006年10月1日消防应急救援:119第二局部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H103环氧漆稀释剂主要有害成分浓度 CAS No.1,3—二甲苯 108-38-3 1,4—二甲苯 106-42-3 1,2—二甲苯 95-47-6丁醇71-36-3甲基异丁基酮 108-10-1挥发有机化合物〔VOC〕≤870 g/L第三局部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安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

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枯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病症。

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表达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局部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分开现场到空气新颖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

就医。

第五局部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响,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

假设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源邦HK-66环氧稀释剂MSDS报告 安全技术说明书

源邦HK-66环氧稀释剂MSDS报告 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物品名称与厂商资料名称:环氧树脂稀释剂HK-66厂商:张家港源邦化工材料有限公司二、成分资料中英文名称:缩水甘油烷基醚(ALKYLGLYCIDYL ETHER)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68609-97-2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00%三、危害性标示资料健康危害性效应:大量吸入可能引起肺部、呼吸道刺激,呼吸困难。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可能刺激眼睛。

慢性毒性:——。

可燃性:可燃等级轻微。

环境影响:无明显生物浓缩作用,挥发至水中和土壤中,会挥发及进行生物分解。

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的急救方法:吸入:立即远离污染源,到空气新鲜处;如有口腔、咽喉、肺部灼烧伤应立即送医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大量水冲洗,并用肥皂水清洗,若有皮肤发红或者刺痛感应理解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同时立即就医。

食入:立即饮水1~2杯,并寻求医护救助。

五、消防措施适用的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

特殊防护:消防人员应穿好防护服,呼吸面罩。

特殊灭火程序: 1.撤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灭火2.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解物3.灭火前先阻止溢漏,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溢漏而先行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4.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5.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6.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的储槽或容器7.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的灭火训练8.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9.以水柱灭火无效10.大区域的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11.尽可能撤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12.远离储槽13.储槽安全阀已响起或因着火而变色时立即撤离14.未着特殊防护设备的人员不可进入。

六、泄漏处理方法个人应该注意事项:1)应该穿戴适当的工人防护装备;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在污染区未完全清理前,限制人员接近。

环氧树脂粘着剂(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环氧树脂粘着剂(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5、用最便利及安全方法收集泄漏物
废弃处理方法
焚化安全卫生掩埋,依现行法规处理
九、运送资料
联合国编号
UN.NO
危害性分类

所需图式种类
Hazard Labels

十、制表者资料
制表单位
名称:
地址:
电话:
制表人
姓名:
制表日期
公元2020年9月19日
6、立即就医。
七、暴露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设备
眼部:化学安全防溅护目镜、洗眼设备
呼吸:有机蒸汽滤罐或滤毒罐呼吸防护器
手套:一般橡胶手套、内衬线手套
其它:上述橡胶材质工作鞋
通风设备
保持空气流通
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容器保持密闭
2、储存于阴凉处,远离热源、火源
3、储存及使用生产区应分为禁烟区
个人卫生
1、工作时须戴防护面罩、手套、防护衣及安全鞋等。
2、工作后尽快脱掉污染衣服。洗净后才可再穿或丢弃。应告知洗衣人员污染衣物之危害性。
3、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4、处理后应彻底洗手。
5、维持良好的内务管理。
八、泄露及废弃处理
泄露之紧急应变
1、提供适当防护设备及通风设务
2、移开热源、火源
3、用沙土或其它惰性物质来围堵泄漏物
4、避免泄露物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
{C18H20o3}n
24969-06-0
60%
2、环氧树脂稀释剂
C7H14O2
628-63-7
8%
3、添加剂
H2NC3H6S2(OC2H5)3
108-88-3
5%
4、色料
1333-86-4
2%
5、填充剂

环氧树脂稀释剂MSDS

环氧树脂稀释剂MSDS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化学品名称、组成信息名称:环氧树脂稀释剂组成信息:脂肪族醛、酮及醇、醚类的混合物。

2、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易燃,易挥发,与一般有机熔剂混溶,微溶入水。

沸点(℃)58。

熔点(℃)-104.8。

相对密度:(水=1)0.86。

闪点(℃)-17。

自燃点(℃)235。

爆炸上限%(V/V):17.6爆炸下限%(V/V)1.6。

3、危险性概述有麻醉性。

4、毒理学资料毒性很小。

大鼠LC约为15000X10-6实测:LD50:5708mg/kg(兔经口)LC50:46650mg/m3(大鼠吸入)5、生态学资料其它有害作用:暂无资料。

6、操作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杜绝静电的产生。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放,配备相应品种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溶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溶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隔离分开,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才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消防器材和应急处理设备。

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TLVTN:OSHA 1000ppm, 3110mg/m3; ACGIH1000ppm, 3110mg/m3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8、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痒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化氧碳、二氧化碳。

环氧树脂MSDS(汇编)

环氧树脂MSDS(汇编)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resin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地址:湖南岳阳云溪区邮编:414014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年月日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环氧树脂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环氧树脂99% 24969-06-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呼吸道受剌激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输氧,停止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有条件的可用牛奶洗胃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环氧树脂(MSDS)

环氧树脂(MS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供应商所供物质信息资料表。
修订说明
制定
审批
日期
2011-11-4
危险特性
具有点火燃烧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尽量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用砂土或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应急处理
桶装产品发现少量泄漏时,工作人员就及时将桶调换,并用砂土、煤灰等吸收泄漏在地面上的残液。如发现大量泄漏,应在泄漏区域四周筑堤或挖坑,回收上层未附上杂质的粘液于容器内,残余的用砂土覆盖,铲除后送往三废处理站焚烧处理。
最高容许浓度
无意义
工程控制
加强通风,直接接触时应佩戴橡胶防护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浓度高时应佩戴防护口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
身体防护
穿全棉工作服。
手防护
直接接触时应佩戴橡胶防护手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烟火、进食,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外观与形状:带色粘稠性液体,无机械杂质。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加强生产现场通风,严禁烟火。工作人员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并培训合格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产品包装时注意流速,避免溅出。
储存注意事项
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避免阳光直射,邻近无火源、热源的仓库内,库房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并采用防爆电器,禁止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或工具。
健康危害
能刺激皮肤,对皮肤有轻度损害。
环境危害
基本无影响。

MSDS-002---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MSDS-002---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氧树脂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resin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302 CAS No.:24969-06-0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成分含量CAS No.环氧树脂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制备和使用环氧树脂的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灼痛、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病症等。

本品的主要危害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其表现形式为瘙痒性红斑、丘疹、疱疹、湿疹性皮炎等。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若是液体。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化学品名称、组成信息
名称:环氧树脂稀释剂
组成信息:脂肪族醛、酮及醇、醚类的混合物。

2、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易燃,易挥发,与一般有机熔剂混溶,微溶入水。

沸点(℃)58。

熔点(℃)-104.8。

相对密度:(水=1)0.86。

闪点(℃)-17。

自燃点(℃)235。

爆炸上限%(V/V):17.6
爆炸下限%(V/V)1.6。

3、危险性概述
有麻醉性。

4、毒理学资料
毒性很小。

大鼠LC约为15000X10-6
实测:LD50:5708mg/kg(兔经口)LC50:46650mg/m3(大鼠吸入)
5、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暂无资料。

6、操作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杜绝静电的产生。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放,配备相应品种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溶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溶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隔离分开,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才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消防器材和应急处理设备。

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TLVTN:OSHA 1000ppm, 3110mg/m3; ACGIH1000ppm, 3110mg/m3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8、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痒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化氧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溶器从火场移至空矿处。

喷水保持火场溶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用水灭火无效。

9、泄漏应急处理
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0、接触性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痒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11、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12、稳定性和反应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

13、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塑料桶或金属桶(罐)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车辆排气管应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防止静电的产生。

14、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老发[1992]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老部发523号)
常用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